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50148U - 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50148U
CN218250148U CN202221320809.9U CN202221320809U CN218250148U CN 218250148 U CN218250148 U CN 218250148U CN 202221320809 U CN202221320809 U CN 202221320809U CN 218250148 U CN218250148 U CN 218250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ing funnel
hole
beaker
reaction vessel
spo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2080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32080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50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50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50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包括反应溶置部,其用于放置做实验的反应物,所述反应溶置部由烧杯与瓶盖组成,所述瓶盖设置在烧杯顶部开口内;分液漏斗,所述分液漏斗固定在瓶盖的顶部,所述分液漏斗底部输出端贯穿瓶盖并延伸至烧杯内,所述分液漏斗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反应容器可避免先将分液漏斗打开,再将药匙置入分液漏斗中的方式后,造成分液漏斗内部的气体涌入外部空气中,以至于不仅未能立刻与药匙中的物质发生反应,还使分液漏斗中的气体密度减少,因此,导致气体与药匙上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数据不够精准,从而实验结果存在误差。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
背景技术
生物实验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运用一定的仪器、材料和药品,通过科学方法,有目的地观察研究一般情况下不易观察到的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现象的过程。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生物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的概念和规律,真正学好生物学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目前学校在做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时,通常利用一个容器接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同时把该含有氧气的容器密封,等再把带有火星的物质放在药匙中并深入该容器内,从而观察带火星物质的燃烧情况,但是,把密封的容器打开后放入药匙的过程中,可能造成容器内少许的氧气飘入外界空气中,从而使容器内部氧气密度减少,进而影响实验的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来解决把密封的容器打开后放入药匙的过程中,可能造成容器内少许的氧气飘入外界空气中,从而使容器内部氧气密度减少,进而影响实验结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包括:
反应溶置部,其用于放置做实验的反应物,所述反应溶置部由烧杯与瓶盖组成,所述瓶盖设置在烧杯顶部开口内;
分液漏斗,所述分液漏斗固定在瓶盖的顶部,所述分液漏斗底部输出端贯穿瓶盖并延伸至烧杯内,所述分液漏斗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
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位于第一通孔内壁,所述密封部设有弹性物,且弹性物内部开设有截面上宽下窄呈等腰梯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抵接有用于密封第二通孔的药匙,所述药匙内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手部握住的手持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在第一通孔内部设置有弹性物,并让半球体的药匙嵌入第二通孔中,由于半球体的药匙直径略大于第二通孔内部的最小直径,导致直径稍大的药匙挤压第二通孔直径最小处的内壁,使第二通孔内壁相接触处发生形变,因此能让药匙紧密贴合在第二通孔内,从而保障了分液漏斗内部的气密性,当烧杯内部反应发生产生的气体涌入分液漏斗内时,可直接握住手持部向下按压药匙,将药匙推动到分液漏斗内部,此时分液漏斗内的气体能立刻与药匙内的物质发生反应,将药匙充当分液漏斗的密封盖,可避免先将分液漏斗打开,再将药匙置入分液漏斗中的方式后,造成分液漏斗内部的气体涌入外部空气中,以至于不仅未能立刻与药匙中的物质发生反应,还使分液漏斗中的气体密度减少,因此,导致气体与药匙上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数据不够精准,从而实验结果存在误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药匙为内部呈瓢形的半球体。
进一步,所述手持部包括第一撑杆、第二撑杆以及握柄,所述第一撑杆固定在药匙的底端内壁的中心处,所述第二撑杆与第一撑杆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握柄固定在第二撑杆的顶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撑杆与第二撑杆之间可滑动,从而可延伸手持部的长度,不仅方便手部握住,还使药匙能更深入分液漏斗中。
