CN218526960U -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26960U
CN218526960U CN202222738372.7U CN202222738372U CN218526960U CN 218526960 U CN218526960 U CN 218526960U CN 202222738372 U CN202222738372 U CN 202222738372U CN 218526960 U CN218526960 U CN 218526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enhouse
dead lever
heat absorbing
circulation system
air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383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剑锋
杨意红
杨以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yang Hongxi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yang Hongxi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yang Hongxi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yang Hongxi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383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26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26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269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循环系统,涉及大棚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棚身、棚门、通风装置和吸热装置,棚门设置在棚身的一端,棚身内分布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包裹有薄膜,各支撑架由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连接,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设有吸热装置,棚身顶部设有气窗,气窗上通风装置;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通过在棚身顶部设置通风装置,使得温室大棚内外空气进行循环,促进作物生长;通过在通风装置上设置防虫网,避免昆虫和鸟类飞入大棚内,损坏棚内作物;通过在棚身两侧设置吸热装置,使得降低进入温室大棚空气的热量,避免空气循环时外界外部过热干燥的空气进入大棚内,对大棚作物生长产生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棚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公知的, 现代农业生产中温室大棚得到广泛的应用,因其结构透光保温的特点,适合作物在不同季节生长,温室大棚需要经常进行通风换气,以调节大棚内部的温湿度等,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
例如公告号为CN207322084U的中国专利温室大棚及其通风结构,其通过利用热空气自然上升的特性,在棚体顶部开窗,通过调节盖板高度实现对通风口开度的调节;但是在开窗的过程中会有虫鸟等通过窗口飞进温室大棚,损坏棚内作物,影响作物生长,如果外界气温较高,空气过热,难以起到的调温功能,对于需要低温的作物会有更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棚身上设置棚门、通风装置和吸热装置,以达到给温室大棚通风换气并调节温室大棚内温度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循环系统,包括棚身、棚门、通风装置和吸热装置,棚门设置在棚身的一端,棚身内分布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包裹有薄膜,各支撑架由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连接,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设有吸热装置,棚身顶部设有气窗,气窗上通风装置。
所述各支撑架结构相同,各支撑架平行设置,支撑架由立柱、连接杆、弧形杆、限位环和套管构成,支撑架上对称设有两个立柱,两立柱的上部面均设有连接杆,两连接杆结构相同,两连接杆对称设置,两连接杆之间设有限位环,连接杆的上部面设有弧形杆,弧形杆的两端分别于两连接杆的上部面相连接,弧形杆上设有套管,套管的侧面与弧形杆的侧面相连接,套管设置在限位环的正上方,限位环与套管上设有通风装置。
所述限位环的侧面与两连接杆的侧面相连接,限位环的内壁设有两个滑槽,两滑槽对称设置,两滑槽均贯穿限位环的上底面与下底面。
所述通风装置由盖板、第一防虫网和支撑杆构成,盖板设置在气窗顶部,盖板的下部面设有第一防虫网,第一防虫网的上部面与盖板的下部面相连接,第一防虫网的下部面与棚身的顶部面相连接,第一防虫网内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杆,两支撑杆的上端均通过轴承与盖板下部面转动连接,两支撑杆下端穿过气窗设置在对应支撑架的套管和限位环内。
所述支撑杆的侧面设有卡环、卡块和转盘,卡环设置在套管与限位环之间,卡环套在支撑杆上,卡环的下方对称设有两个卡块,卡块的侧面与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卡块在对应的滑槽内滑动,支撑杆的下部面设有转盘,转盘的上底面与支撑杆的下部面相连接。
所述相邻两支撑架同侧的两立柱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上分布有吸热装置,各吸热装置之间通过水管连接,吸热装置由固定框、吸热片和百叶窗构成,固定框的侧面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外部面相连接,固定框上设有吸热片,固定框远离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一侧设有百叶窗,百叶窗与固定框之间设有第二防虫网。
