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28462U - 切剃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切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28462U
CN218428462U CN202221802253.7U CN202221802253U CN218428462U CN 218428462 U CN218428462 U CN 218428462U CN 202221802253 U CN202221802253 U CN 202221802253U CN 218428462 U CN218428462 U CN 218428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temple
knife
tool bit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022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丐腾
罗锐
黄海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lyc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lyc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lyc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lyc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022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28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28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284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 Shavers And Clip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剃装置,涉及家用毛发清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刀头单元、主体单元和动力单元;通过刀头单元相对于主体单元呈倾斜方式,能够使得使用者在手持主体单元时,刀头单元朝向使用者方向,方便进行剃须操作,同时还能够减小刀头单元和主体单元长度延伸,节省了整体结构的携带体积;进一步地,由于刀头单元与主体单元靠近动力单元一端可拆卸连接,刀头单元与主体单元具有间距,使得刀头单元形成相对独立的结构,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对刀头单元的形状和结构进行具体设置,可以提高刀头主体的功能化,以及可以提高刀头单元的美观,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切剃毛发过程中手持不方便,同时体积大,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切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毛发清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切剃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剃须刀作为家用必需品,现有技术中的剃须刀主要包括有刀头和机身,在生产组装时,现有的剃须刀的刀头基本与机身呈一条直线,并且刀头壳体基本与机身呈固定连接,即刀头壳体与机身为硬连接方式,使得刀头壳体与机身壳体连接为一体。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安装方式,刀头和机身为一体延伸布置,当需要使用刀头进行剃须时,需要使用者手持机身位置呈倾斜状态贴合皮肤,因此会造成使用者使用体验感不佳的问题;另外,刀头和机身沿着同一方向延伸布置,会导致剃须刀整体结构体积较大,也会存在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剃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切剃毛发过程中手持不方便,同时体积大,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切剃装置,包括:刀头单元、主体单元和动力单元;
所述动力单元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内部,且所述动力单元的一端伸出所述主体单元,所述动力单元与所述主体单元呈倾斜设置;
所述刀头单元与所述主体单元靠近所述动力单元一端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刀头单元与所述主体单元具有间距,所述刀头单元与所述动力单元传动连接,所述刀头单元与所述主体单元呈倾斜设置,且所述刀头单元与所述动力单元的倾斜方向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单元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
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扣合连接,且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之间具有动力容置槽,所述动力单元容置于所述动力容置槽内,且所述动力单元与所述前壳体的接触位置低于所述动力单元与所述前壳体的接触位置,以使所述动力单元朝向所述前壳体的一侧呈倾斜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刀头单元包括刀头主体和固定基台;
