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9439U - 一种主动式通风结构和主动式通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动式通风结构和主动式通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69439U
CN218269439U CN202222481772.4U CN202222481772U CN218269439U CN 218269439 U CN218269439 U CN 218269439U CN 202222481772 U CN202222481772 U CN 202222481772U CN 218269439 U CN218269439 U CN 218269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air
air supply
supply unit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8177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俊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orto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orto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orto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orto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8177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69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69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694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动式通风结构和主动式通风系统,安装于凸窗结构的内部,其包括支撑单元、送风单元、过滤单元、滤风单元以及调节单元。其中,支撑单元安装于凸窗结构的内部;送风单元的底端与支撑单元的顶端连接;过滤单元嵌设于送风单元的第一端;滤风单元嵌设于凸窗结构的室内侧,并与送风单元的第二端对应设置;调节单元的第一端设置于送风单元的内部,调节单元的第二端设置于凸窗结构的室内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室内墙体上设置排风结构,从而排风结构和主动式通风结构能够在室内形成循环气流,便于对室内进行通风。

Description

一种主动式通风结构和主动式通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主动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式通风结构和主动式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住宅品质的提升需求越来越高,住户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住户对新风的需求也越来越关注。此外,在现有住宅设计中,因为观念、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住户很少在住宅中布置新风系统,所以在夏季和冬季生活中,受天气因素,室内长期密闭,从而导致室外空气无法进入到室内。而空调系统又需要在长期密闭的空间中使用,继而使得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也会导致其他各种有害病菌蔓延生长,加重呼吸道功能下降,引起一些常见病毒、细菌的滋生。最后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因此越接近地面,室内空气的含氧量就越低,且在房间内内住户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1.3米以下的空间内活动和休息,从而在室内空间长时间不通风的情况下,也会影响室内住户的健康生活
现有住宅中安装的新风机绝大多数为顶部安装,并采用风管送风,由于需要安装排风管或送风管,从而导致本身建造成本较高;且在使用风管送风的情况下,由于新风机安装于室内房间的顶部,且风管送风通常只送不排,从而难以在室内空间形成气流,室内循环较慢,继而导致不易排出室内空间下方的气体;此外送风管道一般安装于吊顶/天花板的上方,所以在管道和接口出现渗漏的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打开吊顶进行维修,这无疑增加了工作人员的维修难度。
目前,针对现有技术中住宅内采用顶端风管送风导致建造成本较高、室内循环较慢以及在损坏时需要打开吊顶/或天花板导致增加了工作人员的维修难度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主动式通风结构和主动式通风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住宅内采用顶端风管送风导致建造成本较高、室内循环较慢以及在损坏时需要打开吊顶/或天花板导致增加了工作人员的维修难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种主动式通风结构,安装于凸窗结构的内部,所述主动式通风结构包括:
