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90876U - 一种足浴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足浴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90876U
CN218390876U CN202221967273.XU CN202221967273U CN218390876U CN 218390876 U CN218390876 U CN 218390876U CN 202221967273 U CN202221967273 U CN 202221967273U CN 218390876 U CN218390876 U CN 218390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avity
support frame
top cover
f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672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丽娟
徐运磊
李甜甜
易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Anhu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22219672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90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90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90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足浴桶,包括具有内部空腔的桶体,桶体包括顶盖和侧壁,顶盖与侧壁共同形成开口,内部空腔中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将内部空腔分隔为上部空腔和下部空腔,第一支撑架用于在泡脚时支撑用户的脚;第一支撑架与顶盖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与顶盖之间形成烘干腔,第二支撑架用于在烘干时支撑用户的脚;桶体还设置有烘干组件,烘干组件包括进风口、与进风口相连通的风道、与风道相连通的加热腔、第一加热器件及若干出风口,风道内设置有风机,第一加热器件设置于加热腔内,加热腔通过出风口与烘干腔相连通;本足浴桶,具有烘干功能,可以在完成泡脚后自动、快速的完成烘干,更加方便、体验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足浴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足浴桶。
背景技术
泡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养生行为,遍及家家户户、办公等各种领域,随着现在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群开始出现亚健康状态,一种有效的缓解方法就是经常用热水泡泡脚。传统的中医认为,泡脚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人体血液垃圾和病变沉渣,还能抵抗各种疾病,是因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如果经常用热水浴脚,能刺激足部穴位,增强血脉运行,调理脏腑并舒通经络,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的目的。
足浴桶是专门用于泡脚的用具,塑料桶、木桶等是传统的足浴桶,具有价格相对便宜、经久耐用等特点,但是在使用时,需要人工手动烧水并手动倒入足浴桶中,并需要通过勾兑凉水来调节水温,不仅操作麻烦,而且水温会逐渐降低,导致有效泡脚的时间很短,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现有技术公开了一些智能足浴桶,这些智能足浴桶中配置有温控模块,可以自动调节足浴桶内的水温,并可以保持水温不便,以便延长泡脚的时间。然而,用户在使用现有的智能足浴桶完成泡脚后,还是需要利用毛巾手动擦干脚上残留的水,当附近没有毛巾时,只能等待自然晾干脚,导致现有的足浴桶仍然存在功能不够完善、用户体验差的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要解决现有智能足浴桶的功能不完善,导致用户在完成泡脚后需要利用毛巾手动擦干脚上残留的水或等待自然晾干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足浴桶,可以在用户完成泡脚后烘干脚上残留的水,主要构思为:
一种足浴桶,包括具有内部空腔的桶体,桶体包括顶盖和侧壁,顶盖连接于侧壁的顶部,顶盖与侧壁共同形成与内部空腔相连通的开口,
所述内部空腔中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将内部空腔分隔为上部空腔和下部空腔,上部空腔与下部空腔相连通,第一支撑架用于在泡脚时支撑用户的脚;
所述第一支撑架与顶盖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与顶盖之间形成烘干腔,第二支撑架用于在烘干时支撑用户的脚;
