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45277U - 灭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灭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45277U
CN218245277U CN202222075127.2U CN202222075127U CN218245277U CN 218245277 U CN218245277 U CN 218245277U CN 202222075127 U CN202222075127 U CN 202222075127U CN 218245277 U CN218245277 U CN 218245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squito
kill
units
eradication device
mosquito erad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751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甄锦雅
刘凯
颜永帆
郑义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751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45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45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452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灭蚊装置,包括两个灭蚊单元和转动件,每个灭蚊单元都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以及位于收容空间内的诱蚊源和灭蚊器,壳体上设有连通收容空间和壳体外部的窗口,两个壳体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以使其中一个灭蚊单元能够相对另一灭蚊单元翻转。将诱蚊源和灭蚊器收纳在收容空间内,壳体就能对诱蚊源和灭蚊器形成一定的保护效果;两个灭蚊单元的壳体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使得两个灭蚊单元能够相对翻转,因此,用户能够通过调整灭蚊单元的翻转角度,以使灭蚊装置能够更好的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而且在不需要使用时,可以通过翻转灭蚊单元,使两个灭蚊单元相互靠近,以便用户进行收纳。

Description

灭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灭蚊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被蚊虫叮咬后除了皮肤瘙痒之外,还容易被传播疾病,因此做好灭蚊防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灭蚊装置是根据蚊子的生活习性,通过释放气味或灯光等来吸引蚊虫然后将其灭杀的装置。
现有的灭蚊装置,灭蚊部位的形状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不能很好的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而且为了增强灭蚊装置的灭蚊效果,灭蚊部位的面积通常相对较大,导致灭蚊装置在不使用时收纳不便。例如在公开号为CN216452819U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灭蚊灯,该灭蚊灯包括壳体、电网以及诱蚊组件,其利用诱蚊组件吸引蚊虫,然后利用电网对蚊虫进行灭杀。但这种灭蚊灯的壳体和电网的形状是固定不变的,用户不能改变,因此不能很好的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灭蚊装置,解决现有灭蚊装置的灭蚊部位形状是固定不变的而导致其不能很好适用于不同使用场景和不便收纳的问题。
一种灭蚊装置,包括两个灭蚊单元和转动件,每个所述灭蚊单元都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以及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诱蚊源和灭蚊器,所述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壳体外部的窗口,两个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以使其中一个所述灭蚊单元能够相对另一所述灭蚊单元翻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灭蚊装置包括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两个灭蚊单元能够相对翻转以使所述灭蚊装置在所述展开状态和所述折叠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所述灭蚊装置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两个所述窗口位于所述灭蚊装置的同一侧;当所述灭蚊装置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两个灭蚊单元可选择性地以两个窗口相向或相背的方式进行层叠,或者所述两个灭蚊单元以两个所述窗口相向的方式进行层叠,或者所述两个灭蚊单元以两个所述窗口相背的方式进行层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包括基板和两个设于所述基板一侧并相互间隔的凸柱,两个所述壳体上都设有插孔,每个所述凸柱都可转动地插入一相应的所述插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柱的外表面与所述插孔的内表面之间设有阻尼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包括转轴,两个所述壳体相靠