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42082U -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42082U
CN218242082U CN202221963746.9U CN202221963746U CN218242082U CN 218242082 U CN218242082 U CN 218242082U CN 202221963746 U CN202221963746 U CN 202221963746U CN 218242082 U CN218242082 U CN 2182420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late
battery module
collecting
battery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637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平
张小春
褚佳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637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420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420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420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汽车,包括电池芯组、采集组件和端板,电池芯组包括沿预定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芯,采集组件包括采集板和插接件,插接件设置在采集板上,端板设置在电池芯组沿着电池芯的排列方向的两端,端板的上端面具有向电池模组的底部凹陷的凹槽,插接件安装在凹槽内,插接件的上端面不高于采集板的上端面。通过在端板上端面设置凹槽安装插接件,并使得插接件的上端面不高于电池芯组上端面的采集板,可以降低电池模组的高度,使得组成的电池包整体高度变小,进而使得设置在车辆底盘上的电池包距离地面高度更高,使车辆具有更好地通过性。

Description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池包,电池包由很多电池芯组成。在电池包中,为了安全和有效的管理好成百上千的单颗电池芯,电池芯并不是随意的放在电池包的箱体里面,而是按照电池模组有序的放置的。电池模组是介于电池芯单体与电池包的中间储能单元,它通过将多个电池芯串并联,再加上起到汇集电流、收集数据、固定保护电池芯等作用的辅助结构件形成模块化电池组。
现有的一种电池模组是将多个电池芯沿预定方向排列形成电池芯组,然后在电池芯组的两端放置端板用于加强结构,对电池芯组起到支撑、固定和保护作用。但是这种电池模组将采集电池芯信息的采集组件设置在电池芯组的上端面,由于电池模组需要将采集到的电池芯信息传递给外部的监控装置,这就需要一个转接的插接件,由于插接件具有一定的厚度,将插接件设置在电池芯组的上端面会使得电池模组的高度增加,进而导致电池包的高度增加。对于电池包安装于电动车辆底盘的方式,由于车辆底盘距离地面的高度有限,电池包的高度增加会导致电池包距离地面高度减小,不利于换电设备进出电动车辆的底部以及更换电池包,导致换电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电池包高度增加会导致电池包距离地面高度减小,不利于换电设备进出电动车辆的底部以及更换电池包,导致换电失败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芯组、采集组件和端板,所述电池芯组包括沿预定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芯,所述采集组件包括采集板和插接件,所述插接件设置在所述采集板上,所述端板设置在所述电池芯组沿着所述电池芯的排列方向的两端,所述端板的上端面具有向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部凹陷的凹槽,所述插接件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插接件的上端面不高于所述采集板的上端面。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端板的上端面设置凹槽安装插接件,并使得插接件的上端面不高于电池芯组上端面的采集板,可以降低电池模组的高度,从而降低电池包的整体高度,进而使得设置在车辆底盘上的电池包距离地面高度更高,使车辆具有更好地通过性,使得电池包能够适应不同的车型,增大了电池包的适用范围,且方便换电设备进出电动车辆的底部进行换电服务,提高换电的成功率,减少换电设备和场地的限制与成本。
较佳地,所述采集板与所述端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件;
和/或,所述端板和所述电池芯之间设有第二绝缘件。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一绝缘件将采集板与端板绝缘,以保障电池模组的电性能。通过设置第二绝缘件避免电池芯漏电导致通过端板对其他部件造成损坏,影响电池模组的正常使用。
较佳地,所述采集板设置于所述电池芯组的上端面,且沿着所述电池芯的排列方向延伸,所述采集板设有所述插接件的一端自所述端板的上端面向下弯折延伸并固定在所述凹槽内;
和/或,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总正极座和总负极座,所述总正极座和所述总负极座分别设于所述电池芯组两端的所述端板的凹槽内,所述总正极座和所述总负极座的上端不超过所述采集板的上端面。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采集板设置于电池芯组的上端面且沿着电池芯的排列方向延伸便于通过采集板采集各个电池芯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信息,采集板设有插接件的一端自端板的上端面向下弯折延伸并固定在凹槽内,可以降低电池模组的高度,从而降低电池包的整体高度;将电池模组的总正极座和总负极座设置在凹槽内并使得总正极座和总负极座的上端不超过电池芯的上端面,降低电池模组的高度,从而降低电池包的整体高度,进而使得设置在车辆底盘上的电池包距离地面高度更高,使车辆具有更好地通过性,使得电池包能够适应不同的车型,增大了电池包的适用范围,且方便换电设备进出电动车辆的底部进行换电服务,提高换电的成功率,减少换电设备和场地的限制与成本。
