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9824U - 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9824U
CN218419824U CN202222057967.6U CN202222057967U CN218419824U CN 218419824 U CN218419824 U CN 218419824U CN 202222057967 U CN202222057967 U CN 202222057967U CN 218419824 U CN218419824 U CN 2184198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end
side wall
push rod
bronchoscope
side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5796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庆
王静予
吴琪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Original Assignee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filed Critical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to CN20222205796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198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9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98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包括:安装块和封堵组件;安装块设置用于连接吸引管的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氧气管的第二连接端、用于连接气管镜的第三连接端;其中,安装块还具有容置空间,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均用于通过容置空间与第一连接端连通;封堵组件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容置空间内的封堵件、与封堵件连接的驱动件;驱动件有部分暴露于安装块外,且驱动件用于驱动封堵件在容置空间内滑动,使封堵件封堵第一连接端或第二连接端。同现有技术相比,不但结构简单紧凑,而且还能够实现与气管镜的连接,实现对痰液的吸引以及通过氧气实现对痰液的清洗,从而降低对患者的损伤。

Description

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医师在应用气管镜对气道内病变进行观察取样时,经常会遇到痰液污染镜头,导致视野不清晰。现有方法一般是在镜头被污染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这样不可避免的会将不必要的生理盐水注入患者肺部,造成一定的肺部损伤,并且该方法属于一种镜头污染后的处理方法,并不能对痰液污染起到预防作用。因此,设计一种临床上实用、对患者损伤小的气流冲洗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不但结构简单紧凑,可节省使用空间,而且还能够实现与气管镜的连接,实现对痰液的吸引以及通过氧气实现对痰液的清洗,从而降低对患者的损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包括:
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设置用于连接吸引管的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氧气管的第二连接端、用于连接气管镜的第三连接端;其中,所述安装块还具有容置空间,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均用于通过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三连接端连通;
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封堵件、与所述封堵件连接的驱动件;
其中,所述驱动件有部分暴露于所述安装块外,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封堵件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滑动,使所述封堵件封堵所述第一连接端或所述第二连接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切换装置包括安装块和封堵组件,且安装块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并且,第一连接端可用于连接吸引管,第二连接端可用于连接氧气管,第三连接端可用于连接气管镜。同时,又由于安装块还具有容置空间,通过容置空间可将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分别与第三连接端实现导通。另外,又由于封堵组件包括封堵件和驱动件,且封堵件设置于容置空间内,而驱动件与封堵件连接,并有部分暴露于安装块外,通过驱动件可驱动封堵件在容置空间内进行滑动,使得封堵件可封堵第一连接端或第二连接端。由此不难看出,本实施方式的切换装置不但结构简单,而且通过采用该切换装置,可实现对患者肺部的氧气冲洗,因此,可避免采用生理盐水对气管镜的镜头进行冲洗,从而降低了对患者肺部造成的损伤,同时,通过该切换装置还可在肺部痰液的吸取与对痰液的清洗之间进行切换,从而能够持续保持医护人员在气管镜下的视野清晰,为临床医务人员的气管镜操作提供更好的保障。
另外,所述安装块具有第一安装侧、与所述第一安装侧相对的第二安装侧;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侧,所述第三连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侧,所述封堵件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侧。
另外,所述驱动件为推杆,所述安装块还设置至少一个可被所述推杆穿设的推杆孔,所述推杆沿所述推杆孔的轴线方向用于驱动所述封堵件滑动;其中,所述推杆孔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侧。
