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54589U - 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54589U
CN218354589U CN202221650766.0U CN202221650766U CN218354589U CN 218354589 U CN218354589 U CN 218354589U CN 202221650766 U CN202221650766 U CN 202221650766U CN 218354589 U CN218354589 U CN 218354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housing
ligh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507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志明
胡瑞龙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507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54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54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54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布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导光按键,所述导光按键包括进光面;发光件,与所述进光面相对设置,所述发光件发出的光经所述进光面进入所述导光按键;控制板,所述发光件电连接在所述控制板上;其中,所述进光面配置为凹面,所述凹面与所述控制板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对所述发光件形成包围。以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导光按键无需设置遮光元件,结构简单,更容易组装。

Description

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导光按键结构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将液体基质雾化从而产生气溶胶。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上设置有导光按键,该导光按键的侧边框配置为透光区,而导光按键的中间区域配置为不透光的,因而导光按键通常需要设置导光件以及遮光件,使得导光按键整体的零部件较多,结构复杂,安装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产生气溶胶,包括:
壳体;
导光按键,所述导光按键包括进光面;
发光件,与所述进光面相对设置,所述发光件发出的光经所述进光面进入所述导光按键;
其中,所述进光面配置为凹面,所述凹面界定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对所述发光件形成至少局部包围。
本申请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由于导光按键的进光面配置为凹面,所述凹面与用于固定所述发光件的控制板之间界定形成的空腔对所述发光件形成包围,使得所述导光件发出的光的射出范围控制在所述进光面所限定的空腔范围内,因而导光按键无需设置遮光件,从而简化导光按键的结构设计,使得导光按键的组装更为简单高效。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立体图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按键的立体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立体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座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座的又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硅胶的立体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按键与支架配合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水平、竖直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所述的“设置”、“设置于”、“设于”可以是直接设于,也可以是间接设于。
另外,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将气溶胶形成基质雾化以产生气溶胶。该气溶胶生成装置配置为电力驱动,在其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气溶胶形成基质的腔室,在腔室的内部和、或腔室的周围设置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将气溶胶形成基质加热生成气溶胶。其中,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是液体的电子烟液,气溶胶形成基质也可以是固态的类似卷烟的烟支。参考图1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示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加热固态的烟支,烟支可插入和移出气溶胶生成装置内部的腔室。
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10,壳体10界定形成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外部轮廓。壳体10可以是由若干个分壳体组装在一起形成,在其中的一个示例中,参考图1所示,该若干个分壳体包括主壳体、上盖以及底盖,其中上盖和底盖连接在主壳体的两端,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内部构件收容于主壳体的内部。在上盖上设置有可开关的插入口,烟支通过该插入口插入和移出气溶胶生成装置内部的腔室。
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在底盖上设置有充电接口,用于外接充电线为电池充电。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内部还设置有控制板11,控制板11与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内部的其它电子器件电连接,用于及时监控以及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工作状态,控制板11与电池电连接,用于控制电池为加热组件提供电力驱动,同时控制板11还可以监控电池的电量以及充电状态。
