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23695U - 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23695U
CN218523695U CN202222987555.2U CN202222987555U CN218523695U CN 218523695 U CN218523695 U CN 218523695U CN 202222987555 U CN202222987555 U CN 202222987555U CN 218523695 U CN218523695 U CN 218523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heat exchanger
valve
flow path
air cond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875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涛
武连发
熊建国
焦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29875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23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23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23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压缩机;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并联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其中第一流路流体连通压缩机的出口、室外换热器和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第二流路流体连通压缩机的出口和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被配置为择一工作或同时工作;增焓管路,第一端连接于室外换热器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第二端连接于压缩机的增焓口;以及调节阀,设于增焓管路,调节阀被配置为调节增焓管路的通断及流量。空调系统包括完全制冷、完全制热、主体制冷、主体制热模式等,在这些模式下,均可以选择性打开调节阀,使增焓管路连通,实现压缩机的增焓,提高了压缩机的能效和性能。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热回收多联机相对于热泵多联机的功能模式多,在一些相关技术中,热回收多联机采用非增焓压缩机,存在能效一般,节能平常,排气温度高,控制手段少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系统,用于缓解能效不高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
压缩机;
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
室外换热器;
并联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其中所述第一流路流体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所述室外换热器和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流路流体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被配置为择一工作或同时工作;
增焓管路,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增焓口;以及
调节阀,设于所述增焓管路,所述调节阀被配置为调节所述增焓管路的通断及流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并联的第三流路和第四流路,所述第三流路流体连通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的进口,所述第四流路流体连通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的进口,所述第三流路和所述第四流路被配置为择一工作或同时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转换单元,在其中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为室内冷凝器,其中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为室内蒸发器的状态下,所述室内蒸发器的冷媒通过所述转换单元流向所述室内冷凝器,或者所述室内冷凝器的冷媒通过所述转换单元流向所述室内蒸发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储液件、加压阀和第一管路,所述储液件设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储液件,所述加压阀设于所述第一管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过冷器,所述过冷器设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增焓管路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过冷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储液件、加压阀和第一管路,所述储液件设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过冷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储液件,所述加压阀设于所述第一管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所述过冷器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储液件,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管路连接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于所述储液件,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五管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膨胀阀,所述第一膨胀阀设于所述第四管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阀,所述第一阀设于所述第五管路,所述第一阀被配置控制所述第五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之间的管路通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焓管路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管路,所述第一阀相对于所述增焓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管路的连接处靠近所述压缩机的进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控制阀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流路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