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57555U - 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57555U
CN218457555U CN202222398919.3U CN202222398919U CN218457555U CN 218457555 U CN218457555 U CN 218457555U CN 202222398919 U CN202222398919 U CN 202222398919U CN 218457555 U CN218457555 U CN 2184575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ring
protective cover
screen
protection cover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989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泉
郑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3989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57555U/zh
Priority to US17/985,922 priority patent/US20240088932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57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575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88Arrangements for carrying or protecting transce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包括主壳体、保护盖和密封圈,所述主壳体设有容置空间及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开窗,所述保护盖透光且与所述主壳体连接并覆盖所述开窗,所述密封圈与所述保护盖面向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表面贴合,所述密封圈周向连续且内侧镂空;所述保护套能将电子设备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并使电子设备的屏幕边缘抵接所述密封圈。本方案有效减小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的生产制作成本,由于本方案密封圈的内侧区域镂空,从而密封圈在受到屏幕的抵压时能够至少充分地向内侧镂空区域变形,以通过变形充分增大密封圈与保护盖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增大密封圈与屏幕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屏幕内侧区域的密封防水等级。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幕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手持式移动终端、以及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以及车载显示屏越来越趋于更精密化。具体而言,对于上述各种电子设备而言,这些电子设备除基本的电子显示功能外,也集成有人机交互、电子通讯、多媒体播放、摄影摄像等功能。因此,对于这些集成有多种智能功能的电子设备而言,需要配置更多精密电子元件。
由于电子设备的屏幕在使用时直接暴露在环境中容易造成损坏,例如电子设备可能因意外碰撞而造成内部精密电子元件损坏的概率将大幅度提升,并且电子设备的屏幕侧由于暴露在环境中还会容易进水导致屏幕无法正常显示,因此传统的做法是将电子设备屏幕套设于保护套内以降低可穿戴设备受损和进水风险。然而,传统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需要在电子设备的屏幕两侧各设置一层密封层,才能尽可能避免外界的水气由保护套的两侧渗入到电子设备屏幕的风险,这将明显增大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的生产制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以解决传统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在解决密封问题时需要利用两层密封层而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包括主壳体、保护盖和密封圈,所述主壳体设有容置空间及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开窗,所述保护盖透光且与所述主壳体连接并覆盖所述开窗,所述密封圈与所述保护盖面向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表面贴合,所述密封圈周向连续且内侧镂空;所述保护套能将电子设备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并使电子设备的屏幕边缘抵接所述密封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粘接于所述保护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包括弹性体和粘接层,所述弹性体通过所述粘接层粘接于所述保护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为形成于所述保护盖内表面的固化粘接胶,所述粘接胶粘接于所述保护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设置有周向连续的点胶槽,所述密封圈的部分结构嵌设于所述点胶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的外侧与所述主壳体的内侧壁接触,且所述密封圈与所述主壳体无缝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的外侧与所述主壳体的内侧壁间隔,以供所述密封圈受压时径向向外变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的内侧镂空区域设有防爆膜,所述防爆膜贴设于所述保护盖的内表面,所述防爆膜背向所述保护盖的一侧不凸出所述密封圈背向所述保护盖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体设置有环绕所述开窗的环槽,所述保护套还包括粘接剂,所述粘接剂设置于所述环槽,所述保护盖通过所述粘接剂粘接并固定于所述主壳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为手持式移动终端屏幕保护套、可穿戴设备屏幕保护套、以及车载显示屏保护套中的一种。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由于保护盖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密封圈,所以当保护套将电子设备收容于容置空间后,电子设备的屏幕边缘能够抵接密封圈,最终使得密封圈在沿着保护盖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能够分别抵紧于保护盖与屏幕。如此,密封圈有效地防止了水气进入到屏幕的内侧区域,并且确保了屏幕内侧区域能够正常工作以正常显示图形用户界面,提高了屏幕内侧区域的密封防水等级。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不用再额外在保护盖与主壳体之间设置一层密封圈,简化了工艺,有效减小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的生产制作成本。另外,由于本方案的密封圈的内侧区域镂空,从而密封圈在受到屏幕的抵压时能够至少充分地向内侧镂空区域变形,以通过变形充分增大密封圈与保护盖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增大密封圈与屏幕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屏幕内侧区域的密封防水等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保护套套接电子设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保护套与带有屏幕的电子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保护套与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保护套与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保护套与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保护套于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保护套;
