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48832U - 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48832U
CN218248832U CN202222015566.4U CN202222015566U CN218248832U CN 218248832 U CN218248832 U CN 218248832U CN 202222015566 U CN202222015566 U CN 202222015566U CN 218248832 U CN218248832 U CN 218248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filter
plate
shaped
oily sewage
filt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155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立峰
黄子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i Taich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i Taich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i Taich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shi Taich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155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48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48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488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轴承连接有两个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之间螺纹配合有U形板,所述过滤箱的一侧弹性且螺纹配合有两个定位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U形过滤板、第二U形过滤板,一方面方便了通过第一U形过滤板、第二U形过滤板对含油污水内的杂质及油湿固体进行过滤,设置的定位板,以使第一U形过滤板的一端向上倾斜,第一U形过滤板的另一端向下倾斜,第二U形过滤板从第一U形过滤板内滑出,以使过滤后的杂质及油湿固体从第一U形过滤板、第二U形过滤板上落至过滤箱一侧的收集箱内,使得含油污水内杂质及油湿固体过滤的过程更加的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地质结构和长期开采的原因,现在我国的几个主要大油田均采用三元复合驱采技术,这项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需要大量的水,同时也就产生大量的污水,我国现阶段每生产一吨原油,大约产生5.8吨污水,而这些污水中近 80-90%必须严格处理后回注到地下。按2012年我国的石油产量2.05亿吨计算,全年大约产生11.89亿吨污水,非常惊人。
现有现有含油污水工艺流程一般先对污水内的杂质及油湿固体进行去除,而现有去除杂质及油湿固体需要人工进行操作,而工人在接触杂质及油湿固体时手上往往会粘附有油,而工人粘附有油的手再去碰其他的物品,其他物品上会粘附有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装置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包括。
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轴承连接有两个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之间螺纹配合有U形板,所述过滤箱的一侧弹性且螺纹配合有两个定位板;
第一U形过滤板,所述第一U形过滤板位于所述过滤箱的上侧,所述第一 U形过滤板的一端滑动配合有第二U形过滤板,所述第一U形过滤板与所述U 形板、所述定位板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二U形过滤板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U形过滤板的一侧装设有两个卡块,所述卡块位于所述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过滤箱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U形板的一端配合,所述第一滑道的内部装设有第一电机,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装设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装设有固定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U形板的上侧装设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装设有固定杆,所述第一U形过滤板转动配合在所述固定杆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过滤箱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道、环形槽,相邻所述环形槽、所述第二滑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滑道的内部装设有固定柱,所述定位板转动配合在所述固定柱上,所述环形槽的内部转动配合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与所述定位板之间装设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装设有多个支撑杆,所述过滤箱上连接并连通有出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
通过设置的第一U形过滤板、第二U形过滤板,一方面方便了通过第一U 形过滤板、第二U形过滤板对含油污水内的杂质及油湿固体进行过滤,设置的定位板,以使第一U形过滤板的一端向上倾斜,第一U形过滤板的另一端向下倾斜,第二U形过滤板从第一U形过滤板内滑出,以使过滤后的杂质及油湿固体从第一U形过滤板、第二U形过滤板上落至过滤箱一侧的收集箱内,使得含油污水内杂质及油湿固体过滤的过程更加的便捷。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箱;101、支撑杆;102、第一滑道;103、螺纹杆;104、固定盘;105、U形板;106、固定块;107、固定杆;108、环形槽;109、环形板; 110、固定柱;111、弹簧;112、定位板;113、出水管;114、第二滑道;2、第一U形过滤板;201、第二U形过滤板;202、滑槽;203、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包括,过滤箱1,过滤箱1的一侧轴承连接有两个螺纹杆103,两个螺纹杆103之间螺纹配合有U形板105,过滤箱1的一侧弹性且螺纹配合有两个定位板112;
第一U形过滤板2,第一U形过滤板2位于过滤箱1的上侧,第一U形过滤板2的一端滑动配合有第二U形过滤板201,第一U形过滤板2与U形板105、定位板112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U形过滤板201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02,第一U形过滤板2的一侧装设有两个卡块203,卡块203位于滑槽202内。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方便了卡块在第二U形过滤板201的滑槽内滑动,减少了第二U形过滤板201从第一U形过滤板2内滑出的情况,提高了第二U形过滤板201在滑动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箱1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第一滑道102,第一滑道102与U形板105的一端配合,第一滑道102的内部装设有第一电机,螺纹杆103 的一端装设在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螺纹杆103的另一端装设有固定盘104。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减少了U形板105从螺纹杆103上滑出的情况,提高了U形板105在滑动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U形板105的上侧装设有两个固定块106,固定块106的一侧装设有固定杆107,第一U形过滤板2转动配合在固定杆107上。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方便了通过固定杆107对第一U形过滤板2进行导向,第一U形过滤板2只能在固定杆107周向方向上滑动,减少了第一U 形过滤板2在转动时倾斜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箱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道114、环形槽108,相邻环形槽108、第二滑道114相连通,第二滑道114的内部装设有固定柱110,定位板112转动配合在固定柱110上,环形槽108的内部转动配合有环形板109,环形板109与定位板112之间装设有弹簧111。
