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50814U - PCIe卡安装座、PCIe卡模组及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PCIe卡安装座、PCIe卡模组及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50814U
CN218350814U CN202222415214.8U CN202222415214U CN218350814U CN 218350814 U CN218350814 U CN 218350814U CN 202222415214 U CN202222415214 U CN 202222415214U CN 218350814 U CN218350814 U CN 218350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ie card
limiting
along
pcie
card 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152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赢
程斌
胡远明
秦晓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ttrix Information Industr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ttrix Information Industr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ttrix Information Industr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ttrix Information Industr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152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50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50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50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CIe卡安装座、PCIe卡模组及计算机设备。PCIe卡安装座包括:座体、限位结构、配合结构、第一卡接结构及第二卡接结构;限位结构设于座体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配合结构设于座体沿第一方向的第二端,以使第一PCIe卡安装座的限位结构能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的配合结构相配合,以限制第一PCIe卡安装座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对运动;第一卡接结构设于座体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第二卡接结构设于座体沿第一方向的第二端,以使第一PCIe卡安装座的第一卡接结构能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的第二卡接结构卡接。不需要锁付工具即可使得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PCIe卡安装座在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分别互相限位,实现锁付,操作方便、装配效率高。

Description

PCIe卡安装座、PCIe卡模组及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PCIe卡安装座、PCIe卡模组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卡是一种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卡,广泛应用于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中。通常将若干个PCIe 卡安装在相应的PCIe卡安装座上,形成PCIe卡模组,以PCIe卡模组的形式将 PCIe卡安装在服务器中。
随着服务器需求的PCIe卡越来越多,需要安装的PCIe卡模组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相邻的PCIe卡模组的可靠连接和定位,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螺丝将相邻的PCIe卡模组的PCIe卡安装座进行锁付,操作不便且装配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螺丝将相邻的PCIe卡模组的PCIe 卡安装座进行锁付,操作不便且装配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PCIe卡安装座及计算机设备,将相邻的PCIe卡模组的PCIe卡安装座进行锁付时,操作方便且装配效率高。
一种PCIe卡安装座,所述PCIe卡安装座包括:座体、限位结构、配合结构、第一卡接结构及第二卡接结构;
所述限位结构设于所述座体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所述配合结构设于所述座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端,以使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PCIe卡安装座中,第一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限位结构能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配合结构相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PCIe卡安装座与所述第二PCIe卡安装座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对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所述第一卡接结构设于所述座体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卡接结构设于所述座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端,以使所述第一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能与所述第二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卡接,以限制所述第一PCIe卡安装座与所述第二PCIe卡安装座在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运动。