所述主体单元还包括连接压板,所述连接压板分别与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连接,所述连接压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安装座能够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固定基台的表面与所述连接压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固定基台的形状与所述刀头主体的形状配适,且所述刀头主体与所述固定基台背离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可拆卸连接;
所述固定基台对应所述安装座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动力单元能够贯穿所述第二通孔伸出所述动力容置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刀头主体包括刀头壳体、切剃刀具、驱动部和固定部;
所述固定基台背离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刀头容置槽,所述驱动部和所述切剃刀具均位于所述刀头容置槽中,且所述动力单元与所述驱动部传动连接,所述固定部用于将所述驱动部固定于所述固定基台内,所述刀头壳体沿着所述刀头容置槽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固定基台的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刀头主体还包括开闭机构;
所述固定基台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开闭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刀头壳体对应所述滑槽的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开闭机构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卡槽内,且所述开闭机构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刀头壳体与所述固定基台抵接,以使所述刀头壳体和所述固定基台之间形成切剃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单元包括驱动电机和偏心轮;
所述驱动电机容置于所述动力容置槽内部,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二通孔伸入至所述固定基台内部,所述偏心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偏心轮与所述驱动部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鬓刀单元和鬓刀推板;
所述固定基台对应所述后壳体的一侧开设有鬓刀安装槽,所述鬓刀容置于所述鬓刀安装槽内,所述鬓刀单元与所述固定基台的侧壁转动连接,且所述鬓刀单元与所述后壳体的端部具有间距;
所述鬓刀推板与所述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鬓刀推板与所述鬓刀单元呈分离间隔布置,所述鬓刀推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后壳体往复移动,以作用于所述鬓刀单元相对于所述固定基台转动开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包括主驱动结构和鬓刀子驱动结构;
所述鬓刀单元包括鬓刀驱动头,所述偏心轮与所述主驱动结构传动连接,所述主驱动结构与所述切剃刀具传动连接,所述主驱动结构用于在所述鬓刀单元关闭状态下带动所述切剃刀具运动;
所述鬓刀子驱动结构与所述鬓刀单元连接,所述鬓刀子驱动结构与所述主驱动结构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鬓刀单元能够在转动开启过程中带动所述鬓刀子驱动结构与所述主驱动结构传动连接,且所述鬓刀子驱动结构与所述鬓刀驱动头传动连接,所述主驱动结构用于在所述鬓刀单元开启状态下通过所述鬓刀子驱动结构带动所述鬓刀驱动头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按键开关、按键单元和电路板;
所述按键开关集成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按键开关和所述电路板均容置于所述主体单元内,所述按键单元与所述前壳体对应所述按键开关的一侧连接,且所述按键单元与所述前壳体的表面呈平面贴合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单元包括按键膜和按键基台;
