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30236U - 列车运行监测的自发电振动冲击无线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列车运行监测的自发电振动冲击无线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30236U
CN218330236U CN202222294722.5U CN202222294722U CN218330236U CN 218330236 U CN218330236 U CN 218330236U CN 202222294722 U CN202222294722 U CN 202222294722U CN 218330236 U CN218330236 U CN 2183302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self
assembly
signal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947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采伦
方虎威
梁宁宁
张磊
赵延明
唐博
陈晓犇
张一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222947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302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302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302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列车运行监测的自发电振动冲击无线传感器,包括外封装总成、敏感元件组件、自发电组件、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四个部分。其有益效果在于:传感器内部形成对传感信号的多层屏蔽,有效抑制列车运行中的辐射电磁干扰;敏感元件采用由热缩环进行固定的环形剪切压电陶瓷晶体,解决现有列车状态监测传感器存在的温度漂移、工作温度限制的问题;通过多片柔性PVDF压电薄膜片堆叠而成的自发电组件能更好地将列车行驶过程中的振动能转换为传感器工作所需的电能,解决了现有无线传感器无法有效供电的问题;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以无线方式传输监测信号,减少了传感器安装成本且克服了传统传感器在列车上布线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列车运行监测的自发电振动冲击无线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列车运行状态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运行监测的自发电振动冲击无线传感器。
背景技术
列车运行安全状态监测是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车载传感器、监测装置等实现对运行中列车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运行状态不良的车辆或零部件,为机车车辆检修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对保障铁路行车安全和提高机车车辆的检修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传感器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之一,是当前各发达国家竞相发展的高技术,而无线传感器由于其简单、方便应用的优势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因此各个国家、各个行业积极研制各种高性能的无线传感器以应对各类恶劣环境。
由于列车运行工况复杂,工作环境恶劣、干扰因素繁多,列车常易受到冲击、摩擦等外部作用,这是列车状态监测传感器的设计与制作中难以解决的问题;现有列车监测系统中的振动冲击监测大都由压缩型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拾取信号,该类传感器采用压电元件—质量块—弹簧系统装在与基座连接的圆形中心支柱上的结构,如果基座有变形则将直接影响拾振器输出;此外,监测对象和环境温度变化将影响压电元件,并使预紧力发生变化,易引起温度漂移,导致监测信号失真,难以满足列车运行工况要求。
现有列车运行状态监测传感器存在布线难、成本高、易受工作环境影响等问题。以铁路货运列车为例,不仅存在上述问题,同时由于其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频繁编组、随机性很强,不适合大规模集中供电的方式,导致铁路货车上没有配备可靠的供电系统以及检测信号传输链路。而当前使用的普通无线传感器大多数情况下依赖外部电池供电,存在电池更换不及时导致无线传感节点失效的风险,并且节点通常需要部署在车辆环境非常恶劣甚至不可进入的环境中,通过更换电池的方式来补充能量是不可行的,因此,当节点的能量耗尽时,节点的生命周期结束,节点能量无法供给这一问题制约了无线传感器的发展应用。
