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81393U - 旋转和升降同轴光源的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和升降同轴光源的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81393U
CN218481393U CN202222763029.8U CN202222763029U CN218481393U CN 218481393 U CN218481393 U CN 218481393U CN 202222763029 U CN202222763029 U CN 202222763029U CN 218481393 U CN218481393 U CN 218481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coaxial light
rotating
hole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630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爱文
陈世超
陈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test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otest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test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Chotest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22227630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81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81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81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描述一种旋转和升降同轴光源的调整装置,是用于测量设备调节同轴光源的位置的调整装置,包括固定机构、调节同轴光源相对于固定机构升降的第一运动机构、以及调节同轴光源相对于固定机构旋转的第二运动机构,第一运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机构的可旋转的第一旋转部,安装于第一旋转部并与第一旋转部的形状相匹配的活动部,第一旋转部配置为与活动部配合并被旋转以调整活动部在第一旋转部的位置,第二运动机构包括与活动部联动的夹持部、设置于夹持部的固定轴、以及可旋转地设置于固定轴并与同轴光源连接的支架。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对同轴光源进行旋转和升降以提供不同打光效果的调整装置。

Description

旋转和升降同轴光源的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和升降同轴光源的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闪测仪比较高频的应用于精密机械、精密模具、精密冲压、计量检测等领域,而在这些精密领域中,工件的精度偏差也容易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对相关工件的检测精度要求也会较高。
闪测仪是通过镜头获取工件的相关影像,然后再基于影像对工件进行分析测量。目前常在闪测仪镜头固定多个光源,通过切换光源对工件的不同特征进行测量。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在测量设备上安装同轴光源,然而当工件高度不同时,在使用同轴光源对工件进行测量前,需要对光源的位置进行调整以在不同的高度位置上对工件进行打光。现有技术常常是在测量设备上固定同轴光源,这种固定同轴光源的方式难以适应各工件的不同形态,也难以实现多种打光效果。并且,根据不同的工件不断的调节同轴光源的位置也容易降低测量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和升降同轴光源的调整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和升降同轴光源的调整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测量设备的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并调节所述同轴光源相对于所述固定机构升降的第一运动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并调节所述同轴光源相对于所述固定机构旋转的第二运动机构,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的可旋转的第一旋转部,安装于所述第一旋转部并与所述第一旋转部的形状相匹配的活动部,所述第一旋转部配置为与所述活动部配合并被旋转以调整所述活动部在所述第一旋转部的位置,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活动部联动的夹持部、设置于所述夹持部的固定轴、以及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固定轴并与所述同轴光源连接的支架。
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调整装置中,包括将调整装置固定于测量设备的固定机构和调整同轴光源的运动的第一运动机构和第二运动机构,通过将第一运动机构的第一旋转部设置于固定机构,将第二运动机构的固定轴设置于与第一运动机构联动的夹持部,第二运动机构的支架与同轴光源连接,通过旋转支架可以对同轴光源进行旋转,当测量工件不需要同轴光源,可以通过旋转支架将同轴光源旋转至一侧以免干扰测量设备的检测。在旋转第一旋转部时,可以通过活动部和夹持部共同带动第二运动机构和同轴光源进行升降。在这种情况下,当需要对工件实施不同的打光效果时,可以对同轴光源进行升降移动以在不同的高度上实现不同的打光效果,并且当工件过高,也可以对同轴光源进行升降以减少同轴光源的碰撞。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调整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测量设备的安装主体和固定于所述安装主体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旋转部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并经由所述第一限位部固定于所述安装主体。