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36888U - 一种显示器用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器用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36888U
CN218236888U CN202221462836.XU CN202221462836U CN218236888U CN 218236888 U CN218236888 U CN 218236888U CN 202221462836 U CN202221462836 U CN 202221462836U CN 218236888 U CN218236888 U CN 2182368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connector
stand
support
hinge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6283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必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ntia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intia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intia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intia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6283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368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368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368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器用支架,属于显示器相关配件领域。该显示器用支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置有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弹性机构,所述第一连接头、第一力臂、第二连接头和第二力臂组成四边形结构,第一连接头与第一力臂、第二力臂铰接,第二连接头与第一力臂、第二力臂铰接,所述第二支架还设置有固定件,且固定件位于第一力臂上,所述弹性机构一端与第一连接头连接,弹性机构另一端与固定件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弹性机构连接到第二支架底部既可以充分合理利用空间,相对减小该显示器用支架的体积,又可以使弹簧不容易脱落,从而加强弹性机构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器用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器相关配件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显示器用支架。
背景技术
显示器支架是一种可以固定显示器,笔记本或者平板电脑等的产品,可以帮助解决人们在家庭或商用办公场所操作电脑时所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它的人体工学设计,可以预防工作疲劳带来的健康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带了生活和工作的理想空间。显示器支架,已经广泛引用于零售、娱乐、金融、医疗、交通等领域;产品涵盖单屏幕、双屏幕、大幅面拼接屏幕等品类。
显示器支架主要由悬臂组成,"悬臂",顾名思义,就是可以伸展自如,如同手臂一样不受限制。而且采用铝合金或碳素钢材质,对角稳扣固定、且对角夹四边都有保护装置,与电脑接触的部位都有这种保护装置对电脑起到保护作用,无须开夹具就可以直接转动。
现有的相关技术中的可调节高度的显示器支架,多采用四边形结构加一个固定的支撑点,四边形结构包括有连接臂,支撑点常采用固定弹簧或者气弹簧等弹性元件提供一定的弹力使支架克服显示器的重力,使支架保持悬停状态。
一些显示器在进行高度和角度的调整时,弹性平衡机构和连接臂之间的夹角会发生变化,而显示器支架为了适应夹角变化,在设计时需要预留出一定的空间,因此显示器支架的体积相对较大。由此,一些显示器支架为了减小体积,在显示器支架内部利用特定的构件将弹簧和连接臂的夹角设计成不变,但是同时弹簧也出现容易脱落的情况。因此,如何在减小体积的同时还能加强弹簧的稳定性就成了显示器支架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显示器支架体积相对较大、弹簧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器用支架,包括底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面板组件,第二支架又包括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弹性机构。本实用新型将弹性机构连接到第二支架底部既可以充分合理利用空间,避免第二连接头增加空腔来连接弹性机构,相对减小该显示器用支架的体积,又可以使弹簧不容易脱落,从而加强弹性机构的稳定性,同时弹性机构的运动与第二连接头的调节运动互不影响,可以减小弹簧的磨损,相对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从而相对延长该显示器用支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用支架,所述显示器用支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置有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弹性机构。
所述第一力臂设置有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头、第一力臂、第二连接头和第二力臂组成四边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头设置有第一铰接点、第三铰接点、第五铰接点和第七铰接点,所述第二连接头设置有第二铰接点、第四铰接点、第六铰接点和第八铰接点。
所述第一力臂与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臂一端与第一连接头铰接于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一支臂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头铰接于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二支臂一端与第一连接头铰接于第三铰接点,所述第二支臂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头铰接于第四铰接点。