因此,开发一种适用于满足货运列车运行监测的自发电振动冲击无线传感器,以解决无源、随机编组货运列车的在线监测与传感信号可靠传输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列车状态监测传感器的不足,本申请公开一种列车运行监测的自发电振动冲击无线传感器。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列车运行监测的自发电振动冲击无线传感器,包括外封装总成(1)、敏感元件组件(2)、自发电组件(3)、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4)四个部分,传感器内部结构形成多重屏蔽,在对设备进行振动监测的同时还可将振动能转换为电能,无需外部供电就能实现监测信号的无线传输;其中,由敏感元件组件(2)、自发电组件(3)、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4)组成的内部组件安装在传感器基座(1-1)与传感器中壳(1-2)形成的腔体内,并经环氧灌封Ⅰ(1-4)固封后由传感器上壳(1-3)密封;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安装螺纹(1-6)旋接安装在列车运行关键部件的监测部位,敏感元件组件(2)、自发电组件(3)、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4)的负极由金属圆柱体(2-1)连通,敏感元件组件(2)、自发电组件(3)的正极分别经导线连接至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4),自发电组件(3)为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4)提供工作电源,敏感元件组件(2)拾取列车运行关键部件的振动冲击信号经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4)调理后以无线方式发射到无线信号采集装置,实现了对列车运行关键部件振动的无源无线监测。
在本申请中,所述的外封装总成(1)包括传感器基座(1-1)、传感器中壳(1-2)、传感器上壳(1-3)、环氧灌封Ⅰ(1-4)、外绝缘垫(1-5)、传感器安装螺纹(1-6),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安装螺纹(1-6)旋接安装在列车运行关键部件的监测部位,传感器基座(1-1)采用金属材料加工成外六角形状以便于安装,传感器中壳(1-2)采用金属材料加工成空心圆筒,形成较大的内部空间还能起到一重屏蔽作用,传感器上壳(1-3)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保证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4)的无线信号能正常传输出去,与传感器中壳(1-2)通过螺纹旋接构成传感器外壳,内部组件在可机加工陶瓷制作的外绝缘垫(1-5)上放置好后用环氧灌封Ⅰ(1-4)对内部组件进行整体固化,将内部组件可靠固定以保证传感器正常稳定工作;敏感元件组件(2)安装在由金属圆柱体(2-1)机加工而成、由底盖(2-5)压接密封的下腔体(2-3)内,自发电组件(3)安装在由金属圆柱体(2-1)机加工而成、由顶盖(2-6)旋接密封的上腔体(2-4)内,金属圆柱体(2-1)的上腔体(2-4)、下腔体(2-3)之间设置具有灌胶孔(2-10)的腔体隔板(2-2),上腔体(2-4)的左壁上设置有自发电组件过线孔(2-9),下腔体(2-3)的右壁上设置有传感信号过线孔Ⅱ(2-8),敏感元件组件(2)、自发电组件(3)安装完成后在金属圆柱体(2-1)外加套外热缩管(2-7)并置于外绝缘垫(1-5)上。
在本申请中,所述的自发电组件(3)包括自发电组件绝缘垫(2-21)、自发电组件正极接触片(2-22)、下柔性电极(2-23)、PVDF堆叠组(2-24)、上柔性电极(2-25)、自发电组件负极接触片(2-26),用于将振动能转换成电能为传感器供电的PVDF堆叠组(2-24)由一排列圆形PVDF压电薄膜片以旋转层压方式并联堆叠而成,通过下柔性电极(2-23)和上柔性电极(2-25)提取PVDF堆叠组(2-24)上产生的电荷,自发电组件正极接触片(2-22)紧密压接在下柔性电极(2-23)下方作为电源正极,自发电组件负极接触片(2-26)紧密压接在上柔性电极(2-25)的上方作为电源负极,顶盖(2-6)与自发电组件负极接触片(2-26)紧密接触,顶盖(2-6)与金属圆柱体(2-1)之间通过卡接方式来施加压力使得电极接触片和柔性电极之间可靠电连接,并以此方式使整个PVDF堆叠组(2-24)固定于自发电组件绝缘垫(2-21)上并整体置于腔体隔板(2-2)中心位置,金属圆柱体(2-1)外包裹用于绝缘的PE材质外热缩管(2-7)后便组成了自发电组件;PVDF薄膜片是厚度28微米的柔性压电薄膜片,在PVDF薄膜片双面镀上银电极且在上侧单面涂有环氧胶作为堆叠时每层薄膜片之间的绝缘层,上柔性电极(2-25)、下柔性电极(2-23)是导电硅胶片,自发电组件正极接触片(2-22)、自发电组件负极接触片(2-26)是薄铜片,顶盖(2-6)和金属圆柱体(2-1)均由金属材料加工而成,电源负极通过顶盖(2-6)引出经金属螺钉连接到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4),电源正极通过自发电组件正极接触片(2-22)引出经金属圆柱体上的自发电组件过线孔(2-9)后到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4),实现传感器在振动监测过程中的自发电。
在本申请中,所述的敏感元件组件(2)包括晶体支撑座(2-11)、压电陶瓷晶体(2-12)、质量块(2-13)、热缩环(2-14)、上屏蔽壳(2-15)、传感绝缘垫(2-16)、绝缘环(2-17)、环氧灌封Ⅱ(2-18)、内热缩管(2-19)、传感信号过线孔Ⅰ(2-20),用于拾取被测对象振动、冲击信号的压电陶瓷晶体(2-12)为环形剪切晶体,外围由质量块(2-13)环形包裹,通过热缩环(2-14)将压电陶瓷晶体(2-12)、质量块(2-13)一起紧固在晶体支撑座(2-11)的上部,晶体支撑座(2-11)与具有传感信号过线孔Ⅰ(2-20)的上屏蔽壳(2-15)组成一个内置敏感元件的密闭内屏蔽体,屏蔽体外包裹用于绝缘的PE材质内热缩管(2-19)后便形成了敏感元件组件(2);敏感元件组件(2)外套绝缘环(2-17)后置于传感绝缘垫(2-16)之上,再由底盖(2-5)压接到下腔体(2-3)内,最后经腔体隔板(2-2)上的灌胶孔(2-10)由环氧灌封Ⅱ(2-18)对敏感元件组件(2)整体进行固封;压电陶瓷晶体(2-12)为锆钛酸铅系列的PZT-5,质量块(2-13)为高密度钨合金,热缩环(2-14)是由锡、银、铜易熔合金制成表面覆着张力大于30Mpa的低温合金环,晶体支撑座(2-11)、上屏蔽壳(2-15)均由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屏蔽体的外壳作为传感信号的负极,传感信号正极从热缩环(2-14)引出,经上屏蔽壳(2-15)上的传感信号过线孔Ⅰ(2-20)、下腔体右壁上的传感信号过线孔Ⅱ(2-8)后到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4)。
在本申请中,所述的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4)包括底部设置有PVDF堆叠组进线孔(3-5)和敏感元件进线孔(3-8)的电路屏蔽盒(3-1)、信号调理与发射电路板(3-2)、屏蔽盒上盖(3-3)、微带天线(3-4)、左侧固定螺钉(3-6)、右侧固定螺钉(3-7),信号线经传感信号过线孔Ⅰ(2-20)、传感信号过线孔Ⅱ(2-8)、敏感元件进线孔(3-8)连接至信号调理与发射电路板(3-2)右端,电源线经自发电组件过线孔(2-9)、PVDF堆叠组进线孔(3-5)连接至信号调理与发射电路板(3-2)左端,连接完成后通过左侧固定螺钉(3-6)、右侧固定螺钉(3-7)将信号调理与发射电路板(3-2)与电路屏蔽盒(3-1)一起固定于顶盖(2-6)上方,再将上置微带天线(3-4)的屏蔽盒上盖(3-3)安装于电路屏蔽盒(3-1)之上便形成在对列车进行振动监测的同时能够自发电的无线传感器;每个传感器的信号调理与发射电路板(3-2)由高阻能量收集单元、信号放大单元、信号调制单元、信号发射单元和本振信号单元组成,在对列车运行关键部件进行振动监测过程中,PVDF堆叠组(2-24)接收列车的振动能量经高阻能量收集单元转换为传感器工作所需的电能,压电陶瓷晶体(2-12)拾取列车运行关键部件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冲击信号经信号放大单元进行放大,放大后的振动、冲击信号在信号调制单元中与本振信号进行调制,调制后信号经信号发射单元进行功率放大后经微带天线(3-4)发射出去,无线信号采集装置对传感器发射的信号进行解调、滤波、数模转换、信号处理后诊断出列车运行关键部件运行状态,实现了对列车的无源无线振动监测。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在传感器内部形成对传感信号的多层屏蔽,有效抑制列车运行中的辐射电磁干扰;敏感元件采用由热缩环进行固定的环形剪切压电陶瓷晶体,解决现有列车状态监测传感器存在的温度漂移、工作温度限制的问题;通过多片柔性PVDF压电薄膜片堆叠而成的自发电组件能更好地将列车行驶过程中的振动能转换为传感器工作所需的电能,解决了现有无线传感器无法有效供电的问题;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以无线方式传输监测信号,减少了传感器安装成本且克服了传统传感器在列车上布线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总体结构框图;
