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14115U - 一种充电器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器外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14115U CN218514115U CN202222305032.5U CN202222305032U CN218514115U CN 218514115 U CN218514115 U CN 218514115U CN 202222305032 U CN202222305032 U CN 202222305032U CN 218514115 U CN218514115 U CN 2185141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handle
- charger
- shaped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器外壳,包括设有腔体的上壳和设有腔体的下壳,所述充电器外壳包括设有腔体的前壳和设有腔体的后壳;所述前壳、后壳、上壳和下壳连接形成容纳空腔;所述上壳的上方设有手把提手,手提把手呈n型形状,手提把手上设有卡柱;所述上壳的上端面设有凹槽,凹槽内放置有把手限位器,把手限位器的侧面设有卡孔,手提把手上的卡柱插入卡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壳上方设置凹槽,把手限位器和手提把手,方便使用者拿取充电器;通过将上壳的侧面设置成n型凹口、下壳设置成u型凹口增加充电器内部容量,使用前壳和后壳对设有方形凹口的充电器侧面进行连接,进一步增加充电器的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器外壳。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均汽车的拥有量不断增长,汽车的电瓶是汽车点火启动和行驶时维持仪表工作正常的重要部件。电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电瓶进行充电,现有充电器携带麻烦,拿取时麻烦,并且电源线经常处于混乱状态,不能快速找到电源线进行充电,浪费时间;并且影响充电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拿取的充电器外壳。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设有腔体的上壳和设有腔体的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外壳包括设有腔体的前壳和设有腔体的后壳;所述前壳、后壳、上壳和下壳连接形成容纳空腔;所述上壳的上方设有手把提手,手提把手上设有卡柱;
所述上壳的上端面设有凹槽,凹槽内放置有把手限位器,把手限位器的侧面设有卡孔,手提把手上的卡柱通过间隙配合插入卡孔内;所述手提把手呈n型形状。在充电器的上壳上方设置手把提手,方便对充电器的拿取,当需要对充电器进行拿取时,只需要使用者拎取手把提手就可以了;通过卡柱插入到卡孔内,卡柱可在卡孔180°旋转活动,手提把手上设置的两个卡柱之间距离与两个卡孔之间的距离相同,当卡柱插入到卡孔内时,不会掉落出来。
优选的,所述下壳的侧面设置第一卡块,上壳与下壳的同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卡接绕线支架,绕线支架穿过后壳腔体。
所述绕线支架包括椭圆形连接板,椭圆形连接板,椭圆形连接板的两端连接分别连接半圆形的绕线座;所述椭圆形连接板上有十字型绕线架,十字型绕线架与绕线座设置在椭圆形连接板的同一侧面;
所述椭圆形连接板沿着外周边设置有卡轨,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通过卡接卡轨与绕线支架形成连接。绕线支架中的椭圆形连接板用于连接实现与充电器上壳、下壳进行连接,当电源线缠绕到十字型绕线架时,绕线座对电源线进行保护;同时绕线座也可以进行线路缠绕。
优选的,所述上壳的形状为n型,下壳的形状为u型;所述上壳的两个对应的侧面均设置有n型凹口,下壳的两个对应的侧面均设置有u型凹口;所述n型凹口与u型凹口连接形成方型凹口;所述上壳与下壳连接时形成一个方型。通过上壳设置有u型凹口,下壳u型凹口增加整个充电器的内部容量,在通过前壳和后壳进行左右侧面的连接,进一步增加充电器的容量。
优选的,所述前壳的侧面设置凹口,凹口位置设置有透光显示板,透光显示板连接上壳的一面设置有显控板,透光显示板的另一面设有面贴的一面,面贴的另一面设有遮光面板;所述面贴设置的位置与显控板的位置对应,遮光面板的大小与面贴相同。
优选的,所述下壳的底面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固定连接在下壳的底面。支撑架帮助充电器在充电时,下壳的底面不接触地面;减少地面存在的潮气进入到充电器中,影响充电器的正常使用。
优选的,所述上壳和下壳的侧面均设置有散热孔,散热孔包括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所述上壳的侧面拦截第一散热孔,下壳的侧面连接第二散热孔。当充电器在进行充电器,会产生热量,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对充电器进行散热,提高充电器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下壳的u型侧面设置第一卡块,上壳与下壳的同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卡接绕线支架,绕线支架穿过后壳腔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通过在充电器外壳的上壳上方设置凹槽,把手限位器和手提把手,方便使用者拿取充电器;通过将上壳的侧面设置成n型凹口、下壳设置成u型凹口增加充电器内部容量,使用前壳和后壳对设有方形凹口的充电器侧面进行连接,进一步增加充电器的空间。
