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15988U - 一种气管套管封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管套管封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15988U
CN218515988U CN202221118698.3U CN202221118698U CN218515988U CN 218515988 U CN218515988 U CN 218515988U CN 202221118698 U CN202221118698 U CN 202221118698U CN 218515988 U CN218515988 U CN 218515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tracheal cannula
air inlet
core whee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186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裘妃
付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ldrens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Childrens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ldrens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Childrens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2211186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15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15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15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套管封堵器,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入气口和对接口,对接口连接在气管套管的管口内,入气口暴露在气管套管的管口外,壳体内设有流通管道,流通管道内设有隔板、芯轮,隔板的周壁贴合流通管道的内壁且固定连接,隔板的板面设有通孔,芯轮贴合在隔板的侧面,芯轮设有开孔,芯轮与隔板旋转连接,当开孔位于通孔处时,入气口与对接口相连通;当开孔未位于通孔处时,入气口与对接口不连通。本实用新型对接在气管套管的管口处,达到堵管的目的,不易掉落,不易感染细菌,还提高患儿堵管生活的适应性。

Description

一种气管套管封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气管套管封堵器。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是指切开颈段气管,放入气管套管,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气管套管的管口暴露在患儿体外,气管套管的管翼环绕管口的外周一圈设置,管翼对管口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管口完全置入患儿体内,管翼设有两个连接孔,两个连接孔在管口的两侧水平对称设置,医护人员通常使用绑带,加强对气管套管位置的固定,将绑带绕过患儿颈部,且将绑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两个连接孔处,使气管套管固定在患儿颈部,防止气管套管脱落。
在气管切开术后,随着病情好转,可以拔除气管套管,在临床上在拔除气管套管前会尝试堵管,评估患儿是否能适应堵管后的生活。
目前堵管方式及技术不足如下:
一、将棉球揉搓成一团置入气管套管的管口内后,用胶布缠绕固定,达到堵管的目的。但是患儿容易造成棉絮误吸。棉球还容易潮湿,导致细菌滋生。
二、将纱布揉搓成一团置入气管套管的管口内后,且用胶布缠绕固定,达到堵管的目的。但是纱布容易掉落,还容易出现棉丝。纱布还容易潮湿,导致细菌滋生。
三、将输液器剪下茂菲氏滴管,输液器剪开的一端套在气管套管的管口且用胶布缠绕固定,达到堵管的目的。输液器的成本较高;在患儿剧烈咳嗽时容易掉落;输液器呈管状,也不利于消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气管套管封堵器,对接在气管套管的管口处,达到堵管的目的,不易掉落,不易感染细菌,还提高患儿堵管生活的适应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管套管封堵器,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入气口和对接口,对接口连接在气管套管的管口内,入气口暴露在气管套管的管口外,壳体内设有流通管道,流通管道内设有隔板、芯轮,隔板的周壁贴合流通管道的内壁且固定连接,隔板的板面设有通孔,芯轮贴合在隔板的侧面,芯轮设有开孔,芯轮与隔板旋转连接,当开孔位于通孔处时,入气口与对接口相连通;当开孔未位于通孔处时,入气口与对接口不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气管套管封堵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套管封堵器,医护人员将壳体的对接口与气管套管的管口快速对接,隔板和芯轮阻挡流通管道的连通,达到堵管的目的,不易感染细菌,美观。
二、医护人员转动芯轮,直至开孔移动至通孔处,使刚开始封堵的患儿,先试行封堵入气口部分面积,有利于患儿适应堵管后的生活,在患儿完全适应堵管后,再转动芯轮,直至芯轮遮盖通孔,使气管套管完全堵管,实现人性化管理。