所述桶体还设置有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包括进风口、与进风口相连通的风道、与风道相连通的加热腔、第一加热器件以及若干出风口,所述风道内设置有风机,所述第一加热器件设置于所述加热腔内,加热腔与各出风口相连通,各出风口分别与烘干腔相连通。本足浴桶,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架,不仅可以在泡脚时支撑用户的脚,而且可以将内部空腔分隔为上部空腔和下部空腔,下部空腔可以用于放置温控模块,而上部空间用于泡脚,既美观,又可以提高安全性。通过在第一支撑架与顶盖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架,使得第二支撑架处于偏离开口的位置处,既不会影响用户将脚放到第一支撑架上,又可以在第二支撑架与顶盖之间形成烘干腔,在烘干时,用户可以将脚从第一支撑架移动到第二支撑架上,使得脚正好位于烘干腔处,以便快速烘干用户的脚。通过配置烘干组件,使得风机可以源源不断的将外界的风鼓入加热腔,加热腔内的第一加热器件可以加热加热腔内的空气,同时,加热腔内被加热后的空气可以源源不断的经由出风口进入烘干腔内,以便提高烘干腔内的温度,从而可以自动、快速的烘干用户的脚,使得完成泡脚后的用户无需利用毛巾手动擦干脚上残留的水,也不用等待自然晾干。现对于现有的足浴桶,本足浴桶的功能更加完善,使得用户的使用更加方便,使得用户体验更好。
为便于控制烘干组件的启/停,进一步的,还包括烘干按钮和控制器,所述烘干按钮设置于所述顶盖,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烘干按钮、风机以及第一加热器件电连接。在实际使用时,当用户按下烘干按钮时,烘干按钮可以产生感应信号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该感应信号后可以控制风机启动,并控制第一加热器件开始加热,从而达到启动烘干组件的目的。当用户再次按下烘干按钮时,控制器可以控制风机停机,并控制第一加热器件停止加热,从而达到关闭烘干组件的目的。另一种方案中,烘干按钮连接于风机和第一加热器件的供电线路。使得当烘干按钮闭合时,风机的供电线路被接通,同时,第一加热器件的供电线路也被接通,从而达到启动烘干组件的目的。当烘干按钮断开时,风机的供电线路和第一加热器件的供电线路同时被断开,使得风机和第一加热器件同时停止工作,从而达到关闭烘干组件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外侧,所述加热腔设置于侧壁的内侧,所述风道横穿侧壁,并使进风口与加热腔相连通;
还包括出风部件,所述出风部件构造有若干所述出风口,出风部件设置于侧壁的内侧,所述侧壁内构造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与加热腔相连通,各出风口分别与出风通道相连通。
优选的,在烘干腔中,所述侧壁设置三个出风部件,三个出风部件围成C形或U形。以便半包围所述烘干腔,以便从不同的方向向烘干腔内输送热风,实现全方位烘干,从而有利于实现更好、更高效的烘干效果。
为便于快速烘干,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固定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撑板水平固定于桶体的侧壁,固定支撑板构造有若干镂空孔。不仅可以减少固定支撑板与脚掌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水分快速流逝,而且有利于水体经由镂空孔流到第二支撑架的下方,防止水体在第二支撑架上聚集,从而有利于快速烘干。
为解决适配不同用户烘干脚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活动支撑板,所述活动支撑板可移动的设置于固定支撑板,且活动支撑板也构造有若干镂空孔。通过设置活动支撑板,并使活动支撑板可移动的设置于固定支撑板,使得活动支撑板可以相对于固定支撑板移动,以便调节整个第二支撑架的面积,从而可以支撑不同尺寸的脚,以便满足不同用户的烘干需求。
为在不使用本足浴桶时封闭开口,进一步的,还包括适配开口的盖子,所述盖子用于开启/封闭所述开口。
优选的,所述桶体还包括底座,所述侧壁的下端连接于底座并围成筒状结构,底座、侧壁以及顶盖共同围成所述内部空腔。
为便于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下方还设置有轮子。优选的,所述轮子为万向轮。
为便于排水,进一步的,所述侧壁还构造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下部空腔相连通,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
所述侧壁还设置有用于夹持排水管的卡子,卡子设置于排水口的上方,且排水管可拆卸的约束于所述卡子。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采用板状结构,第一支撑架构造有若干用于连通上部空腔与下部空腔的通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供氧模块,所述供氧模块包括增氧泵、供气管以及设置于第一支撑架的排气头,所述顶盖设置有按摩按钮,其中,
所述排气头设置有内腔,排气头的侧面构造有若干排气口,增氧泵的出口与供气管相连通,供气管与所述排气头相连,并与所述内腔相连通;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增氧泵和按摩按钮电连接。在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按摩按钮启动增氧泵,使得增氧泵可以源源不断的经由排气头向桶体内输送氧气和/或空气,以便在足浴水中产生氧气泡,气泡功能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达到按摩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有按摩区域,所述按摩区域构造为脚印状,且按摩区域内构造有若干凸起。以便对脚底起到按摩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按摩区域内还设置有若干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可转动安装的按摩球,按摩球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按摩的凸起。
