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1763U - 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1763U
CN218491763U CN202222487880.2U CN202222487880U CN218491763U CN 218491763 U CN218491763 U CN 218491763U CN 202222487880 U CN202222487880 U CN 202222487880U CN 218491763 U CN218491763 U CN 218491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sonic array
ultrasonic
incubator
array
type biolog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8788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宇航
张珂
王宁静
陈荣鑫
熊雨昕
杨嘉岚
蔡晟基
陈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248788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1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1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17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属于生物培养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培养箱体、声悬浮装置、温湿度控制器和超声波驱动器;所述声悬浮装置与所述培养箱体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温湿度控制器与所述培养箱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超声波驱动器位于培养箱体外部,通过导线穿过培养箱体与声悬浮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声悬浮技术,将物体悬浮在培养箱内,模拟微重力环境,减少外部环境对样本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培养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
背景技术
声悬浮技术,是地面和空间条件下实现材料无容器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不受材料导电与否的限制,悬浮较稳定,容易控制,因而可用于研究非金属材料和低熔点合金的无容器凝固。近年来,随着我国神舟十三号、嫦娥五号发射,空间站建立等太空探索的开展,探究宇航员在太空环境中的身体损伤机理及应对在太空中的生长发育变化具有重大意义。低功率、便携式声悬浮系统,无需物理样品支持,可以在地面模拟空间条件下实现材料无容器处理,研究非金属材料和低熔点合金的无容器凝固,开展微剂量生物化学的研究,可消除容器对分析物的吸附,保持细胞的自然生存环境,避免器壁对分析检测信号的干扰;也可以模拟空间站微重力环境,探究生物体在太空环境中的机体损伤机理及其可能的独特生长发育机制。
目前,模拟微重力环境使加工材料处于悬浮状态有四种常用手段:静电悬浮、气悬浮、磁悬浮、声悬浮。静电悬浮、气悬浮方法在实验过程需搅动和改变样品;磁悬浮方法只支持铁磁材料,抗磁性材料可以通过排斥样品的磁铁悬浮。而声悬浮利用声波可以捕获不同材料和各种毫米尺寸的粒子的新式悬浮技术,对被悬浮物几乎没有特殊要求。目前声悬浮技术往往利用声波对物体进行无接触移动,却没有模拟微重力环境进行生命科学方面的应用。
因此,如何开发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一些生物研究需要在太空环境微重力情况的不便之处,以及消除容器对分析物的吸附,保持细胞的自然生存环境,避免器壁对分析检测信号的干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体、声悬浮装置、温湿度控制器和超声波驱动器;
上述声悬浮装置与上述培养箱体内底部固定连接,上述温湿度控制器与上述培养箱体内侧壁固定连接,上述超声波驱动器位于培养箱体外部,通过导线穿过培养箱体与声悬浮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声悬浮技术,将物体悬浮在培养箱内,模拟微重力环境,减少外部环境对样本的影响,从而达到以线虫作为模型,研究其在微重力情况下的变化,探究其肌肉萎缩机制,基因蛋白质表达情况等,以期从中寻找到解决办法以应对微重力对人类造成的影响,该培养箱内的声悬浮装置可以将轻小物体悬浮在培养箱内,温湿度控制器可以控制箱内的温湿度以模拟某种特定环境。
进一步,上述声悬浮装置包括上超声阵列、下超声阵列和连接支架,上述连接支架与培养箱体内底部固定连接,上述上超声阵列、下超声阵列均与连接支架可拆卸安装连接,上述上超声阵列设置在下超声阵列上方,上述上超声阵列和下超声阵列的距离为半波长整数倍。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连接支架可以精密调节上下超声阵列的距离,使其距离为半波长整数倍,达到悬浮的目的,使得两列波形成的驻波更稳定,从而使轻小物体的悬浮姿态更加稳定。
进一步,上述上超声阵列和下超声阵列均为凹球面形。
进一步,上述超声波驱动器包括单片机一和功率放大芯片,上述单片机一和功率放大芯片电连接,上述功率放大芯片通过导线分别与上述上超声阵列与下超声阵列电连接,上述功率放大芯片输出两路20-60khz正弦信号分别接入上超声阵列与下超声阵列,两路20-60khz正弦信号频率一致,方向相反。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将单片机一输出信号输入功率放大芯片,实现两路20-60khz正弦信号输出,分别接入上述上超声阵列与下超声阵列,且功率足以使上下超声阵列正常工作。声悬浮装置能使轻小物体悬浮的原理是两列波的频率和传输速度一致,但是方向相反,故超声波驱动器产生两路频率和传输速度近乎一致但是方向相反的波以产生驻波。
