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56546U - 一种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和非隔离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和非隔离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56546U
CN218456546U CN202222402283.5U CN202222402283U CN218456546U CN 218456546 U CN218456546 U CN 218456546U CN 202222402283 U CN202222402283 U CN 202222402283U CN 218456546 U CN218456546 U CN 2184565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power supply
isolated power
switch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022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军
杨森
王晓峰
杨高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 Chuangpu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 Chuangpu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 Chuangpu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 Chuangpu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022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565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565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565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和非隔离电源,包括:控制单元、检测单元以及开关单元;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非隔离电源的调光信号,并根据调光信号输出检测信号;控制单元分别与检测单元和开关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检测信号输出开关控制信号;开关单元设置在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用于根据开关控制信号控制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的通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设置该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可以在调光关断时,将电源的输出端与负载彻底断开,从而避免了因负载与电源内部的PFC模块的输出电压连接而产生漏电的问题,可有效解决调光关断后灯珠微亮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和非隔离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隔离电源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和非隔离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大功率非隔离LED调光电源,一般都是采用PFC+BUCK的架构,调光基本采用1-10V进行调光,这种调光方式调光时,灯珠不调灭。少数0-10V,在调灭后,仍存在灯珠微亮的现象,从而给用户造成不好的视频感受。而造成灯珠微亮的原因是电源是非隔离的,输出至灯板的正/负端(L+/L-)相当于直接与PFC的VBUC电压连接,因此,当灯珠调来后,由于VBUC电压过高产生漏电,导致灯珠微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和非隔离电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检测单元以及开关单元;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非隔离电源的调光信号,并根据所述调光信号输出检测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检测单元和所述开关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输出开关控制信号;
所述开关单元设置在所述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用于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之间的通断。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检测模块和第一限流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限流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检测端,所述检测模块的第二端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二限流模块和开关模块;
所述第二限流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二限流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设置在所述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二限流模块包括:第一电阻;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继电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供电输入端;
所述继电器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继电器的第一开关输入端连接所述非隔离电源的正输出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二开关输入端连接所述非隔离电源的负输出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一开关输出端连接所述负载的正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二开关输出端连接所述负载的负端。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二限流模块、传输模块以及开关模块;
所述第二限流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二限流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传输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传输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设置在所述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二限流模块包括:第一电阻;所述传输模块包括:第二光电耦合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四端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电路、单向导通电路、分压电路以及第二开关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单向导通电路的第一端,所述单向导通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分压电路连接;
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负载。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三三极管;所述单向导通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工作电压,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三端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阳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六电阻的连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阳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八电阻的连接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非隔离电源的负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并连接至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非隔离电源的正输出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并连接至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非隔离电源的正输出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负载的正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非隔离电源的负输出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负载的负端。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三MOS管;所述单向导通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工作电压,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三端和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接地;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阳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六电阻的连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阳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八电阻的连接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非隔离电源的负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并连接至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非隔离电源的正输出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并连接至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非隔离电源的正输出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负载的正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非隔离电源的负输出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负载的负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非隔离电源,包括:以上所述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和非隔离电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包括:控制单元、检测单元以及开关单元;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非隔离电源的调光信号,并根据调光信号输出检测信号;控制单元分别与检测单元和开关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检测信号输出开关控制信号;开关单元设置在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用于根据开关控制信号控制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的通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设置该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可以在调光关断时,将电源的输出端与负载彻底断开,从而避免了因负载与电源内部的PFC模块的输出电压连接而产生漏电的问题,可有效解决调光关断后灯珠微亮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实施例一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实施例二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实施例三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一可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可适用于各种大功率非隔离电源,如大功率非隔离的LED电源。
具体的,如图1所示,该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12、检测单元11以及开关单元13。
