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7521U - 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47521U
CN218347521U CN202123442541.4U CN202123442541U CN218347521U CN 218347521 U CN218347521 U CN 218347521U CN 202123442541 U CN202123442541 U CN 202123442541U CN 218347521 U CN218347521 U CN 218347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dy
shell
reciprocating
compression
confro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425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44254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47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47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475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动力结构;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紧固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且两者均凸出的设有压缩腔,所述压缩腔的外侧端为气室,所述气室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动力结构包括由内而外设置的硬质轴杆本体、内缸体、外缸体和线圈组件;所述轴杆本体上下两侧连接活塞头;所述外缸体为磁性外缸体且为开口式结构,套设在所述内缸体外侧,所述活塞头在所述压缩腔内接触密封。本实用新型采用直线式驱动方式,将动子结构集成,减小了驱动结构的体积,而且整个动力结构,中心轴采用双侧板簧定位,运动轨迹固定,有效的避免摩擦,提高了电机效率,从而本压缩装置压缩效率高,体积小,静音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要压缩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在所有消耗能源中,建筑业能源消耗占20%~30%,其中空调采暖和制冷系统的能耗占建筑业能源消耗的50%~60%。压缩机作为空调采暖和制冷系统的关键部件,占空调采暖和制冷系统的70%~80%。
往复式压缩机属于容积式压缩机,是使一定容积的气体顺序地吸入和排出封闭空间提高静压力的压缩机。
往复式压缩机目前应用广泛,中心轴作为往复式压缩机的在往复运动过程中的重要组件,其设计尤为重要,事关其驱动方式,目前,往复式压缩机的驱动方式曲轴连杆机构等中间机构进行传动,这种方式,损耗大,电机性能无法有效发挥。
故而需要提供一种新型压缩机结构,避免摩擦损失,提高压缩机的整体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采用直线式驱动方式,将动子结构集成,减小了驱动结构的体积,而且整个动力结构,中心轴采用双侧板簧定位,运动轨迹固定,有效的避免摩擦,提高了电机效率,从而本压缩装置压缩效率高,体积小,静音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动力结构;
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紧固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且两者均凸出的设有压缩腔,所述压缩腔的外侧端为气室,所述气室与所述压缩腔之间设有用于进出气的阀片结构,所述气室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所述上壳体内侧凸出的设有第一台阶,所述下壳体内侧设有第二台阶。
动力结构包括由内而外设置的硬质轴杆本体、内缸体、外缸体和线圈组件;
所述轴杆本体上下两侧均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用于连接活塞头;
所述轴杆本体上侧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锁紧环,下侧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锁紧环,第一锁紧环和第二锁紧环用于限位弹片;
所述轴杆本体在所述第一锁紧环与所述第二锁紧环之间还固定设有所述外缸体,所述外缸体为磁性外缸体且为开口式结构,套设在所述内缸体外侧。
所述活塞头在所述压缩腔内接触密封,所述内缸体固定于所述第一台阶,下侧的所述弹片固定于所述第二台阶,上侧的所述弹片固定于所述内缸体上。
进一步地,外缸体包括连接端和磁性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轴杆本体通过螺栓锁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端为缸体上设有永磁体。
