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41877U - 一种便携式手电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手电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41877U
CN218441877U CN202222512947.3U CN202222512947U CN218441877U CN 218441877 U CN218441877 U CN 218441877U CN 202222512947 U CN202222512947 U CN 202222512947U CN 218441877 U CN218441877 U CN 218441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shaped
arc
groov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129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英杰
黄福升
吴耀添
潘建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ed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ed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ed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ed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129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41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41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41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手电筒,包括手电筒本体,所述手电筒本体的后方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内部设有圆形槽,所述手电筒本体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卡入圆形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板外表面的四个端角均设有一个弧形固定槽,所述圆形槽内壁上的四个端角均设有一个通口,所述通口的另一端延伸至位于固定装置内部的弹簧槽的内壁上,所述弹簧槽的内部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面固定设有弧形固定板,所述弧形固定板卡入弧形固定槽的内部。本实用新型手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将手电筒固定于多种不同的位置,使得使用人员无需在手持进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手电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电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手电筒。
背景技术
手电筒,简称电筒,其凭借电池的电力提供照明功能,且体积较小,便于随身携带,虽然是相当简单的设计,它一直迟至19世纪末期才被发明,因为它必须结合电池与电灯泡的发明。
但是,现有的除了那些安装在特定工具上的手电筒之外,都需要手持使用,当使用人员的双手都持有物品时,则腾不出手来使用;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携式手电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手电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除了那些安装在特定工具上的手电筒之外,都需要手持使用,当使用人员的双手都持有物品时,则腾不出手来使用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手电筒,包括手电筒本体,所述手电筒本体的后方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内部设有圆形槽,所述手电筒本体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卡入圆形槽的内部;
所述固定板外表面的四个端角均设有一个弧形固定槽,所述圆形槽内壁上的四个端角均设有一个通口,所述通口的另一端延伸至位于固定装置内部的弹簧槽的内壁上,所述弹簧槽的内部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面固定设有弧形固定板,所述弧形固定板卡入弧形固定槽的内部;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L形支架、半圆形固定板A、半圆形固定板B、导向杆、旋转通口、螺杆、T形槽、T形头和内螺纹通口,所述L形支架正端面的下侧固定设有半圆形固定板B,所述半圆形固定板B上端面的一侧设有T形槽,所述L形支架上端面的中间位置设有旋转通口,所述旋转通口的内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下端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T形头,所述T形头卡入T形槽的内部,所述T形头与T形槽之间通过滚子轴承相连,所述L形支架下端面的两侧均固定设有一个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一个半圆形固定板A,所述半圆形固定板A上端面的一侧设有贯穿了半圆形固定板A的内螺纹通口,所述螺杆从上至下贯穿了内螺纹通口。
优选的,所述手电筒本体与电源之间电性相连。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外螺纹与内螺纹通口的内螺纹相匹配,所述螺杆与内螺纹通口之间通过螺纹相连。