所述固定框为中空口字形结构,固定框内壁分布有吸热片,各吸热片等距阵列分布在固定框的内壁上,吸热片的两端分别于固定框对称的两内壁相连接,吸热片为中空结构,吸热片的空腔与固定框的空腔连通,固定框的底面设有排水阀,排水阀与固定框的空腔连通,相邻两固定框通过水管连接,水管与固定框的空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通过在棚身顶部设置通风装置,使得温室大棚内外空气进行循环,促进作物生长;通过在通风装置上设置第一防虫网,避免昆虫和鸟类飞入大棚内,损坏棚内作物;通过在棚身两侧设置吸热装置,使得降低进入温室大棚空气的热量,避免空气循环时外界外部过热干燥的空气进入大棚内,对大棚作物生长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环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装置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热装置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框、吸热片和水管连接示意图;
图中:1、棚身;2、棚门;3、吸热装置;4、盖板;5、气窗;6、立柱;7、第一固定杆;8、第二固定杆;9、弧形杆;10、连接杆;11、限位环;12、套管;13、滑槽;14、第一防虫网;15、支撑杆;16、轴承;17、卡环;18、卡块;19、转盘;20、固定框;21、百叶窗;22、第二防虫网;23、吸热片;24、水管;25、排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7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循环系统,包括棚身1、棚门2、通风装置和吸热装置3,棚门2设置在棚身1的一端,棚身1内分布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包裹有薄膜,各支撑架由第一固定杆7和第二固定杆8连接,第一固定杆7和第二固定杆8上设有吸热装置3,棚身1顶部设有气窗5,气窗5上通风装置。
所述各支撑架结构相同,各支撑架平行设置,支撑架由立柱6、连接杆10、弧形杆9、限位环11和套管12构成,支撑架上对称设有两个立柱6,两立柱6的上部面均设有连接杆10,两连接杆10结构相同,两连接杆10对称设置,两连接杆10之间设有限位环11,连接杆10的上部面设有弧形杆9,弧形杆9的两端分别于两连接杆10的上部面相连接,弧形杆9上设有套管12,套管12的侧面与弧形杆9的侧面相连接,套管12设置在限位环11的正上方,限位环11与套管12上设有通风装置。
所述限位环11的侧面与两连接杆10的侧面相连接,限位环11的内壁设有两个滑槽13,两滑槽13对称设置,两滑槽13均贯穿限位环11的上底面与下底面。
所述通风装置由盖板4、第一防虫网14和支撑杆15构成,盖板4设置在气窗5顶部,盖板4的下部面设有第一防虫网14,第一防虫网14的上部面与盖板4的下部面相连接,第一防虫网14的下部面与棚身1的顶部面相连接,第一防虫网14内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杆15,两支撑杆15的上端均通过轴承16与盖板4下部面转动连接,两支撑杆15下端穿过气窗5设置在对应支撑架的套管12和限位环11内。
所述支撑杆15的侧面设有卡环17、卡块18和转盘19,卡环17设置在套管12与限位环11之间,卡环17套在支撑杆15上,卡环17的下方对称设有两个卡块18,卡块18的侧面与支撑杆15的侧面固定连接,卡块18在对应的滑槽13内滑动,支撑杆15的下部面设有转盘19,转盘19的上底面与支撑杆15的下部面相连接。
所述相邻两支撑架同侧的两立柱6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杆7和第二固定杆8,第一固定杆7与第二固定杆8上分布有吸热装置3,各吸热装置3之间通过水管24连接,吸热装置3由固定框20、吸热片23和百叶窗21构成,固定框20的侧面与第一固定杆7和第二固定杆8的外部面相连接,固定框20上设有吸热片23,固定框20远离第一固定杆7和第二固定杆8的一侧设有百叶窗21,百叶窗21与固定框20之间设有第二防虫网22。
所述固定框20为中空口字形结构,固定框20内壁分布有吸热片23,各吸热片23等距阵列分布在固定框20的内壁上,吸热片23的两端分别于固定框20对称的两内壁相连接,吸热片23为中空结构,吸热片23的空腔与固定框20的空腔连通,固定框20的底面设有排水阀25,排水阀25与固定框20的空腔连通,相邻两固定框20通过水管24连接,水管24与固定框20的空腔连通。
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循环系统,在安装时先将棚身1安装好,在棚身1顶部留有气窗5,然后将盖板4安装在气窗5上方,将第一防虫网14的上端与盖板4下部面连接,第一防虫网14的下端与棚身1顶部面连接,将盖板4下方的两支撑杆15插入下方的对应的套管12和限位环11内,转动支撑杆15使得卡块18可以滑进对应的滑槽13内,再将转盘19安装在支撑杆15上,然后在棚身1两侧的第一固定杆7和第二固定杆8上安装吸热装置3,并用水管24进行连接,用水泵将外部水源与水管24连接,打开最末端吸热装置3上的排水阀25,向各个吸热装置3内加水,直至最末端吸热装置3上的排水阀25内有水排出,关闭水泵与排水阀25,使用时向上方推动转盘19将盖板4与棚身1顶部分离,使得棚内空气可以通过气窗5排出,转动转盘19,使得卡块18卡在限位环11上方,将盖板4位置固定,然后打开百叶窗21,气流通过百叶窗21进入固定框20,固定框20之间的吸热片23将空气中的热量吸收,降低进入大棚内的空气的温度,从而适应棚内作物的生长,热空气通过上方的气窗5排出大棚,既降低棚内温度也完成大棚内的通风换气,第一防虫网14和第二防虫网22避免换气时昆虫和鸟类进入棚内危害棚内作物。