检测单元11用于检测非隔离电源的调光信号,并根据调光信号输出检测信号。
控制单元12分别与检测单元11和开关单元13连接,用于根据检测信号输出开关控制信号。其中,开关控制信号包括:开控制信号或者关控制信号。
开关单元13设置在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用于根据开关控制信号控制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的通断。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负载可以为LED灯珠、LED灯板、LED灯串等。通过设置该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在非隔离LED电源调光关断过程中,通过检测单元11检测调光信号并根据该调光信号产生对应的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由控制单元12检测到,控制单元12即根据该检测信号进行关断判断,当该检测信号减小到关断阈值时,控制单元12即输出关控制信号至开关单元13,以驱动开关单元13控制非隔离电源与LED灯板彻底断开,使LED灯板调光关断、且不存在关断微亮的现象。
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检测单元11包括:检测模块112和第一限流模块111。
检测模块112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限流模块111连接控制单元12的检测端,检测模块112的第二端接地。其中,该第一限流模块111可以起到限流的作用,以避免过大信号进入控制单元12而损坏控制单元12内部器件。该检测模块112用于检测调光信号,并基于调光信号产生对应的检测信号。可选的,该检测模块112可以采用光耦实现。具体的,该光耦主要用于检测调光电路产生的调光信号。其中,该调光信号可以为PWM信号。
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开关单元13包括:第二限流模块131和开关模块132。其中,第二限流模块131的第一端连接控制单元12的控制端,第二限流模块131的第二端连接开关模块132;开关模块132设置在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
具体的,该第二限流模块131用于对控制单元12输出的开关控制信号进行限流,以避免过大信号流入开关模块132以损坏相关器件。该开关模块132用于根据第二限流模块131传输的开关控制信号控制非隔离电源与负载之间的通断。可选的,该实施例中,开关模块132可以通过继电器K1实现,优选为常闭形继电器K1。通过采用常闭形继电器K1,可以有效避免继电器K1被过大电流冲击而损坏。
或者,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开关单元13包括:第二限流模块131、传输模块以及开关模块132。该实施例中第二限流模块131的第一端连接控制单元12的控制端,第二限流模块131的第二端连接传输模块的输入端,传输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开关模块132;开关模块132设置在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该实施例中,第二限流模块131和开关模块132的作用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不同的是该实施例增加了传输模块,该传输模块用于传输信号。可选的,该实施例中,传输模块可以通过光耦实现,开关模块132可以通过三极管和/MOS管以及相关器件实现。
一些实施例中,开关模块132包括:第一开关电路、单向导通电路、分压电路以及第二开关电路。
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三端连接,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连接单向导通电路的第一端,单向导通电路的第二端与分压电路连接;分压电路的输入端与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负载。
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单元12可以采用集成芯片(如单片机、嵌入式芯片等)实现,或者也可以采用控制电路实现,只要可起到检测及开关控制的作用即可。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考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实施例一的电路图。
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2包括:控制芯片U1;检测模块112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即图2中的PC1-A);第一限流模块111包括:第二电阻R2。第二限流模块131包括:第一电阻R1;开关模块132包括:继电器K1。
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检测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一端,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控制单元12的控制端(即U1的控制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继电器K1的供电输入端;继电器K1的接地端接地,继电器K1的第一开关输入端连接非隔离电源的正输出端(V+),继电器K1的第二开关输入端连接非隔离电源的负输出端(V-),继电器K1的第一开关输出端连接负载的正端(L+),继电器K1的第二开关输出端连接负载的负端(L-)。
该实施例中,继电器K1为常闭形继电器K1。具体的,如图2所示,正常工作时,继电器K1为常闭状态,此时,继电器K1的开关S1和开关S2闭合,输出正常,LED灯板正常点亮。当进行调光时,若需要调光关断,此时,控制芯片U1对第一光电耦合器产生的检测信号(VO)进行检测,当VO减小达到关断阈值时,控制芯片U1输出关控制信号(V1为高电平),并通过第一电阻R1传输至继电器K1的供电输入端,此时,继电器K1吸合,继电器K1的开关S1和开关S2断开,从而将电源输出端与LED灯板完全断开;当需要开启时,控制芯片U1检测到VO达到开启阈值时,输出开控制信号(V1为低电平),并通过第一电阻R1传输至继电器K1的供电输入端,此时,继电器K1断开,继电器K1的开关S1和开关S2闭合并保持常闭,电源的输出端稳定向LED灯板供电,LED灯板正常点亮。
参考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实施例二的电路图。
该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2和检测单元11的组成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的是开关单元13的组成是由光耦、三极管以及MOS管实现的。
具体的,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第二限流模块131包括:第一电阻R1;传输模块包括:第二光电耦合器(如图3中的PC2-A和PC2-B)。
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控制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一端,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三端连接开关模块132,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四端接地。
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三三极管Q3;单向导通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分压电路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该实施例中,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均为PMOS管,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和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工作电压(VCC),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三端和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D1的第一阳极连接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连接端,第一二极管D1的第二阳极连接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的连接端,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非隔离电源的负输出端,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并连接至第二MOS管Q2的栅极,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非隔离电源的正输出端,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并连接至第一MOS管Q1的栅极,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接地;第一MOS管Q1的源极连接非隔离电源的正输出端,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负载的正端,第二MOS管Q2的源极连接非隔离电源的负输出端,第二MOS管Q2的漏极连接负载的负端。
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若控制芯片U1输出的V1为低电平,并通过第一电阻R1传输至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二端,此时,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一端为低电平,第二光电耦合器不导通,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为高电平,第三三极管Q3导通,此时,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为低电平,由于此时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也为低电平,因此,第一二极管D1不导通,所以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均为导通状态,因此,LED电源的输出端稳定向LED灯板供电,LED灯板正常点亮;当需要关断时,控制芯片U1检测到VO达到关断阈值时,输出的V1为高电平,并通过第一电阻R1传输至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一端,此时,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一端为高电平,第二光电耦合器导通,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被下拉到地,第三三极管Q3截止,此时,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为高电平,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也为高电平,此时,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均为截止状态,从而将LED电源的输出端与LED灯板断开,达到调光关断的目的,且不存在微亮的现象。
参考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实施例三的电路图。
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将第三三极管Q3替换为MOS管。
具体的,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三MOS管Q4;单向导通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分压电路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
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和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工作电压,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三端和第三MOS管Q4的栅极,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第三MOS管Q4的漏极,第三MOS管Q4的源极接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三MOS管Q4的漏极,第一二极管D1的第一阳极连接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连接端,第一二极管D1的第二阳极连接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的连接端,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非隔离电源的负输出端,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并连接至第二MOS管Q2的栅极,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非隔离电源的正输出端,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并连接至第一MOS管Q1的栅极,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接地;第一MOS管Q1的源极连接非隔离电源的正输出端,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负载的正端,第二MOS管Q2的源极连接非隔离电源的负输出端,第二MOS管Q2的漏极连接负载的负端。