上述的PCIe卡安装座,由于限位结构设于座体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配合结构设于座体沿第一方向的第二端,因此,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PCIe卡安装座相连接时,第一PCIe卡安装座的限位结构能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的配合结构相配合,从而能限制第一PCIe卡安装座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对运动。又由于第一卡接结构设于座体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第二卡接结构设于座体沿第一方向的第二端,因此,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PCIe卡安装座相连接时,第一PCIe卡安装座的第一卡接结构能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的第二卡接结构卡接,以限制第一PCIe卡安装座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在第一方向相对运动。如此,不需要锁付工具即可使得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PCIe卡安装座在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分别互相限位,从而实现锁付,操作方便、装配效率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座体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的侧限位部,所述侧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结构设于所述侧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端,所述配合结构设于所述侧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卡接结构设于所述侧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卡接结构设于所述侧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端。
通过设置侧限位部,便于相邻的两个PCIe卡安装座中,第一PCIe卡安装座的限位结构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的配合结构配合,方便第一PCIe卡安装座的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的第二卡接结构卡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配合结构二者,其中一者为插腔,其中另一者为插接部,以使所述第一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侧限位部上的所述限位结构能与所述第二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侧限位部上的所述配合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插接,以限制所述第一PCIe卡安装座与所述第二PCIe卡安装座在所述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对运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插腔与插接部沿第一方向插接配合,即可限制第一PCIe 卡安装座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对运动,方便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向所述第一方向凸出于所述侧限位部,以致所述侧限位部上与所述插接部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以使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PCIe卡安装座中,其中一所述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侧限位部的所述台阶面面向另一所述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侧限位部,并能对另一所述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侧限位部限位。因此,插接部插入对应的插腔时,台阶面则能够限定插接部的插入深度,防止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PCIe卡安装座沿第一方向彼此过于靠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卡勾,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卡勾,以使所述第一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能与所述第二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相互勾住,从而能防止第一PCIe卡安装座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沿第一方向彼此脱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有导向槽和限位卡槽;
所述PCIe卡安装座还包括支撑部、第一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导向槽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端具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件能通过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弹性变形使得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卡槽配合或分离。
在安装PCIe卡时,只需要将第二限位件沿第一方向向上抬起(即在第一方向发生弹性变形),使得限位凸起与限位卡槽分离,从而,支撑部可以向远离第一限位件的方向滑动,进而方便将PCIe卡放置在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此时,再将支撑部向靠近第一限位件的方向滑动,到位时,将第二限位件沿第一方向下压(即在第一方向恢复形变),使得限位凸起与限位卡槽配合,从而能够使得PCIe卡被夹在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进而能实现对PCIe 卡的限位。由此可见,将PCIe卡安装在PCIe卡安装座时,不需要锁付工具即可完成,方便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限位部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一端设置有U型卡块和弹性卡勾,所述U型卡块用于与PCIe卡的挡片上的U型槽适配;所述弹性卡勾能通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弹性变形释放所述PCIe卡的所述挡片或者向所述第三方向勾住所述PCIe卡的所述挡片。
