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49876U - 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49876U
CN218449876U CN202222105863.8U CN202222105863U CN218449876U CN 218449876 U CN218449876 U CN 218449876U CN 202222105863 U CN202222105863 U CN 202222105863U CN 218449876 U CN218449876 U CN 218449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connected inverter
air guide
inverter main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0586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旭
黄梅
谢学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neng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gneng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neng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gneng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0586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49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49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49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包括并网逆变器主体和辅助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辅助散热装置,在导气壳与辅助风机配合下,可实现并网逆变器主体内部的辅助高效散热,同时在导气壳下端所设升降组件配合下,可实现上下往复散热,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从而达到了并网逆变器内部散热效果的提高并实现往复散热效果的优点,且在导气壳上侧相对处设置的防尘组件,在折叠条未折叠时,可实现并网逆变器主体后侧的闭合防尘,而在折叠条随升降组件折叠时,在连接套管内部复位弹簧配合下,折叠条可快速复位,从而达到了辅助散热装置静止辅助防尘,避免灰尘进入并网逆变器主体内部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并网逆变器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
背景技术
分布式光伏电站通常是指利用分散式资源,装机规模较小的、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发电系统,它一般接入低于35千伏或更低电压等级的电网,分布式光伏电站特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系;
并网逆变器是一种特殊的逆变器,除了可以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外,其输出的交流电可以与市电的频率及相位同步,因此输出的交流电可以回到市电,并网逆变器常用在一些直流电压源和电网连接的应用中;
在分布式光伏电站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过程中,为保证后续用电效率的加强,需使用并网逆变器,来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使得分布式光伏电站可稳定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系统、离网型村落供电系统和户用电源系统,并可为电网延伸困难的地区通信、交通、路灯照明等提供电力。
在现有并网逆变器安装使用过程时,并网逆变器通过内部电子元件,实现电流的快速转换,并通过固定连接的风机,实现散热活动,而固定安装的风机,散热效果不够充分,无法实现并网逆变器内部的灵活散热,使内部电气元件受高温影响造成损坏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包括并网逆变器主体,所述并网逆变器主体前侧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仪表盘,并且仪表盘上端相对倾斜设有控制器,所述并网逆变器主体上端左右相对称设置有散热风机,并且并网逆变器主体右侧转动连接有柜门,所述并网逆变器主体后侧下端安装有接线板,还包括设于并网逆变器主体后侧中部的辅助散热装置,所述辅助散热装置包括设于并网逆变器主体后侧实现辅助导热的导气壳、固设于导气壳左右两侧用于连接的连接块、插接于连接块内部的连接杆、安装于导气壳前侧的固定板、相接于固定板中部实现辅助导热的辅助风机、安装于导气壳下端用于上下往复的升降组件以及安装于导气壳上侧相对处实现静止粉尘的防尘组件。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部下端的驱动电机、相接于驱动电机前侧的转盘、相连于转盘前侧的推拉杆、相连于推拉杆上端的支撑板、插接于支撑板左右两侧的导杆以及设置于导杆上端外侧的压簧,所述支撑板左右两侧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尘组件包括设于导气壳上端的横条、相接于横条上端的折叠片、插接于横条前侧中部的插接杆、套接于插接杆外侧的连接套管、设于插接杆外侧的复位弹簧、固设于连接套管上端的固定片以及开设于固定片上端的连接孔,所述固定片通过上端所开设连接孔与并网逆变器主体紧固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气壳左右两侧相对称设置有两组连接块与连接杆,并且导气壳前侧所安装固定板内部的辅助风机设有三组。