流路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所述第二接口连接于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均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所述第一控制阀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包括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所述第二控制阀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所述第二流路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所述第二流路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阀包括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和第八接口,所述第五接口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所述第六接口连接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七接口和所述第八接口均所述压缩机的进口,所述第二控制阀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六接口连通,所述第七接口与所述第八接口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七接口连通,所述第六接口与所述第八接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水冷板式换热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转换单元,所述第一流路流体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所述室外换热器后,通过所述转换单元流体连通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流路流体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后,通过所述转换单元流体连通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包括完全制冷模式、完全制热模式、主体制冷模式、主体制热模式等,在这些模式下,均可以选择性打开调节阀,使增焓管路连通,实现压缩机的增焓,因此,提高了压缩机的能效和性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完全制冷增焓模式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完全制热增焓模式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热回收增焓模式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1-压缩机;2-室外换热器;3—室内换热器;4-第一控制阀;5-过冷器;6-储液件;7-加压阀;8-油气分离器;9-气液分离器;10-第二控制阀;101-增焓管路;102-转换单元;
11-第一管路;12-第二管路;13-第三管路;14-第四管路;15-第五管路;16-第六管路;17-第七管路;18-第八管路;
21-第一膨胀阀;22-调节阀;23-第三膨胀阀;
31-第一阀;32-第二阀;33-第三阀;34-第四阀;35-第五阀;36-第六阀;
41-第一节流阀;42-第二节流阀;43-第三节流阀;44-第四节流阀;45-第五节流阀;
51-第一支路;52-第二支路;
61-第一单向阀;62-第二单向阀;63-第三单向阀。
应当明白,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此外,相同或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当描述到特定器件连接其它器件时,该特定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器件。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3、室外换热器2、并联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增焓管路101和调节阀22。
其中第一流路流体连通压缩机1的出口、室外换热器2和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第二流路流体连通压缩机1的出口和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被配置为择一工作或同时工作。
增焓管路101的第一端连接于室外换热器2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之间的管路上,增焓管路101的第二端连接于压缩机1的增焓口。
调节阀22设于增焓管路101,调节阀22被配置为调节增焓管路101的通断及流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1包括喷气增焓压缩机。
压缩机1的增焓口设于压缩机1的中压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阀22包括电子膨胀阀。采用精度较高的电子膨胀阀,能够实现无极喷焓的平稳调节,并可以机组状态精准控制喷焓量的大小,提高舒适性、可靠性以及使能效的过度更加平稳。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包括一个室外换热器2和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3,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3并联连接,该空调系统为多联机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是流体连通路径。在一些工作模式下,沿冷媒的流向,压缩机1的出口、室外换热器2和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依次流体连通为第一流路。在另一些工作模式下,沿冷媒的流向,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室外换热器2和压缩机1的进口依次流体连通,因此,实际上空调系统的一些管路、室外换热器2、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等可能会位于第一流路,也可能会位于其他流路,同理,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可能会位于第一流路、或者第二流路,或者也可能位于其他流路,因此,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并不一定是固定的管道,因此,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图中没有标号示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流路流体连通压缩机1的出口、室外换热器2和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该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为室内蒸发器,能够为室内降温制冷。第二流路流体连通压缩机1的出口和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该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为室内冷凝器,能够为室内制热升温。