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套设部和第二套设部,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套设部后插入所述第二套设部,并与所述第一套设部和/或所述第二套设部转动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轴和所述第一套设部分别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套设部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相互间隔,所述第二套设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套设部之间,两个所述转轴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一套设部后插入所述第二套设部的两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设部和/或所述第二套设部与所述转轴之间设有阻尼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诱蚊源包括诱蚊灯,所述灭蚊器包括电网,所述电网与所述诱蚊灯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防护罩和挡板,所述防护罩和所述挡板围合形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诱蚊源和所述灭蚊器位于所述防护罩和所述挡板之间,所述窗口设于所述防护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所述防护罩和所述挡板之间的安装架,所述诱蚊源和所述灭蚊器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灭蚊装置,将诱蚊源和灭蚊器收纳在收容空间内,壳体就能对诱蚊源和灭蚊器形成一定的保护效果,并且能够更好利用诱蚊源将蚊虫引导到收容空间内而被灭蚊器灭杀;两个灭蚊单元的壳体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使得两个灭蚊单元能够相对翻转,因此,用户能够通过调整灭蚊单元的翻转角度,以使灭蚊装置能够更好的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而且在不需要使用时,可以通过翻转灭蚊单元,使两个灭蚊单元相互靠近,以便用户进行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灭蚊装置呈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灭蚊装置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灭蚊装置呈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灭蚊装置呈中间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灭蚊装置呈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所示灭蚊装置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所示灭蚊装置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8为图5中所示灭蚊装置呈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9为图5中所示灭蚊装置呈中间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中:10、灭蚊装置;12、灭蚊单元;14、转动件;16、壳体;18、诱蚊源;20、灭蚊器;22、收容空间;24、窗口;26、电池;28、电路板;30、控制按键;31、电源接口;32、防护罩;34、挡板;36、安装架;38、基板;40、凸柱;42、插孔;44、阻尼件;46、转轴;50、第一套设部;52、第二套设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顶部、底部……)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灭蚊装置10,包括两个灭蚊单元12和连接两个灭蚊单元12的转动件14,每个灭蚊单元12都包括壳体16、诱蚊源18以及灭蚊器20,诱蚊源18用于吸引蚊虫,而灭蚊器20则用于将被诱蚊源18吸引而来的蚊虫进行灭杀。
壳体16设有收容空间22和窗口24,诱蚊源18和灭蚊器20位于收容空间22内,从而利用壳体16对诱蚊源18和灭蚊器20形成一定的保护效果。窗口24连通收容空间22和壳体16的外部,使蚊虫能够通过窗口24进入收容空间22内,从而利用灭蚊器20对被诱蚊源18吸引而来的蚊虫进行灭杀。
窗口24的具体数量和形状不进行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壳体16上开设有一个窗口24,每个窗口24都包括多个呈格栅状排布的子窗口,这既能方便蚊虫进入收容空间22内,又能降低用户将手指伸进收容空间22内而导致的触点风险。
诱蚊源18的具体种类不进行限定,只要能够吸引蚊虫即可,例如,可以是能够产生诱蚊气味的诱蚊剂,也可以是能够产生诱蚊光束的诱蚊灯,也可以是诱蚊剂和诱蚊灯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诱蚊源18为诱蚊灯。
诱蚊灯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在本实施例中,诱蚊灯包括灯板、多个间隔设于灯板上的灯珠、以及罩设于多个灯珠外侧并以灯板连接的灯罩。灯罩可以阻止被灯光吸引的蚊虫接触到灯珠,可以起到保护灯珠的效果。
灭蚊器20的具体种类不进行限定,只要能够灭杀蚊虫即可,例如,可以是电网,也可以是粘蚊贴。在本实施例中,灭蚊器20为电网,该电网与诱蚊灯电连接。
灭蚊装置10包括设于收容空间22内的电池26和电路板28,诱蚊灯、电网以及电池26都与电路板28电连接,壳体16上设有控制按键30,用户可以通过控制按键30来控制诱蚊灯和电网的开启和关闭。具体的,电池26设于其中一个壳体16的收容空间22内,电路板28设于另一个壳体16的收容空间22内。通过在壳体16内安装电池26,使得灭蚊装置10可以脱离外部电源的束缚,有利于拓宽灭蚊装置10的使用场景。