所述第二力臂与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力臂一端与第一连接头铰接于第五铰接点和第七铰接点,第二力臂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头铰接于第六铰接点和第八铰接点。
所述弹性机构包括调节结构、弹簧和牵引件,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螺杆和丝母。
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节弹簧的弹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结构通过旋转螺杆的方式来调节弹簧的长度进而调节弹簧的弹力。
所述螺杆旋转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支架外部,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旋转螺杆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杆旋转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头连接。
所述调节结构设置在远离第一力臂的一侧。
所述调节结构一端与第一连接头连接,所述调节结构另一端与弹簧连接。
所述螺杆一端与第一连接头连接,所述螺杆另一端与弹簧连接。
所述丝母套设于螺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丝母位于靠近第一连接头一端,
所述丝母与弹簧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丝母与弹簧以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至少部分套设于螺杆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有二分之一的长度套设于螺杆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簧未伸缩时,二分之一的所述弹簧与三分之一的所述螺杆连接。
所述弹簧与牵引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牵引件位于靠近第二连接头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牵引件形状为钩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牵引件和所述弹簧都为金属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牵引件与所述弹簧一体成型。
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之间设置有固定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位于第二支架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且固定件设置在第二支架底部。
所述固定件设置在靠近第二连接头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金属轴。
所述弹性机构一端与第一连接头连接,弹性机构另一端与固定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牵引件连接。
所述牵引件一端与弹簧连接,所述牵引件另一端与固定件连接。
所述第二支架还设置有指示机构,所述指示机构包括指示盖、限位件、指针。
所述指示盖设置在第二支架表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盖位于远离底座的一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盖形状为长方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盖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支架的长度方向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盖为透明的,且所述指示盖上方设置有两种标识,“+”表示弹簧长度拉长,“-”表示弹簧长度缩短。
所述指示盖与限位件连接,所述限位件用于限位指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位于第二支架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盖与限位件固定连接。
所述指针位于靠近第一连接头一端。
所述指针一端与限位件连接,所述指针另一端套设于螺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针与指示盖垂直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针沿着指示盖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指示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针位于指示盖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针与指示盖连接的一端为红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针与丝母平行设置。
所述指针与丝母一端连接,丝母另一端与弹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构思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用支架,所述显示器用支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一力臂还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安装有线槽,所述线槽用于收纳线状物体,所述线槽可以使该显示器用支架在使用时更方便整理线状物体、显得更规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形状为长方形。
所述底板一侧与第一支臂连接,所述底板另一侧与第二支臂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与第一支臂沿长度方向垂直,且所述底板与第二支臂沿长度方向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与第一支臂固定连接,且所述底板与第二支臂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一体成型。
