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36916U - 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36916U
CN218336916U CN202222152304.2U CN202222152304U CN218336916U CN 218336916 U CN218336916 U CN 218336916U CN 202222152304 U CN202222152304 U CN 202222152304U CN 218336916 U CN218336916 U CN 218336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verter
box
base
base body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523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方兵
宋翔
陈意
乐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523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36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36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369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包括支撑基台、固定安装在支撑基台上表面的逆变器基体、位于逆变器基体右侧支撑基台上表面的变压器基体、位于逆变器基体左侧支撑基台上表面的直流汇流箱和光伏组件,所述逆变器基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端口基盒,连接端口基盒外围逆变器基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罩。在外部气流流动过程能够均与连接端口基盒表面的散热翅片接触,从而带走连接端口基盒表面的热量,达到利用风能散热的使用,配合若干个排风扇在排风散热盒上等间距直线排布设置,排风散热盒位于逆变器基体顶端位置,能够对逆变器基体顶端聚集的热量进行排风吹出,从而达到对逆变器基体散热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的转换器,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适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和光伏设备等,逆变器就是一种将低压直流电转变为220伏交流电的电子设备,因为通常是将220伏交流电整流变成直流电来使用,而逆变器的作用与此相反,因此而得名;
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日益严重,发展清洁能源成为趋势,光伏发电符合清洁能源使用要求,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随着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越来越大,其中光伏发电采用组串式逆变器成为了行业主流产品,光伏发电采用组串式逆变器需要将光伏所产生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逆变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长时间高温环境下逆变器易发生故障,造成光伏发电的正常运行受影响,进而导致光伏发电率降低,为此,提出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包括支撑基台、固定安装在支撑基台上表面的逆变器基体、位于逆变器基体右侧支撑基台上表面的变压器基体、位于逆变器基体左侧支撑基台上表面的直流汇流箱和光伏组件,所述逆变器基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端口基盒,连接端口基盒外围逆变器基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逆变器基体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检修安装口,两个检修安装口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检修盖板,还包括排风散热机构,排风散热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检修盖板的正上方,排风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逆变器基体前后两侧的排风散热盒和转动安装在排风散热盒表面的若干个排风扇,还包括引流机构,引流机构设置在逆变器基体的内壁,引流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逆变器基体内壁的引流板和位于引流板正上方的限流板。
优选的:所述逆变器基体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进风口,两个进风口的内部均可拆卸安装有防虫过滤网,所述连接端口基盒一端穿过逆变器基体,并延伸至逆变器基体的内部,位于逆变器基体内部连接端口基盒的上下两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散热翅片。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位于连接端口基盒的下方,若干个散热翅片在连接端口基盒上呈等间距直线排布设置,所述排风散热盒位于检修盖板的正上方,且排风散热盒一端延伸至逆变器基体的内部,若干个排风扇在排风散热盒上等间距直线排布设置。
