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41389U - 一种可升降支架模组及视功能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升降支架模组及视功能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441389U CN218441389U CN202222221195.5U CN202222221195U CN218441389U CN 218441389 U CN218441389 U CN 218441389U CN 202222221195 U CN202222221195 U CN 202222221195U CN 218441389 U CN218441389 U CN 2184413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elevator
- shell
- support module
- liftable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升降支架模组及视功能训练装置,可升降支架模组包括伸缩硅胶罩、底座上壳、底座下壳、升降机下壳、升降机上壳、升降机滑块、两个滑动轴、套在每个滑动轴上的滑动轴承、轴承压板、传动电机、以及套在固定在传动电机的传动轴上且固定在轴承压板上的传动轴承;其中两个滑动轴分别位于所述传动电机的传动轴两侧;两个滑动轴穿过升降机滑块,使得所述升降机滑块沿着滑动轴上下移动。通过内部传动电机传动,带动升降滑块,实现主机升降功能;通过光电传感器,让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准确,可靠;本实用新型可以升降调节,又可以角度调节的底座,使得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适应各种高度,角度,满足所有观看者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视力保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升降支架模组及视功能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和文化的全面提升,不同年龄段的眼部疾病发病率也逐年攀升,尤其是近视发病率在中小学人群中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素质,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导致近视的原因。目前,各类缓解眼疲劳和治疗眼部疾病的产品和仪器种类繁多,其中基于双眼合像的视力保健和3D显示装置对缓解视力疲劳、治疗眼部疾病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目前市场上的视力保健装置多为固定式,有可调节装置也都是纯手动调整,这样存在的问题是,不同使用者在观看设备时,都需要手动重新调节找到观看者舒适的角度,操作困难,没有效率。
故,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可升降支架模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升降调节的可升降支架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升降支架模组,其包括伸缩硅胶罩、固定在所述伸缩硅胶罩下端的底座上壳、与所述底座上壳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底座上壳下方的底座下壳、位于所述伸缩硅胶罩和底座上壳围设形成的空间内且相互固定连接的升降机下壳和升降机上壳、位于所述升降机下壳和升降机上壳围设形成的空间内的升降机滑块、固定在所述升降机下壳内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滑动轴、套在每个滑动轴上的滑动轴承、固定在所述升降机下壳内且与所述滑动轴承连接的轴承压板、传动电机、以及套在固定在传动电机的传动轴上且固定在轴承压板上的传动轴承;其中两个滑动轴分别位于所述传动电机的传动轴两侧;两个滑动轴穿过升降机滑块,使得所述升降机滑块沿着滑动轴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卡持在所述升降机上壳内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呈弯曲S型,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滑块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机上壳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传动电机连接的升降机控制电路,所述升降机控制电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壳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控制电路上的调节滚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升降机下壳上的且与所述升降机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的光电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压板具有可与所述光电传感器接触的感光片。