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52014U - 一种无人机展放导引绳穿越滑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展放导引绳穿越滑车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352014U CN218352014U CN202222244494.0U CN202222244494U CN218352014U CN 218352014 U CN218352014 U CN 218352014U CN 202222244494 U CN202222244494 U CN 202222244494U CN 218352014 U CN218352014 U CN 2183520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et
- structural frame
- aerial vehicle
- unmanned aerial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展放导引绳穿越滑车装置,包括无人机、第一结构架和第二结构架,所述第一结构架和第二结构架之间设有三组穿越机构,所述无人机底部设有连接组件,其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一结构架相连,所述第一结构架的前端设有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二结构架的前端设有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结构架后端设有导引绳连接机构,本发明通过第一结构架、第二结构架以及穿越机构的设置,防止了无人机在钻越放线滑车时就会与无人机直穿框碰撞,且放线滑车的边框易卡在无人机的旋翼结构之间的问题,同时该装置整体不需要人工进行高空辅助配合,进而减少了施工人员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线滑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展放导引绳穿越滑车装置。
背景技术
在架空导线放线施工中在施工区段、张牵力场选定、滑车悬挂后,需要在滑车上悬挂导引绳,导引绳系一般以800m~1200m 分段,两端做成插接式端环,盘装在特制的导引绳卷筒上,初级导引绳展放一般应采用空中展放,即利用飞行器或其他设备(发射器等)展放初级导引绳,按飞行器或发射器能力将线路分成展放段展放,将初级导引绳逐基落到塔的顶部,人工将初级导引绳挪移并过渡到需用相(极)的放线滑车内,将各段相连接,使其在施工段内贯通相连,目前大多数施工单位利用无人机悬挂导引绳,利用无人机牵引导引绳飞到滑车附近,由人工打开滑车侧板将导引绳放入滑车内,但使用此方法时效率缓慢,需人工上塔辅助,同时装置在穿越过程中不能精准的对于无人机飞行方向进行导引,同时装置上安装导引绳的一端重心不够稳定。
在中国专利文献CN207442331U《一种在展放初级导引绳阶段用于初级导引绳直接穿越式放线滑车》中,该方案虽利用放线滑车展放初级导引绳不用高空人员配合操作,节省了人力,避免了安全隐患,但是由于方案中无人机直穿框空间有限,稍有不慎无人机在钻越放线滑车时就会与无人机直穿框碰撞,而且放线滑车的边框易卡在无人机的旋翼结构之间,并且在无人机钻越放线滑车时依旧没有参考,不能精确的控制无人机的飞行方向,易发生碰撞,损坏螺旋桨或者机身等,造成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人机展放导引绳穿越滑车装置,能够解决无人机在穿越防线滑车的过程中没有方向导引的问题,降低了无人机碰撞的风险,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增加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且不需要高空人员进行配合操作,降低了人工成本增加了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人机展放导引绳穿越滑车装置,包括无人机、第一结构架和第二结构架,所述第一结构架和第二结构架之间设有三组穿越机构,所述无人机底部设有连接组件,其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一结构架相连,所述第一结构架的前端设有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二结构架的前端设有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结构架后端设有导引绳连接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穿越机构包括第一复位杆、第二复位杆和限位组件,所述第一复位杆的一端转动设于第一结构架内,且另一端位于第二结构架内,所述第一复位杆位于第一结构架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复位机构,且第一复位机构的另一端位于第一结构架上,用于对第一复位杆进行复位回弹,所述第二复位杆转动设于第二结构架上,且与第一结构架之间无接触,所述第二复位杆靠近第二结构架的一端设有第二复位机构,且第二复位机构的另一端设于第二结构架上,所述第二复位杆上中部转动连接有拨块,所述拨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组件设于第二结构架上且对第一复位杆进行限位,所述限位组件的限位端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拨块可随着第二复位杆移动,使得限位组件的限位端相对于滑槽进行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设于无人机底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绳,且连接处为连接软绳的中部,所述连接软绳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结构架的两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均为导向羊角,所述导引绳连接机构为导引绳连接弯板,且导引绳连接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有导引绳。