优选的:所述引流板的中部开设有引流口,引流板横向截面呈八字形结构,所述限流板包括中部的凹折板和与凹折板两端一体成型设置的平板,所述限流板与引流板之间形成有散热腔,且散热腔的横向截面尺寸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散热腔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导流块,导流块的左右两端均与逆变器基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块的横向截面为三角形结构,导流块靠近引流口一端的上下两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导流槽,若干个导流槽以导流块轴心方向等间距直线排布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进风口可用于逆变器基体外部的空气进入到逆变器基体的内部,并沿着逆变器基体底端向上流动,在外部气流流动过程能够均与连接端口基盒表面的散热翅片接触,从而带走连接端口基盒表面的热量,达到利用风能散热的使用,配合若干个排风扇在排风散热盒上等间距直线排布设置,排风散热盒位于逆变器基体顶端位置,能够对逆变器基体顶端聚集的热量进行排风吹出,从而达到对逆变器基体散热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进入到散热腔的气体可通过散热腔一端的排风扇排出,散热腔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导流块,导流块的左右两端均与逆变器基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导流块的横向截面为三角形结构,导流块靠近引流口一端的上下两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导流槽,若干个导流槽以导流块轴心方向等间距直线排布设置,导流槽能够提高气流的流速,加快散热腔的散热效率。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逆变器基体局部剖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结构图。
附图标记:1、支撑基台;2、逆变器基体;3、变压器基体;4、直流汇流箱;5、光伏组件;6、连接端口基盒;7、防护罩;8、进风口;9、防虫过滤网;10、检修盖板;11、排风散热盒;12、排风扇;13、引流板;14、引流口;15、限流板;16、导流块;17、导流槽;18、散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包括支撑基台1、固定安装在支撑基台1上表面的逆变器基体2、位于逆变器基体2右侧支撑基台1上表面的变压器基体3、位于逆变器基体2左侧支撑基台1上表面的直流汇流箱4和光伏组件5,光伏组件5、直流汇流箱4、逆变器基体2和变压器基体3之间依次电性连接,逆变器基体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端口基盒6,连接端口基盒6能够外接接线端口进行使用,连接端口基盒6一端穿过逆变器基体2,并延伸至逆变器基体2的内部,位于逆变器基体2内部连接端口基盒6的上下两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散热翅片18,若干个散热翅片18在连接端口基盒6上呈等间距直线排布设置,散热翅片18能够增加连接端口基盒6表面的散热面积,从而提高连接端口基盒6内部热量的传导,加快连接端口基盒6内部热量的散出使用,连接端口基盒6外围逆变器基体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罩7,防护罩7能够对位于逆变器基体2外侧的连接端口基盒6端面进行保护,逆变器基体2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检修安装口,两个检修安装口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检修盖板10,检修安装口设置在连接端口基盒6的前后两侧位置处,并于对连接端口基盒6内部的线路进行检修维修使用,还包括排风散热机构和引流机构。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逆变器基体2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进风口8,进风口8位于连接端口基盒6的下方,两个进风口8的内部均可拆卸安装有防虫过滤网9,进风口8可用于逆变器基体2外部的空气进入到逆变器基体2的内部,并沿着逆变器基体2底端向上流动,在外部气流流动过程能够均与连接端口基盒6表面的散热翅片18接触,从而带走连接端口基盒6表面的热量,达到利用风能散热的使用,排风散热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检修盖板10的正上方,排风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逆变器基体2前后两侧的排风散热盒11和转动安装在排风散热盒11表面的若干个排风扇12,排风散热盒11位于检修盖板10的正上方,且排风散热盒11一端延伸至逆变器基体2的内部,若干个排风扇12在排风散热盒11上等间距直线排布设置,排风散热盒11位于逆变器基体2顶端位置,能够对逆变器基体2顶端聚集的热量进行排风吹出,从而达到对逆变器基体2散热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引流机构设置在逆变器基体2的内壁,引流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逆变器基体2内壁的引流板13和位于引流板13正上方的限流板15,引流板13的中部开设有引流口14,引流板13横向截面呈八字形结构,逆变器基体2底部区域的气流在沿着引流板13时会逐步的加快气流的流速,并通过引流口14进入到限流板15与引流板13之间的散热腔,限流板15包括中部的凹折板和与凹折板两端一体成型设置的平板,限流板15与引流板13之间形成有散热腔,且散热腔的横向截面尺寸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增大,进入到散热腔的气体可通过散热腔一端的排风扇12排出,散热腔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导流块16,导流块16的左右两端均与逆变器基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导流块16的横向截面为三角形结构,导流块16靠近引流口14一端的上下两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导流槽17,若干个导流槽17以导流块16轴心方向等间距直线排布设置,导流槽17能够提高气流的流速,加快散热腔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首先,需要将光伏组件5、直流汇流箱4、逆变器基体2和变压器基体3之间通过导线进行依次的电性连接,接着,当逆变器基体2内部的温度达到额定的高温数值时,可启动排风扇12对逆变器基体2顶端聚集的热量进行排风吹出;
同时,在排风扇12运行的过程中,进风口8可用于逆变器基体2外部的空气进入到逆变器基体2的内部,并沿着逆变器基体2底端向上流动,在外部气流流动过程能够均与连接端口基盒6表面的散热翅片18接触,从而带走连接端口基盒6表面的热量,达到利用风能散热的使用;
逆变器基体2底部区域的气流在沿着引流板13时会逐步的加快气流的流速,并通过引流口14进入到限流板15与引流板13之间的散热腔,导流槽17能够提高散热腔内部气流的流速,加快散热腔的散热效率,进入到散热腔的气体可通过散热腔一端的排风扇12排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包括支撑基台(1)、固定安装在支撑基台(1)上表面的逆变器基体(2)、位于逆变器基体(2)右侧支撑基台(1)上表面的变压器基体(3)、位于逆变器基体(2)左侧支撑基台(1)上表面的直流汇流箱(4)和光伏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基体(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端口基盒(6),连接端口基盒(6)外围逆变器基体(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罩(7);