2、通过在充电器的外壳设置绕线支架,将充电器的电源线进行整理,避免造成电源线的混乱,影响充电器的使用情况,同时,电源线处于混乱的状态下会造成电源插头损坏,电源线可以通过缠绕在绕线支架上避免破坏充电器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为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手提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绕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的整体爆炸图。
其中,1上壳、11凹槽、12把手限位器、13手提把手、14第一散热口、15n型凹口、16第一螺杆、17第一卡块、18卡柱、19卡孔、2下壳、21支撑架、22第二散热口、23第二螺杆、24第二卡块、25卡柱、26穿孔、3前壳、31第一螺孔、4后壳、41第二螺孔、5绕线支架、51椭圆形连接板、52绕线座、53十字型绕线架、54卡轨、6显控板、7透光显示板、8面贴、9遮光面板、10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概况。
实施例1:
可以选用塑料材质作为充电器外壳;如图1、2、3、4所示,一种充电器外壳,包括上壳1和下壳2,上壳1的形状为n型,下壳2的形状为u型,上壳1的左右侧面均设置有n型凹口15,下壳2的左右侧面设置有u型凹口,上壳1与下壳2固定连接形成方形,n型凹口15与u型凹口形成方形凹口;上壳1与下壳2连接后中间具有容纳空腔;方形的右侧面连接有前壳3,方形的左侧面连接有后壳4;前壳3与后壳4的中间设置有凹口。
进一步,如图5所示,上壳1在设置有n型凹口15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第一螺杆16,下壳2在设置u型凹口的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第二螺杆23,第一螺杆16设置在上壳1的2个周角,第二螺杆23设置在下壳2的2个周角;前壳3在对应第一螺杆16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螺孔31,第一螺孔31的数量与第一螺杆16的数量相同,前壳3在对应第二螺杆23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螺孔41,第二螺孔41的数量与第二螺杆23的数量相同;后壳4在对应第一螺杆16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螺孔31,第一螺孔31的数量与第一螺杆16的数量相同,后壳4在对应第二螺杆23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螺孔41,第二螺孔41的数量与第二螺杆23的数量相同;第一螺杆16穿过第一螺孔31通过螺母进行拧紧,第二螺杆23穿过第二螺孔41通过螺母进行拧紧实现前壳3与后壳4固定连接在上壳1与下壳2的右左侧面。
进一步,如图6所示,上壳1的上端面设置有凹槽11,凹槽11内固定设置有把手限位器12,把手限位器12连接手提把手13;手提把手13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在把手限位器12上;手提把手13采用n型形状,连接把手限位器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卡柱18,卡柱18呈对称结构,把手限位器12的外侧面设置有一组卡孔19,卡柱18插入到卡孔19内,实现手提把手13与把手限位器12的卡接。手提把手13可以在把手限位器12上进行180°活动,当不需要使用手提把手13时,手提把手13可以放置在上壳1的凹槽11内;
上壳1中与设置有n型凹口15的侧面相连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散热口14,第一散热口14对充电器内的热量进行散热。
进一步,如图7所示,下壳2的下端面设置有支撑架21,采用2个支撑架21分别固定设置在下壳2的下端面的两端,增加支撑架21的稳定性;下壳2中与设置有u型凹口的侧面相连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散热口22,第二散热口22对充电器内的热量进行散热。
进一步,如图9、10所示,上壳1与下壳2连接后壳4的一面连接有绕线支架5,绕线支架5包括椭圆形连接板51,椭圆形连接板51的两端连接分别连接半圆形的绕线座52;在椭圆形连接板51的一面设置有十字型绕线架53;绕线座52与十字型绕线架53设置在椭圆形连接板51的同一面上;椭圆形连接板51与上壳1、下壳2进行连接;椭圆形连接板51沿着外周边设置有卡轨54,上壳1连接椭圆形连接板51的侧边设置有与卡轨54对应形状的第一卡块17,下壳2连接椭圆形连接板51的侧边设置有与卡轨54对应形状的第二卡块24;第一卡块17卡入椭圆形连接板51的上半部分,第二卡块24卡入椭圆形连接板51的下半部分;将椭圆形连接板51卡接到上壳1与下壳2之间,绕线支架5在卡接的状态下,不会产生移动;绕线支架5穿过后壳4。
进一步,如图8所示,前壳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凹口,凹口位置设置有透光显示板7,透光显示板7连接面贴8,面贴8连接遮光面板9;透光显示板7卡接在凹口位置,透光显示板7的一面设置有面贴8,面贴8的另一面设置遮光面板9。
实施例二:
可以选用塑料材质作为充电器外壳的选择;
如图2、3、4、11所示,一种充电器外壳,包括上壳1和下壳2,上壳1的形状为n型,下壳2的形状为u型,上壳1的左右侧面均设置有n型凹口15,下壳2的左右侧面设置有u型凹口,上壳1与下壳2固定连接形成方形,n型凹口15与u型凹口形成方形凹口;上壳1与下壳2连接后中间具有容纳空腔;方形的右侧面连接有前壳3,方形的左侧面连接有后壳4;前壳3与后壳4的中间设置有凹口。
