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50464U - 耳机盒 - Google Patents

耳机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50464U
CN218450464U CN202222690412.5U CN202222690412U CN218450464U CN 218450464 U CN218450464 U CN 218450464U CN 202222690412 U CN202222690412 U CN 202222690412U CN 218450464 U CN218450464 U CN 218450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shell
housing
assemblies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904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梓韬
赵庆宏
柯钱
吴俊华
车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filed Critical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904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50464U/zh
Priority to TW111214461U priority patent/TWM6395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50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504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Packag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盒,属于智能终端充电技术领域。耳机盒包括两个壳体组件和锁定组件,两个壳体组件转动连接,两个壳体组件扣合时形成用于容纳耳机的耳机仓,两个壳体组件分离时,耳机能够随第二个壳体组件转动并滑脱于第二个壳体组件;两个壳体组件扣合时通过锁定组件锁定,锁定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两个壳体组件能够翻转分离。本实用新型的耳机盒,方便拿取耳机,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Description

耳机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终端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耳机盒包括下壳和上盖,下壳内设有带容纳腔的下内衬,容纳腔用于容纳耳机,上盖内设有上内衬,上盖和下壳扣合时,上内衬和下内衬固定耳机。然而,拿取耳机时,需要打开上盖将耳机从容纳腔中抠出,且对开启上盖的发力作用角度有一定的要求,操作不便,用户体验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盒,方便拿取耳机,提升用户体验感。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耳机盒,包括:
两个壳体组件,两个所述壳体组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壳体组件扣合时形成用于容纳耳机的耳机仓,两个所述壳体组件分离时,所述耳机能够随第二个所述壳体组件转动并滑脱于第二个所述壳体组件;
锁定组件,两个所述壳体组件扣合时通过所述锁定组件锁定,所述锁定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两个所述壳体组件能够翻转分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壳体组件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锁定组件包括:
开关按键,包括连接柱、和设于所述连接柱两端的端板和挡板,所述端板和所述挡板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弹性件,连接所述端板和用于容置所述端板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弹性件初始状态时,所述挡板抵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挡台的台阶的端面,处于锁定状态,按压所述端板使所述弹性件变形时,所述挡板与所述挡台的台阶端面分离,处于解锁状态。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台背离所述台阶端面的一侧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从所述第二安装槽槽口向内倾斜,两个所述壳体组件扣合时,所述挡板能够沿所述斜面滑动至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当所述壳体组件扣合到位时,所述挡板抵接在所述挡台台阶的端面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定组件设有两组,两个所述壳体组件绕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轴线转动连接,两组所述锁定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对称设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组件设有仿形槽,两个所述仿形槽形成所述耳机仓。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个所述壳体组件的所述仿形槽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开放部,所述耳机能够从所述开放部滑脱。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盒还包括转轴和限位结构,所述转轴固定于第一个所述壳体组件,第二个所述壳体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限位结构设于两个所述壳体组件,两个所述壳体组件分离时能够转动至预设角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凹设于所述第一个所述壳体组件的弧形槽和凸设于第二个所述壳体组件的凸起,所述凸起套设且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两个所述壳体组件分离时,所述凸起转动至所述弧形槽内并抵接于所述弧形槽的槽壁。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磁铁件,所述磁铁件设于第二个所述壳体组件内用于吸附所述耳机。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充电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内衬,所述内衬和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充电组件设于一个所述壳体组件的容置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机盒,可以单手解锁锁定组件,利用如第二个壳体组件的自重使第二个壳体组件绕第一个壳体组件翻转,两个壳体组件分离,之后耳机随第二个壳体组件转动并脱离,实现取出耳机。通过上述耳机盒,解锁锁定组件即可,无需像使用现有耳机盒一样开启上盖时需要特定的开盖角度;两个壳体组件共同形成耳机仓,方便取出耳机,而不是像传统结构一样耳机容纳于壳体中并将耳机抠出,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耳机盒扣合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耳机盒的爆炸图;