U型卡块用于与PCIe卡的挡片上的U型槽适配,从而能实现对PCIe卡在第二方向的限位。在安装PCIe卡时,只需要将弹性卡勾沿第二方向弯折(即弹性变形),从而弹性卡勾可以避让PCIe卡,方便将PCIe卡设置在底板上。直至 PCIe卡放置到位时,释放弹性卡勾,则弹性卡勾向第三方向YY勾住PCIe卡的挡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弹性结构,并能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以使所述第一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能通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弹性变形与所述第二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配合或分离,从而可以通过在第二方向上按压或拉动第一PCIe卡安装座的第一卡接结构,使得第一PCIe卡安装座的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的第二卡接结构配合或分离,进而使得第一PCIe卡安装座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锁付或者拆卸,方便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弹性结构,并能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以使所述第二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能通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弹性变形与所述第一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配合或分离,从而可以通过在第二方向上按压或拉动第二PCIe卡安装座的第二卡接结构,使得第二PCIe卡安装座的第二卡接结构与第一PCIe卡安装座的第一卡接结构配合或分离,进而使得第一PCIe卡安装座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锁付或者拆卸,方便操作。
一种PCIe卡模组,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PCIe卡安装座及安装于所述PCIe 卡安装座上的PCIe卡。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所述PCIe卡模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PCIe卡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的PCIe卡安装座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PCIe卡安装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E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7中相邻的两个PCIe卡安装座的连接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F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7中相邻的两个PCIe卡安装座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H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图11中I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图11中G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一实施例的支撑部与第二限位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6为一实施例的PCIe卡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J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8为图16中K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9为图1中PCIe卡安装座的俯视图;
图20为一实施例的支撑板与工字钉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PCIe卡安装座10;第一PCIe卡安装座11;第二PCIe卡安装座12;
座体100;底板110;连接孔111;第一孔111a;第二孔111b;侧限位部120;第一侧限位部121;第二侧限位部122;第三侧限位部123;
限位结构200;第一限位结构210;第二限位结构220;第三限位结构230;
配合结构300;第一配合结构310;第二配合结构320;第三配合结构330;台阶面301;第一台阶面311;第二台阶面321;第三台阶面331;
第一卡接结构410;第二卡接结构420;间隙401;
导向槽501;限位卡槽502;支撑部510;滑块511;第一限位件520;第一卡台521;第二卡台522;第二限位件530;第三卡台531;第二限位件530;限位凸起532;
U型卡块610;弹性卡勾620;
第一凸台710;第二凸台720;插台730;插槽731;
金属螺柱811;塑胶柱812;支撑柱820;
工字钉900;第一头部910;第二头部920;钉体930;
PCIe卡20;挡片21;U型槽22;
Riser卡30;
支撑板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和图4,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PCIe卡安装座10。PCIe卡安装座10包括:座体100、限位结构200、配合结构300、第一卡接结构410及第二卡接结构420。下面为了方便描述,采用第一方向ZZ'、第二方向XX'、第三方向YY'进行说明,其中第一方向ZZ'、第二方向XX'、第三方向YY'两两垂直。
再参考图7和图9,定义沿第一方向ZZ'相邻的两个PCIe卡安装座10分别为第一PCIe卡安装座11和第二PCIe卡安装座12。
限位结构200设于座体100沿第一方向ZZ'的第一端(即座体100沿OZ方向的一端),配合结构300设于座体100沿第一方向ZZ'的第二端(即座体100 沿OZ'方向的一端),以使沿第一方向ZZ'相邻的两个PCIe卡安装座10中,第一PCIe卡安装座11的限位结构200能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的配合结构300 相配合,以限制第一PCIe卡安装座11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在第二方向XX' 和第三方向YY'相对运动。
第一卡接结构410设于座体100沿第一方向ZZ'的第一端(即座体100沿 OZ方向的一端),第二卡接结构420设于座体100沿第一方向ZZ'的第二端(即座体100沿OZ'方向的一端),以使第一PCIe卡安装座11的第一卡接结构410 能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的第二卡接结构420卡接,以限制第一PCIe卡安装座11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在第一方向ZZ'相对运动。
