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05173U - 一种负压吸引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压吸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05173U
CN218305173U CN202222638853.0U CN202222638853U CN218305173U CN 218305173 U CN218305173 U CN 218305173U CN 202222638853 U CN202222638853 U CN 202222638853U CN 218305173 U CN218305173 U CN 218305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thick bamboo
fixedly connected
pressure section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388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琳
郭晓伟
刘莉
曹洋
何苗
肖爱思
岳轶云
杨琴
任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rmy Specialized Medical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rmy Specialized Medical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rmy Specialized Medical Center filed Critical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rmy Specialized Medical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2226388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05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05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05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吸引器,包括负压筒,负压筒后端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前端延伸至负压筒的内腔,连杆位于负压筒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活塞块,负压筒的前端连通有连通管,连通管的外侧套设有套管,套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硅胶吸附垫,硅胶吸附垫的前端面为凹面,硅胶吸附垫的前端开设有吸孔,吸孔与套管的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往外拉动连杆,使得负压筒产生负压,使得硅胶吸附垫的吸孔产生负压力,从而将牙体吸附固定,避免牙体在移动的过程中掉落。

Description

一种负压吸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科治疗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负压吸引器。
背景技术
口腔科主要开展:正畸、冷光美白、美容性修复、精工制作各类烤瓷牙,局部可摘义齿、胶托、钢托、钛合金钢托牙及各类精密附件、即刻义齿、全口义齿,同时开展牙髓病、牙周病、根尖周病、根管治疗、玻璃离子、复合树脂光固化补牙及儿童牙病的预防和治疗,颌面外科开展各类肿瘤、畸形、口腔粘液性囊肿、颌下腺囊肿、舌下腺囊肿、腮腺混合瘤摘除、对种原因引起的残冠、残根、畸形牙、阻生牙的拔除等手术。
口腔外科包括拔牙、唇颊系带修整、唇腭裂、颌面部肿瘤、创伤、炎症、种植牙等,当对患者进行自牙体移植时,需要将患者口腔内拔出的牙体使用镊子捏住,移动至需要植入的地方,但使用镊子捏住牙体,容易破坏牙周膜组织,对牙体造成损伤;当对口腔内科对患者进行嵌体粘接时,使用镊子捏住嵌体时,由于嵌体较小,容易使嵌体掉落。
综上,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压吸引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吸引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镊子捏住牙体,容易破坏牙周膜组织,对牙体造成损伤;在对口腔内科对患者进行嵌体粘接时,使用镊子捏住嵌体时,由于嵌体较小,容易使嵌体掉落等问题。
一种负压吸引器,一种负压吸引器,包括:负压筒,所述负压筒后端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前端延伸至负压筒的内腔,所述连杆位于负压筒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能够在负压筒的内腔移动,所述活动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活塞块,所述橡胶活塞块的圆周侧面与负压筒的内壁贴合且滑动连接,所述负压筒的前端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外侧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硅胶吸附垫,所述硅胶吸附垫的前端面为凹面,所述硅胶吸附垫的前端开设有吸孔,所述吸孔与套管的内部连通,所述吸孔的数量为九个。
优选的,所述连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背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负压筒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腔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能够在放置槽的内腔滑动。
优选的,所述推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后端延伸至放置槽的外部,且所述顶杆的后端与压板的正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负压筒圆周侧面后端的相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块,所述负压筒圆周侧面上设置有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负压筒,通过在负压筒内产生负压,以便对吸附固定牙体。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杆、活动板和橡胶活塞块的配合,起到了将负压筒内部的空气进行抽离的作用,从而使负压筒的内部形成负压的效果,进而做到对硅胶吸附垫提供负压动力。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套管,起到了便于更换的效果,通过套管、硅胶吸附垫和吸孔的配合,起到了便于将牙体牢牢吸附的作用,避免牙体在移动时发生掉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负压筒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负压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放置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负压筒;2、通孔;3、连杆;4、活动板;5、橡胶活塞块;6、连通管;7、套管;8、硅胶吸附垫;9、吸孔;10、压板;11、放置槽;12、弹簧;13、推板;14、顶杆;15、辅助块;16、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吸引器,包括负压筒1,负压筒1后端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2,通孔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连杆3,连杆3的前端延伸至负压筒1的内腔,连杆3位于负压筒1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4,活动板4能够在负压筒1的内腔移动,活动板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活塞块5,橡胶活塞块5的圆周侧面与负压筒1的内壁贴合且滑动连接,负压筒1的前端连通有连通管6,连通管6的外侧套设有套管7,套管7能够从连通管6拆除,便于套管7的更换,套管7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