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7214U - 一种增强型抗侧压微型带状光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强型抗侧压微型带状光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7214U
CN218497214U CN202222332242.3U CN202222332242U CN218497214U CN 218497214 U CN218497214 U CN 218497214U CN 202222332242 U CN202222332242 U CN 202222332242U CN 218497214 U CN218497214 U CN 2184972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heath
optical cable
optical fiber
rib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322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俊琛
谢华
徐苏
顾仲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tze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tze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tze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tze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322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72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72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72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强型抗侧压微型带状光缆,包括光缆护套和若干光单元,所述光单元包括圆筒形的光单元护套和若干光纤带;若干所述光纤带层叠排布,并且每一根所述光纤带的宽度与其所在位置的所述光单元护套内壁的横向间距相匹配,使得若干所述光纤带能充分填充所述光单元护套的内腔空间;所述光纤带内设置有若干根光纤,所述光纤带的左右两端分别嵌设有一根第一纤维加强件。本实用新型的增强型抗侧压微型带状光缆更符合现代通信的发展,光缆的几何设计更加独特、合理,具备体积小、抗侧压强、可靠性高、综合性能更加优异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增强型抗侧压微型带状光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施,尤其涉及一种光缆。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进入信息化高速发展时期,光纤光缆作为大数据信息传输的载体,其建设越来越得到用户的重视。并且在当前通信高密度传输的时代,新时期的光缆需求体现出性能高、长期使用稳定、低成本、可靠性高、结构新奇、高密度传输使用环境等特点。
在高密度传输的使用场景中,传统的带状光缆结构体现尺寸偏大,光纤衰减受光缆结构尺寸影响大,光缆抗侧压性能不足;对于干式带状光缆来说,要满足以上特征面临的挑战更大;目前的结构远远不能满足现在通信发展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符合现代通信发展的增强型抗侧压微型带状光缆,光缆的几何设计更加独特、合理,具备体积小、抗侧压强、可靠性高、综合性能更加优异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增强型抗侧压微型带状光缆,包括光缆护套和若干光单元,所述光单元包括圆筒形的光单元护套和若干光纤带;若干所述光纤带层叠排布,并且每一根所述光纤带的宽度与其所在位置的所述光单元护套内壁的横向间距相匹配,使得若干所述光纤带能充分填充所述光单元护套的内腔空间;
所述光纤带内设置有若干根光纤,所述光纤带的左右两端分别嵌设有一根第一纤维加强件。
进一步地,所述光单元护套内在与所述光纤带相垂直的径向两侧分别嵌设有一组沿光缆轴向延伸的第二纤维加强件,每组所述第二纤维加强件的数量为至少一根。
进一步地,所述光单元护套外表面在与所述第二纤维加强件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光单元撕裂槽。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第二纤维加强件的数量为两根,所述光单元撕裂槽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二纤维加强件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光缆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一根扩充单元,所述光单元均匀地排布在所述扩充单元的外围。
所述扩充单元包括扩充单元护套和填充其内的若干扁平空管;若干所述扁平空管层叠排布,并且每一根所述扁平空管的宽度与其所在位置的所述扩充单元护套内壁的横向间距相匹配,使得若干所述扁平空管能充分填充所述扩充单元护套的内腔空间。
所述扁平空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嵌设有一根第三纤维加强件,在两根所述第三纤维加强件之间设置有一个扁平的扩充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光缆护套内,径向两侧相对地设置有两组第四纤维加强件。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第四纤维加强件的数量为两根。
