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06112U - 推进器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推进器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06112U
CN218506112U CN202222212323.XU CN202222212323U CN218506112U CN 218506112 U CN218506112 U CN 218506112U CN 202222212323 U CN202222212323 U CN 202222212323U CN 218506112 U CN218506112 U CN 218506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peller
motor
accommodating cavity
wav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123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军
万小康
屈晓峰
王海洋
唐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Propul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Propul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Propul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Propul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123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06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06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06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船舶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无法同时兼顾推进器的推进性能及散热性能的技术问题,提供推进器及水域可移动设备。其中,推进器包括推进架、电机、驱动器和螺旋桨。推进架设有压浪部,压浪部用于与水域的水流接触。电机设于压浪部,用于输出转动扭矩,电机经所述压浪部与所述水流进行热交换。驱动器电连接所述电机,以控制电机运行。螺旋桨安装于推进架,可接收电机的转动扭矩。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推进器的散热性能并保证其推进性能。

Description

推进器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推进器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的船外机推进器利用电机输出旋转扭矩,然而电机通常位于船外机的上部。为了对电机进行降温冷却,需要对电机额外设置冷却结构,利用冷却结构带走电机的热量,然而额外设置的冷却结构会导致推进器重量提高,不利于产品的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推进器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本申请提供一种推进器,包括:机架,设有压浪部,所述压浪部用于与水域的水流接触;电机,设于所述压浪部,用于输出转动扭矩,所述电机经所述压浪部与所述水流进行热交换;驱动器,电连接所述电机,以控制所述电机运行;螺旋桨,安装于所述推进架,可接收所述电机的转动扭矩。
由于本申请的推进器的电机能够通过位于水域的水面处的压浪部实现热交换,压浪部处的水流速率较大,水流快速对压浪部散热,使得电机的换热效率较高,满足电机的工作温度要求,无须额外设置水泵或油泵等冷却系统,在保证电机散热效果的前提下,减小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推进器的体积及重量,从而提高推进器的用户体验。
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域可移动设备,包括:船体;前文所述的推进器,所述推进器的推进架连接于所述船体,所述推进器的压浪部连接于所述船体的中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压浪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中置变速组件、电机和螺旋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中置变速组件、电机和螺旋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中置变速组件、电机和螺旋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中置变速组件、电机和螺旋桨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中置变速组件、电机和螺旋桨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水域可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推进器 100
推进架 10
压浪部 11
中置收容腔 111
第一容置腔 1111
第二容置腔 1112
第一分隔板 112
第一连通孔 1121
第二分隔板 113
第二连通孔 1131
水下导流部 12
下置收容腔 121
第三分隔板 122
主轴孔 1221
中置轴孔 1222
转轴孔 123
凹陷区域 13
电机 21
输出轴 211
定转子 212
驱动器 22
螺旋桨 23
转动轴 231
连接电缆 24
第一换热液 41
第二换热液 42
第一线缆密封件 51
隔绝密封件 52
中轴密封件 53
转轴密封件 54
第二线缆密封件 55
传动机构 61
第一变速组件 611
第一变速齿 6111
第二变速齿 6112
中置传动轴 612
动力接收端 613
动力输出端 614
第二变速组件 615
变速齿轮 6151
传动构件 6152
锥齿轮组 6153
行星齿轮机构 6154
差速器 6155
轴承 6161
法兰 6162
变速结构 6163