优选的,所述推拉杆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转盘转动连接,并且支撑板沿外壳内部横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杆与压簧均沿支撑板左右相对称设置,并且导杆外表面整体光滑无倒刺。
优选的,所述折叠片整体呈扇叶折叠状,并且折叠片上端与并网逆变器主体紧固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片整体呈倒L状,并且固定片上端所开设连接孔内部设有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辅助散热装置,在导气壳与辅助风机配合下,可实现并网逆变器主体内部的辅助高效散热,同时在导气壳下端所设升降组件配合下,可实现上下往复散热,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从而达到了并网逆变器内部散热效果的提高并实现往复散热效果的优点。
优点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气壳上侧相对处设置的防尘组件,在折叠条未折叠时,可实现并网逆变器主体后侧的闭合防尘,而在折叠条随升降组件折叠时,在连接套管内部复位弹簧配合下,折叠条可快速复位,从而达到了辅助散热装置静止辅助防尘,避免灰尘进入并网逆变器主体内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散热装置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升降组件后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尘组件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套管后视截面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并网逆变器主体-1、仪表盘-2、控制器-3、散热风机-4、柜门-5、接线板-6、辅助散热装置-7、导气壳-71、连接块-72、连接杆-73、固定板-74、辅助风机-75、升降组件-76、防尘组件-77、外壳-761、驱动电机-762、转盘-763、推拉杆-764、支撑板-765、导杆-766、压簧-767、横条-771、折叠片-772、插接杆-773、连接套管-774、复位弹簧-775、固定片-776、连接孔-77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包括并网逆变器主体1,并网逆变器主体1前侧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仪表盘2,并且仪表盘2上端相对倾斜设有控制器3,并网逆变器主体1上端左右相对称设置有散热风机4,并且并网逆变器主体1右侧转动连接有柜门5,并网逆变器主体1后侧下端安装有接线板6,还包括设于并网逆变器主体1后侧中部的辅助散热装置7。
请参阅图3,辅助散热装置7包括设于并网逆变器主体1后侧实现辅助导热的导气壳71、焊接固定于导气壳71左右两侧用于连接的连接块72、插接于连接块72内部的连接杆73、横向安装于导气壳71前侧的固定板74、相接于固定板74中部实现辅助导热的辅助风机75、安装于导气壳71下端用于上下往复的升降组件76以及安装于导气壳71上侧相对处实现静止粉尘的防尘组件77;导气壳71左右两侧相对称设置有两组连接块72与连接杆73,并且导气壳71前侧所安装固定板74内部的辅助风机75设有三组,保证三组所设辅助风机75实现高效辅助散热活动。
请参阅图4,升降组件76包括外壳761、设于外壳761内部下端的驱动电机762、相接于驱动电机762前侧输出端实现快速转动的转盘763、转动连接于转盘763前侧下端中部实现往复推拉带动的推拉杆764、转接于推拉杆764上端用于支撑与移动的支撑板765、竖直插接于支撑板765左右两侧用于移动导向的导杆766以及设置于导杆766上端外侧实现弹性复位配合的压簧767,支撑板765左右两侧与连接杆73固定连接;外壳761后侧与并网逆变器主体1紧固连接,推拉杆764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板765和转盘763转动连接,并且支撑板765沿外壳761内部横向设置,保证支撑板765实现稳定移动与支撑配合活动,导杆766与压簧767均沿支撑板765左右相对称设置,并且导杆766外表面整体光滑无倒刺,保证导杆766实现流畅导向活动。
请参阅图5-6,防尘组件77包括横向贴合于导气壳71上端后侧实现上下移动配合的横条771、紧固连接于横条771上端实现静止防尘与伸缩散热配合的折叠片772、竖直插接于横条771前侧中部用于后续复位配合的插接杆773、滑动套接于插接杆773上端外侧实现导向配合的连接套管774、环绕设于插接杆773外侧并处于连接套管774内部的复位弹簧775、焊接固定于连接套管774上端的固定片776以及开设于固定片776上端的连接孔777,固定片776通过上端所开设连接孔777与并网逆变器主体1紧固连接,插接杆773上端中部与固定片776贯穿连接;折叠片772整体呈扇叶折叠状,并且折叠片772上端与并网逆变器主体1紧固连接,保证折叠片772可实现稳定伸缩与静止防尘活动,固定片776整体呈倒L状,并且固定片776上端所开设连接孔777内部设有内螺纹,保证固定片776通过连接孔777实现牢固连接活动。