图中:1. 外封装总成,2. 敏感元件组件,3. 自发电组件,4. 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1-1.传感器基座,1-2.传感器中壳,1-3.传感器上壳,1-4.环氧灌封Ⅰ,1-5.外绝缘垫,1-6.传感器安装螺纹。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敏感元件与自发电组件结构图;
图中:2-1. 金属圆柱体,2-2. 腔体隔板,2-3. 下腔体,2-4. 上腔体,2-5.底盖,2-6. 顶盖,2-7. 外热缩管,2-8. 传感信号过线孔Ⅱ,2-9. 自发电组件过线孔,2-10. 灌胶孔,2-11. 晶体支撑座,2-12. 压电陶瓷晶体,2-13. 质量块,2-14. 热缩环,2-15. 上屏蔽壳,2-16. 传感绝缘垫, 2-17. 绝缘环,2-18. 环氧灌封Ⅱ,2-19. 内热缩管,2-20. 传感信号过线孔Ⅰ,2-21. 自发电组件绝缘垫,2-22. 自发电组件正极接触片,2-23. 下柔性电极,2-24. PVDF堆叠组,2-25. 上柔性电极,2-26. 自发电组件负极接触片。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结构图;
图中:3-1. 电路屏蔽盒,3-2. 信号调理与发射电路板,3-3. 屏蔽盒上盖,3-4.微带天线,3-5. PVDF堆叠组进线孔,3-6. 左侧固定螺钉,3-7. 右侧固定螺钉,3-8. 敏感元件进线孔。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调理与发射电路板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感器仰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感器俯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感器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附图,图1是本申请的总体结构框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感器仰视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感器俯视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感器局部剖面图;图中:1是外封装总成,2是敏感元件组件,3是自发电组件,4是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1-1是传感器基座,1-2是传感器中壳,1-3是传感器上壳,1-4是环氧灌封Ⅰ,1-5是外绝缘垫,1-6是传感器安装螺纹。为克服现有列车状态监测传感器的不足:传感器监测信号易受列车运行中复杂的辐射电磁干扰,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存在温度漂移且工作温度受到限制,传感器需要外部提供工作电源,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通过有线方式传输到监测装置等;解决无源、随机编组货运列车的在线监测与传感信号传输,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列车运行监测的自发电振动冲击无线传感器。该列车运行监测的自发电振动冲击无线传感器包括外封装总成(1)、敏感元件组件(2)、自发电组件(3)、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4)四个部分,传感器内部结构形成多重屏蔽,在对设备进行振动监测的同时还可将振动能转换为电能,无需外部供电就能实现监测信号的无线传输。其中,由敏感元件组件(2)、自发电组件(3)、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4)组成的内部组件安装在传感器基座(1-1)与传感器中壳(1-2)形成的腔体内,并经环氧灌封Ⅰ(1-4)固封后由传感器上壳(1-3)密封;实现了对传感器的整体外屏蔽。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安装螺纹(1-6)旋接安装在列车运行关键部件的监测部位,敏感元件组件(2)、自发电组件(3)、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4)的负极由金属圆柱体(2-1)连通,敏感元件组件(2)、自发电组件(3)的正极分别经导线连接至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4),自发电组件(3)为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4)提供工作电源,敏感元件组件(2)拾取列车运行关键部件的振动冲击信号经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4)调理后以无线方式发射到无线信号采集装置,实现了对列车运行关键部件振动的无源无线监测。