20、主体;21、屏幕;100、主壳体;101、容置空间;102、开窗;103、环槽;104、开口;200、保护盖;210、点胶槽;300、密封圈;400、防爆膜。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护套10,用于安装可穿戴设备的主体20,以对主体20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主体20在使用过程因摔落而导致损坏。图1示意了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此时主体20为手表的表盘。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还可以但不限定为智能手环、智能臂环。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可穿戴设备仅仅为电子设备中的一种,在其它应用场景中,保护套10还可以安装手持式移动终端或者车载显示屏,手持式移动终端可以但不限定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车载显示屏可以为中控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10能够对电子设备的屏幕21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将以可穿戴设备为例来说明。
参考图2,保护套10包括主壳体100和保护盖200。主壳体100设置有容置空间101、以及与容置空间101连通的开窗102,保护盖200透光,且保护盖200与主壳体100连接并覆盖开窗102。图2示意了主壳体100设置有环绕开窗102的环槽103,环槽103内可以设置粘接剂,保护盖200通过粘接剂粘接并固定于主壳体100。其中,环槽103周向连续以确保保护盖200与主壳体100之间的密封性能,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环槽103周向可以不连续,只需要确保保护盖200能够粘接于主壳体100即可。保护盖200除了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于主壳体100,保护盖200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固定于主壳体100,例如保护盖200可以与主壳体100相互卡接扣合。
保护盖200可以采用市面上已知的任何类型的钢化膜,保护套10能够将可穿戴设备的主体20收容于容置空间101并使可穿戴设备的屏幕21外露于开窗102并面向保护盖200的内表面,从而保护盖200能对可穿戴设备的屏幕21起到高强度的保护作用,并且用户还能够透过保护盖200与屏幕21实现交互。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保护套10还包括密封圈300,密封圈300与保护盖200面向容置空间101的一侧表面(即内表面)贴合,由于密封圈300需要具有密封功能,所以密封圈必然具有弹性,密封圈300周向连续且内侧镂空。保护套10能将主体20收容于容置空间101并使主体20的屏幕21边缘抵接密封圈300,以实现屏幕21内侧区域的密封防水效果。具体地,保护套10能够将主体20经开口104收容于容置空间101内。
参考图3和图4,密封圈300可以粘接于保护盖200的内侧表面,以简化保护套10的生产工艺,在具体生产组装保护套10时,可以先将密封圈300粘接于保护盖200的内侧表面,再将带有密封圈300的保护盖200固定于主壳体100并覆盖开窗102,同时使密封圈300能够收容于开窗102。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圈300为形成于保护盖200内表面的固化粘接胶,粘接胶粘接于保护盖200,在具体生产保护套10时,可以预先在保护盖200的内侧表面点胶一圈,点胶过后的胶水固化即可形成前文所述的粘接胶,也即密封圈300。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圈300固定方法不需要再额外利用胶水将密封圈300粘接于保护盖200,可简化工艺。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在不考虑工艺复杂程度的前提下,还可以先预先成型固化胶水并形成弹性体,再利用胶水将弹性体粘接于保护盖200的内表面,此时最终成型的密封圈300应包括弹性体和粘接层,即,弹性体通过粘接层粘接于保护盖200的内侧表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10,由于保护盖200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密封圈300,所以当保护套10将电子设备收容于容置空间101后,电子设备的屏幕21边缘能够抵接密封圈300,最终使得密封圈300在沿着保护盖200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能够分别抵紧于保护盖200与屏幕21。如此,密封圈300有效地防止了水气进入到屏幕21的内侧区域,并且确保了屏幕21内侧区域能够正常工作以正常显示图形用户界面,提高了屏幕21内侧区域的密封防水等级。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不用再额外在保护盖200与主壳体100之间设置一层密封圈,简化了工艺,有效减小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10的生产制作成本。另外,由于本方案的密封圈300的内侧区域镂空,从而密封圈300在受到屏幕21的抵压时能够至少充分地向内侧镂空区域变形,以通过变形充分增大密封圈300与保护盖200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增大密封圈300与屏幕2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屏幕21内侧区域的密封防水等级,有效确保屏幕21内侧区域界面的正常显示。
参考图4,密封圈300的外侧与主壳体100的内侧壁接触,且密封圈300与主壳体100的内侧壁无缝连接。如此,当电子设备的主体21安装于收容空间101内时,密封圈300不仅抵接于保护盖200与屏幕21的边缘之间,以密封屏幕21内侧区域,而且密封圈300还抵接于保护盖200与主壳体100之间,以密封容置空间101,从而至少确保保护盖200所在侧的水气不能够渗入到容置空间内101,避免电子设备的主体21接触到水气而受到腐蚀损坏的风险。
第二实施例
参考图5和图6,图5示意了第二实施例中的保护套10与电子设备的主体21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示意了图5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保护套10与第一实施例的保护套10结构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密封圈300与保护盖200的连接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保护盖200设置有周向连续的点胶槽210,密封圈300的部分结构嵌设于点胶槽210,密封圈300的另一部分结构凸出于点胶槽210,点胶槽210凸出点胶槽210的部分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屏幕21相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点胶槽210的设置,可以确保身为粘接胶的密封圈300在成型前,可以通过点胶槽210来对点胶过程进行定位,以确保人工手动在保护盖200背面点胶成型的精准性。
第三实施例
