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40816U - 一种加固计算单元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固计算单元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40816U
CN218240816U CN202222178189.6U CN202222178189U CN218240816U CN 218240816 U CN218240816 U CN 218240816U CN 202222178189 U CN202222178189 U CN 202222178189U CN 218240816 U CN218240816 U CN 218240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bezel
casing
heat dissipation
bolt
compu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781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彩云
张娇
张宇龙
张帅
严博
谢小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chuan Hang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chuan Hang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chuan Hang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chuan Hang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781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40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40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40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加固计算单元的结构,其包括壳体、后盖和前板,壳体为上下左右四个依次连接的侧板,在上下两个侧板上均开设有风道,在左右两个侧板上均固定安装有散热板,后盖安装在壳体开口的后端,前板安装在壳体开口的前端,后盖上装有两个第一轴流风机,前板上均匀分布有散热翅片,前板的散热翅片上固定安装有六个第二风机,且六个第二风机均匀分布在前板上的散热翅片上,本实用新型,系统的工作方式为前面板风冷散热为主,后风冷散热为辅,后风机通过前进风后出风的方式散热,前面板通过增大散热面积,传导导热以及风冷强制散热的方式散热,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加固计算单元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元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固计算单元的结构。
背景技术
机箱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及加固的作用,此外,电脑机箱具有屏蔽电磁辐射的重要作用,且在机箱的壳体上一般会设置有散热结构,用于机箱的散热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机箱内部安装的电子元件种类越来越多,功率也越来越大,一般机箱上的散热结构已不能满足其散热需求,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加固计算单元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固计算单元的结构,包括壳体、后盖和前板,壳体为上下左右四个依次连接的侧板,在上下两个侧板上均开设有风道,在左右两个侧板上均固定安装有散热板,后盖安装在壳体开口的后端,前板安装在壳体开口的前端,后盖上装有两个第一风机,前板上均匀分布有散热翅片,前板的散热翅片前面固定安装有六个第二风机,且六个第二风机均匀分布在前板上的散热翅片上。
优选的,壳体连接前板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插槽,且在四个插槽内部的一端均开设有螺槽,前板一侧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内螺纹管,且四个内螺纹管分别插接在四个插槽内,在前板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螺栓,且四个螺栓分别贯穿前板与内螺纹管的内壁螺纹连接并螺纹连接在相对应的螺槽内。
优选的,内螺纹管内壁的四周均匀开设有四个凹槽,在四个凹槽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衔接板,且四个衔接板分别位于螺栓外侧的周围,在四个衔接板远离螺栓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且四个卡块远离衔接板的一端均贯穿内螺纹管的外壁,插槽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四个卡槽,内螺纹管上的四个卡块分别插接在插槽内壁上的四个卡槽内。
优选的,每个衔接板靠近前板的一端设置有坡面,螺栓连接螺槽内部的一端设置为圆台状,在每个衔接板与凹槽之间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
优选的,前板上贴有高导热系数的导热材料。
优选的,壳体与前板均采用铝合金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中,由于加固壳体尺寸有限,前进后出的风冷散热效果有限,故本实用新型散热结构中采用前面板风冷散热为主,后风冷散热为辅的方式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后盖上第一风机的散热方式为,壳体内部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至机箱壳体上,后盖上安装有第一风机,壳体上下侧板上有风道,风从上下盖板的进风口进入风道,经过上下风道到出风口,最后通过第一风机将热量散走;前板的散热方式为,前板上有大量的散热翅片,加大了整个系统的表面积,前板内表面贴有高导热系数的导热材料,壳体内部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传至导热材料最后传至有大量散热翅片的前板上,散热翅片上方安装有第二风机,第二风机及时的将积聚在散热翅片表面的热量带走,从而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该加固机系统采用导热、力学性能好的铝合金焊接成型,结构紧凑,重量轻;
2)、将前板上的四个内螺纹管插入壳体上的四个插槽内,然后将螺栓贯穿前板并螺纹插接在内螺纹管内,螺栓在内螺纹管内转动的时候,螺栓的尖端会挤压四个衔接板上的坡面,使四个衔接板向内螺纹管内壁上相对应的凹槽内移动,使衔接板推动卡块向外移动并卡接在插槽内壁上的四个卡槽内,继续拧动螺栓使其最终螺纹连接在插槽内的螺槽内即可,这样在螺栓发生松动的时候,卡块与卡槽的配合也能够使前板与壳体连接在一起。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与前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螺栓和内螺纹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后盖;3、前板;4、散热翅片;5、第二风机;6、风道;7、散热板;8、插槽;9、螺槽;10、内螺纹管;11、螺栓;12、卡槽;13、卡块;15、凹槽;16、衔接板;1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由图1-5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后盖2和前板3,壳体1为上下左右四个依次连接的侧板,在上下两个侧板上均开设有风道6,在左右两个侧板上均固定安装有散热板7,后盖2安装在壳体1开口的后端,前板3安装在壳体1开口的前端,后盖2上装有两个第一风机,前板3上均匀分布有散热翅片4,前板3的散热翅片4前面固定安装有六个第二风机5,且六个第二风机5均匀分布在前板3上的散热翅片4前面。
同时,壳体1连接前板3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插槽8,且在四个插槽8内部的一端均开设有螺槽9,前板3一侧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内螺纹管10,且四个内螺纹管10分别插接在四个插槽8内,在前板3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螺栓11,且四个螺栓11分别贯穿前板3与内螺纹管10的内壁螺纹连接并螺纹连接在相对应的螺槽9内。
另外,内螺纹管10内壁的四周均匀开设有四个凹槽15,在四个凹槽15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衔接板16,且四个衔接板16分别位于螺栓11外侧的周围,在四个衔接板16远离螺栓11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3,且四个卡块13远离衔接板16的一端均贯穿内螺纹管10的外壁,插槽8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四个卡槽12,内螺纹管10上的四个卡块13分别插接在插槽8内壁上的四个卡槽12内。
