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7546U - 识别模组和门锁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识别模组和门锁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7546U
CN218497546U CN202222599360.0U CN202222599360U CN218497546U CN 218497546 U CN218497546 U CN 218497546U CN 202222599360 U CN202222599360 U CN 202222599360U CN 218497546 U CN218497546 U CN 2184975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image
control module
display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993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宇
王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993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75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75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75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识别模组和门锁控制系统。该识别模组包括:第一摄像头、控制模组以及与显示器直接或间接连接的第二摄像头,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均连接至控制模组,第一摄像头用于采集目标的第一图像;第二摄像头用于采集目标的第二图像,并将第二图像发送至显示器进行显示;控制模组用于基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对目标进行生物特征识别,基于识别结果驱控门锁组件。该识别模组兼具安全性和便捷性。且由于第二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既可用于目标的生物特征识别,又可向用户显示,因此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利用。此外,该方案的装置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且所占的体积也较小,从而可以节约装置成本和空间,用户体验也较好。

Description

识别模组和门锁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识别模组和一种门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智能门锁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的同时,用户对门锁功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智能门锁通过加载人脸识别功能、指纹识别功能、密码解锁功能、近场通信(Near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等功能实现了无需使用实体钥匙即可开门的便捷生活。
保卫安全是门锁的另一个重要属性。传统猫眼可以实现从门内察看门外情况的功能,但存在保密性低以及安全性低等诸多问题。
现有的一些门锁中,集成了猫眼和人脸识别技术。例如在门锁或保险柜锁中加载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猫眼功能,解决了传统猫眼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的问题。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这些智能猫眼,系统所涉及的装置较多、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识别模组和一种门锁控制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识别模组,包括:第一摄像头、控制模组以及与显示器直接或间接连接的第二摄像头,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均连接至控制模组,第一摄像头用于采集目标的第一图像;第二摄像头用于采集目标的第二图像,并将第二图像发送至显示器进行显示;控制模组用于基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对目标进行生物特征识别,基于识别结果驱控门锁组件。
示例性地,识别模组还包括与显示器直接或间接连接的第三摄像头,第三摄像头用于采集目标的第三图像,并将第三图像发送给显示器以在显示器上显示第三图像。
示例性地,控制模组还与显示器连接,第二摄像头通过控制模组与显示器间接连接。
示例性地,识别模组还包括补光灯,补光灯连接控制模组,控制模组还用于在确定第二摄像头需要补光时,控制补光灯打开。
示例性地,第一摄像头为红外摄像头,第二摄像头为红外与RGB双滤光摄像头。
示例性地,识别模组还包括:皮纹采集装置,皮纹采集装置连接控制模组,用于采集目标的皮纹信息,控制模组还用于基于皮纹信息对目标进行识别。
示例性地,控制模组还用于基于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对目标进行活体检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门锁控制系统,包括:门锁组件和上述识别模组,其中,门锁组件连接至控制模组;门锁组件用于根据识别模组针对目标的识别结果控制门锁打开。
示例性地,系统还包括电源、主控制器和目标感测装置,其中,电源、目标感测装置和控制模组均连接至主控制器,目标感测装置用于检测目标的信息,并将目标的信息发送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用于根据目标的信息,控制电源与控制模组的连通和断开。
示例性地,目标感测装置包括门铃组件,门铃组件包括门铃,门铃组件用于在门铃被按下时,发出门铃提示音,并发送目标的信息。
示例性地,目标感测装置包括红外热释传感器和/或雷达传感器。
示例性地,系统包括室内显示器和用户的移动设备的显示器中的至少一者,其中,室内显示器通过第一数据串口连接至控制模组,并经由控制模组连接第二摄像头,移动设备通过网络通信装置连接至控制模组,并经由控制模组连接第二摄像头。
示例性地,控制模组通过第二数据串口与门锁组件连接,第二数据串口包括通用输入输出串口和/或通用异步收发传输串口。
