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12965U - 存储设备 - Google Patents

存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12965U
CN218512965U CN202222871846.5U CN202222871846U CN218512965U CN 218512965 U CN218512965 U CN 218512965U CN 202222871846 U CN202222871846 U CN 202222871846U CN 218512965 U CN218512965 U CN 2185129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apacitor
node
diod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7184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振楠
吴奕盛
梁云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sin Glob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sin Glob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sin Glob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sin Glob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7184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129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12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129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存储设备,包括:电源模块、放大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电性连接于放大模块,放大模块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其中,电源模块用于在终端输出的电磁波信号控制下产生第一电压,并将第一电压输出至放大模块;放大模块用于放大第一电压,产生第二电压,并将第二电压输出至控制模块,且第二电压可使控制模块工作。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终端输出的电磁波信号为设备提供电压,提升了存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存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存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读卡器或者U盘,都需要使用USB接口连接到终端上,使终端为其供电,从而读取存储卡上面的信息,在没有电脑或者转换器的情况下,将无法读取读卡器上面的信息。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是一种新兴的技术,使用了NFC技术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通过在单一芯片上集成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通信的功能,利用移动终端实现移动支付、电子票务、门禁、移动身份识别、防伪等应用,为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的各种电子产品提供了一种十分安全快捷的通信方式。但是,现有的一些具有NFC功能的存储卡也需要将存储卡连接到终端或移动电源上,使终端或移动电源为其供电,激活NFC模块,使得终端可以进行数据读写。
因此,现有的读卡器或者U盘、存储卡等存储设备均需要在连接电源,通过外部供电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数据读写,使用不方便,进而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储设备,能够通过终端输出的电磁波信号为设备提供电压,提升了存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设备,包括:电源模块、放大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电性连接于放大模块,放大模块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其中,电源模块用于在终端输出的电磁波信号控制下产生第一电压,并将第一电压输出至放大模块;放大模块用于放大第一电压,产生第二电压,并将第二电压输出至控制模块,且第二电压可使控制模块工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感、至少一第一电容、至少一第二电容、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第一电感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第一电容的一端均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均电性连接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均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第一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放大模块包括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二电感以及第一二极管;第三电容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且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四电容的一端,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性接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第二电感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第二电感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于第五节点,第五电容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五节点,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且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第五节点,且控制模块接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存储设备还包括单向导通模块,单向导通模块电性连接于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节点、第二电容的一端以及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单向导通模块用于防止第二电容的电流倒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单向导通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以及第五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三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第五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五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于第一电容的一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源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六电容,第六电容的一端均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第六电容的另一端均电性连接于第三二极管的阳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存储设备还包括稳压模块,稳压模块电性连接于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以及第五节点,且稳压模块接地,稳压模块用于稳定第二电压。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稳压模块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以及第三晶体管;其中,第三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第三晶体管的漏极,第六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于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第七二极管的阳极接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于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第三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五节点,第四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五节点,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三晶体管的栅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压为1.7v-1.9v,第二电压为3.2v-3.4v。