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82980U -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82980U
CN218282980U CN202222446065.1U CN202222446065U CN218282980U CN 218282980 U CN218282980 U CN 218282980U CN 202222446065 U CN202222446065 U CN 202222446065U CN 218282980 U CN218282980 U CN 218282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removal
dust
electronic product
dust removing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460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其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44606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82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82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82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包括有座体,所述座体之上成型有若干侧板若干所述侧板界定出用以收容所述电子产品并防止其周向移动的定位槽,所述座体之上还成型有用于固定保护膜的定位件,还包括有,除尘结构,所述除尘结构设置于任意一个侧板之上,所述除尘结构与电子产品屏幕相互接触后,往复移动用以清除电子产品屏幕之上的灰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膜装置能够实现对电子产品屏幕的除尘,并且能够及时的将电子产品与保护膜进行定位,从而方便进行贴膜,并提高贴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的辅助贴膜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电子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并且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电子产品的身影。像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阅读器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以及使用。
为了防止电子产品的屏幕被刮花或者损坏,通常会在电子产品的屏幕之上贴装有一层保护膜,从而对电子产品的屏幕进行保护。在市场上,出现了多种用于保护平面的保护膜,但是,目前在进行保护膜的贴装工作的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对保护膜与电子产品进行对齐、除尘等过程,然而上述的过程需要较为熟练的技巧,否则会出现定位不准、存在气泡等多种问题出现,因此,市面之上出现了众多用来辅助贴膜的贴膜工具,通常采用的是,一个框体将电子产品进行定位,同时,将保护膜装设在框体之上,从而能够将保护膜与电子产品的屏幕实现对齐,在此状态之下将保护膜贴装在电子产品的屏幕上面,从而方便用户自己进行贴膜。然而,在贴膜整个过程中,对于电子产品屏幕之上灰尘的清除一直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的贴膜装置之上仅仅是用于对电子产品以及保护膜的对齐,并不能直接的对电子产品之上的灰尘进行清除。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工具用于对电子产品屏幕之上的灰尘进行清除,随后将保护膜与电子产品屏幕进行对齐,进而将保护膜贴装在电子产品的屏幕之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具有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能够对电子产品屏幕之上的灰尘进行清除,并且随后将保护膜与电子产品屏幕进行相互对齐,从而将保护膜装裱的电子产品的屏幕之上。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包括有座体,所述座体之上成型有若干侧板若干所述侧板界定出用以收容所述电子产品并防止其周向移动的定位槽,还包括有,
除尘结构,所述除尘结构设置于任意一个侧板之上,所述除尘结构与电子产品屏幕相互接触后,往复移动用以清除电子产品屏幕之上的灰尘。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结构之上设置有由软性材料构成的除尘件。
进一步的,任意一个侧板顶面之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除尘件为长型棒状结构,并嵌入所述安装槽之内。
进一步的,任意一个侧板顶面之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除尘结构还包括有一骨架板,所述骨架板卡接于所述安装槽之内,所述除尘件为片状结构,且包覆在所述骨架板表面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件为片状结构,且包覆在任意一个侧板表面之上。
