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76437U - 一种软土地区桩基成孔垂直度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土地区桩基成孔垂直度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76437U
CN218376437U CN202222528657.8U CN202222528657U CN218376437U CN 218376437 U CN218376437 U CN 218376437U CN 202222528657 U CN202222528657 U CN 202222528657U CN 218376437 U CN218376437 U CN 218376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ore
forming
pile foundation
receiv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286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锐
肖欠华
徐鑫
郭建坡
孙业发
林秀熟
陈曦
周贤海
胡晓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286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76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76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764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区桩基成孔垂直度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护筒,冲击锤,支架,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软土地区桩基成孔地面上,护筒一端垂直插入到所述成孔内部与所述成孔的孔壁紧密接触,冲击锤设置在所述护筒的垂直上方,并与支架的中心位置连接;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中心位置的下端面上;发射单元设置在所述冲击锤的上端面的中心位置;控制单元与所述监测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该装置可以进行多次重复利用,既保证了桩基成孔质量控制,还能精确获得实时垂直度具体值,在软土地区桩基施工方面提供一种桩基成孔垂直度监测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软土地区桩基成孔垂直度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土地区桩基成孔垂直度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城市人流拥堵,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充分利用土地空间,高层、超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开发正如火如茶的进行,而桩基工程因其保障上部主体结构和地下空间的强度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建设工程中。桩基工程属永久性工程,其涉及学科项目众多,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建设工程中稍有不慎将危及建筑物本身的安全,造成重大人品、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危害周边建筑、道路及市政管线。
合理选择桩基工程桩基类型,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对施工过程中的基桩进行检测,实现综合利益最大化,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和科研价值的重要课题。在软土地区进行桩基施工过程中,由于软土流动性大,对桩基成孔质量保证造成了极大威胁,成孔垂直度与预期差距很小也会造成斜孔、扩孔等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区桩基成孔垂直度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潜在问题中任一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土地区桩基成孔垂直度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护筒,冲击锤,支架,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软土地区桩基成孔地面上,所述护筒一端垂直插入到所述成孔内部与所述成孔的孔壁紧密接触,所述冲击锤设置在所述护筒的垂直上方,并与所述支架的中心位置连接;
所述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中心位置的下端面上;
所述发射单元设置在所述冲击锤的上端面的中心位置;
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监测单元连接。
进一步,所述装置包括还包括测距单元;
所述测距单元安装在所述支架的靠近中心位置的下端面上,且所述测距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所述测距单元为测距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发射单元为激光发射器;
所述接收单元为激光接收器。
进一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显示模块和报警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存储器、显示模块和报警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护筒包括上圆筒、过渡圆环和下圆筒;
其中,所述上圆筒的一端与所述过渡圆环的外侧边沿固接,所述下圆筒的一端与所述过渡圆环的内侧边沿固接。
进一步,所述冲击锤的直径小于所述下圆筒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上圆筒、过渡圆环和下圆筒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所述支架包括横梁、左支腿和右支腿;
其中,所述左支腿的一端与所述横梁的一端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横梁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右支腿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为螺栓。
进一步,所述横梁、左支腿和右支腿均采用铝合金管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制作简便,便于携带移动,重复利用,组合方便,其使用方法易于操作。既保证了桩基成孔质量控制,还能精确获得实时垂直度具体值,减少桩基成孔过程中斜孔、扩孔等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土地区桩基成孔垂直度监测装置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土地区桩基成孔垂直度监测装置测定过程示意图。
图中:
1、护筒;1-1、上圆筒;1-2、过渡环;1-3、下园筒;2、孔壁;3、冲击锤;4、支架;4-1、横梁;4-2、左支腿;4-3、右支腿;5、发射单元;6、接收单元;7、测距测量单元;8、控制单元;8-1、处理器;8-2、储存单元;8-3、显示模块;8-4、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用于软土地区建筑桩基施工技术方向。在使用前调试发射单元5、接收单元6、测距单元7是否能正常工作,并将桩基成孔垂直度最大允许值输入到控制单元8当中。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软土地区桩基成孔垂直度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护筒1,冲击锤3,支架4,发射单元5、接收单元6和控制单元8;
其中,所述支架1设置在所述软土地区桩基成孔地面上,所述护筒1一端垂直插入到所述成孔内部与所述成孔的孔壁紧密接触,所述冲击锤3通过连接绳设置在所述护筒1的垂直上方,并与所述支架3的中心位置连接;
所述设置在接收单元6所述支架1的中心位置的下端面上;
所述发射单元5设置在所述冲击锤3的上端面的中心位置;
所述控制单元8与所述发射单元5、接收单元6连接。
