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91167U - 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91167U
CN218391167U CN202221183192.0U CN202221183192U CN218391167U CN 218391167 U CN218391167 U CN 218391167U CN 202221183192 U CN202221183192 U CN 202221183192U CN 218391167 U CN218391167 U CN 218391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tube
outer sleeve
tube
puncture
combin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8319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广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eidehou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eidehou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eidehou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eidehou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8319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91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91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911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包括外套管组件、穿刺导管组件、外引流管组件、成像组件及输水管。外套管组件包括外套管基座和外套管,外套管基座内设有与输水管相连通的供水腔,外套管的后端与供水腔连通;成像组件包括支撑体以及成像模组,成像模组通过支撑体设置于外套管的内部;穿刺导管组件包括穿刺管座和穿刺管,穿刺管的前端为盲端,有利于穿刺组织;外引流管组件套装在穿刺管外,包括外引流管座和外引流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整体为可拆卸的组合结构,能够满足多种术中所需操作;能够实现术中冲液的顺利引流排出,减少组织间的积液存留,增加可视化程度,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手术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手术中应用的流体辅助可视装置,虽然解决了在浑浊的液体环境下清晰可视的技术难题,却由于当前器械只有注入流体通道,冲入的液体没有引流通道,造成冲入手术部位的液体流出不畅,容易在组织间积液存留,导致手术风险变高;而想要达到冲入液体顺利流出的目的,往往需要较大的手术创道,因此造成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同时还因当前流体辅助可视装置的镜头前有一段“清水腔”,从而形成盲口器械,在插入术中组织时极易造成二次损伤,增加手术风险及操作作业,因此,现有技术亟待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于上述现有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以解决现有流体辅助手术可视装置中没有引流通道,在微创手术中引流不畅,存在手术风险,以及插入手术器械到手术部位时器械盲口易造成损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包括外套管组件、外引流管组件、成像组件以及输水管。所述外套管组件包括外套管基座和外套管,外套管基座内设有与输水管相连通的供水腔,外套管的后端与供水腔连通;所述成像组件包括支撑体以及成像模组,成像模组通过支撑体设置于外套管的内部,成像模组中镜头与外套管的前端面形成一段清水腔;所述外引流管组件包括外引流管座和外引流管,两者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外引流管组件套装在外套管外,与外套管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引流腔。
进一步地,所述外引流管座上设有第一结合部,外套管基座上设有第二结合部,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能够相适配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结合部为卡扣结构,设有至少一个卡勾,所述卡勾包括按压手柄和勾爪;第二结合部呈凸台结构,设于外套管基座的前部,第二结合部的前端与勾爪卡合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结合部呈套筒结构,第一结合部安装在外引流管座的上端,第一结合部的上端开口、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外引流管座的侧壁上设有与引流腔连通的外引流口;所述第二结合部设于外套管基座的前部,其外侧壁上设有与第一结合部中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部与外引流管座之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引流管座的侧壁上设有与引流腔连通的引流管接口,引流管接口的外端密封连接引流管;所述外引流管座的上端安装有密封帽,密封帽密封于外套管与外引流管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为软管,其上设有积气腔。
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还包括有穿刺导管组件,套装在外套管外,包括穿刺管座和穿刺管,穿刺管座容置于外套管基座与外引流管座之间;所述穿刺管的外径与外引流管的内径相适应,能顺畅插入外引流管内;所述穿刺管的前端为盲端,与外引流管结合后整体头端形成顺滑结构,形如弹头,为尖圆或钝圆状。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管的前端为透明盲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整体结构为可拆卸的组合结构,能够满足多种术中所需操作;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引流管组件能够实现术中冲液的顺利引流排出,减少组织间的积液存留,增加可视化程度,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手术风险;穿刺导管组件的设置能够贴合的与插入器械的盲口端结合,形成“弹头状”的盲端,有利于穿刺组织抵达手术部位,减少对组织的损伤;同时透明盲端使得器械具有可视穿刺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操作使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穿刺导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套管组件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引流管组件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结构的等轴测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套管组件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引流管组件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引流管组件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套管组件,2、外引流管组件,3、穿刺导管组件,4、器械外壳,5、输水管,6、清水腔;10、外套管基座,11、第二结合部(凸台结构),12、外套管,13、第二结合部(螺纹结构),14、供水腔,21、外引流管座,22、外引流管,23、引流管接口,24、第一结合部(卡扣结构),25、密封帽,26、第一结合部(套筒结构),27、引流管,28、积气腔,29、外引流口,31、穿刺管座,32、穿刺管,33、盲端,41、成像模组,42、支撑体;
