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66879U - 一种钢筋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66879U
CN218466879U CN202222708432.0U CN202222708432U CN218466879U CN 218466879 U CN218466879 U CN 218466879U CN 202222708432 U CN202222708432 U CN 202222708432U CN 218466879 U CN218466879 U CN 218466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bar
slide bar
thick bamboo
shell
ba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084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帅
刘世君
安晋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70843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66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66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66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连接组件,属于钢筋技术领域,其中,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共有两个,且对称开设在外壳表面,所述通孔内穿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滑杆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滑杆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外壳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共有两个,该钢筋连接组件,通过设置滑杆、弹簧和卡板,在对钢筋本体进行固定时,人们拉动滑杆带动卡板移动,同时使弹簧压缩,然后人们壮钢筋本体穿入螺纹筒内,使两个钢筋本体相对应搭接后松开把手,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卡板移动对钢筋本体进行卡接固定,在滑杆、弹簧和卡板的作用下,更便于人们对钢筋本体进行固定,避免偏移。

Description

一种钢筋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钢筋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钢筋是一种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它具有结构强度高和外形多样的特点,分为光圆钢筋、带肋钢筋和扭转钢筋等类型,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等领域,但在现有钢筋的连接组件,存在有实用性不强问题,具体表现为,两根钢筋连接时多采用焊接固定,施工过程复杂且费时费力,因此,设计一种实用性强和便捷高效的钢筋的连接组件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连接组件,其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连接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共有两个,且对称开设在外壳表面,所述通孔内穿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滑杆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滑杆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外壳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共有两个,且对称固定连接在外壳表面,所述螺纹筒表面开设有活动槽。
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钢筋连接组件时,人们拉动滑杆带动卡板移动使弹簧压缩,然后人们壮钢筋本体穿入螺纹筒内,使两个钢筋本体相对应搭接后松开把手,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卡板移动对钢筋本体进行卡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槽共有四个,且两两对称开设在螺纹筒表面,所述螺纹筒内卡接有钢筋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筒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所述钢筋本体穿设在螺纹帽表面,所述卡板卡接在钢筋本体表面。
(3)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钢筋连接组件,通过设置滑杆、弹簧和卡板,在对钢筋本体进行固定时,人们拉动滑杆带动卡板移动,同时使弹簧压缩,然后人们壮钢筋本体穿入螺纹筒内,使两个钢筋本体相对应搭接后松开把手,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卡板移动对钢筋本体进行卡接固定,在滑杆、弹簧和卡板的作用下,更便于人们对钢筋本体进行固定,避免偏移;
2、该钢筋连接组件,通过设置螺纹筒、活动槽和螺纹帽,在对不同粗细的钢筋本体进行固定时,人们将钢筋本体穿设在螺纹筒内,在活动槽的配合下可对不同粗细的钢筋本体进行卡接,然后人们将螺纹帽螺纹连接在螺纹筒表面,从而对钢筋本体进行紧固固定,在螺纹筒、活动槽和螺纹帽的作用下,更便于人们对钢筋本体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
1、外壳;2、通孔;3、滑杆;4、把手;5、弹簧;6、卡板;7、螺纹筒;8、活动槽;9、螺纹帽;10、钢筋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显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样式。
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筋连接组件,包括外壳1,外壳1表面开设有通孔2,通孔2共有两个,且对称开设在外壳1表面,通孔2内穿设有滑杆3,滑杆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4,滑杆3表面套接有弹簧5,滑杆3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板6,外壳1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筒7,螺纹筒7共有两个,且对称固定连接在外壳1表面,螺纹筒7表面开设有活动槽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杆3、弹簧5和卡板6,在对钢筋本体10进行固定时,人们拉动滑杆3带动卡板6移动,同时使弹簧5压缩,然后人们壮钢筋本体10穿入螺纹筒7内,使两个钢筋本体10相对应搭接后松开把手4,在弹簧5的作用下带动卡板6移动对钢筋本体10进行卡接固定,在滑杆3、弹簧5和卡板6的作用下,更便于人们对钢筋本体10进行固定,避免偏移。
具体的,活动槽8共有四个,且两两对称开设在螺纹筒7表面,螺纹筒7内卡接有钢筋本体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螺纹筒7、活动槽8和螺纹帽9,在对不同粗细的钢筋本体10进行固定时,人们将钢筋本体10穿设在螺纹筒7内,在活动槽8的配合下可对不同粗细的钢筋本体10进行卡接,然后人们将螺纹帽9螺纹连接在螺纹筒7表面,从而对钢筋本体10进行紧固固定,在螺纹筒7、活动槽8和螺纹帽9的作用下,更便于人们对钢筋本体10进行固定。
具体的,螺纹筒7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9,钢筋本体10穿设在螺纹帽9表面,卡板6卡接在钢筋本体10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人们拉动滑杆3带动卡板6移动使弹簧5压缩,然后人们壮钢筋本体10穿入螺纹筒7内,使两个钢筋本体10相对应搭接后松开把手4,在弹簧5的作用下带动卡板6移动对钢筋本体10进行卡接固定,然后人们将钢筋本体10穿设在螺纹筒7内,在活动槽8的配合下可对不同粗细的钢筋本体10进行卡接,然后人们将螺纹帽9螺纹连接在螺纹筒7表面,从而对钢筋本体10进行紧固固定,更加便捷。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3)