优选的,入气口的管壁设有开槽,芯轮的周壁上设有拨片,拨片在开槽内滑动,拨片的端部设有控制杆,控制杆暴露在进气管外,当拨片移动至开槽的其中一端时,开孔位于通孔处;当拨片移动至开槽的另一端时,开孔未位于通孔处。医护人员使用控制杆便于控制芯轮的转动,通过将拨片移动至开槽的两端,能够保证通孔的打开和闭合,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拨片的其中一个侧壁设有定位块,开槽靠近定位块的侧壁设有两个定位槽,两个定位槽分别设于开槽的两端,拨片的另一个侧壁与开槽的另一个侧壁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定位块的形状均采用半球形,当拨片移动至开槽的两端时,定位块置于定位槽内固定位置,防止芯轮相对隔板发生转动导致通孔被打开和闭合。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绑带,绑带的两端分别穿过气管套管两侧的连接孔且通过魔术贴连接固定,绑带环绕在患儿颈部,绑带的外侧设有两个固定环,两个固定环分别设于气管套管的两侧,入气口的外壁设有两个固定带,两个固定带水平对称设置,两个固定带分别穿过两个固定环且通过魔术贴连接固定。医护人员拉紧绑带通过魔术贴固定,使绑带的长度适合患儿颈围,将气管套管固定在患儿颈部,固定带使壳体的对接口与气管套管的管口对接后相对固定,防止对接口从管口内脱出导致壳体掉落。
优选的,对接口的外壁设有密封件,密封件围绕对接口外周一圈设置,密封件的材质采用硅胶,密封件增加管口内壁与对接口外壁之间的摩擦力和密封性,加强壳体与气管套管位置的固定,防止对接口从管口内脱出导致壳体掉落,还防止细菌感染。
优选的,绑带的材质采用棉质纱布,绑带内填充有海绵,棉质纱布具有亲肤,防止绑带对患儿颈部皮肤造成压力性损伤,使患儿穿戴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气管套管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气管套管封堵器的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气管套管封堵器的剖面图。
图4为实施例中入气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开孔位于通孔处时,入气口的剖面图。
图6为实施例中芯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使用绑带穿戴气管套管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1、气管套管;10、管口;11、管翼;12、连接孔;2、壳体;20、流通管道;21、入气口;22、对接口;23、隔板;24、通孔;25、开槽;26、定位槽;27、密封件;3、绑带;31、固定环;32、固定带;4、芯轮;40、开孔;41、拨片;42、定位块;43、控制杆;44、患儿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8所示的气管套管封堵器,包括壳体2,壳体2包括入气口21和对接口22,对接口22连接在气管套管1的管口10内,入气口21暴露在气管套管1的管口10外,壳体2内设有流通管道20,流通管道20内设有隔板23、芯轮4,隔板23的周壁贴合流通管道20的内壁且固定连接,隔板23的板面设有通孔24,芯轮4贴合在隔板23的侧面,芯轮4设有开孔40,芯轮4与隔板23旋转连接,当开孔40位于通孔24处时,入气口21与对接口22相连通;当开孔40未位于通孔24处时,入气口21与对接口22不连通。医护人员将壳体2的对接口22与气管套管1的管口10快速对接,隔板23和芯轮4阻挡流通管道20的连通,达到堵管的目的,不易感染细菌,美观。
其中,医护人员转动芯轮4,直至开孔40移动至通孔24处,使刚开始封堵的患儿,先试行封堵入气口21部分面积,有利于患儿适应堵管后的生活,在患儿完全适应堵管后,再转动芯轮4,直至芯轮4遮盖通孔24,使气管套管1完全堵管,实现人性化管理。
参考图4至图6,入气口21的管壁设有开槽25,芯轮4的周壁上设有拨片41,拨片41在开槽25内滑动,拨片41的端部设有控制杆43,控制杆43暴露在进气管外,当拨片41移动至开槽25的其中一端时,开孔40位于通孔24处;当拨片41移动至开槽25的另一端时,开孔40未位于通孔24处。医护人员使用控制杆43便于控制芯轮4的转动,通过将拨片41移动至开槽25的两端,能够保证通孔24的打开和闭合,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其中,拨片41的其中一个侧壁设有定位块42,开槽25靠近定位块42的侧壁设有两个定位槽26,两个定位槽26分别设于开槽25的两端,拨片41的另一个侧壁与开槽25的另一个侧壁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定位块42的形状均采用半球形,当拨片41移动至开槽25的两端时,定位块42置于定位槽26内固定位置,防止芯轮4相对隔板23发生转动导致通孔24被打开和闭合。
参考图1、图2、图7、图8,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绑带3,绑带3的两端分别穿过气管套管1两侧的连接孔12且通过魔术贴连接固定,绑带3环绕在患儿颈部44,绑带3的外侧设有两个固定环31,两个固定环31分别设于气管套管1的两侧,入气口21的外壁设有两个固定带32,两个固定带32水平对称设置,两个固定带32分别穿过两个固定环31且通过魔术贴连接固定。医护人员拉紧绑带3通过魔术贴固定,使绑带3的长度适合患儿颈围,将气管套管1固定在患儿颈部44,固定带32使壳体2的对接口22与气管套管1的管口10对接后相对固定,防止对接口22从管口10内脱出导致壳体2掉落。
参考图3、图7,对接口22的外壁设有密封件27,密封件27围绕对接口22外周一圈设置,密封件27的材质采用硅胶,密封件27增加管口10内壁与对接口22外壁之间的摩擦力和密封性,加强壳体2与气管套管1位置的固定,防止对接口22从管口10内脱出导致壳体2掉落,还防止细菌感染。