硅胶吸附垫8,硅胶吸附垫8的前端面为凹面,硅胶吸附垫8的前端开设有吸孔9,吸孔9与套管7的内部连通,吸孔9的数量为九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连杆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0,压板10的背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压板10,起到了便于推动连杆3的效果,通过设置防滑纹,起到了在按压压板10时,对压板10进行防滑的作用,避免在按压压板10时发生打滑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负压筒1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槽11,放置槽11内腔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2,弹簧1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3,推板13能够在放置槽11的内腔滑动,推板1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顶杆14,顶杆14的后端延伸至放置槽11的外部,且顶杆14的后端与压板10的正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放置槽11,起到了为弹簧12提供活动空间的作用,通过设置弹簧12,起到了能够带动顶杆14进行复位的效果,从而能够带动连杆3、活动板4和橡胶活塞块5进行复位的效果,使得压板10始终受到往外拉动的作用力,保证负压筒1内负压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推板13,起到了对顶杆14进行限位的作用,避免顶杆14从放置槽11的内腔脱离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负压筒1圆周侧面后端的相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块15,负压筒1圆周侧面上设置有刻度线16,通过设置辅助块15,起到了在拿取负压筒1时的稳定性,避免吸引器在吸附时发生掉落的情况,通过设置刻度线16,起到了便于查看负压筒1内部负压空间的效果。
具体工作原理:首先按压压板10,压板10带动连杆3向负压筒1的内腔移动,此时顶杆14会向放置槽11的内腔移动,顶杆14在向放置槽11内腔移动的同时带动推板13向放置槽11的内腔移动,推板13在放置槽11的内腔移动时对弹簧12进行挤压,使弹簧12产生形变,此时连杆3带动活动板4向负压筒1的内腔移动,活动板4在移动时带动橡胶活塞块5移动,使负压筒1内部的空气进行排出;接着将套管7套设在连通管6的表面,接着将硅胶吸附垫8放置于待吸附的牙体表面,随后松开压板10,此时弹簧12的复位弹力会带动推板13和顶杆14进行复位,即可将压板10进行复位,压板10在复位的同时带动连杆3向负压筒1的外部抽离,连杆3在向负压筒1外部抽离的同时带动活动板4和橡胶活塞块5在负压筒1的内腔移动,即可使负压筒1的内腔产生负压,此时硅胶吸附垫8会将牙体吸附在其表面;接着将负压筒1移动至需要的地方,按压压板10,压板10带动连杆3、活动板4和橡胶活塞块5向前端移动,此时负压筒1内部的负压进行释放,同时吸附在硅胶吸附垫8表面的牙体即可进行释放,从而做到将牙体移动至需要植入的地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负压吸引器,包括:负压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筒(1)后端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2),所述通孔(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连杆(3),所述连杆(3)的前端延伸至负压筒(1)的内腔,所述连杆(3)位于负压筒(1)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4),所述活动板(4)能够在负压筒(1)的内腔移动,所述活动板(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活塞块(5),所述橡胶活塞块(5)的圆周侧面与负压筒(1)的内壁贴合且滑动连接,所述负压筒(1)的前端连通有连通管(6),所述连通管(6)的外侧套设有套管(7),所述套管(7)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硅胶吸附垫(8),所述硅胶吸附垫(8)的前端面为凹面,所述硅胶吸附垫(8)的前端开设有吸孔(9),所述吸孔(9)与套管(7)的内部连通,所述吸孔(9)的数量为九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0),所述压板(10)的背面设置有防滑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筒(1)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槽(11),所述放置槽(11)内腔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3),所述推板(13)能够在放置槽(11)的内腔滑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顶杆(14),所述顶杆(14)的后端延伸至放置槽(11)的外部,且所述顶杆(14)的后端与压板(10)的正面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筒(1)圆周侧面后端的相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块(15),所述负压筒(1)圆周侧面上设置有刻度线(16)。
CN202222638853.0U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负压吸引器 Active CN218305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8853.0U CN218305173U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负压吸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8853.0U CN218305173U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负压吸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05173U true CN218305173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23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38853.0U Active CN218305173U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负压吸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051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540117A5 (zh)
JP2009513239A5 (zh)
CN218305173U (zh) 一种负压吸引器
WO2017211204A1 (zh) 一种新型气动牙挺
CN109330713A (zh) 一种整形美容颌面部固定装置
CN109259873A (zh) 一种个性化牙合面透明硅橡胶导板及其制备、辅助充填患牙的方法
CN201189213Y (zh) 牙体预备平面导板
CN205163018U (zh) 一种新型口腔检查一体式装置
CN213047388U (zh) 一种3d打印个性化隐形正畸矫治器
CN210077901U (zh) 一种隐形矫治器附件粘接辅助就位器
CN2834459Y (zh) 组合式多功能挡舌板
CN201275154Y (zh) 一次性吸唾器头
CN202960815U (zh) 牙科临床吸除唾液限制舌位的咬合垫
CN210749570U (zh) 一种能够改善隐形矫治器模板厚度的牙颌模型产品
CN209770571U (zh) 一种口内吸唾支撑器
CN206239549U (zh) 一种多功能牙托
CN217611474U (zh) 一种隐形矫治器附件粘接压紧器
CN201131734Y (zh) 装有牙托垫的钳形开口器
CN214857670U (zh) 口腔隐形矫治附件粘接模板的咬合就位装置
CN111437049A (zh) 附双导板隐形矫治器
CN208625653U (zh) 口腔开口器
CN109771062A (zh) 一种口腔科手术器械
CN111973294B (zh) 隐形矫治器摘取器
CN219516654U (zh) 3d打印口腔保护模具
CN213607081U (zh) 一种便利型高效吸唾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