图3是图2的I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耳机盒扣合状态下不带第二壳体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锁定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剖视图。
图中:
1、第一个壳体组件;11、第一外壳;111、第一安装槽;112、弧形槽;113、凹槽;12、第一内衬;121、第一仿形槽;
2、第二个壳体组件;21、第二外壳;211、凸起;22、第二内衬;221、第二仿形槽;2211、开放部;222、第二安装槽;223、挡台;2231、台阶;2232、斜面;2233、仿形面;
3、锁定组件;31、开关按键;311、连接柱;312、端板;313、挡板;32、弹性件;
4、转轴;5、磁铁件;
6、充电组件;61、电池;62、主板;63、充电口;64、紧固件;
100、耳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盒,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两个壳体组件和锁定组件3,两个壳体组件转动连接,两个壳体组件扣合时形成用于容纳耳机100的耳机仓,两个壳体组件分离时,耳机100能够随第二个壳体组件2转动并滑脱于第二个壳体组件2;两个壳体组件扣合时通过锁定组件3锁定,锁定组件3处于解锁状态时,两个壳体组件能够翻转分离。
可以单手解锁锁定组件3,利用如第二个壳体组件2的自重使第二个壳体组件2绕第一个壳体组件1翻转,两个壳体组件分离,之后耳机100随第二个壳体组件2转动并脱离,实现取出耳机100。通过上述耳机盒,解锁锁定组件3即可,无需像使用现有耳机盒一样开启上盖时需要特定的开盖角度;两个壳体组件共同形成耳机仓,方便取出耳机100,而不是像传统结构一样耳机100容纳于壳体中并将耳机100抠出,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两个壳体组件通过转轴4转动连接,转轴4固定在第一个壳体组件1上,第二个壳体组装绕转轴4旋转。本实施例中,以转轴4沿第一方向设置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壳体组件设有仿形槽,两个仿形槽形成耳机仓,通过耳机100与仿形槽贴合,提高了耳机100在耳机仓的稳定性。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个壳体组件1包括第一外壳11和设于第一外壳11内的第一内衬12,第二个壳体组件2包括第二外壳21和设于第二外壳21内的第二内衬22,第一内衬12和第二内衬22分别形成第一仿形槽121和第二仿形槽221,当耳机100结构不对称时,第一仿形槽121和第二仿形槽221的形状不同。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耳机盒还包括磁铁件5,磁铁件5设于第二个壳体组件2内用于吸附耳机100,两个壳体组件分离时,耳机100随第二个壳体组件2转动,具体地,第二内衬22朝向第二外壳21一侧设有放置槽,磁铁件5装入放置槽内,安装稳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二个壳体组件2的仿形槽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开放部2211,耳机100能够从开放部2211滑脱,避免形成遮挡,从而方便耳机100直接从第二个壳体组件2中滑出。在一种实施例中,耳机100包括相互连接的入耳部和杆部,入耳部的外形尺寸大于杆部的外形尺寸,第二仿形槽221包括相互连通的大槽部和小槽部,入耳部容置于大槽部,杆部容置于小槽部,大槽部背离小槽部的一侧设有开放部2211,耳机100滑出时入耳部先滑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5所示,两个壳体组件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111和第二安装槽222,锁定组件3包括开关按键31和弹性件32,开关按键31包括连接柱311、和设于连接柱311两端的端板312和挡板313,端板312和挡板313分别设于两个第一安装槽111和第二安装槽222内;弹性件32连接端板312和用于容置端板312的第一安装槽111,参照图4,弹性件32初始状态时,挡板313抵接在第二安装槽222内挡台223的台阶2231的端面,处于锁定状态,具体两个壳体组件扣合时,弹性件32处于初始状态,挡板313抵接在挡台223的台阶2231端面上,第二个壳体组件2和第一个壳体组件1在弹性件32和开关按键31的作用下,沿开关按键31的连接柱311的中心线方向相互抵接,限制两个壳体翻转分离,从而实现锁定。按压端板312使弹性件32变形时,挡板313与第二安装槽222内的挡台223台阶2231的端面分离,处于解锁状态。具体参照图4,按压开关按键31时,开关按键31向耳机盒内部方向移动,以左边的开关按键31为例,按压时开关按键31向右移动,挡板313离开挡台223的台阶2231端面伸入第二安装槽222内,从而实现解锁。
当两个壳体组件分离时,开关按键31位于挡台223背离设有台阶2231端面的一侧,如果松开开关按键31,则开关按键31在弹性件32的作用下复位至初始状态,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挡台223背离台阶2231端面的一侧设有斜面2232,斜面2232从第二安装槽222槽口向内倾斜,两个壳体组件扣合时,挡板313能够沿斜面2232滑动至第二安装槽222内,当壳体组件扣合到位时,松开开关按键31,开关按键31在弹性件32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实现挡板313抵接在挡台223台阶2231的端面上,实现锁定。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槽111的槽底开设有通孔,连接柱311穿过通孔。进一步地,挡板313的横截面呈圆形,台阶2231上设有与挡板313相适应的圆弧状仿形面223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定组件3设有两组,两组锁定组件3沿第一方向对称设置,由于耳机盒体积较小,打开时可以手掌握持耳机盒两个手指同时按压两个开关按键31,操作方便,并且设置两个锁定组件3提高了锁定可靠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耳机盒还包括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设于两个壳体组件,两个壳体组件分离时能够转动至预设角度,防止过度分离不便于扣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6所示,限位结构包括凹设于第一个壳体组件1的弧形槽112和凸设于第二个壳体组件2的凸起211,凸起211套设且转动连接于转轴4,两个壳体组件分离时,凸起211转动至弧形槽112内并抵接于弧形槽112的槽壁,通过弧形槽112的槽壁设置和凸起211的设置,实现了两个壳体分离到预设角度后被限位挡住。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个壳体组件1凹设有凹槽113,限位结构包括凹设的凹槽113,弧形槽112凹设于凹槽113的槽底,转轴4固定于凹槽113的侧壁上,凸起211设于凹槽113的两个侧壁之间,结构紧凑。进一步地,第一外壳11和第一内衬12之间设有间隔,凸起211能够转动至间隔内,防止结构干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耳机盒还包括充电组件6,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内衬,内衬和外壳之间设有容置空间,充电组件6设于一个壳体组件的容置空间内。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充电组件6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电池61、主板62和充电口63,主板62固定于外壳,电池61夹设于外壳和主板62之间,充电口63固定于主板62且穿设于外壳以与外部电源连接,主板62上设有充电结构用于为耳机100充电。具体主板62通过螺栓等紧固件64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外壳21上。