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安装于所述凸窗结构的内部;
送风单元,所述送风单元的底端与所述支撑单元的顶端连接,所述送风单元用于向所述凸窗结构的室内侧输送新风;
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嵌设于所述送风单元的第一端,所述过滤单元用于对进入所述送风单元内部的气体进行过滤;
滤风单元,所述滤风单元嵌设于所述凸窗结构的室内侧,并与所述送风单元的第二端对应设置,所述滤风单元用于对所述送风单元输送的新风进行分散;
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送风单元的内部,所述调节单元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凸窗结构的室内侧,所述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送风单元的风量。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包括:
承托元件,所述承托元件设置于所述凸窗结构的内部,所述承托元件的顶端与所述送风单元的底端连接,所述承托元件用于支撑所述送风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
减震元件,所述减震元件设置于所述承托元件的顶端,并位于所述承托元件和所述送风单元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单元包括:
外壳元件,所述外壳元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的顶端,所述外壳元件的底端与所述支撑单元的顶端连接;
电机元件,所述电机元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元件的内部,并与所述调节单元电性连接;
风扇元件,所述风扇元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元件的内部,且套设所述电机元件设置;
传动元件,所述传动元件设置于所述风扇元件的顶端,且所述传动元件的外周边缘与所述风扇元件连接,所述传动元件的中部与所述电机元件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传动元件用于在所述电机元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风扇元件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元件包括:
送风外壳,所述送风外壳的底端与所述支撑单元的顶端连接;
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送风外壳的第一端,用于安装所述过滤单元;
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送风外壳的第二端,用于向所述凸窗结构的室内侧输送新风。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元件包括:
两连接板,两所述连接板均套设所述电机元件的输出轴设置,并上下间隔设置,且位于上方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传动元件连接;
若干扇叶,若干所述扇叶沿两所述连接板的周向间隔且水平倾斜设置于两所述连接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单元包括:
第一过滤元件,所述第一过滤元件嵌入于所述送风单元的第一端;
第二过滤元件,所述第二过滤元件嵌设于所述送风单元的第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元件靠近室内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滤风单元包括:
滤风元件,所述滤风元件嵌设于所述凸窗结构的室内侧,用于对所述送风单元输送的新风进行分散;
导向元件,所述导向元件嵌设于所述凸窗结构的室内侧,并位于所述滤风元件远离所述送风单元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单元包括:
调节元件,所述调节元件设置于所述送风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送风单元电性连接;
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设置于所述凸窗结构的室内侧,并与所述调节元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式通风结构还包括:
保温单元,所述保温单元嵌设于所述凸窗结构的室内侧,并套设所述送风单元的出风口设置,所述保温单元位于所述送风单元和所述滤风单元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单元包括:
保温元件,所述保温元件嵌设于所述凸窗结构的室内侧,并套设所述送风单元的出风口设置;
两连接元件,两所述连接元件对应设置于所述保温元件的两端,且对应与所述凸窗结构的两侧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式通风结构还包括:
防雨单元,所述防雨单元设置于所述凸窗结构的室外侧,用于避免雨水进入所述凸窗结构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主动式通风系统,包括:
