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73390U - 压电陶瓷共振音响 - Google Patents
压电陶瓷共振音响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473390U CN218473390U CN202222398668.9U CN202222398668U CN218473390U CN 218473390 U CN218473390 U CN 218473390U CN 202222398668 U CN202222398668 U CN 202222398668U CN 218473390 U CN218473390 U CN 2184733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onance
- piezoceramic
- magnet
- voice coil
- piezoelectric ceram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Audible Ban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压电陶瓷共振音响,包括壳体、扬声器、以及磁性共振膜,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扬声器包括共振体和压电陶瓷片,所述共振体配置于根据音频电流振动、而伸出于所述通孔外或缩进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共振体上设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用于贴附于介质面上,所述压电陶瓷片连接于所述共振体;所述磁性共振膜连接于所述扬声器朝向所述介质面的一侧。上述的压电陶瓷共振音响在扬声器上设置压电陶瓷,能够进一步兼顾高低频声响,且拓宽音响重放频带,提升音响的音质,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听觉享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音频播放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电陶瓷共振音响。
背景技术
传统音响的扬声器设有呈漏斗状的盆架结构,且一般设于音响壳体的内部,导致传统音响的外形尺寸难以满足轻便、易携带的需求。
共振音响没有设置盆架,而是通过音圈和介质面(硬质物体的表面)共振,实现发声。因此,通过使介质面(如桌面、铁板等)振动,而播放出声音的共振音响,相较于传统的音响,能够大大缩小音响的体积,以满足人们对音响轻便、易携带的需求。但现有共振音响的音质不高,难以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听觉享受。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听觉享受的的压电陶瓷共振音响。
一种压电陶瓷共振音响,包括壳体、扬声器、以及磁性共振膜,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扬声器包括共振体和压电陶瓷片,所述共振体配置于根据音频电流振动、而伸出于所述通孔外或缩进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共振体上设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用于贴附于介质面上,所述压电陶瓷片连接于所述共振体;所述磁性共振膜连接于所述扬声器朝向所述介质面的一侧。
由此可知,上述的压电陶瓷共振音响可以通过音频电流产生振动,共振体可以根据音频电流产生振动,共振体带动介质面一起振动即共振,以发出声音;连接面能够提高共振体和介质面的连接稳定性,以确保音响传音的稳定性。此外,在扬声器上设置压电陶瓷,能够进一步兼顾高低频声响,且拓宽音响重放频带,提升音响的音质,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听觉享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电陶瓷片为圆形或方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电陶瓷片朝向所述介质面一侧的面积S1大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介质面一侧的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性共振膜为软磁共振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性共振膜为硬磁共振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性共振膜连的边缘支撑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磁性共振膜为圆锥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电陶瓷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压电陶瓷片通过内电极并联在一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压电陶瓷片连接有引线,所述引线通过所述壳体引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共振体朝向所述介质面的一侧面上涂抹有胶水或胶粘粒子,以形成所述连接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还包括双面胶贴,所述双面胶贴设于所述共振体的一侧,所述双面胶贴背离所述共振体的一侧面为所述连接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还包括音圈,所述音圈配置为被通以音频电流、以产生振动;所述共振体贴装于所述音圈朝向所述介质面的一侧面,并与所述音圈共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还包括第一磁体和铁棒;所述第一磁体套设于所述铁棒的外周,所述音圈设于所述第一磁体的一侧,所述共振体位于所述音圈背离所述第一磁体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还包括第二磁体和铁圆筒;所述第二磁体设于所述铁圆筒的内部,所述音圈设于所述第二磁体的一侧,所述共振体位于所述音圈背离所述第二磁体的一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电陶瓷共振音响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扬声器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压电陶瓷共振音响;100、壳体;200、扬声器;210、共振体;211、连接面;212、双面胶贴;220、压电陶瓷片;231、第一磁体;232、第二磁体;241、铁棒;242、铁圆筒;270、音圈;300、磁性共振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示,一种压电陶瓷共振音响10,包括壳体100、扬声器200、以及磁性共振膜300。