所述前壳体对应所述按键开关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按键基台位于所述按键膜和所述前壳体之间,所述按键基台与所述前壳体的表面扣合连接,所述按键膜与所述按键基台连接,所述按键开关能够贯穿所述按键基台与所述按键膜抵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切剃装置,包括:刀头单元、主体单元和动力单元;动力单元设置于主体单元内部,且动力单元的一端伸出主体单元,动力单元与主体单元呈倾斜设置;刀头单元与动力单元传动连接,刀头单元与主体单元呈倾斜设置,且刀头单元与动力单元的倾斜方向一致;通过刀头单元相对于主体单元呈倾斜方式,能够使得使用者在手持主体单元时,刀头单元朝向使用者方向,方便进行剃须操作,同时还能够减小刀头单元和主体单元长度延伸,节省了整体结构的携带体积;进一步地,由于刀头单元与主体单元靠近动力单元一端可拆卸连接,刀头单元与主体单元具有间距,使得刀头单元形成相对独立的结构,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对刀头单元的形状和结构进行具体设置,可以提高刀头主体的功能化,以及可以提高刀头单元的美观,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切剃毛发过程中手持不方便,同时体积大,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剃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剃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剃装置的主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实施例提供的切剃装置的主体单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剃装置的鬓刀单元开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剃装置的刀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实施例提供的切剃装置的刀头单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剃装置的鬓刀单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刀头单元;101-刀头主体;111-刀头壳体;1111-卡槽;121-切剃刀具;131-驱动部;1311-主驱动结构;1312-鬓刀子驱动结构;141-固定部;151-开闭机构;102-固定基台;112-安装座;122-滑槽;200-主体单元;201-前壳体;202-后壳体;203-连接压板;213-第一通孔;300-动力单元;301-驱动电机;302-偏心轮;400-鬓刀单元;401-鬓刀驱动头;402-鬓刀刀具;403-鬓刀盖板;404-鬓刀支撑架;500-鬓刀推板;600-按键开关;700-按键单元;701-按键膜;702-按键基台;80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剃装置,包括:刀头单元100、主体单元200和动力单元300;动力单元300设置于主体单元200内部,且动力单元300的一端伸出主体单元200,动力单元300与主体单元200呈倾斜设置;刀头单元100与主体单元200靠近动力单元300一端可拆卸连接,且刀头单元100与主体单元200具有间距,刀头单元100与动力单元300传动连接,刀头单元100与主体单元200呈倾斜设置,且刀头单元100与动力单元300的倾斜方向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切剃装置可以作为剃须刀使用,也可以作为理发器使用;以剃须刀为例,刀头单元100内部具有剃须刀具,剃须刀具与动力单元300传动连接,利用动力单元300相对于主体单元200呈倾斜设置,并且刀头单元100也与主体单元200倾斜设置,当刀头单元100进行剃须时,通过手持主体单元200,刀头单元100朝向人脸的部分,方便使用者更加省力进行剃须;进一步地,在刀头单元100的端部与主体单元200之间具有间距的基础上,此时刀头单元100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结构进行使用,即刀头单元100可以根据使用场景进行具体设计时,例如:刀头单元100的结构体积可以大或小于主体单元200的结构体积,或者,刀头单元100可以设置有多种方式,例如理发剪刀头、洁面仪刷、鼻毛剪刀头,通过不同方式的刀头单元100与主体单元200连接,进而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同使还能够针对不同功能的刀头单元100设计有不同的形状结构,提高了刀头单元100的美观造型,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剃装置,包括:刀头单元100、主体单元200和动力单元300;动力单元300设置于主体单元200内部,且动力单元300的一端伸出主体单元200,动力单元300与主体单元200呈倾斜设置;刀头单元100与动力单元300传动连接,刀头单元100与主体单元200呈倾斜设置,且刀头单元100与动力单元300的倾斜方向一致;通过刀头单元100相对于主体单元200呈倾斜方式,能够使得使用者在手持主体单元200时,刀头单元100朝向使用者方向,方便进行剃须操作,同时还能够减小刀头单元100和主体单元200长度延伸,节省了整体结构的携带体积;进一步地,由于刀头单元100与主体单元200靠近动力单元300一端可拆卸连接,刀头单元100与主体单元200具有间距,使得刀头单元100形成相对独立的结构,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对刀头单元100的形状和结构进行具体设置,可以提高刀头主体101的功能化,以及可以提高刀头单元100的美观,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切剃毛发过程中手持不方便,同时体积大,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主体单元200包括前壳体201和后壳体202;前壳体201和后壳体202扣合连接,且前壳体201和后壳体202之间具有动力容置槽,动力单元300容置于动力容置槽内,且动力单元300与前壳体201的接触位置低于动力单元300与前壳体201的接触位置,以使动力单元300朝向前壳体201的一侧呈倾斜布置。
