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45972U - 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45972U
CN218445972U CN202222351824.6U CN202222351824U CN218445972U CN 218445972 U CN218445972 U CN 218445972U CN 202222351824 U CN202222351824 U CN 202222351824U CN 218445972 U CN218445972 U CN 218445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l gear
protective housing
protective
distancer
movabl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518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秀荣
王瑞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Qianyun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Qianyun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Qianyun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Qianyun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518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45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45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45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其包括测距仪本体,所述测距仪本体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下方设置有三腿支撑架,所述保护壳与所述三腿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本方案通过三腿支撑架与保护壳、升降组件配合可实现对测距仪本体进行稳定支撑的功能,无需人工一直手持测距仪本体进行测量,从而避免了使用者长期使用下来容易手臂酸痛的情况发生,还可避免发生激光测距仪掉落在地上而损坏的危险,保护壳可对测距仪本体起到防护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距仪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
背景技术
测距仪,是指一种测定飞机和地面应答台之间斜距的无线电导航设备,它是一种测量长度或者距离的工具,同时可以和测角设备或模块结合测量出角度,面积等参数。测距仪的形式很多,通常是一个长形圆筒,由物镜、目镜、显示装置(可内置)、电池等部分组成,激光测距仪属于测距仪中的一种,激光测距仪属于精密类测距仪,其测量精度较高于普通测距仪,故目前市面上的测距仪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激光测距仪。
但是,大多数激光测距仪基本上都是手持式的,使用者长期使用下来容易手臂酸痛,还会发生激光测距仪掉落在地上而损坏的危险。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包括测距仪本体,所述测距仪本体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下方设置有三腿支撑架,所述保护壳与所述三腿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三腿支撑架与保护壳、升降组件配合可实现对测距仪本体进行稳定支撑的功能,无需人工一直手持测距仪本体进行测量,从而避免了使用者长期使用下来容易手臂酸痛的情况发生,还可避免发生激光测距仪掉落在地上而损坏的危险,保护壳可对测距仪本体起到防护的作用。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底座、螺纹柱、活动套、连接杆、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转动杆、摇杆和限位滑块,所述安装底座呈凸型结构,所述安装底座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外壁通过螺纹配合方式连接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上端与所述保护壳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螺纹柱的外壁安装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的一端啮合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的一端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贯穿所述安装底座并安装有摇杆,所述活动套的外壁左右对称安装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滑动设置在开设于所述安装底座内壁的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三腿支撑架张开并放置稳定后,可通过使用者手动摇动摇杆,使得转动杆带动主动锥齿轮旋转,主动锥齿轮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从动锥齿轮带动螺纹柱转动,在限位滑块与限位槽的作用下,活动套带动连接杆上升,连接杆带动保护壳上升,从而可实现对测距仪本体的所在高度进行适当调节的功能,使得测距仪本体所在高度能够适应使用者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下端与所述活动套的上端之间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且支撑柱的外壁螺纹连接有锁紧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人工方式转动支撑柱,使得支撑柱带动保护壳转动,保护壳带动测距仪本体转动,从而可对测距仪本体的测量方向进行调节,锁紧套可对支撑柱进行锁紧,从而使得保护壳在调节过后处于稳定状态。