上述的PCIe卡安装座10,由于限位结构200设于座体100沿第一方向ZZ' 的第一端(即座体100沿OZ方向的一端),配合结构300设于座体100沿第一方向ZZ'的第二端(即座体100沿OZ'方向的一端),因此,沿第一方向ZZ'相邻的两个PCIe卡安装座10相连接时,第一PCIe卡安装座11的限位结构200 能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的配合结构300相配合,从而能限制第一PCIe卡安装座11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在第二方向XX'和第三方向YY'相对运动。又由于第一卡接结构410设于座体100沿第一方向ZZ'的第一端(即座体100沿 OZ方向的一端),第二卡接结构420设于座体100沿第一方向ZZ'的第二端(即座体100沿OZ'方向的一端),因此,沿第一方向ZZ'相邻的两个PCIe卡安装座10相连接时,第一PCIe卡安装座11的第一卡接结构410能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的第二卡接结构420卡接,以限制第一PCIe卡安装座11与第二PCIe 卡安装座12在第一方向ZZ'相对运动。如此,不需要锁付工具即可使得沿第一方向ZZ'相邻的两个PCIe卡安装座10在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分别互相限位,从而实现锁付,操作方便、装配效率高。
请参考图1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座体100包括底板110和与底板110垂直设置的侧限位部120,侧限位部120沿第一方向ZZ'的第一端(即侧限位部120 沿OZ方向一端)与底板110固定连接,从而,侧限位部120与底板110围成的空间可用于容纳PCIe卡。其中,底板110用于支撑PCIe卡。
限位结构200设于侧限位部120沿第一方向ZZ'的第一端(即侧限位部120 沿OZ方向一端),配合结构300设于侧限位部120沿第一方向ZZ'的第二端(即侧限位部120沿OZ'方向一端)。第一卡接结构410设于侧限位部120沿第一方向ZZ'的第一端(即侧限位部120沿OZ方向一端),第二卡接结构420设于侧限位部120沿第一方向ZZ'的第二端(即侧限位部120沿OZ'方向一端)。由此可见,通过设置侧限位部120,便于相邻的两个PCIe卡安装座10中,第一PCIe 卡安装座11的限位结构200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的配合结构300配合,方便第一PCIe卡安装座11的第一卡接结构410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的第二卡接结构420卡接。
在一实施例中,限位结构200与配合结构300二者,其中一者为插腔,其中另一者为插接部,以使第一PCIe卡安装座11的侧限位部120上的限位结构 200能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的侧限位部120上的配合结构300沿第一方向 ZZ'插接,以限制第一PCIe卡安装座11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在第二方向XX' 和第三方向YY'相对运动。本实施例中,通过插腔与插接部沿第一方向ZZ'插接配合,即可限制第一PCIe卡安装座11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在第二方向XX' 和第三方向YY'相对运动,方便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限位结构200为插腔,配合结构300为插接部。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限位结构200为插接部,配合结构300为插腔。
请参考图1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底板110沿第二方向XX'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侧限位部120,分别为第一侧限位部121和第二侧限位部122。
限位结构200包括第一限位结构210和第二限位结构220,配合结构300包括第一配合结构310和第二配合结构320。
第一限位结构210和第一配合结构310均设于第一侧限位部121,以使第一 PCIe卡安装座11的第一限位结构210能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的第一配合结构310配合,以限制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相对第一PCIe卡安装座11向第二方向XX'的正方向移动和沿第三方向YY'移动。具体地,第一限位结构210设于第一侧限位部121沿第一方向ZZ'的第一端(即第一侧限位部121沿OZ方向一端),第一配合结构310设于第一侧限位部121沿第一方向ZZ'的第二端(即第一配合结构310沿OZ'方向一端)。
第二限位结构220和第二配合结构320均设于第二侧限位部122,以使第一 PCIe卡安装座11的第二限位结构220能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的第二配合结构320配合,以限制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相对第一PCIe卡安装座11向第二方向XX'的反方向移动和沿第三方向YY'移动。具体地,第二限位结构220设于第二侧限位部122沿第一方向ZZ'的第一端(即第二侧限位部122沿OZ方向一端),第二配合结构320设于第二侧限位部122沿第一方向ZZ'的第二端(即第二侧限位部122沿OZ'方向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PCIe卡安装座11的第一限位结构210与第二PCIe 卡安装座12的第一配合结构310配合,限制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相对第一PCIe 卡安装座11向第二方向XX'的正方向(即OX'方向)移动,且第一PCIe卡安装座 11的第二限位结构220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的第二配合结构320配合,以限制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相对第一PCIe卡安装座11向第二方向XX'的反方向 (即OX方向)移动,即使得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相对第一PCIe卡安装座11向第二方向XX'的正反方向均不能移动,实现第二PCIe卡安装座12与第一PCIe 卡安装座11在第二方向XX’相互限位。
同时,第一PCIe卡安装座11的第一限位结构210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 的第一配合结构310配合,第一PCIe卡安装座11的第二限位结构220与第二 PCIe卡安装座12的第二配合结构320配合,使得第二PCIe卡安装座12与第一PCIe卡安装座11在第三方向YY’相互限位。
结合图5、图9、图10、图11以及图12,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210 为插腔,第一配合结构310为插接部,该插腔具有面向第二方向XX’的反方向(即 OX方向)的腔壁,从而能限制该插接部向第二方向XX'的正方向(即OX'方向)移动,即限制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相对第一PCIe卡安装座11向第二方向XX' 的正方向(即OX'方向)移动。同时,该插腔具有在第三方向YY’相对的两个腔壁,使得插接部沿第三方向YY’被限制在该两个腔壁之间,即限制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相对第一PCIe卡安装座11沿第三方向YY’移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限位结构210为插腔,第一配合结构310 为插接部。