示例性地,显示器包括室内显示器,系统还包括室内显示器驱动器,其中,室内显示器驱动器通过第三数据串口连接至控制模组,用于接收并将第二图像发送至室内显示器;主控制器还连接至室内显示器驱动器,用于控制室内显示器驱动器的开关。
示例性地,系统还包括警报器,警报器连接至控制模组,控制模组还用于基于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确定异常报警信息,并且基于异常报警信息控制警报器发出警报信息。
根据上述方案,一方面可以利用两个摄像头采集目标的生物特征图像。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连接第二摄像头的显示器向用户实时显示该摄像头采集到的目标图像。由此,仅通过两个摄像头即实现了智能识别控制功能和智能猫眼功能兼具、安全性和便捷性共存的识别模组。并且,第二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既可以用于目标的生物特征识别,又可以用于向用户显示,因此实现了两种功能的共用以及装置的轻量化设计,还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利用。此外,该方案的装置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并且所占的体积也较小,从而可以节约装置成本和空间,用户体验也较好。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a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识别模组的示意性框图;
图1b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识别模组的示意性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门锁控制系统的示意性框图;以及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门锁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识别模组;110、第一摄像头;120、第二摄像头;130、控制模组;200、显示器;300、门锁组件;310、电源;320、主控制器;330、目标感测装置;340、室内显示器;350、室内显示器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近年来,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图像处理、图像识别等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新兴科学技术。人工智能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芯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分布式存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诸多技术种类。计算机视觉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具体是让机器识别世界,计算机视觉技术通常包括人脸识别、解锁、指纹识别与防伪验证、生物特征识别、人脸检测、行人检测、目标检测、行人识别、图像处理、图像识别、图像语义理解、图像检索、文字识别、视频处理、视频内容识别、三维重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计算摄影、机器人导航与定位等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进步,该项技术在众多领域展开了应用,例如安全防控、城市管理、交通管理、楼宇管理、园区管理、人脸通行、人脸考勤、物流管理、仓储管理、机器人、智能营销、计算摄影、手机影像、云服务、智能家居、穿戴设备、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智能医疗、人脸支付、人脸解锁、指纹解锁、人证核验、智慧器、智能电视、摄像机、移动互联网、网络直播、美颜、美妆、医疗美容、智能测温等领域。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猫眼多通过两个摄像头分别采集图像来执行人脸识别,并且采用另外的一个摄像头获取猫眼图像。所用的摄像头较多,装置的利用率低下,整个系统的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识别模组。该识别模组可以应用于任何合适领域的装置或设备中。例如,可以应用于门锁、保险柜锁等需要配置生物特征识别功能的装置或系统中。
图1a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识别模组的示意性框图。如图所示,识别模组100包括第一摄像头110、第二摄像头120和控制模组130。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均连接至控制模组130。例如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均可以通过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简称MIPI)与控制模组130连接。具体地,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可以通过摄像头接口(Camera Serial Interface,简称CSI)连接控制模组130。
第一摄像头110可以用于采集目标的第一图像。第二摄像头120可以用于采集目标的第二图像。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可以是任何现有的或者未来研发的摄像头。可选地,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可以是双目IR摄像头。替代地,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也可以是双目RGB摄像头。或者,第一摄像头110为红外摄像头,而第二摄像头120为RGB摄像头。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可以是具有相同配置的摄像头,也可以是不同配置的摄像头。
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可以是具有任意合适尺寸、合适分辨率的图像。此外,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既可以是瞬时采集的静态图像,也可以是动态的连续视频帧图像。
