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38936U - 一种防滑缓冲飞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滑缓冲飞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38936U
CN218338936U CN202222701750.4U CN202222701750U CN218338936U CN 218338936 U CN218338936 U CN 218338936U CN 202222701750 U CN202222701750 U CN 202222701750U CN 218338936 U CN218338936 U CN 218338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part
disc
soft rubber
flying disc
flexible g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017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杨
谢长磊
赵其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edong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Shanghai Microgravity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edong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Shanghai Microgravity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edong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Shanghai Microgravity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edong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017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38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38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389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滑缓冲飞盘,包括软胶内、外沿部,二者之间由若干段连接部相接;还包括加固点,每个加固点由软胶内沿部位置处延伸至盘背部,并且使盘背部、软胶内沿部、软胶外沿部紧固。本实用新型以PE盘体与TPR软胶边沿相结合来保持原有坚韧耐磨程度及提高缓冲作用,同时于内沿与盘体背面通过六个加固点的设计,有利于克服以往飞盘结构复杂、不稳定、易磨损等弊端,有利于增加抓握和投掷时的摩擦力与舒适度,有效减少对手指的摩擦与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防滑缓冲飞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健身器材,尤其涉及一种防滑缓冲飞盘。
背景技术
以往我们对飞盘这类器材的定义大多局限为玩具类,认为是一种很常见的娱乐玩具,只要投掷出去即可,也是一种极易推广的玩具。实际上,随着全民运动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近年来飞盘运动的火热兴起,飞盘产业的发展也逐渐成熟和规范,飞盘运动已经成为一种老少咸宜的健身项目,只要有一片空旷的场地就能让人们开心的锻炼与玩耍,并且由于投接的手法千变万化,因而,最能吸引爱好健身及喜爱户外运动的朋友。
飞盘这种看来似乎很简单的运动方式,实际上包含了许多人们应该具备的基本身体素质。首先是力量,如果没有足够的臂力,不可能把一块飞盘反复抛出几十米远;其次是准确性,要能把飞盘抛到基本准确的位置,这是训练人的眼、脑、手相结合的极好的表现形式;还有便是灵活性,要求接盘人或跑、或跳、或扑、或卧将飞盘抓住。因此,玩飞盘的确是一种全面健身的好形式,对整天坐在办公室内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而言,更是一种极好的恢复体力、消除疲劳、锻炼大脑的运动形式。
飞盘已然属于一项运动项目器材,具备相应的健身性质,对于其产品的设计,就不能受限于传统的有关飞盘外形、色彩等方面的浅显的认知,而是需要对结构进一步研发。那么,结合飞盘运动抓握、投掷的使用技巧,无论是专业赛事活动还是大众娱乐健身,对于飞盘的防滑、缓冲效果、以及使用者的体验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设计人员对以往飞盘构造的特点及优劣势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共同存在的弊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以往的飞盘大多采用单色注塑机一体注塑成型,是单一的塑胶材质,盘缘采用均匀分布的海德瑞克线,整体分析来看,防滑效果较差且不易抓握,因而,早期的飞盘结构暴露出最基本的防滑性的问题;
(2)为了增强飞盘防滑效果,市面上逐渐出现了通过增加防滑材质的方式来缓解这一技术问题,其中,以专利申请CN 202961762 U公开的结构具有代表性,其构造由塑胶、外膜基体组成,如图6中,塑胶(PP)10与外膜基体(热塑性弹性体TPE)11固定粘连,这种结构虽然可改善单一塑胶材质的防滑效果,但由于盘主体和外膜基体采用固定粘连的方式,在主体外层增加外膜TPE材质包覆粘合,这导致结构相对复杂且盘面软胶容易磨损,可见,经过发展之后,大部分的飞盘结构又暴露出容易磨损的问题;
(3)以往的技术人员继续在加强飞盘防滑效果与耐磨损这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并设计出一系列的飞盘构造,但是毕竟是不同人群在进行这项运动,飞盘的结构是否能够有效减少对手指的摩擦与伤害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抓握和投掷时的摩擦力和舒适度方面又暴露出新的弊端。
综上分析,现有的飞盘结构由于设计缺陷一直未能有效解决,而导致无法在兼顾飞盘防滑效果与加强耐磨损的基础上,来提高使用者抓握及投掷时的手指舒适度,以便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者对于飞盘运动的运动体验需求。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设计人员正是在现有公知技术以及一些技术人员所实施的技术手段的基础上,经过实际应用的经验总结,在以PE盘体与TPR软胶边沿相结合来保持原有坚韧耐磨程度与缓冲作用,同时于内沿与盘体背面通过六个加固点的设计而有效增加飞盘两种不同材料切合的牢固程度。因而,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缓解、部分解决或彻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也是为了满足广大的飞盘使用者的运动体验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缓解、部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滑缓冲飞盘,其对以往盘体与内、外沿的结构与材质进行优化,于内沿与盘体背面之间通过增设六个加固点而有效增加飞盘两种不同材料切合的牢固程度,从而有利于增加抓握和投掷时的摩擦力与舒适度,有助于飞盘掷出时更加平稳且飞行距离更远,且有效减少掷盘和接盘时对手指的摩擦与伤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滑缓冲飞盘,其盘体具备与之采用不同材料构成的边沿部位,以便使盘体兼顾缓冲作用与耐磨性能,该防滑缓冲飞盘包括:
软胶内、外沿部,其依次分别设置于PE盘体的内边缘处与外边缘处,根据所述软胶内、外沿部之间的连接关系,可形成两种产品构造:
其中的一种连接关系为,软胶内、外沿部直接相接并将边缘处包裹,从而呈现盘体边缘处完全被软胶包裹的飞盘产品构造;或者软胶内、外沿部之间并非直接相接,而是由若干段连接部相连接,从而呈现盘体边缘处部分露出的飞盘产品构造,此两种产品构造仅是因软胶内、外沿部的连接关系而异,可根据产品设计需求由技术人员来自行选择;
该防滑缓冲飞盘还包括加固点,其固定连接于软胶内沿部与盘背部之间,每个加固点由软胶内沿部位置处延伸至盘背部,并且使盘背部、软胶内沿部、软胶外沿部紧固。
技术人员还可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对以上技术方案进一步补充,包括:
飞盘的内、外边沿均采用TPR软胶层;
对于加固点,可优选设置为六个,加固点沿着盘背面边缘处呈环形均匀分布。
技术人员还可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对以上技术方案进行选择实施,包括:
其中,软胶内、外沿部与各个加固点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结构。
对于加固点的设置,其可使盘体部位与边沿部位这两种不同材料构成的部位有力的切合。
对于连接部的设置,其可使软胶内、外沿部相互之间形成固定牵制的关系。
本实用新型以PE盘体与TPR软胶边沿相结合来保持原有坚韧耐磨程度及提高缓冲作用,同时于内沿与盘体背面通过六个加固点的设计,有利于克服以往因飞盘主体与边沿由不同材料构成而造成的结构复杂、连接不稳定、易磨损等弊端,有利于增加抓握和投掷时的摩擦力与舒适度,有效减少掷盘和接盘时对手指的摩擦与伤害。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防滑缓冲飞盘,其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防滑缓冲飞盘,其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防滑缓冲飞盘,其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图3的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防滑缓冲飞盘,其结构示意图四;
图6是现有的飞盘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的1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防滑缓冲飞盘,其加固点的分布示意图.。
图中:
1、盘体;
2、软胶外沿部;
3、软胶内沿部;
4、盘背部;
5、加固点;
6、连接部;
10、塑胶盘体;
11、外膜基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拟实施的防滑缓冲飞盘,所实施的技术手段要达到的目的在于,解决以往的飞盘结构设计时无法在兼顾飞盘防滑效果与加强飞盘整体耐磨损的基础上来提高使用者抓握及投掷时的手指舒适度的问题。因此,为了克服包括图6在内的以往飞盘结构暴露出的弊端,针对如图6所示的由塑胶盘体10与外膜基体11构成的飞盘结构进行创新。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防滑缓冲飞盘,技术人员可在设计出相应部位之后通过双色注塑机一体注塑成型,所实施的飞盘结构可采用PE盘体1以便保持原有坚韧耐磨的特点,飞盘的内、外边沿均采用TPR软胶层,从而于盘体1内、外边缘位置处依次分别形成软胶内沿部3、软胶外沿部2,有利于增强防滑效果的同时起到较佳的缓冲作用,有效减少掷盘和接盘时对手指的摩擦与伤害。
进一步地,所实施的软胶内沿部3与盘背部4通过若干(优选为六个)加固点5进行固定连接,使每个加固点5由软胶内沿部3位置处延伸至盘背部4,从而有利于使盘体1部位与边沿部位这两种不同材料构成的部位更加有力的切合,增强了飞盘自身牢固程度,同时增加了抓握和投掷时的摩擦力和舒适度。
如图7-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防滑缓冲飞盘,通过六个加固点5的实施,还起到加固和增加摩擦及缓冲的作用,每个加固点5所在位置处的软胶内沿部3与软胶外沿部2之间由一段连接部6相接,从而使软胶内沿部3与软胶外沿部2不仅在盘体1外表面与盘背部4之间形成对盘体1的加固效果,还使内、外沿相互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固定牵制的关系,有利于增强整个盘体1的结构稳定性与耐用程度,当然,所实施的连接部6与软胶内沿部3、软胶外沿部2也可由模具一体加工成型,此处仅强调结构,对于加工方式则不作具体限制。
另外,根据产品设计需求的不同,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令软胶内、外沿部直接相接并将边缘处包裹,从而呈现盘体边缘处完全被软胶包裹的飞盘产品构造;或者软胶内、外沿部之间并非直接相接,而是由若干段连接部相连接,从而呈现盘体边缘处部分露出的飞盘产品构造。
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防滑缓冲飞盘,技术人员经过以上的结构设计之后,相比传统的飞盘结构,可以获得若干明显的优势,包括如下:
其一,对于PE盘体1与TPR软胶层的设计,在保持飞盘原有坚韧耐磨性能的同时,还增强了防滑效果与缓冲作用,有效减少掷盘和接盘时对手指的摩擦与伤害;
其二,对于六个加固点5的结构设计,能够增强盘背部4与软胶内沿部3之间结构的牢固度,特别是针对盘体1与边沿部位分别为不同材料构成时,对于飞盘自身的牢固度有所增强;
其三,对于加固点5与连接部6的设计,能够将盘体1、盘背部4、软胶内沿部3、软胶外沿部2紧密结合起来,提升了飞盘整体的应用稳定性与耐用程度,有助于飞盘掷出时更加平稳且飞行距离更远。
本实用新型所实施之技术方案,主要通过在PE飞盘主体设计软胶内、外边沿来提高防滑、缓冲与耐磨损效果,并且还设计若干加固点来确保内、外边沿与飞盘主体之间的结构稳固程度,此外,还可在同一构思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应用需求额外增加相应的辅助技术手段。倘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涉及到的飞盘结构的设计范围较广,则对于其设计时采用的具体材质、尺寸、颜色、图案等技术手段等无需详细限制,凡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采用的现有技术手段,技术人员都在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来进一步实施。因而,包括采用的具体的颜色、图案等,凡是属于不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之内的这些常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无必要将每一个细节都细化出来。