优选的,两个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均与半圆形固定板B之间固定相连,所述导向杆与半圆形固定板A之间通过承插活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弧形固定板的形状与弧形固定槽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弧形固定板的外表面与弧形固定槽的内壁密切贴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外表面与弹簧槽的内壁密切贴合,所述限位板与弧形固定板之间为一体化制成。
优选的,每个所述弧形固定板之间的间隔角度均为九十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结构与半圆形固定板A和半圆形固定板B的配合,从而可以将手电筒本体整体固定于多种不同的位置上,比如雨伞上或自行车上,使得使用人员无需在手持进行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结构和卡接结构的配合,每当手电筒本体旋转九十度后,即会被固定,在保证了手电筒本体稳定性的情况下为其增加了一定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内视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B处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中:1、手电筒本体;2、连接杆;3、固定装置;4、L形支架;5、半圆形固定板A;6、半圆形固定板B;7、导向杆;8、旋转通口;9、螺杆;10、T形槽;11、T形头;12、弧形固定槽;13、圆形槽;14、通口;15、弹簧槽;16、限位板;17、弹簧;18、弧形固定板;19、固定板;20、内螺纹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手电筒本体1(型号为MOD20B)、螺杆9(型号为GUWANJI)和弹簧17(型号为JX110)可从市场采购或私人定制获得。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携式手电筒,包括手电筒本体1,手电筒本体1的后方设有固定装置3,固定装置3的内部设有圆形槽13,手电筒本体1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杆2,连接杆2的另一端固定设有固定板19,固定板19卡入圆形槽13的内部;
固定板19外表面的四个端角均设有一个弧形固定槽12,圆形槽13内壁上的四个端角均设有一个通口14,通口14的另一端延伸至位于固定装置3内部的弹簧槽15的内壁上,弹簧槽15的内部设有限位板16,限位板16的一端连接有弹簧17,限位板16的另一端面固定设有弧形固定板18,限位板16的外表面与弹簧槽15的内壁密切贴合,限位板16与弧形固定板18之间为一体化制成,每个弧形固定板18之间的间隔角度均为九十度,弧形固定板18卡入弧形固定槽12的内部,弧形固定板18的形状与弧形固定槽12的形状相对应,弧形固定板18的外表面与弧形固定槽12的内壁密切贴合;
固定装置3包括L形支架4、半圆形固定板A5、半圆形固定板B6、导向杆7、旋转通口8、螺杆9、T形槽10、T形头11和内螺纹通口20,L形支架4正端面的下侧固定设有半圆形固定板B6,半圆形固定板B6上端面的一侧设有T形槽10,L形支架4上端面的中间位置设有旋转通口8,旋转通口8的内部设有螺杆9,螺杆9下端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T形头11,T形头11卡入T形槽10的内部,T形头11与T形槽10之间通过滚子轴承相连,L形支架4下端面的两侧均固定设有一个导向杆7,两个导向杆7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一个半圆形固定板A5,两个导向杆7的另一端均与半圆形固定板B6之间固定相连,导向杆7与半圆形固定板A5之间通过承插活动相连,半圆形固定板A5上端面的一侧设有贯穿了半圆形固定板A5的内螺纹通口20,螺杆9从上至下贯穿了内螺纹通口20,螺杆9的外螺纹与内螺纹通口20的内螺纹相匹配,螺杆9与内螺纹通口20之间通过螺纹相连,使用时,当需要将手电筒本体1固定于某件物品上时,拿起手电筒本体1,将位于半圆形固定板A5和半圆形固定板B6之间的中间位置对准固定物,之后插入,在旋转位于固定装置3上方的螺杆9,半圆形固定板A5上端面的一侧设有贯穿了半圆形固定板A5的内螺纹通口20,而螺杆9从上至下贯穿了内螺纹通口20,并且螺杆9的外螺纹与内螺纹通口20的内螺纹相匹配,通过螺纹当螺杆9旋转时,无法旋转的半圆形固定板A5将会在螺杆9的外表面上下移动,当半圆形固定板A5在向下移动时,半圆形固定板A5与半圆形固定板B6之间的距离将会逐渐缩减,直至双方均接触到固定物,当半圆形固定板A5无法在继续下降时,即固定完成,通过此设计可以将手电筒本体1固定于多种不同的物品上,从而可以更方便的对其进行使用,当需要解除手电筒本体1的固定时,反向旋转螺杆9升起半圆形固定板A5即可。
进一步,手电筒本体1与电源之间电性相连。
与手电筒本体1之间通过连接杆2而间接相连的固定板19卡入了位于固定装置3内部的圆形槽13的内部,并且位于圆形槽13内的四个弧形固定板18均通过与之间接相连的弹簧17的弹簧力从而卡入了位于固定板19外表面的弧形固定槽12的内部,通过四个固定于弧形固定槽12内部的弧形固定板18即可将固定板19固定,当固定板19被固定无法旋转时,手电筒本体1也会随之被固定,当使用人力强行旋转手电筒本体1时,固定板19也会随之旋转,随着固定板19的旋转位于圆形槽13内部的弧形固定板18将会被向外推出,当固定装置3旋转九十度后,四个弧形固定板18将会分别进入新的弧形固定槽12的内部,从而固定住手电筒本体1,通过此设计在保证了手电筒本体1稳定性的情况下为其增加了一定的灵活性,只需连接电源,按下位于手电筒本体1外表面的启动按钮即可使用手电筒本体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手电筒,包括手电筒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电筒本体(1)的后方设有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的内部设有圆形槽(13),所述手电筒本体(1)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另一端固定设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卡入圆形槽(13)的内部;