本方案中耳机盒用于对无线蓝牙耳机100进行充电,也可以用于骨传导耳机100、助听耳机100或是其他类似使用场合,不进行限定。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壳体组件,两个所述壳体组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壳体组件扣合时形成用于容纳耳机(100)的耳机仓,两个所述壳体组件分离时,所述耳机(100)能够随第二个所述壳体组件转动并滑脱于第二个所述壳体组件;
锁定组件(3),两个所述壳体组件扣合时通过所述锁定组件(3)锁定,所述锁定组件(3)处于解锁状态时,两个所述壳体组件能够翻转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壳体组件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111)和第二安装槽(222),所述锁定组件(3)包括:
开关按键(31),包括连接柱(311)、和设于所述连接柱(311)两端的端板(312)和挡板(313),所述端板(312)和所述挡板(313)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和所述第二安装槽(222)内;
弹性件(32),连接所述端板(312)和用于容置所述端板(312)的所述第一安装槽(111),所述弹性件(32)初始状态时,所述挡板(313)抵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槽(222)内挡台(223)的台阶(2231)的端面,处于锁定状态,按压所述端板(312)使所述弹性件(32)变形时,所述挡板(313)与所述挡台(223)的所述台阶(2231)端面分离,处于解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台(223)背离所述台阶(2231)端面的一侧设有斜面(2232),所述斜面(2232)从所述第二安装槽(222)槽口向内倾斜,两个所述壳体组件扣合时,所述挡板(313)能够沿所述斜面(2232)滑动至所述第二安装槽(222)内,当所述壳体组件扣合到位时,所述挡板(313)抵接在所述挡台(223)的所述台阶(2231)的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3)设有两组,两个所述壳体组件绕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轴线转动连接,两组所述锁定组件(3)沿所述第一方向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设有仿形槽,两个所述仿形槽形成所述耳机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第二个所述壳体组件的所述仿形槽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开放部(2211),所述耳机(100)能够从所述开放部(2211)滑脱。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盒还包括转轴(4)和限位结构,所述转轴(4)固定于第一个所述壳体组件,第二个所述壳体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4),所述限位结构设于两个所述壳体组件,两个所述壳体组件分离时能够转动至预设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凹设于所述第一个所述壳体组件的弧形槽(112)和凸设于第二个所述壳体组件的凸起(211),所述凸起(211)套设且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4),两个所述壳体组件分离时,所述凸起(211)转动至所述弧形槽(112)内并抵接于所述弧形槽(112)的槽壁。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铁件(5),所述磁铁件(5)设于第二个所述壳体组件内用于吸附所述耳机(100)。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组件(6),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内衬,所述内衬和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充电组件(6)设于一个所述壳体组件的容置空间内。
CN202222690412.5U 2022-10-12 2022-10-12 耳机盒 Active CN218450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0412.5U CN218450464U (zh) 2022-10-12 2022-10-12 耳机盒
TW111214461U TWM639541U (zh) 2022-10-12 2022-12-28 耳機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0412.5U CN218450464U (zh) 2022-10-12 2022-10-12 耳机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50464U true CN218450464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43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90412.5U Active CN218450464U (zh) 2022-10-12 2022-10-12 耳机盒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50464U (zh)
TW (1) TWM639541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9541U (zh) 2023-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50464U (zh) 耳机盒
TWM536180U (zh) 可上鎖的插座裝置
CN217300202U (zh) 一种带灯的密码锁盒
CN216341541U (zh) 一种分离式防盗装置以及分离式防盗装备
CN210431817U (zh)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
CN111466692B (zh) 耳机盒和耳机组件
CN217957270U (zh) 一种蓝牙耳机盒及其蓝牙耳机
CN221103543U (zh) 双开式蓝牙耳机盒
CN215565029U (zh) 一种具有隐藏式结构的锁具用手柄
CN219287582U (zh) 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壳
CN217063954U (zh) 一种耳机仓
CN220849204U (zh) 一种密码钥匙盒
CN212115304U (zh) 一种可转动皮带扣的对讲机
CN210807611U (zh) 一种便携式蓝牙耳机存储仓
CN218987469U (zh) 收纳盒、充电仓及电子设备
CN220673913U (zh)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仓及应用于其的蓝牙耳机
CN211791965U (zh) 一种无线蓝牙耳机智能充电收纳盒
CN216490636U (zh) 具有锁紧功能的支架及支架保护壳
CN218385604U (zh) 一种电瓶车锂电池防盗外壳
CN217812877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扣锁
CN211342388U (zh) 一种安全型存证一体柜
CN220378074U (zh) 一种工具箱卡扣
CN215255199U (zh) 一种指纹隐藏护锁拉手
CN213717141U (zh) 一种防水防触电墙体插座
CN215174276U (zh) 一种手持式聚光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