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4177U - 一种变压器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压器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4177U
CN218414177U CN202222313231.0U CN202222313231U CN218414177U CN 218414177 U CN218414177 U CN 218414177U CN 202222313231 U CN202222313231 U CN 202222313231U CN 218414177 U CN218414177 U CN 218414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hell
rotating shaft
limit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132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进博
陈厚云
王新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Jinan Huangtai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Jinan Huangtai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Jinan Huangtai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Jinan Huangtai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132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14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4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4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former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冷却器,包括:壳体,其设置为长方体箱状结构,所述壳体一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内壁滑动连接有保护板,并且限位板两侧对称设置有拉板,所述保护板内部对称设置有收缩杆一端,且保护板中间设置有限位环;安装环,其通过螺栓与所述限位环之间连接。该变压器冷却器,通过装置内部连接板与控制器之间配合,通过控制器对扇叶与电动机提供与冷却板不同的连接线路,将冷却器内部的风扇线路与其他设备之间分离,便于在对风扇进行检测以及使用过程当中保持稳定的输出状态,通过装置内部的风扇出现故障状态时,可以在不停下冷却板使用状态同时对风扇进行维修使用,便于装置使用范围空间增加。

Description

一种变压器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压器冷却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运行时,绕组和铁心中的损耗所产生的热量必须及时散逸出去,以免过热而造成绝缘损坏,对小容量变压器,外表面积与变压器容积之比相对较大,可以采用自冷方式,通过辐射和自然对流即可将热量散去,传统的电厂的千式低压厂多采用风扇进行自然对流,在变压器的冷却器风扇在出现故障时,必须要等到机组停机检修时才能进行更换检查,且在单台冷却器风扇电机发生线圈短路故障,会导致所有冷却器风扇均跳闸且无法启动使用,并且在冷却器风扇需要进行单扇检测使用时,需要将整体拆卸难以移动不便修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冷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在变压器的冷却器风扇在出现故障时,必须要等到机组停机检修时才能进行更换检查,且在单台冷却器风扇电机发生线圈短路故障,会导致所有冷却器风扇均跳闸且无法启动使用,并且在冷却器风扇需要进行单扇检测使用时,需要将整体拆卸难以移动不便修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冷却器,包括壳体,其设置为长方体箱状结构,所述壳体一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内壁滑动连接有保护板,并且限位板两侧对称设置有拉板,所述保护板内部对称设置有收缩杆一端,且保护板中间设置有限位环;
安装环,其通过螺栓与所述限位环之间连接,所述安装环一侧安装在保护板内部,且保护板中间一侧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中间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中间设置有扇叶,并且转轴一端设置有电动机输出端;
连接板,其一端通过电线连接有所述电动机,所述连接板设置为格栅板结构,且连接板内部通过电线贯穿壳体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冷却板,且冷却板一侧与连接板支架留有缝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在变压器冷却器风扇在出现内部电路短路问题时,进行快速的定位检修。
优选的,所述壳体下端设置有绝缘支架,且壳体一侧对称设置有方形孔洞,所述限位板两侧滑动连接在壳体内壁滑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装置内部提供灵活稳定的限位安装使用,便于装置定位作业。
优选的,所述收缩杆一端与连接板一侧连接,且收缩杆为两段式滑动结构,所述收缩杆内部连接处设置有硅胶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连接板与装置一侧之间,保持稳定的输出定位使用状态。