参考图7和图8,图7示意了第三实施例中的保护套10与电子设备的主体21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示意了图7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保护套10与第一实施例的保护套10结构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密封圈300的安装位置不同。本实施例中,密封圈300的外侧与主壳体100的内侧壁间隔,以供密封圈300受压时还能够径向向外变形。基于密封圈300受压时能够同时径向向外变形和径向向内变形,使得密封圈300与保护盖200的接触面积增大,同时使得密封圈300与屏幕21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强密封圈300对屏幕21内侧区域的密封性能。需要理解,密封圈300的外侧与主壳体100的内侧壁间隔还可以提供避让空间,特别是对于一些型号电子设备的主体21而言,可供主体21的部分结构穿设该间隙。
本实施例中,密封圈300的内侧镂空区域设有防爆膜400,防爆膜400贴设于保护盖200的内表面,防爆膜400背向保护盖200的一侧不凸出密封圈300背向保护盖200的一侧,以避免影响密封圈300与主体21的抵接接触。需要理解,密封圈300内侧镂空区域设置防爆膜400也适用于第一实施例。
第四实施例
参考图9和图10,图9示意了第四实施例中的保护套10与电子设备的主体21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示意了图9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保护套10与第三实施例的保护套10结构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密封圈300与保护盖200的连接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保护盖200设置有周向连续的点胶槽210,密封圈300的部分结构嵌设于点胶槽210,密封圈300的另一部分结构凸出于点胶槽210,点胶槽210凸出点胶槽210的部分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屏幕21相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点胶槽210的设置,可以确保身为粘接胶的密封圈300在成型前,可以通过点胶槽210来对点胶过程进行定位,以确保人工手动在保护盖200背面点胶成型的精准性。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保护盖和密封圈,所述主壳体设有容置空间及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开窗,所述保护盖透光且与所述主壳体连接并覆盖所述开窗,所述密封圈与所述保护盖面向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表面贴合,所述密封圈周向连续且内侧镂空;所述保护套能将电子设备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并使电子设备的屏幕边缘抵接所述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粘接于所述保护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弹性体和粘接层,所述弹性体通过所述粘接层粘接于所述保护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形成于所述保护盖内表面的固化粘接胶,所述粘接胶粘接于所述保护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设置有周向连续的点胶槽,所述密封圈的部分结构嵌设于所述点胶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外侧与所述主壳体的内侧壁接触,且所述密封圈与所述主壳体无缝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外侧与所述主壳体的内侧壁间隔,以供所述密封圈受压时径向向外变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内侧镂空区域设有防爆膜,所述防爆膜贴设于所述保护盖的内表面,所述防爆膜背向所述保护盖的一侧不凸出所述密封圈背向所述保护盖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设置有环绕所述开窗的环槽,所述保护套还包括粘接剂,所述粘接剂设置于所述环槽,所述保护盖通过所述粘接剂粘接并固定于所述主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为手持式移动终端屏幕保护套、可穿戴设备屏幕保护套、以及车载显示屏保护套中的一种。
CN202222398919.3U 2022-09-08 2022-09-08 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 Active CN2184575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8919.3U CN218457555U (zh) 2022-09-08 2022-09-08 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
US17/985,922 US20240088932A1 (en) 2022-09-08 2022-11-14 Screen protection cas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8919.3U CN218457555U (zh) 2022-09-08 2022-09-08 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57555U true CN218457555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43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98919.3U Active CN218457555U (zh) 2022-09-08 2022-09-08 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88932A1 (zh)
CN (1) CN21845755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88932A1 (en) 2024-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1620B (zh) 摄像头封装件和电子设备
CN108885694B (zh) 指纹识别组件及终端
CN213186172U (zh) 摄像头装饰件、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08723945U (zh) 电子设备
CN110266852B (zh) 电子设备
CN108234702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4125103A (zh) 连接圈、中框、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CN209964153U (zh) 电子设备
CN113132830A (zh) 一种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CN107851177A (zh) 指纹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8457555U (zh) 电子设备屏幕保护套
CN209964155U (zh) 电子设备
CN209964150U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4786398B (zh) 密封结构和电子设备
KR20040065974A (ko) 터치 패드가 감춰진 노트북 컴퓨터
CN213659142U (zh) 电子设备、显示屏及其显示组件
CN112272938A (zh)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CN213069520U (zh) 防水模组、出音组件及具有该防水模组的电子设备
CN110945419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终端
CN110998480A (zh) 结构组件、电子装置及指纹模组的组装方法
CN110824749B (zh) 带外装触摸屏的显示屏的电磁屏蔽和密封结构及方法
CN217883503U (zh) 中框部件以及终端设备
CN211180542U (zh) 具有防水功能的手表
CN208723946U (zh) 电子设备
CN210776230U (zh) 触屏式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