附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敏感元件与自发电组件结构图;图中:2-1是金属圆柱体,2-2是腔体隔板,2-3是下腔体,2-4是上腔体,2-5是底盖,2-6是顶盖,2-7是外热缩管,2-8是传感信号过线孔Ⅱ,2-9是自发电组件过线孔,2-10是灌胶孔,2-11是晶体支撑座,2-12是压电陶瓷晶体,2-13是质量块,2-14是热缩环,2-15是上屏蔽壳,2-16是传感绝缘垫, 2-17是绝缘环,2-18是环氧灌封Ⅱ,2-19是内热缩管,2-20是传感信号过线孔Ⅰ,2-21是自发电组件绝缘垫,2-22是自发电组件正极接触片,2-23是下柔性电极,2-24是PVDF堆叠组,2-25是上柔性电极,2-26是自发电组件负极接触片。结合附图1,外封装总成(1)包括传感器基座(1-1)、传感器中壳(1-2)、传感器上壳(1-3)、环氧灌封Ⅰ(1-4)、外绝缘垫(1-5)、传感器安装螺纹(1-6),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安装螺纹(1-6)旋接安装在列车运行关键部件的监测部位,传感器基座(1-1)采用金属材料加工成外六角形状以便于安装,传感器中壳(1-2)采用金属材料加工成空心圆筒,形成较大的内部空间还能起到一重屏蔽作用,传感器上壳(1-3)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保证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4)的无线信号能正常传输出去,与传感器中壳(1-2)通过螺纹旋接构成传感器外壳,内部组件在可机加工陶瓷制作的外绝缘垫(1-5)上放置好后用环氧灌封Ⅰ(1-4)对内部组件进行整体固化,将内部组件可靠固定以保证传感器正常稳定工作。敏感元件组件(2)安装在由金属圆柱体(2-1)机加工而成、由底盖(2-5)压接密封的下腔体(2-3)内,形成了对敏感元件组件(2)的内屏蔽;自发电组件(3)安装在由金属圆柱体(2-1)机加工而成、由顶盖(2-6)旋接密封的上腔体(2-4)内,形成了自发电组件(3)的内屏蔽;金属圆柱体(2-1)的上腔体(2-4)、下腔体(2-3)之间设置具有灌胶孔(2-10)的腔体隔板(2-2),上腔体(2-4)的左壁上设置有自发电组件过线孔(2-9),下腔体(2-3)的右壁上设置有传感信号过线孔Ⅱ(2-8),敏感元件组件(2)、自发电组件(3)安装完成后在金属圆柱体(2-1)外加套外热缩管(2-7)并置于外绝缘垫(1-5)上。
结合附图1与附图2。自发电组件(3)包括自发电组件绝缘垫(2-21)、自发电组件正极接触片(2-22)、下柔性电极(2-23)、PVDF堆叠组(2-24)、上柔性电极(2-25)、自发电组件负极接触片(2-26),用于将振动能转换成电能为传感器供电的PVDF堆叠组(2-24)由一排列圆形PVDF压电薄膜片以旋转层压方式并联堆叠而成,通过下柔性电极(2-23)和上柔性电极(2-25)提取PVDF堆叠组(2-24)上产生的电荷,自发电组件正极接触片(2-22)紧密压接在下柔性电极(2-23)下方作为电源正极,自发电组件负极接触片(2-26)紧密压接在上柔性电极(2-25)的上方作为电源负极,顶盖(2-6)与自发电组件负极接触片(2-26)紧密接触,顶盖(2-6)与金属圆柱体(2-1)之间通过卡接方式来施加压力使得电极接触片和柔性电极之间可靠电连接,并以此方式使整个PVDF堆叠组(2-24)固定于自发电组件绝缘垫(2-21)上并整体置于腔体隔板(2-2)中心位置,金属圆柱体(2-1)外包裹用于绝缘的PE材质外热缩管(2-7)后便组成了自发电组件;PVDF薄膜片是厚度28微米的柔性压电薄膜片,在PVDF薄膜片双面镀上银电极且在上侧单面涂有环氧胶作为堆叠时每层薄膜片之间的绝缘层,上柔性电极(2-25)、下柔性电极(2-23)是导电硅胶片,自发电组件正极接触片(2-22)、自发电组件负极接触片(2-26)是薄铜片,顶盖(2-6)和金属圆柱体(2-1)均由金属材料加工而成,电源负极通过顶盖(2-6)引出经金属螺钉连接到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4),电源正极通过自发电组件正极接触片(2-22)引出经金属圆柱体上的自发电组件过线孔(2-9)后到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4),实现传感器在振动监测过程中的自发电,能更好地将列车行驶过程中的振动能转换为传感器工作所需的电能,解决了现有无线传感器无法有效供电的问题。敏感元件组件(2)包括晶体支撑座(2-11)、压电陶瓷晶体(2-12)、质量块(2-13)、热缩环(2-14)、上屏蔽壳(2-15)、传感绝缘垫(2-16)、绝缘环(2-17)、环氧灌封Ⅱ(2-18)、内热缩管(2-19)、传感信号过线孔Ⅰ(2-20),用于拾取被测对象振动、冲击信号的压电陶瓷晶体(2-12)为环形剪切晶体,外围由质量块(2-13)环形包裹,通过热缩环(2-14)将压电陶瓷晶体(2-12)、质量块(2-13)一起紧固在晶体支撑座(2-11)的上部,晶体支撑座(2-11)与具有传感信号过线孔Ⅰ(2-20)的上屏蔽壳(2-15)组成一个内置敏感元件的密闭内屏蔽体,屏蔽体外包裹用于绝缘的PE材质内热缩管(2-19)后便形成了敏感元件组件(2);敏感元件组件(2)外套绝缘环(2-17)后置于传感绝缘垫(2-16)之上,再由底盖(2-5)压接到下腔体(2-3)内,最后经腔体隔板(2-2)上的灌胶孔(