由此,能够固定第一旋转部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调整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主体的第一导轨部和第二导轨部,所述安装主体、所述第一导轨部和所述第二导轨部配合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旋转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部和所述第二导轨部之间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由此,能够便于在第一凹槽的槽口中活动第一旋转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调整装置中,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凹槽设置有限制所述活动部的活动范围的限位螺钉。由此,能够减少活动部在无限制下滑的过程中,影响第二运动机构稳定性的可能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调整装置中,可选地,所述活动部包括具有第二通孔的连接块和设置于所述连接块两侧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包括具有与所述第一导轨部相匹配的第一导轨槽并在所述第一导轨部滑动的第一滑动块和具有与所述第二导轨部相匹配的第二导轨槽并在所述第二导轨部滑动的第二滑动块。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调整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旋转部具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块具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旋转部旋转时,可以基于相匹配的螺纹使得旋转部和连接块之间产生相对运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调整装置中,可选地,所述连接块在所述第一旋转部旋转时沿着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安装主体移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连接块同步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由此,能够通过旋转第一旋转部带动滑动部和连接块移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调整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包括连接所述夹持部和所述活动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三通孔和至少一个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的截面呈椭圆形,所述夹持部设置有通过所述第三通孔将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夹持部的第一调节螺钉和通过所述第四通孔将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活动部的第二调节螺钉。由此,能够通过连接部比较稳定的固定第二运动机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调整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第三通孔的截面沿着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四通孔的截面沿着第三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沿着第二方向对夹持部的位置进行调整,沿着第三方向对第二运动机构进行调整。由此,能够比较精确的夹持部的位置进而控制同轴光源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调整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旋转部包括第一旋转轴和控制所述第一旋转轴进行旋转的第一旋钮。由此,能够通过旋转第一旋钮使第一旋转轴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旋转和升降同轴光源的调整装置。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通过参考附图的例子进一步详细地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整装置的应用场景图。
图2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整装置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整装置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运动机构的第一示例。
图5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运动机构的第二示例图。
图6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图,部件相互之间的尺寸的比例或者部件的形状等可以与实际的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例如所包括或所具有的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包括或具有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下面描述中涉及的小标题等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或范围,其仅仅是作为阅读的提示作用。这样的小标题既不能理解为用于分割文章的内容,也不应将小标题下的内容仅仅限制在小标题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和升降同轴光源的调整装置(以下可以简称为调整装置),是用于测量设备调节同轴光源的位置的调整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将调整装置固定在测量设备上,并对调整装置进行调整以改变同轴光源的位置,进而提供不同的打光效果以对高度不一的工件的不同特征进行测量。
图1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整装置1的应用场景图。图2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整装置1的第一视角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整装置1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参见图1,在一些示例中,测量设备2可以是用于测量工件的二维尺寸的设备,例如可以是影像测量设备或闪测设备等。在一些示例中,测量设备2可以包括用于承载工件的承载平台和用于对工件进行测量的测量主机,通过调整装置1可以将同轴光源50设置于测量主机与承载平台之间。由此,同轴光源50能够对工件进行打光。