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壳上的电源控制电路。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滑块上的合页。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在所述伸缩硅胶罩上的金属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视功能训练装置,其包括外壳、固定在所述外壳前端外的透镜模组以及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光机模组,所述外壳由所述可升降支架模组支撑。
本实用新型通过内部传动电机传动,带动升降滑块,实现主机升降功能;本实用新型通过光电传感器,让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准确,可靠;本实用新型可以升降调节,又可以角度调节的底座,使得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适应各种高度,角度,满足所有观看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视功能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视功能训练装置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视功能训练装置的光机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视功能训练装置的光机模组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视功能训练装置的光机模组的工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视功能训练装置的消光圈消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视功能训练装置的光机模组在远点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视功能训练装置的光机模组在近点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视功能训练装置的底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视功能训练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视功能训练装置的底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视功能训练装置的升降机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视功能训练装置,以解决目前的大尺寸3D视力保健装置不能满足大视角的前提下又具备偏振光特性和实现画面移动的问题。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视功能训练装置包括机壳模组1、固定在机壳模组1前端外的透镜模组4、固定在透镜模组4上的眼罩模组101、位于机壳模组1内的光机模组光机模组3、位于光机模组光机模组3和透镜模组4之间的消光圈消光模组200、承载光机模组光机模组3和消光圈消光模组200且位于机壳模组1内的支架控制驱动模组2、驱动光机模组光机模组3和消光圈消光模组200在支架控制驱动模组2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单元5和支撑在机壳模组1下方的支架模组6。
如图3和图4所示,光机模组光机模组3包括光机模组支架14、固定在光机模组支架14前端的第一显示器模组、固定在光机模组支架14厚度的第二显示器模组、以及位于光机模组支架14内的半透半反光学玻璃12,其中半透半反光学玻璃12位于第一显示器模组和第二显示器模组之间,第一显示器模组和第二显示器模组相互垂直设置,且实际上半透半反光学玻璃12固定在光机模组支架14相对角之间。
其中,第一显示器模组包括固定在光机模组支架14上端的第一显示器信号处理板7、位于第一显示器信号处理板7下方的第一显示器11、固定于第一显示器信号处理板7和第一显示器11的第一显示器组合支架10、以及连接在第一显示器信号处理板7和第一显示器11之间的第二驱动单元8。
第二显示器模组包括固定在光机模组支架14后端的第二显示器信号处理板19、位于第二显示器信号处理板19前方的第二显示器15、固定于第二显示器信号处理板19和第二显示器15的第二显示器组合支架17、以及连接在第二显示器信号处理板19和第二显示器15之间的第三驱动单元18。
半透半反光学玻璃半透半反光学玻璃半透半反光学玻璃光机模组支架14位于支架控制驱动模组2上,第一驱动单元5驱动光机模组支架14在支架控制驱动模组2上前后移动;第二驱动单元8带动第一显示器11在第一显示器组合支架10上前后移动;第三驱动单元18带动第二显示器15在第二显示器组合支架14上前后移动。
第一显示器11水平设置,第一显示器11表面设有水平偏振光片,第一显示器11垂直向下发出的水平偏振光垂直投射到半透半反光学玻璃12上,经过半透半反光学玻璃12折射后沿水平方向投向观看者100;第二显示器15垂直设置,第二显示器15表面设有垂直偏振光片,第二显示器15发出的垂直偏振光水平穿过半透半反光学玻璃12投向观看者100。