本实施例中,前壳体201可以采用半壳体结构,后壳体202在动力容置槽的位置可以形成弧形弯折,即利用在后壳体202处增加弧形弯折,使得动力单元300在容置于动力容置槽后呈倾斜设置,此时当下述的连接压板203与前壳体201和后壳体202形成的整体结构的端部连接后,并且刀头单元100分别与前壳体201和后壳体202形成的结构连接后,能够保证刀头单元100以及动力单元300的倾斜方向是一致的,并且刀头单元100和动力单元300均是朝向前壳体201的方向进行倾斜,此时当使用者手持后壳体202位置时,刀头单元100会自然朝向使用者面部方向,方便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刀头单元100包括刀头主体101和固定基台102;主体单元200还包括连接压板203,连接压板203分别与前壳体201和后壳体202连接,连接压板20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13,安装座112能够插设于第一通孔213内,固定基台102的表面与连接压板203之间具有间距,固定基台102的形状与刀头主体101的形状配适,且刀头主体101与固定基台102背离安装座112的一侧可拆卸连接;固定基台102对应安装座112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动力单元300能够贯穿第二通孔伸出动力容置槽。
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12可以作为固定基台102的一个凸起结构,即固定基台102具有一个平面,在固定基台102的平面上固定有安装座112,利用安装座112能够插设于连接压板203的第一通孔213中,并且刀头主体101能够与固定基台102远离安装座11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通过固定基台102能够完成刀头主体101的基础结构,此时固定基台102背离安装座112的一端并不会与连接压板203的表面发生接触和干涉,即固定基台102的形状可以根据刀头主体101的使用场景进行具体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刀头主体101包括刀头壳体111、切剃刀具121、驱动部131和固定部141;固定基台102背离安装座112的一侧设置有刀头容置槽,驱动部131和切剃刀具121均位于刀头容置槽中,且动力单元300与驱动部131传动连接,固定部141用于将驱动部131固定于固定基台102内,刀头壳体111沿着刀头容置槽的一端套设于固定基台102的外部。
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能够贯穿固定基台102和安装座112,动力单元300的驱动端能够伸出第二通孔与驱动部131传动连接,当剃须刀处于开机状态下,驱动单元能够通过驱动部131带动切剃刀具121、进行运动,从而完成剃须操作;另外,当下述的鬓刀单元400处于转动开启的状态下,驱动部131可以根据剃须刀的电控部分与鬓刀单元400形成电连接状态,即驱动部131会带动鬓刀单元400开启,进而利用鬓刀单元400完成毛发剔除的作用。
可选地,固定部141可以包括驱动压板、橡胶头和固定板,具体地,将驱动部131安装于固定基台102的对应位置,利用驱动压板压住驱动部131,然后把橡胶头装入驱动压板上,再将固定板安装于驱动压板上,其中,橡胶头位于固定板和驱动压板之间,利用橡胶头可以对固定板与驱动压板之间形成缓冲,最后将切剃刀具121的一端依次贯穿固定板、橡胶头和驱动压板与驱动部131连接,完成组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刀头主体101还包括开闭机构151;固定基台102的侧壁开设有滑槽122,开闭机构151的一端与滑槽122滑动连接,刀头壳体111对应滑槽122的侧壁开设有卡槽1111,开闭机构151的另一端伸入至卡槽1111内,且开闭机构151与卡槽1111卡接,刀头壳体111与固定基台102抵接,以使刀头壳体111和固定基台102之间形成切剃空间。
本实施例中,刀头壳体111可以通过开闭机构151实现对固定基台102的可拆卸连接,其中开闭机构151分别与刀头壳体111和固定基台102连接,开闭机构151能够控制刀头壳体111和固定基台102连接或分离,即当需要替换不同刀头主体101的刀头壳体111时,只需要满足刀头壳体111和固定基台102形成相配适,以及刀头壳体111能够与开闭机构151形成配合连接即可。
可选地,开闭机构151可以为多种,例如:卡箍或者卡扣等;优选地,开闭机构151可以包括开闭主体、滑动凸起和卡扣;滑动凸起沿着开闭主体的一侧延伸布置,开闭主体通过滑动凸起与滑槽122滑动连接;卡扣与开闭主体远离固定基台102的一端连接,开闭主体通过卡扣与卡槽1111卡接;具体地,开闭主体可以为盖体结构,并且滑动凸起与盖体结构之间具有间距,滑动凸起能够滑设于固定基台102的滑槽122中,即滑动凸起能够沿着固定基台102的侧壁延伸方向往复滑动,开闭主体的端部与卡扣连接,当开闭主体通过滑动凸起完全滑设于固定基台102的滑槽122中后,开闭主体通过卡扣与刀头壳体111的卡槽1111内部形成卡接,进而保证刀头壳体111与固定基台102的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动力单元300包括驱动电机301和偏心轮302;驱动电机301容置于动力容置槽内部,且驱动电机301的输出端贯穿第二通孔伸入至固定基台102内部,偏心轮302与驱动电机301的输出端连接,且偏心轮302与驱动部131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301远离输出端的完全容置于前壳体201和后壳体202形成的动力容置槽内部,并且驱动电机301靠近前壳体201接触的一端可以设置有转杆,利用转杆与前壳体201的接触位置转动连接,从而能够对驱动电机301在动力容置槽内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并且后壳体202与驱动电机301接触的位置可以设置弹性层,利用弹性层可以更好的对驱动电机301