进一步,如图5所示,上壳1在设置有n型凹口15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第一螺杆16,下壳2在设置u型凹口的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第二螺杆23,第一螺杆16设置在上壳1的2个周角,第二螺杆23设置在下壳2的2个周角;前壳3在对应第一螺杆16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螺孔31,第一螺孔31的数量与第一螺杆16的数量相同,前壳3在对应第二螺杆23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螺孔41,第二螺孔41的数量与第二螺杆23的数量相同;后壳4在对应第一螺杆16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螺孔31,第一螺孔31的数量与第一螺杆16的数量相同,后壳4在对应第二螺杆23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螺孔41,第二螺孔41的数量与第二螺杆23的数量相同;第一螺杆16穿过第一螺孔31通过螺母进行拧紧,第二螺杆23穿过第二螺孔41通过螺母进行拧紧实现前壳3与后壳4固定连接在上壳1与下壳2的右左侧面。
进一步,如图6所示,上壳1的上端面设置有凹槽11,凹槽11内固定设置有把手限位器12,把手限位器12连接手提把手13;手提把手13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在把手限位器12上;手提把手13采用n型形状,连接把手限位器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卡柱18,卡柱18呈对称结构,把手限位器12的外侧面设置有一组卡孔19,卡柱18插入到卡孔19内,实现手提把手13与把手限位器12的卡接。手提把手13可以在把手限位器12上进行180°活动,当不需要使用手提把手13时,手提把手13可以放置在上壳1的凹槽11内;
上壳1中与设置有n型凹口15的侧面相连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散热口14,第一散热口14对充电器内的热量进行散热。
进一步,如图7所示,下壳2的下端面设置有支撑架21,采用2个支撑架21分别固定设置在下壳2的下端面的两端,增加支撑架21的稳定性;下壳2中与设置有u型凹口的侧面相连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散热口22,第二散热口22对充电器内的热量进行散热;下壳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源模块10,电源模块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三螺孔61,下壳2在第三螺孔6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四螺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三螺孔与第四螺孔。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实施例中,电源模块10及安装方式仅用作示例,本实用新型对其不作特别限定。
进一步,如图9、10所示,上壳1与下壳2连接后壳4的一面连接有绕线支架5,绕线支架5包括椭圆形连接板51,椭圆形连接板51的两端连接分别连接半圆形的绕线座52;在椭圆形连接板51的一面设置有十字型绕线架53;绕线座52与十字型绕线架53设置在椭圆形连接板51的同一面上;椭圆形连接板51与上壳1、下壳2进行连接;椭圆形连接板51沿着外周边设置有卡轨54,上壳1连接椭圆形连接板51的侧边设置有与卡轨54对应形状的第一卡块17,下壳2连接椭圆形连接板51的侧边设置有与卡轨54对应形状的第二卡块24;第一卡块17卡入椭圆形连接板51的上半部分,第二卡块24卡入椭圆形连接板51的下半部分;将椭圆形连接板51卡接到上壳1与下壳2之间,绕线支架5在卡接的状态下,不会产生移动;绕线支架5穿过后壳4。
进一步,如图8所示,前壳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凹口,凹口位置设置有透光显示板7,在前壳3连接上壳1、下壳2的一面连接有显控板6,显控板6与电源模块10进行电连接,显控板6连接透光显示板7,透光显示板7连接面贴8,面贴8连接遮光面板9;透光显示板7卡接在凹口位置,透光显示板7的一面设置有显控板6,透光显示板7的另一面设置有面贴8,面贴8的另一面设置遮光面板9。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实施例中,显控板6及安装方式仅用作示例,本实用新型对其不作特别限定。
工作原理:一种充电器外壳,通过上壳1与下壳2进行安装,电源模块10设置在下壳2内,使用时,通过充电器内的电源模块10通过下壳2的穿孔26将电源线穿出,将缠绕在绕线支架5上的电源线进行松解,设置在下壳2下方的支撑架21进行支撑,避免充电器的下壳2直接面对地面,避免发生意外情况对充电器造成损坏,充电器进行充电时,充电器内部的电源模块10温度会升高,第一散热口14和第二散热口22对充电器进行散热,提高充电器的使用寿命;此时,设置在前壳3上显控板6将充电器的充电情况通过透明透光显示板7进行显示。
当充电器完成充电时,电源线缠绕到绕线支架5上,将设置在上壳1上方的手提把手13从把手限位器12上旋转出来,旋转90°,使用者可以直接拎着手提把手13实现对充电器的位移;当对充电器进行收纳时,手提把手13再次旋转90°,将手提把手13收纳到凹槽11内,节省整个充电器的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充电器外壳,包括设有腔体的上壳(1)和设有腔体的下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外壳还包括设有腔体的前壳(3)和设有腔体的后壳(4);所述前壳(3)、后壳(4)、上壳(1)和下壳(2)连接形成容纳空腔;所述上壳(1)的上方设有手把提手,手提把手(13)上设有卡柱(18);