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主动式通风结构,所述主动式通风结构安装于凸窗结构,用于向室内输送新风;
排风结构,所述排风结构安装于室内墙体,用于将气体从所述室内墙体的室内侧抽送到所述室内墙体的室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结构包括:
外罩单元,所述外罩单元嵌设于所述室内墙体的室外侧;
套管单元,所述套管单元套设于所述室内墙体的内部设置,且所述套管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外罩单元连接;
电机单元,所述电机单元安装于所述套管单元的内部;
叶片单元,所述叶片单元安装于所述套管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电机单元的输出轴连接;
滤芯单元,所述滤芯单元嵌设于所述套管单元的第二端;
内罩单元,所述内罩单元设置于所述室内墙体的室内侧,并与所述套管单元的第二端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罩单元包括:
第一盖板元件,所述第一盖板元件设置于所述室内墙体的室外侧;
第三过滤元件,所述第三过滤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元件的内部;
套筒元件,所述套筒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元件朝向墙体的一侧,并套设所述第三过滤元件设置,用于与所述套管单元的第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单元包括:
套管元件,所述套管元件套设于所述室内墙体的内部,所述套管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外罩单元连接;
贴板元件,所述贴板元件设置于所述套管元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内罩单元连接;
安装槽元件,所述安装槽元件开设于所述贴板元件的侧壁,并围绕所述套管元件的第二端设置,用于安装所述滤芯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内罩单元包括:
第二盖板元件,所述第二盖板元件设置于所述室内墙体的室内侧,并与所述套管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第四过滤元件,所述第四过滤元件嵌设所述第二盖板元件设置,并与所述滤芯单元相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主动式通风结构,通过送风单元将凸窗结构室外侧的气体抽送到凸窗结构的室内侧,从而形成主动式通风,并通过将送风单元安装于凸窗结构的内部,从而无需铺设管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住宅内采用顶端风管送风导致建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2)通过过滤单元能够对进入凸窗结构室内侧的气体进行过滤,从而避免外界粉尘进入室内;
(3)通过滤风单元对送风单元输送到室内的气体进行过滤和调节,从而能够对进入凸窗结构室内侧的气体的流向进行改变,继而便于在室内不同方向形成气流;
(4)通过凸窗结构的室内侧设置有保温单元,从而能够提高凸窗结构和主动式通风结构的保温能力;
(5)通过凸窗结构的室外侧设置有防雨单元,从而避免雨水进入凸窗结构的内部,提高了送风单元的安全性;
(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室内墙体上设置排风结构,从而排风结构和主动式通风结构能够在室内形成循环气流,便于对室内进行通风,且排风结构也不用安装于天花板的上方,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住宅内采用顶端风管送风导致建造成本较高、室内循环较慢以及在损坏时需要打开吊顶/或天花板导致增加了工作人员的维修难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式通风结构的安装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式通风结构的安装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式通风结构的俯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式通风结构的局部结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单元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式通风系统的安装风向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风结构的爆炸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100、主动式通风结构;
110、支撑单元;111、承托元件;112、减震元件;
120、送风单元;121、外壳元件;1211、送风外壳;1212、进风口;1213、出风口;122、电机元件;123、风扇元件;1231、连接板;1232、扇叶;124、传动元件;
130、过滤单元;131、第一过滤元件;132、第二过滤元件;
140、滤风单元;141、滤风元件;142、导向元件;
150、调节单元;151、调节元件;152、开关元件;
160、保温单元;161、保温元件;162、连接元件;
170、防雨单元;
200、凸窗结构;
300、排风结构;
310、外罩单元;311、第一盖板元件;312、第三过滤元件;313、套筒元件;