结合图3、图7、图8、图11以及图14,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结构220 为插接部,第二配合结构320为插腔。该插腔具有面向第二方向XX'的正方向(即 OX'方向)的腔壁,从而能限制该插接部向第二方向XX'的反方向(即OX方向)移动,即限制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相对第一PCIe卡安装座11向第二方向XX' 的反方向(即OX方向)移动。同时,该插腔具有在第三方向YY’相对的两个腔壁,使得插接部沿第三方向YY’被限制在该两个腔壁之间,即限制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相对第一PCIe卡安装座11沿第三方向YY’移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二限位结构220为插腔,第二配合结构320 为插接部。
结合图1、图4、图9、图11以及图13,在一实施例中,限位结构200包括第三限位结构230,配合结构300包括第三配合结构330。第三限位结构230 和第三配合结构330设于同一个侧限位部120,以使第一PCIe卡安装座11的第三限位结构230能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的第三配合结构330配合,以限制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相对第一PCIe卡安装座11沿第二方向XX'和第三方向 YY'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PCIe卡安装座11的第三限位结构230能与第二PCIe 卡安装座12的第三配合结构330配合,即可限制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相对第一PCIe卡安装座11沿第二方向XX'和第三方向YY'移动。因此,可以不需要设置第一限位结构210、第一配合结构310、第二限位结构220、第二配合结构320。
结合图1、图4、图9、图11以及图13,在一实施例中,第三限位结构230 为插腔,第三配合结构330为插接部,该插腔具有在第三方向YY’相对的两个腔壁,在第二方向XX’相对的两个腔壁,从而使得该插接部被限制在沿第三方向YY’相对的两个腔壁之间和沿第二方向XX’相对的两个腔壁之间,进而使得第二PCIe卡安装座12与第一PCIe卡安装座11在第二方向XX'和第三方向YY' 的相互限位。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三限位结构为插接部,第三配合结构为插腔。
结合图1、图4、图9、图11以及图1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限位部121 与第二侧限位部122之间设置有第三侧限位部123。第三限位结构230和第三配合结构330均设于第三侧限位部123上。其中,第三限位结构230设于第三侧限位部123沿第一方向ZZ'的第一端(即第三侧限位部123沿OZ方向一端),第三配合结构330设于第三侧限位部123沿第一方向ZZ'的第二端(即第三侧限位部123沿OZ'方向一端)。
可选择地,限位结构200可以包括第一限位结构210和第二限位结构220,但不包括第三限位结构230。限位结构200也可以包括第三限位结构230,但不包括第一限位结构210和第二限位结构220。限位结构200也可以既包括第三限位结构230,又包括第一限位结构210和第二限位结构220。相应地,配合结构 300可以包括第一配合结构310和第二配合结构320,但不包括第三配合结构 330。配合结构300也可以包括第三配合结构330,但不包括第一配合结构310 和第二配合结构320。配合结构300也可以既包括第三配合结构330,又包括第一配合结构310和第二配合结构320。
在一实施例中,座体100包括沿第二方向XX’依次间隔排列的至少两个侧限位部120,相邻的两个侧限位部120之间用于设置PCIe卡。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侧限位部120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侧限位部121、第二侧限位部122以及设置在第一侧限位部121与第二侧限位部122之间的第三侧限位部123。通过设置多个侧限位部120,从而一个座体 100上可以安装多个PCIe卡。
在其他实施例中,侧限位部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四个等其他数量。
请参考图1、图4、图12至图14,在一实施例中,插接部向第一方向ZZ' 凸出于对应的侧限位部120,以致侧限位部120上与插接部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 301,以使沿第一方向ZZ'相邻的两个PCIe卡安装座10中,其中一PCIe卡安装座10的侧限位部120的台阶面301面向另一PCIe卡安装座10的侧限位部120,并能对另一PCIe卡安装座10的侧限位部120限位。因此,插接部插入对应的插腔时,台阶面301则能够限定插接部的插入深度,防止沿第一方向ZZ'相邻的两个PCIe卡安装座10沿第一方向ZZ'彼此过于靠近。
请参考图1、图4以及图12,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配合结构310为插接部,第一配合结构310向第一方向ZZ'凸出于第一侧限位部121,以致第一侧限位部 121上与第一配合结构310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台阶面311。第一配合结构310插入第一限位结构210时,第一台阶面311则能够限定第一配合结构310的插入深度,防止第一PCIe卡安装座11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沿第一方向ZZ'彼此过于靠近。
请参考图1、图4以及图14,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配合结构320为插接部,第二配合结构320向第一方向ZZ'凸出于第二侧限位部122,以致第二侧限位部122上与第二配合结构320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台阶面321。第二配合结构320插入第二限位结构220时,第二台阶面321则能够限定第二配合结构320的插入深度,防止第一PCIe卡安装座11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沿第一方向ZZ'彼此过于靠近。
请参考图1、图4以及图13,在一实施例中,第三配合结构330为插接部,第三配合结构330向第一方向ZZ'凸出于第三侧限位部132,以致第三侧限位部 132上与第三配合结构330的连接处形成第三台阶面331。第三配合结构330插入第三限位结构230时,第三台阶面331则能够限定第三配合结构330的插入深度,防止第一PCIe卡安装座11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沿第一方向ZZ'彼此过于靠近。
请结合图7至图12以及图14,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卡接结构410为卡勾,第二卡接结构420为卡勾,以使第一PCIe卡安装座11的第一卡接结构410能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的第二卡接结构420沿第一方向ZZ'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相互勾住,从而能防止第一PCIe卡安装座11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沿第一方向ZZ'彼此脱离。
具体地,第一卡接结构410与第二卡接结构420可以设置在侧限位部120 上。