进一步,上述上超声阵列与下超声阵列包括若干个超声波换能器,上述上超声阵列的各超声波换能器与下超声阵列的各超声波换能器的位置一一对应,上述功率放大芯片输出两路20-60khz正弦信号通过四根导线分别接入上超声阵列的超声波换能器与下超声阵列的超声波换能器,四根导线两两分别对应两路的正负极,上述上超声阵列与下超声阵列的超声波换能器的正负极方向一致。
进一步,上述上超声阵列、下超声阵列分别安装1-36个超声波换能器,每一个超声波换能器都是正极朝外,确保声波方向一致。
进一步,上述超声波驱动器还包括风扇,上述风扇固定安装在单片机一的一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将单片机输出信号输入功率放大芯片,实现两路20-60khz正弦信号输出,分别接入上述上超声阵列与下超声阵列,且功率足以使上下超声阵列正常工作,此过程中会引起功率放大芯片发热,故安装风扇帮助散热。
进一步,上述温湿度控制器包括喷雾器、电加热器、半导体制冷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单片机二,上述喷雾器、电加热器、半导体制冷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分别与单片机二电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由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传送温湿度信号进单片机二,单片机二输出温湿度控制信号至喷雾器和电加热器以及半导体制冷器。
进一步,还包括光学观察仪,上述培养箱体侧壁开设有通孔,上述光学观察仪通过通孔与培养箱体内部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光学观察仪可以观察悬浮样品的性状。
进一步,上述光学观察仪包括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或X射线检测成像系统、摄像头或摄像机和USB接线;
上述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的目镜与摄像头或摄像机连通,或,X射线检测成像系统与摄像头或摄像机连通;
上述摄像头或摄像机和USB接线电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摄像头或摄像机拍摄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或X射线检测成像系统得到的图片经过USB接线传输至电脑,输出图像。
进一步,上述培养箱体顶部或侧壁一侧安装有拉门手柄或移门,用于打开培养箱体。
进一步,上述培养箱体为亚克力材质或玻璃材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超声阵列或下超声阵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温湿度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培养箱体,2-声悬浮装置,3-超声波驱动器,4-光学观察仪, 5-温湿度控制器,6-通孔,7-上超声阵列,8-下超声阵列,9-连接支架,10- 超声波换能器,11-正极,12-负极,100-单片机一,200-功率放大芯片,300- 风扇,400-光学显微镜,500-摄像头,600-USB接线,1000-喷雾器,2000- 电加热器,3000-半导体制冷器,4000-温度传感器,5000-湿度传感器,6000- 单片机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体1、声悬浮装置2、温湿度控制器5和超声波驱动器3;
声悬浮装置2与培养箱体1内底部固定连接,温湿度控制器5与培养箱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超声波驱动器3位于培养箱体1外部,通过导线穿过培养箱体1与声悬浮装置2电连接。
本装置利用声悬浮技术,将物体悬浮在培养箱内,模拟微重力环境,减少外部环境对样本的影响,该培养箱内的声悬浮装置2可以将轻小物体悬浮在培养箱内,温湿度控制器5可以控制箱内的温湿度以模拟某种特定环境。
在一个实施例中,声悬浮装置2包括上超声阵列7、下超声阵列8和连接支架9,连接支架9与培养箱体1内底部固定连接,上超声阵列7、下超声阵列8均与连接支架9可拆卸安装连接,上超声阵列7设置在下超声阵列8上方,上超声阵列7和下超声阵列8的距离为半波长整数倍。
连接支架9可以精密调节上下超声阵列8的距离,使其距离为半波长整数倍,达到悬浮的目的,使得两列波形成的驻波更稳定,从而使轻小物体的悬浮姿态更加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超声阵列7和下超声阵列8均为凹球面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超声波驱动器3包括单片机一100和功率放大芯片200,单片机一100和功率放大芯片200电连接,功率放大芯片200通过导线分别与上超声阵列7与下超声阵列8电连接,功率放大芯片200输出两路20-60khz 正弦信号分别接入上超声阵列7与下超声阵列8,两路20-60khz正弦信号频率一致,方向相反。
将单片机一100输出信号输入功率放大芯片200,实现两路20-60khz正弦信号输出,分别接入上述上超声阵列7与下超声阵列8,且功率足以使上下超声阵列8正常工作。声悬浮装置2能使轻小物体悬浮的原理是两列波的频率和传输速度一致,但是方向相反,故超声波驱动器3产生两路频率和传输速度近乎一致但是方向相反的波以产生驻波。
如图1-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超声阵列7与下超声阵列8包括若干个超声波换能器10,上超声阵列7的各超声波换能器10与下超声阵列8的各超声波换能器10的位置一一对应,功率放大芯片200输出两路20-60khz 正弦信号通过四根导线分别接入上超声阵列7的超声波换能器10与下超声阵列8的超声波换能器10,四根导线两两分别对应两路的正负极12,上超声阵列7与下超声阵列8的超声波换能器10的正负极12方向一致。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超声阵列7、下超声阵列8分别安装1-36个超声波换能器10,每一个超声波换能器10都是正极11朝外,确保声波方向一致。