目标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生物体例如人体。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可以是包括目标的图像,例如人体全身图像、人体半身图像、人脸图像、人手图像、人眼虹膜图像等任何包括生物特征信息的图像。
第二摄像头120还用于与显示器200直接或间接连接,以将第二图像发送至显示器200进行显示。可选地,如图1a所示,第二摄像头120可以直接连接显示器200。具体地,第二摄像头120可以与显示器200通过USB串口数据连接,以将实时采集的第二图像发送给显示器200。替代地,第二摄像头12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间接与显示器200连接。图1b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识别模组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b所示,第二摄像头120可以通过控制模组130与显示器200连接,并可以通过控制模组130将第二图像发送至显示器200进行显示。显示器200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显示器。可选地,其可以是安装在门内的液晶显示器。替代地,其也可以设置在远程移动端设备上的显示器。例如,其可以是与第二摄像头120或控制模组130通过WIFI网络连接的用户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显示器。这样,可以方便该控制模组130的用户实时或至少可以在期望时间内获取位于第二摄像头附近的目标的图像,从而方便用户直观地了解预定环境中的目标信息,进而执行个性化的处理。
控制模组130用于基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对目标进行生物特征识别,基于识别结果驱控门锁组件。在控制模组130连接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的基础上,控制模组130可以实时接收这两个摄像头分别采集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可以提取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的目标的生物特征信息,以进行识别,并获取识别结果。可选地,控制模组130可以基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生成目标的深度图像,并可以基于目标的深度图像对目标进行生物特征识别。具体地,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可以是双目摄像头。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可以左右设置,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可以是预设距离。控制模组130可以获取该两个摄像头同时分别采集的目标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可以运用立体匹配算法获取视差图,进而获取深度图像。控制模组130可以基于该深度图像对目标进行生物特征识别,并获取识别结果。可以理解,控制模组可以利用任何现有的或未来的技术来基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对目标进行生物特征识别并基于识别结果驱控门锁组件,本申请对该技术本身不做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生物特征识别可以是任何现有或未来研发的生物特征识别,包括但不限于人脸识别、掌纹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均可以是人脸图像,控制模组130可以对两个摄像头采集的人脸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诸如生成深度图像。并可以提取两个图像中的人脸特征,诸如提取深度图像中的人脸距离信息。然后可以基于提取的人脸特征与数据库中的一个或多个模板人脸特征进行相似度比对,并可以在相似度超过预设的相似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该识别结果为识别成功,否则确定该识别结果为识别失败。进而控制模组130可以基于识别成功或识别失败的结果驱控门锁组件进行相应的控制。例如可以将识别结果发送给门锁组件,门锁组件则可以基于识别成功的识别结果控制门锁打开。在另一示例中,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可以包括人脸图像和/或手掌图像。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可以用于采集目标的人脸图像和/或手掌图像。控制模组130可以对该目标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以获取人脸识别结果。控制模组130还可以对目标的手掌图像进行掌纹识别,以获取掌纹识别结果。并可以基于人脸识别结果和/或掌纹识别结果驱控门锁组件。例如,可以在两种生物特征识别结果中的任一者为识别成功的情况下,控制门锁打开。或者,也可以在两种生物特征识别结果均识别成功的情况下,才控制门锁打开。
根据上述方案,一方面可以利用两个摄像头采集目标的生物特征图像。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连接第二摄像头的显示器向用户实时显示该摄像头采集到的目标图像。由此,仅通过两个摄像头即实现了智能识别控制功能和智能猫眼功能兼具、安全性和便捷性共存的识别模组。并且,第二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既可以用于目标的生物特征识别,又可以用于向用户显示,因此实现了两种功能的共用以及装置的轻量化设计,还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利用。此外,该方案的装置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并且所占的体积也较小,从而可以节约装置成本和空间,用户体验也较好。
示例性地,第一摄像头110为红外摄像头,第二摄像头120为红外与RGB双滤光摄像头。
第一摄像头110可以是任何现有的或未来研发的红外摄像头。红外摄像头耗电较低,且采用红外摄像头采集图像可以不受环境中的光线条件的限制,例如在光照度较低的夜间也可以具有较好的图像捕捉能力。容易理解,第一摄像头110采集的第一图像可以是红外图像,例如第一图像是黑白图像或者灰度图像。
