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53333U - 一种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53333U
CN218453333U CN202222753087.2U CN202222753087U CN218453333U CN 218453333 U CN218453333 U CN 218453333U CN 202222753087 U CN202222753087 U CN 202222753087U CN 218453333 U CN218453333 U CN 2184533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pile
fixedly connected
new energy
energy automobile
pi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5308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Boyuan Zhixing Automobile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Boyuan Zhixing Automobile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Boyuan Zhixing Automobile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Boyuan Zhixing Automobile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5308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533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533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533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右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左侧的底部设置有接线口,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后侧开设有T形槽,所述T形槽的内腔卡接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T形杆,两个T形杆相对一侧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防盗机构,所述T形槽内腔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两个T形杆的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充电桩本体、凹槽、接线口、T形槽、连接机构、T形杆、连接杆、固定条、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防盗机构、限位板、限位块、限位销、锁、卡块和放置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不具备便于拆装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例如申请号:CN202123301424.6,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固定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缆,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本体,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本体右侧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底部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对称设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收卷机构,收卷机构包括收卷辊,收卷辊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收卷辊圆周外壁上缠绕有电缆,收卷辊右侧设有限位机构;该便于固定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缆,通过设置收卷机构和限位机构使得该装置可以有效的收卷并固定电缆,使得使用人员使用该装置较为便捷。
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在应用时,通过设置收卷机构和限位机构使得该装置可以有效的收卷并固定电缆,使得使用人员使用该装置较为便捷,由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属于消耗品,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老化现象,从而需要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进行更换或维修,但是上述专利不具备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进行快速拆装功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从而便于使用者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进行拆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具备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便于拆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不具备便于拆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右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左侧的底部设置有接线口,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后侧开设有T形槽,所述T形槽的内腔卡接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T形杆,两个T形杆相对一侧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防盗机构,所述T形槽内腔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两个T形杆表面的前侧均与T形槽的内腔卡接,两个T形杆的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T形杆相反一侧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前侧开设有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两个T形杆相对一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前侧与充电桩本体之间留有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顶部和底部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两侧均与T形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防盗机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限位块相对的一侧之间与卡块卡接,两个限位块的内腔之间活动连接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锁。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开设有放置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充电桩本体、凹槽、接线口、T形槽、连接机构、T形杆、连接杆、固定条、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防盗机构、限位板、限位块、限位销、锁、卡块和放置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不具备便于拆装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条上的安装孔配合螺栓将固定条固定在墙体上,固定条配合连接杆将两个T形杆进行固定和支撑,随后使用者将充电桩本体后侧的凹槽对准T形杆从上之下插入在内,从而完成对充电桩本体的安装,充电桩本体的拆卸与上述安装方法相反即可,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配合使用,使两个T形杆之间的固定效果更强,稳定性更高。
3、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板对限位块进行固定,当充电桩本体移动至最下方时,此时使用者将限位销穿过限位块的内腔,随后使用者将锁配合通孔锁在限位块的表面,从而起到了使充电桩本体起到防盗和限位作用。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放置板,便于使用者将充电线的手柄放置在放置板的放置孔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本体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机构和防盗机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盗机构主视图。