为解决自动加热桶体内水温的问题,进一步的,还包括温控模块,所述温控模块包括第二加热器件和开关按钮,所述第二加热器件设置于所述下部空腔中,所述开关按钮设置于所述顶盖,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二加热器件及开关按钮电连接。在实际使用时,当用户按下开关按钮时,开关按钮可以产生感应信号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该感应信号后可以控制第二加热器件开始发热,从而达到加热桶体内的水的目的。当用户再次按下开关按钮时,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二加热器件停止发热,从而达到停止加热的目的。另一种方案中,所述开关按钮可以设置于第二加热器件的供电线路,在使用时,当开关按钮闭合时,第二加热器件的供电线路被接通,第二加热器件开始发热,并加热桶体内的水,达到提升水温的目的。
为解决自动调节桶体内水温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温控模块还包括温度传感器以及恒温按钮,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下部空腔中,所述恒温按钮设置于所述顶盖,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恒温按钮电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用户按下恒温按钮时,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加热器件将桶体内的水温控制在所设定的范围内,以便达到恒温的目的。
为使得温度可视,进一步的,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顶盖,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显示桶体内的水温。
为便于控制桶体内的水位,进一步的,所述侧壁还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观察窗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刻度线。便于用户查看和控制桶体内的水位,以便获得更好的足浴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足浴桶,通过在桶体内配置烘干组件,可以在完成泡脚后自动、快速的烘干用户的脚,使得完成泡脚后的用户无需利用毛巾手动擦干脚上残留的水,也不用等待自然晾干,使得本足浴桶的功能更加完善,用户的使用更加方便、体验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足浴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6为图1所提供的足浴桶中,去掉顶盖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足浴桶中,进风口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足浴桶中,底座处的局部透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足浴桶,盖上盖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桶体100、底座101、侧壁102、顶盖103、开口104、轮子105、卡子106、观察窗107、刻度线108、盖子109
第一支撑架200、按摩区域201、凸起202、按摩球203
第二支撑架300、烘干腔301、固定支撑板302、镂空孔303、活动支撑板304、导向条305
进风口401、风道402、风机403、加热腔404、第一加热器件405、出风通道406、出风部件407、出风口408
开关按钮501、烘干按钮502、恒温按钮503、按摩按钮504、显示屏505
第二加热器件601
排水管701、密封盖702
排气头801、排气口8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足浴桶,包括桶体100、第一支撑架200、第二支撑架300以及烘干组件,其中,
如图1所示,桶体100具有内部空腔,以便容纳足浴水,在本实施例中,桶体100包括底座101、顶盖103和侧壁102,顶盖103连接于侧壁102的顶部,顶盖103与侧壁102共同形成与内部空腔相连通的开口104,以便通过用户的脚。侧壁102的下端连接于底座101并围成筒状结构,如图1所示,使得底座101、侧壁102以及顶盖103可以共同围成所述内部空腔。底座101的下方还设置有轮子105,如图1所示,轮子105的数目可以是四个,且轮子105可以优先采用万向轮。在实施时,桶体100可以优先采用塑料桶,既便于成型,又有利于降低成本;且桶体100的侧壁102可以优先采用双层结构,以便实现更好的恒温效果。
如图2-图5所示,第一支撑架200水平设置与内部空腔中,第一支撑架200的四周可以连接于桶体100的侧壁102,以便固定第一支撑架200,第一支撑架200主要用于在泡脚时支撑用户的脚。第一支撑架200底座10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使得第一支撑架200可以将内部空腔分隔为上部空腔和下部空腔,使得烘干组件可以布置于下部空腔,用户只能在上部空腔中进行足浴,既美观,又可以提高足浴的安全性。在实施时,第一支撑架200可以采用板状结构,且第一支撑架200构造有若干用于连通上部空腔与下部空腔的通孔,使得上部空腔与下部空腔相连通。当然,也可以通过将第一支撑架200连接于桶体100的局部侧壁102来使得上部空腔与下部空腔相连通。