2-10)由环氧灌封Ⅱ(2-18)对敏感元件组件(2)整体进行固封;压电陶瓷晶体(2-12)为锆钛酸铅系列的PZT-5,质量块(2-13)为高密度钨合金,热缩环(2-14)是由锡、银、铜易熔合金制成表面覆着张力大于30Mpa的低温合金环,晶体支撑座(2-11)、上屏蔽壳(2-15)均由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屏蔽体的外壳作为传感信号的负极,传感信号正极从热缩环(2-14)引出,经上屏蔽壳(2-15)上的传感信号过线孔Ⅰ(2-20)、下腔体右壁上的传感信号过线孔Ⅱ(2-8)后到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4);敏感元件采用由热缩环进行固定的环形剪切压电陶瓷晶体,解决现有列车状态监测传感器存在的温度漂移、工作温度限制的问题。
参见附图3、附图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结构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调理与发射电路板框图;附图3中:3-1是电路屏蔽盒,3-2是信号调理与发射电路板,3-3是屏蔽盒上盖,3-4是微带天线,3-5是PVDF堆叠组进线孔,3-6是左侧固定螺钉,3-7是右侧固定螺钉,3-8是敏感元件进线孔。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4)包括底部设置有PVDF堆叠组进线孔(3-5)和敏感元件进线孔(3-8)的电路屏蔽盒(3-1)、信号调理与发射电路板(3-2)、屏蔽盒上盖(3-3)、微带天线(3-4)、左侧固定螺钉(3-6)、右侧固定螺钉(3-7),信号线经传感信号过线孔Ⅰ(2-20)、传感信号过线孔Ⅱ(2-8)、敏感元件进线孔(3-8)连接至信号调理与发射电路板(3-2)右端,电源线经自发电组件过线孔(2-9)、PVDF堆叠组进线孔(3-5)连接至信号调理与发射电路板(3-2)左端,连接完成后通过左侧固定螺钉(3-6)、右侧固定螺钉(3-7)将信号调理与发射电路板(3-2)与电路屏蔽盒(3-1)一起固定于顶盖(2-6)上方,再将上置微带天线(3-4)的屏蔽盒上盖(3-3)安装于电路屏蔽盒(3-1)之上便形成在对列车进行振动监测的同时能够自发电的无线传感器;每个传感器的信号调理与发射电路板(3-2)由高阻能量收集单元、信号放大单元、信号调制单元、信号发射单元和本振信号单元组成,在对车关键部件进行振动监测过程中,PVDF堆叠组(2-24)接收列车的振动能量经高阻能量收集单元转换为传感器工作所需的电能,压电陶瓷晶体(2-12)拾取列车运行关键部件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冲击信号经信号放大单元进行放大,放大后的振动、冲击信号在信号调制单元中与本振信号进行调制,调制后信号经信号发射单元进行功率放大后经微带天线(3-4)发射出去,无线信号采集装置对传感器发射的信号进行解调、滤波、数模转换、信号处理后诊断出列车运行关键部件运行状态,实现了对列车的无源无线振动监测。本申请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以无线方式传输监测信号,减少了传感器安装成本且克服了传统传感器在列车上布线困难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申请公开的列车运行监测的自发电振动冲击无线传感器包括外封装总成、敏感元件组件、自发电组件、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四个部分,传感器内部结构形成多重屏蔽,在对设备进行振动监测的同时还可将振动能转换为电能,无需外部供电就能实现监测信号的无线传输。本申请在传感器内部形成对传感信号的多层屏蔽,有效抑制列车运行中的辐射电磁干扰;敏感元件采用由热缩环进行固定的环形剪切压电陶瓷晶体,解决现有列车状态监测传感器存在的温度漂移、工作温度限制的问题;通过多片柔性PVDF压电薄膜片堆叠而成的自发电组件能更好地将列车行驶过程中的振动能转换为传感器工作所需的电能,解决了现有无线传感器无法有效供电的问题;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以无线方式传输监测信号,减少了传感器安装成本且克服了传统传感器在列车上布线困难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列车运行监测的自发电振动冲击无线传感器,包括外封装总成、敏感元件组件、自发电组件、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四个部分,传感器内部结构形成多重屏蔽,在对设备进行振动监测的同时还可将振动能转换为电能,无需外部供电就能实现监测信号的无线传输;其特征是:由敏感元件组件、自发电组件、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组成的内部组件安装在传感器基座与传感器中壳形成的腔体内,并经环氧灌封Ⅰ固封后由传感器上壳密封;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安装螺纹旋接安装在列车运行关键