较佳地,所述端板包括在所述凹槽内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安装板,以及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板的顶部的横板,所述插接件位于两个安装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横板的下方。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插接件具有独立的安装区域,避免与其他部件产生干涉。
较佳地,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横板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采集板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横板固定连接。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使得采集板可以紧紧贴合在电池模组上,防止电池包震动导致采集组件损坏。
较佳地,两个所述端板位于所述电池模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沿所述电池模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端板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设置第二连接件以将所述电池模组与电池箱体固定连接;
和/或,所述端板的底面高于所述电池芯的底面;
和/或,所述端板上设置有若干减重槽。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端板上设置第二连接件(具体可为螺杆)将电池模组与调温板或电池箱体的底板连接,可以增强电池模组与电池包的其他部件的连接强度,避免其发生晃动或移动影响电池包的正常使用;端板的底面高于电池芯的底面便于将电池模组安装在电池箱体内时与电池箱体进行装配;端板上设置有若干减重槽可以降低电池模组的重量,从而可以降低电池包的重量。
较佳地,所述电池芯组的上端面设有绝缘垫板,所述绝缘垫板沿着所述电池芯的排列方向延伸,且所述绝缘垫板的至少一端连接于所述端板,所述采集组件设于所述绝缘垫板上。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在电池芯组的上端面设置绝缘垫板,并将采集组件设于绝缘垫板上,避免采集组件直接固定在电池芯上对电池芯产生破坏。
较佳地,所述绝缘垫板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电池芯上的防爆阀对应设置,所述采集板的中间具有与所述排气孔对应的镂空结构。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电池芯上的防爆阀用于在电池芯内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自动排气,绝缘垫板上设置有多个与防爆阀对应的排气孔避免绝缘垫板影响防爆阀正常排气,采集板设置与排气孔对应的镂空结构避免采集板被防爆阀的排气冲击导致与电池芯脱离。
较佳地,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汇流排,所述汇流排用于将相邻两个所述电池芯的电极连接,采集组件包括多条信号采集片,多条所述信号采集片与多个所述汇流排一一对应并电连接。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通过采集组件采集各个电池芯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信息,通过汇流排串联和/或并联各个电池芯使电池模组的电池芯形成串联和/或并联通路,信号采集片与汇流排激光焊接,插接件与外部监控装置连接,将采集组件采集的各种信息传递给外部监控装置。
较佳地,所述采集组件还包括若干温度探测器,所述温度探测器设置在所述采集板上,所述采集片与所述采集板连接的一端具有通孔,所述温度探测器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上端面高于所述温度探测器的上端面。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温度探测器实时监控电池芯的温度,避免电池芯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电池包的正常使用;将温度探测器设于采集片的通孔内,在通孔设置竖直方向延伸的延伸部并使得延伸部的上端面高于温度探测器的上端面,可以保护温度探测器,避免其受到外界压力而损坏。
较佳地,所述电池芯组的外侧面设有导热膜;或者所述电池芯组的底面设有调温板。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根据需求调节电池模组的温度,使电池模组保持在适宜的工作温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含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电池模组的电池包,整体高度较低,使得设置在车辆底盘上的电池包距离地面高度更高,使车辆具有更好地通过性,使得电池包能够适应不同的车型,增大了电池包的适用范围,且方便换电设备进出电动车辆的底部进行换电服务,提高换电的成功率,减少换电设备和场地的限制与成本。
较佳地,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和多个所述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通过第二连接件和/或结构胶与所述电池箱体连接。
在本方案中,电池模组通过第二连接件和/或结构胶与电池箱体连接,保证了电池模组在电池箱体内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晃动或移动。
较佳地,所述电池包还包括调温板,所述调温板固定于所述电池箱体的底部,所述电池模组安装在所述调温板上。
在本方案中,在电池包内设置调温板可以根据外界温度对电池模组进行加热或降温,使整个电池包始终保持在适宜温度,避免电池包因温度过高发生自燃,或因温度过低影响电动车辆的续航能力。
较佳地,相邻两个所述电池模组的电极通过金属排连接;
和/或,相邻两个所述电池模组的端板通过第三连接件固定。