111、第一凸台,112、第二凸台,241、卡勾,242、勾爪,243、支撑座,244、按压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另外,在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包括外套管组件1、外引流管组件2、穿刺导管组件3、成像组件及输水管5,术中使用时,外套管组件1的后端安装器械外壳4,便于手持。结合图2和图4,所述外套管组件1包括外套管基座10和外套管12,外套管基座10的内部设有供水腔14,且在外套管基座10上设有连通供水腔14的通道,通道入口处密封连接输水管5的出水口,所述输水管5的进水端连接至供液装置,为术中提供冲洗清液。所述外套管12为中空的直管体,其后端连通供水腔14。所述外套管基座10的前端固定设有第二结合部11,第二结合部11整体呈圆柱凸台结构,包括有第一凸台111和第二凸台112,第一凸台111的外直径大于第二凸台112的外直径,形成限位卡槽。
参照图2,所述成像组件包括支撑体42和成像模组41,成像模组41中包括镜头以及连接镜头的导线;所述成像模组41通过支撑体42设置在外套管12的内部,成像模组41中镜头与外套管12的前端面形成一段清水腔6;所述支撑体42可选用中空结构的刚性杆,其后端穿出外套管基座10的后端,成像模组41则镶嵌于支撑体42的前端,且与支撑体42固定密封配合,连接镜头的导线位于支撑体42内部,并由支撑体42的后端穿出连接外部的显示装置。
如图3所示,所述穿刺导管组件3包括穿刺管座31和穿刺管32,两者顺次固定连接、一体成型,从穿刺管座31的后端中心开口,开口深度贯穿至穿刺管32,使得穿刺管32内部中空,同时穿刺管32的前端设为透明化盲端33,便于穿刺过程中的可视化操作。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外引流管组件2包括外引流管座21和外引流管22,两者之间密封固定连接,两端开口、内部中空;在外引流管座21的侧壁上设有引流管接口23,参照图2,引流管接口23的外端密封连接有引流管27,所述引流管27选用软管,通过实时调整引流管27的开口端高低来实现虹吸力的大小控制,同时在所述引流管27上还设有积气腔28,积气腔28能够收集引流液吸出过程中存在的间隔空吸所产生的气体,避免气体充满引流管27虹吸段,影响手术过程中的虹吸效果;在外引流管座21的上端安装有密封帽25,密封帽25密封于外套管12与外引流管座21之间。所述外引流管座21的上部外侧设置有第一结合部24,第一结合部24为卡扣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卡勾241,所述卡勾241包括按压手柄244和设置在按压手柄244上端内侧的勾爪242,勾爪242与上述第一凸台111相适配;两个卡勾241分别通过支撑座243固定安装在外引流管座21外侧壁上的指定位置,形成杠杆结构,在上述按压手柄244的下部外侧还设有防滑纹,通过按压防滑纹处,利用杠杆原理控制卡勾241上端的开合,达到与上述第二结合部11的可拆卸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上述外套管基座10前端第二结合部11中第二凸台112的设置长度与穿刺导管组件3中穿刺管座31的设置宽度一致。
具体使用原理如下:使用时,首先将穿刺导管组件3套装在外套管12外,随后将外引流管组件2套装到穿刺管32的外部,穿刺管座31容置于第二结合部11与外引流管座21之间,可限定穿刺管32的插入深度;此时,穿刺管32顺畅插入外引流管22内,穿刺管32的外径与外引流管22的内径相适应,使得其与外引流管22结合后整体头端形成顺滑结构,形如“弹头”,呈尖圆或钝圆状,便于整个插管穿刺组织,抵达手术部位。然后按动外引流管组件2中第一结合部24的按压手柄244下端,卡勾241的上端打开,手持器械外壳4带动外套管组件1将其抽出,接着将穿刺导管组件3抽出,再次将外套管12插入外引流管组件2中,外引流管座21上端的密封帽25密封在外引流管座21上端与外套管12之间,防止引流液体的泄漏。
手术操作过程中,通过输水管5向供水腔14内连续送入清澈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通过连通的外套管12的前端排出,外套管12的前端靠近术中组织表面时,流出的清澈生理盐水冲开组织表面的血水,清水腔6内仍然保持是清澈状态,可以通过镜头清晰成像,提供可视条件,便于清楚观察组织表面的手术状况。冲入组织的生理盐水、血水以及两者的混合液在虹吸作用下,沿外套管12的外侧壁与外引流管22之间形成的引流腔间歇流入外引流管座21位置,经由引流管接口23以及引流管27排出。由于穿刺导管组件3的抽出,使得外引流管座21与第二结合部11之间形成间隙,外套管12能够在外引流管22内限定距离(第二凸台112的长度)前后移动,满足手术过程中不同操作位置所需进行前后调整。
实施例2,
结合图7和图8所示,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其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中所述技术方案内容大体相同,存在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设于外套管基座10前部的第二结合部13呈圆柱结构,其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
所述外引流管组件2中的第一结合部26呈套筒结构,两端开口、内部中空,其内侧壁上设有与上述第二结合部13中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内螺纹的设置宽度大于穿刺管座31的宽度;第一结合部26的下端限位套装在外引流管座21的上端,与外引流管座21之间转动密封连接。当外套管12插装在外引流管22中时,第一结合部26能够在外引流管座21上转动,螺纹连接第二结合部13。
实施例2中所述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的使用过程原理与实施例1中具体使用原理相同,区别之处在于,实施例2中外引流管组件2与外套管组件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其余内容在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3,
结合图7和图9所示,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其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中所述技术方案内容大体相同,存在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设于外套管基座10前部的第二结合部13呈圆柱结构,其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