壳体100的一侧设有通孔(图未标)。扬声器200包括共振体210和压电陶瓷片220。共振体210配置于根据音频电流振动、而伸出于通孔外或缩进于通孔内。共振体210上设有连接面211。连接面211用于贴附于介质面上。压电陶瓷片220连接于共振体210。磁性共振膜300连接于扬声器200朝向介质面的一侧。
由此可知,上述的压电陶瓷共振音响10可以通过音频电流产生振动,共振体210可以根据音频电流产生振动,共振体210带动介质面一起振动即共振,以发出声音;连接面211能够提高共振体210和介质面的连接稳定性,以确保音响传音的稳定性。此外,在扬声器200上设置压电陶瓷,能够进一步兼顾高低频声响,且拓宽音响重放频带,提升音响的音质,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听觉享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介质面应理解为塑胶结构的表面、玻璃面、墙面、瓷砖板面、木材表面、或金属结构的表面等。
进一步地,该介质面可以为平面,以提升介质面与共振体2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例如,在使用时,可将连接面211贴与平整的家具的表面连接,如本申请中的姚丹陶瓷共振音响可以贴装在冰箱、微波炉等家具的表面上。当然,介质面也可以为曲面,此时共振体210与该介质面贴合的一侧面应能够与介质面贴合。
还需要说明的是,压电陶瓷片22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等,在此不作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材料特性、尺寸和板体表面温度的不同,不同的介质面与共振体210达到共振时的频率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硬度较大的介质面的扩音效果会比硬度较小的介质面的扩音效果更好。
在本申请中,通孔的内径大小是为了适配共振体210的外径大小,以保证共振体210伸进伸出不会受到阻碍,同时还要保证共振体210与通孔的内侧壁之间不会有间隙,如果共振体210与通孔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声波便会直接从这些间隙传出,这样,形成的声音效果很差。本申请的共振体210的外径大小为15mm-50mm,通孔的内径为15mm-50mm,优选为30mm-50mm。
可以理解地,磁性共振膜300振动、以带动介质面共振,实现发出声音;可以这样说,磁性共振膜300是将音圈270的振动、更好地传递给介质面,以使得介质面能够发出更加好听的声音;若没有磁性共振膜300,音圈270直接接触介质面,这样,介质面的振动多多少少会受影响,发声的效果欠佳。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共振膜的半径等于音圈270的半径,但也可以稍微大于或者稍微小于音圈270的半径,这样,共振膜传递振动的效果是最好的。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压电陶瓷片220朝向介质面一侧的面积S1大于壳体100朝向介质面一侧的面积。压电陶瓷片220和介质面的面积越大,其通过共振传发出的声音的音量也会越大,有利于在一些特殊场合起到提示、警示、以及驱逐的效果。例如,可将本申请中的压电陶瓷共振音响10贴附在公共场所中面积较大的墙面上,共振体210较小的振动能够通过压电陶瓷片220和介质面逐渐将声音扩大,有利于在紧急情况发出警示音,辅助传达信息、驱散人群等。
此外,该压电陶瓷共振音响10还可以用在机场航站楼等需要避免鸟群聚集的地方:将该压电陶瓷共振音响10贴附在高塔的外侧墙壁上,高塔的外侧墙壁作为介质面,能够将声音扩大,用于驱逐鸟群,避免飞机和鸟群相遇,防止意外发生。
进一步地,由于具有低矫顽力的磁性材料(亦称为导磁材料)具有饱和磁通密度高、磁导率高、磁滞回线呈狭长形、面积小,磁滞损耗小,剩磁及矫顽力小等特性。因此,软磁材料、以及硬磁材料均可应用于本压电陶瓷共振音响10的共振膜中,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音响的品质,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听觉享受。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磁性共振膜300连的边缘支撑在壳体100上。磁性共振膜300为圆锥形。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压电陶瓷片22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压电陶瓷片220通过内电极并联在一起。至少两个压电陶瓷片220连接有引线。引线通过壳体100引出。多层压电陶瓷片220通过PCB或专用连接端子引出,引线连接多层压电陶瓷片220,通过壳体100引出,音频信号的引入方式通过固装配在壳体100中的PCB或转动连接端子进行过渡。多层压电陶瓷片220上的引线由软线或软箔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式连接,另一端连接在专用连接端子上,使得音频信号可通过固定在PCB或专用端子上的音频插口接入。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共振体210朝向介质面的一侧面上涂抹有胶水或胶粘粒子,以形成连接面211,即为共振体210与连接面211是一体结构,这样,共振体210直接地与介质面吸附连接,以使得音圈270的振动能够很好地传递给介质面,引起介质面共振,而不会有过多的振动能量流失。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扬声器200还包括双面胶贴212。双面胶贴212设于共振体210的一侧。双面胶贴212背离共振体210的一侧面为连接面211。通过双面胶贴212,也可以使共振体210与介质面紧密连接,且由于双面胶贴212具有塑性,在被共振体210与介质面相互挤压时,可以很好地填充共振体210与介质面之间的间隙,以避免振动能量从这些间隙中流失。