另外,所述安装块包括:底座、扣接于所述底座上的上盖;其中,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之间形成所述容置空间;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三连接端均设置于所述底座。
另外,所述底座包括:底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下侧壁和第四下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彼此相对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三下侧壁和所述第四下侧壁彼此相对且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三下侧壁和所述第四下侧壁均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
所述上盖包括:盖板、设置于所述盖板上的第三上侧壁和第四上侧壁,且所述第三上侧壁与所述第三下侧壁彼此扣接,所述第四上侧壁和所述第四下侧壁彼此扣接。
另外,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均设置于第一侧壁,所述第三连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
所述第一侧壁背离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为所述第一安装侧,所述第二侧壁背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为所述第二安装侧。
另外,所述推杆孔设有一个,所述第三上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三下侧壁的一侧设置第一上凹槽,所述第三下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三上侧壁的一侧设置第一下凹槽,所述第一上凹槽和所述第一下凹槽围成供所述推杆穿设的所述推杆孔;
或者,所述第四上侧壁相对于所述第四下侧壁的一侧设置第二上凹槽,所述第四下侧壁相对于所述第四上侧壁的一侧设置第二下凹槽,所述第二上凹槽和所述第二下凹槽围成供所述推杆穿设的所述推杆孔。
另外,当所述推杆孔设有两个,所述第三上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三下侧壁的一侧设置第一上凹槽,所述第三下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三上侧壁的一侧设置第一下凹槽,所述第一上凹槽和所述第一下凹槽围成供所述推杆穿设的其中一个所述推杆孔;
所述第四上侧壁相对于所述第四下侧壁的一侧设置第二上凹槽,所述第四下侧壁相对于所述第四上侧壁的一侧设置第二下凹槽,所述第二上凹槽和所述第二下凹槽围成供所述推杆穿设的另一个所述推杆孔;其中,两个所述推杆孔同轴设置。
另外,所述第三上侧壁和所述第三下侧壁之间设置可供彼此卡接的卡接结构,和/或所述第四上侧壁和所述第四下侧壁之间设置可供彼此卡接的卡接结构。
另外,所述第一连接端为带有锥形接口的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端为带有柱形接口的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端可拆卸地设置有封套连接件。
另外,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沿所述封堵件的滑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封堵件设置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
其中,当所述封堵件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侧的方向滑动至第一预设位时,所述封堵件封堵所述第二连接端,且所述第一孔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三连接端导通;
当所述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侧的方向滑动至第二预设位时,所述封堵件封堵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孔道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三连接端导通。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方式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的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的轴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的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上盖的轴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底座分别与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封堵组件的轴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封堵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如图1和图 2所示,包括:安装块1和封堵组件2。
其中,图1和图2所示,安装块1设置用于连接吸引管的第一连接端4、用于连接氧气管的第二连接端5,用于连接气管镜的第三连接端6。其中,安装块1还具有容置空间14,且第一连接端4、第二连接端5均用于通过容置空间14与第三连接端6连通。
另外,如图2所示,封堵组件2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容置空间14内的封堵件21、与封堵件21连接的驱动件22。其中,驱动件22有部分暴露于安装块1外,且驱动件22用于驱动封堵件21在容置空间内滑动,使封堵件21封堵第一连接端4或第二连接端5。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由于切换装置包括安装块1和封堵组件2,且安装块1具有第一连接端4、第二连接端5和第三连接端6,并且,第一连接端4可用于连接吸引管,第二连接端5可用于连接氧气管,第三连接端6可用于连接气管镜。同时,又由于安装块1还具有容置空间14,通过容置空间14可将第一连接端4、第二连接端5分别与第三连接端6实现导通。另外,又由于封堵组件2包括封堵件21和驱动件22,且封堵件21设置于容置空间14 内,而驱动件22与封堵件21连接,该驱动件22还有部分暴露于安装块1外,并且,通过驱动件22可驱动封堵件21在容置空间14内进行滑动,使得封堵件21可封堵第一连接端4或第二连接端5。