半透半反光学玻璃12是在玻璃上涂镀一层特殊的膜。半透半反光学玻璃12与水平面呈45°。当一束自然光投射到半透半反光学玻璃12上时,自然光被分为两路,一路光被折射,这种被折射的光就是水平偏振光,一路光投射沿着入射方向前行,这路光就是垂直偏振光,根据光路可逆的原理(如图4所示),半透半反光学玻璃12与水平方向呈45°角摆放,第一显示器11和第二显示器15的对应点距离半透半反光学玻璃12同一点距离相等,以此保证,第一显示器11和第二显示器15所有点距离观看者100的眼睛的光程相等。
第一显示器11水平设置,第一显示器11表面设有水平偏振光片,第一显示器11垂直向下发出的水平偏振光垂直投射到半透半反光学玻璃12上,经过半透半反光学玻璃12折射后沿水平方向投向观看者100;第二显示器15垂直设置,第二显示器15表面设有垂直偏振光片,第二显示器15发出的垂直偏振光水平穿过(即透射)半透半反光学玻璃12投向观看者100。
如图5所示,第一显示器11发出的光和第二显示器15发出的光汇合到一起,这时是两束相差90°的偏振光,经过透镜模组4配置的偏振光片:左边配置水平偏振光片,看到第一显示器11画面,右边配置垂直偏振光片,看到第二显示器15画面。经过双眼合像产生裸眼3D视觉。同时第一显示器11和第二显示器15通过驱动装置进行左右移动,协同光机模组支架14的前后移动,实现眼睛视觉的调节与集合联动起到视力保健作用。
如图6所示,消光圈消光模组200包括左消光圈26、右消光圈27以及消光圈支架28,左消光圈26、右消光圈27分别活动固定在消光圈支架28上。
第一驱动单元5带动左消光圈26和右消光圈27进行左右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左消光圈26和右消光圈27的左右移动距离均为11mm,光机模组光机模组3前后移动距离为68mm,左消光圈26、右消光圈27、光机模组光机模组3三者在第一驱动单元5的驱动下,协同相向运动。左消光圈26和右消光圈27起到物理遮光的作用,可以保证通过左消光圈26和右消光圈26均看到第一显示器11和第二显示器15的图像在运动种的准确性,以起到更好的视力保健效果。
如图7所示,人眼通过本视功能训练装置可以依序看到A点至D点之间的画面,其中A点和C点之间为第一画面,B点和D点之间为第二画面,B点和C点之间为第一画面和第二画面的重叠画面。
第一画面是透射画面,最理想为90度偏振光,第二画面是折射画面,最理想为180度偏振光。实际上半透半反光学玻璃12对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发出的偏振光过滤提纯作用,致使左眼依然可以看到折射第二画面淡淡的影像(称为残影),同样右眼也可以看到透射第一画面的淡淡残影。左消光圈26和右消光圈27是为消除上述残影设计:左眼通过左消光圈26,看到A点和C点之间的第一画面的清晰有效画面,第二画面的C点和D点之间的残影被左消光圈26的L点处遮住;同样,右眼通过右消光圈26,看到B-D点之间的第二画面的清晰有效画面,第一画面的A-B点残影被右消光圈26的R点处遮住。B点和C点之间为画面重叠部分,这部分残影像,在左右眼能看到的有效清晰画面对比下,看不到影响,达到视功能训练的目的。
即光机模组3前后移动距离68mm,左消光圈26和右消光圈27各自左右移动距离11mm,90度偏振光片(图未示)和180度偏振光片(图未示)设有微调机构,装机时通过微调使残影消除效果最佳。第一显示器模组采用的是出光90度的显示器,画面光线穿过半透半反光学玻璃12经过90度偏光玻璃再经过透镜到达观看者左眼,第二显示器模组采用的是出光180度的显示器,画面光线垂直投向半透半反光学玻璃12,一半的光线被折射为水平方向经过180度偏光玻璃再经过透镜到达观看者右眼。
理论上左右眼可以分视左右画面经双眼合像看到3D画面,但是显示器表面发出的画面光线由少量的散射光线可以越过偏光玻璃被眼睛感觉到淡淡的影像(残影),就是说如果把左侧画面关闭,左眼可以看到右侧画面的残影,但是如果把左侧画面打开,因为左侧画面的光线90%以上是和左眼前的偏光玻璃的偏振角度相同,这样左眼能看到明亮的左画面,右画面与左画面重叠部分的残影就不会影像左眼对左画面的观感质量,但是左画面以外的残影仍会影像左眼的观感质量,右眼同理。
在工作中消光模组与光机模组的前后运动是联动的,光机模组在远端时均与左消光圈和右消光圈的距离最大(如图7所述),光机模组在近点时均与左消光圈和右消光圈的距离最小(如图8所示),始终保证残影被阻挡在左右眼各自的视野之外。
如图1所示,支架模组6支架模组6为升降支架模组6,其采用两颗螺钉61与机壳模组1固定连接。电源接通采用接触电极62连接,运输安全且便捷,降低成本。
如图9至图12所示,支架模组6包括硅胶压板31、固定在硅胶压板31上且与机壳模组1固定连接的金属支撑板30、底座上壳33、连接在金属支撑板30和底座上壳33之间且位于底座上壳33上的伸缩硅胶罩32、与底座上壳33固定连接且位于底座上壳33下方的底座下壳47、固定在底座上壳33上的升降机控制电路40和电源控制电路37、固定在升降机控制电路40上的调节滚轮39、升降机滑块35、固定在升降机滑块35上的合页34、套在升降机滑块35前侧的升降机上壳36、套在升降机滑块35后侧且与升降机上壳36对接连接的升降机下壳41、固定在升降机下壳41内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滑动轴43、套在每个滑动轴43上的滑动轴承42、固定在升降机下壳41内且与滑动轴承42连接的轴承压板45、固定在升降机下壳41下方且与升降机控制电路40电性连接的传动电机38、固定在传动电路38的传动轴381上且与轴承压板45固定连接的传动轴承44、固定在升降机下壳41上的且与升降机控制电路40电性连接的光电传感器46以及卡持在升降机上壳36内的弹性件48;其中升降机控制电路40和电源控制电路37分别位于升降机滑块35的两侧;两个滑动轴43分别位于传动电路38的传动轴381两侧;两个滑动轴43穿过升降机滑块35,使得升降机滑块35沿着滑动轴43上下移动。