进一步地,所述内缸体为T型结构,包括固定端和第一连接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端为软磁端或是其上设有矽钢片或是硅钢片。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圈和设置于线圈外侧的轭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轭铁结构为软磁轭铁或是矽钢片轭铁或是硅钢片轭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紧环在上侧设有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紧环在下侧设有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紧环和第二锁紧环均为胀紧套。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内部设有内螺纹结构,所述活塞头中心轴上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顶部为限位端,锁紧螺栓穿过所述限位端与所述内螺纹结构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弹片为圆形板簧结构,其上圆周部等分的设有至少四个固定通孔,且其中心位置设有贯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台阶外侧设有固定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的包覆主体被所述第一台阶限位的同时,固定于所述固定平台。
进一步地,外壳固定螺栓穿过所述上壳体与所述包覆主体锁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包覆主体与所述第一台阶之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外侧均设有散热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外侧通过脚撑环设有脚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轴杆中心驱动,往复联动,整体结构合理,连接方便,为适用于往复式压缩机的新型双头压缩式中心轴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直线式驱动方式,将动子结构集成,减小了驱动结构的体积,而且整个动力结构,中心轴采用双侧板簧定位,运动轨迹固定,有效的避免摩擦,提高了电机效率。
本实用新型驱动部分采用磁动的方式,线圈固定,中心轴杆的运动轨迹恒定,双侧的板簧在横置压缩时,能够有效的限位,并提供往复动力,能够实现往复双头压缩,压缩效率高,电机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下分体式壳体结构,组装拆卸方便,并且,上下壳体上均预留有装配台阶,方便内侧动力结构的安装,同时,内侧压缩室与动力部分放置的通体设计,使得生产更为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中心轴结构示意图;
图2是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动力结构示意图;
图4是内缸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外缸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弹片结构示意图;
图7是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壳体结构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图;
图10是一种较优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为横向往复运动结构,“上”、“下”应做广义的理解,而并非位置关系的限定,在本方案的说明中,“上”、“下”为结合附图方便理解技术方案而做出的限定。
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动力结构。
具体的,参照附图1-6,动力结构包括由内而外设置的硬质轴杆本体1、内缸体7、外缸体6和线圈组件8。
该轴杆本体优选金属轴杆,更优选为软磁材料,能够在动磁驱动的情况下效果更优,当然其他材料刚性满足的情况亦可选用。
所述轴杆本体1上下两侧均为连接端2,该连接端用于连接活塞。
具体的,参照附图2,连接端2内部设有内螺纹结构21,所述活塞头3中心轴上设有连接通孔31。
所述连接通孔31顶部为限位端32,锁紧螺栓33穿过所述限位端32与所述内螺纹结构21锁紧,故在轴杆本体运动的情况下,活塞头同步运动。
值得注意的是,连接通孔31、内螺纹结构21均处于各自结构的中轴线上,从而能够使得中心轴运动时进度高,不易产生摩擦。
所述轴杆本体1上侧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锁紧环4,下侧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锁紧环5,所述轴杆本体1在所述第一锁紧环4与所述第二锁紧环5之间还固定设有外缸体6。
参照附图1,外缸体6位中心轴运动的动力来源,所述外缸体6为磁性外缸体且为开口式结构,套设在所述内缸体7外侧,两者同轴但不接触,其与线圈组件作用,通过安培力原理产生运动。
在具体的固定方式上,外缸体6与所述轴杆本体1通过螺栓锁紧固定。
当然,通过胀紧套连接也是一种固定方式,在此不多做赘述。
继续参照附图,外缸体6包括第一连接端61和磁性端62,具体为所述第一连接端61与所述轴杆本体1通过螺栓锁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端62为缸体上设有永磁体63,永磁体的设置上,可以设置于磁性端外侧,靠近线圈,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粘结,也可以嵌入其内,整体设计紧凑,降低了动力结构的体积。
继续参照附图1,第一锁紧环4在上侧设有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紧环5在下侧设有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紧环4和第二锁紧环5均为胀紧套。
第一锁紧环和第二锁紧环的设置目的在于将轴杆本体与弹片固定,弹片优选板簧,具体的,所述弹片9为圆形板簧结构,其上圆周部等分的设有至少四个固定通孔91,且其中心位置设有贯通孔92。
轴杆本体穿过贯通孔,上侧被第一锁紧环4固定,具体的,第一上侧设有两道弹片9。
弹片下侧被第二锁紧环固定,设有两道弹片,而且,下侧两个锁紧环,与外缸体的锁紧结构配合,将弹片固定,能够降低成本。
弹片相对于整个压缩机处于固定状态,具体通过固定通孔与压缩机壳体固定,而双侧设置的弹片则将中心轴进行的双侧定位,使其运动轨迹仅能在两个弹片的中心轨道上运动,提高了中心轴的运动精度。
在弹片的具体连接方式上,结合壳体结构进一步阐述。