进一步,所述瓶盖外部通过螺纹与烧杯顶部开口内壁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瓶盖与烧杯的扣合,不易松开,气密性更好。
进一步,所述药匙的直径略大于第二通孔内部的最小直径。
进一步,所述第一撑杆外部套设有第二挡塞,且第二挡塞内部贯穿孔直径略小于握柄的直径,所述第二挡塞外沿最大直径略大于第二通孔最大直径。
进一步,所述药匙为透明材质所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持部局部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持部正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反应溶置部;11、烧杯;12、瓶盖;20、分液漏斗;30、密封部;31、弹性物;32、第二通孔;40、药匙;50、手持部;51、第一撑杆;52、第二撑杆;53、握柄;60、第二挡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生物实验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运用一定的仪器、材料和药品,通过科学方法,有目的地观察研究一般情况下不易观察到的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现象的过程。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生物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的概念和规律,真正学好生物学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目前学校在做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时,通常利用一个容器接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同时把该含有氧气的容器密封,等再把带有火星的物质放在药匙中并深入该容器内,从而观察带火星物质的燃烧情况,但是,把密封的容器打开后放入药匙的过程中,可能造成容器内少许的氧气飘入外界空气中,从而使容器内部氧气密度减少,进而影响实验的结果,对此实用新型人提出了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优选的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包括:
反应溶置部10,其用于放置做实验的反应物,所述反应溶置部10由烧杯11与瓶盖12组成,所述瓶盖12设置在烧杯11顶部开口内;
分液漏斗20,所述分液漏斗20固定在瓶盖12的顶部,所述分液漏斗20底部输出端贯穿瓶盖12并延伸至烧杯11内,所述分液漏斗20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
密封部30,所述密封部30位于第一通孔内壁,所述密封部30设有弹性物31,且弹性物31内部开设有截面上宽下窄呈等腰梯形的第二通孔32,所述第二通孔32内壁抵接有用于密封第二通孔的药匙40,所述药匙40内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手部握住的手持部50,所述药匙40为内部呈瓢形的半球体,所述药匙40的直径略大于第二通孔32内部的最小直径,在第一通孔内部设置有弹性物31(其弹性物31可采用硅胶或橡胶制作),并让半球体的药匙40嵌入第二通孔32中,由于半球体的药匙40直径略大于第二通孔32内部的最小直径,导致直径稍大的药匙40挤压第二通孔32直径最小处的内壁,使第二通孔32内壁相接触处发生形变,因此能让药匙40紧密贴合在第二通孔32内,从而保障了分液漏斗20内部的气密性,当烧杯11内部反应发生产生的气体涌入分液漏斗20内时,可直接握住手持部50向下按压药匙40,将药匙40推动到分液漏斗20内部,此时分液漏斗20内的气体能立刻与药匙40内的物质发生反应,将药匙40充当分液漏斗20的密封盖,可避免先将分液漏斗20打开,再将药匙40置入分液漏斗20中的方式后,造成分液漏斗20内部的气体涌入外部空气中,以至于不仅未能立刻与药匙40中的物质发生反应,还使分液漏斗20中的气体密度减少,因此,导致气体与药匙40上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数据不够精准,从而实验结果存在误差。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手持部50包括第一撑杆51、第二撑杆52以及握柄53,所述第一撑杆51固定在药匙40的底端内壁的中心处,所述第二撑杆52与第一撑杆51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握柄53固定在第二撑杆52的顶部,通过第一撑杆51与第二撑杆52之间可滑动,从而可延伸手持部50的长度,不仅方便手部握住,还使药匙40能更深入分液漏斗20中。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瓶盖12外部通过螺纹与烧杯11顶部开口内壁转动连接,方便瓶盖12与烧杯11的扣合,不易松开,气密性更好。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撑杆51外部套设有第二挡塞60,且第二挡塞60内部贯穿孔直径略小于握柄53的直径,所述第二挡塞60外沿最大直径略大于第二通孔32最大直径,随着药匙40深入分液漏斗20中时,套在第一撑杆51上的第二挡塞60此时也向下移动,并嵌入第二通孔32上方处,避免分液漏斗20内的氧气从第二通孔32流通至空气中,又由于第二挡塞60内部贯穿孔直径略小于握柄53的直径,可防止第二挡塞60从第二撑杆52上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将氧气复燃实验用的植物置入烧杯11中
首先,将烧杯11顶部的瓶盖12拧开,把需要做氧气实验的植物(可采用金鱼藻)放入烧杯11中并在其烧杯11内添加少许水溶液,再将瓶盖12旋转扣紧在烧杯11中。
(2)进行光合作用
置入植物后,再把含有有金鱼藻的烧杯11放在有阳光的位置,并将分液漏斗20中间部分的旋塞打开。
(3)气体冒出
静置一端时间后,当观察到烧杯11内的水溶液有大量的气泡向上移动后。
(4)将带有火星的物体置入药匙40内
当有气泡产生后,通过在药匙40内部放置有带有火星的物体(可采用带火星的蚊香或带火星的竹签)。
(5)将药匙40推入分液漏斗20容腔最大处
用手握住第一撑杆51向下按压药匙40,将药匙40推动到分液漏斗20内部。
