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56631U - 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56631U
CN218356631U CN202222486841.0U CN202222486841U CN218356631U CN 218356631 U CN218356631 U CN 218356631U CN 202222486841 U CN202222486841 U CN 202222486841U CN 218356631 U CN218356631 U CN 218356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hair
support
magnetic stimulation
head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868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思聪
单春雷
武佳丽
张国辉
郭清娟
任萌
陈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Original Assignee
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filed Critical 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to CN2022224868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56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56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56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包括可调节座椅,所述的可调节座椅上还包括椅板、椅座、腿部支撑板以及脚踏板;所述椅板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上肢扶手,所述上肢扶手与椅板呈转动式连接;所述椅板的上方还设置有可调节的U型颈托;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还设置有一可拆卸的头枕;所述可调节座椅的底面还固定连接有梯形底座;且在所述底座的下方还固定设置有避震万向轮;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便于调节,能够满足各个角度放置经颅磁刺激线圈,其胸/腰部配有安全固定带,既增加了安全性又固定了无法久坐的患者,同时本实用新型亦可作为常规康复治疗床和针灸治疗床。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
背景技术
经颅磁刺激技术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磁信号可以无衰减地透过颅骨而刺激到大脑神经,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头脑的刺激,外周神经肌肉同样可以刺激,目前经颅磁刺激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国内的经颅磁刺激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神经心理科(抑郁症、精分症)、康复科、儿科(脑瘫,自闭症等)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应用。其中对抑郁症、睡眠障碍等疾病的疗效,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在临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而随着经颅磁刺激技术在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康复中应用的发展,专用于经颅磁刺激评估和治疗时的多功能床,是不可或缺的。目前的经颅磁刺激治疗床,但仅限用于使用头罩式经颅磁刺激线圈的经颅磁刺激,如申请专利号为“CN202020964238.7”名为“一种经颅磁刺激仪治疗床”,申请专利号“CN201620581246.7”名为“一种经颅磁刺激仪治疗床”,申请专利号“CN201620159005.3”名为“一种经颅磁治疗床”,申请专利号“CN201620159002.X”名为“一种使用方便的经颅磁治疗床”。此外,专利申请号“CN201922061649.5”名为“一种磁刺激设备专用人体工学床具”的专利中,床板为一体的,不能分节段调节床板高度,不能360°旋转床体,头颈部无支撑。
当前的经颅磁刺激治疗床多仅适用于头罩式线圈的经颅磁刺激仪治疗时所用,不适用于应用“8字”型线圈、“圆形”线圈,“锥形”线圈等其他形状线圈的经颅磁刺激仪,床板不能分节段调整高低,不能变换成坐位状态的椅子,不方便经颅磁刺激评估,扶手上的设计没有考虑到经颅磁刺激在评估时上肢和手部肌肉需要放置于一种最大放松的状态,头颈部无固定装置,在坐位上治疗或评估时头颈部难以长时间支撑经颅磁刺激线圈的重量,胸腰部无安全带,不能保证安全性,无脚踏板,亦不方便经颅磁刺激的评估,床体无法360°旋转,不能满足当不同线圈放置于不同头部位置不同角度时自由调整床体方向。