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若控制芯片U1输出的V1为低电平,并通过第一电阻R1传输至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二端,此时,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一端为低电平,第二光电耦合器不导通,第三MOS管Q4的基极为高电平,第三MOS管Q4导通,此时,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为低电平,由于此时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也为低电平,因此,第一二极管D1不导通,所以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均为导通状态,因此,LED电源的输出端稳定向LED灯板供电,LED灯板正常点亮;当需要关断时,控制芯片U1检测到VO达到关断阈值时,输出的V1为高电平,并通过第一电阻R1传输至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一端,此时,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一端为高电平,第二光电耦合器导通,第三MOS管Q4的栅极被下拉到地,第三MOS管Q4截止,此时,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为高电平,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也为高电平,此时,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均为截止状态,从而将LED电源的输出端与LED灯板断开,达到调光关断的目的,且不存在微亮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非隔离电源,该非隔离电源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通过设置该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可以在调光关断时将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与负载完全断开,避免漏电现象发生,有效提升使用体验。其中,该非隔离电源可以为各种大功率非隔离LED电源。
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检测单元以及开关单元;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非隔离电源的调光信号,并根据所述调光信号输出检测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检测单元和所述开关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输出开关控制信号;
所述开关单元设置在所述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用于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之间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检测模块和第一限流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限流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检测端,所述检测模块的第二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二限流模块和开关模块;
所述第二限流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二限流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设置在所述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流模块包括:第一电阻;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继电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供电输入端;
所述继电器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继电器的第一开关输入端连接所述非隔离电源的正输出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二开关输入端连接所述非隔离电源的负输出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一开关输出端连接所述负载的正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二开关输出端连接所述负载的负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二限流模块、传输模块以及开关模块;
所述第二限流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二限流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传输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传输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设置在所述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流模块包括:第一电阻;所述传输模块包括:第二光电耦合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四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电路、单向导通电路、分压电路以及第二开关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单向导通电路的第一端,所述单向导通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分压电路连接;
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负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三三极管;所述单向导通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工作电压,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三端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阳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六电阻的连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阳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八电阻的连接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非隔离电源的负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并连接至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非隔离电源的正输出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并连接至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非隔离电源的正输出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负载的正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非隔离电源的负输出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负载的负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三MOS管;所述单向导通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工作电压,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三端和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接地;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阳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六电阻的连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阳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八电阻的连接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非隔离电源的负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并连接至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非隔离电源的正输出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并连接至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非隔离电源的正输出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负载的正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非隔离电源的负输出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负载的负端。
10.一种非隔离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
CN202222402283.5U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和非隔离电源 Active CN2184565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2283.5U CN218456546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和非隔离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2283.5U CN218456546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和非隔离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56546U true CN218456546U (zh) 2023-02-07

Family

ID=85125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02283.5U Active CN218456546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和非隔离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565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6362A (zh) 一种调节装置
CN109769321B (zh) 一种带延时熄灯功能的led灯电路
CN104883799A (zh) 用于led驱动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系统及led灯具
CN107148132B (zh) 一种单火线开态取电电路
CN218456546U (zh) 一种非隔离电源的调光关断控制电路和非隔离电源
CN109729613B (zh) 一种恒流驱动保护电路、保护装置和电视机
CN104869686A (zh) 驱动电路和包括该驱动电路的照明装置
CN205017630U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调光关断控制电路
CN210202140U (zh) 一种基于led恒流驱动电源的led感应灯控制电路
CN106982492B (zh)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电路的调光器
CN214338164U (zh) Led亮度调节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2413472U (zh) 一种调光led控制器
CN108877656A (zh) 一种oled屏体驱动电路
CN213043879U (zh) 一种非隔离电源的关断电路及led驱动电源
CN204968171U (zh) 照明灯的控制电路和冰箱
CN112437521B (zh) 一种基于mosfet的智能后沿调光装置
CN211508615U (zh) 一种电源防反接保护电路
CN213152423U (zh) 一种加深led调光深度的电路和led驱动电源
CN210112042U (zh) 智能路由器
CN211240210U (zh) 一种led灯具保护电路
CN214381489U (zh) 太阳能灯自动控制电路及太阳能灯
CN214256681U (zh) 用于可调光led灯具的干扰消除器
CN213959734U (zh) 一种led照明灯的短路保护电路及led照明灯
CN111405705A (zh) 一种调光led控制器和输出短路保护方法
CN214101853U (zh) 一种具有延时熄灯功能的恒流led灯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