(6)观察带火星物体的状态
当药匙40置入分液漏斗20内时,此时可观察到药匙40内带有火星的竹签迅速复燃,(或者带火星的蚊香火星更亮)从而能验证该气泡为氧气。
实施例2
参照图1、图2以及图3,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为了节省成本方便做其他生物实验(例如检验二氧化碳实验),所述药匙40为透明材质所制(透明材质可采用透明耐高温玻璃),将烧杯11顶部的瓶盖12拧开,把萌发的种子(也可以采用新鲜的豆苗)放入烧杯11中并在其烧杯11内添加少许清水,再将瓶盖12旋转扣紧在烧杯11中,同时再把分液漏斗20的旋塞打开,静置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从清水中向上移动后,再往药匙40中倒入澄清石灰水,与此同时,把分液漏斗20中的旋塞关闭,再用手握住第一撑杆51向下按压药匙40,将药匙40推动到分液漏斗20内部,并把第二挡塞60嵌入第二通孔32内,随着药匙40向下移动至分液漏斗20容腔内,由于分液漏斗20内部的二氧化碳会与澄清石灰水起反应,此时,可透过透明的药匙40观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状态,从而能检验出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溶置部,其用于放置做实验的反应物,所述反应溶置部由烧杯与瓶盖组成,所述瓶盖设置在烧杯顶部开口内;
分液漏斗,所述分液漏斗固定在瓶盖的顶部,所述分液漏斗底部输出端贯穿瓶盖并延伸至烧杯内,所述分液漏斗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
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位于第一通孔内壁,所述密封部设有弹性物,且弹性物内部开设有截面上宽下窄呈等腰梯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抵接有用于密封第二通孔的药匙,所述药匙内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手部握住的手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匙为内部呈瓢形的半球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包括第一撑杆、第二撑杆以及握柄,所述第一撑杆固定在药匙的底端内壁的中心处,所述第二撑杆与第一撑杆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握柄固定在第二撑杆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外部通过螺纹与烧杯顶部开口内壁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匙的直径略大于第二通孔内部的最小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杆外部套设有第二挡塞,且第二挡塞内部贯穿孔直径略小于握柄的直径,所述第二挡塞外沿最大直径略大于第二通孔最大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匙为透明材质所制。
CN202221320809.9U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 Active CN218250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0809.9U CN218250148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0809.9U CN218250148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50148U true CN218250148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56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20809.9U Active CN218250148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501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250148U (zh) 一种生物实验用反应容器
CN206096125U (zh) 一种室内测定土壤有机碳矿化的装置
CN211235543U (zh) 一种可用于粉末探针的荧光检测笔
CN209117421U (zh) 一种小型底泥取样器
CN208350437U (zh) 一种环境检测用水样采集装置
CN201122375Y (zh) 光合作用反应装置
CN208218879U (zh) 一种便于取样的细胞培养瓶
CN201472001U (zh) 新型笔筒
CA2001402A1 (en) Alcohol concentration sensor
DE60118840D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zylinderförmigen Fläschchenbehälters mit konischem Boden
CN201126664Y (zh) 演示潜水艇沉浮原理的教学用具
CN2596478Y (zh) 一种注液排气式沉浮条件演示仪
CN219461216U (zh) 一种唾液样本采集装置
CN204666461U (zh) 一种被氧化金属测量器
KR200245301Y1 (ko) 인삼배양근 배양기
CN220509591U (zh) 教学研学实验装置
CN217456805U (zh) 鱼卵仔稚鱼样品便携保存装置
CN219738368U (zh) 一种氯气一体化试验仪器
CN210675247U (zh) 一种理科实验用活塞式滴管
CN210171479U (zh) 通用型瓶盖连接滴头
CN208751921U (zh) 一种简易定深取水器
CN2203779Y (zh) 水体溶解氧速测箱
CN216584980U (zh) 一种咽拭子采集样本取样器
CN214387528U (zh) 一种检验科用唾液取样装置
CN211416726U (zh) 一种侧出弹簧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