320、套管单元;321、套管元件;322、贴板元件;323、安装槽元件;
330、电机单元;
340、叶片单元;
350、滤芯单元;
360、内罩单元;361、第二盖板元件;362、第四过滤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动式通风结构,安装于凸窗结构200的内部,主动式通过结构包括支撑单元110、送风单元120、过滤单元130、滤风单元140以及调节单元150。其中,支撑单元110安装于凸窗结构200的内部,用于安装送风单元120;送风单元120安装于凸窗结构 200的内部,且送风单元120的底端与支撑单元110的顶端连接,送风单元120用于将凸窗结构200 室外侧的气体抽送到凸窗结构200的室内侧,以向凸窗结构200的室内侧输送新风;过滤单元130 嵌设于送风单元120的第一端,过滤单元130用于对进入送风单元120内部的气体进行过滤;滤风单元140嵌设于凸窗结构200的室内侧,并与送风单元120的第二端对应设置,滤风单元140用于对送风单元120输送的新风进行分散,并改变新风进入凸窗结构200室内侧气体的流向;调节单元 150的第一端设置于送风单元120的内部,调节单元150的第二端设置于凸窗结构200的室内侧,调节单元150用于调节送风单元120输送到凸窗结构200的室内侧的风量。
其中,凸窗结构200的室内侧与室内连通,并安装有滤风单元140,凸窗结构200的室外侧与外部连通,用于便于外界气体进入到凸窗结构200的内部。
其中,支撑单元110用于安装支撑送风单元120,以使送风单元120能够向凸窗结构200的室内侧输送气体。
其中,调节单元150用于调节送风单元120的送风量。
具体地,在向凸窗结构200的室内侧输送新风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单元150开启送风单元120,并调节送风单元120的送风量,从而送风单元120将凸窗结构200室外侧的气体抽送到凸窗结构200的室内侧,以改变室内的空气质量。
如图2所示,支撑单元110包括承托元件111,承托元件111设置于凸窗结构200的内部,承托元件111的顶端与送风单元120的底端连接,用于安装支撑送风单元120,以调节送风单元120 的高度,继而便于送风单元120能够向凸窗结构200的室内侧输送新风。
其中,承托元件111为承托钢架。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承托元件111为长方体框架,用于支撑送风单元120。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承托元件111通过若干调向螺丝与送风单元120的底端连接,从而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调向螺丝调节送风单元120的位置或高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单元110还包括减震元件112,减震元件112设置于承托元件111 的顶端,并位于承托元件111和送风单元120之间,用于对送风单元120进行减震缓冲,避免送风单元120工作后发生震动,导致长时间使用下损坏送风单元120的外壳或损坏送风单元120的内部器件。
其中,减震元件112为减震垫,如橡胶垫。
如图3~5所示,送风单元120包括外壳元件121、电机元件122、风扇元件123以及传动元件 124。其中,外壳元件121设置于支撑单元110的顶端,外壳元件121的底端与支撑单元110的顶端连接,用于安装电机元件122、风扇元件123和传动元件124;电机元件122设置于外壳元件121 的内部,并与调节单元150电性连接,用于带动传送元件进行转动;风扇元件123设置于外壳元件 121的内部,且套设电机元件122的输出轴设置,用于在传动元件124的带动下将凸窗结构200室外侧的气体输送到凸窗结构200的室内侧;传动元件124设置于风扇元件123的顶端,且传动元件 124的外周边缘与风扇元件123连接,传动元件124的中部与电机元件122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传动元件124用于在电机元件122的驱动下带动风扇元件123转动。
其中,外壳元件121设置于承托元件111的顶端,且外壳元件121的底端与承托元件111的顶端固定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元件121和承托元件111之间设置有减震元件112。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送风单元120还包括若干耳元件和若干螺栓元件,若干耳元件设置于外壳元件121的四外侧壁;若干螺栓元件对应设置于若干耳元件,并分别与承托元件111的顶端螺纹连接。
其中,耳元件为带有连接孔的连接耳。
其中,螺栓元件为调向螺栓。
其中,电机元件122为无刷电机,用于带动传动元件124进行转动。
其中,传动元件124为圆形传动板,用于随电机元件122进行转动。
如图5所示,外壳元件121包括送风外壳1211、进风口1212以及出风口1213。其中,送风外壳1211的底端与支撑单元110的顶端连接,用于安装电机元件122、风扇元件123和传动元件124;进风口1212开设于送风外壳1211的第一端,用于安装过滤单元130;出风口1213设置于送风外壳1211的第二端,用于向凸窗结构200的室内侧输送新风。
其中,送风外壳1211为方形外壳,并固定设置于承托元件111的顶端。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送风外壳1211和承托元件111之间设置于减震元件112。
其中,进风口1212用于使风扇元件123将送风外壳1211外部的气体抽送到外壳元件121的内部。
其中,进风口1212为进风入口。
其中,进风口1212的纵截面可以设置为方形,如长方形或正方形。
