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75424U -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75424U
CN218375424U CN202222916035.2U CN202222916035U CN218375424U CN 218375424 U CN218375424 U CN 218375424U CN 202222916035 U CN202222916035 U CN 202222916035U CN 218375424 U CN218375424 U CN 218375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ound steel
tool
cover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160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伟伟
张建军
赵洋
郭晓明
张晋玮
李炉平
牟桂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Installa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Install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Installa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Install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160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75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75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75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工具机构和固定机构,工作人员率先将第二圆钢和第三圆钢裁切到需要的长度,接着将二者焊接形成丁字型结构,将角铁安装在收面板的上端两侧,随后将裁切好的第一圆钢放置在角铁上端中间的V型槽内。当使用时,将整卷薄膜套在第一圆钢上,再利用第二圆钢和第三圆钢与薄膜两端连接,连接后,施工人员用该工具来回滚动,即可同时收面和覆盖两项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施工成本,降低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同时也降低了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多需要分别进行混凝土收面操作和薄膜覆盖操作,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保持一定的湿度便于混凝土内部晶体的形成。
现有技术中通常都是利用模板及方木组装成混凝土收面工具,施工不方便,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效率低,施工时间长。同时木制收面工具不能同时覆盖薄膜,每次都是收好面之后,施工人员再次重新覆盖薄膜,耗费不必要的人力,施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包括,
工具机构,其包括收面板、角铁、第一圆钢、第二圆钢和第三圆钢,收面板的上端两侧安装有角铁,角铁的上端放置有第一圆钢,第一圆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圆钢和第三圆钢;
固定机构,其包括固定板、螺杆、限位板和调节组件,角铁的上端一侧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中间连接有螺杆,角铁的上端另一侧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下端两侧安装有调节组件。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使用时,将整卷薄膜套在第一圆钢上,再利用第二圆钢和第三圆钢与薄膜两端连接,连接后,施工人员用该工具来回滚动,即可同时收面和覆盖两项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角铁的上端中间开设有V型槽,角铁靠近限位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导向槽。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裁切好的第一圆钢放置在角铁上端中间的V型槽内进行限位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圆钢和第三圆钢呈丁字型结构焊接。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方便第二圆钢与薄膜的两端连接,同时利用该工具来回滚动,即可同时收面和覆盖两项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铰接有铰接板,铰接板安装在角铁的上端一侧,固定板的中间一面开设有弧形槽,固定板的中间另一面安装有固定螺母。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固定板可以通过铰接板在角铁的上端进行转动调节,最大角度可呈180度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杆的一端安装有压板,压板位于固定板靠近弧形槽的一侧。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转动螺杆使压板可以根据第一圆钢的直径大小对其进行抵紧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板的下端安装有移动螺母,限位板的内壁对称安装有导向滑块,导向滑块与导向槽活动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移动螺母可以带动限位板移动调节,当限位板移动时,导向滑块将在导向槽内部限位滑动,避免移动螺母跟随丝杆同步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板呈门型结构设置。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方便固定板插入门型结构的限位板中间进行限位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板、转轴和丝杆,角铁的两侧表面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安装有转轴,连接板与转轴的中间连接有丝杆,且丝杆与移动螺母螺纹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丝杆连接在连接板与转轴的中间,当丝杆正转时,移动螺母将带动限位板向V型槽方向移动,当丝杆反转时,移动螺母将带动限位板向远离V型槽的一侧移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工作人员率先将第二圆钢和第三圆钢裁切到需要的长度,接着将二者焊接形成丁字型结构,将角铁安装在收面板的上端两侧,随后将裁切好的第一圆钢放置在角铁上端中间的V型槽内。当使用时,将整卷薄膜套在第一圆钢上,再利用第二圆钢和第三圆钢与薄膜两端连接,连接后,施工人员用该工具来回滚动,即可同时收面和覆盖两项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施工成本,降低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同时也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具的固定机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具的限位板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具的第一圆钢与第三圆钢连接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工具机构;101、收面板;102、角铁;102a、V型槽;102b、导向槽;103、第一圆钢;104、第二圆钢;105、第三圆钢;200、固定机构;201、固定板;201a、铰接板;201b、弧形槽;201c、固定螺母;202、螺杆;202a、压板;203、限位板;203a、移动螺母;203b、导向滑块;204、调节组件;204a、连接板;204b、转轴;204c、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包括工具机构100,其包括收面板101、角铁102、第一圆钢103、第二圆钢104和第三圆钢105,收面板101的上端两侧安装有角铁102,角铁102的上端中间开设有V型槽102a,角铁102靠近限位板203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导向槽102b,角铁102的上端放置有第一圆钢103,第一圆钢10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圆钢104和第三圆钢105,第二圆钢104和第三圆钢105呈丁字型结构焊接;