优选的,所述活动套的上端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连接杆的下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环形槽可便于连接杆跟随保护壳一起转动。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上端转动安装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呈L型,且防护盖的前端与所述保护壳的外壁之间通过磁条相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盖可避免测距仪本体被雨水淋到,防护盖与保护壳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便于快捷打开和关闭防护盖。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右侧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防护盖的下端安装有缓冲软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可便于激光线束穿出,缓冲软垫可对测距仪本体进行一定程度的挤压,使得测距仪本体在保护壳内部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方案通过三腿支撑架与保护壳、升降组件配合可实现对测距仪本体进行稳定支撑的功能,无需人工一直手持测距仪本体进行测量,从而避免了使用者长期使用下来容易手臂酸痛的情况发生,还可避免发生激光测距仪掉落在地上而损坏的危险,保护壳可对测距仪本体起到防护的作用;
2.本方案通过设置升降组件可实现对测距仪本体的所在高度进行适当调节的功能,使得测距仪本体所在高度能够适应使用者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的局部立体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的防护盖立体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的测距仪本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测距仪本体;2、保护壳;3、三腿支撑架;4、升降组件;40、安装底座;41、螺纹柱;42、活动套;43、连接杆;44、从动锥齿轮;45、主动锥齿轮;46、转动杆;47、摇杆;48、限位滑块;420、支撑柱;421、锁紧套;422、环形槽;20、防护盖;2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参照图1至图5,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包括测距仪本体1(参考型号为昕锐XR2000激光测距仪),测距仪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壳2,保护壳2的右侧端开设有通孔21,通孔21可便于激光线束穿出,保护壳2的下方设置有三腿支撑架3,保护壳2与三腿支撑架3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4,三腿支撑架3与保护壳2、升降组件4配合可实现对测距仪本体1进行稳定支撑的功能,无需人工一直手持测距仪本体1进行测量,从而避免了使用者长期使用下来容易手臂酸痛的情况发生,还可避免发生激光测距仪掉落在地上而损坏的危险,保护壳2可对测距仪本体1起到防护的作用。
升降组件4包括安装底座40、螺纹柱41、活动套42、连接杆43、从动锥齿轮44、主动锥齿轮45,转动杆46、摇杆47和限位滑块48,安装底座40呈凸型结构,安装底座40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柱41,螺纹柱41的外壁通过螺纹配合方式连接有活动套42,活动套42的上端与保护壳2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杆43,螺纹柱41的外壁安装有从动锥齿轮44,从动锥齿轮44的一端啮合有主动锥齿轮45,主动锥齿轮45的一端安装有转动杆46,转动杆46转动贯穿安装底座40并安装有摇杆47,活动套42的外壁左右对称安装有限位滑块48,限位滑块48滑动设置在开设于安装底座40内壁的限位槽内,在将三腿支撑架3张开并放置稳定后,可通过使用者手动摇动摇杆47,使得转动杆46带动主动锥齿轮45旋转,主动锥齿轮45带动从动锥齿轮44转动,从动锥齿轮44带动螺纹柱41转动,在限位滑块48与限位槽的作用下,活动套42带动连接杆43上升,连接杆43带动保护壳2上升,从而可实现对测距仪本体1的所在高度进行适当调节的功能,使得测距仪本体1所在高度能够适应使用者的高度。
保护壳2的下端与活动套42的上端之间转动连接有支撑柱420,支撑柱420位于两个连接杆43之间,且支撑柱420的外壁螺纹连接有锁紧套421,活动套42的上端面开设有环形槽422,连接杆43的下端滑动设置在环形槽422内,保护壳2的上端转动安装有防护盖20,防护盖20呈L型,防护盖20的下端安装有缓冲软垫,缓冲软垫可对测距仪本体1进行一定程度的挤压,使得测距仪本体1在保护壳2内部更加稳定,且防护盖20的前端与保护壳2的外壁之间通过磁条相吸,防护盖20可避免测距仪本体1被雨水淋到,防护盖20与保护壳2之间的通过磁吸方式相连可便于快捷打开和关闭防护盖20,从而便于快速取出和安放测距仪本体1,此外,在测量过程中,通过人工方式转动支撑柱420,使得支撑柱420带动保护壳2转动,保护壳2带动测距仪本体1转动,从而可对测距仪本体1的测量方向进行调节,调节过后利用锁紧套421对支撑柱420进行锁紧,从而使得保护壳2在调节过后处于稳定状态,通过开设环形槽422可便于连接杆43跟随保护壳2一起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的实施原理为:通过三腿支撑架3与保护壳2、升降组件4配合可实现对测距仪本体1进行稳定支撑的功能,无需人工一直手持测距仪本体1进行测量,从而避免了使用者长期使用下来容易手臂酸痛的情况发生,还可避免发生激光测距仪掉落在地上而损坏的危险,保护壳2可对测距仪本体1起到防护的作用,在将三腿支撑架3张开并放置稳定后,可通过使用者手动摇动摇杆47,使得转动杆46带动主动锥齿轮45旋转,主动锥齿轮45带动从动锥齿轮44转动,从动锥齿轮44带动螺纹柱41转动,在限位滑块48与限位槽的作用下,活动套42带动连接杆43上升,连接杆43带动保护壳2上升,从而可实现对测距仪本体1的所在高度进行适当调节的功能,使得测距仪本体1所在高度能够适应使用者的高度,测距仪本体1的高度调节完毕后,可开始进行测量,测量时,激光线束从通孔21内穿出,且测量过程中,通过人工方式拧松锁紧套421,然后转动支撑柱420,使得支撑柱420带动保护壳2转动,保护壳2带动测距仪本体1转动,从而可对测距仪本体1的测量方向进行调节,转动过后拧紧锁紧套421可对支撑柱420进行锁紧,从而使得保护壳2在调节过后处于稳定状态。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包括测距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仪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壳(2),所述保护壳(2)的下方设置有三腿支撑架(3),所述保护壳(2)与所述三腿支撑架(3)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4);