并且,第一流路可以单独工作,所有室内换热器3均为室内蒸发器,为完全制冷模式,第二流路可以单独工作,所有室内换热器3均为室内冷凝器,为完全制热模式。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可以同时工作,且在室内蒸发器的数量大于室内冷凝器的情况下,为主体制冷模式,在室内冷凝器的数量大于室内蒸发器的情况下,为主体制热模式,因此,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包括完全制冷模式、完全制热模式、主体制冷模式、主体制热模式等,在这些模式下,均可以选择性打开调节阀22,使增焓管路101连通,实现压缩机的增焓,因此,提高了压缩机的能效和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3包括两个、三个、四个或四个以上室内换热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并联的第三流路和第四流路,第三流路流体连通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和压缩机1的进口,第四流路流体连通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室外换热器2和压缩机1的进口,第三流路和第四流路被配置为择一工作或同时工作。
第三流路可以与第一流路连通形成循环回路,第四流路可以与第二流路连通形成循环回路,第三流路和第四流路也是表示流体连通路径,不一定是固定管路,因此,图中没有示出标号。
参考图2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转换单元102,在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3的其中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为室内冷凝器,其中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为室内蒸发器的状态下,室内蒸发器的冷媒可以通过转换单元102流向室内冷凝器,或者,室内冷凝器的冷媒可以通过转换单元102流向室内蒸发器。
在主体制冷模式下,室内蒸发器的冷媒通过转换单元102流向室内冷凝器,能够将需要制冷的室内的热量回收送至需要制热的室内,可以不使用室外换热器2,降低能耗。
在主体制热模式下,室内冷凝器的冷媒通过转换单元102流向室内蒸发器,能够将需要制热的室内的冷量回收送至需要制冷的室内,可以不使用室外换热器2,降低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储液件6,储液件6设于室外换热器2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之间的连接管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管路11,第一管路11的第一端连接于压缩机1的出口,第一管路11的第二端连接于储液件6。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加压阀7,加压阀7设于第一管路11。
在低温制冷或最小制冷、或低负荷制热时,因制冷能力需求较低,导致压缩机1的频率较低,因此,会造成动力不足,而无法推动冷媒循环,反而会造成低温制冷或最小制冷、或低负荷制热能力偏低。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管路11的第一端连接于压缩机1的出口,第一管路11的第二端连接于储液件6。在低温启动时,例如:低温制冷、最小制冷或小负荷制热时,开启加压阀7,第一管路11连通,第一管路11直接从压缩机1的出口引出高压气态冷媒,且直接加压灌注于储液件6中,相当于屏蔽室外换热器2的压力损失,为储液件6中的液态冷媒提供更大的流动动力,加大流往室内换热器3的冷媒流量,提高冷媒推动能力,从而提高低温启动速度,提高低温制冷或最小制冷、或低负荷制热的能力,从而提升了系统的运行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过冷器5,过冷器5设于室外换热器2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增焓管路101的第一端连接于过冷器5。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储液件6、加压阀7和第一管路11,储液件6设于室外换热器2与过冷器5之间的管路上,第一管路11的第一端连接于压缩机1的出口,第一管路11的第二端连接于储液件6,加压阀7设于第一管路11。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包括第一节流件41,第一节流件41设于第一管路11。
可选地,第一节流件41包括毛细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三膨胀阀23,第三膨胀阀23设于储液件6与室外换热器2之间的连接管路上。
可选地,第三膨胀阀23包括电子膨胀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61,第一单向阀61与第三膨胀阀23并联连接,第一单向阀61的进口连接于室外换热器2,第一单向阀61的出口连接于储液件6。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管路12、第三管路13、第四管路14和第五管路15。
过冷器5包括第一支路51和第二支路52。
第一支路51的第一端通过第二管路12连接于储液件6,第一支路51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管路13连接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
第二支路52的第一端通过第四管路14连接于储液件6,第二支路52的第二端通过第五管路15连接于压缩机1的进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膨胀阀21,第一膨胀阀21设于第四管路14。
可选地,第一膨胀阀21包括电子膨胀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增焓管路101,增焓管路101的第一端与第五管路15连接,增焓管路101的第二端与压缩机1的增焓口连接。
增焓管路101用于将经过过冷器5的冷媒引向压缩机1的增焓口,以实现压缩机1的喷气增焓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阀31,第一阀31设于第五管路15,第一阀31被配置控制第五管路15与压缩机1的进口之间的管路通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阀31相对于增焓管路101的第一端与第五管路15的连接处靠近压缩机1的进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阀4,第一控制阀4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控制阀4处于第一状态,第一流路连通,第一控制阀4处于第二状态,第一流路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4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第一接口连接于压缩机1的出口,第二接口连接于室外换热器2,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均连接于压缩机1的进口。
第一控制阀4处于第一状态,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连通,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连通。