所述固定板(19)外表面的四个端角均设有一个弧形固定槽(12),所述圆形槽(13)内壁上的四个端角均设有一个通口(14),所述通口(14)的另一端延伸至位于固定装置(3)内部的弹簧槽(15)的内壁上,所述弹簧槽(15)的内部设有限位板(16),所述限位板(16)的一端连接有弹簧(17),所述限位板(16)的另一端面固定设有弧形固定板(18),所述弧形固定板(18)卡入弧形固定槽(12)的内部;
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L形支架(4)、半圆形固定板A(5)、半圆形固定板B(6)、导向杆(7)、旋转通口(8)、螺杆(9)、T形槽(10)、T形头(11)和内螺纹通口(20),所述L形支架(4)正端面的下侧固定设有半圆形固定板B(6),所述半圆形固定板B(6)上端面的一侧设有T形槽(10),所述L形支架(4)上端面的中间位置设有旋转通口(8),所述旋转通口(8)的内部设有螺杆(9),所述螺杆(9)下端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T形头(11),所述T形头(11)卡入T形槽(10)的内部,所述T形头(11)与T形槽(10)之间通过滚子轴承相连,所述L形支架(4)下端面的两侧均固定设有一个导向杆(7),两个所述导向杆(7)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一个半圆形固定板A(5),所述半圆形固定板A(5)上端面的一侧设有贯穿了半圆形固定板A(5)的内螺纹通口(20),所述螺杆(9)从上至下贯穿了内螺纹通口(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电筒本体(1)与电源之间电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9)的外螺纹与内螺纹通口(20)的内螺纹相匹配,所述螺杆(9)与内螺纹通口(20)之间通过螺纹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手电筒,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向杆(7)的另一端均与半圆形固定板B(6)之间固定相连,所述导向杆(7)与半圆形固定板A(5)之间通过承插活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固定板(18)的形状与弧形固定槽(12)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弧形固定板(18)的外表面与弧形固定槽(12)的内壁密切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6)的外表面与弹簧槽(15)的内壁密切贴合,所述限位板(16)与弧形固定板(18)之间为一体化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弧形固定板(18)之间的间隔角度均为九十度。
CN202222512947.3U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便携式手电筒 Active CN218441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12947.3U CN218441877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便携式手电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12947.3U CN218441877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便携式手电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41877U true CN218441877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81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12947.3U Active CN218441877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便携式手电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41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41877U (zh) 一种便携式手电筒
US20060126345A1 (en) Removal-proof lamp cap
CN202813175U (zh) 一种多功能台灯
CN204209605U (zh) 带照明的棘轮螺丝刀
CN203956818U (zh) 一种带发光杆体的多连接头起子
CN206001368U (zh) 一种充电式摇头灯
CN205765445U (zh) 一种微型插电电磨
CN206504141U (zh) 卡块夹持式led球泡灯
CN210637846U (zh) 一种易于携带的组合式智能台灯
CN213480055U (zh) 一种新型口腔科用口腔照明灯
CN207939121U (zh) 一种防移位式电力光缆夹具
CN109807797A (zh) 一种便携式照明螺丝刀
CN211372336U (zh) 一种新型led高天棚灯专用电源壳
CN217329532U (zh) 一种轨道射灯
CN214008915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led透镜
CN204321959U (zh) 一种停电抢修专用改锥
CN210921171U (zh) 一种多功能小夜灯
CN201619039U (zh) 一种小型磁性捡拾器
CN219300647U (zh) 方便取下的磁力灯座
CN203052245U (zh) 充电手压两型供电手电筒
CN211083724U (zh) 一种多功能台灯
CN201916758U (zh) 一种交直两用插接的led灯
CN212390148U (zh) 一种手电筒
CN209153598U (zh) 一种多功能口镜
CN211557057U (zh) 一种具有应急照明功能的电动推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