所以综上所述现亟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便于调整床体为椅子的形态,以满足各个角度放置经颅磁刺激线圈,提高患者和操作者使用舒适性的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但是关于这种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目前还未见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此特提供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包括可调节座椅,所述的可调节座椅上还包括椅板、椅座、腿部支撑板以及脚踏板,所述的椅板与椅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承,其两者通过第一旋转轴承转动式连接;所述的腿部支撑板呈左右对称设置,其两者均通过分别设置第二旋转轴承与椅座转动式连接;所述脚踏板也通过设置第三旋转轴承与对应的腿部支撑板转动式连接;所述椅板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上肢扶手,所述上肢扶手与椅板呈转动式连接,且在所述椅板的后方还设置旋转轮,所述旋转轮穿过椅板并与椅板上的上肢扶手螺纹式连接,且在所述的上肢扶手的侧边还设置有连接轴,所述的连接轴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椅板的上方还设置有凸字型支撑板,在所述的支撑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内放置有可调节的U型颈托,且所述的U型颈托与支撑板呈可拆卸式结构;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还设置有一可拆卸的头枕;所述可调节座椅的底面还固定连接有梯形底座,其在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一伸缩轴,所述的伸缩轴的一侧还设置有固定螺钉,所述伸缩轴的上方还固定连接有可调节座椅;且在所述底座的下方还固定设置有避震万向轮;所述的避震万向轮设置在底座的四角,且在所述的避震万向轮上还设置踩踏式的制动装置,所述的制动装置上设置有防滑纹。
在上述所述的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椅板上分别设置有腰部安全固定带以及胸部安全固定带,且所述腰部安全固定带以及胸部安全固定带呈可调节式结构。
在上述所述的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腿部支撑板呈单独分开设置,其每个腿部支撑板的长度以及与椅座之间上下旋转角度都可以调节。
在上述所述的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椅板可以上下长度调节,且通过一旁设置的旋转螺钉进行固定。
在上述所述的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支撑板的背部设置有固定板,且所述的U型颈托的底部还设置有延伸块,所述的延伸块穿过凹槽与固定板相接,在所述延伸块与固定板上均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的第一螺纹孔内还放置有第一螺钉,且所述U型颈托与固定板通过第一螺钉呈可拆卸式连接。
在上述所述的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头枕整体呈凸字型结构,其凸出端与支撑板相接,其在所述的支撑板上设置有锁定支耳,所述头枕的凸出端与锁定支耳相接,其在所述的头枕凸出端以及锁定支耳上均设置第二螺纹孔,且所述的第二螺纹孔内还设置有第二螺钉,且所述的头枕与支撑板通过第二螺钉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头枕的两侧还设置有头部固定带,且所述头部固定带也为可调节式结构。
在上述所述的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头枕、上肢扶手以及脚踏板上均设置有可拆卸的椭圆形支板,在所述椭圆形支板上还设置有支块,其对应的头枕、上肢扶手以及脚踏板上均设置有容纳椭圆形支板上的支块槽;且拆卸后的头枕、上肢扶手以及脚踏板的空缺处均呈镂空设置。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牢固,安全稳定,舒适度好,且便于调节,其整体是在现有传统康复治疗床基础上,进行改进,整体为“人”字形,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为坐位状态的椅子形式,其头颈部、椅背、下肢部分可以任意调节高度及方向、可坐位或躺位。
2、本实用新型中其增加U型颈托和头枕可独立拆卸,且所述的U型颈托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减少患者头颈部因长时间无支撑而产生肌肉紧张酸痛等不适感的现象,其无论是卧位还是坐位下,双侧上肢、双手可放松地放置于扶手上。
3、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各个角度放置经颅磁刺激线圈,其胸/腰部配有安全固定带,既增加了安全性又固定了无法久坐的患者,同时本实用新型亦可作为常规康复治疗床和针灸治疗床。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中拿掉支块后的可调节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椅板与上肢支撑板以及头枕的局部反面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椅板与上肢支撑板以及头枕的局部正面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U型颈托与支撑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U型颈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椅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避震万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可调节座椅;