第二摄像头120可以是任何现有的或未来研发的红外与RGB双滤光摄像头。例如,第二摄像头120中可以包括滤光片。第二摄像头120中的感光器可以实时检测环境中光线的强弱变化,并可以基于该变化自动切换滤光片,以使采集的第二图像达到最佳效果。容易理解,第二摄像头120采集的第二图像可以是红外图像,也可以是RGB图像。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图像采集需求通过切换滤光片,以实现采集不同的第二图像的需求。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可以是双目IR摄像头。示例性而非限制性地,第二摄像头120所采集的红外图像可以用于目标的生物特征识别,第二摄像头120所采集的RGB图像可以通过与其直接或间接连接的显示器200进行显示,例如可以将RGB图像作为猫眼图像直观地呈现在用户的显示器200界面上。
根据上述方案,可以分别通过红外摄像头和红外与RGB双滤光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该方案既可以保证采集的图像具有较佳的质量,以便于保证目标的生物特征识别的准确度,又可以向用户呈现视觉效果更佳的猫眼图像,从而用户体验也更好。
示例性地,识别模组还包括补光灯,补光灯连接控制模组130,控制模组130还用于确定第二摄像头120是否需要补光,并在需要补光时,控制补光灯打开。
示例性而非限制性地,补光灯可以是红外补光灯,例如是LED发光二级管或激光红外灯。例如,第二摄像头120上可以设置任何合适数目合适尺寸的激光红外灯,可以在第二摄像头120需要补光时打开,并在第二摄像头120采集第二图像时进行补光,这样可以保证第二摄像头120采集的第二图像更清晰质量更好,以便于进行更精准地生物特征识别。可选地,例如在前述第二摄像头120为红外与RGB双滤光摄像头的示例中,可以在第二摄像头120采集红外图像以用于生物特征识别时,即控制红外补光灯打开。替代地,也可以通过检测环境光的条件,基于不同的环境光来控制红外补光灯的开关。具体地,可以在例如环境光平均照度小于3lux的情况下,控制红外补光灯打开,以进行强制黑白模式,以提高采集的第二图像的清晰度。并可以在例如环境光平均照度大于6lux的情况下,控制红外补光灯关闭,进入RGB图像采集处理模式,并可以对红外光线的颜色进行校正,以使采集的第二图像更逼真,色彩效果更好。这样,还可以将采集到的RGB图像通过显示器200进行显示,以使用户直观了解例如门外的人体的人脸图像或动态的视频帧,进而可以便于用户进行相应的便捷操作例如进行语音回应等。
根据上述方案,还可以根据需求通过补光灯对第二摄像头进行补光操作。既实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又可以保证采集到质量较好的图像以用于生物特征识别,保证识别的准确度。还可以将采集到的高质量图呈现在可视化的界面上,以便于用户执行相应的便捷操作,从而用户体验也较好。
示例性地,识别模组还包括第三摄像头,第三摄像头也用于与显示器200直接或间接连接,第三摄像头还用于采集目标的第三图像,并将第三图像发送给显示器200以在显示器200上显示第三图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三摄像头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摄像头。在一个示例中,第三摄像头与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的配置不同。可选地,第三摄像头可以是比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的视野范围更大,例如广角摄像头或者变焦摄像头。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所分别采集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可以为人脸图像,而第三图像可以为目标的半身图像或全身图像。替代地,第三摄像头可以是比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的分辨率更高的摄像头。容易理解,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为分辨率较低的图像,而第三图像为分辨率较高的图像。示例性而非限制性地,第三摄像头可以作为备用摄像头,可以仅在需要的时候启动并采集视野范围较大的或清晰度更高的第三图像。
与第二摄像头120类似地,第三摄像头可以直接通过USB或者WIFI连接显示器200。也可以间接连接显示器200,例如第三摄像头通过DVP接口连接控制模组130,并通过控制模组130连接显示器200。
在上述第三摄像头是比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视野范围更大或分辨率更高的摄像头的方案中,可以一方面通过采集范围较小或分辨率较低的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快速采集并处理图像,以进行高效率地生物特征识别和实时显示。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第三摄像头采集视野范围更大或分辨率较高的第三图像,并通过显示器呈现给用户。由此,既可以提高识别和实时显示的效率,又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示例性地,控制模组130还用于与显示器200连接,第二摄像头120通过控制模组130与显示器200间接连接。
如前所述,第二摄像头120可以通过控制模组130与显示器200间接连接。例如控制模组130上可以包括USB接口或其他面板接口,并可以通过该接口连接室内显示器200。由此可以将第二图像实时或在特定情况下发送给室内显示器200。或者,控制模组130还可以通过WIFI与远程移动端设备的显示器200连接,例如控制模组130还可以通过WIFI与用户手机中的APP通信,并可以在用户的手机屏幕中显示该第二图像。
上述方案中,第二摄像头可以通过控制模组与显示器连接,这种方案可以便于控制模组对显示的第二图像控制,可以基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显示,因此可以避免无效显示,从而可以节省资源和能耗,方便用户使用。