电池26的种类不进行限定,可以是干电池,也可以是可充电电池。在本实施中,电池26为可充电电池,壳体16上设有电源接口31,当电池26电量不足时,用户可以利用充电器为电池26充电,实现电池26的重复使用。
在其它实施例中,壳体16内没有电池,此时电源接口31可以接入外部电源,为电网和诱蚊灯提供电能,以使灭蚊装置10能够正常工作。
每个壳体16都包括相对设置的防护罩32和挡板34,防护罩32和挡板34围合形成收容空间22,诱蚊源18和灭蚊器20位于防护罩32和挡板34之间,窗口24设置在防护罩32上。通过将壳体16的一侧设置成带窗口24的防护罩32,另一侧设置成挡板34,防护罩32上的窗口24能够供蚊虫通过,使蚊虫进入收容空间22内,而挡板34则能对蚊虫形成阻挡,可以防止收容空间22内的蚊虫从挡板34这一侧逃出,可避免蚊虫从壳体16一侧进入、从另一相对侧逃出的问题,有利于提升灭蚊单元12的灭蚊性能。
每个壳体16都包括安装架36,安装架36位于防护罩32和挡板34之间,诱蚊源18和灭蚊器20都安装在安装架36上,即诱蚊灯和电网都安装在安装架36上。
每个壳体16内诱蚊灯的数量不进行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壳体16都有两个诱蚊灯,两个诱蚊灯分别位于电网的相对两侧。
两个灭蚊单元12的壳体16通过转动件14转动连接,以使其中一个灭蚊单元12能够相对另一灭蚊单元12翻转。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或者需求,调整灭蚊单元12的翻转角度,从而使灭蚊装置10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不需要使用时,可以使两个灭蚊单元12以相互靠近的方式翻转,以便用户进行收纳。
请参阅图1、图3及图4,灭蚊装置10包括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两个灭蚊单元12能够相对翻转以使灭蚊装置10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灭蚊装置10处于展开状态时,两个灭蚊单元12之间形成第一夹角,当灭蚊装置10处于折叠状态时,两个灭蚊单元12之间形成第二夹角,该第二夹角的度数小于第一夹角的度数。
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的具体度数不进行限定,只要第一夹角的度数大于第二夹角的度数即可,例如,第一夹角可以为180°,第二夹角为0°,或者,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可以为任意度数的钝角、锐角或直角。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角为180°,第二夹角为0°,也即,两个灭蚊单元12能够在0°至180°的范围内进行翻转。
在本实施例中,当灭蚊装置10处于展开状态时,两个壳体16的窗口24位于灭蚊装置10的同一侧。当灭蚊装置10处于折叠状态时,两个灭蚊单元12可选择性地以两个窗口24相向或相背的方式进行折叠,也即,灭蚊装置10具有两种折叠状态,一种是以窗口24相向的方式进行折叠,另一种是以窗口24相背的方式进行折叠。
当第一夹角为180°时,两个窗口24位于同一侧即指两个窗口24朝向同一方向,此时两个窗口24位于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此时灭蚊装置10呈平板状;当第一夹角为其它角度(钝角、直角或锐角)时,两个窗口24位于同一侧即指两个窗口24均灭蚊装置10的内侧(即灭蚊装置10靠近第一夹角的侧面),此时灭蚊装置10大致呈V形。当第二夹角为0°时,两个灭蚊单元12以窗口24相向的方式进行层叠即指两个灭蚊单元12以窗口24正对的方式叠在一起,两个灭蚊单元12以窗口24相背的方式进行层叠即指两个灭蚊单元12以远离窗口24的一侧(即挡板34)正对的方式叠在一起;当第二夹角为其它角度(钝角、锐角或直角)时,处于折叠状态的灭蚊装置10呈V形,灭蚊单元12以窗口24相向的方式进行层叠即指两个灭蚊单元12靠近窗口24的一侧(即两个防护罩32)形成第二夹角,灭蚊单元12以窗口24相背的方式进行层叠即指两个灭蚊单元12远离窗口24的一侧(即两个挡板34)形成第二夹角。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角为180°,第二夹角为0°,因此,当灭蚊装置10处于展开状态时,两个灭蚊单元12的窗口24位于灭蚊装置10的同一侧,两个窗口24的朝向一致,因此能够在该方向上形成大尺寸的诱蚊效果,即形成单面大尺寸诱蚊效果。当灭蚊装置10处于两个灭蚊单元12以窗口24相背的方式进行层叠的折叠状态时,两个窗口24朝向相反的方向,灭蚊装置10即可对处于两个相反反向的蚊虫都能形成吸引,即形成双面诱蚊效果。当灭蚊装置10处于两个灭蚊单元12以窗口24相向的方式进行层叠的折叠状态时,在方便收纳灭蚊装置10的同时,还能避免电网和诱蚊灯外露,以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
灭蚊装置10包括中间状态,两个灭蚊单元12能够相对翻转以使灭蚊装置10在展开状态和中间状态或者在折叠状态和中间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也即,灭蚊装置10在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会经过中间状态。当灭蚊装置10处于中间状态时,两个灭蚊单元12之间形成第三夹角,第三夹角的度数大于第二夹角的度数,并小于第一夹角的度数。
第三夹角的具体度数不进行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夹角的度数为90°,也即,两个灭蚊单元12相互垂直。当灭蚊装置10处于中间状态时,两个灭蚊单元12相互垂直,灭蚊装置10可以安装在墙角的位置,此时灭蚊装置10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形成诱蚊效果。
用户在睡觉时使用灭蚊装置10,可以使两个灭蚊单元12相对翻转,在两个窗口24之间形成一夹角,使两个灭蚊单元12产生的光束聚集在一个地方,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对用户睡眠的影响。