机头 71
第三容置腔 711
电池 72
供能线束 721
散热器 73
散热片 731
散热筋 732
第一导流槽 733
第二导流槽 734
供能机构 201
电池结构 2011
船体 300
水域可移动设备 400
水面 P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推进器100,包括推进架10、电机21、驱动器22和螺旋桨23。推进架10设有压浪部11,压浪部11用于与水域的水流接触;电机21设于压浪部11,用于输出转动扭矩,电机21经压浪部11与水流进行热交换。驱动器22电连接电机21,以控制电机21运行。螺旋桨23安装于推进架10,可接收电机21的转动扭矩。
可以理解的是,压浪部11可以压住螺旋桨23搅起的水浪,减小水浪波动能,即减小能量耗费,使得推进器100推进效率更高。同时,当推进器100运行时,推进架10伸入水中,压浪部11位于水域的水面P处,水域的水流能够对压浪部11产生热交换,并进而和位于压浪部11内的电机21进行热交换,从而有效降低电机21在输出转动扭矩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提高了推进器100的驱动结构的散热效果。
由于本实施例的推进器100是通过位于水域的水面P处的压浪部11实现热交换,压浪部11处的水流速率较大,水流快速对压浪部11散热,使得电机21的换热效率较高,无须额外设置水泵或油泵等冷却系统,在保证电机21散热效果的前提下,减小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推进器100的体积及重量,从而提高推进器100的用户体验,并且还能提高电机21的额定功率,以提高推进器100的推进效率。此外,相对现有的实心压浪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压浪部11开设中置收容腔111的改动较小,既可以保证压浪部11压住螺旋桨23搅气的水浪,降低能量浪费,还能进一步提高驱动器22的散热效果,从而提高推进器100的推进效率因此,本实施例的推进器100具有安装简单、散热效率高,不会对推进器100的本身性能造成影响,从而兼顾了推进性能及散热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压浪部11具有中置收容腔111,电机21和驱动器22均设于中置收容腔111。
由于驱动器22在控制电机21运行时也会发热,将驱动器22设于中置收容腔111后,驱动器22的热量能够同样传递至压浪部11,压浪部11再通过与水流进行热交换,实现了驱动器22和水流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提高驱动器22的散热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推进器100推进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压浪部11设有第一分隔板112,第一分隔板112将中置收容腔111分隔成第一容置腔1111和第二容置腔1112,电机21收容于第一容置腔1111,驱动器22收容于第二容置腔1112。
电机21在第一容置腔1111内运行时,第一容置腔1111内会填充空气或冷却油,第一分隔板112可以防止第一容置腔1111内的运行介质进入第二容置腔1112内,防止其损坏驱动器22,从而提高了驱动器22的使用寿命。第一分隔板112可同时保证第一容置腔1111和第二容置腔1112的密封性能,当第一容置腔1111和第二容置腔1112中的一个出现意外进水时,能够保证另外一个不会受到影响,从而能够提高电机21和驱动器22的使用寿命,也能够便于针对任意一个进行维修。此外,第一容置腔1111和第二容置腔1112也还能保证电机21和驱动器22分别稳固地安装于压浪部11内,避免两者碰撞。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第一容置腔1111内置第一换热液41,第一换热液41对电机21降温并降低电机21的转动阻力。
由于第一容置腔1111和第二容置腔1112通过第一分隔板112隔绝,因而第一换热液41不会进入至第二容置腔1112内并破坏驱动器22。在第一容置腔1111内额外设置第一换热液41后,第一换热液41能够与电机21进行热交换,再将电机21传递的热量传递至压浪部11,压浪部11与水流进行热交换即可对第一换热液41起到降温效果,从而提高了电机21的热量传递至压浪部11的传递效率,进而进一步提高电机21的冷却效率,并进一步降低电机21的转动阻力,能够便于将电机21更换升级为更高功率的电机21,以提高推进器100的推进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推进器100还包括连接电缆24,连接电缆24连接电机21和驱动器22,第一分隔板112设有第一连通孔1121和与第一连通孔1121内周侧壁紧密配合的第一线缆密封件51,连接电缆24穿过第一连通孔1121并与第一线缆密封件51紧密配合。
连接电缆24能够便于驱动器22准确高效地控制电机21,进而调整电机21的输出功率;第一连通孔1121和第一线缆密封件51的配合,能够便于连接电缆24在电机21和驱动器22之间连接,并能仍然保证第二容置腔1112和第一容置腔1111之间的隔绝。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无须额外设置连接电缆24,驱动器22和电机21之间可通过无线网络实现控制,无须进行具体限定。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线缆密封件51可设为油封或其他类型的密封结构,在此无须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推进架10设有与压浪部11连接的水下导流部12,水下导流部12设有下置收容腔121,下置收容腔121与中置收容腔111隔绝,推进器100还包括连接电机21及螺旋桨23的传动机构61,传动机构61经过下置收容腔121与螺旋桨23连接。
水下导流部12能够对推进架10的水下部分起到导流作用,从而降低螺旋桨23在推进推进架10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同时,下置收容腔121也能为传动机构61提供容纳空间,下置收容腔121和中置收容腔111隔绝,能够在下置收容腔121意外进水时,确保水不会从下置收容腔121进入中置收容腔111内,从而提高了推进器100的使用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电机21具有输出轴211,输出轴211延伸至下置收容腔121,传动机构61的动力接收端613和动力输出端614均位于下置收容腔121。