其中,出风口1213用于风扇元件123将送风外壳1211内部的气体输送到凸窗结构200的室内侧。
其中,出风口1213可以为出风管道。
如图5所示,风扇元件123包括两连接板1231和若干扇叶1232。其中,两连接板1231均套设电机元件122的输出轴设置,并上下间隔设置,且位于上方的连接板1231与传动元件124连接;若干扇叶1232沿两连接板1231的周向间隔且倾斜设置于两连接板1231之间,用于将送风外壳1211 外部的气体抽送到送风外壳1211的内部,并将送风外壳1211内部的气体抽送到出风口1213。
其中,连接板1231为圆环形板件。
其中,扇叶1232在水平方向上倾斜设置于两连接板1231之间。
具体地,在电机元件122转动的情况下,电机元件122能够带动传动元件124进行转动,继而传动元件124带动连接板1231进行转动,连接板1231带动若干扇叶1232进行转动,若干扇叶1232 转动能够向出风口1213输送新风。
如图3所示,过滤单元130包括第一过滤元件131和第二过滤元件132。其中,第一过滤元件 131嵌入于送风单元120的第一端,用于对进入送风单元120的气体进行过滤;第二过滤元件132 嵌设于送风单元120的第一端,并位于第一过滤元件131靠近室内的一侧。
具体地,第一过滤元件131和第二过滤元件132均嵌设于进风口1212的内部。
其中,第一过滤元件131为粉尘过滤网。
其中,第二过滤元件132为PM2.5过滤网。
通过第一过滤元件131和第二过滤元件132对进入进风口1212的气体进行过滤,从而能够提高输入到室内的空气质量,避免外界粉尘浓度较高的气体进入室内。
如图3所示,滤风单元140包括滤风元件141和导向元件142。其中,滤风元件141嵌设于凸窗结构200的室内侧,用于对进入凸窗结构200室内侧的气体进行过滤;导向元件142嵌设于凸窗结构200的室内侧,并位于滤网元件远离送风单元120的一侧,用于改变送风单元120输送到凸窗结构200室内侧的风向。
其中,滤风元件141为室内滤风网。
其中,导向元件142为室内导向百叶。
通过滤风元件141对送风单元120输送的新风进行打散过滤,并通过导向元件142改变新风的方向,从而便于新风通过导向元件142均匀地进入室内,并在室内形成气流。
如图3所示,调节单元150包括调节元件151和开关元件152。其中,调节元件151设置于送风单元120的内部,并与送风单元120电性连接,用于调节送风单元120的功率;开关元件152 设置于凸窗结构200的室内侧,并与调节元件151电性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调节元件151,或通过调节元件151调节送风单元120的送风功率。
具体地,调节元件151与电机元件122电性连接,用于驱动电机元件122的转动速度,继而调节风扇元件123的转动速度。
其中,调节元件151为风量调节器,并与电机元件122电性连接,用于调节电机元件122的转动速度。
其中,开关元件152为调节器开关。
其中,开关元件152通过线缆与调节元件151连接。
通过调节元件151对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控制,从而避免在冬季或没有季节,室外冷空气和过高含水量的气体大量进入室内对居住者造成不适,从而提高居住者的居住体验。
如图2所示,主动式通风结构100还包括防雨单元170,防雨单元170设置于凸窗结构200的室外侧,用于避免雨水进入凸窗结构200的内部。
其中,防雨单元170为防雨百叶。
具体地,防雨单元170围绕设置于凸窗结构200的室外侧,用于避免雨水进入凸窗结构200 的内部,导致送风单元120的内部进水。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需要对室内输送新风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开启开关元件152,开关元件152通过调节元件151 开启电机元件122,电机元件122带动传动元件124进行转动;
传动元件124通过连接板1231带动若干扇叶1232进行转动,继而扇叶1232转动能够将送风外壳1211外部的气体抽送到送风外壳1211内部,并将送风外壳1211内部的气体输送到凸窗结构 200的室内侧;
送风外壳1211内部的气体经过第三过滤元件312和导向元件142之后能够进入到凸窗结构200 的室内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一个变形实施例。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主动式通风结构100还包括保温单元160,保温单元160嵌设于凸窗结构200的室内侧,并套设送风单元120的出风口1213设置,且保温单元160位于送风单元120 和滤风单元140之间,用于提高凸窗结构200的保温能力,避免室内的热气或冷气从凸窗结构200 处向外部逸散或避免热气或冷气从凸窗结构200向室内逸散。
保温单元160包括保温元件161和两连接元件162。其中,保温元件161嵌设于凸窗结构200 的室内侧,并套设送风单元120的出风口1213设置,用于增强凸窗结构200的保温能力;两连接元件162对应设置于保温元件161的两端,且对应与两凸窗结构200的侧壁连接,用于将保温元件 161固定于凸窗结构200的室内侧开口。
其中,保温元件161为保温板,如膨胀聚苯板。
其中,连接元件162为板型结构,且连接元件162通过螺栓固定于凸窗结构200的内部。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动式通风系统,包括如实施例1或实施例2任一所述的主动式通风结构100和排风结构300。其中,主动式通风结构100安装于凸窗结构200的内部;排风结构300安装于室内墙体,用于将气体从室内墙体的室内侧抽送到室内墙体的室外侧。
其中,通过主动式通风结构100向室内输送新风,排风结构300将室内的气体排放到外部,从而能够在室内形成气流,以便于对室内的气体进行更新。