由此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的切换装置不但结构简单,而且通过采用该切换装置,可实现对患者肺部的氧气冲洗,因此,可避免采用生理盐水对气管镜的镜头进行冲洗,从而降低了对患者肺部造成的损伤,同时,通过该切换装置还可在肺部痰液的吸取与对痰液的清洗之间进行切换,从而能够持续保持医护人员在气管镜下的视野清晰,为临床医务人员的气管镜操作提供更好的保障。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安装块1具有第一安装侧15、与第一安装侧15相对的第二安装侧16。并且,第一连接端4和第二连接端5均设置于第一安装侧15,而第三连接端6设置于第二安装侧16。由此不难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端4和第二连接端5是同侧设置的,而为了实现封堵件21对第一连接端4和第二连接端5的封堵,如图 2所示,该封堵件21在容置空间14内的滑动方向是平行于第一安装侧15的,同时,第一连接端4和第二连接端5在第一安装侧15是沿封堵件21的滑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因此当驱动件22驱动封堵件21沿平行于第一安装侧15的方向滑动至第一预设位时,该封堵件21可直接封堵第一连接端4,使得此时的第二连接端5可直接与第三连接端6导通,因此从氧气管送入容置空间14内的氧气可直接进入气管镜的孔道内,从而可实现对气管镜镜头周围痰液的氧气冲洗。反之,当驱动件22驱动封堵件21沿平行于第一安装侧15的方向滑动至第二预设位时,该封堵件21可直接封堵第二连接端5,使得此时的第一连接端4可直接与第三连接端 6导通,因此,此时的吸引管可在负压吸引器的作用下,通过容置空间14可使气管镜的孔道产生负压,从而实现对肺部痰液的吸取。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封堵件21 可采用挡块,当然在实际应用时,封堵件21也可采用其他的部件,而本实施方式中,不对封堵件21的类型作具体限定。
然而,作为一种优选地方案,为了能够使切换装置进一步提高对痰液的吸取力,同时使切换装置进一步增大氧气对痰液的冲洗力度,在部分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可增大封堵件21的长度,同时,封堵件21还设置第一孔道211和第二孔道212。因此,结合图4、图5和图6所示,当驱动件22驱动封堵件21滑动至第一预设位时,第一孔道211可分别与第一连接端4和第三连接端6导通,而第二孔道212分别与第二连接端5和第三连接端6实现错位,使得封堵件21可对第二连接端5实现封堵,导致此时向第一连接端4施加的负压力,可直接作用于第三连接端6,通过第一孔道211可避免作用于第三连接端6的负压力能量的损失,从而可有效提高气管镜在吸取痰液时的吸取力度。反之,当驱动件22驱动封堵件21 滑动至第二预设位时,第二孔道212可分别与第二连接端5和第三连接端6导通,而第一孔道211分别与第一连接端4和第三连接端6实现错位,使得封堵件21可对第一连接端4实现封堵,此时进入第二连接端5的氧气,可直接通过第二孔道212进入第三连接端6,通过第二孔道212可对氧气的输送进行导向,有效避免了氧气在输送过程中正压力的损失,从而提高了气管镜在通过氧气清洗痰液时的冲洗力度,并同时能够使医护人员获得更好的视野。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部分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孔道211和第二孔道212 在封堵件21上,分别是从一端至另一端逐渐朝着彼此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延伸形成,从而能够在封堵件21滑动至第一预设位时,可使第一孔道211分别与第一连接端4和第三连接端6 实现导通,同时,又能够在封堵件21滑动至第二预设位时,可使第二孔道212分别与第二连接端5和第三连接端6实现导通。
另外,为了能够使驱动件22可驱动封堵件21在容置空间14内滑动,结合图1和图2所示,驱动件22为一推杆,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安装块1还设置至少一个可被推杆穿设的推杆孔17,同时,该推杆孔17的轴线方向平行于第一安装侧15,从而使得推杆可沿推杆孔17的轴线方向驱动封堵件21滑动,进而使得封堵件21可实现对第一连接端4 或第二连接端5的封堵。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4所示,安装块1包括:底座18、扣接于底座上的上盖19。其中,底座18与上盖19之间形成容置空间14。其次,如图1和图 2所示,第一连接端4、第二连接端5和第三连接端6均设置于底座18上。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4所示,该底座18包括:底板185。另外,该底座18还包括:设置于底板185上的第一侧壁181、第二侧壁182、第三下侧壁183和第四下侧壁184。其中,第一侧壁181和第二侧壁182彼此相对且平行设置,同样的,第三下侧壁183和第四下侧壁184彼此相对且平行设置,并且,第三下侧壁183和第四下侧壁184均分别连接第一侧壁181和第二侧壁182。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侧壁181背离第二侧壁182的一侧为第一安装侧15,同时,第二侧壁182背离第一侧壁181的一侧为第二安装侧16,由此不难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端4和第二连接端5均是设置于第一侧壁181上,而第三连接端6是设置于第二侧壁182上,从而使得气流可通过。
此外,为了实现上盖19与底座18的扣接,如图2和图3所示,上盖19包括:盖板191、设置于盖板191上的第三上侧壁192和第四上侧壁193。由此不难看出,当上盖19在与底座18进行扣接时,如图3所示,第三上侧壁192可与底座18的第三下侧壁183彼此扣接,而第四上侧壁193可与底座18的第四下侧壁184彼此扣接,同时,盖板191还分别与底座18 的第一侧壁181和第二侧壁182抵接,从而使得底座18与上盖19之间所形成的容置空间14 为一密闭空间。
并且,为了能够使推杆可驱动封堵件21在容置空间14内进行滑动,在部分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推杆孔17可仅设有一个,并且,为了便于推杆孔17开设,可在第三上侧壁192相对于第三下侧壁183的一侧设置第一上凹槽1921,同时,在第三下侧壁183相对于第三上侧壁192的一侧设置第一下凹槽1831,因此,当上盖19与底座18完成扣接后,可使第一上凹槽1921和第一下凹槽1831共同围成,可供推杆穿设的推杆孔17。
当然,在部分实施方式中,作为一种替换的方案,如图3和图4所示,也可以在第四上侧壁193相对于第四下侧壁184的一侧设置第二上凹槽1931,同时,在第四下侧壁184相对于第四上侧壁193的一侧设置第二下凹槽1841,因此,当上盖19与底座18完成扣接后,可使第二上凹槽1931和第二下凹槽1841共同围成,可供推杆穿设的推杆孔17。
