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05649U - 一种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05649U
CN218305649U CN202122390958.4U CN202122390958U CN218305649U CN 218305649 U CN218305649 U CN 218305649U CN 202122390958 U CN202122390958 U CN 202122390958U CN 218305649 U CN218305649 U CN 2183056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way valve
negative pressure
sustainable
compensation neg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9095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福满
江小琼
黄盼
潘莹莹
林璐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239095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056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056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056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带有吸附腔的弹性球囊,所述弹性球囊上设置有第一单向瓣膜和第二单向瓣膜,所述吸附腔内气体能通过第一单向瓣膜朝向外界流出,外界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单向瓣膜进入吸附腔内,所述第二单向瓣膜上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弹性球囊上还设有控压装置,当所述弹性球囊的负压过高时,所述控压装置连通吸附腔与外界。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增加吸引效果,同时控压装置可保持设备处于稳定的负压,防止负压过大引起患者损伤,还可以防止引流管内的残留液体返流至体内。

Description

一种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吸引是医院里常见的医疗护理操作,也是从院外到院内(120救护)、医院间或医院内不同科室间(如住院部到门诊)转运病人,社区医院、老年院及家庭病人需要负压吸引时所需配备的设备。现有临床上常用于负压引流的便携式引流球由于缺乏控压装置,不仅可能因为负压过大容易导致患者损伤,也可能随着吸引进行时,因引流容量的增加而导致设备负压过小,进而影响引流效果;同时,临床上常用的负压引流球由于未设置单向瓣膜,而容易在挤压引流球时因为正压的作用,导致引流管内的残留液体返流至体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带有吸附腔的弹性球囊,所述弹性球囊上设置有第一单向瓣膜和第二单向瓣膜,所述吸附腔内气体能通过第一单向瓣膜朝向外界流出,外界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单向瓣膜进入吸附腔内,所述第二单向瓣膜上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弹性球囊上还设有控压装置,当所述弹性球囊的负压过高时,所述控压装置连通吸附腔与外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性球囊被挤压时,第一单向瓣膜开放,从而让弹性球囊内的气体从该处漏出,与此同时第二单向瓣膜关闭,从而不会因弹性球囊内的正压导致引流管内的残留液重新返流至体内;当弹性球囊被松开时,第一单向瓣膜关闭,从而使球囊和外界气体交换停止,与此同时第二单向瓣膜则开放,吸引时因负压的作用便可引流体内的液体;通过上述操作方法能够简单快速的进行负压吸引,在救治病人时有着更好实用性,同时操作方便,同时设置有的控压装置能够保护患者,使得患者不会因为负压过大而出现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球囊还设置有引流袋,所述引流袋内形成有引流腔,所述引流袋上设置有连通外界与引流腔的引流孔,所述引流孔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可通过拆卸使得内部引流液流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动密封件即可将被吸入引流袋内引流液排出,结构简便易于使用,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袋内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形成有空气腔,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空气腔的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袋内的支撑架保证了引流袋在负压状态时,内部仍然能有空气的存在,不会因为负压而使得引流袋被压扁导致无法吸附而失效,同时连接孔能够配合引流管,使得空气腔内的空气直接连通引流管,使得在负压的情况下引流管不被引流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延伸至外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持部延伸至外界,为使用者的移动使用提供了握持的地方能够便于病人移动时,便于拿持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袋分别连接引流管与第二单向瓣膜两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球囊上设置有第三单向瓣膜,所述第三单向瓣膜上设置有连接引流袋的连接管,所述吸附腔内气体能通过第三单向瓣膜朝向外界流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性球囊被挤压时,第一单向瓣膜以及第三单向瓣膜同时开放,从而让弹性球囊内的气体从该处漏出,与此同时第二和第三单向瓣膜关闭,从而不会因弹性球囊内的正压导致引流管内的残留液重新返流至体内;当弹性球囊被松开时,第一单向瓣膜关闭,从而使球囊和外界气体交换停止,与此同时第二和第三单向瓣膜则开放,吸引时因负压的作用便可引流体内的液体;通过上述操作方法能够简单快速的进行负压吸引,在救治病人时有着更好实用性,同时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图。
图中:1、弹性球囊;2、引流管;3、第一单向瓣膜;4、第二单向瓣膜;5、引流袋;51、支撑架;52、空气腔;53、连接孔;54、握持部;55、连接管;56、第三单向瓣膜;6、密封件;7、控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带有吸附腔的弹性球囊1,弹性球囊1上设置有第一单向瓣膜3和第二单向瓣膜4,吸附腔内气体能通过第一单向瓣膜3朝向外界流出,外界气体能够通过第二单向瓣膜4进入吸附腔内,第二单向瓣膜4上设置有引流管2,弹性球囊1上还设有控压装置7,当弹性球囊1的负压过高时,控压装置7连通吸附腔与外界。
当弹性球囊1被挤压时,第一单向瓣膜3开放,从而让弹性球囊1内气体从该处漏出,与此同时第二单向瓣膜4关闭,从而不会因弹性球囊1内的正压导致引流管2内的残留液重新返流至体内;当弹性球囊1被松开时,第一单向瓣膜3关闭,从而使球囊和外界气体交换停止,与此同时第二单向瓣膜4则开放,吸引时因负压的作用便可引流体内的液体,通过引流管2深入病人口中即能进行负压吸引,同时通过密封件6将引流袋5内引流液排出,密封件6设置于弹性球囊1通过弹性球囊1即可完成负压引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弹性球囊1上设置有第三单向瓣膜56,弹性球囊1还设置有引流袋5,引流袋5内形成有引流腔,引流袋5上设置有连通外界与引流腔的引流孔,引流孔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件6,密封件6可通过拆卸使得引流液流出引流腔,并在第三单向瓣膜56上设置有连接引流袋5的连接管55,吸附腔内气体能通过第三单向瓣膜56朝向外界流出。
当弹性球囊1被挤压时,第一单向瓣膜3以及第三单向瓣膜56同时开放,与此同时第二单向瓣膜4关闭,从而让弹性球囊1内气体从漏出;当弹性球囊1被松开时,第一单向瓣膜3以及第三单向瓣膜56同时关闭,从而使球囊和外界气体交换停止,与此同时第二单向瓣膜4则开放,吸引时因负压的作用便可引流体内的液体。
控压装置7连接于弹性球囊1上,在负压过高时,空气通过控压装置7进入引流袋内,降低弹性球囊1的负压。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
引流袋5分别连接引流管2与第二单向瓣膜4两者。引流袋5内设置有支撑架51,支撑架51内形成有空气腔52,支撑架51上设置有若干连接空气腔52的连接孔53。支撑架51上还设有握持部54,握持部54延伸至外界。引流管2和连接管分别从连接孔53延伸进空气腔52内部,保证引流袋被压扁时仍然能够进行负压吸附。
当弹性球囊1被挤压时,第一单向瓣膜3开放,与此同时第二单向瓣膜4关闭,从而让弹性球囊1内气体从第一单向瓣膜3漏出;当弹性球囊1被松开时,第一单向瓣膜3关闭,从而使球囊和外界气体交换停止,与此同时第二单向瓣膜4则开放,吸引时因负压作用,首先吸引引流袋5内气体,由于引流袋5内的支撑架存在,即便引流袋5被吸扁空气腔52仍然保证负压引流作用,通过引流管2深入病人口中即能进行负压吸引,将引流液之间引入引流袋5内,之后通过密封件6将引流袋5内引流液排出,本实施例引流液不经过弹性球囊1。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6)