本实用新型的增强型抗侧压微型带状光缆巧妙地调整了每根光纤带的宽度使得光纤带组构成近圆柱状形态,能够充分地填充光单元护套的内腔空间,从而使光缆更符合现代通信发展的要求,具备体积小、抗侧压强、可靠性高、综合性能更加优异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带状光缆中光单元的光纤带采用微型纤维加强件和光纤同时并带涂覆成型,解决目前带纤的边纤容易出现应力不足,改善边纤的光纤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应力衰减大的问题;加强件也使得带纤具备一定的抗拉力。
(2)本实用新型光单元结构中由若干宽度各异的光纤带层叠排列成圆柱状的结构,光纤带两边的纤维加强件均匀排列构成一个近圆筒形的形态,将光纤带包裹起来,使得光纤带整体不受光单元护套影响,不会使得光纤产生应力和衰减变大;有效的减少光单元40%的体积;而且还更多的增加光单元和光缆的抗侧压性能。
(3)本实用新型的扩充单元有十分灵活的运用,可以用来增加对应的光纤带存储;也可实现添加一定扁平铜单元,构成光电混合光缆;也可以将中间的扁平微管抽出做带纤的分支尾管,更好的实现一管多用,有效的增加了该结构的经济效应;由于扩充腔单元空腔构造,使得整缆在抗侧压中光缆抗侧性能获得提升。
综上,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带缆的光纤带边纤存在应变、衰减大的问题,而且能够获得更小的体积;光缆有更多的可扩充功能,光缆的尺寸小、容易施工、易布线抗测压性能强等优点,综合性能优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增强型抗侧压微型带状光缆之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增强型抗侧压微型带状光缆之扩充单元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增强型抗侧压微型带状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光单元 101、光单元护套
1011、光单元撕裂槽 102、光纤带
1021、第一纤维加强件 1022、光纤
103、第二纤维加强件 2、扩充单元
201、扩充单元护套 202、扁平空管
2021、第三纤维加强件 2022、扩充空腔
3、光缆护套 4、第四纤维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图2、图3示出了一种增强型抗侧压微型带状光缆,包括圆筒形光缆护套3和若干光单元1(可以是7根也可以是其它根数)。
如图1所示,所述光单元1包括圆筒形的光单元护套101和若干光纤带102;所述光单元护套为低烟无卤阻燃聚乙烯护套,若干所述光纤带102层叠排布(可以是8根,也可以是其它根数),并且每一根所述光纤带102的宽度与其所在位置的所述光单元护套101内壁的横向间距相匹配,使得若干所述光纤带101能充分填充所述光单元护套101的内腔空间。所述光纤带101内设置有若干根光纤1022,所述光纤带102的左右两端分别嵌设有一根第一纤维加强件1021。
所述的光纤带102通过在扁平带纤左右两端植入两根平行微型加强筋(第一纤维加强件1021),改善了光纤带102在各种角度弯折使用过程存在应力现象,让光纤受应力影响减小,光纤衰减值不会变大,不影响光纤信号传输,从而提高光纤传输性能。该结构设计中的光纤带改善了现有市场光纤产品由于没有加强筋不具备抗拉性能的弊端,通过植入加强筋使得新型光纤带具备了光纤带102纵向的抗拉能力,使得该产品能更好的运用在布线过程中。
本实用新型中若干光纤带102通过特殊设计,将多个不同宽度的光纤带102层叠排列形成截面近似圆形,在使得光纤带组能充分填充光单元护套101的圆形内腔空间的同时,由若干光纤带102左右两端的第一纤维加强件1021自然构成一个将所有光纤1022包在内部的近似圆筒状的微型加强筋组。
首先,本实用新型光纤带组的填充形式可以大大减少光单元的尺寸,相对常规带缆尺寸可以减少体积40%左右。对现在高密布线场景的运用有十分有利的意义。
而圆筒状微型加强筋组的加强结构形态也有效地消除了整个光单元护套101和光纤带102之间的应力作用;有效地增强了光缆的抗侧压能力和抗拉能力。
所述光单元护套101内在与所述光纤带102相垂直的径向两侧分别嵌设有一组沿光缆轴向延伸的第二纤维加强件103,每组所述第二纤维加强件103的数量为两根,所述光单元护套101外表面在两根所述第二纤维加强件10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光单元撕裂槽1011。
由于设计和要求的不同每组第二纤维加强件103的根数也可以有所不同,设置一根、三根或其它根数。而光单元撕裂槽1011只要设置在与所述第二纤维加强件103相对应的位置即可。
在图1中可见,由于第一纤维加强件1021构成微型加强筋组的近似圆筒状的形态在上下两侧是存在缺口的,而当光单元护套101上下两侧都设置了第二纤维加强件103之后,这个共同构成的微型加强筋组就补全了上下缺口,使得圆筒状微型加强筋组的形态更加完美,其性能增强性更加好,使得光缆的抗侧压能力和抗拉能力更加提升。
第二纤维加强件103和光单元撕裂槽1011的设置也更好地提升了光单元1的可撕裂性能。
为了增加光缆灵活的可扩充性,如图2所示,在所述光缆的中心位置还可以设置有一根扩充单元2,六根所述光单元1均匀地排布在所述扩充单元2的外围。
所述扩充单元2包括扩充单元护套201和填充其内的若干扁平空管202(可以是8根,也可以是其它根数);若干所述扁平空管202层叠排布,并且每一根所述扁平空管202的宽度与其所在位置的所述扩充单元护套201内壁的横向间距相匹配,使得若干所述扁平空管202能充分填充所述扩充单元护套201的内腔空间。
所述扁平空管202的左右两端分别嵌设有一根第三纤维加强件2021,在两根所述第三纤维加强件2021之间设置有一个扁平的扩充空腔2022。
扩充单元2的设置使得光缆具备十分灵活的扩充性能,可以用来增加对应的光纤带存储;也可实现添加一定扁平铜单元,构成光电混合光缆;也可以将中间的扁平微管抽出做带纤的分支尾管,更好的实现一管多用,有效的增加了该结构的经济效应。同时,由于扩充单元2的空腔构造,光纤均匀分布在其四周,使得整缆在抗侧压中扩充单元能够发生一定的形变,让整个光缆抗侧性能再次获得提升。
所述光缆护套3内,径向两侧相对地设置有两组第四纤维加强件4,每组所述第四纤维加强件4的数量为两根。这样,既增加了光缆的抗拉性能,又可以通过一组第四纤维加强件4的撕扯来撕裂光缆。
出于设计的不同每组所述第四纤维加强件4的数量也可以是三根或其它根数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7)