所述上壳(1)的上端面设有把手限位器(12),把手限位器(12)的侧面设有卡孔(19),卡柱(18)通过间隙配合插入卡孔(19)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的上端面设有凹槽(11),凹槽(11)内放置有把手限位器(12);所述手提把手(13)呈n型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2)的侧面设置第一卡块,上壳(1)与下壳(2)的同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卡接绕线支架(5),绕线支架(5)穿过后壳(4)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支架(5)包括椭圆形连接板(51),椭圆形连接板(51),椭圆形连接板(51)的两端连接分别连接半圆形的绕线座(52);所述椭圆形连接板(51)上有十字型绕线架(53),十字型绕线架(53)与绕线座(52)设置在椭圆形连接板(51)的同一侧面;
所述椭圆形连接板(51)沿着外周边设置有卡轨(54),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通过卡接卡轨(54)与绕线支架(5)形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的形状为n型,下壳(2)的形状为u型;所述上壳(1)的两个对应的侧面均设置有n型凹口(15),下壳(2)的两个对应的侧面均设置有u型凹口;所述n型凹口(15)与u型凹口连接形成方型凹口;所述上壳(1)与下壳(2)连接时形成一个方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3)的侧面设置凹口,凹口位置设置有透光显示板(7),透光显示板(7)的一面设有面贴(8)的一面,面贴(8)的另一面设有遮光面板(9),遮光面板(9)的大小与面贴(8)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2)的底面连接有支撑架(21),支撑架(21)固定连接在下壳(2)的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2)的侧面设置第一卡块,上壳(1)与下壳(2)的同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卡接绕线支架(5),绕线支架(5)穿过后壳(4)腔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05032.5U CN218514115U (zh) | 2022-08-30 | 2022-08-30 | 一种充电器外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05032.5U CN218514115U (zh) | 2022-08-30 | 2022-08-30 | 一种充电器外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14115U true CN218514115U (zh) | 2023-02-21 |
Family
ID=85210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05032.5U Active CN218514115U (zh) | 2022-08-30 | 2022-08-30 | 一种充电器外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14115U (zh) |
-
2022
- 2022-08-30 CN CN202222305032.5U patent/CN21851411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855870B2 (ja) | ポータブル電源システム | |
CN213637183U (zh) |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ups电源 | |
CN211208497U (zh) | 一种锂电池模组保护结构 | |
CN218514115U (zh) | 一种充电器外壳 | |
CN217833476U (zh) | 一种多功能电动螺丝刀 | |
CN112838322A (zh) | 电池包及包含该电池包的电动工具 | |
WO2023160244A1 (zh) | 耐用型车载充电器 | |
CN213567144U (zh) | 一种用于led驱动器的存储装置 | |
CN210073948U (zh) | 电池设置模块 | |
CN213817085U (zh) | 一种电脑连接线用线束固定器 | |
CN202978326U (zh) | 充电线缆 | |
CN212676397U (zh) | 一种蓄电池的安全保护装置 | |
CN216231738U (zh) | 一种带液晶显示屏的小巧型充电桩 | |
CN211720579U (zh) | 一种具有防水抗摔功能的移动终端 | |
CN213072507U (zh) | 一种多功能应用电机保护控制器 | |
CN221573187U (zh) | 车辆状态及环境数据采集器 | |
CN217552263U (zh) | 一种便于收纳使用的螺丝刀 | |
CN218182257U (zh) | 一种便于散热的碳性电池 | |
CN108954252B (zh) | 一种用于视觉成像led光源的控制器 | |
CN213748829U (zh) | Lng储罐低温传感器 | |
CN213430992U (zh) | 护目镜附件、护目镜和可充电眼镜盒 | |
CN209888672U (zh) | 一种适用于多环境的电池组充电器 | |
CN216602220U (zh) | 组合凳 | |
CN214589048U (zh) | 一种锂电池结构 | |
CN213244421U (zh) | 一种led恒流驱动器的集成电路传导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