如图2-图5所示,第二支撑架300设置在上部空腔中,并位于第一支撑架200与顶盖103之间,以便在第二支撑架300与顶盖103之间形成烘干腔301,使得第二支撑架300正好处于偏离开口104的位置处,如图1及图2所示,第二支撑架300用于在烘干时支撑用户的脚,使得在使用时,用户可以将脚从第一支撑架200移动到第二支撑架300上,使得脚正好位于烘干腔301处,以便快速烘干用户的脚。第二支撑架300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作为举例,第二支撑架300包括固定支撑板302,所述固定支撑板302水平固定于桶体100的侧壁102,如图6及图7所示,且固定支撑板302构造有若干镂空孔303,镂空孔303的设置,不仅可以减少固定支撑板302与脚掌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水分快速流逝,而且有利于水体经由镂空孔303流到第二支撑架300的下方,防止水体在第二支撑架300上聚集,从而有利于快速烘干。在实施时,所述镂空孔303可以是条孔、圆孔、方孔等。第二支撑架300可以采用塑料支架或金属支架,采用金属支架时,有利于提高承载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桶体100还设置有烘干组件,烘干组件包括进风口401、与进风口401相连通的风道402、与风道402相连通的加热腔404、第一加热器件405以及若干出风口408,其中,进风口401可以设置于侧壁102或顶盖103,例如,如图7及图9所示,进风口401设置于侧壁102的外侧,加热腔404设置于侧壁102的内侧,风道402横穿侧壁102,并使进风口401与加热腔404相连通。同时,风道402内设置有风机403,所述第一加热器件405设置于加热腔404内,且加热腔404与各出风口408相连通,各出风口408分别与烘干腔301相连通。在实际使用时,风机403可以源源不断的将外界的风鼓入加热腔404,加热腔404内的第一加热器件405可以加热加热腔404内的空气,同时,加热腔404内被加热后的空气可以源源不断的经由出风口408进入烘干腔301内,以便提高烘干腔301内的温度,从而可以自动、快速的烘干用户的脚,使得完成泡脚后的用户无需利用毛巾手动擦干脚上残留的水,也不用等待自然晾干。
为便于成型,在实施时,烘干组件还包括出风部件407,如图5-图7所示,所述出风部件407构造有若干出风口408,出风部件407设置于侧壁102的内侧,如图5所示,且侧壁102内构造有出风通道406,所述出风通道406与加热腔404相连通,且各出风口408分别与出风通道406相连通,从而使得加热腔404内的热风可以经由出风通道406进入出风部件407,并经由出风部件407的出风口408排入烘干腔301中。出风部件407的数目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多个,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烘干腔301中,桶体100的侧壁102设置三个出风部件407,三个出风部件407围成C形或U形,如图5-图7所示,以便半包围所述烘干腔301,以便从不同的方向向烘干腔301内输送热风,可以全方位烘干脚上的水,从而有利于实现更好、更高效的烘干效果。
为便于用户根据需要控制烘干组件的启/停,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烘干组件还包括烘干按钮502,烘干按钮502可以设置于顶盖103,如图2所示,且烘干按钮502连接于风机403和第一加热器件405的供电线路上,使得当烘干按钮502闭合时,风机403的供电线路被接通,同时,第一加热器件405的供电线路也被接通,从而达到启动烘干组件的目的;当烘干按钮502断开时,风机403的供电线路和第一加热器件405的供电线路同时被断开,使得风机403和第一加热器件405同时停止工作,从而达到关闭烘干组件的目的。而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本足浴桶还配置有控制器,此时,烘干组件还包括烘干按钮502,烘干按钮502也可以设置于顶盖103,控制器分别与烘干按钮502、风机403以及第一加热器件405电连接,以便利用控制器来控制风机403和第一加热器件405,具体而言,在实际使用时,当用户按下烘干按钮502时,烘干按钮502可以产生感应信号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该感应信号后可以自动控制风机403启动,并控制第一加热器件405开始加热,从而达到启动烘干组件的目的。而当用户再次按下烘干按钮502时,控制器则可以控制风机403停机,并控制第一加热器件405停止加热,从而达到关闭烘干组件的目的。在实施时,控制器可以优先采用PLC或单片机;所述第一加热器件405可以优先采用电加热丝。
为自动加热桶体100内足浴水,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本足浴桶还包括温控模块,所述温控模块包括第二加热器件601和开关按钮501,所述第二加热器件601设置于下部空腔中,如图8所示,以便与上部空腔隔离开,避免出现烫伤的问题;所述开关按钮501可以设置于所述顶盖103,如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按钮501可以设置于第二加热器件601的供电线路,使得在使用时,当开关按钮501闭合时,第二加热器件601的供电线路被接通,第二加热器件601开始发热,并加热桶体100内的足浴水,达到提升水温的目的。而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当足浴桶配置有控制器时,控制器可以分别与第二加热器件601及开关按钮501电连接,以便利用控制器控制第二加热器件601。具体而言,在实际使用时,当用户按下开关按钮501时,开关按钮501可以产生感应信号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该感应信号后可以控制第二加热器件601开始发热,从而达到加热桶体100内的水的目的。当用户再次按下开关按钮501时,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二加热器件601停止发热,从而达到停止加热的目的。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足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循环的量增加,所以可以调节各分泌腺体分泌的激素,促进新陈代谢。第二加热器件601可以优先采用电加热丝。