并且,每个衔接板16靠近前板3的一端设置有坡面,螺栓11连接螺槽9内部的一端设置为圆台状,在每个衔接板16与凹槽15之间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17,弹簧17起到复位的作用。
还有,前板3上贴有高导热系数的导热材料。
还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与前板3均采用铝合金制成,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并且硬度较大。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中,由于加固壳体1尺寸有限,前进后出的风冷散热效果有限,故本实用新型散热结构中采用前板3加风机风冷散热为主,后风道6加风机风冷散热为辅的方式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后盖2上第一风机的散热方式为,壳体1内部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至机箱壳体1上,后盖2上安装有第一风机,壳体1上下侧板上有风道6,风从上下盖板的进风口进入风道,经过上下风道到出风口,最后通过第一风机将热量散走的强制风冷方式散热;前板3的散热方式为,前板3上有大量的散热翅片4,从而加大了整个系统的表面积,前板3内表面贴有高导热系数的导热材料,壳体1内部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传至导热材料最后传至有大量散热翅片4的前板3上,散热翅片4上方安装有第二风机5,第二风机5及时地将积聚在散热翅片4表面的热量带走,从而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该加固机系统采用导热、力学性能好的铝合金焊接成型,结构紧凑,重量轻。
将前板3上的四个内螺纹管10插入壳体1上的四个插槽8内,然后将螺栓11贯穿前板3并螺纹插接在内螺纹管10内,螺栓11在内螺纹管10内转动的时候,螺栓11的尖端会挤压四个衔接板16上的坡面,使四个衔接板16向内螺纹管10内壁上相对应的凹槽15内移动,使衔接板16推动卡块13向外移动并卡接在插槽8内壁上的四个卡槽12内,继续拧动螺栓11使其最终螺纹连接在插槽8内的螺槽9内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加固计算单元的结构,包括壳体(1)、后盖(2)和前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上下左右四个依次连接的侧板,在上下两个侧板上均开设有风道(6),在左右两个侧板上均固定安装有散热板(7),所述后盖(2)安装在壳体(1)开口的后端,所述前板(3)安装在壳体(1)开口的前端,所述后盖(2)上装有两个第一风机,所述前板(3)上均匀分布有散热翅片(4),所述前板(3)的散热翅片(4)前面固定安装有六个第二风机(5),且六个第二风机(5)均匀分布在前板(3)的散热翅片(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计算单元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连接前板(3)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插槽(8),且在四个插槽(8)内部的一端均开设有螺槽(9),所述前板(3)一侧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内螺纹管(10),且四个内螺纹管(10)分别插接在四个插槽(8)内,在前板(3)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螺栓(11),且四个螺栓(11)分别贯穿前板(3)与内螺纹管(10)的内壁螺纹连接并螺纹连接在相对应的螺槽(9)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固计算单元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管(10)内壁的四周均匀开设有四个凹槽(15),在四个凹槽(15)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衔接板(16),且四个衔接板(16)分别位于螺栓(11)外侧的周围,在四个衔接板(16)远离螺栓(11)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3),且四个卡块(13)远离衔接板(16)的一端均贯穿内螺纹管(10)的外壁,所述插槽(8)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四个卡槽(12),内螺纹管(10)上的四个卡块(13)分别插接在插槽(8)内壁上的四个卡槽(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固计算单元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衔接板(16)靠近前板(3)的一端设置有坡面,所述螺栓(11)连接螺槽(9)内部的一端设置为圆台状,在每个衔接板(16)与凹槽(15)之间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计算单元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3)上贴有高导热系数的导热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计算单元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与前板(3)均采用铝合金制成。
CN202222178189.6U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加固计算单元的结构 Active CN218240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8189.6U CN218240816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加固计算单元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8189.6U CN218240816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加固计算单元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40816U true CN218240816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82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78189.6U Active CN218240816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加固计算单元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408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65020U (zh) Cpci模块的传导散热装置
CN115079795A (zh) 一种液冷服务器及其液冷散热硬盘模组
CN218240816U (zh) 一种加固计算单元的结构
CN211906189U (zh) 一种具有水冷功能的计算机机箱散热装置
CN209946807U (zh) 用于电脑机箱的辅助散热装置
CN210895329U (zh) 一种板内散热用模块结构
CN115863841B (zh) 一种户外锂电池移动电源组合结构及使用方法
CN213637519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逆变器
CN213814525U (zh) 一种大数据服务器主机用散热装置
CN212586813U (zh) 一种计算机主板安装架
CN210402260U (zh) 一种散热效能良好的散热片
CN210246365U (zh) 一种ups电源保护外壳
CN210166747U (zh) 一种gpu服务器及其机箱水冷辅助降温循环系统
CN1681113A (zh) 热管式散热器
CN218004040U (zh) 一种计算机自冷却机箱
CN220872960U (zh) 一种计算机设备的散热壳体结构
CN217767376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电池仓散热扩展装置
CN215991772U (zh) 一种解决自然对流情况下功耗电子设备散热的机箱
CN214507232U (zh) 一种可视化混合矩阵
CN213024298U (zh) 一种基于知识产权检索系统用主机散热装置
CN111432611B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vpx机箱
CN211878519U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用可散热高效固定装置
CN211237855U (zh) 一种电阻箱散热器
CN214757086U (zh) 一种散热型印制线路板
CN210899817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线路板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