固定机构200,其包括固定板201、螺杆202、限位板203和调节组件204,角铁102的上端一侧安装有固定板201,固定板201的中间连接有螺杆202,角铁102的上端另一侧安装有限位板203,限位板203的下端两侧安装有调节组件204。
工作人员率先将第二圆钢104和第三圆钢105裁切到需要的长度,接着将二者焊接形成丁字型结构,将角铁102安装在收面板101的上端两侧,再利用螺母多二者进行固定,随后将裁切好的第一圆钢103放置在角铁102上端中间的V型槽102a内,当第一圆钢103放置放置后需要对其两端进行固定,施工人员可以利用调节组件204带动限位板203向一侧移动,这时需要转动固定板201使其位于V型槽102a和第一圆钢103的上端,接着转动螺杆202使其下移抵紧在第一圆钢103的上端,避免第一圆钢103放置后在V型槽102a内部出现松动,最后利用调节组件204带动限位板203移动回到原位,将固定板201卡在其中间固定即可。当使用时,将整卷薄膜套在第一圆钢103上,再利用第二圆钢104和第三圆钢105与薄膜两端连接,连接后,施工人员用该工具来回滚动,即可同时收面和覆盖两项工作。
实施例2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其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固定板201的下端铰接有铰接板201a,铰接板201a安装在角铁102的上端一侧,固定板201的中间一面开设有弧形槽201b,固定板201的中间另一面安装有固定螺母201c,螺杆202的一端安装有压板202a,压板202a位于固定板201靠近弧形槽201b的一侧。
固定板201可以通过铰接板201a在角铁102的上端进行转动调节,最大角度可呈180度转动,当固定板201转动到V型槽102a和第一圆钢103的上端时,第一圆钢103将位于弧形槽201b下端,由于第一圆钢103的直径大小不同,若第一圆钢103直径过大时,工作人员可以转动固定螺母201c中间的螺杆202使其带动压板202a上升,若第一圆钢103直径过小时,可以利用螺杆202带动压板202a下降,从而使压板202a可以根据第一圆钢103的直径大小对其进行抵紧固定。
实施例3
参照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其不同于前两个实施例的是:限位板203呈门型结构设置,限位板203的下端安装有移动螺母203a,限位板203的内壁对称安装有导向滑块203b,导向滑块203b与导向槽102b活动连接,调节组件204包括连接板204a、转轴204b和丝杆204c,角铁102的两侧表面安装有连接板204a,连接板204a的一侧安装有转轴204b,连接板204a与转轴204b的中间连接有丝杆204c,且丝杆204c与移动螺母203a螺纹连接。
当需要带动限位板203移动调节时,可以转动丝杆204c,丝杆204c连接在连接板204a与转轴204b的中间,当丝杆204c正转时,移动螺母203a将带动限位板203向V型槽102a方向移动,当丝杆204c反转时,移动螺母203a将带动限位板203向远离V型槽102a的一侧移动,同时当限位板203移动时,导向滑块203b将在导向槽102b内部限位滑动,避免移动螺母203a跟随丝杆204c同步转动,使移动螺母203a只能平行移动,从而可以利用限位板203对固定板201进行限位,避免固定板201对第一圆钢103限位固定时,发生松脱的状况,提高整体的固定效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具机构(100),其包括收面板(101)、角铁(102)、第一圆钢(103)、第二圆钢(104)和第三圆钢(105),收面板(101)的上端两侧安装有角铁(102),角铁(102)的上端放置有第一圆钢(103),第一圆钢(10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圆钢(104)和第三圆钢(105);
固定机构(200),其包括固定板(201)、螺杆(202)、限位板(203)和调节组件(204),角铁(102)的上端一侧安装有固定板(201),固定板(201)的中间连接有螺杆(202),角铁(102)的上端另一侧安装有限位板(203),限位板(203)的下端两侧安装有调节组件(2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铁(102)的上端中间开设有V型槽(102a),角铁(102)靠近限位板(203)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导向槽(102b)。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钢(104)和第三圆钢(105)呈丁字型结构焊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01)的下端铰接有铰接板(201a),铰接板(201a)安装在角铁(102)的上端一侧,固定板(201)的中间一面开设有弧形槽(201b),固定板(201)的中间另一面安装有固定螺母(201c)。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02)的一端安装有压板(202a),压板(202a)位于固定板(201)靠近弧形槽(201b)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03)的下端安装有移动螺母(203a),限位板(203)的内壁对称安装有导向滑块(203b),导向滑块(203b)与导向槽(102b)活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03)呈门型结构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04)包括连接板(204a)、转轴(204b)和丝杆(204c),角铁(102)的两侧表面安装有连接板(204a),连接板(204a)的一侧安装有转轴(204b),连接板(204a)与转轴(204b)的中间连接有丝杆(204c),且丝杆(204c)与移动螺母(203a)螺纹连接。
CN202222916035.2U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 Active CN218375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6035.2U CN218375424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6035.2U CN218375424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75424U true CN218375424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36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16035.2U Active CN218375424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754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79111A (zh) 一种木料夹紧装置
CN218375424U (zh)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收面和覆盖薄膜互为一体的工具
CN116296225B (zh) 一种基于弧形弯刀迎角机构的高速风洞大迎角试验装置
CN208728511U (zh) 一种数控四角定位组角机
CN114571172B (zh) 一种建筑用钢筋焊接辅助对接装置
CN218311699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h型钢拼装台架
CN214098950U (zh) 一种可折叠式屋檐施工牌板装置
CN107971670A (zh) 一种工业角铁焊接辅助装置
CN208629176U (zh) 门窗型材的定位推送系统
CN212945763U (zh) 一种钢带自动切割设备
CN210791324U (zh) 一种木板加工钻孔装置
CN208938012U (zh) 一种计算机显示屏支撑架
CN217151090U (zh) 一种圆弧角收面装置
CN207787830U (zh) 一种切板机
CN220945605U (zh) 一种新型裁剪装置
CN217513964U (zh) 一种高连接强度加强型pe管的裁切稳定辅助装置
CN214747503U (zh) 一种能快夹皮筋的夹缝弹弓
CN218926982U (zh) 一种彩钢板切割用定位工装
CN218623344U (zh) 一种建筑铝模板转角连接件
CN218594008U (zh) 抽杆夹辅助装订装置
CN215588950U (zh) 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钣金加工设备
CN217166266U (zh) 一种新型桥梁建设用钢筋切割机
CN216573892U (zh) 一种点胶夹具用固定装置
CN211219206U (zh) 一种可进行稳定限位的不锈钢板材加工用激光切割装置
CN213410517U (zh) 一种扩大剪板机压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