1.一种增强型抗侧压微型带状光缆,包括光缆护套和若干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包括圆筒形的光单元护套和若干光纤带;若干所述光纤带层叠排布,并且每一根所述光纤带的宽度与其所在位置的所述光单元护套内壁的横向间距相匹配,使得若干所述光纤带能充分填充所述光单元护套的内腔空间;
所述光纤带内设置有若干根光纤,所述光纤带的左右两端分别嵌设有一根第一纤维加强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护套内在与所述光纤带相垂直的径向两侧分别嵌设有一组沿光缆轴向延伸的第二纤维加强件,每组所述第二纤维加强件的数量为至少一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护套外表面在与所述第二纤维加强件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光单元撕裂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二纤维加强件的数量为两根,所述光单元撕裂槽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二纤维加强件的中间位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缆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一根扩充单元,所述光单元均匀地排布在所述扩充单元的外围;
所述扩充单元包括扩充单元护套和填充其内的若干扁平空管;若干所述扁平空管层叠排布,并且每一根所述扁平空管的宽度与其所在位置的所述扩充单元护套内壁的横向间距相匹配,使得若干所述扁平空管能充分填充所述扩充单元护套的内腔空间;
所述扁平空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嵌设有一根第三纤维加强件,在两根所述第三纤维加强件之间设置有一个扁平的扩充空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护套内,径向两侧相对地设置有两组第四纤维加强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四纤维加强件的数量为两根。
CN202222332242.3U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增强型抗侧压微型带状光缆 Active CN2184972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32242.3U CN218497214U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增强型抗侧压微型带状光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32242.3U CN218497214U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增强型抗侧压微型带状光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7214U true CN218497214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87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32242.3U Active CN218497214U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增强型抗侧压微型带状光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72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112630A1 (en) Optical Fiber Cable
EP1359448B1 (en) Loose tube optical ribbon cable
CN112151216A (zh) 一种电力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通信光缆及光纤带
CN101840044A (zh) 一种新型光纤束中心管式光缆
CN106125234A (zh) 一种大芯数小缆径防蚁气吹微缆及其制作工艺
CN101546019A (zh) Uv光缆
CN205942026U (zh) 一种大芯数小缆径防蚁气吹微缆
CN116577892B (zh) 一种嵌入结构蝶形引入光缆
US20230213716A1 (en) Ribbed and grooved sheath for optical fiber cable
CN212515159U (zh) 一种电力通信用高纤芯密度光缆
CN218497214U (zh) 一种增强型抗侧压微型带状光缆
CN104155732A (zh) 一种耐弯曲的轻型野外光缆及其实现方法
CN115236816A (zh) 一种增强型抗侧压微型带状光缆
CN116338883A (zh) 一种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13341520B (zh) 一种中心束管式大芯数带状光缆
CN215067442U (zh) 一种多芯微型骨架分支光缆
CN113253408B (zh) 一种柔性扁平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6601B (zh) 护套内有加强件的层绞式光缆
CN211554402U (zh) 一种三单元层绞式轻型光缆
CN210427883U (zh) 一种加强型骨架拉远光缆
CN220138003U (zh) 一种中心管式u型光电混合缆
CN207799188U (zh) 一种新型建筑物架空缆
CN217385908U (zh) 一种光缆
CN220019945U (zh) 一种多芯光缆
CN218214700U (zh) 一种建筑内具有高防折断性能的光电复合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