所述装置包括还包括测距单元7;
所述测距单元7安装在所述支架1的靠近中心位置的接收单元6下端面上,且所述测距单元7与所述控制单元8连接。
所述测距单元7为测距传感器。
所述发射单元5为激光发射器;
所述接收单元6为激光接收器。
所述控制单元8包括存储器8-2、处理器8-1、显示模块8-3和报警器8-4;
其中,所述处理器8-1分别与所述存储器8-2、显示模块8-3和报警器8-4连接。
所述护筒1包括上圆筒1-1、过渡圆环1-2和下圆筒1-3;
其中,所述上圆筒1-1的一端与所述过渡圆环1-2的外侧边沿固接,所述下圆筒1-3的一端与所述过渡圆环1-2的内侧边沿固接。
所述冲击锤3的直径小于所述下圆筒的直径。
所述上圆筒1-1、过渡圆环1-2和下圆筒1-3为不锈钢材质。
所述支架4包括横梁4-1、左支腿4-2和右支腿4-3;
其中,所述左支腿4-2的一端与所述横梁4-1的一端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横梁4-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右支腿4-3的一端连接。
所述横梁4-1、左支腿4-2和右支腿4-3均采用铝合金管制成。
实施例:
如图2和图3所示,该装置使用时先将发射单元5安装在冲击锤3的顶部平面上,安装时确保发射单元5发射的光路与冲击锤工作平面呈垂直角度。再根据激光发射器发射的光路终点安装支架4和接收单元6。安装接收单元6要求接收单元6捕捉到的发射单元5光路呈现在接收单元6上的光点位于接收单元6中点位置。以此位置展开支架4并固定。由于本装置根据光点微小位移变化实时测定桩基成孔垂直度,所以要求支架4固定后不能移动,可以选择刚性物体固定支架4,以确保支架4的稳定性。
施工过程中接收单元6实时捕捉发射单元5呈现在接收单元6圆盘上的光点位置,并将位置传输给储存单元8,同时测距传感器7传输给处理器8-1处理后后再由储存单元8-1对应时刻的发射单元5与接收单元6之间的距离。处理器8-1将处理后数据传输给处显示模块8-3,由显示模块8-3对数据进行显示。当垂直度小于装置工作前输入到处理器8-1中的最大容许垂直度时,该装置继续工作,继续监测桩基实时成孔垂直度,若垂直度大于装置工作前输入最大容许垂直度时,处理器8-1触发报警器8-4发出预警警报,由施工人员及时对桩基成孔设备进行调整。
该装置拆卸后可重复利用,继续监测其他桩基成孔垂直度,既保证了桩基成孔质量控制,还能精确获得实时垂直度具体值,减少桩基成孔过程中斜孔、扩孔等现象的发生。
以上显示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软土地区桩基成孔垂直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护筒,冲击锤,支架,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软土地区桩基成孔地面上,所述护筒一端垂直插入到所述成孔内部与所述成孔的孔壁紧密接触,所述冲击锤设置在所述护筒的垂直上方,并与所述支架连接;
所述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中心位置的下端面上;
所述发射单元设置在所述冲击锤的上端面的中心位置;
所述控制单元与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测距单元;
所述测距单元安装在所述支架的靠近中心位置的下端面上,且所述测距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单元为测距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单元为激光发射器;
所述接收单元为激光接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显示模块和报警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存储器、显示模块和报警器连接;
所述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包括上圆筒、过渡圆环和下圆筒;
其中,所述上圆筒的一端与所述过渡圆环的外侧边沿固接,所述下圆筒的一端与所述过渡圆环的内侧边沿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锤的直径小于所述下圆筒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筒、过渡圆环和下圆筒均为不锈钢钢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横梁、左支腿和右支腿;
其中,所述左支腿的一端与所述横梁的一端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横梁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右支腿的一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左支腿和右支腿均采用铝合金管制成。
CN202222528657.8U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软土地区桩基成孔垂直度监测装置 Active CN218376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28657.8U CN218376437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软土地区桩基成孔垂直度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28657.8U CN218376437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软土地区桩基成孔垂直度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76437U true CN218376437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54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28657.8U Active CN218376437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软土地区桩基成孔垂直度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764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8069B (zh) 隧道围岩变形监测方法及其监测系统
Angeli et al. A critical review of landslide monitoring experiences
KR102042616B1 (ko) IoT 기반 도심지 건설현장 상시 안전관리 시스템
CN201811722U (zh) 隧道围岩变形监测报警装置
CN104563171B (zh) 一种钢管桩锤击沉桩的贯入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3017673A (zh) 隧道围岩变形实时连续监测报警方法
CN206987892U (zh) 一种用于监测隧道地质灾害的预警装置
CN103996269A (zh) 无线数据采集控制系统
CN205881128U (zh) 一种山体滑坡智能预警设备
CN209230597U (zh) 一种基于射频激光的隧道拱顶下沉监测装置
CN106323223A (zh) 一种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变形监测及预警系统
CN218376437U (zh) 一种软土地区桩基成孔垂直度监测装置
CN113465527B (zh) 隧道围岩稳定性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13865489A (zh) 一种基于激光的高支模立杆位移监测装置及预警方法
CN114184183A (zh) 一种脚手架智能监测方法
CN210513017U (zh) 基于ccd传感器的高支模立杆位移实时监测系统
CN108613659B (zh)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深层地层位移自动测量预警装置及方法
CN207794154U (zh) 一种实时监测深基坑边坡相对位移变化的装置
CN116446473A (zh) 一种超大基坑自动化施工监测和报警系统
CN203849835U (zh) 无线数据采集控制系统
CN217504685U (zh) 一种变形监测系统
CN112187843A (zh) 一种基于bim深基坑基建风险自动监测的系统和方法
CN212721305U (zh)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边坡地表位移监测野外实验系统
CN110630911B (zh) 一种燃气地埋管线泄漏横向盲测扫描装置
CN211523235U (zh) 一种抗滑及监测一体化抗滑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