第一控制阀4处于第二状态,第一接口与第三接口连通,第二接口与第四接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包括第六管路16,第一控制阀4的第三接口通过第六管路16连接于压缩机1的进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包括第五节流件45,第五节流件45设于第六管路16。
可选地,第五节流件45包括毛细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4包括四通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阀10,第二控制阀10包括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第二控制阀10处于第三状态,第二流路连通,第二控制阀10处于第四状态,第二流路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控制阀10包括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和第八接口,第五接口连接于压缩机1的出口,第六接口连接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第七接口和第八接口均压缩机1的进口,第二控制阀10处于第三状态,第五接口与第六接口连通,第七接口与第八接口连通,第二控制阀10处于第四状态,第五接口与第七接口连通,第六接口与第八接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控制阀10包括四通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四节流件44,第四节流件44设于第七接口与压缩机1的进口连接的管路上。
可选地,第四节流件44包括毛细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2包括水冷板式换热器。
水冷板式换热器通过循环水与冷媒进行换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水冷板式换热器,由于冷媒与水直接换热,其换热效果远高于空气源的换热器,因此,室外机体积小,更有利于机组搬运、机组安装、占地面积更小。并且,水冷板式换热器不需要与空气进行换热器,因此,水源可以装在狭小的机房中,而不需要专设风道等设备。采用水冷板式换热器,机组存储冷媒的内容积较小,可通过与第一管路1和储液件6的配合,使冷媒更加集中,以驱动液态冷媒的快速流动,进而实现冷媒流动性的快速响应,从而能够提高机组能力能效,改善使用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转换单元102,第一流路流体连通压缩机1的出口和室外换热器2后,通过转换单元102流体连通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第二流路流体连通压缩机1的出口后,通过转换单元102流体连通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设于压缩机1的出口处的油气分离器8,压缩机1排出的冷媒先经过油气分离器8后进入室内换热器3或室外换热器2。油气分离器8用于油气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单向阀62,第二单向阀62设于油气分离器8与第二控制阀10的第五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第二单向阀62的进口连接于油气分离器8,第二单向阀62的出口连接于第二控制阀10的第五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三单向阀63,第三单向阀63设于油气分离器8与第一控制阀4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第三单向阀63的进口连接于油气分离器8,第三单向阀63的出口连接于第一控制阀4。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七管路17和第二阀32。第七管路17的第一端连接于油气分离器8,第七管路17的第二端连接于压缩机1的进口。第二阀32设于第七管路17,第二阀32用于控制第七管路17的通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节流阀42,第二节流阀42设于第七管路17。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设于压缩机1的进口处的气液分离器9,流经室外换热器2或室内换热器3返回压缩机1的进口的冷媒先经过气液分离器9后进入压缩机1的进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管路15通过气液分离器9与压缩机1的进口连通。第五管路15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二支路52,第五管路15的第二端连接于气液分离器9,气液分离器9连接于压缩机1的进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八管路18,第八管路18的第一端连接于室内换热器3,第八管路18的第二端连接于气液分离器9,气液分离器9连接于压缩机2的进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三节流阀43,第三节流阀43设于第八管路18。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六阀36,第六阀36设于第二控制阀10的第六接口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第六阀36用于控制第二控制阀10的第六接口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之间的连接管路的通断。
下面结合图1至图4详细描述空调系统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以及空调系统的完全制冷增焓模式、完全制热增焓模式和热回收增焓模式。
如图1所示,压缩机1的出口连接于油气分离器8,油气分离器8分别连接于第三单向阀63和第七管路17。第七管路17连接于压缩机1的进口,且第七管路17上设置第二阀32和第二节流阀42。
第三单向阀63通过管路连接于第一控制阀4的第一接口,第一控制阀4的第二接口连接于室外换热器2,第一控制阀4的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连接于合流管路,合流管路分为两路,一路连接于室内换热器3,另一路连接于压缩机1的进口。第一控制阀4的第三接口通过第六管路16连接该合流管路,第六管路16上设置第五节流阀45。第一控制阀4的第一接口可以与第二接口连通,第一控制阀4的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连通。或者,第一控制阀4的第一接口与第三接口连通,第一控制阀4的第二接口与第四接口连通。
第三单向阀63还通过管路连接于第二控制阀10的第五接口,第二控制阀10的第五接口与第三单向阀63连接的管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62,第二控制阀10的第六接口连接于室内换热器3,第二控制阀10的第六接口与室内换热器3连接的管路上设置第六阀36,第二控制阀10的第七接口和第八接口连接,且均连接于压缩机1的进口。第二控制阀10的第七接口与压缩机1的进口连接的管路上设有第四节流阀44。
第三单向阀63还通过第一管路11连接于储液件6,第一管路11上设有第一节流件41和加压阀7。
室外换热器2还依次连接第三膨胀阀23、储液件6和过冷器5。第一单向阀61与第三膨胀阀23并联连接。
过冷器5包括第一支路51和第二支路52。第一支路51的第一端通过第二管路12连接于储液件6,第一支路51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管路13连接于在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第二支路52的第一端通过第四管路14连接于储液件6,第二支路52的第二端通过第五管路15连接于压缩机1的进口。第一膨胀阀21设于第四管路14。