优选的,所述安装环中间设置有保护网,且保护网一侧与转轴之间留有距离,所述转轴一端与定位环为滚珠轴承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装置内部结构在使用时保持稳定的连接状态便于装置进行定位使用。
优选的,所述转轴与扇叶和电动机为同轴连接,且电动机一侧与连接板一侧凹槽卡合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装置内部在使用时保持稳定的连接以及定位方式便于装置快速的维修。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两侧设置有电路检测器,且控制器一侧安装在壳体下端绝缘支架一侧,所述冷却板贯穿壳体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冷却器内部风扇结构之间形成单独的回路,便于内部维修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变压器冷却器:
1.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装置内部连接板与控制器之间配合,通过控制器对扇叶与电动机提供与冷却板不同的连接线路,将冷却器内部的风扇线路与其他设备之间分离,便于在对风扇进行检测以及使用过程当中保持稳定的输出状态,通过装置内部的风扇出现故障状态时,可以在不停下冷却板使用状态同时对风扇进行维修使用,便于装置使用范围空间增加;
2.通过装置内部的控制器两侧的不同的电路连接器,在每组冷却装置使用时将内部的冷却风扇之间线路形成并联状态,在使用时有效分离故障风扇,在通过控制器对故障风扇位置的确定以及维修信号的输出,便于后期的维修人员的检修;
3.通过装置内部的拉板与收缩杆之间配合,使得连接板与保护板之间通过收缩杆形成抽拉式结构,在维修使用时通过拉动拉板,通过定位环对扇叶与电动的位移通过对内部结构取出,可以直接对内部进行检修作业使用,便于装置的维修作业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板与保护板安装状态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限位板;3、保护板;4、拉板;5、收缩杆;6、限位环;7、安装环;8、扇叶;9、转轴;10、定位环;11、电动机;12、连接板;13、冷却板;14、保护网;15、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冷却器,包括壳体1、限位板2、保护板3、拉板4、收缩杆5、限位环6、安装环7、扇叶8、转轴9、定位环10、电动机11、连接板12、冷却板13、保护网14和控制器15;
其中,壳体1,其设置为长方体箱状结构,壳体1一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板2,且限位板2内壁滑动连接有保护板3,并且限位板2两侧对称设置有拉板4,保护板3内部对称设置有收缩杆5一端,且保护板3中间设置有限位环6,壳体1下端设置有绝缘支架,且壳体1一侧对称设置有方形孔洞,限位板2两侧滑动连接在壳体1内壁滑槽内,收缩杆5一端与连接板12一侧连接,且收缩杆5为两段式滑动结构,收缩杆5内部连接处设置有硅胶条;
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装置内部的壳体1一侧的方形孔洞滑轨与限位板2之间滑动连接,使得限位板2内部保护板3对称设置的收缩杆5一端与连接板12一侧连接,通过手部对限位板2两侧对称设置的拉板4拉动,使得限位板2带着内部进行位移,由于限位板2内部的滑动连接的保护板3内部通过密封条增加阻尼,使得保护板3与限位板2之间合体,通过保护板3对称设置的收缩杆5在被限位板2拉动的拉升状态之后,使得伸展,将限位板2内部保护板3与限位环6向外部拉出形成抽拉式结构,便于后期对限位板2内部结构进行维修,同时保护板3辅助定位环10对扇叶8和转轴9以及电动机11迁出维修检查使用;
安装环7,其通过螺栓与限位环6之间连接,安装环7一侧安装在保护板3内部,且保护板3中间一侧设置有定位环10,定位环10中间转动连接有转轴9,且转轴9中间设置有扇叶8,并且转轴9一端设置有电动机11输出端,安装环7中间设置有保护网14,且保护网14一侧与转轴9之间留有距离,转轴9一端与定位环10为滚珠轴承结构,转轴9与扇叶8和电动机11为同轴连接,且电动机11一侧与连接板12一侧凹槽卡合连接;
使用时,通过螺栓将安装环7以及中间的保护网14在转轴9一侧与限位环6之间安装,使得安装环7中间的保护网14对内部扇叶8进行保护,减少灰尘的入侵,同时,由于保护网14一侧与转轴9之间留有距离不影响转轴9正常使用,通过电动机11一端与连接板12内部电线之间连接,使得电动机11在使用时,电动机11输出端带动转轴9转动,使得转轴9带动扇叶8转动,在转轴9转动时,使得转轴9一端与定位环10的滚珠结构保持转轴9稳定性,由于电动机11一端卡合连接在连接板12内部保持稳定连接;
连接板12,其一端通过电线连接有电动机11,连接板12设置为格栅板结构,且连接板12内部通过电线贯穿壳体1连接有控制器15,壳体1一侧设置有冷却板13,且冷却板13一侧与连接板12支架留有缝隙,控制器15两侧设置有电路检测器,且控制器15一侧安装在壳体1下端绝缘支架一侧,冷却板13贯穿壳体1一侧;
在使用时,通过将连接板12内部线路与格栅板结构配合,便于连接板12电线一端与电动机11之间连接,同时将连接板12电线另一端与控制器15连接的1个电路检测器连接,其中电路检测器为市面上售卖的电流检测装置,用于对电动机11状态判断,通过冷却板13与对应到冷却器之间连接使用时,通过连接板12设置的格栅板结构之间配合使用,使用时通过将控制器15与电动机11和使用区域的电力系统之间配合连接使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变压器冷却器时,使用时将壳体1绝缘支架一侧与控制器15之间连接定位,通过控制器15通过连接板12内部线路与定位环10之间连接,使用时将限位板2和保护板3之间配合,通过收缩杆5与连接板12保持连接,在使用时冷却板13配合对应的冷却器使用,通过电动机11带动转轴9联动扇叶8转动,使得转轴9和定位环10之间稳定转动,使用时,将安装环7与保护网14和限位环6之间的定位使用,电动机11损坏之后,通过拉动拉板4通过限位板2将收缩杆5拉出,使得电动机11和连接板12之间通过电线连接,通过控制器15关闭电动机11电力之后进行维修作业使用,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变压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其设置为长方体箱状结构,所述壳体(1)一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板(2),且限位板(2)内壁滑动连接有保护板(3),并且限位板(2)两侧对称设置有拉板(4),所述保护板(3)内部对称设置有收缩杆(5)一端,且保护板(3)中间设置有限位环(6);