由于传动机构61的动力接收端613和动力输出端614均位于下置收容腔121,使得传动机构61整体位于下置收容腔121内,其在传递动力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经由下置收容腔121内的介质与水下导流部12进行热交换,水下导流部12又能与水域的水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了传动机构61的散热效率。将传动机构61的动力接收端613和动力输出端614均设于下置收容腔121,能够便于传动机构61和电机21的输出端之间的组装装配,也有利于对传动机构61进行维修,并能避免电机21的输出端伸入至下置收容腔121损坏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电机21设有输出轴211,输出轴211连接传动机构61,输出轴211的轴心方向垂直螺旋桨23的转动轴231轴心方向。
电机21设于压浪部11内,螺旋桨23位于水下,即电机21输出的驱动力需要经过传动机构61的换向后,才能实现螺旋桨23转动时起到推进效果。本实施例中,因输出轴211的轴心方向垂直于螺旋桨23的转动轴231轴心方向,传动机构61的一端能够与输出轴211直接连接,传动机构61的另一端再通过换向结构与螺旋桨23连接,从而输出轴211输出的转动扭矩仅需经过一次换向,从而降低了其转动扭矩在换向过程中的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电机21还设有绕设于输出轴211周侧的定转子212,定转子212用于驱动所输出轴211转动,定转子212在输出轴211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定转子212的外径。
由于定转子212在输出轴211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定转子212的外径,使得电机21整体能够呈现为扁平状,降低电机21的整体高度,从而便于电机21安装于压浪部11内,并提高电机21的顶面和底面与压浪部11的接触面,既避免了电机21对压浪部11的形状影响过大,也进一步提高了电机21的散热性能。
此外,本实施例中,输出轴211在转动过程中也能扰动第一容置腔1111内的第一换热液41,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换热液41对电机21的冷却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输出轴211朝推进架10连接螺旋桨23一侧延伸,输出轴211远离定转子212一端经传动机构61传递动力至螺旋桨23。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4,传动机构61的动力接收端613可以通过轴承6161、法兰6162等结构直接与输出轴211连接,也可以通过变速结构6163与输出轴211连接,传动机构61的动力输出端614可以通过轴承6161、法兰6162等结构直接与螺旋桨23的转动轴231连接,也可以通过变速结构6163与螺旋桨23的转动轴231连接,当电机21的输出轴211转动时,其能传动动力至动力接收端613,以使传动机构61整体转动,进而将动力传递至动力输出端614,动力输出端614又与螺旋桨23的转动轴231连接,从而将转动扭矩传递至转动轴231,进而实现螺旋桨23的转动,螺旋桨23在水域内转动时即可推动水,从而使得水对推进器100起到推进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传动机构61设有从中置收容腔111延伸至下置收容腔121的中置传动轴612,水下导流部12设有隔绝中置收容腔111和下置收容腔121的第三分隔板122,第三分隔板122设有与中置传动轴612配合的中置轴孔1222,水下导流部12还设有与中置轴孔1222密封配合的中轴密封件53,中置传动轴612穿过中置轴孔1222,并与中轴密封件53密封配合。
中置传动轴612可以便于将电机21的动力传递至下置收容腔121内,进而再通过传动机构61的其他结构将动力传递至螺旋桨23,以便于根据不同的螺旋桨23的传动需求,而调整中置传动轴612与不同的螺旋桨23连接的不同的传动结构,从而提高了推进器100的适用范围。另外,中置轴孔1222和中轴密封件53的配合,能够便于电机21的输出轴211与中置传动轴612之间的动力连接,并能仍然保证中置收容腔111和下置收容腔121之间的隔绝。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中轴密封件53可设为油封或其他类型的密封结构,在此无须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传动机构61设有第二变速组件615,第二变速组件615收容于中置收容腔111,第二变速组件615经压浪部11与水流进行热交换。
由于变速结构在调速过程中容易发热,因而本实施例中将第二变速组件615设于中置收容腔111内后,也能进一步提高第二变速组件615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第二变速组件615的变速效率,以进一步提高螺旋桨23的推进性能。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第二变速组件615包括两个变速齿轮6151,两个变速齿轮6151互相啮合,一个变速齿轮6151与电机21的输出轴211连接,另一个变速齿轮6151通过传动构件6152与螺旋桨23的转动轴231连接,输出轴211将动力传递至一个变速齿轮6151,该变速齿轮6151将动力传递至另一个变速齿轮6151并进行变速,再将动力传递至转动轴231,实现电机21输出的动力速度到螺旋桨23的转动速度之间的变速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参见图6,在图3的实施例基础上,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第二变速组件615(见图3)也可包括锥齿轮组6153,锥齿轮组6153一端与电机21的输出轴211连接,另一端与螺旋桨23的转动轴231连接,实现电机21输出的动力速度到螺旋桨23的转动速度之间的变速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参见图7,在图3的实施例基础上,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第二变速组件615也可包括行星齿轮机构6154,行星齿轮机构6154的一端与电机21的输出轴211连接,另一端与螺旋桨23的转动轴231连接,实现电机21输出的动力速度到螺旋桨23的转动速度之间的变速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参见图8,在图3的实施例基础上,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第二变速组件615还可以设为差速器6155,差速器6155既可以起到变速效果也可以实现转向效果,从而实现调整输出轴211的传动方向为转动轴231的转动方向,差速器6155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的差速器6155结构,无须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输出轴211收容于中置收容腔111,传动机构61的动力接收端613位于中置收容腔111内,传动机构61的动力输出端614位于下置收容腔121。