进行夹持防护,同时还能够在自身形变的基础上,保证驱动电机301的倾斜角度变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偏心轮302能够带动驱动部131进行动力输出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此处对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鬓刀单元400和鬓刀推板500;固定基台102对应后壳体202的一侧开设有鬓刀安装槽,鬓刀容置于鬓刀安装槽内,鬓刀单元400与固定基台102的侧壁转动连接,且鬓刀单元400与后壳体202的端部具有间距;鬓刀推板500与后壳体202滑动连接,鬓刀推板500与鬓刀单元400呈分离间隔布置,鬓刀推板500能够相对于后壳体202往复移动,以作用于鬓刀单元400相对于固定基台102转动开启。
本实施例中,利用鬓刀推板500和鬓刀单元400分体式,其中,鬓刀推板500仅仅作为开启按钮进行手动操作即可,当鬓刀推板500对鬓刀单元400施加作用力后,鬓刀推板500会自动与鬓刀单元400完成分离,鬓刀单元400作为单独结构设置于固定基台102上,其中,鬓刀单元400的结构形状可以针对使用情况进行具体设置,例如:鬓刀单元400刀具位置可以设置为倾斜的方式,或者鬓刀单元400的结构体积可以大于或小于鬓刀推板500的结构体积,其中,只需要保证鬓刀单元400具有能够与鬓刀推板500接触的面即可,通过鬓刀推板500能够施加作用力开启鬓刀单元400,利用鬓刀单元400和鬓刀推板500可以分离,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还可以提高鬓刀单元400的美观造型,适合推广应用。
可选地,鬓刀推板500与后壳体202之间可以设置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分别与鬓刀推板500和后壳体202连接,利用伸缩弹簧具有令鬓刀推板500远离鬓刀单元400的弹性趋势,即当手持鬓刀推板500作用于鬓刀单元400后,释放鬓刀推板500,鬓刀推板500会在伸缩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回位,保证了鬓刀推板500和鬓刀单元400的分离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驱动部131包括主驱动结构1311和鬓刀子驱动结构1312;鬓刀单元400包括鬓刀驱动头401,偏心轮302与主驱动结构1311传动连接,主驱动结构1311与切剃刀具121传动连接,主驱动结构1311用于在鬓刀单元400关闭状态下带动切剃刀具121运动;鬓刀子驱动结构1312与鬓刀单元400连接,鬓刀子驱动结构1312与主驱动结构1311之间具有间隔,鬓刀单元400能够在转动开启过程中带动鬓刀子驱动结构1312与主驱动结构1311传动连接,且鬓刀子驱动结构1312与鬓刀驱动头401传动连接,主驱动结构1311用于在鬓刀单元400开启状态下通过鬓刀子驱动结构1312带动鬓刀驱动头401运动。
本实施例中,鬓刀单元400还包括鬓刀盖板403、鬓刀刀具402和鬓刀支撑架404,鬓刀支撑架404作为控制鬓刀单元400开启和回位后的结构,鬓刀支撑架404与固定基台102呈滑动连接,鬓刀盖板403能够通过容置槽收纳鬓刀刀具402和鬓刀驱动头401,鬓刀刀具402包括鬓刀静刀和鬓刀动刀,鬓刀静刀与鬓刀盖板403固定连接,鬓刀动刀与鬓刀驱动头401传动连接,并且鬓刀驱动头401与鬓刀盖板403滑动连接,鬓刀驱动头401能够与鬓刀子驱动结构1312传动连接,当鬓刀盖板403处于翻转开启状态下时,驱动电机301通过偏心轮302在剃须刀电控结构的控制下带动主驱动结构1311运动,鬓刀子驱动结构1312能够在主驱动结构1311作用下带动鬓刀驱动头401运动,鬓刀驱动头401在鬓刀子驱动结构1312带动下做往复运动,毛发进入鬓刀静刀和鬓刀动刀的切部分后,鬓刀静刀和鬓刀动刀就把毛发剃除,从而达到剃去毛发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针对剃须刀中鬓刀单元400在转动开启后才可以进行运动的方式属于现有剃须刀的常规控制策略,此处对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按键开关600、按键单元700和电路板800;按键开关600集成于电路板800上,按键开关600和电路板800均容置于主体单元200内,按键单元700与前壳体201对应按键开关600的一侧连接,且按键单元700与前壳体201的表面呈平面贴合固定。
本实施例中,电路板800作为剃须刀的电路元件的基础结构,电路板800上具有开关启动点,通过将按键开关600集成于电路板800上,其中,按键单元700可以作为手动开启结构,按键单元700与前壳体201的侧壁表面贴合固定,即按键单元700沿着前壳体201的侧壁延伸布置,利用按键单元700与前壳体201形成一体结构,并且按键单元700对应按键开关600设置,当需要开启剃须刀时,通过按压按键单元700对应按键开关600的位置,利用按键单元700开启按键开关600,并且按键单元700与前壳体201表面延伸布置,并不会存在按键单元700突出前壳体201的表面,影响前壳体201的美观,也不会由于携带过程中,受力不均匀有可能会导致剃须刀误开启的问题,提高了装有开关装置的设备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按键单元700包括按键膜701和按键基台702;前壳体201对应按键开关600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按键基台702位于按键膜701和前壳体201之间,按键基台702与前壳体201的表面扣合连接,按键膜701与按键基台702连接,按键开关600能够贯穿按键基台702与按键膜701抵接。
可选地,按键膜701可以为0.05mm-0.2mm的薄片,按键膜701的材料可以为PVC、PC等塑料薄片。