参考图8,绑带3的材质采用棉质纱布,绑带3内填充有海绵,棉质纱布具有亲肤,防止绑带3对患儿颈部44皮肤造成压力性损伤,使患儿穿戴舒适。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气管套管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所述壳体(2)包括入气口(21)和对接口(22),所述对接口(22)连接在气管套管(1)的管口(10)内,所述入气口(21)暴露在气管套管(1)的管口(10)外,所述壳体(2)内设有流通管道(20),所述流通管道(20)内设有隔板(23)、芯轮(4),所述隔板(23)的周壁贴合所述流通管道(20)的内壁且固定连接,隔板(23)的板面设有通孔(24),所述芯轮(4)贴合在隔板(23)的侧面,芯轮(4)设有开孔(40),所述芯轮(4)与所述隔板(23)旋转连接,当开孔(40)位于通孔(24)处时,入气口(21)与对接口(22)相连通;当开孔(40)未位于通孔(24)处时,入气口(21)与对接口(22)不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套管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气口(21)的管壁设有开槽(25),所述芯轮(4)的周壁上设有拨片(41),所述拨片(41)在所述开槽(25)内滑动,拨片(41)的端部设有控制杆(43),所述控制杆(43)暴露在进气管外,当拨片(41)移动至开槽(25)的其中一端时,开孔(40)位于通孔(24)处;当拨片(41)移动至开槽(25)的另一端时,开孔(40)未位于通孔(24)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套管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41)的其中一个侧壁设有定位块(42),所述开槽(25)靠近所述定位块(42)的侧壁设有两个定位槽(26),两个定位槽(26)分别设于所述开槽(25)的两端,所述拨片(41)的另一个侧壁与所述开槽(25)的另一个侧壁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所述定位块(42)的形状均采用半球形,当拨片(41)移动至开槽(25)的两端时,定位块(42)置于定位槽(26)内固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套管封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绑带(3),所述绑带(3)的两端分别穿过气管套管(1)两侧的连接孔(12)且通过魔术贴连接固定,绑带(3)环绕在患儿颈部(44),所述绑带(3)的外侧设有两个固定环(31),两个固定环(31)分别设于气管套管(1)的两侧,所述入气口(21)的外壁设有两个固定带(32),两个固定带(32)水平对称设置,两个固定带(32)分别穿过两个固定环(31)且通过魔术贴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套管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口(22)的外壁设有密封件(27),所述密封件(27)围绕所述对接口(22)外周一圈设置,密封件(27)的材质采用硅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套管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3)的材质采用棉质纱布,绑带(3)内填充有海绵。
CN202221118698.3U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气管套管封堵器 Active CN218515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8698.3U CN218515988U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气管套管封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8698.3U CN218515988U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气管套管封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15988U true CN218515988U (zh) 2023-02-24

Family

ID=85236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18698.3U Active CN218515988U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气管套管封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159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515988U (zh) 一种气管套管封堵器
CN203663204U (zh) 一种医用气管插管连接头
CN208049157U (zh) 气管切开患者使用的吸氧管
CN205019550U (zh) 带吸痰导向功能的喉罩
CN209662377U (zh) 一种气切术后套管封管训练帽
CN208989960U (zh) 一种具有口水引流功能的气管插管装置
CN208756732U (zh) 一种呼吸科气管切开封堵器装置
CN209048833U (zh) T型多功能气管套管堵管装置
CN205234709U (zh) 一种气管切开患者专用的痰液收集装置
CN216777619U (zh) 一种带冲洗装置的密闭式吸痰管
CN205598379U (zh) 一种便携式气管切开保护装置
CN208864983U (zh) 一种新型气管管套
CN209827717U (zh) 一种吸痰装置
CN203915712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吸氧面罩
CN209662373U (zh) 一种新型鼻罩
CN203989375U (zh) 一种气管插管
CN208770615U (zh) 一次性隔空套管式气管切开插管
CN202179726U (zh) 密闭式吸痰装置
CN215537518U (zh) 一种气切堵管装置
CN206214541U (zh) 一种可持续湿化气管内套管装置
CN204352359U (zh) 一种一次性三腔无菌供氧封闭式吸痰管
CN211513021U (zh) 一种防止气管切开病人口痰飞溅的装置
CN202459707U (zh) 一次性使用多功能气管切开插管
CN214388477U (zh) 一种改良人工鼻湿化装置
CN216571106U (zh) 一种新型气管套管堵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