示例性地,识别模组还包括皮纹采集装置。皮纹采集装置连接控制模组130,用于采集目标的皮纹信息。控制模组130还用于基于皮纹信息进行皮纹识别。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识别模组还可以通过皮纹采集装置采集目标的皮纹信息。皮纹采集装置可以是任何现有的或者未来研发的皮纹采集装置。示例性而非限制性地,皮纹采集装置可以是指纹采集装置、掌纹采集装置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皮纹采集装置可以包括用于采集皮纹的摄像头。例如,在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下方,还设置有用于采集目标的皮纹图像的第四摄像头。皮纹采集装置所采集的皮纹信息可以是指纹信息或掌纹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皮纹采集装置还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形式与控制模组130数据连接。控制模组130可以接收皮纹采集装置所采集的皮纹信息,并可以基于该皮纹信息进行皮纹识别。例如可以将指纹采集器采集到的指纹图像与数据库中的模板指纹图像进行特征的相似度比对,并获取比对结果。示例性而非限制性地,控制模组130可以结合皮纹识别结果和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生物特征识别结果,综合驱控门锁组件。例如,控制模组130在对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采集的目标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人脸识别结果之外,还可以对皮纹采集装置如上述第四摄像头采集的目标的手掌图像进行掌纹识别,并得到掌纹识别结果。控制模组130可以基于两种识别结果,驱控门锁组件,例如可以在两者的识别结果均表示识别成功的情况下,才控制门锁打开。
上述方案中,识别模组还可以通过皮纹采集装置获取皮纹信息,并可以通过控制模组对进行皮纹识别,以综合驱控门锁组件。该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识别模组的识别准确度。
示例性地,控制模组130还用于基于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进行活体检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模组130还可以采用任何现有的或者未来研发的活体检测技术基于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进行活体检测。例如,控制模组130可以通过第一摄像头110或第二摄像头120采集用户在执行眨眼、张嘴、摇头、点头等组合动作的图像,进而通过该图像判断图像中的目标是否是真实目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理解该方案的多种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采用活体检测的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识别模组的识别准确度,进而可以保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门锁控制系统。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门锁控制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锁控制系统2000包括上述识别模组100、门锁组件300和显示器200。
门锁组件300连接至控制模组130。门锁组件300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通信接口与控制模组130连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地,控制模组130通过第二数据串口与门锁组件300连接,第二数据串口包括通用输入输出串口和/或通用异步收发传输串口。采用通用输入输出串口和/或通用异步收发传输串口进行通信的方案功耗、成本均更低,布线也较简单。
门锁组件300通过连接控制模组130,可以接收控制模组130基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生物特征识别的识别结果,并可以用于根据识别结果控制门锁是否打开。例如可以在当前接收到的识别结果表示识别成功时,控制门锁打开。示例性而非限制性地,还可以在当前识别结果表示识别失败时,通过连接控制面板上的显示屏发出解锁失败的提示信息。
如前所述,显示器200可以直接或间接连接第二摄像头120。显示器200可以是各种合适的显示器,其可以是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显示器200通过与第二摄像头120连接,可以用于显示第二摄像头120采集的第二图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前述识别模组100的实施方案容易理解该门锁控制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上述方案,可以利用两个摄像头采集目标的生物特征图像,通过连接摄像头的控制模组实现对目标的生物特征识别,并可以基于识别结果控制门锁是否打开。并且,还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连接第二摄像头的显示器向用户实时显示第二图像。由此,仅通过两个摄像头即实现了智能识别控制功能和智能猫眼功能兼具、安全性和便捷性共存的门锁控制系统。并且,第二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既可以用于目标的生物特征识别,又可以用于向用户显示,因此实现了两种功能的共用以及系统的轻量化设计,还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利用。此外,该系统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门锁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还可以包括电源310、主控制器320和目标感测装置330。电源310可以是任何合适形式的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电源310可以与主控制器320电连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地,主控制器320可以是组合逻辑控制器。主控制器320可以与控制模组130电连接,还可以通过其他数据串口与控制模组130通信。
目标感测装置33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检测装置,其可以是触碰感应装置、声音感应装置、距离感应装置等等,本实用新型不对其进行限制,只要其可以检测到目标的信息即可。目标感测装置330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通信接口连接至控制模组130和主控制器320。
目标感测装置330可以用于检测目标的信息,并可以将目标的信息发送至主控制器320。目标的信息可以是存在目标的信息,例如表示门外有人的信息或者表示目标离开的信息。例如,该目标感测装置330可以通过近距离感应装置感应门外是否有人,并可以在感应到门外有人的情况下,将表示有人的信息发送给主控制器320。主控制器320可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目标的信息,控制电源310与控制模组130的连通和断开。示例性而非限制性地,在当前控制模组130未通电的情况下,主控制器320可以在接收到表示门外有人的信息时,控制电源310与控制模组130连通,从而可以使得控制模组130可以接收第二摄像头120采集的第二图像,并可以将第二图像发送至显示器200显示,以方便用户及时查看并处理。同时还可以基于两个摄像头采集的目标图像进行目标的生物特征识别,进而可以基于识别结果控制门锁组件300。或者,在当前控制模组130为通电的情况下,主控制器320还可以在接收到表示门外不存人的信息或计时结束时,控制电源310与控制模组130断开。即,该控制系统可以基于目标感测装置330检测到的目标的信息,通过主控制器320为控制模组130上电或断电,这样可以在保证系统正常使用的同时节约能耗。