请参阅图2,两个灭蚊单元12实现翻转的具体方式不进行限定。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14设于两个壳体16的连接部位,该转动件14包括基板38和两个设于基板38一侧并相互间隔的凸柱40,两个壳体16上都开设有插孔42,每个凸柱40都可转动地插入一相应的插孔42内,使两个壳体16都与转动件14转动连接,从而使两个灭蚊单元12能够相对翻转。
灭蚊装置10具有转动轴,该转动轴位于两个灭蚊单元12之间的正中央位置,从而使两个灭蚊单元12能够绕转动轴进行翻转,转动件14设于壳体16在转动轴方向上的一侧。
转动件14的具体数量不进行限定,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14设有两个,两个转动件14分别设于两个壳体16在转动轴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使得灭蚊单元12在翻转时更为平稳。
两个壳体16的连接部位设有凹陷,转动件14可部分或者整个收纳在凹陷内,以降低转动件14的突兀感。
两个壳体16相靠近的两个侧部呈圆柱状,使得两个灭蚊单元12在翻转时不会相互影响。
凸柱40的外表面与插孔42的内表面之间设有阻尼件44,阻尼件44可以增大转动件14与壳体16之间的摩擦力,使两个灭蚊单元12旋转任意角度后都能保持在该角度,避免两个灭蚊单元12自行相对翻转。
请参阅图5至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灭蚊装置10,与实施例一中的灭蚊装置10的主要区别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14包括转轴46,两个壳体16相靠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套设部50和第二套设部52,也即,其中一个壳体16设有第一套设部50,另一壳体16设有第二套设部52。转轴46穿过第一套设部50后插入第二套设部52,并与第一套设部50和/或第二套设部52转动配合,从而使两个灭蚊单元12能够绕转轴46相对翻转。
转轴46可以是与第一套设部50和第二套设部52都转动配合,也可以是只与其中一个转动配合。在本实施例中,转轴46在周向上与第一套设部50相对固定,与第二套设部52转动配合。
转轴46与第一套设部50在周向上实现固定的方式不进行限定,在本实施例中,转轴46的外表面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限位槽,第一套设部50的内表面对应设有限位块,当限位块插入限位槽后,第一套设部50就不能在周向上相对转轴46运动,从而实现固定效果。
第一套设部50和/或第二套设部52与转轴46之间设有阻尼件44。阻尼件44可以增大相应套设部与转轴46之间的摩擦力,使两个灭蚊单元12旋转任意角度后都能保持在该角度,避免两个灭蚊单元12自行相对翻转。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阻尼件44设置在第二套设部52和转轴46之间。
转轴46和第一套设部50分别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套设部50沿转轴46的轴向间隔分布,第二套设部52位于两个第一套设部50之间。两个转轴46分别穿过两个第一套设部50后插入第二套设部52的两端,也即,其中一个转轴46穿过一个第一套设部50后插入第二套设部52的一端,另一个转轴46穿过另一个第一套设部50后插入第二套设部52的另一端。通过在一个壳体16上设置两个第一套设部50,并使第二套设部52位于两个第一套设部50之间,可以使两个灭蚊单元12相对翻转更平稳。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套设部50和第二套设部52分别设置在两个壳体16的挡板34上,转轴46设于壳体16的挡板34一侧。当灭蚊装置10处于折叠状态时,两个灭蚊单元12以两个窗口24相背的方式进行层叠,灭蚊装置10就能形成双面诱蚊效果。当灭蚊装置10处于中间状态时,两个窗口24位于灭蚊装置10的外侧(即远离第三夹角的一侧)。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套设部50和第二套设部52也可以设置在两个壳体16的防护罩32上,转轴46位于壳体16的窗口24一侧。此时,当灭蚊装置10处于折叠状态时,两个灭蚊单元12以窗口24相向的方式进行层叠。当两个灭蚊单元12以窗口24相向的方式翻转一定角度后,可使两个灭蚊单元12产生的光束聚集在一个地方,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对用户睡眠的影响,并且在方便收纳的同时,还能避免电网和诱蚊灯外露。当灭蚊装置10处于折叠状态时,两个窗口24位于灭蚊装置10的内侧(即靠近第三夹角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灭蚊装置,将诱蚊源和灭蚊器收纳在收容空间内,壳体就能对诱蚊源和灭蚊器形成一定的保护效果,并且能够更好利用诱蚊源将蚊虫引导到收容空间内而被灭蚊器灭杀;两个灭蚊单元的壳体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使得两个灭蚊单元能够相对翻转,因此,用户能够通过调整灭蚊单元的翻转角度,以使灭蚊装置能够更好的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而且在不需要使用时,可以通过翻转灭蚊单元,使两个灭蚊单元相互靠近,以便用户进行收纳。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灭蚊单元和转动件,每个所述灭蚊单元都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以及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诱蚊源和灭蚊器,所述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壳体外部的窗口,两个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以使其中一个所述灭蚊单元能够相对另一所述灭蚊单元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蚊装置包括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两个灭蚊单元能够相对