增焓管路101的第一端与第五管路15连接,增焓管路101的第二端与压缩机1的增焓口连接;调节阀22设于增焓管路101。第一阀31设于第五管路15,第一阀31相对于增焓管路101与第五管路15的连接处靠近压缩机1的进口。
第五管路15通过气液分离器9与压缩机1的进口连通。第五管路15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二支路52,第五管路15的第二端连接于气液分离器9,气液分离器9连接于压缩机1的进口。
第八管路18的第一端连接于室内换热器3,第八管路18的第二端连接于气液分离器9,气液分离器9连接于压缩机2的进口。第三节流阀43设于第八管路18。
第三管路13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连接的管路上设有控制管路通断的第三阀33。
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与压缩机2的进口连接的管路上设有控制管路通断的第四阀34。
第八管路18上还设有控制第八管路18通断的第五阀35。
如图2所示,空调系统在完全制冷模式同时增焓时的冷媒流向及作用。
主路:压缩机1的出口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冷媒—>油气分离器8—>第一控制阀4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室外换热器2(作用:冷凝放热)—>第三膨胀阀23(状态:全开)—>储液件6—>第二管路12—>过冷器5的第一支路51—>第三管路13—>第三阀33—>转换单元102(作用:实现对冷媒进行模式分流,即将制冷或制热的冷媒,分流到对应内机中)—>室内换热器3(作用:蒸发器,蒸发吸热,降室内温度)—>转换单元102—>气液分离器9—>压缩机1的进口(压缩机1进行下次压缩循环)。
加压支路:当低温制冷或小负荷制热时,加压阀7开启,直接将压缩机1的出口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压入到储液件6中,为储液件6中的液态冷媒提供更大的流动动力,从而实现内机的质量流量的提升,最终提升低负荷时的能力。
储液件6流出的冷媒分为两路,一路流向过冷器5的第一支路51,另一路通过第一膨胀阀21进入过冷器5的第二支路52,继而进入第五管路15。
过冷器5的第二支路52的冷媒流向第五管路15,第一阀31关闭时,冷媒进入增焓管路101、经调节阀22进入压缩机1的喷焓口,用于为压缩机1增焓提效。
过冷器5的第二支路52的冷媒流向第五管路15,第一阀31打开,冷媒通过第一阀31进入气液分离器9,通过气液分离器9进入压缩机1的进口。
在制冷增焓模式下,由于内机进出的焓差不变,虽冷媒密度会因增焓管路的存在而略有降低,但因流入内机的冷媒流速增加而使质量流量略有增加或不变,且增焓系统也会形成过冷度的提升,同时,在同目标能力下,压缩机1可实现降频,使得系统功率降低幅度大幅提升,从而提升制冷能效。
如图3所示,空调系统完全制热模式同时增焓时的冷媒流向及作用。
主路:压缩机1的出口的高温高压气体冷媒—>油气分离器8—>第二控制阀10—>转换单元102—>室内换热器3(作用:冷凝器,冷凝放热,提高室内温度)—>转换单元102—>过冷器5—>储液件6—>第三膨胀阀23(状态:节流降压)—>室外换热器2(作用:蒸发吸热)—>第一控制阀4—>气液分离器9—>压缩机1的进口(压缩机1进行下次压缩循环)。
加压支路:当低温制冷或小负荷制热时,加压阀7开启,直接将压缩机1的出口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压入到储液件6中,为储液件6中的液态冷媒提供更大的流动动力,从而实现内机的质量流量的提升,最终提升低负荷时的能力。
储液件6流出的冷媒分为两路,一路流向过冷器5的第一支路51,另一路通过第一膨胀阀21进入过冷器5的第二支路52,继而进入第五管路15。
过冷器5的第二支路52的冷媒流向第五管路15,第一阀31关闭时,冷媒进入增焓管路101、经调节阀22进入压缩机1的喷焓口,用于为压缩机1增焓提效。
过冷器5的第二支路52的冷媒流向第五管路15,第一阀31打开,冷媒通过第一阀31进入气液分离器9,通过气液分离器9进入压缩机1的进口。
制热增焓模式下,结合过冷器5可以提高蒸发器入口和出口之间的焓差、并增大压缩机出口的冷媒流量和提高压缩过程的做功,从而使系统的制热量显著增加。
热回收模式同时增焓时的冷媒流向及作用:
主体制冷:
制冷内机流向:压缩机1—>第一控制阀4—>室外换热器2—>第三电子膨胀23—>储液件6—>过冷器5—>转换单元102—>用于制冷的室内换热器3—>转换单元102—>第四阀34—>气液分离器9—>压缩机1。
制热内机流向:压缩机1—>第二控制阀10—>转换单元102—>用于制热的室内换热器3—>转换单元102(与来自液阀的冷媒混合)—>用于制冷的室内换热器3—>转换单元102—>第四阀34—>气液分离器9—>压缩机1。
加压支路:当低温制冷或小负荷制热时,加压阀7开启,直接将压缩机1的出口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压入到储液件6中,为储液件6中的液态冷媒提供更大的流动动力,从而实现内机的质量流量的提升,最终提升低负荷时的能力。
储液件6流出的冷媒分为两路,一路流向过冷器5的第一支路51,另一路通过第一膨胀阀21进入过冷器5的第二支路52,继而进入第五管路15。
过冷器5的第二支路52的冷媒流向第五管路15,第一阀31关闭时,冷媒进入增焓管路101、经调节阀22进入压缩机1的喷焓口,用于为压缩机1增焓提效。
过冷器5的第二支路52的冷媒流向第五管路15,第一阀31打开,冷媒通过第一阀31进入气液分离器9,通过气液分离器9进入压缩机1的进口。
如图4所示,主体制热:
制热内机流向:压缩机1—>第二控制阀10—>转换单元102—>用于制热的室内换热器3—>转换单元102—>过冷器5—>储液件6—>第三电子膨胀23—>室外换热器2—>第一控制阀4—>气液分离器9—>压缩机1。
制冷内机流向:来自用于制热的室内换热器3的冷媒—>转换单元102—>用于制冷的室内换热器3—>转换单元102—>第四阀34—>气液分离器9—>压缩机1。
加压支路:当低温制冷或小负荷制热时,加压阀7开启,直接将压缩机1的出口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压入到储液件6中,为储液件6中的液态冷媒提供更大的流动动力,从而实现内机的质量流量的提升,最终提升低负荷时的能力。
储液件6流出的冷媒分为两路,一路流向过冷器5的第一支路51,另一路通过第一膨胀阀21进入过冷器5的第二支路52,继而进入第五管路15。
过冷器5的第二支路52的冷媒流向第五管路15,第一阀31关闭时,冷媒进入增焓管路101、经调节阀22进入压缩机1的喷焓口,用于为压缩机1增焓提效。
过冷器5的第二支路52的冷媒流向第五管路15,第一阀31打开,冷媒通过第一阀31进入气液分离器9,通过气液分离器9进入压缩机1的进口。
通过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系统除可实现完全制冷模式和完全制冷模式外,还有:
主体制冷模式:大部分内机可运行制冷模式,小部分内机可同时运行制热模式。
主体制热空调系统:大部分内机可运行制热模式,小部分内机可同时运行制冷模式。
完全热回收模式:制冷内机与制热内机数量基本相同,此时室外换热器不参与工作,此模式下,部分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部分室内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且换热能力保持相当,有益效果是直接利用不同室内房间的热量交换,即可满足同时制冷、制热的需求。
在完全热回收模式、主体制冷模式、主体制热模式,此三种模式下,系统可以利用不同室内房间的能量交换(如某房间以制冷为主、另外房间以制热为主,因此,系统可以从制冷房间吸热热量,通过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将低位热能提升到高位热能后,排送到制热房间的室内机中释放热量),此过程中,由于能量交换主要来源于不同模式室内房间内,因此,可以大幅降低或无需要来自外界(室外或水源侧)的能量交换,从而降低能耗(如降低冷却塔(制冷时)或锅炉(制热时)(包含水泵))的开启或运行,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可进一步降低全系统的能耗,提高节能性。