根据上述方案,可以通过目标感测装置检测目标的信息,并可以基于该目标的信息通过主控制器给控制模组上电或断电。这样可以在保证系统正常使用的同时还尽可能地节约能耗,有助于使系统持续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示例中,控制模组130还可以基于上电情况控制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的开关。例如,可以在上电后,才控制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开启,并分别采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而可以在未上电时保持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关闭。在该方案中,还可以通过目标感测装置330控制摄像头的开关,可以进一步节约能耗。
示例性地,目标感测装置330包括门铃组件,门铃组件包括门铃,门铃组件用于在门铃被按下时,发出门铃提示音,并发送目标的信息。
门铃组件可以是包括门铃的任何合适的组件。门铃组件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通信接口与主控制器320连接。容易理解,在门铃被按下时,可以表示此时门外存在目标。因此可以在发出门铃提示音提醒用户的同时,向主控制器320发送诸如表示门外有人的目标的信息,进而可以在当前控制模组130断电的情况下,主控制器320通过控制电源310与控制模组130的连通,使得控制模组130正常工作,例如可以通过第二摄像头120采集第二图像,并可以将第二图像实时显示在显示器200上,以方便用户及时查看并处理。
上述方案中,在门铃被按下时,可以向主控制器发送目标的信息,并可以通过主控制器给控制模组上电,以通过控制模组实时在显示器显示第二图像。该方案有助于节约能耗,使系统持续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目标感测装置330包括红外热释传感器和/或雷达传感器。
目标感测装置330可以包括红外热释传感器,其可以是任何现有的或未来研发的红外热释传感器。可以通过红外热释传感器检测目标的信息,例如当目标如人体的某些部位进入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时,因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有差别,可以产生温度差,进而可以输出相应的改变信号。主控制器320进而可以通过识别该信号确定例如存在目标的信息。
目标感测装置330还可以包括雷达传感器,其可以是任何现有的或者未来研发的雷达传感器。雷达传感器例如是毫米波雷达,可以通过无线电波发射器发出无线电波,并可以通过接收器接收从目标表面反射来的无线电波,从而可以确定预定的环境中是否存在目标的信息或者还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信息。
红外热释传感器和/或雷达传感器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通信接口与主控制器320连接。如图3所示,可以通过例如串行通信接口I2C或者SPI与主控制器320连接。
采用红外热释传感器和/或雷达传感器可以检测到相对更准确的目标的信息,从而有助于主控制器320对控制模组130进行准确地上电和断电控制,保证系统的良好状态。
示例性地,显示器200包括室内显示器340和用户的移动设备的显示器中的至少一者。其中,室内显示器340通过第一数据串口连接至控制模组130,并经由控制模组130连接第二摄像头120,移动设备通过网络通信装置连接至控制模组130,并经由控制模组130连接第二摄像头120。
此外,显示器200还可以包括室外显示器。室内显示器340和室外显示器均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显示器200。室内显示器340可以安装在室内门上或者室内门附近等任何合适的地方,可以向门内的用户显示第二摄像头120采集的门外的目标的图像。室外显示器也可以安装在例如门锁的面板上方,通过室外显示器也可以显示第二摄像头120采集的门外的目标的人脸图像,还可以显示操作指示图标,例如与门内用户进行语音的语音图标等。如图3所示,室内显示器340和室外显示器可以分别通过诸如MIPI接口的第一数据串口连接至控制模组130,并可以经由控制模组130连接第二摄像头120。
用户的移动设备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可移动设备。例如是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电子手表等。移动设备例如手机可以通过例如无线路由器等网络通信装置连接至控制模组130,并经由控制模组130连接第二摄像头120。由此,可以实现在用户的移动端设备的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第二图像。以方便用户查看并处理。例如,可以在家中无人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该系统实时查看门外的访客信息,从而可以实时回应。
上述方案可以实现通过一个或多个端口显示猫眼图像,可以方便用户查看并处理,为用户的生活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示例性地,显示器200包括室内显示器340,系统还包括室内显示器驱动器350。其中,室内显示器驱动器350通过第三数据串口连接至控制模组130,用于接收并将第二图像发送至室内显示器340。主控制器320还连接至室内显示器驱动器350,用于控制室内显示器驱动器350的开关。
室内显示器340可以是任何现有的或者未来研发的显示器。室内显示器驱动器350可以是任何现有的或者未来研发的显示器驱动器。如图3所示,室内显示器340和室内显示器驱动器350例如是LCD显示器200和LCD驱动器。LCD显示器200和LCD驱动器之间可以通过电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通信接口连接,例如还可以通过MIPI连接。室内显示器驱动器350可以通过诸如USB接口的第三数据串口连接至控制模组130。基于上述通信路径,室内显示器驱动器350可以接收并将第二图像发送至室内显示器340。并且采用USB通信的方式传输速度更快,有助于第二图像例如动态视频帧的实时显示。
