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70196U - 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70196U
CN218470196U CN202222257197.XU CN202222257197U CN218470196U CN 218470196 U CN218470196 U CN 218470196U CN 202222257197 U CN202222257197 U CN 202222257197U CN 218470196 U CN218470196 U CN 218470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sensor
damper
driving
shock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5719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家文
张敬师
陆义军
陆圣青
傅文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5719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70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70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70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用于对减振机构的减振参数进行标定,减振机构包括第一减振器和第二减振器。所述减振参数标定装置包括基座、驱动机构、传感机构和标定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通过驱动机构、传感机构和标定机构的配合,能够对包括第一减振器和第二减振器的减振机构的减振参数进行标定,以实现对包括多个减振器的减振系统的减振参数的标定。

Description

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系统标定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更新换代和乘客对车辆的舒适性要求,车辆减振系统的设计尤为重要。通过标定和优化车辆减振系统,能够提高车辆运行的平稳性,提高乘客的乘坐体验感。
目前的车辆减振系统标定中,通常仅能对单体减振器进行单一参数的标定,例如单一的载荷标定,这种标定难以应用于实际的复杂车辆减振系统中,并且标定精度不高,标定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仅能对单体减振器进行单一参数的标定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用于对减振机构的减振参数进行标定,减振机构包括第一减振器和第二减振器,所述减振参数标定装置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用于连接减振机构;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与第一减振器连接并使得第一减振器发生变形,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与第二减振器连接并使得第二减振器发生变形;
传感机构,所述传感机构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上,并用于检测第一减振器变形状态下的第一响应数据,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上,并用于检测第二减振器变形状态下的第二响应数据;
标定机构,所述标定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与所述标定机构连接,所述标定机构用于通过结合所述第一响应数据和所述第二响应数据对减振机构的减振参数进行标定。
可选地,所述减振参数标定装置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用于与减振机构连接,所述传感机构位于所述驱动机构靠近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导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滑台,所述滑台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上。
可选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传动座,所述传动座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台上,所述传动座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减振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可选地,所述减振参数标定装置还包括止挡机构,所述止挡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止挡机构包括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在所述驱动机构使得减振机构发生变形的情况下,所述驱动机构和减振机构限位于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第一力传感器和第一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包括第二力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位于所述基座表面的一个相对侧,并使得第一减振器和第二减振器的变形方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与第三减振器连接并使得第三减振器发生变形,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与第四减振器连接并使得第四减振器发生变形;
所述传感机构还包括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件上,并用于检测第三减振器变形状态下的第三响应数据,所述第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四驱动件上,并用于检测第四减振器变形状态下的第四响应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三驱动件和所述第四驱动件分别位于所述基座表面的另一个相对侧,并使得第三减振器和第四减振器的变形方向相同,第三减振器和第四减振器的变形方向与第一减振器和第二减振器的变形方向不同。
可选地,所述标定机构用于对减振机构的刚度参数和阻尼参数进行标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通过驱动机构、传感机构和标定机构的配合,能够对包括第一减振器和第二减振器的减振机构的减振参数进行标定,以能够实现对包括多个减振器的减振系统的减振参数的标定。同时,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也具有较高的标定精度和标定效率,能够便于不同车辆减振系统的匹配。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传动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11、导轨;2、减振机构;21、第一减振器;22、第二减振器;3、驱动机构;31、第一驱动件;32、第二驱动件;4、传感机构;41、第一传感器;42、第二传感器;5、传动机构;51、滑台;52、传动座;521、第一连接部;522、第二连接部;53、第一传动件;54、第二传动件;6、止挡机构;61、第一止挡件;62、第二止挡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用于对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进行标定,减振机构2可以包括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根据实际的车辆减振需求,减振机构2也可以包括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减振器。