在本方案中,电池箱体内相邻两个电池模组的电极通过金属排串联和/或并联连接,通过金属排串联和/或并联各个电池模组以形成串联和/或并联通路,并且金属排也可以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加强各个电池模组在电池箱体内的稳定性;电池箱体内相邻两个电池模组的两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加强电池模组在电池箱体内的稳定性,避免电池模组在电池箱体内发生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含如上所述的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池模组的端板上端面设置凹槽安装插接件,并使得插接件的上端面不高于电池芯组上端面的采集板,可以降低电池模组的高度,从而降低包的整体高度,使得设置在车辆底盘上的电池包距离地面高度更高,使车辆具有更好地通过性,使得电池包能够适应不同的车型,增大了电池包的适用范围,且方便换电设备进出电动车辆的底部进行换电服务,提高换电的成功率,减少换电设备和场地的限制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池模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电池模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6为图1中B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电池包内多个电池模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9为图7中池包内多个电池模组组合结构的侧视图。
图10为图9中A-A截面剖视图。
图11为图8中电池模组放置在电池箱体中在电池包的宽度方向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电池芯组 100
电池芯 110
汇流排 120
总正极座 130
盖帽 131
总负极座 140
端板 200
第一安装板 201
第二安装板 202
横板 203
安装孔 204
连接孔 205
第一区域 210
第二区域 220
减重孔 206
加强筋 230
夹持部 240
采集组件 300
采集板 310
信号采集片 311
通孔 3111
延伸部 3112
温度探测器 312
插接件 320
绝缘垫板 400
排气孔 410
第二连接件 500
捆绑扎带 600
第一连接件 700
泡棉 800
竖直绝缘件 900
电池箱体 10
箱体底壳 11
凸台 1101
调温板 20
翻边 2001
第三连接件 30
金属排 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以下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芯组100、采集组件300和端板200,电池芯组100包括沿预定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芯110,采集组件300包括采集板310和插接件320,插接件320设置在采集板310上,端板200设置在电池芯组100沿着电池芯110的排列方向的两端,端板200的上端面具有向电池模组的底部凹陷的凹槽,插接件320安装在凹槽内,插接件320的上端面不高于采集板310的上端面。通过在端板200的上端面设置凹槽安装插接件320,并使得插接件320的上端面不高于电池芯组100上端面的采集板310,可以降低电池模组的高度,从而降低电池包的整体高度,使得设置在车辆底盘上的电池包距离地面高度更高,使车辆具有更好地通过性,使得电池包能够适应不同的车型,增大了电池包的适用范围,且方便换电设备进出电动车辆的底部进行换电服务,提高换电的成功率,减少换电设备和场地的限制与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采集板310采用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柔性电路板具有质量轻、厚度薄、可自由弯曲折叠等优良特性。端板200的材质为铝质。优选的,采集板310与端板200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件,通过第一绝缘件将采集板310与端板200绝缘,以保障电池模组的电性能。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采集板310设置于电池芯组100的上端面,且沿着电池芯110的排列方向延伸,采集板310设有插接件320的一端自端板200的上端面向下弯折延伸并固定在凹槽内。采集板310设置于电池芯组100的上端面且沿着电池芯110的排列方向延伸便于通过采集板310采集各个电池芯110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信息。
优选的,第一绝缘件包括泡棉800(聚氨酯类),由于采集板310采用FPC,在折弯处容易发生破损,在采集板310的弯折处位于采集板310和端板200以及电池芯组100之间设置有泡棉800(聚氨酯类),以保护FPC折弯并与铝质的端板200绝缘。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端板200包括在凹槽内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的顶部通过横板203连接,插接件320位于两个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之间且位于横板203的下方。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插接件320具有独立的安装区域,避免与其他部件产生干涉。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将凹槽分成两个安装板之间的第一区域210和位于第一区域210两侧的第二区域220,插接件320设于电池芯组100其中一端的端板200的第一区域210内。
第一安装板201、第二安装板202和横板203上均设有安装孔204,采集板310通过第一连接件700与第一安装板201、第二安装板202和横板203固定连接。其中,采集板310设有插接件320的一端沿着横板203的上端面向下弯折延伸并固定在第一区域210内。采用上述结构,使得采集板310可以紧紧贴合在电池模组上,防止电池包震动导致采集组件300损坏。
具体的,泡棉800(聚氨酯类)设置于采集板310的弯折处并且至少部分泡棉800与横板203接触,采集板310与泡棉800通过第一连接件700连接至横板203上。插接件320与泡棉800通过第一连接件700连接至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上。
第一绝缘件包括设置在向下弯折采集板310与第一安装板201、第二安装板202之间的竖直绝缘件900,竖直绝缘件900用于支撑第一连接件700并绝缘端板200,采集板310和竖直绝缘件900通过第一连接件70连接至第一安装板201、第二安装板202上。优选的,竖直绝缘件900的材质为塑料材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700采用螺钉,优选塑料螺钉。