1.一种钢筋连接组件,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表面开设有通孔(2),所述通孔(2)共有两个,且对称开设在外壳(1)表面,所述通孔(2)内穿设有滑杆(3),所述滑杆(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4),所述滑杆(3)表面套接有弹簧(5),所述滑杆(3)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板(6),所述外壳(1)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筒(7),所述螺纹筒(7)共有两个,且对称固定连接在外壳(1)表面,所述螺纹筒(7)表面开设有活动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8)共有四个,且两两对称开设在螺纹筒(7)表面,所述螺纹筒(7)内卡接有钢筋本体(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筒(7)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9),所述钢筋本体(10)穿设在螺纹帽(9)表面,所述卡板(6)卡接在钢筋本体(10)表面。
CN202222708432.0U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钢筋连接组件 Active CN218466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08432.0U CN218466879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钢筋连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08432.0U CN218466879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钢筋连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66879U true CN218466879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45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08432.0U Active CN218466879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钢筋连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66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0597B (zh) 钢筋或钢管的快速对接夹接接头器
CN218466879U (zh) 一种钢筋连接组件
CN210917874U (zh) 一种石材幕墙阴角阳角通用连接件
CN113529980B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预制墙体
CN211187394U (zh) 用于一次性使用腔镜切割吻合器钉仓组件的安装结构
CN211037434U (zh) 一种组合式建筑幕墙
CN216227511U (zh) 一种超声波扭矩转换器
CN211597383U (zh) 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钢筋连接装置
CN202550459U (zh) 电缆冷缩终端用卡扣式支撑条
CN214161213U (zh) 一种新型阵列滤波器插针打弯工装
CN209976999U (zh) 板材隐形连接件
CN203533173U (zh) 一种楔形连接板
CN208138264U (zh) 纸蜂窝柜体的拼接连接件
CN216383563U (zh) 一种高强度人造板
CN201671321U (zh) 一种脚手架接头
CN212562190U (zh) 一种钢筋连接件
CN201415243Y (zh) 一种圆柱形钢筋镦粗模具
CN211649426U (zh) 一种安装方便的三岔头
CN211623884U (zh) 一种环保型三岔头
CN201460240U (zh) 预应力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筋锚具
CN210814332U (zh) 一种安装稳固的高效过滤器
CN214888227U (zh) 一种内六角开槽特殊螺栓
CN216641040U (zh) 剪力墙阳角连接结构
CN219431692U (zh) 一种窗用连接器
CN213844975U (zh) 用于变压器套管的长导电管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