减振机构2多用于车辆减振系统中,车辆减振系统中的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的减振参数,以使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实现良好的减振效果,进而稳定车辆,提高车辆运行的平稳性。
如图1至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减振参数标定装置包括:
基座1,所述基座1用于连接减振机构2;
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所述第一驱动件31用于与第一减振器21连接并使得第一减振器21发生变形,所述第二驱动件32用于与第二减振器22连接并使得第二减振器22发生变形;
传感机构4,所述传感机构4包括第一传感器41和第二传感器42,所述第一传感器41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件31上,并用于检测第一减振器21变形状态下的第一响应数据,所述第二传感器42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件32上,并用于检测第二减振器22变形状态下的第二响应数据;
标定机构,所述标定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第一传感器41和所述第二传感器42均与所述标定机构连接,所述标定机构用于通过结合所述第一响应数据和所述第二响应数据对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进行标定。
如图1所示,可以将减振机构2连接于基座1上,并将驱动机构3与减振机构2连接,以使得驱动机构3能够作用于减振机构2并使减振机构2发生变形。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3用于模拟车辆运行过程中的车身姿态变化,比如浮沉、点头、侧滚等。而在车身姿态变化的过程中,减振机构2相应被压缩或者被拉伸而发生变形。
具体地,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第一驱动件31用于与第一减振器21连接并使得第一减振器21在模拟车辆运行过程中能够发生变形,第二驱动件32用于与第二减振器22连接并使得第二减振器22在模拟车辆运行过程中能够发生变形。本申请实施例利用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能够分别对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进行压缩,进而能够通过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对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进行多次独立标定,从而优化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提高减振机构2的减振效果。
其中,驱动机构3可以为液压伺服作动器、电动伺服作动器等常用的驱动装置。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可以为相同的驱动装置,使得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可以互换使用,也便于驱动机构3的批量生产,降低了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生产成本。
如图1所示,传感机构4设置于驱动机构3上,传感机构4用于在模拟车辆运行过程中检测减振机构2的响应数据。传感机构4可以包括第一传感器41和第二传感器42,第一传感器41设置于第一驱动件31上,第一传感器41用于检测第一减振器21变形状态下的第一响应数据;第二传感器42设置于第二驱动件32上,并用于检测第二减振器22变形状态下的第二响应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传感器41和第二传感器42,能够在模拟车辆运行的过程中利用第一传感器41和第二传感器42分别检测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的响应数据,以得到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的两个变形数据,进而能够结合这两个响应数据对减振机构2的参数进行多次标定,以优化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提高减振机构2的减振效果。
其中,第一传感器41和第二传感器42可以为相同的传感器,以便于对第一传感器41和第二传感器42检测到的两个响应数据的结合,降低了标定难度,提高了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标定便捷性和标定效率。并且,将第一传感器41和第二传感器42设置为相同的传感器,也便于第一传感器41和第二传感器42的互换使用,提高了第一传感器41和第二传感器42的利用率,便于传感机构4的批量生产,降低了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生产成本。
标定机构(图中未示出)设置于基座1上,将第一传感器41和第二传感器42均与标定机构连接,使得标定机构能够接收第一传感器41和第二传感器42检测到的第一响应数据和第二响应数据。
标定机构可以包括控制器和运算器等器件。标定机构能够通过结合第一响应数据和第二响应数据对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进行标定,比如标定机构可以分别参考第一响应数据和第二响应数据对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进行两次独立的标定,也可以同时参考第一响应数据和第二响应数据对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进行一次标定,进而实现对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的多次标定,以优化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提高减振机构2的减振效果,也提高了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标定精度和标定效率。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驱动机构3、传感机构4和标定机构的配合,能够对包括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的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进行标定,以实现对包括多个减振器的减振系统的多个减振参数(例如刚度参数和阻尼参数)的标定。同时,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也具有较高的标定精度和标定效率,能够便于不同车辆减振系统的匹配,也能够便于车辆减振系统的调试,且降低了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成本。
可选地,所述减振参数标定装置还包括传动机构5,所述传动机构5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传动机构5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3连接,所述传动机构5的另一端用于与减振机构2连接,所述传感机构4位于所述驱动机构3靠近所述传动机构5的一端。