另外,作为优选地方案,在部分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推杆孔17也可同时设有两个,即可在第三上侧壁192相对于第三下侧壁183的一侧设置第一上凹槽1921,同时,在第三下侧壁183相对于第三上侧壁192的一侧设置第一下凹槽1831,使得第一上凹槽1921和第一下凹槽1831共同围成其中一个推杆孔17。另外,还可在第四上侧壁193相对于第四下侧壁184的一侧设置第二上凹槽1931,同时,在第四下侧壁184相对于第四上侧壁193的一侧设置第二下凹槽1841,使得第二上凹槽1931和第二下凹槽1841可共同围成另一个推杆孔17,并且,两个推杆孔17同轴设置。在实际应用时,如图1所示,推杆的长度远大于两个推杆孔17之间的孔距,使得推杆可同时对两个推杆孔17实现穿设,通过两个推杆孔17可提高推杆在滑动时的导向性,使得推杆在推动封堵件21滑动时,封堵件21在容置空间14内可具有更好的滑动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上盖19与底座18在完成扣接后,保证上盖19与底座18在扣接后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在第三上侧壁192和第三下侧壁183之间设置可供彼此卡接的卡接结构,或者,也可在第四上侧壁193和第四下侧壁184之间设置可供彼此卡接的卡接结构。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该卡接结构10包括,设置于第三上侧壁192相对于第三下侧壁183一侧的若干卡孔101、设置于第三下侧壁183 相对于第三上侧壁192一次的若干卡接凸起102,且卡孔101的数量与卡接凸起102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因此,当上盖19在与底座18扣接后,各卡接凸起102可分别卡入唯一对应的各卡孔101中,使得上盖19在与底座18扣接后,两者不易分离。然而,作为优选地方案,第三上侧壁192和第三下侧壁183之间、第四上侧壁193和第四下侧壁184之间可均设置卡接结构,从而可进一步提高上盖19与底座18在扣接后的稳定性。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能够使第一连接端4能够与吸引管实现连接,同时,为了使第二连接端5能够与氧气管实现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端4为一带有锥形接口的连接件,第二连接端5为带有柱形接口的连接件。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端4仅以采用带有锥形接口的连接件为例进行说明,同时,第二连接端5也仅以采用柱形接口的连接件为例进行说明,而在实际应用时,第一连接端4和第二连接端5也可以分别根据吸引管和氧气管的结构,采用其它的类型的结构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对第一连接端4和第二连接端的结构作具体限定。同样的,为了使第三连接端6能够与气管镜实现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三连接端6可拆卸地设置有封套连接件,通过封套连接件可与气管镜实现对接,然而,在实际应用时,第三连接端6 也可采用其它的形式实现与气管镜的对接,比如说,可通过改变第三连接端6的形状结构,实现与气管镜的连接,或者也可在第三连接端6设置不同类型的连接件,实现与气管镜的连接。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设置用于连接吸引管的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氧气管的第二连接端、用于连接气管镜的第三连接端;其中,所述安装块还具有容置空间,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均用于通过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三连接端连通;
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封堵件、与所述封堵件连接的驱动件;
其中,所述驱动件有部分暴露于所述安装块外,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封堵件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滑动,使所述封堵件封堵所述第一连接端或所述第二连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具有第一安装侧、与所述第一安装侧相对的第二安装侧;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侧,所述第三连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侧,所述封堵件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推杆,所述安装块还设置至少一个可被所述推杆穿设的推杆孔,所述推杆沿所述推杆孔的轴线方向用于驱动所述封堵件滑动;其中,所述推杆孔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沿所述封堵件的滑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封堵件设置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
其中,当所述封堵件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侧的方向滑动至第一预设位时,所述封堵件封堵所述第二连接端,且所述第一孔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三连接端导通;
当所述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侧的方向滑动至第二预设位时,所述封堵件封堵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孔道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三连接端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包括:底座、扣接于所述底座上的上盖;其中,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之间形成所述容置空间;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三连接端均设置于所述底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下侧壁和第四下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彼此相对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三下侧壁和所述第四下侧壁彼此相对且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三下侧壁和所述第四下侧壁均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