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U型挡板和插针,所述U型挡板设于第二结构架上,所述插针滑动竖直设于U型挡板内,且插针底端与拨块上的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插针上固定设有压板,且压板位于拨块上,所述压板与U型挡板上顶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套设于插针的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拨块上靠近第一复位杆的上表面与靠近第二复位杆的上表面之间存在折弯,且靠近第一复位杆的上表面低于靠近第二复位杆的上表面,所述拨块上的折弯处的高度差大于第一复位杆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复位杆位于第二结构架的一端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插针的下端插设于限位槽内,所述第一复位杆位于限位槽一侧且靠近第二复位杆处设有斜坡,所述斜坡与插针之间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复位杆呈L型,且第一复位杆的长边位于第一结构架与第二结构架之间,第一复位杆的短边位于第一结构架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复位机构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立柱共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一复位杆的短边上以及第一结构架上,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立柱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复位机构包括第二立柱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立柱共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二复位杆靠近第二结构架的一端上以及第二结构架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二立柱之间。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装置通过第一结构架、第二结构架以及穿越机构的设置,同时在第一结构架以及第二结构架的前端分别设有第一导向羊角和第二导向羊角,使得无人机在带动装置进行移动时能够提供飞行方向上的参考,通过无人机带动装置从放线滑车侧杆位置穿越,防止了无人机在钻越放线滑车时就会与无人机直穿框碰撞,且放线滑车的边框易卡在无人机的旋翼结构之间的问题,同时该装置整体不需要人工进行高空辅助配合,进而减少了施工人员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发明装置通过三组穿越机构的设置,从而使得在一组穿越结构穿过滑车侧杆时,另外两组穿越机构依旧能够保证整个装置的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3.本发明装置在第二结构架后端设有导引绳连接弯板,导引绳连接弯板不仅能够起到连接导引绳的作用,同时能够调整整体装置的重心,使得整体结构更加平稳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内第一个穿越机构穿过滑车侧杆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内第二个穿越机构即将穿过滑车侧杆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装置完全穿过滑车侧杆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装置结构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装置结构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6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第一复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结构架,2-第二结构架,3-穿越机构,4-无人机,5-连接杆,6-第一导向羊角,7-第二导向羊角,8-导引绳连接弯板,9-第一复位杆,10-第二复位杆,11-第一复位机构,12-第二复位机构,13-拨块,14-滑槽,15-限位组件,16-U型挡板,17-插针,18-压板,19-压缩弹簧,20-限位槽,21-斜坡,22-连接软绳。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展放导引绳穿越滑车装置,包括无人机4、第一结构架1和第二结构架2,第一结构架1和第二结构架2之间设有三组穿越机构3,无人机底部的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另一端固定设有连接软绳22,且连接杆5与连接软绳22的连接处为连接软绳22的中部,连接软绳22的两端分别于第一结构架1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一结构架1、第二结构架2以及穿越机构3组成的装置便可在无人机4的带动下进行移动。
如图1-10所示,第一结构架1的前端固定设有第一导向机构,第二结构架2的前端设有第二导向机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机构为第一导向羊角6,第二导向机构为第二导向羊角7,在装置未接触放线滑车时,受重力的影响下,第一结构架1位于第二结构架2的上方,且穿越机构3呈竖直状态,此时第一导向羊角6与第二导向羊角7配合下从上至下看两个导向羊角形成“人”字型,便于后续放线滑车侧杆能够更好的通过穿越机构3,第二结构架2的尾端固定设有导引绳连接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导引绳连接机构为导引绳连接弯板8,导引绳连接弯板8的另一端连接有导引绳,导引绳连接弯板8不仅起到连接导引绳的作用,同时能够为整个装置主体起到调节重心的作用,使得整体装置运行过程中更加平稳。
如图5-10所示,穿越机构3包括第一复位杆9、第二复位杆10和限位组件15,第一复位杆9的一端转动设于第一结构架1内,且另一端位于第二机构架2内,第一复位杆9位于第一结构架1的一端设有第一复位机构11,第一复位机构11的另一端位于第一结构架1上,用于对第一复位杆9进行复位,第二复位杆10的一端转动设于第二结构架2上,第二复位杆10的另一端与第一结构架1之间不接触,第二复位杆10位于第二结构架2上的一端设有第二复位机构12,第二复位机构12的另一端设于第二结构架2上,用于对第二复位杆10进行复位,限位组件15包括U型挡板16和插针17,U型挡板16固定设于第二结构架2上,且位于第一复位杆9靠近第二结构架2一端的一侧,插针17自上至下贯穿插设于U型挡板16内,且插针17的底端插设于第一复位杆9位于第二结构架2一端上开设的限位槽20内,插针17上固定设有压板18,压板18上表面与U型挡板16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9,且压缩弹簧19套设于插针17上,第二复位杆10和插针17之间连接有拨块13,拨块13的一端与第二复位杆10的中部转动连接,拨块13上开设有滑槽14,且插针17设于滑槽14内,压板18与拨块13的上表面贴合,拨块13的上表面上存在折弯,且靠近插针17的一端低于靠近第二复位杆10的一端,当第二复位杆10受力向后转动时,带动拨块13进行移动,使得插针17和压板18相对于拨块13沿着滑槽14进行移动,当压板18移动到拨块13上的折弯时,压板18被顶起,并带动插针17上移,使得插针17从第一复位杆9上的限位槽20中退出。