如图1所示,减振参数标定装置还包括传动机构5,将传动机构5设置于基座1上,且传动机构5的一端与驱动机构3连接,传动机构5的另一端用于与减振机构2连接,使得传动机构5能够将驱动机构3的驱动力传递至相连的减振机构2,以使减振机构2能够在驱动力的驱动下发生变形。其中,根据具体设计,传动机构5与相连的基座1可以构成滑块导轨结构、皮带与皮带轮结构、链条与链轮结构、磁悬浮机构等其它常用的传动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的传动机构5能够在传递驱动机构3的驱动下的同时,传动机构5也能够引导减振机构2的变形,以增强减振机构2的减振效果。另外,通过在驱动机构3和减振机构2之间设置传动机构5,并将传感机构4设置于驱动机构3靠近传动机构5的一端,还可以利用传动机构5降低驱动机构3和减振机构2两者的重力对减振机构2变形的影响,以保证传感机构4检测到的减振机构2变形状态下的响应数据的精准性,进而能够提高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标定精度。
可选地,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第一传动件53,所述第一传动件53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第一传动件5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31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53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一减振器21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41位于所述第一驱动件31靠近所述第一传动件53的一端。第一传动件53能够将第一驱动件31的驱动力传递至相连的第一减振器21,以使第一减振器21能够在驱动力的驱动下发生变形,保证第一传感器41检测到的第一减振器21变形状态下的第一响应数据的精准性,进而能够提高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标定精度。
可选地,所述传动机构5还包括第二传动件54,所述第二传动件54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第二传动件5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件32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54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二减振器22连接,所述第二传感器42位于所述第二动件靠近所述第二传动件54的一端。第二传动件54能够将第二驱动件32的驱动力传递至相连的第二减振器22,以使第二减振器22能够在驱动力的驱动下发生变形,保证第二传感器42检测到的第二减振器22变形状态下的第二响应数据的精准性,进而能够提高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标定精度。
可选地,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导轨11,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滑台51,所述滑台51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11上。
如图2所示,传动机构5包括滑台51,滑台51与导轨11滑动连接,使得滑台51能够带动传动机构5在导轨11上运动,进而传动机构5能够在基座1上沿导轨11的方向运动,以能够将驱动机构3的驱动力传递至相连的减振机构2,以使减振机构2能够在驱动力的驱动下发生变形。
本申请实施例利用导轨11和滑台51的配合,能够在传递驱动机构3的驱动力的同时,引导减振机构2的变形,以增强减振机构2的减振效果。同时也能够保证传感机构4检测到的减振机构2变形状态下的响应数据的精准性,进而能够提高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标定精度。
可选地,所述传动机构5还包括传动座52,所述传动座52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台51上,所述传动座52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部521和第二连接部522,所述第一连接部521用于与减振机构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522与所述驱动机构3连接。
如图2所示,传动机构5还包括传动座52,传动座52固定设置于滑台51上,以能够跟随滑台51一同在导轨11上运动,传动座52用于与驱动机构3和减振机构2连接以传递驱动力。具体地,传动座52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部521和第二连接部522,根据实际的传动座52设计,第一连接部521和第二连接部522可以均为连接板;第一连接部521和第二连接部522也可以均为连接座;第一连接部521和第二连接部522还可以一个为连接板,一个为连接座。
第一连接部521用于与减振机构2连接,第二连接部522用于与驱动机构3连接,以能够将传动机构5与减振机构2和驱动机构3连接,使得传动机构5能够将驱动机构3的驱动力通过传动座52传递至相连的减振机构2,以使减振机构2能够在驱动力的驱动下发生变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动机构5与相连的基座1可以构成皮带与皮带轮结构,皮带轮框体设置于基座1上,传动机构5包括皮带,皮带能够在皮带轮框体的轨道上运动。皮带的两端分别连接驱动机构3和减振机构2,以能够将驱动机构3的驱动力通过皮带传递至相连的减振机构2,以引导减振机构2在驱动力的驱动下发生变形。
可选地,所述减振参数标定装置还包括止挡机构6,所述止挡机构6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止挡机构6包括第一止挡件61和第二止挡件62,在所述驱动机构3使得减振机构2发生变形的情况下,所述驱动机构3和减振机构2限位于所述第一止挡件61和所述第二止挡件62之间。
如图1所示,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还包括止挡机构6,止挡机构6包括第一止挡件61和第二止挡件62,第一止挡件61和第二止挡件62之间形成有止挡间隙。在驱动机构3使得减振机构2发生变形的情况下,驱动机构3和减振机构2均保持在止挡间隙中,使驱动机构3和减振机构2限位于第一止挡件61和第二止挡件62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止挡件61和第二止挡件62,保证在驱动机构3使得减振机构2发生变形的情况下,驱动机构3和减振机构2均限位于第一止挡件61和第二止挡件62之间,能够保证驱动机构3和减振机构2在基座1上的位置不发生改变,避免驱动机构3和减振机构2的窜动影响传感机构4的检测数据,保证传感机构4检测到的响应数据的精准性,提高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标定精度。
其中,可以设置第一止挡件61位于驱动机构3未与减振机构2连接的一侧,以使得第一止挡件61能够对驱动机构3进行限位;设置第二止挡件62位于减振机构2未与驱动机构3连接的一侧,以使得第二止挡件62能够对减振机构2进行限位,从而实现对驱动机构3和减振机构2的共同限位,例如图1的设置。还可以设置第一止挡件61位于减振机构2未与驱动机构3连接的一侧,以使得第一止挡件61能够对减振机构2进行限位;设置第二止挡件62位于驱动机构3未与减振机构2连接的一侧,以使得第二止挡件62能够对驱动机构3进行限位,从而实现对驱动机构3和减振机构2的共同限位。
另外,如图1所示,可以设置连接于第一驱动件31的第一止挡件61与连接于第二驱动件32的第一止挡件61结构相同,以便于第一止挡件61的互换使用,同时也便于第一止挡件61的批量生产,降低了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提高了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生产效率。还可以设置连接于第一减振器21的第二止挡件62与连接于第二减振器22的第二止挡件62结构相同,以便于第二止挡件62的互换使用,同时也便于第二止挡件62的批量生产,降低了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提高了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生产效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第一止挡件61与第二止挡件62结构相同,以便于第一止挡件61和第二止挡件62的互换使用,同时也便于止挡机构6的批量生产和止挡机构6的更换维修,降低了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提高了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生产效率。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止挡机构6可以设置为图1中的止挡座结构,止挡座的L型外壳两侧分别与基座1的表面和减振机构2(或者驱动机构3)固定连接,在L型外壳内还可以有如图1所示的三棱柱稳定结构,使得能够利用该止座结构对减振机构2和驱动机构3进行限位。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感器41包括第一力传感器和第一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42包括第二力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