电池模组包括总正极座130和总负极座140,总正极座130和总负极座140分别设于电池芯组100两端的端板200的凹槽内,总正极座130和总负极座140的上端不超过采集板310的上端面。将电池模组的总正极座130和总负极座140设置在凹槽内并使得总正极座130和总负极座140的上端不超过电池芯110的上端面,降低电池模组的高度,从而降低电池包的整体高度,进而使得设置在车辆底盘上的电池包距离地面高度增高,使车辆具有更好地通过性,使得电池包能够适应不同的车型,增大了电池包的适用范围,且方便换电设备进出电动车辆的底部进行换电服务,提高换电的成功率,减少换电设备和场地的限制与成本。具体的,总正极座130和总负极座140分别设于电池芯组100两端的两个端板200的第二区域220内。
如图5所示,总正极座130和总负极座140上分别设有盖帽131,总正极座130和总负极座140的接线头位于盖帽131下方。通过在总正极座130和总负极座140上设置盖帽131,避免其他导电物体与总正极座130和总负极座140的接线头误碰导致发生短路,并且还可以避免总正极座130和总负极座140的接线头被污染影响正常使用。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端板200位于电池模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沿电池模组高度方向贯穿端板200的连接孔205,连接孔205用于设置第二连接件500以将电池模组与电池箱体固定连接。通过在端板200上设置第二连接件500来连接调温板或电池箱体的底板,可以增强电池模组与电池包的其他部件的连接强度,避免其发生晃动或移动影响电池包的正常使用。优选的,第二连接件500为螺杆。
在本实施例中,端板200的底面高于电池芯110的底面。端板200的底面高于电池芯110的底面便于将电池模组安装在电池箱体内时与电池箱体进行装配。
端板200上设置连接孔205的部位处设置有若干减重孔206以降低电池模组的重量,从而可以降低电池包的重量。端板200远离电池芯组100一侧端面上还设有加强筋230以增加端板200的强度。端板200上位于加强筋230的交界处还设有夹持部240,本实施例中,夹持部240为圆孔结构,供机器人的夹持以便于机器人移动电池模组。
如图1至图3所示,电池芯组100的上端面设有绝缘垫板400,绝缘垫板400沿着电池芯110的排列方向延伸,且绝缘垫板400的至少一端连接于端板200上,采集组件300设于绝缘垫板400上。在电池芯组100的上端面设置绝缘垫板400,并将采集组件300设于绝缘垫板400上,避免采集组件300直接固定在电池芯110上对电池芯110产生破坏。
绝缘垫板400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410,排气孔410与电池芯110上的防爆阀对应设置,采集板310的中间具有与排气孔410对应的镂空结构。电池芯110上的防爆阀用于在电池芯110内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自动排气,绝缘垫板400上设置有多个与防爆阀对应的排气孔410避免绝缘垫板400影响防爆阀正常排气,采集板310设置与排气孔410对应的镂空结构避免采集板310被防爆阀的排气冲击导致与电池芯110脱离。
如图1至图3所示,电池模组包括多个汇流排120,汇流排120用于将相邻两个电池芯110的电极连接,采集组件300包括多条信号采集片311,多条信号采集片311与多个汇流排120一一对应并电连接。电池模组通过采集组件300采集各个电池芯110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信息,通过汇流排120串联和/或并联各个电池芯110使电池模组的电池芯110形成串联和/或并联通路,信号采集片311与汇流排120激光焊接,插接件320与外部监控装置连接,将采集组件300采集的各种信息传递给外部监控装置。考虑成本因素,汇流排120优选铝排,也可选择铜排等导电性能较好的材料。信号采集片311可以采用镍或铝等材料。在本实施例中,电池芯组100中的电池芯110之间通过汇流排120串联连接,也即相邻的两个电池芯110的正极和负极通过汇流排120串联连接。当然,电池芯组100中的电池芯110之间也可以通过汇流排120并联或者串并联连接,在此不做限制。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采集组件300还包括若干温度探测器312,温度探测器312设置在采集板310上,采集片与采集板310连接的一端具有通孔3111,温度探测器312位于通孔3111内,通孔3111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延伸部3112,延伸部3112的上端面高于温度探测器312的上端面。通过设置温度探测器312实时监控电池芯110的温度,避免电池芯110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电池包的正常使用;将温度探测器312设于采集片的通孔3111内,在通孔3111设置竖直方向延伸的延伸部3112并使得延伸部3112的上端面高于温度探测器312的上端面,可以保护温度探测器312,避免其受到外界压力而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端板200和电池芯110之间设有第二绝缘件(图中未示出)。通过设置第二绝缘件避免电池芯110漏电导致通过端板200对其他部件造成损坏,影响电池模组的正常使用。
第二绝缘件为板状结构,第二绝缘件与端板200和电池芯110之间均分别通过结构胶粘接固定。通过结构胶将第二绝缘件与端板200和电池芯110进行固定,粘接牢固,避免第二绝缘件与端板200和电池芯110之间发生分离。优选的,第二绝缘件的上端部向电池芯110的上端面折弯并与电池芯110的上端面贴合,和/或,第二绝缘件的下端部向电池芯110的下端面折弯并与电池芯110的下端面贴合。通过第二绝缘件对电池芯110的上下两端面进行保护,避免电池芯110的端部发生磕碰而损坏。
如图1至图2所示,该电池模组还包括捆绑扎带600,多个电池芯110之间通过结构胶粘接,捆绑扎带600用于环绕电池模组的外周侧以捆绑电池芯110和端板200。通过捆绑扎带600固定电池模组,进一步加强电池模组各电池芯1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其中,本实施例中捆绑扎带600为钢带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芯组100的外侧面设有导热膜,或者所述电池芯组100的底面设有调温板。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根据需求调节电池模组的温度,使电池模组保持在适宜的工作温度。