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存储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卡接口,用于接入存储卡;存储卡接口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USB接口、MMC卡接口、SD卡接口、miniSD卡接口和microsd卡接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存储设备,包括:电源模块、放大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电性连接于放大模块,放大模块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其中,电源模块用于在终端输出的电磁波信号控制下产生第一电压,并将第一电压输出至放大模块;放大模块用于放大第一电压,产生第二电压,并将第二电压输出至控制模块,且第二电压可使控制模块工作。上述存储设备能够利用终端输出的电磁波信号产生第一电压,并将第一电压放大产生第二电压,通过第二电压使控制模块工作,从而无需连接终端即可实现终端与存储设备之间的供电和数据读取,提升了存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设备的功能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存储设备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单向导通模块的存储设备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单向导通模块的存储设备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稳压模块的存储设备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的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存储设备的电路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电源模块;20-放大模块;30-单向导通模块;40-稳压模块;101-NFC线圈;102-控制模块;105-磁吸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近场通信是一种新兴的技术,使用了NFC技术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通过在单一芯片上集成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通信的功能,利用移动终端实现移动支付、电子票务、门禁、移动身份识别、防伪等应用,为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的各种电子产品提供了一种十分安全快捷的通信方式。
目前常见的读卡器或者U盘,都需要使用USB接口连接到终端上,从而读取存储卡上面的信息,在没有电脑或者转换器的情况下,将无法读取读卡器上面的信息。同时,现有的具有NFC功能的存储卡也需要将其插入计算机或者移动电源,通过计算机或者移动电源给存储卡供电,从而激活NFC模块,使得手机可以利用NFC模块对存储卡进行读写。因此,现有的读卡器或者U盘的存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很不方便。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能够通过终端输出的电磁波信号为设备提供电压,提升了存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存储设备进行详细介绍,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存储设备的功能示意图,示意出该存储设备主要包括:电源模块10、放大模块20以及控制模块102,电源模块10电性连接于放大模块20,放大模块20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102;其中,电源模块10用于在终端输出的电磁波信号控制下产生第一电压,并将第一电压输出至放大模块20;放大模块20用于放大第一电压,产生第二电压,并将第二电压输出至控制模块102,且第二电压可使控制模块102工作。在具体实施时,第一电压为1.7v-1.9v,第二电压为3.2v-3.4v,例如:第一电压为1.7V、1.75V、1.8V、1.85V或1.9V,第二电压为3.2V、3.25V、3.3V、3.35V或3.4V。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的具体数值由存储设备的具体需求所确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存储设备,能够利用终端输出的电磁波信号产生第一电压,并将第一电压放大产生第二电压,通过第二电压使控制模块工作,从而无需连接终端即可实现终端与存储设备之间的供电和数据读取,提升了存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
可选的,电源模块10包括第一电感、至少一第一电容、至少一第二电容、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第一电感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第一电容的一端均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均电性连接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均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第一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放大模块20包括至少一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二电感以及第一二极管;第三电容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且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四电容的一端,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性接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第二电感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第二电感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于第五节点,第五电容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五节点,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且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第五节点,且控制模块接地。
参见图2所示的一种存储设备的电路图,电源模块10包括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第一电感L1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A1,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A2,第一电容C1的一端均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A1,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A2,第一电阻R1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A1,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R2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A2,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
放大模块20包括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第二电感L2以及第一二极管D1;第三电容C3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A3,且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第一晶体管Q1的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A3,第一晶体管Q1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一晶体管Q1的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晶体管Q2的栅极,第二晶体管Q2的源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A4,第二晶体管Q2的漏极电性接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A4,第二电感L2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A3,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A4,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A4,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电性连接于第五节点A5,第五电容C5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五节点A5,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C2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A3,且控制模块102电性连接于第五节点A5,且控制模块102接地。