本实施例中,按键基台702可以位于按键膜701和前壳体201之间,并且按键基台702的一侧表面与按键膜701贴合固定连接,按键基台702的另一端可以与前壳体201形成连接,并且按键基台702能够完全沿着前壳体201的一侧表面延伸布置,使得按键膜701和按键基台702与前壳体201形成同一个外部结构,通过按键基台702对应按键开关600的位置设置有通孔,能够保证按键膜701与按键开关600的接触连接。
可选地,按键膜701可以通过IMD(In-Mold Decoration,又称膜内装饰技术,是将传统的注塑成型技术与表面材料应用技术结合的一体化装饰工艺技术)工艺与按键基台702结合形成整体,并且按键基台702作为按键膜701的基础结构,按键基台702可以通过卡接或者螺钉连接的方式与前壳体201连接,通过按键基台702能够保证按键膜701的延伸贴合固定,同时还能够保证对按键开关600的贯穿固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切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头单元(100)、主体单元(200)和动力单元(300);
所述动力单元(300)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200)内部,且所述动力单元(300)的一端伸出所述主体单元(200),所述动力单元(300)与所述主体单元(200)呈倾斜设置;
所述刀头单元(100)与所述主体单元(200)靠近所述动力单元(300)一端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刀头单元(100)与所述主体单元(200)具有间距,所述刀头单元(100)与所述动力单元(300)传动连接,所述刀头单元(100)与所述主体单元(200)呈倾斜设置,且所述刀头单元(100)与所述动力单元(300)的倾斜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单元(200)包括前壳体(201)和后壳体(202);
所述前壳体(201)和所述后壳体(202)扣合连接,且所述前壳体(201)和所述后壳体(202)之间具有动力容置槽,所述动力单元(300)容置于所述动力容置槽内,且所述动力单元(300)与所述前壳体(201)的接触位置低于所述动力单元(300)与所述前壳体(201)的接触位置,以使所述动力单元(300)朝向所述前壳体(201)的一侧呈倾斜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单元(100)包括刀头主体(101)和固定基台(102);
所述主体单元(200)还包括连接压板(203),所述连接压板(203)分别与所述前壳体(201)和所述后壳体(202)连接,所述连接压板(20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13),所述固定基台(102)包括安装座(112),所述安装座(112)能够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13)内,所述固定基台(102)的表面与所述连接压板(203)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固定基台(102)的形状与所述刀头主体(101)的形状配适,且所述刀头主体(101)与所述固定基台(102)背离所述安装座(112)的一侧可拆卸连接;
所述固定基台(102)对应所述安装座(112)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动力单元(300)能够贯穿所述第二通孔伸出所述动力容置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主体(101)包括刀头壳体(111)、切剃刀具(121)、驱动部(131)和固定部(141);
所述固定基台(102)背离所述安装座(112)的一侧设置有刀头容置槽,所述驱动部(131)和所述切剃刀具(121)均位于所述刀头容置槽中,且所述动力单元(300)与所述驱动部(131)传动连接,所述固定部(141)用于将所述驱动部(131)固定于所述固定基台(102)内,所述刀头壳体(111)沿着所述刀头容置槽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固定基台(102)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主体(101)还包括开闭机构(151);
所述固定基台(102)的侧壁开设有滑槽(122),所述开闭机构(151)的一端与所述滑槽(122)滑动连接,所述刀头壳体(111)对应所述滑槽(122)的侧壁开设有卡槽(1111),所述开闭机构(151)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卡槽(1111)内,且所述开闭机构(151)与所述卡槽(1111)卡接,所述刀头壳体(111)与所述固定基台(102)抵接,以使所述刀头壳体(111)和所述固定基台(102)之间形成切剃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300)包括驱动电机(301)和偏心轮(302);
所述驱动电机(301)容置于所述动力容置槽内部,且所述驱动电机(30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二通孔伸入至所述固定基台(102)内部,所述偏心轮(302)与所述驱动电机(301)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偏心轮(302)与所述驱动部(131)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鬓刀单元(400)和鬓刀推板(500);
所述固定基台(102)对应所述后壳体(202)的一侧开设有鬓刀安装槽,所述鬓刀容置于所述鬓刀安装槽内,所述鬓刀单元(400)与所述固定基台(102)的侧壁转动连接,且所述鬓刀单元(400)与所述后壳体(202)的端部具有间距;