如图5-10所示,第一复位杆9呈L型,且第一复位杆9的长边位于第一结构架1与第二结构架2之间,第一复位杆9的短边位于第一结构架1的外侧,第一复位杆9的短边与第一结构架1之间设有第一复位机构11,第一复位机构11包括分别位于第一复位杆9和第一结构架1上的第一立柱,以及连接于两个第一立柱之间的第一复位弹簧,用于在放线滑车侧杆穿过第一复位杆9后对第一复位杆9进行复位。
如图5-10所示,第二复位杆10的另一端与第一结构架1之间无接触,第二复位杆10靠近第二结构架2的一端与第二结构架2之间设有第二复位机构12,第二复位机构包括分别位于第二复位杆10和第二结构架2上的第二立柱,以及连接于两个第二立柱之间的第二复位弹簧,当滑车侧杆穿过第二复位杆10后,通过第二复位弹簧对第二复位杆10进行复位。
如图5-10所示,第一复位杆9位于限位槽20的一侧且面向第二复位杆10处开设有斜坡21,所述斜坡21的底端向前突出并与第一复位杆9下表面相平,当滑车侧杆完全通过第一复位杆9后,第一复位杆9进行在第一复位机构11的带动下进行复位回弹,当插针17接触到斜坡21后,插针17会在第一复位杆9回弹力的作用下,沿着斜坡21上移,直至其移动到限位槽20内,从而再次对第一复位杆9进行限位。
本发明在使用时:
控制无人机4带动整体装置进行移动,第二结构架2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垂落,使得第一导向羊角6与第二导向羊角7分别偏向防线滑车侧杆的两侧,同时控制第一导向羊角6以及第二导向羊角7所形成的“人”字型穿过放线滑车侧杆,并继续控制无人机4前移,在装置逐步沿着放线滑车侧杆进行移动下,使得第一结构架1以及第二结构架2之间逐步翻转并位于同一水平面,当放线滑车侧杆接触到第一组穿越机构3时,放线滑车侧杆优先接触到第二复位杆10,并带动第二复位杆10进行转动,同时在第二复位杆10进行转动的同时,带动拨块13进行移动,当拨块13上的折弯与压板18进行接触时,并逐步带动压板18上移,压板18的上移带动插针17跟着上移,从而使得插针17从第一复位杆9上的限位槽20内退出,解除对第一复位杆9的限位,随后放线滑车侧杆接触到第一复位杆9,并带动第一复位杆9进行转动,此时第一复位杆9完全脱离与第二结构架2之间的接触,由于后续还有两组穿越机构3的存在,使得整体装置的依旧稳定,当放线滑车侧杆完全通过第二复位杆10但未完全通过第一复位杆9时,第二复位杆10在第二复位机构12的带动下进行复位回弹,同时带动拨块13进行移动,使得压板18逐步下移,并带动插针17下移,当放线滑车侧杆完全通过第一复位杆9后,第一复位杆9在第一复位机构11的带动下回弹,当第一复位杆9上的斜坡21接触到插针17时,插针17在第一复位杆9的回弹力的作用下沿着斜坡21进行移动,直到插针17移动到限位槽20内,此时第一复位杆9完成复位,且插针17完成对第一复位杆9的限位;
随后在无人机的带动下,依次使得防线滑车侧杆通过第二组以及第三组穿越机构3,通过第二组穿越机构3时,第一、三组穿越机构3为装置提供稳定性,通过第三组穿越机构3时,第一、二组穿越机构3为装置提供稳定性,保证装置在通过每组穿越机构时整体机构不会散开,当放线滑车侧杆完全通过三组穿越机构3时,通过控制无人机带动整体装置调节方向,从而调节位于导引绳连接弯板8上的导引绳的位置,完成导引绳穿越放线滑车的工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展放导引绳穿越滑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第一结构架和第二结构架,所述第一结构架和第二结构架之间设有三组穿越机构,所述无人机底部设有连接组件,其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一结构架相连,所述第一结构架的前端设有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二结构架的前端设有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结构架后端设有导引绳连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展放导引绳穿越滑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越机构包括第一复位杆、第二复位杆和限位组件,所述第一复位杆的一端转动设于第一结构架内,且另一端位于第二结构架内,所述第一复位杆位于第一结构架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复位机构,且第一复位机构的另一端位于第一结构架上,用于对第一复位杆进行复位回弹,所述第二复位杆转动设于第二结构架上,且与第一结构架之间无接触,所述第二复位杆靠近第二结构架的一端设有第二复位机构,且第二复位机构的另一端设于第二结构架上,所述第二复位杆上中部转动连接有拨块,所述拨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组件设于第二结构架上且对第一复位杆进行限位,所述限位组件的限位端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拨块可随着第二复位杆移动,使得限位组件的限位端相对于滑槽进行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展放导引绳穿越滑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设于无人机底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绳,且连接处为连接软绳的中部,所述连接软绳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结构架的两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展放导引绳穿越滑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均为导向羊角,所述导引绳连接机构为导引绳连接弯板,且导引绳连接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有导引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