如图1所示,设置在第一驱动件31上的第一传感器41可以包括第一力传感器和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一力传感器能够检测第一减振器21变形状态下的第一载荷数据,第一位移传感器能够检测第一减振器21变形状态下的第一位移数据,第一载荷数据和第一位移数据组成第一响应数据。设置于第二驱动件32上的第二传感器42可以包括第二力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第二力传感器能够检测第二减振器22变形状态下的第二载荷数据,第二位移传感器能够检测第二减振器22变形状态下的第二位移数据,第二载荷数据和第二位移数据组成第二响应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第一传感器41和第二传感器42的类型,使得标定机构能够便捷地接收第一载荷数据、第一位移数据、第二载荷数据和第二位移数据,进而标定机构能够通过结合这四个数据对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进行多次标定,降低了标定机构的标定难度,也提高了标定机构的标定效率,便于对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的优化,也提高了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标定精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31和所述第二驱动件32分别位于所述基座1表面的一个相对侧,并使得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的变形方向相同。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设置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分别位于基座1表面的一个相对侧,并使得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的变形方向相同。比如,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可以分别位于图1中的基座1表面的左右两侧,使得相连接的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也位于图1中的基座1表面的左右两侧,以能够模拟车辆运行过程中车身左右两侧的减振,提高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标定精度。
并且,本申请实施例设置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的变形方向相同,比如第一减振器21被压缩时,第二减振器22也被压缩;第一减振器21被拉伸时,第二减振器22也被拉伸,使得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能够同向减振以加强减振效果。另外,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还可以通过减振机构2中的控制器进行交互,以共同稳定车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分别位于基座1表面的前后两侧,使得相连接的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也位于图1中的基座1表面的前后两侧,以能够模拟车辆运行过程中车身前后两侧的减振,提高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标定精度。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与第三减振器连接并使得第三减振器发生变形,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与第四减振器连接并使得第四减振器发生变形;
所述传感机构4还包括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件上,并用于检测第三减振器变形状态下的第三响应数据,所述第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四驱动件上,并用于检测第四减振器变形状态下的第四响应数据。
具体地,驱动机构3还包括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第三驱动件用于与第三减振器连接并使得第三减振器在模拟车辆运行过程中能够发生变形,第四驱动件用于与第四减振器连接并使得第四减振器在模拟车辆运行过程中能够发生变形。本申请实施例利用第一驱动件31、第二驱动件32、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能够分别对第一减振器21、第二减振器22、第三减振器和第四减振器进行压缩,进而能够对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进行重复检测和多次标定,从而优化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提高减振机构2的减振效果。
其中,驱动机构3可以为液压伺服作动器、电动伺服作动器等其它常用的驱动装置。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可以为相同的驱动装置,使得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可以互换使用,也便于驱动机构3的批量生产,降低了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生产成本。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1、第二驱动件32、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可以均为相同的驱动装置,使得第一驱动件31、第二驱动件32、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可以互换使用,也便于驱动机构3的批量生产,降低了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生产成本。
具体地,传感机构4还包括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第三传感器设置于第三驱动件上,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三减振器变形状态下的第三响应数据;第四传感器设置于第四驱动件上,并用于检测第四减振器变形状态下的第四响应数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传感器41、第二传感器42、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能够在模拟车辆运行的过程中利用这四个传感器独立检测减振机构2的响应数据,以得到减振机构2的四个变形数据,进而能够结合这四个响应数据对减振机构2的参数进行多次标定,以优化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提高减振机构2的减振效果。