其中滑动轴承42通过轴承压板45与升降机滑块35固定连接;传动轴承44套在传动电机38的传动轴381上且与传动电机38传动连接,传动轴承44位于轴承压板45的上方,传动轴承44通过轴承压板45与升降机滑块35固定连接;升降机滑块35通过滑动轴承42与升降机下壳41滑动连接,升降机上壳36与升降机下壳41固定连接;升降机上壳36、升降机下壳41带动整个升降机组与底座上壳33固定连接;合页34分别与升降机滑块35、金属支撑板30固定连接;伸缩硅胶罩32与底座上壳33和硅胶压板31固定连接;硅胶压板31与金属支撑板30固定连接;弹性件38呈弯曲S型,其一端固定在升降机滑块35上,其另一端固定在升降机上壳36上。
升降机滑块35在由升降机下壳41和升降机上壳36围设形成的空间内上下移动,升降机滑块35上下移动时,带动弹性件38也随着升降机滑块35上下移动。升降机滑块35、升降机下壳41和升降机上壳36位于由伸缩硅胶罩32和底座上壳33围设形成的空间内。
当手动推动调节滚轮39时,调节滚轮39会带动编码器产生方波信号,经过升降机控制电路40处理,传输给与升降机控制电路40电性连接的传动电机38使其工作;传动轴承44固定在升降机滑块35内,带动升降机滑块35沿着滑动轴43上下滑动,合页34与升降机滑块35、金属支撑板30固定连接,金属支撑板30与机壳模组1固定连接,实现机壳模组1的升降。
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支架模组6还包括光电传感器46,光电传感器46与升降机下壳41固定连接,与升降机控制电路40电性连接。轴承压板45具有感光片451,轴承压板45与升降机滑块35固定连接,当升降机滑块35下滑到底部,轴承压板45上的感光片451接触到光电传感器46时,会产生一组终止信号,传输给升降机控制电路40,使升降机滑块35不在继续工作,以保证设备安全性。
升降机滑块35上下升降运动时,伸缩硅胶罩32会跟随运动幅度缩放,起到保护和美观的效果。
合页34与升降机滑块35、金属支撑板30固定连接,金属支撑板30与机壳模组1固定连接,如此,通过调整合页34分开角度,就可以实现整个主机的俯仰角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内部传动电机传动,带动升降滑块,实现主机升降功能;本实用新型通过光电传感器,让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准确,可靠;本实用新型可以升降调节,又可以角度调节的底座,使得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适应各种高度,角度,满足所有观看者的使用需求。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升降支架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伸缩硅胶罩(32)、固定在所述伸缩硅胶罩(32)下端的底座上壳(33)、与所述底座上壳(33)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底座上壳(33)下方的底座下壳(47)、位于所述伸缩硅胶罩(32)和底座上壳(33)围设形成的空间内且相互固定连接的升降机下壳(41)和升降机上壳(36)、位于所述升降机下壳(41)和升降机上壳(36)围设形成的空间内的升降机滑块(35)、固定在所述升降机下壳(41)内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滑动轴(43)、套在每个滑动轴(43)上的滑动轴承(42)、固定在所述升降机下壳(41)内且与所述滑动轴承(42)连接的轴承压板(45)、传动电机(38)、以及套在固定在传动电机(38)的传动轴上且固定在轴承压板(45)上的传动轴承(44);其中两个滑动轴(43)分别位于所述传动电机(38)的传动轴(381)两侧;两个滑动轴(43)穿过升降机滑块(35),使得所述升降机滑块(35)沿着滑动轴(43)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支架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持在所述升降机上壳(36)内的弹性件(48),所述弹性件(48)呈弯曲S型,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滑块(35)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机上壳(3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支架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传动电机(38)连接的升降机控制电路(40),所述升降机控制电路(40)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壳(3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升降支架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控制电路(40)上的调节滚轮(3