在一些示例中,不同形态的工件可能需要进行不同效果的打光,例如当工件过小或者工件过长,同轴光源50应用于测量设备2上时,需要相应调整同轴光源50的高度以使其适应不同形态或尺寸的待测工件,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在一些示例中,调整装置1可以包括固定机构10、第一运动机构20、以及第二运动机构30(参见图2)。在一些示例中,固定机构10可以将调整装置1固定于测量设备2上。在一些示例中,调整装置1可以固定于测量设备2的内侧。在这种情况下,基于调整装置1对同轴光源50的位置进行调整,在同轴光源50进行工作时,能够便于测量设备2在合适的打光效果下进行测量。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运动机构20可以设置于固定机构10。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运动机构20可以调节同轴光源50升降。也即,可以通过第一运动机构20实现同轴光源50的高度变化。
图4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运动机构20的第一示例。图5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运动机构20的第二示例图。在一些示例中,通过图4和图5可以表现活动部22的多种实施例。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运动机构30可以设置于第一运动机构20(参见图2或图3)。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运动机构30可以调节同轴光源50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在无需同轴光源50进行辅助打光的时候,可以通过第二运动机构30将同轴光源50旋转至稍微远离测量设备2的一侧。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运动机构20可以包括第一旋转部21和活动部22(参考图2至图4)。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旋转部21可以设置于固定机构10。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旋转部21可旋转。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旋转部21可以包括第一旋转轴和第一旋钮。第一旋钮可以控制第一旋转轴进行旋转。
在一些示例中,活动部22可以安装于第一旋转部21。并且活动部22可以与第一旋转部21的形状相匹配。具体而言,活动部22可以具有与第一旋转部21的形状相匹配的通孔。例如当第一旋转部21大致呈圆柱状,活动部22可以具有大致呈圆柱状的通孔。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旋转部21可以和活动部22配合,并被旋转时调整活动部22在第一旋转部21的位置。也即,在第一旋转部21进行旋转时,活动部22会随着第一旋转部21的旋转而产生位置的变化。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运动机构30可以包括夹持部31、固定轴32、以及支架33(参见图2或图3)。在一些示例中,夹持部31可以与活动部22联动。在一些示例中。支架33可以可旋转地设置于固定轴32并连接同轴光源50。在这种情况下,当活动部22的位置被调整时,设置于第一运动机构20的第二运动机构30的位置可以被调整,并且,当支架33旋转时,可以带动同轴光源50一起旋转。
在一些示例中,夹持部31可以和活动部22联动。换言之,可以通过活动部22联动夹持部31以调整夹持部31的位置,由于夹持部31与活动部22联动,当第一旋转部21旋转时,活动部22在第一旋转部21上的位置发生变化,联动于活动部22的夹持部31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在一些示例中,固定轴32可以设置于夹持部31。固定轴32可以是一个设置于夹持部31且不可旋转的轴。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支架33可旋转地设置于固定轴32,能够在旋转支架33的时候带动同轴光源50一并旋转,由此,能够通过旋转支架33进而调整同轴光源50的位置。在另外一些示例中,也可以通过拨动支架33以使同轴光源50旋转。另外,也可以通过拨动同轴光源50旋转以改变其位置。
在一些示例中,固定机构10可以包括安装主体11和第一限位部12(参见图4)。在一些示例中,安装主体11可以固定于测量设备2。另外,安装主体11还可以用于安装部分机械结构。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限位部12可以安装于安装主体11。并且第一限位部12可以具有第一通孔。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旋转部21可以贯穿于第一通孔,也即,第一旋转部21可以和第一通孔相互匹配。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限位部12可以以固定于安装主体11的方式限制于第一旋转部21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减少第一旋转部21在没有运动限制时,可能导致旋转不稳定的可能性。固定于测量设备2的固定于安装主体11的第一限位部12,第一限位部12具有第一通孔,第一旋转部21贯穿第一通孔并经由第一限位部12固定于安装主体11。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运动机构20可以包括第一导轨部231和第二导轨部232(参见图4)。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导轨部231和第二导轨部232可以固定于安装主体11。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导轨部231和第二导轨部232可以大致成长条状,并且第一导轨部231和第二导轨部232配合可以形成第一凹槽。也即,第一导轨部231和第二导轨部232间隔相应的距离固定于安装主体11,并且第一导轨部231和第二导轨部232之间可以形成槽口。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旋转部21可以设置于槽口之间。由此,能够便于在第一凹槽的槽口中活动第一旋转部21。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凹槽可以设置有限位螺钉。在一些示例中,限位螺钉可以限制于活动部22的活动范围。换言之,在第一凹槽上设置限位螺钉可以在活动部22到达能活动的最远距离时对其进行抵接。由此,能够减少活动部22在无限制下滑的过程中,影响第二运动机构30稳定性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活动部22可以包括连接块221和滑动块222(结合图4和图5)。滑动块222可以设置于连接块221的两侧。在一些示例中,连接块221和滑动块222可以一体成形(参见图4)。在另外一些示例中,连接块221和滑动块222也可以非一体连接(参见图5)。