实施例中2
如图7-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采用实施例1中的电池模组。采用上述电池模组的电池包,整体高度降低,使得设置在车辆底盘上的电池包距离地面高度增高,使车辆具有更好地通过性,使得电池包能够适应不同的车型,增大了电池包的适用范围,且方便换电设备进出电动车辆的底部进行换电服务,提高换电的成功率,减少换电设备和场地的限制与成本。
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10和多个电池模组,电池模组通过第二连接件500和/或结构胶与电池箱体10连接。电池模组通过第二连接件500和/或结构胶与电池箱体10连接,保证了电池模组在电池箱体10内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晃动或移动。电池箱体10包括箱体底壳11,箱体底壳11具有容纳腔室,多个电池模组设置在该容纳腔室内。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还包括调温板20,调温板20固定于箱体底壳11的底部,电池模组安装在调温板20上。如图11所示,箱体底壳11的底部四周具有凸台1101,调温板20的周侧具有翻边2001,调温板20的底部与箱体底壳11的底部之间填充有结构胶进行固定,翻边2001的下端面抵接与凸台1101的上端面,翻边2001与凸台1101之间也通过结构胶固定。
在电池包内设置调温板20,可以根据外界温度对电池模组进行加热或降温,使整个电池包始终保持在适宜温度,避免电池包因温度过高发生自燃,或因温度过低影响电动车辆的续航能力。在本实施例中,调温板20为水冷板。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500为螺杆,通过螺杆将电池模组与调温板20固定,调温板20又通过结构胶与箱体底壳11固定,实现电池模组与电池箱体10的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电池模组的电极通过金属排40连接,电池模组通过金属排40连接不仅使得电池包内的多个电池模组形成电流通路,还可以使多个电池模组之间相互拉扯避免单个电池模组固定不牢发生晃动。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电池模组通过金属排40串联连接,如图8所示,相邻两个电池模组的总正极座130和总负极座140通过金属排40串联。其中,金属排400为导电材料,优选为铜,也可选择为铝。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电池模组通过金属排40并联或者串并联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电池模组的端板200通过第三连接件30固定。相邻两个电池模组的同一侧的端板200上设置有连接孔205,第三连接件30的两端设有与相邻两个电池模组上的连接孔205对应的通孔,通过第二连接件500依次穿过第三连接件30的通孔和端板200的连接孔205与调温板20固定连接,实现将两个相邻的电池模组通过第三连接件30固定连接。第三连接件30可以为金属片或者塑料板件。电池箱体10内相邻两个电池模组的两端通过第三连接件30固定,加强电池模组在电池箱体10内的稳定性,避免电池模组在电池箱体10内发生移动。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采用上述的电池包。
电动汽车采用上述的电池包,电池包整体高度降低,车辆底盘上的电池包距离地面高度增高,使车辆具有更好地通过性,使得电池包能够适应不同的车型,增大了电池包的适用范围,且方便换电设备进出电动车辆的底部进行换电服务,提高换电的成功率,减少换电设备和场地的限制与成本。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芯组、采集组件和端板,所述电池芯组包括沿预定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芯,所述采集组件包括采集板和插接件,所述插接件设置在所述采集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设置在所述电池芯组沿着所述电池芯的排列方向的两端,所述端板的上端面具有向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部凹陷的凹槽,所述插接件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插接件的上端面不高于所述采集板的上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板与所述端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件;
和/或,所述端板和所述电池芯之间设有第二绝缘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板设置于所述电池芯组的上端面,且沿着所述电池芯的排列方向延伸,所述采集板设有所述插接件的一端自所述端板的上端面向下弯折延伸并固定在所述凹槽内;
和/或,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总正极座和总负极座,所述总正极座和所述总负极座分别设于所述电池芯组两端的所述端板的凹槽内,所述总正极座和所述总负极座的上端不超过所述采集板的上端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包括在所述凹槽内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安装板,以及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板的顶部的横板,所述插接件位于两个安装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横板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横板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采集板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横板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端板位于所述电池模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沿所述电池模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端板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设置第二连接件以将所述电池模组与电池箱体固定连接;