为使得本足浴桶内的水温可以保持稳定,在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温控模块还包括温度传感器以及恒温按钮503,如图2所示,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于下部空腔中,用于检测足浴水的实时温度;恒温按钮503可以设置于顶盖103,用于设定足浴水的温度;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及恒温按钮503电连接,以便利用控制器来控制足浴水的温度,使得桶体100内足浴水的实际温度保持所设定的温度。具体而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开关按钮501加热桶体100内的足浴水,当用于觉得水温合适时,用户可以按下恒温按钮503,以便设定当前的水温为设定温度,此时,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二加热器件601停止加热,并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足浴水的实时温度,当足浴水的实时温度低于所述设定温度时,控制器可以自动控制第二加热器件601启动继续加热足浴水,并在达到所设定温度时自动控制第二加热器件601停止加热,如此反复,使得控制器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加热器件601将桶体100内的水温控制在所设定的温蒂,以便达到恒温的目的。
在更完善的方案中,顶盖103上还设置有显示屏505,如图1及图2所示,显示屏505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显示桶体100内的水温以及足浴时长等信息,更加人性化。
为实现更好的足浴效果,进一步的,本足浴桶中,第一支撑架200还设置有按摩区域201,所述按摩区域201可以构造为脚印状,如图2、图4及图5所示,且按摩区域201内构造有若干凸起202,在实施时,所述凸起202可以球状结构,并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支撑架200,各凸起202的大小也可以不同,以便对脚底起到按摩的作用。更进一步的,所述按摩区域201内还设置有若干按摩组件,各按摩组件可以分别设置于对应脚底穴位的位置处,如图4所示,以便根据不同的穴位进行足底按摩;作为举例,按摩组件包括可转动安装于第一支撑架200的按摩球203,按摩球203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按摩的凸起202,如图4所示,摩组件可以突出于按摩区域201,以便接触用户的脚。在一种方式中,用户在进行足浴时,可以踩在按摩区域201,并使脚相对于按摩区域201前后移动,从而可以与按摩组件发生相对运动,使得脚底的受力不同,从而达到按摩脚底的功能。而在另一种方式中,按摩组件还配置有驱动机构,如电机等,驱动机构与按摩球203传动连接,以便利用驱动机构驱动按摩球203转动,从而达到按摩脚底的功能,此时,顶盖103配置有按摩按钮504,控制器分别与按摩按钮504及驱动机构电连接,以便利用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的启/停,在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按摩按钮504启动驱动机构,以便开始进行脚底按摩,也可以通过按摩按钮504关闭驱动机构,停止脚底按摩。可以理解,按摩组件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其它结构的脚底按摩机构,这里不再赘述。
为便于排放桶体100内的足浴水,在更完善的方案中,桶体100的侧壁102还构造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下部空腔相连通,且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701;如图1及图9所示,桶体100的侧壁102还设置有用于夹持排水管701的卡子106,卡子106设置于排水口的上方,如图1及图9所示,使得排水管701可以可拆卸的约束于该卡子106,此时,由于高度的缘故,桶体100内的足浴水不能通过排水管701排出桶体100。而在需要排水时,只需将排水管701从卡子106内取出,并放置于地面,桶体100内的足浴水就可以自动经由排水管701排出,非常的方便。此外,排水管701的管口处也可以配置密封盖702,这里不再赘述。
为便于控制桶体100内的水位,在更完善的方案中,桶体100的侧壁102还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107,所述观察窗107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刻度线108,如图9所示,便于用户查看和控制桶体100内的水位,以便获得更好的足浴效果。
在更完善的方案中,本足浴桶还配置有适配所述开口104的盖子109,如图9所示,以便利用盖子109开启/封闭所述开口104,从而可以在不使用本足浴桶时利用盖子109封闭开口104,达到防尘和美观的目的。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103可以为中空结构,控制器、电源模块以及相关的电路板等电子器件都可以安装于顶盖103的内部,由于顶盖103的位置最高,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电子器件进水的问题。