在一些示例中,连接块221可以具有第二通孔。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通孔可以与第一旋转部21配合。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通孔可以具有内螺纹,第一旋转部21可以具有外螺纹。外螺纹和内螺纹可以相互匹配。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旋转部21旋转时,可以基于相匹配的螺纹使得旋转部和连接块221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另外,在第一旋转部21朝着不同方向(例如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连接块221会随着旋转向上或者向下以进行升降运动,通过与连接块221联动,进而可以实现联动的结构(例如第二运动机构30)的升降运动。
在一些示例中,滑动块222可以包括第一滑动块222a和第二滑动块222b。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滑动块222a可以具有第一导轨槽,第一导轨槽可以和第一导轨部231相匹配。第二滑动块222b可以具有第二导轨槽,第二导轨槽可以和第二导轨部232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滑动块222a和第二滑动块222b可以分别在第一导轨部231和第二导轨部232上进行滑动。由此,能够使滑动块222相对于安装主体11进行移动。
在一些示例中,如上所述,滑动块222(第一滑动块222a和第二滑动块222b)可以设置于连接块221的两侧。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当滑动块222与连接块221一体成形,在第一旋转部21旋转的时候,滑动块222和连接块221可以共同向上或者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二运动机构30进行升降。
在另外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当连接块221和滑动块222固定连接,在第一旋转部21和连接块221产生相对运动的时候,连接块221可以带动滑动块222(第一滑动块222a和第二滑动块222b)在第一导轨部231和第二导轨部232上移动,进而带动第二运动机构30进行升降。
在一些示例中,连接块221可以在第一旋转部21旋转时相对于安装主体11进行移动。在一些示例中,连接块221可以相对于安装主体11朝着第一方向移动。在一些示例中,当第一旋转部21旋转时,连接块221和滑动块222可以同步朝着第一方向进行移动。由此,能够通过旋转第一旋转部21带动滑动块222和连接块221移动。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方向可以为第二运动机构30升降时运动的方向。
图6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部34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示例中,连接部34可以包括第三通孔341和第四通孔342。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通过第三通孔341将连接部34固定于夹持部31。通过第四通孔342将连接部34固定于活动部22。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通过第一调节螺钉将连接部34固定于夹持部31。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通过第二调节螺钉将连接部34固定于活动部22。由此,能够通过连接部34比较稳定的固定第二运动机构30。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通孔341和第四通孔34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优选地,第三通孔341的数量和第四通孔342的数量可以为4。由此,能够比较稳定的将连接部34固定于活动部22。另外,也可以将夹持部31比较稳定的固定于连接部34。由此,能够提高同轴光源50的稳定性。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所示,第三通孔341和第四通孔342的截面可以呈椭圆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一调节螺钉将夹持部31固定于连接部34上时,可以在椭圆形的截面范围内,对夹持部31的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使夹持部31在夹持同轴光源50时,可以调整同轴光源50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以找到打光位置。由此。能够便于测量设备2进行测量。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四通孔342的截面也可以呈椭圆形,通过第二调节螺钉将连接部34固定于活动部22上时,也可以通过调整第二调节螺钉的位置以调节第二运动机构30的整体位置。另外,同轴光源50进行旋转的时候,位置可能会偏转,通过第一调节螺钉和第二调节螺钉可以使同轴光源50尽量处于水平的位置。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通孔341的截面可以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第四通孔342的截面可以沿着第三方向延伸(参见图6)。也即,可以控制第一调节螺钉以调整夹持部31相对于活动部22的前后位置,控制第二调节螺钉以调整第二运动机构30相对于活动部22的左右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沿着第二方向对夹持部31的位置进行调整,沿着第三方向对第二运动机构30进行调整。由此,能够比较精确的夹持部31的位置进而控制同轴光源50的位置。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方向可以为Z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X方向,第三方向可以为Y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或旋转以对同轴光源50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使同轴光源50相对于测量设备2处于不同的位置最后实现不同的打光效果。