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安装底座(40)、螺纹柱(41)、活动套(42)、连接杆(43)、从动锥齿轮(44)、主动锥齿轮(45),转动杆(46)、摇杆(47)和限位滑块(48),所述安装底座(40)呈凸型结构,所述安装底座(40)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柱(41),所述螺纹柱(41)的外壁通过螺纹配合方式连接有活动套(42),所述活动套(42)的上端与所述保护壳(2)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杆(43),所述螺纹柱(41)的外壁安装有从动锥齿轮(44),所述从动锥齿轮(44)的一端啮合有主动锥齿轮(45),所述主动锥齿轮(45)的一端安装有转动杆(46),所述转动杆(46)转动贯穿所述安装底座(40)并安装有摇杆(47),所述活动套(42)的外壁左右对称安装有限位滑块(48),所述限位滑块(48)滑动设置在开设于所述安装底座(40)内壁的限位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2)的下端与所述活动套(42)的上端之间转动连接有支撑柱(420),所述支撑柱(420)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杆(43)之间,且支撑柱(420)的外壁螺纹连接有锁紧套(4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42)的上端面开设有环形槽(422),所述连接杆(43)的下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环形槽(4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2)的上端转动安装有防护盖(20),所述防护盖(20)呈L型,且防护盖(20)的前端与所述保护壳(2)的外壁之间通过磁条相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2)的右侧端开设有通孔(21),所述防护盖(20)的下端安装有缓冲软垫。
CN202222351824.6U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 Active CN218445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51824.6U CN218445972U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51824.6U CN218445972U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45972U true CN218445972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103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51824.6U Active CN218445972U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459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48420U (zh) 带状地形测绘辅助装置
CN213673957U (zh) 一种工程测量测绘仪器用高精准调节平台
CN209326644U (zh) 一种适用于野外作业的多功能地籍测绘用全站仪
CN218445972U (zh) 一种放置稳定的精密测距仪
CN211667434U (zh) 一种具有gps功能的测绘仪器
CN216791167U (zh) 一种便于矿山测量的电子经纬仪
CN217302378U (zh) 一种用于房产和地籍测绘的新型设备
CN215641831U (zh) 一种手持式激光测距仪
CN215261767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测量装置
CN212674157U (zh)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
CN202361978U (zh) 赤道仪托架之纬度调节机构
CN102494664A (zh) 太阳方位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CN206772299U (zh) 简易树木冠幅测量仪
CN212692851U (zh) 一种显示面板角度可调的经纬仪
CN214149331U (zh) 一种多功能地质罗盘
CN220817209U (zh) 一种施工用的测绘装置
CN211178505U (zh) 一种自带翻盖结构的地质罗盘
CN212004838U (zh) 一种建筑工程检测水准仪
CN220853524U (zh) 一种便捷式多功能手持测距仪
CN219871923U (zh) 一种棱镜调节装置
CN219161310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勘察仪
CN216206252U (zh) 一种适用性强的测绘水准仪
CN220982258U (zh) 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经纬仪
CN216132464U (zh) 一种便捷的水文地质罗盘仪
CN219198769U (zh) 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调节式测绘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