动力输出端614能够经由下置收容腔121内的介质与水下导流部12进行热交换,水下导流部12能够与水域的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了动力输出端614的散热,动力接收端613能够经由中置收容腔111内的介质与压浪部11进行热交换,压浪部11能够与水浪热交换,从而实现了动力接收端613的散热,由此即可保证传动机构61的可靠散热效果。将传动机构61的动力接收端613和动力输出端614分别设于中置收容腔111和下置收容腔121中,可以降低传动机构61的两端分别与电机21和螺旋桨23的配合难度,进而提高传动机构61传递动力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9,水下导流部12设有隔绝中置收容腔111和下置收容腔121的第三分隔板122,第三分隔板122设有与输出轴211配合的主轴孔1221,水下导流部12还设有与主轴孔1221密封配合的隔绝密封件52,输出轴211穿过主轴孔1221,并与隔绝密封件52密封配合。
第三分隔板122可以实现中置收容腔111和下置收容腔121的隔绝,以确保两者的密封性,并保证其中一个意外进水时,另一个不会受到影响。同时,主轴孔1221和隔绝密封件52的配合,能够便于电机21的输出轴211与传动机构61之间的动力连接,并能仍然保证中置收容腔111和下置收容腔121之间的隔绝。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隔绝密封件52可设为油封或其他类型的密封结构,在此无须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9,传动机构61设有第一变速组件611,第一变速组件611与螺旋桨23连接,第一变速组件611收容于下置收容腔121,并经水下导流部12与水流进行热交换。
由于变速结构在转换扭矩转动速率的过程中容易发热,因而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变速组件611设于中置收容腔111内后,也能进一步提高第一变速组件611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第一变速组件611的变速效率,以进一步提高螺旋桨23的推进性能。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参见图9,第一变速组件611包括第一变速齿6111和与第一变速齿6111啮合的第二变速齿6112,第一变速齿6111与电机21的输出轴211连接,第二变速齿6112与螺旋桨23的转动轴231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9,下置收容腔121内置第二换热液42,第二换热液42用于对传动机构61的至少一部分冷却降温并降低传动阻力。
第二换热液42能够进一步对传动机构61起到降温冷却效果,并能降低传动机构61在传递动力时的阻力,降低动力损失,从而进一步提高传动效率,进一步提高推进器100的推进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9,水下导流部12连接螺旋桨23一端设有转轴孔123和与转轴孔123内周侧壁密封配合的转轴密封件54,螺旋桨23设有与传动机构61连接的转动轴231,转动轴231穿过转轴孔123,并与转轴密封件54密封配合。
转轴孔123能够便于传动机构61与转动轴231连接,从而实现螺旋桨23的转动推进,同时,转轴密封件54可以防止水域的水通过转轴孔123进入下置收容腔121,从而提高水下导流部12的密封性能,既可以防止第二换热液42泄漏,也可以避免水腐蚀传动机构61,提高传动机构61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0,推进架10设有机头71,机头71位于压浪部11背离水域一侧,机头71与压浪部11间隔设置,机头71设有第三容置腔711,推进器100还包括电池72,电池72收容于第三容置腔711。其中,图的实施例中,电机21通过水冷的方式换热,图的实施例中,电机21通过油冷的方式换热。
将电池72设于第三容置腔711后,使得电池72可直接为电机21提供动力,从而提高了推进架10的集成度,有利于降低推进器100的体积,提高推进器100的适用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0,压浪部11设有隔绝第三容置腔711和中置收容腔111的第二分隔板113,第二分隔板113设有第二连通孔1131,电机21与电池72连接供能线束721,供能线束721穿过第二连通孔1131,压浪部11设有与第二连通孔1131密封配合的第二线缆密封件55,供能线束721与第二线缆密封件55密封配合。
第二分隔板113上的第二线缆密封件55可以对第三容置腔711和中置收容腔111之间起到可靠密封,从而便于供能线束721在电机21和电池72之间连接,并能仍然保证第三容置腔711和中置收容腔111之间的隔绝。当第三容置腔711和中置收容腔111中的一个出现意外进水时,能够保证另外一个不会受到影响,从而能够提高电机21和电池72的使用寿命,也能够便于针对任意一个进行维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1至图12,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推进器100新增了一些结构部件,具体如下所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1至图12,推进器100还包括散热器73,散热器73固定于压浪部11,散热器73用于吸收压浪部11的热量,并与水流热交换。
散热器73吸收压浪部11的热量并与水流热交换后,可以提高压浪部11内的驱动器22的热交换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推进器100的冷却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2,散热器73设有多个散热片731,多个散热片731并排设置于压浪部11靠水一侧,相邻的散热片731之间的第一导流槽733的延伸方向与螺旋桨23的推进方向平行。