11、伸缩轴;111、伸缩底座;112、伸缩杆;113、固定螺钉;
12、避震万向轮;121、制动装置;122、防滑纹;
13、支板;
14、支块;
15、支块槽;
2、椅板;
21、支撑板;211、头枕;212、锁定支耳;213、第二螺纹孔;214、第二螺钉;215;头部固定带;22、凹槽;23、U型颈托;24、固定板;25、延伸块;26、第一螺纹孔;27、第一螺钉;28、腰部安全固定带;29、胸部安全固定带;251、滑板;252、固定板;253、旋转螺钉;
3、椅座;
4、腿部支撑板;
5、脚踏板;
6、第一旋转轴承;
7、第二旋转轴承;
8、第三旋转轴承;
9、上肢扶手;91、上肢支撑板;92、连接轴;93、槽孔;94、旋转轮;95、螺纹孔;
10、底座;
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10所示,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的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中拿掉支块后的可调节座椅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椅板与上肢支撑板以及头枕的局部反面示意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椅板与上肢支撑板以及头枕的局部正面示意图。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U型颈托与支撑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U型颈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椅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避震万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在经颅磁刺激在治疗和评估过程中,以减少患者头颈部因长时间无支撑而产生肌肉紧张酸痛等不适感的现象,无论是卧位还是坐位下,其患者双侧上肢、双手可放松地放置于扶手上,同时也可360°自由旋转和移动床体,能够调整床体为椅子的形态,以满足各个角度放置经颅磁刺激线圈,其腰部配有安全绑带,既增加了安全性又固定了无法长时间久坐的患者,其该装置亦可作为常规康复治疗床和针灸治疗床。对于此该装置主要为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其包括可调节座椅1,所述的可调节座椅上还包括椅板2、椅座3、腿部支撑板4以及脚踏板5,所述的椅板2与椅座3 之间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承6,其两者通过第一旋转轴承5转动式连接;所述的腿部支撑板4 呈左右对称设置,其两者均通过分别设置第二旋转轴承7与椅座3转动式连接;所述脚踏板5也通过设置第三旋转轴承8与对应的腿部支撑板4转动式连接;且所述的椅板2与椅座3之间、腿部支撑板4与椅座3之间以及腿部支撑板4与脚踏板5之间均可通过旋转轴承呈不同角度的转动,以实现180°平躺、90°直座以及120°或30°等多角度的体位调节,满足不同状态的使用需求,提高装置的可操作性,满足患者不同状态下的使用;其本装置中的旋转轴承为现有常见技术,目前常见有办公桌椅以及家用轿车上的驾驶座椅,其应用范围较广,具体可参照专利:CN208677754U公开的一种可调节尺寸的多功能轮椅,以及专利:CN102138737A、CN107307637A、CN107518651A等等,在此便不多加赘述。
请参见附图4、8所示,所述椅板2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上肢扶手9,所述的上肢扶手9包括长方体上肢支撑板91以及圆柱体连接轴92,所述椅板9的两侧设置有槽孔93,且所述的圆柱体转轴92位于所述椅板的槽孔93内,其所述上肢扶手9与椅板2通过圆柱体转轴92转动式连接,且在所述椅板2的后方还设置旋转轮94,所述旋转轮94穿过椅板 2并与椅板2上的上肢扶手9螺纹式连接,其所述的连接轴9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螺纹孔95,且所述的旋转轮94固定在连接轴上的螺纹孔95内。当上肢扶手9进行360°的转动时,只需将旋转轮94与对应的螺纹孔95进行连接便可实现对上肢扶手的固定,且再次调节角度时,只需旋转旋转轮94与连接轴92分离即可。
所述椅板2的上方还设置有凸字型支撑板21,在所述支撑板21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凹槽22,所述的凹槽22内放置有可调节的U型颈托23(请参见附图7所述),且所述的U 型颈托23与支撑板21呈可拆卸式结构;优选所述支撑板21的背部设置有固定板24,所述的固定板24垂直于支撑板21,并呈对立放置,其在所述的U型颈托23的底部还设置有延伸块25,所述的延伸块25穿过凹槽与固定板24相接,在所述延伸块25与固定板24上均设置有第一螺纹孔26,所述的第一螺纹孔26内还放置有第一螺钉27,且所述U型颈托23 与固定板通过第一螺钉27呈可拆卸式连接。
请参见附图5、6所示,所述支撑板21的上方还设置有一可拆卸的头枕211;优选所述的头枕211整体呈凸字型结构,其凸出端与支撑板21相接,其在所述的支撑板21上设置有两个锁定支耳212,且所述的锁定支耳212呈间隔设置,所述头枕211的凸出端与锁定支耳212两个内面相接,其在所述的头枕211凸出端以及锁定支耳上均设置第二螺纹孔213,且所述的第二螺纹孔213内还设置有第二螺钉214,且所述的头枕211与支撑板21通过第二螺钉213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头枕211的两侧还设置有头部固定带215,且所述头部固定带215也为可调节式结构,且所述的头部固定带215可采用弹性材质制成,提高患者固定时的舒适性,其整体调节方式与常见的书包肩带上的调节扣类似。