安装环(7),其通过螺栓与所述限位环(6)之间连接,所述安装环(7)一侧安装在保护板(3)内部,且保护板(3)中间一侧设置有定位环(10),所述定位环(10)中间转动连接有转轴(9),且转轴(9)中间设置有扇叶(8),并且转轴(9)一端设置有电动机(11)输出端;
连接板(12),其一端通过电线连接有所述电动机(11),所述连接板(12)设置为格栅板结构,且连接板(12)内部通过电线贯穿壳体(1)连接有控制器(15),所述壳体(1)一侧设置有冷却板(13),且冷却板(13)一侧与连接板(12)支架留有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下端设置有绝缘支架,且壳体(1)一侧对称设置有方形孔洞,所述限位板(2)两侧滑动连接在壳体(1)内壁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杆(5)一端与连接板(12)一侧连接,且收缩杆(5)为两段式滑动结构,所述收缩杆(5)内部连接处设置有硅胶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7)中间设置有保护网(14),且保护网(14)一侧与转轴(9)之间留有距离,所述转轴(9)一端与定位环(10)为滚珠轴承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9)与扇叶(8)和电动机(11)为同轴连接,且电动机(11)一侧与连接板(12)一侧凹槽卡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5)两侧设置有电路检测器,且控制器(15)一侧安装在壳体(1)下端绝缘支架一侧,所述冷却板(13)贯穿壳体(1)一侧。
CN202222313231.0U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变压器冷却器 Active CN218414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3231.0U CN218414177U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变压器冷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3231.0U CN218414177U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变压器冷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4177U true CN218414177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30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13231.0U Active CN218414177U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变压器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141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58479B (zh) 一种具有警报功能的高压开关工作电流监控装置
CN115083754B (zh)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结构的干式变压器
CN208691675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散热结构主变流柜
CN218414177U (zh) 一种变压器冷却器
CN213071913U (zh) 一种便于整理和散热的配电柜
CN108551324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高效集成接线盒
CN112350167B (zh) 一种rov用水面直流供电电源装置
CN210167705U (zh) 一种具有防潮降温功能的高压配电柜
CN218414125U (zh) 一种有效散热的接地电阻柜
CN219758418U (zh) 一种绝缘监测装置
CN211126530U (zh) 一种强制风冷散热具有集线功能的电力电气配电柜
CN215870443U (zh) 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配电箱
CN211320629U (zh) 一种动力柜柜体
CN113115549A (zh) 一种高效能源电能循环用三相多功能电力继电保护装置
CN219980136U (zh) 一种具有高温预警功能的光伏并网柜
CN211456284U (zh) 一种具备风冷散热功能的电气自动化用电气控制柜
CN210350538U (zh) 一种新型10kv固定环网柜真空断路器用交流控制装置
CN219224952U (zh) 一种变压器监测装置
CN214176636U (zh) 一种智能爬架同步控制系统用控制电箱箱体结构
CN219760455U (zh) 一种可抽出式断路器柜
CN211125308U (zh) 一种低压供电的变压器
CN214265609U (zh) 一种便捷高压线电力巡视机器人
CN216957724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流互感器
CN215682683U (zh) 一种模块化多控制镇流器
CN220042584U (zh) 一种变压器控制柜中性点接地间隙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