所述底板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设置有安装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块位于底板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块沿着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支臂、第二支臂设置有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为U型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U型槽的槽口设置在靠近底板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垂直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底板、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一体成型时,采用先冲孔再折叠的加工方法可以得到所述凸块和凹槽,这样的加工方法较为方便,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相对减少了加工成本。
所述底板安装有线槽,所述线槽用于收纳线状物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状物体为电线。
所述第二支架设置有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与第一外壳配合连接。
所述第二外壳和第一外壳连接形成第二力臂和收纳腔。
所述第一支臂、第二支臂均位于收纳腔内。
所述弹性机构部分位于收纳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构思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用支架,所述显示器用支架包括底座、第一支架和面板组件。
所述底座与第一支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设置有底座孔,所述第一支架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底座孔与第一凸块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底座与第一支架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与第一支架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一端与底座连接,第一支架另一端与第二支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设置有第一支架孔,所述第一支架孔与第一连接头连接,达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连接的目的。
所述第二支架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头,第二支架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头。
所述第一连接头部分位于收纳腔内,且所述第二连接头部分位于收纳腔内。
所述第二支架与面板组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二连接头与面板组件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设置有第一力臂、弹性机构和固定件,弹性机构位于第二支架内部,固定件位于第一力臂上,而第一力臂为下臂,第一力臂位于第二支架底部,此时将弹性机构与固定件连接在一起就是将弹性机构连接到第二支架底部。本实用新型将弹性机构连接到第二支架底部可以充分合理利用空间,避免第二连接头增加空腔来连接弹性机构,相对减小该显示器用支架的体积,而且结构简单,相对减少成本,同时弹性机构的活动空间相对更大。
2、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力臂以及固定件均为金属材质,强度较大,稳定性较好,所以本实用新型将弹性机构连接到第二支架底部可以使弹簧不容易脱落,从而加强弹性机构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将弹性机构连接到第二支架底部时,弹性机构的运动与第二连接头的调节运动互不影响,既不会让第二连接头运动时受到弹性机构的限制,也可以避免第二连接头的运动对弹簧的磨损,还能相对减小弹簧的形变量,从而相对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也相对延长了该显示器用支架的使用寿命,同时缩短了弹簧的长度,相对减少了支架成本。
4、本实用新型包括弹性机构,弹性机构包括指示机构,指示机构包括指示盖、限位件、指针,操作人员在通过调节结构调节弹簧时,可以在调节的同时观察指针在指示盖上的位置,通过指针的移动方向判断弹簧的运动状态(伸长还是缩短),再结合第二支架的情况从而判断是否是操作员想要进行的操作,以便进行下一步调整。
5、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和第一支架,底座和第一支架的转动连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高度和角度的调节范围,从而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显示器用支架的侧视图;
图2是本申请显示器用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显示器用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显示器用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
2、第一支架;
3、第二支架;
3.1、第一连接头;3.1.1、第一铰接点;3.1.2、第三铰接点;3.1.3、第五铰接点;3.1.4、第七铰接点;
3.2、第二连接头;3.2.1、第二铰接点;3.2.2、第四铰接点;3.2.3、第六铰接点;3.2.4、第八铰接点;
3.3、第一力臂;3.3.1、第一支臂;3.3.2、第二支臂;3.4、第二力臂;3.5、底板;
3.6、固定件;
3.7、螺杆;3.8、弹簧;3.9牵引件;
3.10、指示盖;3.11、限位件;3.12、指针;3.13、丝母;
3.14、线槽;