如图7~8所示,排风结构300包括外罩单元310、套管单元320、电机单元330、叶片单元340、滤芯单元350以及内罩单元360。其中,外罩单元310嵌设于室内墙体的室外侧,用于避免外部物质进入套管单元320;套管单元320设置于嵌设于室内墙体设置,套管单元320的第一端与外罩单元310连接;电机单元330安装于套管单元320的内部;叶片单元340安装于套管单元320的内部,并与电机单元330的输出轴连接,用于在电机单元330的带动下进行转动;滤芯单元350嵌设于套管单元320的第二端;内罩单元360设置于室内墙体的室内侧,并与套管单元320的第二端配合连接,用于对进入套管单元320内部的气体进行过滤,避免杂物进入套管单元320。
其中,室内墙体的顶端开设有安装孔,且外罩单元310、套管单元320和内罩单元360均设置于安装孔的内部。
其中,电机单元330为无刷电机。
其中,叶片单元340为风机叶片,用于在随电机单元330转动的情况下,将室内的气体排放到室外。
其中,滤芯单元350为过滤器芯筒,用于对室内向室外排放的气体进行过滤。
如图8所示,外罩单元310包括第一盖板元件311、第三过滤元件312以及套筒元件313。其中,第一盖板元件311设置于室内墙体的室外侧;第三过滤元件312嵌设于第一盖板元件311的内部设置,用于避免外界物质进入套管元件321内;套筒元件313设置于第一盖板元件311朝向墙体的一侧,并套设第三过滤元件312设置,用于与套管单元320的第一端连接。
其中,第一盖板元件311为方形盖板,且第一盖板元件311的四角均弧形过度设置。
其中,第三过滤元件312为过滤格栅。
其中,套筒元件313为圆环形套筒,用于与套管单元320的第一端配合连接。
如图8所示,套管单元320包括套管元件321、贴板元件322以及安装槽元件323。其中,套管元件321嵌设于室内墙体的内部,套管元件321的第一端与外罩单元310连接,套管元件321 的内部用于安装电机单元330和叶片单元340;贴板元件322设置于套管元件321的第二端,用于与内罩单元360连接;安装槽元件323开设于贴板元件322的侧壁,并围绕套管元件321设置,用于安装滤芯单元350。
其中,套管元件321为圆柱形套管。
其中,贴板元件322为方形板。
如图8所示,内罩单元360包括第二盖板元件361和第四过滤元件362。其中,第二盖板元件361设置于室内墙体的室内侧,并与套管单元320的第二端连接;第四过滤元件362嵌设第二盖板元件361设置,并与滤芯单元350相对应设置,用于对进入套管单元320内部的气体进行过滤。
其中,第二盖板元件361为方形盖板,并与贴板元件322连接。
其中,第四过滤元件362为过滤格栅。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人员开启电机元件122和电机单元330,从而电机元件122通过传动元件124带动连接板 1231和扇叶1232进行转动以向凸窗结构200的室内侧输送新风,电机单元330带动叶片进行转动以将室内的气体抽送到室外。
本实施例的排风结构通过低速排风,使室内长时间处以负压状态,使得房间内部在主动式通风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加速室内空气交换速度,使得住宅内部的空气流通更为高效,且由于本实施例不需要在室内做吊顶,所以也不会因此降低室内层高,同时减少了吊顶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减少室内二次污染和霉菌尘埃的聚集,并且通过调节单元控制新风进入的流量,确保室内换气的舒适性和必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住宅主动式新风的系统装置,本装置结构相较于传统管道式新风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设备购买费用低,传统管道式新风系统中较大的费用支出为管道的安装,本装置安装在窗下,并且室内没有管道,节省了安装费用;
(2)维修费用低,传统新风机管道安装于住宅吊顶内侧,管道和接口之间出现渗漏之后,需要打开吊顶进行维修,本实用新型中无管道系统,主动式通风结构和排风结构均采用整体安装,维修成本便宜;
(3)增加排风结构,传动新风机为只送不回,室内循环较慢,本实用新型采用南送北回方式,在室内产生负压,增加室内空气流速;
(4)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更加有效,由于空气自身密度特征,冷空气在下,热空气在上,形成压力差,本装置将进风口放置于男厕凸窗下方,排风口放置于北侧窗上方,更有利于新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主动式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于凸窗结构的内部,所述主动式通风结构包括:
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安装于所述凸窗结构的内部;
送风单元,所述送风单元的底端与所述支撑单元的顶端连接,所述送风单元用于向所述凸窗结构的室内侧输送新风;
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嵌设于所述送风单元的第一端,所述过滤单元用于对进入所述送风单元内部的气体进行过滤;
滤风单元,所述滤风单元嵌设于所述凸窗结构的室内侧,并与所述送风单元的第二端对应设置,所述滤风单元用于对所述送风单元输送的新风进行分散;
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送风单元的内部,所述调节单元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凸窗结构的室内侧,所述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送风单元的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