所述逆变器基体(2)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检修安装口,两个检修安装口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检修盖板(10);
还包括排风散热机构,排风散热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检修盖板(10)的正上方,排风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逆变器基体(2)前后两侧的排风散热盒(11)和转动安装在排风散热盒(11)表面的若干个排风扇(12);
还包括引流机构,引流机构设置在逆变器基体(2)的内壁,引流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逆变器基体(2)内壁的引流板(13)和位于引流板(13)正上方的限流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基体(2)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进风口(8),两个进风口(8)的内部均可拆卸安装有防虫过滤网(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口基盒(6)一端穿过逆变器基体(2),并延伸至逆变器基体(2)的内部,位于逆变器基体(2)内部连接端口基盒(6)的上下两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散热翅片(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8)位于连接端口基盒(6)的下方,若干个散热翅片(18)在连接端口基盒(6)上呈等间距直线排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散热盒(11)位于检修盖板(10)的正上方,且排风散热盒(11)一端延伸至逆变器基体(2)的内部,若干个排风扇(12)在排风散热盒(11)上等间距直线排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13)的中部开设有引流口(14),引流板(13)横向截面呈八字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板(15)包括中部的凹折板和与凹折板两端一体成型设置的平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板(15)与引流板(13)之间形成有散热腔,且散热腔的横向截面尺寸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导流块(16),导流块(16)的左右两端均与逆变器基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块(16)的横向截面为三角形结构,导流块(16)靠近引流口(14)一端的上下两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导流槽(17),若干个导流槽(17)以导流块(16)轴心方向等间距直线排布设置。
CN202222152304.2U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 Active CN218336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2304.2U CN218336916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2304.2U CN218336916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36916U true CN218336916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82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52304.2U Active CN218336916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369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95538B (zh) 一种大功率户外散热机柜
CN111587051A (zh) 光伏逆变器
CN202663281U (zh) 一种大功率变流器功率模块结构
CN214314002U (zh) 低压配电柜箱智能散热的结构
CN112701933B (zh) 一种逆变装置
CN218336916U (zh) 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汇流接线结构
CN206713204U (zh) 一种高效网络防尘散热设备
CN218335775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控制装置
CN214479625U (zh) 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结构
CN214314140U (zh) 一种电器配电柜冷却散热装置
CN212970508U (zh) 光伏逆变器
CN115459612A (zh) 一种逆变装置
CN210167962U (zh) 一种变频柜
CN209609100U (zh) 一种户外逆变器或汇流箱的散热器密封结构
CN216215200U (zh) 一种散热防潮配电箱
CN215120526U (zh) 一种低压防水性变频器
CN206878682U (zh) 一种节能降耗风机变频器室
CN206180866U (zh) 光伏逆变器机箱及光伏逆变器
CN214204562U (zh) 一种组合式散热防潮配电柜
CN216564918U (zh) 防水防尘的变频器
CN210839370U (zh) 一种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监控的光伏逆变器
CN214899704U (zh) 一种高效散热配电箱
CN218976464U (zh) 一种防潮型小型发电机
CN220139519U (zh) 一种智能汇流箱的风冷散热结构
CN214480461U (zh) 一种光伏分布式发电的组串逆变变压模式发电成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