实施例2
为解决适配不同用户烘干脚的问题,本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足浴桶中,所述第二支撑架300采用的是伸缩结构,以便适配不同用户,作为举例,第二支撑架300还包括活动支撑板304,所述活动支撑板304可移动的设置于固定支撑板302,且活动支撑板304也构造有若干镂空孔303,如图5-图7所示,通过设置活动支撑板304,并使活动支撑板304可移动的设置于固定支撑板302,使得活动支撑板304可以相对于固定支撑板302移动,以便调节整个第二支撑架300的面积和长度,不仅可以支撑不同尺寸的脚,以便满足不同用户的烘干需求,而且可以使脚更加舒适的放置于第二支撑架300。
在实施时,活动支撑板304可以设置于固定支撑板302的下方,固定支撑板302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L形结构的导向条305,如图7所示,活动支撑板304的两侧分别可移动的约束于导向条305内,既可以防止活动支撑板304脱落,使得活动支撑板304可以相对于固定支撑板302移动。
实施例3
为实现更好的足浴效果,本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足浴桶还包括供氧模块,所述供氧模块包括增氧泵、供气管以及设置于第一支撑架200的排气头801,所述顶盖103设置有按摩按钮504,如图1及图2所示,其中,
所述排气头801设置有内腔,排气头801的侧面构造有若干与内腔相连通的排气口802,如图4及图8所示,增氧泵的出口与供气管的一端相连通,在实施时,增氧泵可以设置于桶体100的顶盖103内,供气管的另一端可以从桶体100的侧壁102内延伸到下部空腔中,并与排气头801相连,且供气管与所述内腔相连通。
同时,控制器可以分别与增氧泵和按摩按钮504电连接,以便利用控制器来控制增氧泵的启/停。使得在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按摩按钮504启动增氧泵,使得增氧泵可以源源不断的经由排气头801向桶体100内输送氧气和/或空气,以便在足浴水中产生氧气泡,气泡功能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得本足浴桶可以实现有氧气泡足浴功能,有利于实现更好的按摩。
在实施时,排气头801可以设置于第一支撑架200,并位于按摩区域201之间,如图4或图5所示,以便接近用户的脚。为便于进气,顶盖103还可以开设与增氧泵的进口相连通的气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足浴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部空腔的桶体,桶体包括顶盖和侧壁,顶盖连接于侧壁的顶部,顶盖与侧壁共同形成与内部空腔相连通的开口,
所述内部空腔中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将内部空腔分隔为上部空腔和下部空腔,上部空腔与下部空腔相连通,第一支撑架用于在泡脚时支撑用户的脚;
所述第一支撑架与顶盖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与顶盖之间形成烘干腔,第二支撑架用于在烘干时支撑用户的脚;
所述桶体还设置有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包括进风口、与进风口相连通的风道、与风道相连通的加热腔、第一加热器件以及若干出风口,所述风道内设置有风机,所述第一加热器件设置于所述加热腔内,加热腔与各出风口相连通,各出风口分别与烘干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浴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烘干按钮和控制器,所述烘干按钮设置于所述顶盖,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烘干按钮、风机以及第一加热器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足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外侧,所述加热腔设置于侧壁的内侧,所述风道横穿侧壁,并使进风口与加热腔相连通;
还包括出风部件,所述出风部件构造有若干所述出风口,出风部件设置于侧壁的内侧,所述侧壁内构造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与加热腔相连通,各出风口分别与出风通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足浴桶,其特征在于,在烘干腔中,所述侧壁设置三个出风部件,三个出风部件围成C形或U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足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固定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撑板水平固定于桶体的侧壁,固定支撑板构造有若干镂空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足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还包括活动支撑板,所述活动支撑板可移动的设置于固定支撑板,且活动支撑板也构造有若干镂空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足浴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配开口的盖子,所述盖子用于开启/封闭所述开口;