超声波换能器10可以将输入的20-60khz的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产生声波。
在一个实施例中,超声波驱动器3还包括风扇300,风扇300固定安装在单片机一100的一侧。
将单片机输出信号输入功率放大芯片200,实现两路20-60khz正弦信号输出,分别接入上超声阵列7与下超声阵列8,且功率足以使上下超声阵列8 正常工作,此过程中会引起功率放大芯片200发热,故安装风扇300帮助散热。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温湿度控制器5包括喷雾器1000、电加热器2000、半导体制冷器3000、温度传感器4000、湿度传感器5000和单片机二6000,喷雾器1000、电加热器2000、半导体制冷器3000、温度传感器4000、湿度传感器5000分别与单片机二6000电连接。
由温度传感器4000和湿度传感器5000传送温湿度信号进单片机二6000,单片机二6000输出温湿度控制信号至喷雾器1000和电加热器2000以及半导体制冷器3000。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光学观察仪4,培养箱体1侧壁开设有通孔6,光学观察仪4通过通孔6与培养箱体1内部连通。光学观察仪4可以观察悬浮样品的性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学观察仪4包括光学显微镜400或电子显微镜或X 射线检测成像系统、摄像头500或摄像机和USB接线600;
光学显微镜400或电子显微镜的目镜与摄像头500或摄像机连通,或,X 射线检测成像系统与摄像头500或摄像机连通;
摄像头500或摄像机和USB接线600电连接。
摄像头500或摄像机拍摄光学显微镜400或电子显微镜或X射线检测成像系统得到的图片经过USB接线600传输至电脑,输出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培养箱体1顶部或侧壁一侧安装有拉门手柄或移门,用于打开培养箱体1。
在一个实施例中,培养箱体1为亚克力材质或玻璃材质。
如图3所示,外界温湿度信号由温湿度传感器5000获取后输入单片机二 6000,单片机二6000进行温度比较后输出控制信号调节培养箱内温湿度;单片机一100则输出20-60khz的正弦信号再经功率放大器放大为两路20-60khz 正弦信号,再输入到声悬浮装置2以实现轻小生物悬浮的目的,最后用光学观察仪4观察轻小生物在拟微重力环境下的生物学性状及微观和分子/蛋白水平表达表达等情况。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箱体、声悬浮装置、温湿度控制器和超声波驱动器;
所述声悬浮装置与所述培养箱体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温湿度控制器与所述培养箱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超声波驱动器位于培养箱体外部,通过导线穿过培养箱体与声悬浮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悬浮装置包括上超声阵列、下超声阵列和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与培养箱体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超声阵列、下超声阵列均与连接支架可拆卸安装连接,所述上超声阵列设置在下超声阵列上方,所述上超声阵列和下超声阵列的距离为半波长整数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驱动器包括单片机一和功率放大芯片,所述单片机一和功率放大芯片电连接,所述功率放大芯片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上超声阵列与下超声阵列电连接,所述功率放大芯片输出两路20-60khz正弦信号分别接入上超声阵列与下超声阵列,两路20-60khz正弦信号频率一致,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超声阵列与下超声阵列包括若干个超声波换能器,所述上超声阵列的各超声波换能器与下超声阵列的各超声波换能器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功率放大芯片输出两路20-60khz正弦信号通过四根导线分别接入上超声阵列的超声波换能器与下超声阵列的超声波换能器,四根导线两两分别对应两路的正负极,所述上超声阵列与下超声阵列的超声波换能器的正负极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超声阵列、下超声阵列分别安装1-36个超声波换能器,每一个超声波换能器都是正极朝外,确保声波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驱动器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固定安装在单片机一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控制器包括喷雾器、电加热器、半导体制冷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单片机二,所述喷雾器、电加热器、半导体制冷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分别与单片机二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学观察仪,所述培养箱体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光学观察仪通过通孔与培养箱体内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观察仪包括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或X射线检测成像系统、摄像头或摄像机和USB接线;