为了增加电源模块10的容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模块10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电容,同理,放大模块20也可以包括多个第三电容。下面以三个第一电容,三个第三电容为例,参见图3所示的另一种存储设备的电路图,电源模块10包括第一电感L1、三个第一电容C1、C7和C8,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C7和C8的一端均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A1,第一电容C1、C7和C8的另一端均电性连接于第二电容C2的一端。
放大模块20包括三个第三电容C3、C9和C10、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第二电感L2以及第一二极管D1;第三电容C3、C9和C10的一端均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A3,且第三电容C3、C9和C10的另一端均接地。
可选的,存储设备还包括单向导通模块30,单向导通模块30电性连接于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节点、第二电容的一端以及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单向导通模块用于防止第二电容的电流倒流。
具体的,参见图4所示的电路图,在图2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单向导通模块30,单向导通模块30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以及第五二极管D5,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电性连接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电性连接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A2,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电性连接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电性连接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A2,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电性连接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电性连接于第一电容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存储设备,通过增加单向导通模块30,能够防止第二电容C2的电流倒流,避免元器件的损坏。
进一步,参见图5所示,电源模块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六电容C6,第六电容C6的一端均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A2,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均电性连接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
可选的,存储设备还包括稳压模块40,稳压模块40电性连接于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以及第五节点,且稳压模块接地,稳压模块40用于稳定第二电压。
具体的,参见图6所示的电路图,在图2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稳压模块40,稳压模块40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以及第三晶体管Q3;其中,第三电阻R3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一晶体管Q1的栅极,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电性连接于第三晶体管Q3的漏极,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电性连接于第一晶体管Q1的栅极,第七二极D7管的阳极接地,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电性连接于第三晶体管Q3的栅极,第三晶体管Q3的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五节点A5,第四电阻R4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五节点A5,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三晶体管Q3的栅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存储设备,通过增加稳压模块40,能够维持第二电压的稳定,使控制模块102获取更稳定的电压,保证控制模块102的正常工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7所示的电路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设备包括:电源模块10、放大模块20、单向导通模块30、稳压模块40和控制模块102;其中,电源模块10包括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六电容C6、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放大模块20包括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第二电感L2以及第一二极管D1;单向导通模块30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以及第五二极管D5;稳压模块40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以及第三晶体管Q3。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8所示的电路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设备包括:电源模块10、放大模块20、单向导通模块30、稳压模块40和控制模块102;其中,电源模块10包括第一电感L1、三个第一电容C1、C7和C8、两个第二电容C2和C13、三个第六电容C6、C11和C12、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放大模块20包括三个第三电容C3、C9和C10、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第二电感L2以及第一二极管D1;单向导通模块30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以及第五二极管D5;稳压模块40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以及第三晶体管Q3。
需要说明的是,图7和图8所示的存储设备的电路中,各模块之间、各模块中各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存储设备,能够利用终端输出的电磁波信号产生第一电压,并通过放大模块将第一电压放大产生第二电压,通过第二电压使控制模块工作,从而无需连接终端即可实现终端与存储设备之间的供电和数据读取,提升了存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同时,该存储设备通过增加单向到导通模块防止第二电容的电流倒流,避免了元器件的损坏;通过增加稳压模块维持第二电压的稳定,使控制模块获取更稳定的电压,保证了控制模块的正常工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存储设备还包括NFC线圈和存储模块,具有NFC功能。NFC线圈在接收到终端输出的电磁信号后,可以将电磁信号转化为电流,电流可以沿着NFC线圈输送至电源模块,产生第一电压;电源模块将第一电压输出至放大模块,将第一电压放大产生第二电压;放大模块将第二电压输出至控制模块,以使控制模块工作。控制模块被激活开始工作后,开始识别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数据,并读取终端发送的指令;控制模块根据读取到的终端的指令控制存储模块将数据由NFC线圈发送至终端,或者控制存储模块写入终端发送的数据。