承托元件,所述承托元件设置于所述凸窗结构的内部,所述承托元件的顶端与所述送风单元的底端连接,所述承托元件用于支撑所述送风单元;和/或
所述送风单元包括:
外壳元件,所述外壳元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的顶端,所述外壳元件的底端与所述支撑单元的顶端连接;
电机元件,所述电机元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元件的内部,并与所述调节单元电性连接;
风扇元件,所述风扇元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元件的内部,且套设所述电机元件设置;
传动元件,所述传动元件设置于所述风扇元件的顶端,且所述传动元件的外周边缘与所述风扇元件连接,所述传动元件的中部与所述电机元件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传动元件用于在所述电机元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风扇元件转动;和/或
所述过滤单元包括:
第一过滤元件,所述第一过滤元件嵌入于所述送风单元的第一端;
第二过滤元件,所述第二过滤元件嵌设于所述送风单元的第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元件靠近室内的一侧;和/或
所述滤风单元包括:
滤风元件,所述滤风元件嵌设于所述凸窗结构的室内侧,用于对所述送风单元输送的新风进行分散;
导向元件,所述导向元件嵌设于所述凸窗结构的室内侧,并位于所述滤风元件远离所述送风单元的一侧;和/或
所述调节单元包括:
调节元件,所述调节元件设置于所述送风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送风单元电性连接;
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设置于所述凸窗结构的室内侧,并与所述调节元件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式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
减震元件,所述减震元件设置于所述承托元件的顶端,并位于所述承托元件和所述送风单元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式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元件包括:
送风外壳,所述送风外壳的底端与所述支撑单元的顶端连接;
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送风外壳的第一端,用于安装所述过滤单元;
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送风外壳的第二端,用于向所述凸窗结构的室内侧输送新风;和/或
所述风扇元件包括:
两连接板,两所述连接板均套设所述电机元件的输出轴设置,并上下间隔设置,且位于上方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传动元件连接;
若干扇叶,若干所述扇叶沿两所述连接板的周向间隔且水平倾斜设置于两所述连接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温单元,所述保温单元嵌设于所述凸窗结构的室内侧,并套设所述送风单元的出风口设置,所述保温单元位于所述送风单元和所述滤风单元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式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单元包括:
保温元件,所述保温元件嵌设于所述凸窗结构的室内侧,并套设所述送风单元的出风口设置;
两连接元件,两所述连接元件对应设置于所述保温元件的两端,且对应与所述凸窗结构的两侧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雨单元,所述防雨单元设置于所述凸窗结构的室外侧,用于避免雨水进入所述凸窗结构的内部。
8.一种主动式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主动式通风结构,所述主动式通风结构安装于凸窗结构,用于向室内输送新风;
排风结构,所述排风结构安装于室内墙体,用于将气体从所述室内墙体的室内侧抽送到所述室内墙体的室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动式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结构包括:
外罩单元,所述外罩单元嵌设于所述室内墙体的室外侧;
套管单元,所述套管单元套设于所述室内墙体的内部设置,且所述套管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外罩单元连接;
电机单元,所述电机单元安装于所述套管单元的内部;
叶片单元,所述叶片单元安装于所述套管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电机单元的输出轴连接;
滤芯单元,所述滤芯单元嵌设于所述套管单元的第二端;
内罩单元,所述内罩单元设置于所述室内墙体的室内侧,并与所述套管单元的第二端配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动式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单元包括:
第一盖板元件,所述第一盖板元件设置于所述室内墙体的室外侧;
第三过滤元件,所述第三过滤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元件的内部;
套筒元件,所述套筒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元件朝向墙体的一侧,并套设所述第三过滤元件设置,用于与所述套管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和/或
所述套管单元包括:
套管元件,所述套管元件套设于所述室内墙体的内部,所述套管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外罩单元的套筒元件连接;
贴板元件,所述贴板元件设置于所述套管元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内罩单元连接;
安装槽元件,所述安装槽元件开设于所述贴板元件的侧壁,并围绕所述套管元件的第二端设置,用于安装所述滤芯单元;和/或
所述内罩单元包括:
第二盖板元件,所述第二盖板元件设置于所述室内墙体的室内侧,并与所述套管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第四过滤元件,所述第四过滤元件嵌设所述第二盖板元件设置,并与所述滤芯单元相对应设置。
CN202222481772.4U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主动式通风结构和主动式通风系统 Active CN218269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81772.4U CN218269439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主动式通风结构和主动式通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81772.4U CN218269439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主动式通风结构和主动式通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69439U true CN218269439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16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81772.4U Active CN218269439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主动式通风结构和主动式通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694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2612B (zh) 高效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和自动除尘方法
US9121619B2 (en) Hyper-aeration apparatus for attic ventilation
CN102175055B (zh) 能防火联动的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
CN101896057B (zh) 双向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和双向除尘方法
CN210135666U (zh) 一种建筑节能用的通风散热装置
CN109827300A (zh) 可调室内外混风比的新风机以及专用工具及调节方法
CN211953167U (zh) 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
CN201779799U (zh) 自然风换气机
CN214148196U (zh) 一种气膜空气循环装置
KR20210106836A (ko) 건물 환기 시스템
CN202024438U (zh) 轻便型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
CN218269439U (zh) 一种主动式通风结构和主动式通风系统
CN211667969U (zh) 一种用于不含硫天然气压缩机房的通风系统
KR100964979B1 (ko) 하이브리드 환기 장치
CN201766801U (zh) 无排风风机的双向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
US6021953A (en) Year-rou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884014Y (zh) 新风微循环系统
KR200406144Y1 (ko) 전열교환형 환기장치
CN216080174U (zh) 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
CN215012420U (zh) 一种楼房猪场的空调制冷通风系统
CN211667960U (zh) 一种智能建筑用节能型通风装置
CN208221135U (zh) 一种带冷却水槽的混流风机
CN217004792U (zh) 一种适用于地下房间的无动力通风系统
CN206957954U (zh) 一种多孔排风机
CN205559327U (zh) 一种节能的卫生间排气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