所述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的目镜与摄像头或摄像机连通,或,X射线检测成像系统与摄像头或摄像机连通;
所述摄像头或摄像机和USB接线电连接。
CN202222487880.2U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 Active CN218491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87880.2U CN218491763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87880.2U CN218491763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1763U true CN218491763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90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87880.2U Active CN218491763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17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2898A (zh) * 2022-09-20 2022-11-11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及其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2898A (zh) * 2022-09-20 2022-11-11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及其应用
CN115322898B (zh) * 2022-09-20 2024-10-01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91763U (zh) 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
KR102379803B1 (ko) 폴리센싱 생체 전자공학적 시험판
CN201189465Y (zh) 超声悬浮仪
CN109669485B (zh) 基于超声波阵列的声悬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Zhang et al. A manta ray-inspired biosyncretic robot with stable controllability by dynamic electric stimulation
CN115322898B (zh) 一种模拟微重力的声悬浮式生物培养箱及其应用
CN102853898A (zh) 三维mems单片集成矢量水声传感器
Shi et al.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a novel MEMS piezoelectric hydrophone
Cao et al. Application of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in fluid dynamics sensing: past and future
CN105527504A (zh) 一种空间电荷密度测量系统
Zhao et al. An array of flag-typ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for harvesting wind energy
Zhang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fferential MEMS vector hydrophone
Hou et al. Self‐Powered Underwater Force Sensor Based on a T‐Shape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Normal and Tangential Forces
Zhu et al.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MEMS Noise Listener for Ship Noise Detection
Phillips et al. Chlorella sensors in liquid marbles and droplets
CN211262112U (zh) 基于磁定位的矩阵式运动路径检测系统
CN205157429U (zh) 一种基于米氏散射的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
CN111763622A (zh) 磁驱微纳机器人用活细胞体外原位培养测试系统
Li et al. Underwater target detection using hybrid carbon nanotube self-adhesive sensors
CN107329565B (zh) 一种压电式触觉反馈执行器
CN211471437U (zh) 一种培养组件
CN211013767U (zh) 血小板聚集仪测控台
CN203419926U (zh) 高磁场生物试验装置
CN206038509U (zh) 一种用于观测石墨烯晶界观察分析装置
Shi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Four-Unit Array Piezoelectric Bionic MEMS Vector Hydropho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