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升降支架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升降机下壳(41)上的且与所述升降机控制电路(40)电性连接的光电传感器(4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升降支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压板(45)具有可与所述光电传感器(46)接触的感光片(4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支架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壳(33)上的电源控制电路(3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支架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滑块(35)上的合页(3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支架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伸缩硅胶罩(32)上的金属支撑板(20)。
10.一种视功能训练装置,其包括外壳(1)、固定在所述外壳(1)前端外的透镜模组(4)、以及位于所述外壳(1)内的光机模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由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可升降支架模组支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21195.5U CN218441389U (zh) | 2022-08-23 | 2022-08-23 | 一种可升降支架模组及视功能训练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21195.5U CN218441389U (zh) | 2022-08-23 | 2022-08-23 | 一种可升降支架模组及视功能训练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441389U true CN218441389U (zh) | 2023-02-03 |
Family
ID=85095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221195.5U Active CN218441389U (zh) | 2022-08-23 | 2022-08-23 | 一种可升降支架模组及视功能训练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441389U (zh) |
-
2022
- 2022-08-23 CN CN202222221195.5U patent/CN21844138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371556A (en) | Spectacle type retina direct display apparatus | |
US5486841A (en) | Glasses type display apparatus | |
US5696521A (en) | Video headset | |
CN106873155B (zh) | 一种头戴显示器 | |
US8797468B2 (en) | Liquid crystal shutter glasses | |
KR101672707B1 (ko) | 헤드 마운트 디스플레이용 광학 시스템 | |
WO2021248570A1 (zh) | 头戴设备 | |
CN103499880A (zh) | 头戴透视显示装置 | |
CN203658670U (zh) | 头戴透视显示装置 | |
EP0575257B1 (en) | Spectacle type display apparatus | |
CN218441389U (zh) | 一种可升降支架模组及视功能训练装置 | |
CN202615044U (zh) | 一种非接触式近眼虚拟立体显示器 | |
CN107111143B (zh) | 视觉系统及观片器 | |
JPH06141258A (ja) | 眼鏡型映像表示装置 | |
CN220232136U (zh) | 一种3d显示系统 | |
CN218446245U (zh) | 一种视功能训练装置 | |
WO2019192073A1 (zh) | 一种瞳距可调的ar眼镜 | |
CN113848646A (zh) | 一种ar/mr智能眼镜 | |
CN114063305A (zh) | 虚拟图像显示放大装置及显示装置 | |
CN209808949U (zh) | 一种偏振光片视力保健及治疗视频播放装置 | |
CN112099232A (zh) | 一种可调节式智能眼镜 | |
CN115390266A (zh) | 一种视功能训练装置及其残影消除方法 | |
CN216595742U (zh) | 虚拟图像显示放大装置及显示装置 | |
KR102071934B1 (ko) | 착용가능한 영상표시장치 | |
CN221765848U (zh) | 一种可调节屈光的智能眼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