部件的监测部位,敏感元件组件、自发电组件、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的负极由金属圆柱体连通,敏感元件组件、自发电组件的正极分别经导线连接至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自发电组件为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提供工作电源,敏感元件组件拾取列车运行关键部件的振动冲击信号经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调理后以无线方式发射到无线信号采集装置,实现了对列车运行关键部件振动的无源无线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振动冲击无线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封装总成包括传感器基座、传感器中壳、传感器上壳、环氧灌封Ⅰ、外绝缘垫、传感器安装螺纹,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安装螺纹旋接安装在列车运行关键部件的监测部位,传感器基座采用金属材料加工成外六角形状以便于安装,传感器中壳采用金属材料加工成空心圆筒,形成较大的内部空间还能起到一重屏蔽作用,传感器上壳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保证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的无线信号能正常传输出去,与传感器中壳通过螺纹旋接构成传感器外壳,内部组件在可机加工陶瓷制作的外绝缘垫上放置好后用环氧灌封Ⅰ对内部组件进行整体固化,将内部组件可靠固定以保证传感器正常稳定工作;敏感元件组件安装在由金属圆柱体机加工而成、由底盖压接密封的下腔体内,自发电组件安装在由金属圆柱体机加工而成、由顶盖旋接密封的上腔体内,金属圆柱体的上腔体、下腔体之间设置具有灌胶孔的腔体隔板,上腔体的左壁上设置有自发电组件过线孔,下腔体的右壁上设置有传感信号过线孔Ⅱ,敏感元件组件、自发电组件安装完成后在金属圆柱体外加套外热缩管并置于外绝缘垫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振动冲击无线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自发电组件包括自发电组件绝缘垫、自发电组件正极接触片、下柔性电极、PVDF堆叠组、上柔性电极、自发电组件负极接触片,用于将振动能转换成电能为传感器供电的PVDF堆叠组由一排列圆形PVDF压电薄膜片以旋转层压方式并联堆叠而成,通过下柔性电极和上柔性电极提取PVDF堆叠组上产生的电荷,自发电组件正极接触片紧密压接在下柔性电极下方作为电源正极,自发电组件负极接触片紧密压接在上柔性电极的上方作为电源负极,顶盖与自发电组件负极接触片紧密接触,顶盖与金属圆柱体之间通过卡接方式来施加压力使得电极接触片和柔性电极之间可靠电连接,并以此方式使整个PVDF堆叠组固定于自发电组件绝缘垫上并整体置于腔体隔板中心位置,金属圆柱体外包裹用于绝缘的PE材质外热缩管后便组成了自发电组件;PVDF薄膜片是厚度28微米的柔性压电薄膜片,在PVDF薄膜片双面镀上银电极且在上侧单面涂有环氧胶作为堆叠时每层薄膜片之间的绝缘层,上柔性电极、下柔性电极是导电硅胶片,自发电组件正极接触片、自发电组件负极接触片是薄铜片,顶盖和金属圆柱体均由金属材料加工而成,电源负极通过顶盖引出经金属螺钉连接到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电源正极通过自发电组件正极接触片引出经金属圆柱体上的自发电组件过线孔后到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实现传感器在振动监测过程中的自发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振动冲击无线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敏感元件组件包括晶体支撑座、压电陶瓷晶体、质量块、热缩环、上屏蔽壳、传感绝缘垫、绝缘环、环氧灌封Ⅱ、内热缩管、传感信号过线孔Ⅰ,用于拾取被测对象振动、冲击信号的压电陶瓷晶体为环形剪切晶体,外围由质量块环形包裹,通过热缩环将压电陶瓷晶体、质量块一起紧固在晶体支撑座的上部,晶体支撑座与具有传感信号过线孔Ⅰ的上屏蔽壳组成一个内置敏感元件的密闭内屏蔽体,屏蔽体外包裹用于绝缘的PE材质内热缩管后便形成了敏感元件组件;敏感元件组件外套绝缘环后置于传感绝缘垫之上,再由底盖压接到下腔体内,最后经腔体隔板上的灌胶孔由环氧灌封Ⅱ对敏感元件组件整体进行固封;压电陶瓷晶体为锆钛酸铅系列的PZT-5,质量块为高密度钨合金,热缩环是由锡、银、铜易熔合金制成表面覆着张力大于30Mpa的低温合金环,晶体支撑座、上屏蔽壳均由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屏蔽体的外壳作为传感信号的负极,传感信号正极从热缩环引出,经上屏蔽壳上的传感信号过线孔Ⅰ、下腔体右壁上的传感信号过线孔Ⅱ后到