进一步的,包覆有所述除尘件的侧板之上成型有凸起部。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具有圆弧轮廓。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定位槽的边沿处设置有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结构包括有转动连接在任意一个所述侧板之上的除尘辊,且所述除尘辊圆周表面之上设置有胶水层。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辊两端设置有转轴,与所述除尘辊相适配的侧板之上开设有供两个所述转轴穿设其内并转动配合的转孔,且至少一个转孔之上开设有供所述转轴卡入所述转孔的入口,且所述入口的宽度小于所述转轴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除尘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通过在在侧板之上设置有除尘结构,从而在将该除尘结构在电子产品屏幕之上滑动能够将屏幕上面的灰尘进行清除,同时,由于是将除尘结构设置在构成定位槽的侧板之上,从而使得,在除尘结构在屏幕的一端向另一端进行滑动的之后,定位槽与电子产品大体实现对其,从而将贴膜装置在向下方金向盖合,方便将电子产品扣合在定位槽之内,并将其与预先装设在其内的保护膜进行对其,从而方便将保护膜贴装在电子产品屏幕之上;由上述可以了解,贴膜装置在将电子产品屏幕之上的灰尘进行清除之后,能够便捷及时的将电子产品与保护膜完成对齐,从而能够方便进行保护膜的装裱。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贴膜装置,结构简单,且具有除尘、对齐的功能,能够提高贴膜的效率的情况之下,还能够将贴膜工序中的零部件减少,提高贴膜效率,进一步满足用户需求。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贴膜装置、保护膜以及电子产品组装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贴膜装置、保护膜以及电子产品组装在一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贴膜装置、保护膜以及电子产品组装在一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涉及的贴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涉及的贴膜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涉及的贴膜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涉及的贴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涉及的贴膜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涉及的贴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涉及的贴膜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在进行贴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贴膜装置之上的除尘结构预先对电子产品300屏幕之上的灰尘进行清除,随即将保护膜200与电子产品300屏幕对其,从而将两个相互对其并相互贴合。
如图1-3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贴膜装置包括有一个座体100,该座体100之上成型有若干侧板110,且若干侧板110圈定出一个用于收容电子产品300并且对其进行限位防止周向移动的定位槽10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侧板110的内侧对电子产品300的侧面相互接触之后从而对其进行限位,进而将其固定在定位槽101之内。在座体100之上还成型有定位件用于将保护膜200装设在座体100之后。如图2-3所示,在座体之上还具有用于对保护膜进行安装的定位件,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为若干成型在座体100之上的柱体,且若干柱体环绕定位槽101设置有,从而使得在将保护膜200装设在固定件111之上后能够与定位槽101相互对应,从而与收容在定位槽101之内的电子产品300的屏幕相互对齐。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保护膜200为至少三层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保护层、膜主体、离型层,其中膜主体为钢化膜,离型层粘接在膜主体与电子产品300屏幕的贴合面之上并对其进行防护,在需要进行将膜主体进行贴装在电子产品300屏幕之时,预先将离型层在膜主体之上撕掉;保护层贴装在膜主体背离电子产品300的表面之上,并且在保护层周沿成型有向外部方向凸出的侧翼同时在其上开设有与定位件相互对应的孔位201,也就是说,保护膜200通过保护层之上的孔位201装设在定位件之上,即,装设在贴膜装置之上,同时,在装设于座体100之上的保护膜200与定位槽101相互对应,进而能够与收容在定位槽101之内的电子产品300屏幕相互对其;能够理解的是,在对贴膜装置进行设计生产之时,对于侧板110所界定出的定位槽101的形状和尺寸设计是以相应的电子产品300形状和型号为参照物进行设置,从而能够将相应的电子产品300收容并定位在其内,通过对定位件位置的设计以及保护膜200之上侧翼的尺寸以及孔位201的相对位置的设计,能够使得在将保护膜200通过孔位201与定位件的配合方式装设在贴膜装置之上,同时还能够使得保护膜200与位于定位槽101之内的电子产品300屏幕相互对齐。
在另一种结构的贴膜装置中,用于对保护膜进行固定的固定件为与保护层进行粘接的平面(图中未示出),例如,座体为盖体结构,固定件为盖体之上的定位槽的底面,通过粘接的方式将保护膜粘接在座体之上,从而将保护膜进行安装;在另一实施例中,定位件为开设在侧板之上的卡槽,在在保护层的侧翼之上装设有与卡槽相互卡接的卡块,通过卡接的方式,将保护膜与座体进行安装。