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包括:
在空调系统开始启动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
在制冷模式时,如果压缩机1的进口的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第一预设温度值T1;
在制热模式时,如果压缩机1的出口的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第二预设温度值T2,T2>T1;
并且压缩机1的出口的实际排气温度与压缩机1的出口的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的差值≥第三预设温度T3;
则打开调节阀22,增焓管路101连通,进入增焓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温度值T1的取值范围为3℃~13℃。可选地,第一预设温度值T1为8℃。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温度值T2的取值范围为35℃~45℃。可选地,第二预设温度值T2为4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预设温度T3的取值范围为15℃~25℃。可选地,第三预设温度T3为2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min~10min。可选地,第一预设时间为5min。
压缩机1的出口的压力通过压力检测元件检测获得。压缩机1的出口的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通过查表获得。
压缩机1的进口的压力通过压力检测元件检测获得。压缩机1的进口的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通过查表获得。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空调系统进入增焓模式后,执行以下动作:
压缩机1按照设定的目标温度所需的频率运行,
在制冷模式时,如果压缩机1的进口的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低于设定的目标温度所需的压缩机1的进口的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则降低压缩机1频率,否则,升高压缩机1频率;
在制热模式时,如果压缩机1的出口的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低于设定的目标温度所需的压缩机1的出口的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则升高压缩机1的频率,否则,降低压缩机1的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空调系统还包括过冷器5、储液件6、第二管路12、第三管路13、第四管路14和第五管路15、第一膨胀阀21和第一阀31;储液件6设于室外换热器2与过冷器5之间的管路上;过冷器5包括第一支路51和第二支路52,第一支路51的第一端通过第二管路12连接于储液件6,第一支路51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管路13连接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第二支路52的第一端通过第四管路14连接于储液件6,第二支路52的第二端通过第五管路15连接于压缩机1的进口;第一膨胀阀21设于第四管路14;第一阀31设于第五管路15,第一阀31被配置控制第五管路15与压缩机1的进口之间的管路通断;增焓管路101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五管路15,第一阀31相对于增焓管路101的第一端与第五管路15的连接处靠近压缩机1的进口;
空调系统进入增焓模式后,还执行以下动作:
如果过冷器5的第二支路52的出口与进口的实际温度差值≥设定的目标温度所需的过冷器5的第二支路52的出口与进口的目标温度差值,则开大第一膨胀阀21的开度,否则,调小第一膨胀阀21的开度;
关闭第一阀31;
使调节阀22处于最大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在满足下述条件至少之一时,空调系统退出增焓模式:
关机;
停机(包括到达目标温度后停机);
进入增焓模式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在制冷模式时,压缩机1的进口的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第四预设温度T4;在制热模式时,压缩机1的出口的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第五预设温度T5;其中,T5>T4;
进入增焓模式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压缩机1的出口的实际排气温度与压缩机1的出口的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的差值<第六预设温度T6。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时间的取值范围为5min~15min。可选地,第二预设时间为10min。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预设温度T4的取值范围为-10℃~0℃。可选地,第四预设温度T4为-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预设温度T5的取值范围为45℃~55℃。可选地,第五预设温度T5为5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预设温度T6的取值范围为0℃~10℃。可选地,第六预设温度T6为5℃。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空调系统退出增焓模式时执行以下动作:
压缩机1维持当前的频率运行;
如果过冷器5的第二支路52的出口与进口的实际温度差值>设定的目标温度所需的过冷器5的第二支路52的出口与进口的目标温度差值,则开大第一膨胀阀21的开度,否则,则调小第一膨胀阀21的开度;
开启第一阀31;
关闭调节阀22。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储液件6、加压阀7和第一管路11,储液件6设于室外换热器2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之间的管路上,第一管路11的第一端连接于压缩机1的出口,第一管路11的第二端连接于储液件6,加压阀7设于第一管路11。
在空调系统开始启动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如果所需的制冷量或制热量的目标值与空调系统的制冷量或制热量的额定值的比值≤第一预设值A,且继续运行第三预设时间后,压缩机1的出口的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第七预设温度值T7,压缩机1的出口的实际排气温度≥第八预设温度值T8,则开启加压阀7,其中,T8>T7。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预设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min~10min。可选地,第三预设时间为5min。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值A的取值范围为15%~25%。可选地,第一预设值A为2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七预设温度值T7的取值范围为20℃~30℃。可选地,第七预设温度值T7为2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八预设温度值T8的取值范围为45℃~55℃。可选地,第八预设温度值T8为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满足下述条件至少之一时,关闭加压阀7:
关机;
停机(包括到达目标温度后停机);
开启加压阀7继续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压缩机1的出口的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第九预设温度T9;
开启加压阀7继续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压缩机1的出口的实际排气温度与压缩机1的出口的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的差值<第十预设温度T10;其中,T9>T1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九预设温度T9的取值范围为30℃~40℃。可选地,第九预设温度T9为3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十预设温度T10的取值范围为0℃~10℃。可选地,第十预设温度T10为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具有提能效、减成本、降重量、高可靠性的有益效果。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在没有明确否定或冲突的情况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技术特征可以有益地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互结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6)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1);
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3);
室外换热器(2);
并联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其中所述第一流路流体连通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所述室外换热器(2)和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所述第二流路流体连通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和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被配置为择一工作或同时工作;
增焓管路(101),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室外换热器(2)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之间的管路上,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1)的增焓口;以及
调节阀(22),设于所述增焓管路(101),所述调节阀(22)被配置为调节所述增焓管路(101)的通断及流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并联的第三流路和第四流路,所述第三流路流体连通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和所述压缩机(1)的进口,所述第四流路流体连通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所述室外换热器(2)和所述压缩机(1)的进口,所述第三流路和所述第四流路被配置为择一工作或同时工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换单元(102),在其中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为室内冷凝器,其中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为室内蒸发器的状态下,所述室内蒸发器的冷媒通过所述转换单元(102)流向所述室内冷凝器,或者所述室内冷凝器的冷媒通过所述转换单元(102)流向所述室内蒸发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件(6)、加压阀(7)和第一管路(11),所述储液件(6)设于所述室外换热器(2)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管路(1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所述第一管路(11)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储液件(6),所述加压阀(7)设于所述第一管路(11)。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冷器(5),所述过冷器(5)设于所述室外换热器(2)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增焓管路(10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过冷器(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件(6)、加压阀(7)和第一管路(11),所述储液件(6)设于所述室外换热器(2)与所述过冷器(5)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管路(1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所述第一管路(11)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储液件(6),所述加压阀(7)设于所述第一管路(1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管路(12)、第三管路(13)、第四管路(14)和第五管路(15),所述过冷器(5)包括第一支路(51)和第二支路(52),所述第一支路(5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管路(12)连接于所述储液件(6),所述第一支路(5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管路(13)连接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所述第二支路(5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管路(14)连接于所述储液件(6),所述第二支路(5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五管路(15)连接于所述压缩机(1)的进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膨胀阀(21),所述第一膨胀阀(21)设于所述第四管路(14)。