在其驱动结构的具体设置上,所述内缸体7为T型结构,包括固定端71和第一连接端72,所述线圈组件8包括线圈81和设置于线圈外侧的轭铁结构8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端72为软磁端或是其上设有矽钢片或是硅钢片,同时,所述轭铁结构82为软磁轭铁或是矽钢片轭铁或是硅钢片轭铁。
该具体材料的选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电机铁芯损耗,提高动动力结构效率。
当然,弹片在与线圈结构固定时,主要与轭铁结构限位固定,同时弹片被下壳体200内侧的第二台阶201限位。
继续参照附图7和8,包括相互连接紧固的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且两者均凸出的设有压缩腔300。
压缩腔用于气体的压缩,即活塞头3在所述压缩腔300内接触密封,具体的,所述压缩腔300的外侧端为气室400,所述气室400与所述压缩腔300之间设有用于进出气的阀片结构500。
阀片结构的设计,能够更优的控制气体的压缩。
在进出气的设计上,所述气室400上设有进气口401和出气口402。
在进气口与出气口的直径设置上,其直径为压缩腔直径的8%-20%,该尺寸的设计,能够提高整个压缩装置的压缩效果。
具体的,该尺寸择优选择为压缩腔直径的10%。
即假设压缩腔直径为8cm,则进气口和出气口直径优选为0.8cm。
在壳体结构设置上,上壳体100内侧凸出的设有第一台阶101,所述下壳体200内侧设有第二台阶201。
其中,第一台阶101用于压缩机动力结构的固定,具体的,为压缩机的内缸体固定于其上,相对于压缩机动力结构的外缸体,其内缸体处于静止端,将其与第一台阶连接,能够方便其他组件的固定。
即所述内缸体7固定于所述第一台阶101,下侧的所述弹片9固定于所述第二台阶201,上侧的所述弹片9固定于所述内缸体7上。
从而弹片的中心位置固定动力结构的中心轴杆,故而能够对中心轴杆的位置形成固定,即始终保持轴杆本体1在整个结构的中轴线运动,提高整个压缩机的往复效率。
由于上壳体、下壳体均为圆形壳体,其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在连接时均采用等分的螺栓连接,稳定性更优。
继续参照附图8和9,在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固定方式上,第一台阶101外侧设有固定平台102,下壳体200的包覆主体202被所述第一台阶101限位的同时,固定于所述固定平台102,包覆主体202与所述第一台阶101之间设有密封圈。
在具体固定方式上,外壳固定螺栓600穿过所述上壳体100与所述包覆主体202锁紧固定。
在整个压缩机的散热上,所述上壳体 100与所述下壳体200外侧均设有散热翅片700,能够保证压缩机有比较好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100与所述下壳体200外侧通过脚撑环800设有脚撑900连接通孔。
结合工作机制进一步说明,线圈通电(壳体上预留有接线通孔),外缸体在安倍力原理的作用下,往复运动,从而活塞头往复运动,在压缩腔内实现气体压缩。
综上所述,本方案提供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轴杆中心驱动,往复联动,整体结构合理,连接方便,为适用于往复式压缩机的新型双头压缩式中心轴结构。
本方案采用直线式驱动方式,将动子结构集成,减小了驱动结构的体积,而且整个动力结构,中心轴采用双侧板簧定位,运动轨迹固定,有效的避免摩擦,提高了电机效率。
本方案驱动部分采用磁动的方式,线圈固定,中心轴杆的运动轨迹恒定,双侧的板簧在横置压缩时,能够有效的限位,并提供往复动力,能够实现往复双头压缩,压缩效率高,电机工作效率高。
本方案提供一种上下分体式壳体结构,组装拆卸方便,并且,上下壳体上均预留有装配台阶,方便内侧动力结构的安装,同时,内侧压缩室与动力部分放置的通体设计,使得生产更为简单,方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通过两台往复对峙压缩装置联动,参照附图9,在两台往复对峙压缩装置的撑脚,通过连接横杆1000将两者的撑脚连接形成整体。
在工作过程中,往复运动的压缩装置由于共振的作用,会将水平向的力相互抵消,整个结构处于静置状态,噪音小,稳定性高。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动力结构;
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紧固的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且两者均凸出的设有压缩腔(300),所述压缩腔(300)的外侧端为气室(400),所述气室(400)上设有进气口(401)和出气口(402);所述上壳体(100)内侧凸出的设有第一台阶(101),所述下壳体(200)内侧设有第二台阶(201)
所述动力结构包括由内而外设置的硬质轴杆本体(1)、内缸体(7)、外缸体(6)和线圈组件(8);
所述轴杆本体(1)上下两侧均为连接端(2),所述连接端(2)用于连接活塞头(3);
所述轴杆本体(1)上侧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锁紧环(4),下侧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锁紧环(5),第一锁紧环(4)和第二锁紧环(5)用于限位弹片(9);
所述轴杆本体(1)在所述第一锁紧环(4)与所述第二锁紧环(5)之间还固定设有所述外缸体(6),所述外缸体(6)为磁性外缸体且为开口式结构,套设在所述内缸体(7)外侧;