请结合图7至图12以及图14,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卡接结构420与侧限位部120之间形成间隙401。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的的间隙401用于避让第一 PCIe卡安装座11的第一卡接结构410。如此,第一PCIe卡安装座11的第一卡接结构410能够进入间隙401,从而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的第二卡接结构 420相互勾住。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卡接结构410为弹性结构,并能够在第二方向XX'上发生弹性变形,以使第一PCIe卡安装座11的第一卡接结构410能通过在第二方向XX'上的弹性变形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的第二卡接结构420配合或分离,从而可以通过在第二方向XX'上按压或拉动第一PCIe卡安装座11的第一卡接结构410,使得第一PCIe卡安装座11的第一卡接结构410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 12的第二卡接结构420配合或分离,进而使得第一PCIe卡安装座11与第二PCIe 卡安装座12锁付或者拆卸,方便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卡接结构420为弹性结构,并能够在第二方向XX'上发生弹性变形,以使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的第二卡接结构420能通过在第二方向XX'上的弹性变形与第一PCIe卡安装座11的第一卡接结构410配合或分离,从而可以通过在第二方向XX'上按压或拉动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的第二卡接结构420,使得第二PCIe卡安装座12的第二卡接结构420与第一PCIe卡安装座 11的第一卡接结构410配合或分离,进而使得第一PCIe卡安装座11与第二PCIe 卡安装座12锁付或者拆卸,方便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卡接结构410和第二卡接结构420一体成型。
请结合图7至图12以及图14,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限位部121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410和第二卡接结构420,且第二侧限位部122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410和第二卡接结构420。如此,则可以使得第一PCIe卡安装座11与第二 PCIe卡安装座12沿第二方向XX’的两端均能够通过第一卡接结构410和第二卡接结构420锁付,连接可靠。
请结合图7至图12以及图14,在一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卡接结构410沿第二方向XX'反向设置,以使第一PCIe卡安装座11的两个第一卡接结构410沿第二方向XX'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时,分别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12上对应的第二卡接结构420分离。如此,只要同时按压第一PCIe卡安装座11的两个第一卡接结构410,即可使得第一PCIe卡安装座11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 12相解锁,方便操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两个第二卡接结构沿第二方向反向设置,以使第二PCIe卡安装座的两个第二卡接结构沿第二方向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时,分别与第一PCIe卡安装座上对应的第一卡接结构分离。
请结合图2,图15至图17,在一实施例中,底板110上设有导向槽101和限位卡槽102。
PCIe卡安装座10还包括支撑部510、第一限位件520以及第二限位件530。支撑部510与导向槽101沿第三方向YY'滑动配合。第一限位件520位于支撑部 510沿第三方向YY'的一侧,第二限位件530设置于支撑部510远离第一限位件 520的一端,第二限位件530沿第一方向ZZ'的第一端具有限位凸起532,第二限位件530能通过沿第一方向ZZ'的弹性变形使得限位凸起532与限位卡槽102 配合或分离。
第一限位件520与第二限位件530之间用于放置PCIe卡20。支撑部510用于支撑PCIe卡20。在安装PCIe卡20时,只需要将第二限位件530沿第一方向 ZZ'向上抬起(即在第一方向ZZ’发生弹性变形),使得限位凸起532与限位卡槽102分离,从而,支撑部510可以向远离第一限位件520的方向滑动,进而方便将PCIe卡20放置在第一限位件520与第二限位件530之间。此时,再将支撑部510向靠近第一限位件520的方向滑动,到位时,将第二限位件530沿第一方向ZZ'下压(即在第一方向ZZ’恢复形变),使得限位凸起532与限位卡槽102配合,从而能够使得PCIe卡20被夹在第一限位件520与第二限位件 530之间,进而能实现对PCIe卡20的限位。由此可见,将PCIe20卡安装在PCIe 卡安装座10时,不需要锁付工具即可完成,方便操作。
请参考图15,在一实施例中,支撑部510上具有滑块511,并通过滑块511 与导向槽101滑动配合。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限位卡槽502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第三方向 YY’依次排列,从而,限位凸起532与不同的限位卡槽502配合时,能够对不同尺寸的PCIe卡20限位,进而使得PCIe卡安装座10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 PCIe卡20。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520面向第二限位件530的一侧设置有沿第一方向ZZ’间隔排列的第一卡台521和第二卡台522,从而可以使得PCIe卡20被限位在第一卡台521和第二卡台522之间,实现在第一方向ZZ’的限位。
如图15至图1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530面向第一限位件520 的一侧设置有沿第一方向ZZ’间隔排列的第三卡台531和第四卡台(未示出),从而可以使得PCIe卡20被限位在第三卡台531和第四卡台之间,实现在第一方向ZZ’的限位。
请参考图4,在一实施例中,侧限位部120的一侧设有沿第一方向ZZ’间隔排列的第一卡台710和第二卡台720,从而可以使得PCIe卡20被限位在第一卡台710和第二卡台720之间,实现在第一方向ZZ’的限位。
请参考图4和图16,在一实施例中,侧限位部120的一侧还设置有插台730,插台730上设有沿第三方向YY’贯通的插槽731,从而可以使得PCIe卡20的挡片21插入插槽731,实现对PCIe卡20的挡片21的定位。
请参考图6和图18,在一实施例中,侧限位部120沿第三方向YY'的一端设置有U型卡块610和弹性卡勾620。U型卡块610用于与PCIe卡20的挡片21 上的U型槽22适配,从而能实现对PCIe卡20在第二方向XX’的限位。
弹性卡勾620能通过在第二方向XX'上的弹性变形释放PCIe卡20的挡片21或者向第三方向YY'勾住PCIe卡20的挡片21,从而不需要锁付工具即可实现对PCIe卡20在第三方向YY’的锁付和拆卸。
在安装PCIe卡20时,只需要将弹性卡勾620沿第二方向XX'弯折(即弹性变形),从而弹性卡勾620可以避让PCIe卡20,方便将PCIe卡20设置在底板 110上。直至PCIe20卡放置到位时,释放弹性卡勾620,则弹性卡勾620向第三方向YY'勾住PCIe卡20的挡片21。