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当要进行该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的使用时,分布式光伏电站接线与并网逆变器主体1后侧下端所设的接线板6相连接,来将电流倒入至并网逆变器主体1内部,接着工作人员可通过仪表盘2上端相对倾斜设置的控制器3,来实现数值控制调节活动,使并网逆变器主体1通过内部所设的电子元件,实现电流的转换,并通过接线板6传输至外部设备,实现供电使用活动,同时在并网逆变器主体1内部所设电子元件,在进行电流的转换时,并网逆变器主体1上端后侧左右两侧相对称设置的散热风机4,可快速转动,来实现并网逆变器主体1内部温度的降温,避免并网逆变器主体1内部电子元件运行温度过高发生损坏,且在并网逆变器主体1前侧上端左右两侧所设仪表盘2作用下,也可得知并网逆变器主体1内部整体运行情况,而后续需进行并网逆变器主体1内部电子元件的检修时,则可通过并网逆变器主体1右侧相转动连接的柜门5,来实现并网逆变器主体1整体的打开,进而工作人员就可实现并网逆变器主体1内部电子元件的快速检修,从而达到该并网逆变器的快速使用;
第二,在现有并网逆变器安装使用过程时,并网逆变器通过内部电子元件,实现电流的快速转换,并通过固定连接的风机,实现散热活动,而固定安装的风机,散热效果不够充分,无法实现并网逆变器内部的灵活散热,使内部电气元件受高温影响造成损坏现象;
第三,因此,通过在并网逆变器主体1后侧中部设置了辅助散热装置7,即通过运行固定板74前侧横向所设的三组辅助风机75,来实现并网逆变器主体1后侧的散热,使并网逆变器主体1内部热气沿导气壳71,快速导出至外部,而需进一步加强散热复位时,则可通过运行导气壳71下端所设的升降组件76,来进行上下往复散热活动,首先通过运行外壳761内部下端所安装的驱动电机762,使驱动电机762实现前侧相连接转盘763的带动,随之转盘763转动下,与转盘763前侧下端中部相转动连接的推拉杆764,可在转盘763快速转动带动下,实现推拉杆764上端相转动连接支撑板765的上下往复移动,而支撑板765则可在左右两侧竖直插接导杆766配合下,实现左右两侧固定连接连接杆73的上推,进而连接杆73上端相连接连接块72,可随之实现导气壳71整体的上下往复带动,使导气壳71可改变散热位置,来实现并网逆变器主体1内部的高效散热;
第四,同时在支撑板765上下往复移动过程中,可实现导杆766上端外侧所设压簧767的压缩,来加强支撑板765整体复位的快速,且保证连接杆73带动连接块72与导气壳71整体复位的快速,从而达到了并网逆变器内部散热效果的提高并实现往复散热效果的优点;
第五,为使得未进行辅助散热活动时,灰尘不易从辅助散热装置7处进入到并网逆变器主体1内部,还通过在导气壳71上侧相对处设置了防尘组件77,即未进行辅助散热活动时,防尘组件77内部所设置的折叠片772,可在后侧插接杆773、连接套管774与复位弹簧775相互配合下,实现稳定覆盖活动,来进行并网逆变器主体1后侧散热开口的闭合,避免灰尘进入到并网逆变器主体1内部,导致电子元件受到影响,而升降组件77运行带动导气壳71上下往复散热时,防尘组件77内部所设的横条771,可实现折叠条772的上推折叠,保证上下往复散热活动的稳定,同时折叠条772后侧中部相插接的插接杆773,上移至连接套管774内部,使连接套管774内部所设置的复位弹簧775实现压缩,为后续复位实现准备,而在固定片776与固定片776上端左右两侧所开设连接孔777安装配合下,可保证连接套管774整体安装的牢固,从而达到了辅助散热装置7静止辅助防尘,避免灰尘进入并网逆变器主体1内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通过设置了辅助散热装置7,在导气壳71与辅助风机75配合下,可实现并网逆变器主体1内部的辅助高效散热,同时在导气壳71下端所设升降组件76配合下,可实现上下往复散热,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从而达到了并网逆变器内部散热效果的提高并实现往复散热效果的优点,且在导气壳71上侧相对处设置的防尘组件77,在折叠条772未折叠时,可实现并网逆变器主体1后侧的闭合防尘,而在折叠条772随升降组件76折叠时,在连接套管774内部复位弹簧775配合下,折叠条772可快速复位,从而达到了辅助散热装置77静止辅助防尘,避免灰尘进入并网逆变器主体1内部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包括并网逆变器主体(1),所述并网逆变器主体(1)前侧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仪表盘(2),并且仪表盘(2)上端相对倾斜设有控制器(3),所述并网逆变器主体(1)上端左右相对称设置有散热风机(4),并且并网逆变器主体(1)右侧转动连接有柜门(5),所述并网逆变器主体(1)后侧下端安装有接线板(6);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并网逆变器主体(1)后侧中部的辅助散热装置(7),所述辅助散热装置(7)包括设于并网逆变器主体(1)后侧实现辅助导热的导气壳(71)、固设于导气壳(71)左右两侧用于连接的连接块(72)、插接于连接块(72)内部的连接杆(73)、安装于导气壳(71)前侧的固定板(74)、相接于固定板(74)中部实现辅助导热的辅助风机(75)、安装于导气壳(71)下端用于上下往复的升降组件(76)以及安装于导气壳(71)上侧相对处实现静止粉尘的防尘组件(7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76)包括外壳(761)、设于外壳(761)内部下端的驱动电机(762)、相接于驱动电机(762)前侧的转盘(763)、相连于转盘(763)前侧的推拉杆(764)、相连于推拉杆(764)上端的支撑板(765)、插接于支撑板(765)左右两侧的导杆(766)以及设置于导杆(766)上端外侧的压簧(767),所述支撑板(765)左右两侧与连接杆(7