和/或,所述端板的底面高于所述电池芯的底面;
和/或,所述端板上设置有若干减重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芯组的上端面设有绝缘垫板,所述绝缘垫板沿着所述电池芯的排列方向延伸,且所述绝缘垫板的至少一端连接于所述端板,所述采集组件设于所述绝缘垫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垫板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电池芯上的防爆阀对应设置,所述采集板的中间具有与所述排气孔对应的镂空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汇流排,所述汇流排用于将相邻两个所述电池芯的电极连接,采集组件包括多条信号采集片,多条所述信号采集片与多个所述汇流排一一对应并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组件还包括若干温度探测器,所述温度探测器设置在所述采集板上,所述采集片与所述采集板连接的一端具有通孔,所述温度探测器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上端面高于所述温度探测器的上端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芯组的外侧面设有导热膜;或者所述电池芯组的底面设有调温板。
12.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含如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和多个所述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通过第二连接件和/或结构胶与所述电池箱体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调温板,所述调温板固定于所述电池箱体的底部,所述电池模组安装在所述调温板上。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模组的电极通过金属排连接;
和/或,相邻两个所述电池模组的端板通过第三连接件固定。
16.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包含如权利要求12-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CN202221963746.9U 2022-07-27 2022-07-27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Active CN2182420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3746.9U CN218242082U (zh) 2022-07-27 2022-07-27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3746.9U CN218242082U (zh) 2022-07-27 2022-07-27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42082U true CN218242082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77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63746.9U Active CN218242082U (zh) 2022-07-27 2022-07-27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420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5490B (zh) 电压检测构件和使用该电压检测构件的蓄电池模块
CN113964458B (zh) 串并联模块、电池包、电池系统及制作方法
EP2645454B1 (en) Bus bar assembly having a novel structure
KR20150003864A (ko) 바이메탈 버스 바 조립체
CN109904378B (zh) 锂电池储能模块及锂电池储能模组
KR20120016351A (ko) 전압 검출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WO2024008195A1 (zh) 电池包及其ccs组件
CN113937430B (zh) 电芯信息采集结构、电池包和电池系统
CN214477697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106558672B (zh) 电池组
KR20210112650A (ko)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CN214477761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8242082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113224435A (zh) 一种高比能电池包
CN218472176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KR20200144422A (ko)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CN218039705U (zh) 一种具有ccs组件的电池包
CN115810851A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214124001U (zh) 锂离子电池模组
JP6338905B2 (ja)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CN220544127U (zh) 电池包
CN214477778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5494024U (zh) 锂电容电芯模组数据采集板及锂电容电芯模组
CN218896772U (zh) 电池的隔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池
CN219801148U (zh) 电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