显然,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技术方案实际上是一种能够让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常规技术手段参照及实施的防滑缓冲飞盘结构,技术人员根据不同的应用条件以及使用需求,能够实际获得其带来的一系列优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具体实施”等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或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所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恰当的方式结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设置”、“具有”等均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在不影响部件关系与技术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中间组件间接进行,也可以是一体连接或部分连接,如同此例的情形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对于以下各种适当情形的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防滑缓冲飞盘,其盘体具备与之采用不同材料构成的边沿部位,以便使盘体兼顾缓冲作用与耐磨性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缓冲飞盘包括:
软胶内、外沿部,其依次分别设置于PE盘体的内边缘处与外边缘处,所述软胶内、外沿部相接并将边缘处包裹,或所述软胶内、外沿部之间由若干段连接部相接;
加固点,其固定连接于所述软胶内沿部与所述盘背部之间,每个加固点由所述软胶内沿部位置处延伸至所述盘背部,并且使所述盘背部、所述软胶内沿部、所述软胶外沿部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缓冲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盘的内、外边沿均采用TPR软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缓冲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点设置为六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缓冲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点沿着盘背面边缘处呈环形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滑缓冲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内、外沿部与各个所述加固点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滑缓冲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点使盘体部位与边沿部位这两种不同材料构成的部位有力的切合。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滑缓冲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使所述软胶内、外沿部相互之间形成固定牵制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缓冲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盘包括全包边式的盘体边缘。
CN202222701750.4U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防滑缓冲飞盘 Active CN218338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01750.4U CN218338936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防滑缓冲飞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01750.4U CN218338936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防滑缓冲飞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38936U true CN218338936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896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01750.4U Active CN218338936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防滑缓冲飞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389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53596B2 (ja) 切り出し部と挿入部を有するパネルグリップ
US7947206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golf club grip
US7097797B2 (en) Method of making golf club grip with anti-slip and control arrangement
US20090044306A1 (en) Direct Molded Accents For Protective Gloves
CN101007209B (zh) 具有切除部和插入件的片材把手
CN206543349U (zh) 一种适用于幼儿的跳皮筋
US20090325742A1 (en) Game ball having optimally positioned grooves
CN218338936U (zh) 一种防滑缓冲飞盘
CN218248287U (zh) 设有可移动配重的跳绳
CN2605892Y (zh) 手指角力竞技装置
CN206852992U (zh) 一种新型平衡杠铃杆
CN210020957U (zh) 一种啦啦操装饰花球
CN203507472U (zh) 一种用于足球比赛的防抓拉手套
US7013486B1 (en) Ball glove formed with abrasion resistant material
CN205694921U (zh) 一种用于狗的训练器
CN2258413Y (zh) 装饰绒面铁芯哑铃
CN102641573B (zh) 健身器械、哑铃、杠铃及臂力器
CN208436349U (zh) 一种五层三核小球芯高尔夫球
CN2220312Y (zh) 球类掌指护套
USD517746S1 (en) Stroke counter for a golf glove
CN2899496Y (zh) 橡胶手套
CN205948290U (zh) 一种锻炼手臂力量的健身器材
CN208229294U (zh) 一种体育健身用俯卧撑辅助锻炼设备
CN2484085Y (zh) 手把式健康药球
CN2669921Y (zh) 太极柔力球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