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内部还设置有发光件20,参考图2和图3所示,该发光件20固定在控制板11上,发光件20优选采用RGB灯,从而能够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当气溶胶生成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发光件20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从而提示用户气溶胶生成装置目前所处于的工作模式。在其中的一个示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预热模式、恒温加热模式以及清洗模式等不同的工作模式,不同的工作模式可设置为用户手动切换也可以设置为自动切换,当气溶胶生成装置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时,发光件20被配置为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户通过观察不同气溶胶生成装置内部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能够准确且及时地了解气溶胶生成装置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在可供选择的示例中,当气溶胶生成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或者充电状态时,发光件20被配置为可根据电池的电量的不同从而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户通过观察不同颜色的光线,能够准确且及时地了解电池的电量。在其它的示例中,发光件20配置为具有闪光功能,从而提升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娱乐效果。
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导光按键30,在控制板11上电连接有按钮12,导光按键30的至少局部与按钮12相接触,用户通过按压导光按键30而从而启动气溶胶生成装置。进一步地,导光按键30的至少局部配置为可透过发光件20发出的光,用户通过观察导光按键30的发光区的颜色从而得知用户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运行状态以及电量的信息,方便用户对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使用和维护,同时将按键的至少局部配置为可导光状态,能够进一步增加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美感。
现有技术中,导光按键30一般配置为侧边发光,因而在导光按键30的侧边需要设置侧导光片以及遮挡件,使得导光按键30的整体设计零部件较多,安装复杂,成本较高。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自带遮光结构的导光按键30,使得导光按键30无需再设计遮光片,导光按键30的主体部分能够透光,进而导光按键30的零部件数较少,安装操作更为简单。
导光按键30的主体部分采用透明的塑胶材料或者半透明的塑胶材料,导光按键30的主体部分设置为透光的,导光按键30包括进光面31,发光件20发出的光线通过进光面31进入导光按键30的主体部分,并经导光按键30的出光面显露出来,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光件20正对导光按键30的进光面31设计,并且导光按键30的进光面31配置为凹面,参考图2和图3所示,该进光面31大致呈圆弧形凹面,导光按键30的进光面31与固定发光件20的控制板11之间设置有间隔,该间隔大致界定形成空腔32,该空腔32对发光件20形成包围,发光件20发出的光线的射出范围基本位于该空腔32界定形成的范围之内,因而发光件20发出的光线难以绕过进光面31射出,因而导光按键30的进光面31之外的区域难以透过发光件20发出的光线,导光按键30上无需再设计其它的遮光元件,从而简化导光按键30的零部件设计,降低导光按键30的设计成本。
在申请提供的一示例中,导光按键30的进光面31配置为光滑的凹面,相对于粗糙的平面,发光件20发出的光在通过光滑的凹面时,光线更容易在光滑的凹面上形成全反射,使得光线能够以较低的光损耗通过导光按键30,提高导光按键30的出光口的光线的亮度,同时当光线在导光按键30的主体部分的进光面31发生全反射时,能够有效防止光线从导光按键30的其它侧壁射出从而有效防止漏光。进一步地,为了增加进光面31的光滑程度,可以对进光面31进行表面处理,例如,当导光按键30的主体部分采用透明的塑胶材料制备时,可以在进光面31上电镀金属层,该金属层可以是镍或者是银。
在本申请的提供的一实施例中,导光按键30包括出光口33,参考图1和图2所示,该出光口33配设置在导光按键30的一端,该出光口33的暴露面积较小,因而导光按键30大致呈点发光,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导光按键30的侧发光设计,导光按键30的点发光设计更为精致,并且更利于发光件20的集中设计,参考图3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示例中,发光件20仅配置为一组RGB灯,RGB灯组的灯珠的数量以及规格,可根据导光按键30的具体发光强度要求以及色彩要求进而针对性设计。可理解的是,相对于侧发光需要配置多个RGB灯组,且多个RGB灯组的发光效果难以保持均一性,点发光仅需要集中配置一组RGB灯,有利于控制导光按键30的发光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发光件20的安装以及降低发光件20的设计成本。进一步参考图1所示,导光按键30的外露面大致呈矩形设计,导光按键30的出光口33大致呈细条形,并且出光口33位于导光按键30的按压部的一端,也方便用户观察到导光按键30的颜色,从而便于及时了解气溶胶生成装置所处的工作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中,导光按键30的局部导光,为了将导光按键30的进光面31配置成圆弧形的凹面,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示例中,参考图2所示,导光按键3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进光凸台34,该进光凸台34位于导光按键30的内侧壁的一端,进光凹面形成于进光凸台34的内侧面上。当导光按键30沿着壳体10的纵向安装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主体上时,导光按键30的进光面31与控制板11之间形成的圆弧形空腔32将发光件20包围。