如图3所示,在任意一个侧板110之上设置有除尘结构,在除尘结构与电子产品300屏幕相互接触之后,通过往复移动从而将电子产品300屏幕之上的灰尘进行清除。
在使用的过程中,预先将保护膜200装设在贴膜装置之上,此时,将贴膜装置设置有除尘结构的一侧板110与电子产品300屏幕相互接触,并且将贴膜装置自电子产品300屏幕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进行推动,也就是使得与电子产品300屏幕相互接触的除尘结构自屏幕的一端向另一端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将电子产品300屏幕之上的灰尘刮除,在设置有除尘结构的侧板110滑动至电子产品300屏幕的另一端端部之时,由侧板110所圈定的定位槽101恰与电子产品300相互对置,进而将其盖合在电子产品300之上,从而将电子产品300装设在定位槽101之内,且与预先装设在贴膜装置之上的保护膜200相互对齐,通过将保护膜200朝向电子产品300方向进行按压,使得保护膜200中的膜主体与电子产品300屏幕表面相互接触,进而能够将膜主体装裱在电子产品300的屏幕之上。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实例中,贴膜装置为框体的结构,定位槽101成型于框体的一侧,保护膜200装设在另一侧,在将电子产品300盖合在框体的定位槽101之内时,能够将电子产品300屏幕与保护膜200进行对其。能够想到的是,贴膜装置同样可以是盖体结构,定位槽101成型在盖体结构的一侧面,保护膜200装设在定位槽101的底部,在将盖体盖合在电子产品300之上时,能够将电子产品300与保护膜200相互对其。以上列举两种结构方式,但并限制上述两种以外的结构。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除尘结构上设置有一个由软性材料构成的除尘件120,在通过除尘件120直接与电子产品300屏幕直接接触,并且在除尘件120沿电子产品300屏幕一端向另一端方向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对电子产品300屏幕之上的灰尘进行清除,由于除尘件120由软性材料构成,从而在沿电子产品300滑动的过程中其摩擦力较小,对屏幕的损伤较小,并且在滑动的过程中能够将位于电子产品300屏幕之上的灰尘刮除。
在本实施例中,构成除尘件120的软性材料可以由常见的布料、海绵、皮革、皮料、纤维、泡棉、毛刷等,上述材料质地柔软,能够通过由上述材料制成的除尘件120在沿电子产品300滑动的过程中将屏幕之上的灰尘进行清除。当然,值得说明的是,上述所列举的为不完全的材料实例,其他具有柔软的材料同样为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进一步的,如图4-5所示,位于侧板110的顶面之上开设有一个安装槽112,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12的长度方向与侧板110的长度方向相同,大体与侧板110的长度相同,同时,除尘结构包括有一个卡接在安装槽112之内的骨架板121,且除尘件120为片状结构,并包覆在骨架板121的表面之上,上述片状结构的除尘件120可以通过粘接、熔接等方式包覆在骨架板121之上。在使用的过程中,在将除尘结构自屏幕一端向另一端方向进行滑动的过程中,除尘件120与屏幕相互接触并沿屏幕滑动,从而将屏幕之上的灰尘刮除。此时,骨架板121可以在安装槽112之内通过卡接的方式可拆的连接,从而使得,能够方便对进行对骨架板121的拆装,一边对包覆在其上的除尘件120进行清洗,或者直接将包覆有除尘件120的骨架板121进行更换。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是对除尘结构的形式进行设计,其余与上述相同,如图6所示,其中除尘件120同样为片状结构,且直接包覆在任一个侧板110的表面之上,从而能够在侧板110在沿电子产品300屏幕进行滑动的过程中,使得包覆在侧板110表面之上的除尘件120与屏幕直接接触,对屏幕之上的灰尘进行清除;由于除尘件120直接包覆在侧板110表面之上,能够减少对贴膜装置加工的工序,减少生产的成本。
进一步的,在包覆有除尘件120的侧板110顶部或者远离定位槽101的侧面之上一凸起部112,如图6所示,在将除尘件120包覆在侧板110之上后,使得凸起部112能够更便捷的与电子产品300的表面相互接触并在屏幕上面滑动,用于对屏幕之上的灰尘进行清除。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凸起部112之上设置有圆弧轮廓,从而能够使得凸起部112在沿电子产品300屏幕相互接触之时,不会对电子产品300的屏幕造成损伤。另一中改进,是在凸起部112原来定位槽101的边沿处设置有倒角,同样起到上述的作用。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是对除尘结构的另一种设计,其余与上述相同,如图7-8所示,任意一个侧板110顶面之上开设有安装槽112,安装槽112长度尺寸与侧板110的长度尺寸大体相同,除尘件120为长型棒状结构,并嵌入安装槽112之内,从而装设在安装槽112之内,在将侧板110沿电子产品300屏幕的一端向另一端滑动的过程中,嵌入安装槽112之内的除尘件120与屏幕相互接触,进而将屏幕之上的灰尘清除。
实施例四
在本实施例中,是对除尘结构的另一种设计,其余部分与上述相同,如图9-11所示,除尘结构包括有一个转动连接在任意一个侧板110之上的除尘辊123,并且除尘辊123的圆周便面之上设置胶水层。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连接在侧板110之上的除尘辊123,其长度尺寸同与之对应的侧板110的长度尺寸大体相同,能够在将除尘辊123在电子产品300屏幕之上进行滚动的过程中,将屏幕之上的灰尘沾粘,从而将其清除。