请参考图7和图16,在一实施例中,PCIe卡安装座10还包括金属螺柱811 和塑胶柱812。金属螺柱811设置在塑胶柱812的内部,并通过热熔固定的方式连接。
可以将Riser30固定在PCIe卡安装座10上,方便PCIe卡20与Riser30 连接。具体地,可通过螺纹连接件与金属螺柱811螺纹配合,从而将Riser卡 30固定在底板110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螺纹连接件与塑胶柱螺纹配合,塑胶柱容易磨损失效。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螺纹连接件与金属螺柱811螺纹配合,不易磨损和失效。
请参考图7和图16,在一实施例中,PCIe卡安装座10还包括支撑柱820,设置在底板110上。相邻的塑胶柱812之间设置有支撑柱820,用于支撑Riser 卡30。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PCIe卡模组,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PCIe 卡安装座10及安装于PCIe卡安装座10上的PCIe卡20。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上述的PCIe卡模组。计算机设备例如是服务器、台式电脑等。
请参考图19和图20,在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包括机箱,机箱内设置有支撑板40。支撑板40用于支撑PCIe卡安装座10。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板40上固定有工字钉900。工字钉900包括第一头部 910、第二头部920以及钉体930。第一头部910和第二头部920分别固定在钉体930的两端,且第一头部910和第二头部920的外径均大于钉体930的外径。第一头部910与支撑板40固定。
底板110上设有连接孔111。连接孔11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孔111a和第二孔111b。第一孔111a允许第二头部920穿过。第二孔111b允许钉体930穿过但不允许第二头部920穿过。
在将PCIe卡安装座10与支撑板40连接时,可将第二头部920穿过第一孔111a,然后使钉体930移动至第二孔111b内,并勾住第二孔111b的孔壁,从而能对PCIe卡安装座10实现定位。此时,再通过螺纹连接件将底板110与支撑板40固定即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PCIe卡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PCIe卡安装座包括:座体、限位结构、配合结构、第一卡接结构及第二卡接结构;
所述限位结构设于所述座体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所述配合结构设于所述座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端,以使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PCIe卡安装座中,第一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限位结构能与第二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配合结构相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PCIe卡安装座与所述第二PCIe卡安装座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对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所述第一卡接结构设于所述座体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卡接结构设于所述座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端,以使所述第一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能与所述第二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卡接,以限制所述第一PCIe卡安装座与所述第二PCIe卡安装座在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Ie卡安装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体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的侧限位部,所述侧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结构设于所述侧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端,所述配合结构设于所述侧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卡接结构设于所述侧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卡接结构设于所述侧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Ie卡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配合结构二者,其中一者为插腔,其中另一者为插接部,以使所述第一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侧限位部上的所述限位结构能与所述第二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侧限位部上的所述配合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插接,以限制所述第一PCIe卡安装座与所述第二PCIe卡安装座在所述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对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Ie卡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向所述第一方向凸出于所述侧限位部,以致所述侧限位部上与所述插接部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以使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PCIe卡安装座中,其中一所述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侧限位部的所述台阶面面向另一所述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侧限位部,并能对另一所述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侧限位部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CIe卡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卡勾,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卡勾,以使所述第一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能与所述第二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相互勾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Ie卡安装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上设有导向槽和限位卡槽;