多个散热片731之间第一导流槽733的延伸方向与螺旋桨23的推进方向平行,可以防止散热片731对螺旋桨23的推进造成干涉,从而在保证散热片731的散热性能的同时确保了推进器100的推进性能,并能够提高水流从第一导流槽733的流动速度,进而提高散热片731的散热速度。同时,散热片731也有着较轻的重量,从而也能降低对推进器100的重量影响,并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1,散热器73设有多个散热筋732,多个散热筋732环绕压浪部11周侧。
多个环绕压浪部11周侧的散热筋732也可实现散热效果,在保证散热片731的散热性能的同时确保了推进器100的推进性能,并有着较轻的重量,从而也能降低对推进器100的重量影响,并降低成本。
另外,本实施例中,多个散热筋732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并限定第二导流槽734,从而也可以使得第二导流槽734的延伸方向与螺旋桨23的推进方向平行,可以防止散热筋732对螺旋桨23的推进造成干涉,提高水流从第二导流槽734的流动速度,进而提高散热筋732的散热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1,压浪部11的侧面开设有凹陷区域13,散热筋732的一部分位于凹陷区域13内。凹陷区域13既可以提高散热面积,也可以提高散热筋732的导热性能。
参见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域可移动设备400,包括前文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推进器100。推进架10经夹具固定于船体300。推进器100的压浪部11连接于推进架10的中部。该水域可移动设备400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推进器100,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推进器100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水域可移动设备400可以是商用船、民船、渔船、帆船、游艇、快艇、客船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3,水域可移动设备400还包括供能机构201,供能机构201设于压浪部11的上方,供能机构201与推进器100的电机21和驱动器22连接,供能机构201用于为电机21和驱动器22供能。
供能机构201设于压浪部11的上方,可以提高水域可移动设备400的集成度,并能提高供能机构201的安装安全性,有利于为电机21和驱动器22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3,供能机构201包括多个电池结构2011,至少部分电池结构2011设于船体300内。
将部分电池结构2011设于船体300内,可以提高水域可移动设备400的行驶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水域可移动设备400的推进器100的推进性能,同时也能提高供能机构201的续航能力。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供能机构201也可全部设于推进架10的上方,或者全部设于船体300内,其具体设置位置可根据水域可移动设备400的航行需求确定。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推进架,设有压浪部,所述压浪部用于与水域的水流接触;
电机,设于所述压浪部,用于输出转动扭矩,所述电机经所述压浪部与所述水流进行热交换;
驱动器,电连接所述电机,以控制所述电机运行;
螺旋桨,安装于所述推进架,可接收所述电机的转动扭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浪部具有中置收容腔,所述电机和所述驱动器均设于所述中置收容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浪部设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将所述中置收容腔分隔成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电机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驱动器收容于所述第二容置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置第一换热液,所述第一换热液对所述电机降温并降低所述电机的转动阻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器还包括连接电缆,所述连接电缆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驱动器,所述第一分隔板设有第一连通孔和与所述第一连通孔内周侧壁紧密配合的第一线缆密封件,所述连接电缆穿过所述第一连通孔并与所述第一线缆密封件紧密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架设有与所述压浪部连接的水下导流部,所述水下导流部设有下置收容腔,所述下置收容腔与所述中置收容腔隔绝,所述推进器还包括连接所述电机及螺旋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经过所述下置收容腔与所述螺旋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延伸至所述下置收容腔,所述传动机构的动力接收端和动力输出端均位于所述下置收容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收容于所述中置收容腔,所述传动机构的动力接收端位于所述中置收容腔内,所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位于所述下置收容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设有第一变速组件,所述第一变速组件与所述螺旋桨连接,所述第一变速组件收容于所述下置收容腔,并经所述水下导流部与所述水流进行热交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设有第二变速组件,所述第二变速组件收容于所述中置收容腔,所述第二变速组件经所述压浪部与所述水流进行热交换。