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振动冲击无线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信号调理与发射组件包括底部设置有PVDF堆叠组进线孔和敏感元件进线孔的电路屏蔽盒、信号调理与发射电路板、屏蔽盒上盖、微带天线、左侧固定螺钉、右侧固定螺钉,信号线经传感信号过线孔Ⅰ、传感信号过线孔Ⅱ、敏感元件进线孔连接至信号调理与发射电路板右端,电源线经自发电组件过线孔、PVDF堆叠组进线孔连接至信号调理与发射电路板左端,连接完成后通过左侧固定螺钉、右侧固定螺钉将信号调理与发射电路板与电路屏蔽盒一起固定于顶盖上方,再将上置微带天线的屏蔽盒上盖安装于电路屏蔽盒之上便形成在对列车进行振动监测的同时能够自发电的无线传感器;每个传感器的信号调理与发射电路板由高阻能量收集单元、信号放大单元、信号调制单元、信号发射单元和本振信号单元组成,在对列车运行关键部件进行振动监测过程中,PVDF堆叠组接收列车的振动能量经高阻能量收集单元转换为传感器工作所需的电能,压电陶瓷晶体拾取列车运行关键部件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冲击信号经信号放大单元进行放大,放大后的振动、冲击信号在信号调制单元中与本振信号进行调制,调制后信号经信号发射单元进行功率放大后经微带天线发射出去,无线信号采集装置对传感器发射的信号进行解调、滤波、数模转换、信号处理后诊断出列车运行关键部件运行状态,实现了对列车的无源无线振动监测。
CN202222294722.5U 2022-08-30 2022-08-30 列车运行监测的自发电振动冲击无线传感器 Active CN2183302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4722.5U CN218330236U (zh) 2022-08-30 2022-08-30 列车运行监测的自发电振动冲击无线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4722.5U CN218330236U (zh) 2022-08-30 2022-08-30 列车运行监测的自发电振动冲击无线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30236U true CN218330236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85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94722.5U Active CN218330236U (zh) 2022-08-30 2022-08-30 列车运行监测的自发电振动冲击无线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302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81369U (zh) 一种圆柱型电池
CN105953838B (zh) 机车牵引电机轴承在线监测用温度振动复合传感器
TW202040153A (zh) 鋰離子電池、及鋰離子電池之老化判定方法
CN111384461A (zh) 一种离子电池多参数集成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18330236U (zh) 列车运行监测的自发电振动冲击无线传感器
TW201327989A (zh) 電能供應系統及其電能供應單元
CN109781329A (zh) 一种六梁结构的六维力传感器
CN216207198U (zh) 一种汽车电池嵌入式小型数字压力传感器
CN115406680A (zh) 货运列车振动监测的自发电式无线传感器
CN218481163U (zh) 无源无线振动监测传感器
CN213363809U (zh) 用于旋转机械监测的电流型多参量传感器
CN115371795A (zh) 旋转机电设备振动监测的无源无线传感器
CN114597337B (zh) 一种电池极片以及动力电池
CN214799327U (zh) 一种抗磁悬浮电磁压电复合式能量采集器
CN112599355B (zh) 多芯组陶瓷电容器
CN214748098U (zh) 一种用于测量电容器的温度和电流的传感器
CN115235682A (zh) Mems压力传感器的封装结构及方法
CN112484785A (zh) 一种用于测量电容器的温度和电流的传感器
CN111917330A (zh) 一种基于压力能采集器的自供能传感器
CN210006801U (zh) 一种带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电池模组
CN215865476U (zh) 旋转机械振动监测用剪切型传感器
CN216559425U (zh) 一种用于高压铁塔监测的温度传感器
CN207217300U (zh) 一种多功能电容器
CN107525581A (zh) 接触网系统接触悬挂监测装置
CN112461559A (zh) 列车走行部状态监测用电流型多参量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