再次参考图3,主控制器320还可以连接至室内显示器驱动器350,用于控制室内显示器驱动器350开关。例如,主控制器320还可以与室内显示器驱动器350电连接,并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控制室内显示器驱动器350的开关,从而可以控制室内显示器340的开关。示例性而非限制性地,如前所述,可以在主控制器320接收到门铃组件所发送的目标的信息时,控制室内显示器驱动器350开启,从而可以在室内显示器340上显示当前的第二图像,即猫眼图像。并可以在显示器200开启后的预设时间内无响应,例如在1分钟之内无人接听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主控制器320给显示器驱动器350断电,从而关闭室内显示器340的屏幕。这样可以避免室内显示器340长亮,从而可以节约电力资源。
根据上述方案,可以通过主控制器连接室内显示器驱动器并给室内显示器上电的方式,控制室内显示器的开启与关闭。从而可以避免室内显示器长亮,节约电力资源。并且,该方案较易于实施,实现成本也较低。
示例性地,系统还包括警报器,警报器连接至控制模组130。控制模组130还用于基于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确定异常报警信息,并且基于异常报警信息控制警报器发出警报信息。
异常报警信息可以包括任何可能的异常报警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异常徘徊报警、异常逗留报警、盗撬报警、布防开门报警、异常尾随报警、异常入室报警等。控制模组130可以对第一摄像头110或者第二摄像头120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并可以提取其中的异常特征,进而确定是否存在上述异常报警信息,并可以在存在异常报警信息的情况下控制警报器发出警报信息。警报信息可以是任何合适的信息,例如警报提示音或者警报提示文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案的多种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方案中,识别模组还可以通过对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的识别处理实现安全方面相关的功能,可以在危险情况下进行实时报警,并可以留存音视频证据。由此,可以极大地保障用户的人身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区域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区域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区域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4)

1.一种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摄像头、控制模组以及与显示器直接或间接连接的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均连接至所述控制模组,
所述第一摄像头用于采集目标的第一图像;
所述第二摄像头用于采集所述目标的第二图像,并将所述第二图像发送至所述显示器进行显示;
所述控制模组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对所述目标进行生物特征识别,基于识别结果驱控门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组还包括与所述显示器直接或间接连接的第三摄像头,所述第三摄像头用于采集所述目标的第三图像,并将所述第三图像发送给所述显示器以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所述第三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还与所述显示器连接,所述第二摄像头通过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显示器间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组还包括补光灯,所述补光灯连接所述控制模组,
所述控制模组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二摄像头需要补光时,控制所述补光灯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为红外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为红外与RGB双滤光摄像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组还包括:皮纹采集装置,所述皮纹采集装置连接所述控制模组,用于采集所述目标的皮纹信息,
所述控制模组还用于基于所述皮纹信息对所述目标进行识别。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对所述目标进行活体检测。
8.一种门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门锁组件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识别模组,其中,所述门锁组件连接至所述控制模组;
所述门锁组件用于根据所述识别模组针对目标的识别结果控制门锁打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源、主控制器和目标感测装置,其中,所述电源、所述目标感测装置和所述控制模组均连接至所述主控制器,
所述目标感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的信息,并将所述目标的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
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的信息,控制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模组的连通和断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感测装置包括红外热释传感器和/或雷达传感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室内显示器、用户的移动设备的显示器中的至少一者,其中,