所述活塞头(3)在所述压缩腔(300)内接触密封,所述内缸体(7)固定于所述第一台阶(101),下侧的所述弹片(9)固定于所述第二台阶(201),上侧的所述弹片(9)固定于所述内缸体(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缸体(6)包括第二连接端(61)和磁性端(62),所述第二连接端(61)与所述轴杆本体(1)通过螺栓锁紧固定,所述磁性端(62)为缸体上设有永磁体(6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体(7)为T型结构,包括固定端(71)和第一连接端(7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72)为软磁端或是其上设有矽钢片或是硅钢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8)包括线圈(81)和设置于线圈外侧的轭铁结构(82),所述轭铁结构(82)为软磁轭铁或是矽钢片轭铁或是硅钢片轭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环(4)在上侧设有三个,所述第二锁紧环(5)在下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锁紧环(4)和第二锁紧环(5)均为胀紧套,所述连接端(2)内部设有内螺纹结构(21),所述活塞头(3)中心轴上设有连接通孔(31),所述连接通孔(31)顶部为限位端(32),锁紧螺栓(33)穿过所述限位端(32)与所述内螺纹结构(21)锁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9)为圆形板簧结构,其上圆周部等分的设有至少四个固定通孔(91),且其中心位置设有贯通孔(9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400)与所述压缩腔(300)之间设有用于进出气的阀片结构(500),所述第一台阶(101)外侧设有固定平台(102),所述下壳体(200)的包覆主体(202)被所述第一台阶(101)限位的同时,固定于所述固定平台(102),外壳固定螺栓(600)穿过所述上壳体(100)与所述包覆主体(202)锁紧固定,所述包覆主体(202)与所述第一台阶(101)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上壳体(100)与所述下壳体(200)外侧均设有散热翅片(700);所述上壳体(100)与所述下壳体(200)外侧通过脚撑环(800)设有脚撑(9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401)和所述出气口(402)直径为所述压缩腔(300)直径的8%-20%。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两台所述往复对峙压缩装置,两台所述往复对峙压缩装置在所述脚撑(900)处通过连接横杆(1000)形成共振整体。
CN202123442541.4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 Active CN218347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2541.4U CN218347521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2541.4U CN218347521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47521U true CN218347521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20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42541.4U Active CN218347521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475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1468B (zh) 用于线性压缩机的定子
KR101397083B1 (ko) 왕복동 모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왕복동식 압축기
CN102985692B (zh) 线性压缩机
KR100764283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의 조립구조
JPH04121477U (ja) フリーピストン型コンプレツサー
JP2004522051A (ja) リニアコンプレッサ
EP2818711B1 (en) Linear compressor
US20210095655A1 (en) Linear compressor
CN106150970B (zh) 直线压缩机
KR102175351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 및 리니어 압축기의 흡입장치
US7284967B2 (en) Reliability-improving structure of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CN110043443A (zh) 一种动磁式直线压缩机
JP3838502B2 (ja) 往復動式圧縮機
KR20100112474A (ko) 리니어 압축기
CN218347521U (zh) 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
US10903732B2 (en) Moveable core-type reciprocating motor and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having a moveable core-type reciprocating motor
CN217464944U (zh) 一种双头对峙制冷结构
CN100517911C (zh) 直线电机和具有这种直线电机的直线压缩机
CN218347520U (zh) 一种往复式动力结构
CN114382676A (zh) 一种往复对峙压缩装置
KR100615798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의 이너스테이터 고정구조
CN206530453U (zh) 一种隔离式直线活塞压缩机
CN114412746A (zh) 一种往复式动力结构
KR101136202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의 머플러 어셈블리
CN108518332B (zh) 一种线性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