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循环系统,包括棚身(1)、棚门(2)、通风装置和吸热装置(3),棚门(2)设置在棚身(1)的一端,棚身(1)内分布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包裹有薄膜,其特征在于:各支撑架由第一固定杆(7)和第二固定杆(8)连接,第一固定杆(7)和第二固定杆(8)上设有吸热装置(3),棚身(1)顶部设有气窗(5),气窗(5)上通风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由立柱(6)、连接杆(10)、弧形杆(9)、限位环(11)和套管(12)构成,支撑架上设有两个立柱(6),两立柱(6)的上部面均设有连接杆(10),两连接杆(10)之间设有限位环(11),连接杆(10)的上部面设有弧形杆(9),弧形杆(9)上设有套管(12),限位环(11)与套管(12)上设有通风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环(11)的侧面与两连接杆(10)的侧面相连接,限位环(11)的内壁设有两个滑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通风装置由盖板(4)、防虫网(14)和支撑杆(15)构成,盖板(4)设置在气窗(5)顶部,盖板(4)的下部面设有防虫网(14),防虫网(14)的上部面与盖板(4)的下部面相连接,防虫网(14)的下部面与棚身(1)的顶部面相连接,防虫网(14)内设有支撑杆(15),支撑杆(15)上端通过轴承(16)与盖板(4)下部面转动连接,支撑杆(15)下端穿过气窗(5)设置在套管(12)和限位环(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15)的侧面设有卡环(17)、卡块(18)和转盘(19),卡环(17)设置在套管(12)与限位环(11)之间,卡环(17)的下方设有两个卡块(18),卡块(18)在滑槽(13)内滑动,支撑杆(15)的下部面设有转盘(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相邻两支撑架同侧的两立柱(6)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杆(7)和第二固定杆(8),第一固定杆(7)与第二固定杆(8)上分布有吸热装置(3),各吸热装置(3)之间通过水管(24)连接,吸热装置(3)由固定框(20)、吸热片(23)和百叶窗(21)构成,固定框(20)上设有吸热片(23),固定框(20)远离第一固定杆(7)和第二固定杆(8)的一侧设有百叶窗(21),百叶窗(21)与固定框(20)之间设有第二防虫网(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框(20)为中空口字形结构,固定框(20)内壁分布有吸热片(23),吸热片(23)的两端分别于固定框(20)的内壁相连接,吸热片(23)为中空结构,吸热片(23)的空腔与固定框(20)的空腔连通,固定框(20)的底面设有排水阀(25),排水阀(25)与固定框(20)的空腔连通,相邻两固定框(20)通过水管(24)连接,水管(24)与固定框(20)的空腔连通。
CN202222738372.7U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循环系统 Active CN218526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8372.7U CN218526960U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8372.7U CN218526960U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26960U true CN218526960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80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38372.7U Active CN218526960U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269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97940A (zh) 一种果园种植用智能温控大棚
CN216492734U (zh) 禽舍养殖用降温湿帘通风换气装置
CN218526960U (zh)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循环系统
CN207099881U (zh) 一种通风防虫的蔬菜大棚
CN112219620A (zh) 一种智慧农业大棚用采光通风系统
CN204796341U (zh) 一种大跨度拱形果蔬种植大棚
CN104956957A (zh) 一种大跨度拱形果蔬种植大棚
CN211982933U (zh) 一种用于蔬菜规模化生产的双开蝶式天窗塑料大棚
CN213044397U (zh) 一种蔬菜种植用温室大棚
CN204837314U (zh) 一种大棚放风装置
CN210520060U (zh) 一种可以调节葡萄架间距的葡萄风干房
CN216906329U (zh) 一种柱式支撑猪舍结构
KR20210034234A (ko) 비닐 하우스용 다단 골조 프레임 결합 구조
CN205897715U (zh) 茶籽干燥房
CN112314266A (zh) 配备多段通风结构的塑料大棚
CN214042096U (zh) 一种作物温室的环境控制系统
CN216492343U (zh) 一种农业信息化大棚通风装置
CN212545007U (zh) 一种香猪用猪圈的温度调节装置
CN216362804U (zh)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果蔬种植棚
CN219628490U (zh) 一种便于散热通风的种植大棚
CN220359800U (zh) 一种火龙果培育用大棚
CN220343030U (zh) 便于通风降温除湿的温室大棚
CN212520164U (zh) 一种农业大棚
CN213881104U (zh) 一种改良式连栋塑料大棚
CN219046866U (zh) 一种温室大棚通风循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Liuyang Gejia Chicken Intestin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Ltd.

Assignor: Liuyang Hongxi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43859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 air circulation system used in greenhouse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228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