在可供选择的其它示例中,进光凸台34的具体位置设计可根据导光按键30的出光口33的位置进行调整,例如当出光口33设置于导光按键30的下端时,进光凸台34位于导光按键30的内侧面的下端。可理解的是,导光按键30的进光凸台34的横截面积大于出光口33的横截面积,并且出光口33的位置与进光凸台34的位置相对应。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导光按键30的具体结构设计,参考图4所示,导光按键30包括相连接的基座35和外壳36,其中基座35作为导光按键30的主体部分,基座35采用透明的塑胶材料或者半透明的塑胶材料制备而成,外壳36作为导光按键30的外露部件,外壳36可根据装饰性的需要以及用户触摸手感的需要,选用高档的质地较软的塑胶材料。基座35作为导光按键30的导光主体,进光凸台34设置在基座35的内侧壁上,在基座3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个出光凸台351,在外壳36上设置有出光口33,基座35上的出光凸台351的外表面通过出光口33显露。同时,基座35上的出光凸台351与外壳36上的出光口33相配合固定。基座35上的出光凸台351与外壳36上的出光口33相配合时,基座35与外壳36才能配合固定,也可以防止基座35装反,更利于装配操作。
基座35与外壳36之间可通过双色注塑的方式相嵌合成一个整体,基座35和外壳36也可以通过其它的连接结构相固定。在本申请的一示例中,提供了基座35与外壳36之间的一种具体的固定方式。参考图5和图7所示,外壳36的内壁围合形成一安装槽361,基座35固定于该安装槽361内。在较为简单的实施中,基座35与外壳36通过胶水粘结,即基座35的外侧面通过胶水与外壳36的安装槽361的底壁相粘结固定。为了防止局部胶水溢出造成外壳36与基座35固定后基座35的外露面不平,在基座35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凹槽352,该凹槽352用于容纳胶水,该凹槽352设置于基座35的内侧壁的中间位置,并占据了基座35的内侧壁的较大面积,使得基座35与外壳36之间具有较大粘结面,基座35与外壳36之间能够牢固粘合。
导光按键30还包括柔性元件37,参考图4和图8所示,该柔性元件37优选采用硅胶材料,该柔性元件37固定在基座35的内侧,该柔性元件37提供了导光按键30的按压弹性,使得导光按键30适合于按压操作。柔性元件37设置在基座35与控制板11上的按钮12中间,柔性元件37的柔性可消除导光按键30本身的尺寸和位置公差,使得导光按键30能够稳定地固定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主体部分上,防止导光按键30从壳体10上脱落,以及导光按键30由于安装不牢固而产生的异响的问题。
在上述示例中,进光凸台34位于基座35的内侧壁上,在基座35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固定槽353,柔性元件37固定于该固定槽353内。为了防止用户在反复的按压过程中,柔性元件37自固定槽353内脱落,在固定槽353内还设置有固定部354,柔性元件37过盈安装于该固定部354上。在具体的实施中,柔性元件37上设置有一固定孔371,该固定孔371可以配置为穿孔也可以配置为盲孔,为了提高柔性元件37的强度,该固定孔371优选设置为盲孔,并且该固定孔371配置为外扩形孔,即固定孔371的内部内径较小,当柔性元件37的固定孔371与基座35上的安装柱相配合时,固定孔371的内部内径略小于固定部354的外径,柔性元件37由于本身的柔软性,能够与固定部354之间形成稳定结合,同时由于柔性元件37的固定孔371的内部内径略小于固定部354的外径,使得柔性元件37与基座35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因而柔性元件37难以与基座35相脱落,提高导光按键30的整体的按压使用寿命。
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10,在壳体10上设置有孔14,导光按键30与壳体10内部的主体部件相连接后,导光按键30的外表面通过该孔14显露出来。现有技术中,导光按键30一般配置为内装结构,即导光按键30与壳体10内部的主体部件相连接后,再安装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壳体10,导光按键30的内装式结构使得气溶胶生成装置整体的安装操作较为复杂,降低了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安装效率。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导光按键30可自该孔14的外侧安装于气溶胶生成装置上。因而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将壳体10内部的零部件安装入壳体10之后,再将导光按键30自壳体10上的孔14的外侧插入并安装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上,操作简单高效。
参考图1、图9和图10所示,导光按键30沿壳体10的纵向放置并向孔14的内部插入,在壳体10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凸筋15,该凸筋15分别位于孔14的上下两端,该凸筋15与导光按键30的顶端面和底端面配合导向,更有利于导光按键30的安装固定。在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支架40,导光按键30与支架40之间卡扣连接。在基座35的两个内侧边上分别设置有卡扣355,在壳体10内部的支架40上设置有卡接口42,该卡接口42设置于支架40上的卡片42上,该卡片42大致沿壳体10的厚度方向延伸,在基座35的两个内侧边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四个外翻的卡扣355,在支架40上对称设置有四个卡片42,每个卡片42上设置有一个卡接口42,其中四个卡片42两两相对设置,相对的两个卡片42之间的距离大致为导光按键30的宽度。可理解的是,在基座35的左右两侧靠近其两个端部的位置各设置一对卡扣355,与支架40上的卡接口42相配合,能够有效防止导光按键30产生跷跷板现象,操作手感佳。控制板11固定在支架40上,支架40上的四个卡片42穿出控制板11设置,当导光按键30两侧的卡扣与支架40上的卡接口42卡接后,导光按键30上的出光面正对控制板11的发光件20设置。壳体10内壁上的凸筋15以及支架40上的卡接口42分别与沿着导光按键30的长度、宽度以及厚度方向与导光按键30相配合固定,使得导光按键30能够稳定地固定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上。导光按键30自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壳体10的孔14的外侧插入安装在支架40上之后,导光按键30的外壳36的侧壁与孔14的周壁相配合,为导光按键30的按压和回弹提供导向。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导光按键30结构可适用于任何形式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加热不燃烧类烤烟烟具,也可以是电子烟液类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雾化装置可以设置为现有技术中的任何一种雾化装置。当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雾化装置与电源组件拆分为两个组件时,导光按键30也可以安装于电源组件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产生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导光按键,所述导光按键包括进光面;