所述PCIe卡安装座还包括支撑部、第一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导向槽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端具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件能通过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弹性变形使得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卡槽配合或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Ie卡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限位部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一端设置有U型卡块和弹性卡勾,所述U型卡块用于与PCIe卡的挡片上的U型槽适配;所述弹性卡勾能通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弹性变形释放所述PCIe卡的所述挡片或者向所述第三方向勾住所述PCIe卡的所述挡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Ie卡安装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弹性结构,并能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以使所述第一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能通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弹性变形与所述第二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配合或分离;和/或,
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弹性结构,并能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以使所述第二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能通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弹性变形与所述第一PCIe卡安装座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配合或分离。
9.一种PCIe卡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PCIe卡安装座及安装于所述PCIe卡安装座上的PCIe卡。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PCIe卡模组。
CN202222415214.8U 2022-09-13 2022-09-13 PCIe卡安装座、PCIe卡模组及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218350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5214.8U CN218350814U (zh) 2022-09-13 2022-09-13 PCIe卡安装座、PCIe卡模组及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5214.8U CN218350814U (zh) 2022-09-13 2022-09-13 PCIe卡安装座、PCIe卡模组及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50814U true CN218350814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17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15214.8U Active CN218350814U (zh) 2022-09-13 2022-09-13 PCIe卡安装座、PCIe卡模组及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50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37684A (en) Camming mechanism for joining modular electronic enclosures
US6590775B2 (en) Fastener for securing a data storage device to a bracket
US7855881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back panel
US20070279884A1 (en) Resilient clip for circuit board
CN111771063A (zh) 泵组件
US20130034984A1 (en) Latch for a card edge connector system
TW201320855A (zh) 支撐裝置
US10103462B1 (en) Card-edg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card guide modules
JP2002530822A (ja) ガイド部材および取外しリセスを有する噛み合い電気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EP3128616A1 (en) Connector
US8424932B2 (en) Lock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enclosure using same
TWM621010U (zh) 快拆承載座
WO2022183928A1 (zh) 一种卡接结构及应用其的台灯
CN218350814U (zh) PCIe卡安装座、PCIe卡模组及计算机设备
US20220229474A1 (en) Card retainers
US666788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ng and securing a component in a computer system
JP2933595B1 (ja) 基板固定具
JP2722179B2 (ja) 挿抜コネクタ装置
CN210348362U (zh) 一种光驱固定结构及采用该光驱固定结构的服务器机箱
US8233285B2 (en) Linecard to chassis securing
CN114583481A (zh) 存储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9085416U (zh) PCIe卡安装支架、PCIe卡模组及服务器
US20200194744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119803B (zh) 连接器模块的组接结构
CN113873819B (zh) 硬盘驱动器托盘及硬盘驱动器托盘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