翻转以使所述灭蚊装置在所述展开状态和所述折叠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所述灭蚊装置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两个所述窗口位于所述灭蚊装置的同一侧;当所述灭蚊装置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两个灭蚊单元可选择性地以两个窗口相向或相背的方式进行层叠,或者所述两个灭蚊单元以两个所述窗口相向的方式进行层叠,或者所述两个灭蚊单元以两个所述窗口相背的方式进行层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基板和两个设于所述基板一侧并相互间隔的凸柱,两个所述壳体上都设有插孔,每个所述凸柱都可转动地插入一相应的所述插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的外表面与所述插孔的内表面之间设有阻尼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转轴,两个所述壳体相靠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套设部和第二套设部,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套设部后插入所述第二套设部,并与所述第一套设部和/或所述第二套设部转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和所述第一套设部分别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套设部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相互间隔,所述第二套设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套设部之间,两个所述转轴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一套设部后插入所述第二套设部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设部和/或所述第二套设部与所述转轴之间设有阻尼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蚊源包括诱蚊灯,所述灭蚊器包括电网,所述电网与所述诱蚊灯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防护罩和挡板,所述防护罩和所述挡板围合形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诱蚊源和所述灭蚊器位于所述防护罩和所述挡板之间,所述窗口设于所述防护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所述防护罩和所述挡板之间的安装架,所述诱蚊源和所述灭蚊器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架。
CN202222075127.2U 2022-08-07 2022-08-07 灭蚊装置 Active CN218245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5127.2U CN218245277U (zh) 2022-08-07 2022-08-07 灭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5127.2U CN218245277U (zh) 2022-08-07 2022-08-07 灭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45277U true CN218245277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65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75127.2U Active CN218245277U (zh) 2022-08-07 2022-08-07 灭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452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92549B1 (en) Portable mosquito repelling/killing device
US20030194225A1 (en) Rotatable plug assembly including an extra outlet
US20170122541A1 (en) Electronic Lighting Systems
CN218245277U (zh) 灭蚊装置
GB2540530A (en) An insect exterminating device
CN212414458U (zh) 一种多功能电蚊拍
CN210671778U (zh) 灭蚊拍
CN212345069U (zh) 一种电蚊拍的多功能收纳底座
CN106512386B (zh) 用于魔方的供电结构及魔方
WO2003088430A1 (en) Rotatable plug assembly including an extra outlet
CN202285968U (zh) 具捕蚊灯功能的电蚊拍
CN212678139U (zh) 灭蚊装置
CN210054360U (zh) 一种伸缩式灭蚊灯
TW538208B (en) Flashlight for wrist
CN213187765U (zh) 灭蚊灯
CN216315020U (zh) 电蚊拍
CN216452819U (zh) 灭蚊灯
CN214677289U (zh) 一种电蚊拍
CN212545223U (zh) 高效环保的充电式蚊虫捕杀装置
CN215454889U (zh) 电蚊拍
CN215454885U (zh) 一种两用的电蚊拍
CN219069244U (zh) 一种新型变频灭蚊灯拍
CN218473952U (zh) 一种具有多重电击能力的电蚊拍
CN208566328U (zh) 一种旋转装饰灯
CN216254877U (zh) 一种灭蚊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