如图10-11所示,除尘辊123的两端设置有转轴124,同时,与除尘辊123相适配的侧板110之上开设有供两个转轴124穿设在其内并构成转动配合的转孔113,并且在至少一个转孔113之上开设有供转轴124卡入转孔113的入口114,其中入口114的宽度小于转轴124的直径,以便将转轴124限制在转孔113之内。在将除尘辊123装设在侧板110之上时,转轴124卡入入口114的过程中,通过入口114的弹性变形,卡入转孔113之内,从而完成安装,同时,转轴124通过该入口114与转孔113实现拆除,能够方便对除尘辊123的拆卸和安装。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包括有座体,所述座体之上成型有若干侧板若干所述侧板界定出用以收容电子产品并防止其周向移动的定位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除尘结构,所述除尘结构设置于任意一个侧板之上,所述除尘结构与电子产品屏幕相互接触后,往复移动用以清除电子产品屏幕之上的灰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结构之上设置有由软性材料构成的除尘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侧板顶面之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除尘件为长型棒状结构,并嵌入所述安装槽之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侧板顶面之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除尘结构还包括有一骨架板,所述骨架板卡接于所述安装槽之内,所述除尘件为片状结构,且包覆在所述骨架板表面之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件为片状结构,且包覆在任意一个侧板表面之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覆有所述除尘件的侧板之上成型有凸起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具有圆弧轮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定位槽的边沿处设置有倒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结构包括有转动连接在任意一个所述侧板之上的除尘辊,且所述除尘辊圆周表面之上设置有胶水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辊两端设置有转轴,与所述除尘辊相适配的侧板之上开设有供两个所述转轴穿设其内并转动配合的转孔,且至少一个转孔之上开设有供所述转轴卡入所述转孔的入口,且所述入口的宽度小于所述转轴直径。
CN202222446065.1U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 Active CN218282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46065.1U CN218282980U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46065.1U CN218282980U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82980U true CN218282980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15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46065.1U Active CN218282980U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82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44394B2 (en) Mobile telephone case
JP5177608B2 (ja) 保護シートの装着構造体
CN218282980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贴膜装置
KR101563712B1 (ko) 휴대폰 화면보호필름 구조체
KR102599081B1 (ko) 폴더블 전자 기기의 디스플레이부 프로텍터 부착 장치 및 폴더블 전자 기기의 디스플레이부 프로텍터 부착키트
CN206663941U (zh) 贴光学膜压版工具
CN107932059B (zh) 一种手机整机再制造工艺
KR20220075976A (ko) 만능 보호필름 부착장치
KR102170009B1 (ko) 액정보호필름의 부착방법
KR101495075B1 (ko) 기능성 필름을 갖는 액정보호필름 구조체
CN217834734U (zh) 一种滑动稳定的活动式贴膜装置
CN110807446A (zh) 一种指纹模组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JP7054941B2 (ja) 保護部材取り付け装置及び保護部材取り付け方法
CN218804011U (zh) 一种能够适配多种型号的电子产品的贴膜装置
CN214986345U (zh) 一种贴膜定位器
CN218401160U (zh) 电子终端辅助贴膜装置及电子腕表套件
KR101462888B1 (ko) 보호테이프캐리어와 보호테이프 부착용 지그
CN219044434U (zh) 一种手机屏幕保护膜可调贴膜工具
CN218401146U (zh) 一种集支架与保护壳于一体的贴膜器
CN218858805U (zh) 一种手机贴膜万能工装
CN218144957U (zh) 一种便于更换底板胶条的膜切机
KR20140004981U (ko) 모바일기기용 보호케이스
CN216267609U (zh) 手机贴膜器
CN218317537U (zh) 手表贴膜器
CN220663157U (zh) 一种贴膜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