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77)包括设于导气壳(71)上端的横条(771)、相接于横条(771)上端的折叠片(772)、插接于横条(771)前侧中部的插接杆(773)、套接于插接杆(773)外侧的连接套管(774)、设于插接杆(773)外侧的复位弹簧(775)、固设于连接套管(774)上端的固定片(776)以及开设于固定片(776)上端的连接孔(777),所述固定片(776)通过上端所开设连接孔(777)与并网逆变器主体(1)紧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壳(71)左右两侧相对称设置有两组连接块(72)与连接杆(73),并且导气壳(71)前侧所安装固定板(74)内部的辅助风机(75)设有三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764)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板(765)和转盘(763)转动连接,并且支撑板(765)沿外壳(761)内部横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766)与压簧(767)均沿支撑板(765)左右相对称设置,并且导杆(766)外表面整体光滑无倒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片(772)整体呈扇叶折叠状,并且折叠片(772)上端与并网逆变器主体(1)紧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776)整体呈倒L状,并且固定片(776)上端所开设连接孔(777)内部设有内螺纹。
CN202222105863.8U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 Active CN218449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5863.8U CN218449876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5863.8U CN218449876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49876U true CN218449876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93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05863.8U Active CN218449876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498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49876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
CN217273881U (zh) 一种太阳能灯具控制系统
CN218569552U (zh) 一种厂区调电用高低压组合式开关柜
CN214480372U (zh) 一种移动型高效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CN105450156A (zh) 一种带旋转式支架的太阳能光伏组件
CN215222132U (zh) 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机柜
CN213278917U (zh) 一种电力系统用避免受潮的配电柜
CN109194265A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组合式光伏发电装置
CN210780577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光伏逆变器
CN211127428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机
CN216311500U (zh) 一种太阳能变压器冷却装置
CN208707590U (zh) 一种乡镇集散式cpv聚光光伏发电装置
CN210669235U (zh) 电力营销数据采集装置
CN214543061U (zh) 高压配电环网柜
CN215267356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开关柜
CN214625816U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的通风散热机构
CN21293434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变压器箱
CN219740262U (zh) 一种具有恒温功能的家用光伏发电装置
CN217469827U (zh) 一种光伏组件支撑装置
CN216904776U (zh) 一种可调节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施工用支撑架
CN217282744U (zh) 一种户外安装的组串型光伏并网逆变器
CN218958883U (zh) 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蓄能控制装置
CN219394145U (zh) 一种混合式滤波补偿一体化装置
CN213395057U (zh) 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太阳能路灯
CN216055913U (zh) 一种三相交流稳压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