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置收容腔内置第二换热液,所述第二换热液用于对所述传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冷却降温并降低传动阻力。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架设有机头,所述机头位于所述压浪部背离水域一侧,所述机头与所述压浪部间隔设置,所述机头设有第三容置腔,所述推进器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收容于所述第三容置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浪部设有隔绝所述第三容置腔和所述中置收容腔的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设有第二连通孔,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池连接供能线束,所述供能线束穿过所述第二连通孔,所述压浪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连通孔密封配合的第二线缆密封件,所述供能线束与所述第二线缆密封件密封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器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固定于所述压浪部,所述散热器用于吸收所述压浪部的热量,并与所述水流热交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设有多个散热片,多个所述散热片并排设置于所述压浪部靠水一侧,相邻的所述散热片之间的第一导流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螺旋桨的推进方向平行。
16.一种水域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船体;
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推进器,所述推进器的推进架连接于所述船体,所述推进器的压浪部连接于所述船体的中部。
CN202222212323.XU 2022-08-19 2022-08-19 推进器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Active CN218506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2323.XU CN218506112U (zh) 2022-08-19 2022-08-19 推进器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2323.XU CN218506112U (zh) 2022-08-19 2022-08-19 推进器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06112U true CN218506112U (zh) 2023-02-21

Family

ID=85208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12323.XU Active CN218506112U (zh) 2022-08-19 2022-08-19 推进器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06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36939B (zh) 一种推进器
CN219215356U (zh) 动力装置、推进器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CN217824628U (zh) 电机、船用推进器及船舶
CN114829249A (zh) 船用推进单元和海上船舶
CN218506112U (zh) 推进器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US20220234708A1 (en) Marine drive unit and marine vessel
CN218506113U (zh) 推进器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CN218506114U (zh) 动力装置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CN217824622U (zh) 转动环、电机、船用推进器及船舶
CN116917201A (zh) 推进器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CN217824620U (zh) 电机、船用推进器及船舶
CN217824621U (zh) 转动环、电机、船用推进器及船舶
CN218506115U (zh) 推进器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CN217135320U (zh) 转动环、电机、船用推进器及船舶
US20230211863A1 (en) Marine drive unit comprising a closed cooling circuit
CN218489884U (zh) 推进装置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CN214648954U (zh) 一种舵桨推进器
CN116897129A (zh) 船外机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CN210912843U (zh) 一种电动喷水推进器
CN110539868A (zh) 一种电动喷水推进器
CN218980427U (zh) 一种高散热性能的玩具船
WO2024051157A1 (zh) 动力装置、推进器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CN218229373U (zh) 推进器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CN216783826U (zh) 一种集成有电调的水下推进器
CN218489886U (zh) 动力装置、推进器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