发光件,与所述进光面相对设置,所述发光件发出的光经所述进光面进入所述导光按键;
控制板,所述发光件电连接在所述控制板上;
其中,所述进光面配置为凹面,所述凹面与所述控制板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对所述发光件形成包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按键包括出光口,所述出光口位于所述导光按键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光面设置为光滑的凹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按键包括设置在其内侧上的进光凸台,所述凹面形成于所述进光凸台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按键包括相连接的基座以及外壳,所述基座采用透明材料或者半透明材料制备而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设置在其外侧上的出光凸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出光口,所述出光凸台的至少部分表面通过所述出光口显露。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安装槽,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基座通过胶水粘结,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胶水。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按键包括柔性元件,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柔性元件过盈安装于所述固定部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元件包括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至少局部内径小于安装柱的外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孔,所述导光按键自所述孔的外侧插入安装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壁上设置有导向筋,所述导向筋位于所述孔的两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支架,所述导光按键与所述支架卡扣连接。
CN202221650766.0U 2022-06-28 2022-06-28 气溶胶生成装置 Active CN218354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0766.0U CN218354589U (zh) 2022-06-28 2022-06-28 气溶胶生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0766.0U CN218354589U (zh) 2022-06-28 2022-06-28 气溶胶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54589U true CN218354589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61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50766.0U Active CN218354589U (zh) 2022-06-28 2022-06-28 气溶胶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545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06582B2 (en) Illuminating module for mounting in a domestic appliance and domestic appliance with such a module
CN218354589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09915761A (zh) 间接照明装置和电器设备
JP5580728B2 (ja) 小型電気機器
JP2004187491A (ja) 配線器具
CN110426896B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使用了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玩具
CN218185220U (zh) 一种带有灯带插件的电子雾化装置
CN208129433U (zh) 供电组件及电子烟
CN215220566U (zh) 一种桌面插座的开关指示装置
CN218920731U (zh) 电子装置
CN208426054U (zh) 一种具有透光按钮的手持吸尘器
CN220967260U (zh) 门体组件和洗碗机
CN217138329U (zh) 电动牙刷及其手柄
CN218720850U (zh) 一种氛围灯组件及超声诊断仪
JPH0679599U (ja) 光装飾パネル装置
CN219110661U (zh) 美容仪
CN220938216U (zh) 刷柄和电动牙刷
CN210612274U (zh) 一种电动牙刷及其电动牙刷手柄
CN217635180U (zh) 一种发光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4536972U (zh) 具有照明装置的冰箱内胆及冰箱
CN221058432U (zh) 耳机收纳盒
CN215892942U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发光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
CN217386010U (zh) Vr头戴设备及其面罩
CN218153791U (zh) 家用电器
CN218005064U (zh) 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