进一步,上述存储设备还包括:LED模块和磁吸装置,其中,LED模块设置于外壳表面,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磁吸装置用于固定存储设备。LED模块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LED灯,控制模块可以通过控制LED灯的亮灭或者控制LED灯显示不同的颜色来指示数据读取过程中不同的状态,例如:如果控制模块识别到读卡器上的存储卡,则控制LED模块的LED灯发出绿光;如果控制模块没有识别到存储卡时,则控制LED灯发出红光;磁吸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可以固定在终端相对应的磁吸模块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存储设备可以是读卡器、U盘或者存储卡。参见图9所示的一种存储设备结构示意图,示意出该读卡器包括:NFC线圈101、控制模块102、存储模块(未示出)、LED模块(未示出)、磁吸装置105、电源模块(未示出)、放大模块(未示出)和至少一个存储卡接口(未示出)。其中,存储卡接口,用于接入存储卡,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USB接口、MMC卡接口、SD卡接口、miniSD卡接口和microsd卡接口。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存储设备的主要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存储设备贴近终端的NFC模块后,终端的NFC模块输出电磁信号;存储设备的NFC线圈接收到终端上的NFC模块输送的电磁信号后,可以将电磁信号转化成电流,电流会沿着存储设备的NFC线圈输送到电源模块产生第一电压,放大模块将第一电压放大后产生第二电压,并将第二电压发送至控制模块,为控制模块提供电能,以激活控制模块;当控制模块被激活时,控制模块会控制LED灯亮起绿光;控制模块读取终端的指令,并根据读取到的指令控制存储模块将数据由NFC线圈发送到终端上。此外,存储设备上可以设有USB接口,USB接口可以直接插入终端,由终端直接为存储设备供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存储设备,利用终端的NFC模块向NFC线圈输送电磁信号,NFC线圈将电磁波转化成电流输送到电源模块并产生第一电压,放大模块将第一放大产生第二电压,并将第二电压发送至控制模块为控制模块提供电能,进而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终端对存储模块中的数据进行读写,从而无需通过USB接口链接终端即可实现终端与存储设备之间的供电和数据读取,提升了存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放大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放大模块,所述放大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在终端输出的电磁波信号控制下产生第一电压,并将所述第一电压输出至所述放大模块;
所述放大模块用于放大所述第一电压,产生第二电压,并将所述第二电压输出至所述控制模块,且所述第二电压可使所述控制模块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感、至少一第一电容、至少一第二电容、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均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均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均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模块包括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二电感以及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且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性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于第五节点,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五节点,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且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五节点,且所述控制模块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设备还包括单向导通模块,所述单向导通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单向导通模块用于防止所述第二电容的电流倒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通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以及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六电容,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均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均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设备还包括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以及第五节点,且所述稳压模块接地,所述稳压模块用于稳定所述第二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模块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以及第三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五节点,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五节点,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为1.7v-1.9v,所述第二电压为3.2v-3.4v。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卡接口,用于接入存储卡;所述存储卡接口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USB接口、MMC卡接口、SD卡接口、miniSD卡接口和microsd卡接口。
CN202222871846.5U 2022-10-28 2022-10-28 存储设备 Active CN2185129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1846.5U CN218512965U (zh) 2022-10-28 2022-10-28 存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1846.5U CN218512965U (zh) 2022-10-28 2022-10-28 存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12965U true CN218512965U (zh) 2023-02-21

Family

ID=85217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71846.5U Active CN218512965U (zh) 2022-10-28 2022-10-28 存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129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25372B2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NFC) device power harvesting and power supply selection
US7665664B2 (en) Inductive coupling reader comprising means for extracting a power supply voltage
CN107196369B (zh) 一种多接口快速充电电源
KR20130095658A (ko) 휴대폰용 nfc
CN103119777B (zh) 向部件提供电力
CN202331539U (zh) 一种高频无源rfid模拟前端电路
US9182771B2 (en) Voltage regulation of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ors
CN102103387B (zh) 自适应电流平衡的稳压电路
US20060250832A1 (en) System for converting input voltage in memory card
CN218512965U (zh) 存储设备
WO2011091621A1 (zh) 一种ic卡装置
CN219611786U (zh) 无源nfc芯片及无源电子设备
CN207677488U (zh) 基于电子标签的无线充电电路
WO2020052461A1 (zh) 一种智能卡和智能卡的电源切换电路
CN109657508B (zh) 基于近场通信的充值装置
CN203882331U (zh) 一种无线感应供电带显示屏的储值卡
CN213185644U (zh) 一种无线直流电接收及信息交互电路
CN101232563B (zh) 一种可以实现sim卡备份的电视机及sim卡备份方法
CN203722312U (zh) 基于nfc电子名片的移动电源
CN201846391U (zh) 移动终端
CN215222186U (zh) 一种自启动通信模块以及通信装置
CN214409998U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系统的读卡器
CN218585647U (zh) 车载液晶仪表系统的存储芯片供电电路结构
CN210836359U (zh) 一种基于NB-IoT物联网的无线充值器
CN215987227U (zh) 电脑及其主板和唤醒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