所述上盖包括:盖板、设置于所述盖板上的第三上侧壁和第四上侧壁,且所述第三上侧壁与所述第三下侧壁彼此扣接,所述第四上侧壁和所述第四下侧壁彼此扣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均设置于第一侧壁,所述第三连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
所述第一侧壁背离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为所述第一安装侧,所述第二侧壁背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为所述第二安装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孔设有一个,所述第三上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三下侧壁的一侧设置第一上凹槽,所述第三下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三上侧壁的一侧设置第一下凹槽,所述第一上凹槽和所述第一下凹槽围成供所述推杆穿设的所述推杆孔;
或者,所述第四上侧壁相对于所述第四下侧壁的一侧设置第二上凹槽,所述第四下侧壁相对于所述第四上侧壁的一侧设置第二下凹槽,所述第二上凹槽和所述第二下凹槽围成供所述推杆穿设的所述推杆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推杆孔设有两个,所述第三上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三下侧壁的一侧设置第一上凹槽,所述第三下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三上侧壁的一侧设置第一下凹槽,所述第一上凹槽和所述第一下凹槽围成供所述推杆穿设的其中一个所述推杆孔;
所述第四上侧壁相对于所述第四下侧壁的一侧设置第二上凹槽,所述第四下侧壁相对于所述第四上侧壁的一侧设置第二下凹槽,所述第二上凹槽和所述第二下凹槽围成供所述推杆穿设的另一个所述推杆孔;
其中,两个所述推杆孔同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上侧壁和所述第三下侧壁之间设置可供彼此卡接的卡接结构,和/或所述第四上侧壁和所述第四下侧壁之间设置可供彼此卡接的卡接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为带有锥形接口的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端为带有柱形接口的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端可拆卸地设置有封套连接件。
CN202222057967.6U 2022-08-05 2022-08-05 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 Active CN218419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57967.6U CN218419824U (zh) 2022-08-05 2022-08-05 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57967.6U CN218419824U (zh) 2022-08-05 2022-08-05 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9824U true CN218419824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93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57967.6U Active CN218419824U (zh) 2022-08-05 2022-08-05 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198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54639B1 (ko) 카테터 조립체를 위한 난류공기 세척 방법 및 장치
EP3177353B1 (en) Airway adapters and suction catheter systems
WO2024001002A1 (zh) 组织样本采样装置及内窥镜系统
CN114984333A (zh) 一种胸外科护理用方便对接的积液引流装置及其对接方法
CN218419824U (zh) 气管镜的氧气冲洗及吸痰的切换装置
CN204379934U (zh) 一种带侧管冲洗吸痰引流的喉罩气道导管
CN219374748U (zh) 一种样本收集容器的锁止机构、样本收集容器及内窥镜
CN209301191U (zh) 一种软式内镜活检口连接头
CN209437752U (zh) 抽吸器
KR200453157Y1 (ko) 의료 흡인기용 커넥터
CN219022231U (zh) 一种洗鼻接头
CN217245733U (zh) 一次性内窥镜的吸引结构以及一次性内窥镜
CN219721686U (zh) 一种推拉式吸痰管转接头
CN219062474U (zh) 内镜用吸引阀门
CN219126258U (zh) 一种按压式套体及内窥镜
CN114521927B (zh) 灌洗导管及灌洗导管系统
CN215351046U (zh) 一种多孔防回流式鼻腔吸引管
CN217568794U (zh) 一种移液器防倒吸装置
CN218651876U (zh) 一种用于整形美容外科的抽脂装置
CN211095218U (zh) 一种眼科手术用注吸器手柄
CN215308899U (zh) 一种吸痰管
CN220309490U (zh) 一种分体装配式吸痰管
CN215608050U (zh) 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气道吸痰器
CN218552303U (zh) 一种硬头喉镜软管
CN219516192U (zh) 一种内窥镜吸引按钮及内窥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