所述室内显示器通过第一数据串口连接至所述控制模组,并经由所述控制模组连接所述第二摄像头,所述移动设备通过网络通信装置连接至所述控制模组,并经由所述控制模组连接所述第二摄像头。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门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通过第二数据串口与所述门锁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数据串口包括通用输入输出串口和/或通用异步收发传输串口。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门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包括室内显示器,所述系统还包括室内显示器驱动器,其中,
所述室内显示器驱动器通过第三数据串口连接至所述控制模组,用于接收并将所述第二图像发送至所述室内显示器;
所述主控制器还连接至所述室内显示器驱动器,用于控制所述室内显示器驱动器的开关。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门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警报器,所述警报器连接至所述控制模组,
所述控制模组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或所述第二图像确定异常报警信息,并且基于所述异常报警信息控制所述警报器发出警报信息。
CN202222599360.0U 2022-09-29 2022-09-29 识别模组和门锁控制系统 Active CN2184975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9360.0U CN218497546U (zh) 2022-09-29 2022-09-29 识别模组和门锁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9360.0U CN218497546U (zh) 2022-09-29 2022-09-29 识别模组和门锁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7546U true CN218497546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93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99360.0U Active CN218497546U (zh) 2022-09-29 2022-09-29 识别模组和门锁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75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76097A (zh) * 2024-01-29 2024-03-08 厦门瑞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isp的三目摄像头拼接显示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76097A (zh) * 2024-01-29 2024-03-08 厦门瑞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isp的三目摄像头拼接显示装置及方法
CN117676097B (zh) * 2024-01-29 2024-04-30 厦门瑞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isp的三目摄像头拼接显示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12451A (zh) 一种电力ar智能巡检装置
CN109840475A (zh) 人脸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593174B1 (en) Automatic setup mode after disconnect from a network
US20160364009A1 (en) Gesture recognition for wireless audio/video recording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20190014291A1 (en) Accessing Cameras of Audio/Video Recording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s Based on Location
CN105975938A (zh) 一种智能动态人脸识别社区管家服务系统
CN110718008A (zh) 3d人脸识别模组、门锁及门
CN218497546U (zh) 识别模组和门锁控制系统
CN103839054A (zh) 一种支持虹膜识别的多功能移动智能终端传感器
CN111429599A (zh) 基于人脸识别和体温测量的考勤机及考勤检测方法
CN103150565A (zh) 便携式双眼虹膜图像采集和处理设备
US1125735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false alarms due to display images
US10791607B1 (en) Configuring and controlling light emitters
CN107527025A (zh) 一种人脸识别智能监控系统
CN109841034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
CN109766806A (zh) 高效的人脸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888118B (zh) 一种照明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427255A1 (en) Object detection, analysis, and alert system for use in providing visual information to the blind
CN211124045U (zh) 一种双系统安全验证设备
US11032762B1 (en) Saving power by spoofing a device
CN208335306U (zh) 识别终端和管理系统
CN112804492B (zh) 一种电子猫眼的通信提示方法及装置
CN212736022U (zh) 一种交互型机器人
CN112070943B (zh) 基于有源rfid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的门禁管理系统
GB2611481A (en) Visual impaired assisting smart glasses, and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