和/或,所述桶体还包括底座,所述侧壁的下端连接于底座并围成筒状结构,底座、侧壁以及顶盖共同围成所述内部空腔;
和/或,所述侧壁还构造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下部空腔相连通,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所述侧壁还设置有用于夹持排水管的卡子,卡子设置于排水口的上方,且排水管可拆卸的约束于所述卡子;
和/或,所述侧壁还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所述观察窗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刻度线;
和/或,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有按摩区域,所述按摩区域构造为脚印状,且按摩区域内构造有若干凸起和/或按摩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足浴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氧模块,所述供氧模块包括增氧泵、供气管以及设置于第一支撑架的排气头,所述顶盖设置有按摩按钮,其中,
所述排气头设置有内腔,排气头的侧面构造有若干排气口,增氧泵的出口与供气管相连通,供气管与所述排气头相连,并与所述内腔相连通;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增氧泵和按摩按钮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足浴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控模块,所述温控模块包括第二加热器件和开关按钮,所述第二加热器件设置于所述下部空腔中,所述开关按钮设置于所述顶盖,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二加热器件及开关按钮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足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模块还包括温度传感器以及恒温按钮,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下部空腔中,所述恒温按钮设置于所述顶盖,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恒温按钮电连接。
CN202221967273.XU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足浴桶 Active CN218390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7273.XU CN218390876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足浴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7273.XU CN218390876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足浴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90876U true CN218390876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14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67273.XU Active CN218390876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足浴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908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7974B (zh) 泡薰磁疗仿手动按摩浴脚机
US20210346236A1 (en) Steam foot massage machine
CN218390876U (zh) 一种足浴桶
CN2787199Y (zh) 按摩脚盆
CN202941993U (zh) 一种自动干燥式洗脚盆
CN2319031Y (zh) 多功能保健桑拿洗浴器
CN209996169U (zh) 一种智能足浴盆
CN212307661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足浴桶
CN209826457U (zh) 一种按摩式足浴盆
CN2385718Y (zh) 恒温臀足保健浴盆
CN219813945U (zh) 一种恒温足浴盆
CN216454723U (zh) 一种水循环利用的足浴器
CN111281784A (zh) 一种头部清洗保湿的美容设备
CN213465963U (zh) 一种蒸汽泡脚机
CN204995316U (zh) 一种快速循环加热强劲冲浪装置
CN214157968U (zh) 一种加热装置可活动的足浴盆
CN217937459U (zh) 一种移动式电动头部洗护装置
CN215687316U (zh) 一种采用天然石子按摩的木质足浴盆
CN214180226U (zh) 一种足浴盆
CN214073058U (zh) 一种足浴盆
CN219646216U (zh) 一种多功能水疗机
KR200363440Y1 (ko) 황토 진흙 팩 장치
CN213911310U (zh) 一种具有遥控装置的足蒸器
CN217429847U (zh) 一种足浴器
CN219089047U (zh) 一种足浴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