具体地,双面胶贴212的厚度为1.5mm-5mm,若双面胶贴212太厚,共振体210的振动能量有很大部分会被双面胶贴212吸收,从而,传递到介质面上的振动能量就很少了,若双面胶贴212太薄,一是加工难度大,二是双面胶贴212不能很好地填充共振体210与介质面之间的间隙,这样,也会影响振动的传递,影响介质面的出声效果。在本申请中,双面胶贴212的厚度选择为1.5mm-5mm,以避免出现上述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根据共振体210的外径大小选择适合厚度的双面胶贴212,共振体210的外径大于或者等于30mm时,可以选择3mm-5mm厚度的双面胶贴212,共振体210的外径小于30mm时,一般选择1.5mm-3mm厚度的双面胶贴212。
在本申请中,将双面胶贴212和共振体210分开设计成2个结构件,这样可以同时加工制造双面胶贴212和共振体210,以能够缩短工期,加速生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扬声器200还包括音圈270。音圈270配置为被通以音频电流、以产生振动。共振体210贴装于音圈270朝向介质面的一侧面,并与音圈270共振。
音圈270配置为被通以音频电流,以产生振动。共振体210贴装于音圈270朝向板体的一侧面,并与音圈270共振。连接面211设于共振体210背离音圈270的一侧(即共振体210朝向板体的一侧)。因此,连接面211用于与介质面连接。音圈270被通以音频电流时会振动,并带动共振体210一同振动。共振体210振动时会带动介质面一起振动,即共振,以发出声音。
需要说明的是,与传统音响的发声原理相同,本申请中的音圈270在被通以音频电流时,会产生磁场,该磁场也会与磁体所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扬声器200还包括第一磁体231和铁棒241。第一磁体231套设于铁棒241的外周。音圈270设于第一磁体231的一侧。共振体210位于音圈270背离第一磁体231的一侧。或如图3所示,扬声器200还包括第二磁体232和铁圆筒242。第二磁体232设于铁圆筒242的内部。音圈270设于第二磁体232的一侧。共振体210位于音圈270背离第二磁体232的一侧。
第一磁体231或者第二磁体232均能够产生恒定的磁场,音圈270被通以音频电流之后、也会产生磁场,这样,第一磁体231或者第二磁体232的磁场与音圈270的磁场会相互作用,第一磁体231或者第二磁体232的磁场会推动音圈270移动,且由于音圈270的磁场强弱会随时变化,以此,第一磁体231或者第二磁体232的磁场会推动音圈270来回移动,即使得音圈270振动,以带动共振体210振动,进而带动板体振动,实现发出声音。
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表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应当容易地理解,应当按照最宽的方式解释本公开中的“在……上”、“在……以上”和“在……之上”,以使得“在……上”不仅意味着“直接处于某物上”,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具有中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以上”或者“在……之上”不仅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的含义,还可以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且其间没有中间特征或层(即,直接处于某物上)的含义。
此外,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下面”、“以下”、“下方”、“以上”、“上方”等,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如图所示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附图所示的取向之外的处于使用或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装置可以具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者处于其他取向上),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可以同样被相应地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压电陶瓷共振音响,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通孔;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包括共振体和压电陶瓷片,所述共振体配置于根据音频电流振动、而伸出于所述通孔外或缩进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共振体上设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用于贴附于介质面上,所述压电陶瓷片连接于所述共振体;
磁性共振膜,所述磁性共振膜连接于所述扬声器朝向所述介质面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陶瓷共振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片为圆形或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陶瓷共振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片朝向所述介质面一侧的面积S1大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介质面一侧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陶瓷共振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共振膜为软磁共振膜;或,所述磁性共振膜为硬磁共振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陶瓷共振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共振膜连的边缘支撑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磁性共振膜为圆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陶瓷共振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压电陶瓷片通过内电极并联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电陶瓷共振音响,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压电陶瓷片连接有引线,所述引线通过所述壳体引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陶瓷共振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体朝向介质面的一侧面上涂抹有胶水或胶粘粒子,以形成所述连接面;或,