其中,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可以为相同的传感器,以便于对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检测到的两个响应数据的结合,降低了标定难度,提高了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标定便捷性和标定效率。并且,将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设置为相同的传感器,也便于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的互换,提高了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的利用率,便于传感机构4的批量生产,降低了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生产成本。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41、第二传感器42、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可以均为相同的传感器,也便于第一传感器41、第二传感器42、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的互换,提高了传感机构4的利用率,便于传感机构4的批量生产,降低了该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成本。
可选地,所述第三驱动件和所述第四驱动件分别位于所述基座1表面的另一个相对侧,并使得第三减振器和第四减振器的变形方向相同,第三减振器和第四减振器的变形方向与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的变形方向不同。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设置第三减振器和第四减振器分别位于基座1表面的另一个相对侧,并使第三减振器和第四减振器的变形方向相同,比如第三减振器被压缩时,第四减振器也被压缩;第三减振器被拉伸时,第四减振器也被拉伸,使得第三减振器和第四减振器能够同向减振以加强减振效果。
第三减振器和第四减振器的变形方向与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的变形方向不同。比如,设置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分别位于图1中的基座1表面的左右两侧,使得相连接的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也位于图1中的基座1表面的左右两侧;设置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分别位于图1中的基座1表面的前后两侧,使得相连接的第三减振器和第四减振器也位于图1中的基座1表面的前后两侧。
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利用第一减振器21、第二减振器22、第三减振器和第四减振器模拟车辆运行过程中车身左右前后四个位置的减振,以能够对减振机构2的参数进行多次标定,同时使得标定能够覆盖车身的较多位置,进而优化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提高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标定精度。另外,第一减振器21、第二减振器22、第三减振器和第四减振器还可以通过减振机构2中的控制器进行交互,以共同稳定车辆。
可选地,所述标定机构用于对减振机构2的刚度参数和阻尼参数进行标定。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标定机构能够通过结合第一响应数据和第二响应数据对减振机构2的刚度参数和阻尼参数进行标定,以优化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以下简单介绍本申请的一种减振参数标定方法:
第一步,调整第一减振器21到初始工作位置,控制第一驱动件31施加不同幅值不同频率的激励至第一减振器21,采集第一传感器41的第一响应数据,计算第一刚度参数和第一阻尼参数并与目标参数比较,调整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
第二步,调整第二减振器22到初始工作位置,控制第二驱动件32施加不同幅值不同频率的激励至第二减振器22,采集第二传感器42的第二响应数据,计算第二刚度参数和第二阻尼参数与目标参数比较,继续调整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
第三步,调整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到初始工作位置,控制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分别施加相同相位的不同幅值不同频率的激励至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采集第一传感器41和第二传感器42的第三响应数据和第四响应数据,计算第三刚度参数和第三阻尼参数与目标参数比较,继续调整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
第四步,调整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到初始工作位置,控制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分别施加相反相位的不同幅值不同频率的激励至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采集第一传感器41和第二传感器42的第五响应数据和第六响应数据,计算第四刚度参数和第四阻尼参数与目标参数比较,再次调整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上述的减振参数标定方法,能够通过多次标定以多次调整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以不断优化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提高减振机构2的减振效果,提高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的标定精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调整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的激励,以调整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的变形程度,使得第一传感器41和第二传感器42能够采集到更多的响应数据,以能够通过多次标定以对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进行多次调整,从而优化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
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用于对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进行标定,减振机构(2)包括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所述基座(1)用于连接减振机构(2);
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所述第一驱动件(31)用于与第一减振器(21)连接并使得第一减振器(21)发生变形,所述第二驱动件(32)用于与第二减振器(22)连接并使得第二减振器(22)发生变形;
传感机构(4),所述传感机构(4)包括第一传感器(41)和第二传感器(42),所述第一传感器(41)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件(31)上,并用于检测第一减振器(21)变形状态下的第一响应数据,所述第二传感器(42)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件(32)上,并用于检测第二减振器(22)变形状态下的第二响应数据;