实施例,为了更方便对定位板112进行转动,可以在固定柱110的一端装设有第二电机,然后把定位板112装设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方便了定位板112在固定柱110转动,方便了通过弹簧111拉伸状态的弹性对定位板112进行定位,弹簧111弹性给定位板112向下有个拉力,而定位板112是转动配合在固定柱110上的。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箱1的底部装设有多个支撑杆101,过滤箱1上连接并连通有出水管113。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方便了通过支撑杆101对过滤箱1进行支撑,方便了通过出水管113对过滤箱1内的污水进行排出。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以及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内部结构和方法的改进。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含油污水内的杂质及油湿固体进行过滤时,首先把含油污水注入过滤箱1内进行过滤,而含油污水内的杂质及油湿固体落至第一U 形过滤板2的上侧,当需要对第一U形过滤板2上侧杂质及油湿固体进行清理时,首先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螺纹杆103带动U形板105向上滑动,U形板105带动第一U形过滤板2向上滑动,U形板105通过固定块 106带动固定杆107向上滑动,固定杆107带动第一U形过滤板2向上滑动,第一U形过滤板2带动第二U形过滤板201向上滑动,当第一U形过滤板2滑动至一定位置时,关闭第一电机,然后转动定位板112(1、可以手动,2、可以通过第二电机对定位板112进行驱动),定位板112的一端转动至过滤箱1 的上侧,然后反向启动第一电机,同理,第一U形过滤板2的一端向下倾斜,第一U形过滤板2的另一端向上倾斜,(进而通过第一U形过滤板2两端形成高度差,以便第二U形过滤板201由于重力的作用下从第一U形过滤板2内滑出)而第二U形过滤板201从第一U形过滤板2内滑出,而杂质及油湿固体从第一U形过滤板2、第二U形过滤板201上落至过滤箱1一侧的收集箱内,进而完成含油污水内的杂质及油湿固体的过滤(通过该装置对含油污水内的杂质及油湿固体进行过滤,然后通过倾斜的第一U形过滤板2把其上侧的杂质及油湿固体从上侧滑落并对其收集,而过滤网虽然可以对含油污水内的杂质及油湿固体进行过滤,但不能对过滤后的含油污水内的杂质及油湿固体进行收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箱(1),所述过滤箱(1)的一侧轴承连接有两个螺纹杆(103),两个所述螺纹杆(103)之间螺纹配合有U形板(105),所述过滤箱(1)的一侧弹性且螺纹配合有两个定位板(112);
第一U形过滤板(2),所述第一U形过滤板(2)位于所述过滤箱(1)的上侧,所述第一U形过滤板(2)的一端滑动配合有第二U形过滤板(201),所述第一U形过滤板(2)与所述U形板(105)、所述定位板(112)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形过滤板(201)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U形过滤板(2)的一侧装设有两个卡块,所述卡块位于所述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第一滑道(102),所述第一滑道(102)与所述U形板(105)的一端配合,所述第一滑道(102)的内部装设有第一电机,所述螺纹杆(103)的一端装设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螺纹杆(103)的另一端装设有固定盘(1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105)的上侧装设有两个固定块(106),所述固定块(106)的一侧装设有固定杆(107),所述第一U形过滤板(2)转动配合在所述固定杆(107)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道(114)、环形槽(108),相邻所述环形槽(108)、所述第二滑道(114)相连通,所述第二滑道(114)的内部装设有固定柱(110),所述定位板(112)转动配合在所述固定柱(110)上,所述环形槽(108)的内部转动配合有环形板(109),所述环形板(109)与所述定位板(112)之间装设有弹簧(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的底部装设有多个支撑杆(101),所述过滤箱(1)上连接并连通有出水管(113)。
CN202222015566.4U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 Active CN218248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15566.4U CN218248832U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15566.4U CN218248832U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48832U true CN218248832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63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15566.4U Active CN218248832U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488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60677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用过滤除渣设备
CN218248832U (zh) 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
CN211900524U (zh) 一种高效的石油钻井液分离筛
CN213433221U (zh) 一种漏斗式过滤除污器
CN113426172A (zh) 一种节能环保用废水回收处理装置
CN219209134U (zh) 一种环保型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0645363U (zh) 便于安全倒渣的油水分离器
CN208990336U (zh) 一种用于油水分离的过滤净化装置
CN215538786U (zh) 一种废矿物油除杂装置
CN217808967U (zh) 一种浮渣清理装置
CN111450589B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具有防堵清理结构的过滤机构
CN210177668U (zh) 一种污水提升泵站
CN217377378U (zh) 一种含油废水处理设备
CN209198151U (zh) 一种湖泊沉积物采集用机械装置
CN214004288U (zh) 一种便于更换过滤板的废水处理设备
CN219539591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2534260U (zh) 一种河道污泥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20918294U (zh) 一种用于河道水质净化的新型高效过滤装置
CN211813757U (zh) 一种环境工程污水回收装置
CN220513645U (zh) 一种稀土废水杂质过滤装置
CN218403786U (zh) 一种废水除酸回收设备
CN220444065U (zh) 一种晶体生长原料的回收分离装置
CN220370535U (zh) 一种油田泥浆回收设备
CN211069177U (zh) 一种移动式固液混合物分离回收装置
CN220319506U (zh) 一种水中墩桩基施工泥浆循环施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