所述扬声器还包括双面胶贴,所述双面胶贴设于所述共振体的一侧,所述双面胶贴背离所述共振体的一侧面为所述连接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陶瓷共振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还包括音圈,所述音圈配置为被通以音频电流、以产生振动;
所述共振体贴装于所述音圈朝向所述介质面的一侧面,并与所述音圈共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电陶瓷共振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还包括第一磁体和铁棒;
所述第一磁体套设于所述铁棒的外周,所述音圈设于所述第一磁体的一侧,所述共振体位于所述音圈背离所述第一磁体的一侧;
或者,所述扬声器还包括第二磁体和铁圆筒;
所述第二磁体设于所述铁圆筒的内部,所述音圈设于所述第二磁体的一侧,所述共振体位于所述音圈背离所述第二磁体的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98668.9U CN218473390U (zh) | 2022-09-08 | 2022-09-08 | 压电陶瓷共振音响 |
PCT/CN2023/103256 WO2023208258A1 (zh) | 2022-04-28 | 2023-06-28 | 扬声器、共振音响、共振音响的控制方法以及教学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98668.9U CN218473390U (zh) | 2022-09-08 | 2022-09-08 | 压电陶瓷共振音响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473390U true CN218473390U (zh) | 2023-02-10 |
Family
ID=85142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98668.9U Active CN218473390U (zh) | 2022-04-28 | 2022-09-08 | 压电陶瓷共振音响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47339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08258A1 (zh) * | 2022-04-28 | 2023-11-02 | 深圳市云动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 扬声器、共振音响、共振音响的控制方法以及教学板 |
-
2022
- 2022-09-08 CN CN202222398668.9U patent/CN21847339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08258A1 (zh) * | 2022-04-28 | 2023-11-02 | 深圳市云动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 扬声器、共振音响、共振音响的控制方法以及教学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103873B2 (ja) | 静電型超音波トランスデューサの駆動制御方法、静電型超音波トランスデューサ、これを用いた超音波スピーカ、音声信号再生方法、超指向性音響システム及び表示装置 | |
CN104320741B (zh) | 带有石墨烯复合音膜的音频装置 | |
WO2021093677A1 (zh) | 一种发声装置 | |
JP2000312398A (ja) | 電気音響変換器 | |
CN105721996A (zh) | 一种发声结构单元、包含该单元的耳机及驱动发声方法 | |
JP2010062819A (ja) | スピーカ装置 | |
CN205491056U (zh) | 一种发声结构单元及包含该单元的耳机 | |
CN110381428A (zh) | 新型压电扬声器 | |
CN217591016U (zh) | 扬声器和共振音响 | |
CN218473390U (zh) | 压电陶瓷共振音响 | |
US4048454A (en) | Sonic transducer employing rigid radiating member | |
KR101000756B1 (ko) | 마이크로 스피커용 일체형 진동판, 그 제조 방법 및 그 진동판을 포함하는 마이크로 스피커 | |
WO1995010926A1 (en) | Loudspeaker apparatus | |
TWI523543B (zh) | 壓電喇叭 | |
CN105979449B (zh) | 动圈压电复合扬声器 | |
KR100783683B1 (ko) | 마이크로스피커 | |
CN217883736U (zh) | 一种带有贴附式音响的教学板 | |
CN211831141U (zh) | 扬声器结构 | |
TWM469703U (zh) | 壓電喇叭 | |
CN220108195U (zh) | 发声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19761286U (zh) | 一种多层压电陶瓷发声单元及包含该单元的耳机 | |
CN217643704U (zh) | 一种pvdf膜扬声器音箱 | |
CN216487276U (zh) | 一种具有语音播报和蜂鸣功能的报警器 | |
CN211860539U (zh) | 高功率低频率的扬声器 | |
CN210725322U (zh) | 一种能提升高音频响的扬声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