请参见附图9所示,所述可调节座椅3的底面还固定连接有梯形底座10,其在所述底座10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一伸缩轴11,所述的伸缩轴11包括伸缩底座111和伸缩杆112,且所述的伸缩杆112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95,所述的伸缩轴11的一侧还设置有固定螺钉113,所述的固定螺钉113与伸缩杆112上的螺纹孔转动式连接,进而实现伸缩杆112的上下滑动伸缩调节;所述伸缩轴11的上方还固定连接有可调节座椅1;其伸缩轴11的设置能够便于调节座椅的高度,满足不同状态下的手术操作,提高了患者以及操作者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请参见附图10所示,所述底座10的下方还固定设置有避震万向轮12;优选所述的避震万向轮12设置在底座10的四角,且在所述的避震万向轮12上还设置踩踏式的制动装置121,所述制动装置121的设置能够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符合节力的原则,固定方便,移动方便;同时所述的制动装置上还设置有防滑纹122,且所述防滑纹122的设置能够增加医护人员脚部与制动装置的接触面积,防止在踩踏的时候发生侧滑,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本实例中,优选所述的椅板2上分别设置有腰部安全固定带28以及胸部安全固定带 29,且所述腰部安全固定带28以及胸部安全固定带29呈可调节式结构;其所述的腰部安全固定带28以及胸部安全固定带29的设置,增加了患者使用安全性,同时又固定了无法久坐的患者;其所述的腰部安全固定带28以及胸部安全固定带29均为弹性透气材质制成,且上的调节装置整体可参照书包肩带上的调节扣。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腿部支撑板4呈单独分开设置,其每个腿部支撑板4的长度以及与椅座之间上下旋转角度都可以调节,该设置能够满足不同患者以及配合椅板进行不同手术治疗状态下的使用,提高了患者使用的舒适性。
请参见附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椅板2也可以上下长度调节,且通过一旁设置的旋转螺钉253进行固定,其具体为,所述的椅板2包括滑板251和固定板252,且所述的滑板251上设置有对应的螺纹孔95,其所述旋转螺钉253与螺纹孔95螺纹连接,通过旋转螺钉253与滑板中对应的螺纹孔95相互吻合,进而实现滑动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头枕211、上肢扶手9以及脚踏板5上均设置有可拆卸的椭圆形支板13,在所述椭圆形支板13上还设置有支块14,其对应的头枕211、上肢扶手9以及脚踏板5上均设置有容纳椭圆形支板上的支块槽15;且拆卸后的头枕211、上肢扶手9 以及脚踏板5的空缺处均呈镂空设置;其支板拆卸后呈现的镂空设置能够暴露上肢后侧、下肢后侧,可作为仰卧位时针灸治疗床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在进行经颅磁刺激仪治疗时,患者实现根据实际的治疗情况调整对应的床体特征,如180°、120°、90°等角度的调整,可将对应的椅板、椅座、腿部支撑板以及脚踏板分别调节至对应的位置,期间通过旋转轴承、旋转轮、螺钉等进行调节固定,待调整完成后,患者躺/坐在床体上,并将对应的头部固定带、腰部安全固定带以及胸部安全固定带均分别固定在患者的对应部位处,以固定无法久坐的患者,便于医护人员在评估和治疗时灵活操作,从而满足对患者的经颅磁刺激治疗或评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牢固,安全稳定,舒适度好,实用性强,且便于调节,其整体是在现有传统康复治疗床基础上,进行改进,整体为“人”字形,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为坐位状态的椅子形式,其头颈部、椅背、下肢部分可以任意调节高度及方向,可坐位或躺位,其增加U型颈托和头枕可独立拆卸;其所述的U型颈托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减少患者头颈部因长时间无支撑而产生肌肉紧张酸痛等不适感的现象,其无论是卧位还是坐位下,双侧上肢、双手可放松地放置于扶手上;同时也可360°自由旋转(旋转时底部伸缩轴的结构可类似于上肢扶手上连接轴)和移动床体,以满足各个角度放置经颅磁刺激线圈,其胸/腰部配有安全固定带,既增加了安全性又固定了无法久坐的患者,亦可作为常规康复治疗床和针灸治疗床;且随着神经调控技术,尤其是经颅磁刺激技术,在脑功能检测与康复中应用的快速发展,对功能性、舒适性更高的治疗兼顾评估的多功能床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包括可调节座椅,所述的可调节座椅上还包括椅板、椅座、腿部支撑板以及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板与椅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承,其两者通过第一旋转轴承转动式连接;所述的腿部支撑板呈左右对称设置,其两者均通过分别设置第二旋转轴承与椅座转动式连接;所述脚踏板也通过设置第三旋转轴承与对应的腿部支撑板转动式连接;所述椅板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上肢扶手,所述上肢扶手与椅板呈转动式连接,且在所述椅板的后方还设置旋转轮,所述旋转轮穿过椅板并与椅板上的上肢扶手螺纹式连接,且在所述的上肢扶手的侧边还设置有连接轴,所述的连接轴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椅板的上方还设置有凸字型支撑板,在所述的支撑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内放置有可调节的U型颈托,且所述的U型颈托与支撑板