所述外引流管组件2中第一结合部26呈套筒结构,设于外引流管座21的上端,与外引流管座21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结合部26的上端开口,其内侧壁上设有与上述第二结合部13中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外引流管座21的侧壁上设有外引流口29,用于手术操作过程中排出从引流腔间歇流出的冲洗液。
实施例3中所述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的使用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其内容在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现有技术中技术特征即可实现。
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组件、外引流管组件、成像组件以及输水管,所述外套管组件包括外套管基座和外套管,外套管基座内设有与输水管相连通的供水腔,外套管的后端与供水腔连通;所述成像组件包括支撑体以及成像模组,成像模组通过支撑体设置于外套管的内部,成像模组中镜头与外套管的前端面形成一段清水腔;所述外引流管组件包括外引流管座和外引流管,两者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外引流管组件套装在外套管外,与外套管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引流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引流管座上设有第一结合部,外套管基座上设有第二结合部,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能够相适配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为卡扣结构,设有至少一个卡勾,所述卡勾包括按压手柄和勾爪;第二结合部呈凸台结构,设于外套管基座的前部,第二结合部的前端与勾爪卡合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呈套筒结构,第一结合部安装在外引流管座的上端,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上端开口、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外引流管座的侧壁上设有与引流腔连通的外引流口;所述第二结合部设于外套管基座的前部,其外侧壁上设有与第一结合部中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与外引流管座之间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引流管座的侧壁上设有与引流腔连通的引流管接口,引流管接口的外端密封连接引流管;所述外引流管座的上端安装有密封帽,密封帽密封于外套管与外引流管座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为软管,其上设有积气腔。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穿刺导管组件,套装在外套管外,包括穿刺管座和穿刺管,穿刺管座容置于外套管基座与外引流管座之间;所述穿刺管的外径与外引流管的内径相适应,能顺畅插入外引流管内;所述穿刺管的前端为盲端,与外引流管结合后整体头端形成顺滑结构,形如弹头,为尖圆或钝圆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管的前端为透明盲端。
CN202221183192.0U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 Active CN218391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83192.0U CN218391167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83192.0U CN218391167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91167U true CN218391167U (zh) 2023-01-31

Family

ID=84997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83192.0U Active CN218391167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911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13095B2 (en) Percutaneous puncture and dilation visible irrigation-s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645096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ltrasonic imaging of the uterus and fallopian tubes using air and saline
CN113413122A (zh) 一种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
CN218391167U (zh) 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
CN115040171A (zh) 一种新型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
CN111135366A (zh) 医用灌洗管及医用灌洗系统
CN216724631U (zh) 可视脑深部手术穿刺引流牵开导引导管
CN114246658B (zh) 可视化双腔取卵系统
CN210250014U (zh) 穿刺引流装置
CN215899607U (zh) 一种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
CN112089949A (zh) 一种球囊压迫装置
CN219397546U (zh) 一种具有进液吸引功能的鞘管及神经内镜鞘
CN213156286U (zh) 一种腹腔镜用微创无刀穿刺器
CN213759819U (zh) 一种用于神经内窥镜手术的抽液装置
EP4364638A1 (en) Fluid-assiste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visualization device
CN219578988U (zh) 一种介入穿刺抽液装置
CN215874868U (zh) 伸缩气腹针
CN215024948U (zh) 一种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胆总管造影管
CN217244687U (zh) 用于胸腔镜纵膈淋巴结清扫手术的纵膈穿刺充气装置
CN219126257U (zh) 一种一次性套体及内窥镜
CN217593008U (zh) 留置管套件
CN219374752U (zh) 一种髋关节镜用鞘管管筒及其鞘管
CN218943456U (zh) 一种肺结节穿刺定位器
CN216725488U (zh) 一种子宫造影管及造影操作装置
CN215690625U (zh) 一种三通锐口注射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