虽然以上结合附图和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可以理解,上述说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基于需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旋转和升降同轴光源的调整装置,是用于测量设备调节所述同轴光源的位置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所述测量设备的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并调节所述同轴光源相对于所述固定机构升降的第一运动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并调节所述同轴光源相对于所述固定机构旋转的第二运动机构,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的可旋转的第一旋转部,安装于所述第一旋转部并与所述第一旋转部的形状相匹配的活动部,所述第一旋转部配置为与所述活动部配合并被旋转以调整所述活动部在所述第一旋转部的位置,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活动部联动的夹持部、设置于所述夹持部的固定轴、以及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固定轴并与所述同轴光源连接的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测量设备的安装主体和固定于所述安装主体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旋转部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并经由所述第一限位部固定于所述安装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主体的第一导轨部和第二导轨部,所述安装主体、所述第一导轨部和所述第二导轨部配合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旋转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部和所述第二导轨部之间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凹槽设置有限制所述活动部的活动范围的限位螺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部包括具有第二通孔的连接块和设置于所述连接块两侧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包括具有与所述第一导轨部相匹配的第一导轨槽并在所述第一导轨部滑动的第一滑动块和具有与所述第二导轨部相匹配的第二导轨槽并在所述第二导轨部滑动的第二滑动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转部具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块具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块在所述第一旋转部旋转时沿着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安装主体移动,所述滑动块与所述连接块同步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包括连接所述夹持部和所述活动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三通孔和至少一个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的截面呈椭圆形,所述夹持部设置有通过所述第三通孔将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夹持部的第一调节螺钉和通过所述第四通孔将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活动部的第二调节螺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通孔的截面沿着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四通孔的截面沿着第三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转部包括第一旋转轴和控制所述第一旋转轴进行旋转的第一旋钮。
CN202222763029.8U 2022-10-19 2022-10-19 旋转和升降同轴光源的调整装置 Active CN218481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63029.8U CN218481393U (zh) 2022-10-19 2022-10-19 旋转和升降同轴光源的调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63029.8U CN218481393U (zh) 2022-10-19 2022-10-19 旋转和升降同轴光源的调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81393U true CN218481393U (zh) 2023-02-14

Family

ID=85168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63029.8U Active CN218481393U (zh) 2022-10-19 2022-10-19 旋转和升降同轴光源的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813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1069B (zh) 通用型测量装置及其定位机构
CN110095101B (zh) 一种用于柱状零件测量仪的坐标系标定装置及方法
CN105277121A (zh) 螺纹尺寸自动测定系统
CN106291855A (zh) 可实现五自由度的手动调整机构
CN102756334A (zh) 切割装置
CN110640689A (zh) 一种基于视觉系统的高精密对位装置
CN218481393U (zh) 旋转和升降同轴光源的调整装置
CN103940408A (zh) 五轴影像自动调整测量仪
CN202225185U (zh) 一种提升耦合效率的半自动机台
CN102484046B (zh) 支承装置以及曝光装置
JP2889083B2 (ja) 二次元座標測定機
CN207851457U (zh) 一种超大型高精密面板测量仪器
KR100467060B1 (ko) 편평도와 표면거칠기 동시 측정용 장치
KR100751924B1 (ko) 3차원 형상 측정장치
CN216954385U (zh) 一种激光干涉仪调整平台
CN110561540B (zh) 一种用于光学定心仪的调整装置
CN209623716U (zh) 一种拉线式测量系统的辅助调节装置
CN109708606B (zh) 一种基于运动参数表征的复合凸轮加工精度检测装置和方法
CN206420446U (zh) 五自由度数据处理投影仪
TWI414792B (zh) A sensing device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CN116147503B (zh) 激光位移传感器测试机器人主从距离准确度方法及系统
CN106441158B (zh) 五自由度数据处理投影仪
CN219977327U (zh) 一种四轴影像测量仪
CN111486863A (zh) 运动测量方法及其系统
CN221087958U (zh) 一种数控机床床身调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