呈可拆卸式结构;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还设置有一可拆卸的头枕;所述可调节座椅的底面还固定连接有梯形底座,其在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一伸缩轴,所述的伸缩轴的一侧还设置有固定螺钉,所述伸缩轴的上方还固定连接有可调节座椅;且在所述底座的下方还固定设置有避震万向轮;所述的避震万向轮设置在底座的四角,且在所述的避震万向轮上还设置踩踏式的制动装置,所述的制动装置上设置有防滑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板上分别设置有腰部安全固定带以及胸部安全固定带,且所述腰部安全固定带以及胸部安全固定带呈可调节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腿部支撑板呈单独分开设置,其每个腿部支撑板的长度以及与椅座之间上下旋转角度都可以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板可以上下长度调节,且通过一旁设置的旋转螺钉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的背部设置有固定板,且所述的U型颈托的底部还设置有延伸块,所述的延伸块穿过凹槽与固定板相接,在所述延伸块与固定板上均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的第一螺纹孔内还放置有第一螺钉,且所述U型颈托与固定板通过第一螺钉呈可拆卸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枕整体呈凸字型结构,其凸出端与支撑板相接,其在所述的支撑板上设置有锁定支耳,所述头枕的凸出端与锁定支耳相接,其在所述的头枕凸出端以及锁定支耳上均设置第二螺纹孔,且所述的第二螺纹孔内还设置有第二螺钉,且所述的头枕与支撑板通过第二螺钉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头枕的两侧还设置有头部固定带,且所述头部固定带也为可调节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枕、上肢扶手以及脚踏板上均设置有可拆卸的椭圆形支板,在所述椭圆形支板上还设置有支块,其对应的头枕、上肢扶手以及脚踏板上均设置有容纳椭圆形支板上的支块槽;且拆卸后的头枕、上肢扶手以及脚踏板的空缺处均呈镂空设置。
CN202222486841.0U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 Active CN218356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86841.0U CN218356631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86841.0U CN218356631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56631U true CN218356631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52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86841.0U Active CN218356631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566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19093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
CN214968409U (zh) 肩关节手术专用沙滩椅位手术床
CN218356631U (zh) 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仪的多功能治疗床
US6810543B2 (en) Orthopedic body segment support
CN115487035A (zh) 一种适用于经颅磁刺激仪评估和治疗的装置
CN114225325B (zh) 一种腿部康复健身装置
CN2495281Y (zh) 颈腰椎手控倒悬牵引床
CN111012648A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的使用方法
CN213218927U (zh) 一种小儿内科背部穴位按压装置
CN209004466U (zh) 医用轮椅
CN217612527U (zh) 一种可适应不同人群使用的陶瓷泡沫红外理疗仪
CN217220068U (zh) 一种多功能康复椅
CN215961021U (zh) 一种神经科用的定时康复护理训练装置
CN220632702U (zh) 一种儿童多功能输液椅
CN109124969A (zh) 一种腰椎调整固定椅
CN212756025U (zh) 一种颈椎卧位牵引理疗音乐床
CN221013805U (zh) 一种可伸缩工作的医用理疗床
CN213282228U (zh) 一种调整式按摩坐椅
CN220344686U (zh) 一种康复椅
CN212730402U (zh) 一种针灸推拿用座椅
CN215607478U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腰椎锻炼装置
CN219630066U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助行装置
CN209695589U (zh) 一种新型护理轮椅
CN214511448U (zh) 一种骨科护理牵引支架
CN210131089U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患者身体按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