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阀(31),所述第一阀(31)设于所述第五管路(15),所述第一阀(31)被配置控制所述第五管路(15)与所述压缩机(1)的进口之间的管路通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焓管路(10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管路(15),所述第一阀(31)相对于所述增焓管路(10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管路(15)的连接处靠近所述压缩机(1)的进口。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控制阀(4),所述第一控制阀(4)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控制阀(4)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流路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4)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流路断开。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4)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接于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所述第二接口连接于所述室外换热器(2),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均连接于所述压缩机(1)的进口,所述第一控制阀(4)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4)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控制阀(10),所述第二控制阀(10)包括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所述第二控制阀(10)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所述第二流路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10)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所述第二流路断开。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阀(10)包括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和第八接口,所述第五接口连接于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所述第六接口连接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所述第七接口和所述第八接口均所述压缩机(1)的进口,所述第二控制阀(10)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六接口连通,所述第七接口与所述第八接口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10)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七接口连通,所述第六接口与所述第八接口连通。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换热器(2)包括水冷板式换热器。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换单元(102),所述第一流路流体连通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和所述室外换热器(2)后,通过所述转换单元(102)流体连通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所述第二流路流体连通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后,通过所述转换单元(102)流体连通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3)。
CN202222987555.2U 2022-11-09 2022-11-09 空调系统 Active CN218523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7555.2U CN218523695U (zh) 2022-11-09 2022-11-09 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7555.2U CN218523695U (zh) 2022-11-09 2022-11-09 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23695U true CN218523695U (zh) 2023-02-24

Family

ID=85249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87555.2U Active CN218523695U (zh) 2022-11-09 2022-11-09 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236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8833B (zh) 热回收外机系统和空调系统
CN103175344B (zh) 一种寒冷地区用多联机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574394A (zh) 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964371B (zh) 组合式空调系统
CN107796146B (zh) 冷凝系统、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3203289U (zh) 空调器
CN106642808A (zh) 一种超低温环境下供暖供热热泵系统
CN1982798A (zh) 一种压缩机补气系统及补气控制方法
CN207006398U (zh) 热回收外机系统和空调系统
CN210861760U (zh) 一种自然冷却制冷系统
CN104019573A (zh) 空调器
CN115597122A (zh) 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963979A (zh) 一种可实现工作循环转换的复叠热泵系统
CN110307673B (zh) 一种太阳能增效热泵系统
CN209230075U (zh) 一种带有半导体低温补偿经济器的热泵系统
CN218523695U (zh) 空调系统
EP3734199B1 (en) Air-conditioner system
CN103743149B (zh) 单向阀控制回热器中制冷剂流向的热泵空调系统
CN107747826B (zh) 空调系统
CN214371045U (zh) 一种双水温出水的变频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18328400U (zh) 空调系统
CN210801383U (zh) 一种高寒地区太阳能热泵储能采暖系统
CN211476359U (zh) 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CN110631281A (zh) 一种自然冷却制冷系统
CN110645736A (zh) 直流变频二氧化碳热泵冷热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