标定机构,所述标定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第一传感器(41)和所述第二传感器(42)均与所述标定机构连接,所述标定机构用于通过结合所述第一响应数据和所述第二响应数据对减振机构(2)的减振参数进行标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机构(5),所述传动机构(5)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传动机构(5)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3)连接,所述传动机构(5)的另一端用于与减振机构(2)连接,所述传感机构(4)位于所述驱动机构(3)靠近所述传动机构(5)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导轨(11),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滑台(51),所述滑台(51)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5)还包括传动座(52),所述传动座(52)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台(51)上,所述传动座(52)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部(521)和第二连接部(522),所述第一连接部(521)用于与减振机构(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522)与所述驱动机构(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挡机构(6),所述止挡机构(6)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止挡机构(6)包括第一止挡件(61)和第二止挡件(62),在所述驱动机构(3)使得减振机构(2)发生变形的情况下,所述驱动机构(3)和减振机构(2)限位于所述第一止挡件(61)和所述第二止挡件(6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41)包括第一力传感器和第一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42)包括第二力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31)和所述第二驱动件(32)分别位于所述基座(1)表面的一个相对侧,并使得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的变形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与第三减振器连接并使得第三减振器发生变形,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与第四减振器连接并使得第四减振器发生变形;
所述传感机构(4)还包括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件上,并用于检测第三减振器变形状态下的第三响应数据,所述第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四驱动件上,并用于检测第四减振器变形状态下的第四响应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件和所述第四驱动件分别位于所述基座(1)表面的另一个相对侧,并使得第三减振器和第四减振器的变形方向相同,第三减振器和第四减振器的变形方向与第一减振器(21)和第二减振器(22)的变形方向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机构用于对减振机构(2)的刚度参数和阻尼参数进行标定。
CN202222257197.XU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 Active CN218470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57197.XU CN218470196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57197.XU CN218470196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70196U true CN218470196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40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57197.XU Active CN218470196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701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29109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chwingungsdämpfung eines Koordinatenmessgerätes
EP1733903B1 (en) Suspension with variable damping
CN107092245B (zh) 汽车动态底盘控制系统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
CN110901761B (zh) 线控转向系统和用于估计线控转向系统的齿条力的方法
DE102016208909A1 (de) Methode und Apparat zur aktiven dynamischen Trimmung einer Aufhängungsdämpfung mit negativer Steifigkeit
EP2841914B1 (en) Test device simulating motor vehicle crashe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test device
CN102647896A (zh) 贴装装置的加压控制头
CN108692956A (zh) 双横梁汽车悬架振动试验装置及方法
JPH04505140A (ja) 陸用車両サスペンション制御システム
CN103308327A (zh) 悬架部件在环实时仿真试验系统
CN104091485B (zh) 一种双电机驱动的负载模拟器
EP2511111A1 (en) Vehicle control device
CN100390040C (zh) 对电梯轿厢减振的装置
CN218470196U (zh) 一种减振参数标定装置
CN109655225A (zh) 一种用于汽车模型流固耦合试验的可调式风洞试验台及试验方法
CN209230911U (zh) 一种用于汽车模型流固耦合试验的可调式风洞试验台
CN203541181U (zh) 一种全伺服下动式数控折弯机带传动系统
US20210146527A1 (en) Exoskeleton joint drive with non-linear transmission
US1140084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t vibration cancellation
US10241008B2 (en) Vehicle restraining device
Kanchwala et al. Pitch reduction and traction enhancement of an EV by real-time brake biasing and in-wheel motor torque control
CN101835644A (zh) 用于影响机动车的、在其运动过程中可控制或可调节的车辆车体的运动的方法和系统,以及一种车辆
CN107367351B (zh) 一种基于静重式扭矩标准机的标准扭矩扳子检定装置以及方法
CN215985185U (zh) 一种磁流变阻尼器的测控系统
CN108891222B (zh) 电控悬架系统调整机动车的状态的方法及电控悬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