所述鬓刀推板(500)与所述后壳体(202)滑动连接,所述鬓刀推板(500)与所述鬓刀单元(400)呈分离间隔布置,所述鬓刀推板(500)能够相对于所述后壳体(202)往复移动,以作用于所述鬓刀单元(400)相对于所述固定基台(102)转动开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131)包括主驱动结构(1311)和鬓刀子驱动结构(1312);
所述鬓刀单元(400)包括鬓刀驱动头(401),所述偏心轮(302)与所述主驱动结构(1311)传动连接,所述主驱动结构(1311)与所述切剃刀具(121)传动连接,所述主驱动结构(1311)用于在所述鬓刀单元(400)关闭状态下带动所述切剃刀具(121)运动;
所述鬓刀子驱动结构(1312)与所述鬓刀单元(400)连接,所述鬓刀子驱动结构(1312)与所述主驱动结构(1311)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鬓刀单元(400)能够在转动开启过程中带动所述鬓刀子驱动结构(1312)与所述主驱动结构(1311)传动连接,且所述鬓刀子驱动结构(1312)与所述鬓刀驱动头(401)传动连接,所述主驱动结构(1311)用于在所述鬓刀单元(400)开启状态下通过所述鬓刀子驱动结构(1312)带动所述鬓刀驱动头(401)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切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键开关(600)、按键单元(700)和电路板(800);
所述按键开关(600)集成于所述电路板(800)上,所述按键开关(600)和所述电路板(800)均容置于所述主体单元(200)内,所述按键单元(700)与所述前壳体(201)对应所述按键开关(600)的一侧连接,且所述按键单元(700)与所述前壳体(201)的表面呈平面贴合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切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单元(700)包括按键膜(701)和按键基台(702);
所述前壳体(201)对应所述按键开关(600)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按键基台(702)位于所述按键膜(701)和所述前壳体(201)之间,所述按键基台(702)与所述前壳体(201)的表面扣合连接,所述按键膜(701)与所述按键基台(702)连接,所述按键开关(600)能够贯穿所述按键基台(702)与所述按键膜(701)抵接。
CN202221802253.7U 2022-07-12 2022-07-12 切剃装置 Active CN218428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02253.7U CN218428462U (zh) 2022-07-12 2022-07-12 切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02253.7U CN218428462U (zh) 2022-07-12 2022-07-12 切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28462U true CN218428462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89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02253.7U Active CN218428462U (zh) 2022-07-12 2022-07-12 切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284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147134B1 (en) Electric hair clipper
KR100768992B1 (ko) 제모 장치
US7426785B2 (en) Multi type head moving shaver
EP1744859B1 (en) Wet razor and electric trimmer assembly
JPH0489083A (ja) トリマー付電気かみそり
US20110010943A1 (en) Electric shaver
WO2007081850A3 (en) Multi-use shaving implement
KR200412311Y1 (ko) 슬림형 전기면도기의 헤드틸팅장치
CN218428462U (zh) 切剃装置
CN110524585B (zh) 一种振动剃须刀开关控制系统
CN218428459U (zh) 具有鬓刀结构的刀头装置及剃须刀
JPH06343776A (ja) 電気ひげそり器
CN114888852B (zh) 一种刀头采用双层弹力结构的剃毛器
CN211842098U (zh) 一种光头剪
CN210998849U (zh) 一种振动剃须刀
KR200449571Y1 (ko) 180° 헤드틸팅 슬라이딩 면도기
CN110480692B (zh) 一种振动剃须刀刀头结构
JP2000288267A (ja) 電気かみそり
CN112405630A (zh) 防水的医疗理发剪
CN218428458U (zh) 刀头装置及剃须刀
CN210732527U (zh) 防水的医疗理发剪
CN213034674U (zh) 一种小型理发用电推剪
CN215037676U (zh) 一种脸部清洁用具及具有其的旅行套装
CN219054448U (zh) 一种电推剪刀头动刀架结构
KR200428926Y1 (ko) 90° 헤드틸팅 면도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