图中:1、充电桩本体;2、凹槽;3、接线口;4、T形槽;5、连接机构;501、T形杆;502、连接杆;503、固定条;504、第一固定板;505、第二固定板;6、防盗机构;601、限位板;602、限位块;603、限位销;604、锁;7、卡块;8、放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充电桩本体1的右侧开设有凹槽2,凹槽2内腔左侧的底部设置有接线口3,充电桩本体1的后侧开设有T形槽4,T形槽4的内腔卡接有连接机构5,连接机构5包括两个T形杆501,两个T形杆501相对一侧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防盗机构6,T形槽4内腔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7。
参考图2和图4,两个T形杆501表面的前侧均与T形槽4的内腔卡接,两个T形杆501的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02,两个T形杆501相反一侧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条503,固定条503的前侧开设有安装孔,两个T形杆501相对一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504,第一固定板504的前侧与充电桩本体1之间留有间隙,连接杆502顶部和底部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505,第二固定板505的两侧均与T形杆501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固定条503上的安装孔配合螺栓将固定条503固定在墙体上,固定条503配合连接杆502将两个T形杆501进行固定和支撑,随后使用者将充电桩本体1后侧的凹槽2对准T形杆501从上之下插入在内,从而完成对充电桩本体1的安装,充电桩本体1的拆卸与上述安装方法相反即可,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504和第二固定板505的配合使用,使两个T形杆501之间的固定效果更强,稳定性更高。
参考图2、图4和图5,防盗机构6包括限位板601,限位板60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02,两个限位块602相对的一侧之间与卡块7卡接,两个限位块602的内腔之间活动连接有限位销603,限位销603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锁604。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限位板601对限位块602进行固定,当充电桩本体1移动至最下方时,此时使用者将限位销603穿过限位块602的内腔,随后使用者将锁604配合通孔锁在限位块602的表面,从而起到了使充电桩本体1起到防盗和限位作用。
参考图1、图2和图3,凹槽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放置板8,放置板8的顶部开设有放置孔。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放置板8,便于使用者将充电线的手柄放置在放置板8的放置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通过固定条503上的安装孔配合螺栓将固定条503固定在墙体上,固定条503配合连接杆502将两个T形杆501进行固定和支撑,随后使用者将充电桩本体1后侧的凹槽2对准T形杆501从上之下插入在内,从而完成对充电桩本体1的安装,当充电桩本体1移动至最下方时,此时使用者将限位销603穿过限位块602的内腔,随后使用者将锁604配合通孔锁在限位块602的表面,从而起到了使充电桩本体1起到防盗和限位作用,充电桩本体1的拆卸方法与上述安装方法相反即可。
综上所述:该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通过设置充电桩本体1、凹槽2、接线口3、T形槽4、连接机构5、T形杆501、连接杆502、固定条503、第一固定板504、第二固定板505、防盗机构6、限位板601、限位块602、限位销603、锁604、卡块7和放置板8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不具备便于拆装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右侧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腔左侧的底部设置有接线口(3),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后侧开设有T形槽(4),所述T形槽(4)的内腔卡接有连接机构(5),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两个T形杆(501),两个T形杆(501)相对一侧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防盗机构(6),所述T形槽(4)内腔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两个T形杆(501)表面的前侧均与T形槽(4)的内腔卡接,两个T形杆(501)的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02),两个T形杆(501)相反一侧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条(503),所述固定条(503)的前侧开设有安装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两个T形杆(501)相对一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504),所述第一固定板(504)的前侧与充电桩本体(1)之间留有间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02)顶部和底部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505),所述第二固定板(505)的两侧均与T形杆(501)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机构(6)包括限位板(601),所述限位板(60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02),两个限位块(602)相对的一侧之间与卡块(7)卡接,两个限位块(602)的内腔之间活动连接有限位销(603),所述限位销(603)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锁(60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放置板(8),所述放置板(8)的顶部开设有放置孔。
CN202222753087.2U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Active CN2184533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3087.2U CN218453333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3087.2U CN218453333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53333U true CN218453333U (zh) 2023-02-07

Family

ID=85126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53087.2U Active CN218453333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533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53333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13056739U (zh) 一种挂壁式汽车充电装置
CN212604619U (zh) 一种防盗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2473791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塑件与车架的装配结构
CN107878253A (zh) 电桩电缆线挂扣安装结构
CN211342443U (zh) 一种便于安装摄像头的隔热防盗门
CN214103989U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车辆租赁用多功能展示架
CN21136430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隐藏式充电桩
CN218702790U (zh) 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
CN210554294U (zh) 一种快充充电桩过载保护装置
CN111993935A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18519549U (zh) 一种快速安装拆卸的锂电池充电桩底座
CN213109055U (zh) 一种充电桩挂壁插拔式装置
CN210958354U (zh) 一种便于稳固放置的ip网络数字对讲机
CN208053122U (zh) 一种防刮倒型充电桩
CN214001404U (zh) 一种防护性较高的自顶式充电桩
CN213875915U (zh) 一种充电桩的绝缘监测装置
CN210011627U (zh) 一种方便拆卸维护的充电桩壳体
CN217048315U (zh) 高防护等级充电桩
CN214099766U (zh) 一种新型电动助力车电池盒
CN218316319U (zh) 一种防盗式充电桩
CN218257797U (zh) 一种便于充电桩安装的支撑架
CN218777428U (zh) 便于拆装的室外用新能源充电桩
CN220809181U (zh) 一种具有安全防盗功能的户外充电桩
CN209938363U (zh) 户外箱式汽车充电机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