展放导引绳穿越滑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U型挡板和插针,所述U型挡板设于第二结构架上,所述插针滑动竖直设于U型挡板内,且插针底端与拨块上的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插针上固定设有压板,且压板位于拨块上,所述压板与U型挡板上顶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套设于插针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展放导引绳穿越滑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块上靠近第一复位杆的上表面与靠近第二复位杆的上表面之间存在折弯,且靠近第一复位杆的上表面低于靠近第二复位杆的上表面,所述拨块上的折弯处的高度差大于第一复位杆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展放导引绳穿越滑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杆位于第二结构架的一端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插针的下端插设于限位槽内,所述第一复位杆位于限位槽一侧且靠近第二复位杆处设有斜坡,所述斜坡与插针之间相互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展放导引绳穿越滑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杆呈L型,且第一复位杆的长边位于第一结构架与第二结构架之间,第一复位杆的短边位于第一结构架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展放导引绳穿越滑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机构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立柱共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一复位杆的短边上以及第一结构架上,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立柱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展放导引绳穿越滑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机构包括第二立柱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立柱共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二复位杆靠近第二结构架的一端上以及第二结构架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二立柱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44494.0U CN218352014U (zh) | 2022-08-25 | 2022-08-25 | 一种无人机展放导引绳穿越滑车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44494.0U CN218352014U (zh) | 2022-08-25 | 2022-08-25 | 一种无人机展放导引绳穿越滑车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352014U true CN218352014U (zh) | 2023-01-20 |
Family
ID=84915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244494.0U Active CN218352014U (zh) | 2022-08-25 | 2022-08-25 | 一种无人机展放导引绳穿越滑车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352014U (zh) |
-
2022
- 2022-08-25 CN CN202222244494.0U patent/CN21835201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21316Y (zh) | 露天观光电梯随行电缆系统 | |
CN218352014U (zh) | 一种无人机展放导引绳穿越滑车装置 | |
CN109449825A (zh) | 用于高空架设的工具 | |
CN113067281A (zh) | 一种高压输电线穿销机器人 | |
CN115459139A (zh) | 一种无人机展放导引绳穿越滑车装置 | |
CN1325362C (zh) | 电梯上行超速夹绳器 | |
CN109649672B (zh) |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起飞设备 | |
CN208248200U (zh) | 防跑车装置和采煤系统 | |
CN106904507A (zh) | 一种张紧力恒定的弹簧式限速器张紧装置 | |
CN216468483U (zh) | 一种具有水资源远程勘测用的无人机装置 | |
CN219975905U (zh) | 一种投影仪支架 | |
CN208767697U (zh) | 无人机架线系统 | |
CN207442331U (zh) | 一种初级导引绳直接穿越式放线滑车 | |
CN220502361U (zh) | 背包式电梯用安全钳系统 | |
CN113991535A (zh) | 一种电缆线敷设用辅助装置 | |
CN207511586U (zh) | 一种胶管钢丝生产用钢丝放线装置 | |
CN108539656B (zh) | 一种耐张m销专用装销器 | |
CN205087751U (zh) | 无司机室可调式吊笼施工升降机 | |
CN220324096U (zh) | 一种大屏led海报屏的拼接机构 | |
CN217756642U (zh) | 具有挂钩防晃动功能的通用性起重机 | |
CN219771719U (zh) | 一种用于沟道机器人的高安全性收放装置 | |
CN213929338U (zh) | 一种液压支架顶部锚索保护装置 | |
JP2016513596A (ja) | 機械式リフト乗物およびこの乗物を備えた装置 | |
CN218386430U (zh) | 输电线路登塔作业专用挂架 | |
CN217514907U (zh) | 一种可成串牵引行走的飞机液压千斤顶牵引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