1.一种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带有吸附腔的弹性球囊(1),所述弹性球囊(1)上设置有第一单向瓣膜(3)和第二单向瓣膜(4),所述吸附腔内气体能通过第一单向瓣膜(3)朝向外界流出,外界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单向瓣膜(4)进入吸附腔内,所述第二单向瓣膜(4)上设置有引流管(2),所述弹性球囊(1)上还设有控压装置(7),当所述弹性球囊(1)的负压过高时,所述控压装置(7)连通吸附腔与外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球囊(1)还设置有引流袋(5),所述引流袋(5)内形成有引流腔,所述引流袋(5)上设置有连通外界与引流腔的引流孔,所述引流孔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件(6),所述密封件(6)可通过拆卸使得内部引流液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引流袋(5)内设置有支撑架(51),所述支撑架(51)内形成有空气腔(52),所述支撑架(51)上设置有若干连接空气腔(52)的连接孔(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51)上还设有握持部(54),所述握持部(54)延伸至外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引流袋(5)分别连接引流管(2)与第二单向瓣膜(4)两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球囊(1)上设置有第三单向瓣膜(56),所述第三单向瓣膜(56)上设置有连接引流袋(5)的连接管(55),所述吸附腔内气体能通过第三单向瓣膜(56)朝向外界流出。
CN202122390958.4U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装置 Active CN2183056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0958.4U CN218305649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0958.4U CN218305649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05649U true CN218305649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31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90958.4U Active CN218305649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056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05649U (zh) 一种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装置
CN202096522U (zh) 用于腹透的便携式灭菌箱
CN201643124U (zh) 吸引洗胃器
CN210844503U (zh) 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
CN204951013U (zh) 妇产科阴道分泌物提取器
CN208287286U (zh) 一种便携式医疗集液储存装置
CN207898710U (zh) 一种集固定、冲洗于一体的便携式吸痰装置
CN212662345U (zh) 一种新型吸痰器
CN209154650U (zh) 一种胃液引流袋
CN213157080U (zh) 一种应用于转运车上的重症急救装置
CN204814996U (zh) 不倒翁式闭式胸腔引流装置
CN113855089A (zh) 一种可保存的粪便取样装置
CN213047591U (zh) 一种造口袋装置
CN207871192U (zh) 可固定式引流袋
CN208301670U (zh) 一种心内科用听诊器装置
CN213852622U (zh) 一种新型简便氧气管收纳压缩袋
CN219071436U (zh) 一次性吸痰器
CN215023179U (zh) 一次性吸痰吸引器存放器
CN211796611U (zh) 一种具有隔离消毒功能的内分泌样本抽取器
CN220256946U (zh) 一种便携式透析导管固定器
CN215739900U (zh) 一种促进难愈性大创面快速愈合新型装置
CN220477609U (zh) 一种口腔气体采样装置
CN109498896A (zh) 一种无重力控制输液装置
CN215900494U (zh) 一种护理用的便携式吸痰装置
CN219836017U (zh) 一种防逆流引流管护理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