4、面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 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器用支架,包括底座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和面板组件4,第二支架3包括第一连接头3.1、第二连接头3.2、第一力臂3.3、第二力臂3.4、弹性机构;底座1上端设置有底座孔,第一支架2位于底座1上方,第一支架2下端设置有第一凸块,底座孔与第一凸块连接(即底座1与第一支架2连接),第一支架2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架孔,第二支架3左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头3.1,第一连接头3.1下端为第二凸块,第一支架孔与第二凸块连接(即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连接);第一连接头3.1上端设置有第一铰接点3.1.1和第三铰接点3.1.2,第一铰接点3.1.1位于第一连接头3.1上端的前面,第三铰接点3.1.2位于第一铰接头上端的后面,第一铰接点3.1.1与第三铰接点3.1.2平行且对称,第一铰接点3.1.1与第三铰接点3.1.2之间设置有第一铰接杆,第一连接头3.1上端还设置有第五铰接点3.1.3和第七铰接点3.1.4,第五铰接点3.1.3位于第一铰接点3.1.1上方,第七铰接点3.1.4位于第三铰接点3.1.2上方,第二连接头3.2设置有第二铰接点3.2.1和第四铰接点3.2.2,第二铰接点3.2.1位于第二连接头3.2左端的前面,第四铰接点3.2.2位于第二连接头3.2左端的后面,第二铰接点3.2.1与第四铰接点3.2.2平行且对称,第二铰接点3.2.1与第四铰接点3.2.2之间设置有第二铰接杆,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平行且对称,第二连接头3.2还设置有第六铰接点3.2.3和第八铰接点3.2.4,第六铰接点3.2.3 位于第二铰接点3.2.1上方,第八铰接点3.2.4位于第四铰接点3.2.2 上方,第二支架3设置有第一力臂3.3和第二力臂3.4,第一力臂设置有第一支臂3.3.1和第二支臂3.3.2,第一支臂3.3.1位于第二支架3 的前部,且第一支臂3.3.1位于第二支架3的下端,第一支臂3.3.1 左端与第一连接头3.1铰接于第一铰接点3.1.1,第一支臂3.3.1右端与第二连接头3.2铰接于第二铰接点3.2.1,第二支臂3.3.2位于第二支架3的后部,且第二支臂3.3.2位于第二支架3的下端,第二支臂 3.3.2左端与第一连接头3.1铰接于第三铰接点3.1.2,第二支臂3.3.2 右端与第二连接头3.2铰接于第四铰接点3.2.2,第一支臂3.3.1与第二支臂3.3.2平行且对称,第二力臂3.4左端与第一连接头铰接于第五铰接点3.1.3和第七铰接点3.1.4,第二力臂3.4右端与第二连接头铰接于第六铰接点3.2.3和第八铰接点3.2.4(可以看成是第一连接头 3.1、第一力臂3.3、第二连接头3.2和第二力臂3.4组成四边形结构);第一支臂3.3.1右端设置有第一力臂孔,第一力臂孔设置在第二铰接点3.2.1的左边,第二支臂3.3.2右端设置有第二力臂孔,第二力臂孔设置在第四铰接点3.2.2的左边,第一力臂孔和第二力臂孔之间连接有固定件3.6(即第一支臂3.3.1和第二支臂3.3.2之间设置有固定件 3.6),固定件3.6为金属轴,固定件3.6设置在第二连接头3.2的左端,且固定件3.6靠近第二连接头3.2,固定件3.6到第二连接头3.2 的距离为第一支臂3.3.1和第二支臂3.3.2臂长的八分之一,固定件 3.6位于第二支架3内部,且固定件3.6设置在第二支架3底部,固定件3.6下方设置有底板3.5,底板3.5为长方形,底板3.5前侧与第一支臂3.3.1连接(具体指底板3.5前侧的长与第一支臂3.3.1的下侧的长连接),且底板3.5前面与第一支臂3.3.1沿长度方向垂直,底板3.5后侧与第二支臂3.3.2连接(具体指底板3.5后侧的长与第二支臂3.3.2下侧的长连接),且底板3.5后侧与第二支臂3.3.2沿长度方向垂直,底板3.5设置有两个凸块,一个凸块位于底板3.5前侧的中间,另一个凸块位于底板3.5后侧的中间,两个凸块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孔,安装孔位于凸块中间,第一支臂3.3.1下端的中间设置有一个U型槽,槽口朝下,第一支臂3.3.1的U型槽与底板3.5前侧的凸块垂直,第二支臂3.3.2下端的中间设置有一个U型槽,槽口朝下,第二支臂3.3.2的U型槽与底板3.5后侧的凸块垂直(底板3.5、第一支臂3.3.1和第二支臂3.3.2一体成型,且采用先冲孔再折叠的加工方法得到所述凸块和凹槽),底板3.5下方安装有线槽3.14(线槽3.14 用于收纳线状物体,比如电线),线槽3.14通过底板3.5两侧凸块上的安装孔安装在底板3.5下方;固定件3.6上方设置有弹性机构,且弹性机构位于固定件3.6的左边,弹性机构包括调节结构、弹簧3.8 和牵引件3.9,调节结构包括螺杆3.7和丝母3.13,螺杆3.7左端与第一连接头3.1连接,且部分螺杆3.7穿过第一连接头3.1,螺杆3.7右端与弹簧3.8连接,且部分螺杆3.7位于弹簧3.8内部,丝母3.13套设于螺杆3.7,丝母3.13位于靠近第一连接头3.1一端,丝母3.13与弹簧3.8焊接,且丝母3.13位于弹簧3.8的左端,弹簧3.8左端与丝母3.1连接,弹簧3.8右端与牵引件3.9连接,牵引件3.9为钩子形状,开口朝下,且牵引件3.9位于固定件3.6的左边,钩子一端可以向下勾住固定件3.6从而达到牵引件3.9与固定件3.6的连接(牵引件3.9 和弹簧3.8可以是一体成型,相当于把弹簧3.8的一端做成钩状);第二支架3设置有指示机构,指示机构包括指示盖3.10、限位件3.11、指针3.12,指示盖3.10设置在第二支架3的上表面(指示盖3.10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支架3的侧表面),指示盖为透明的,且所述指示盖上方设置有两种标识,“+”表示弹簧长度拉长,“-”表示弹簧长度缩短,指示盖3.10与限位件3.11连接(指示盖3.10与限位件3.11 可以是一体成型),限位件3.11位于第二支架3内部的上表面,限位件3.11用于限位指针3.12的运动方向,指针3.12上端与限位件3.11 连接(此处的“连接”是指接触连接),指针3.12上端为红色(红色指示较为明显),指针3.12位于指示盖3.10正下方(当操作人员通过调节结构调节弹簧3.8时,指针3.12在指示盖3.10正下方移动,操作人员可以看见指针3.12的红色上端在透明的指示盖3.10正下方的移动方向,如果指针3.12的红色上端向“+”移动,表明此时弹簧正在拉伸,如果指针3.12的红色上端向“-”移动,表明此时弹簧正在缩短,以此来判断弹簧的运动状态,并结合第二支架3的状态来进行下一步调整),指针3.12下端套设于螺杆3.7,指针3.12下端位于丝母3.13的左边;第二支架3设置有第一外壳3.15和第二外壳3.16,第一外壳3.15位于第一支臂3.3.1前方,第二外壳3.16位于第二支臂 3.3.2后方,第二外壳3.16与第一外壳3.15配合连接,且第二外壳3.16 和第一外壳3.15连接形成第二力臂(3.4)和收纳腔,第一支臂3.3.1、第二支臂3.3.2均位于收纳腔内;第二连接头3.2右端与面板组件4 活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11)

1.一种显示器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支架(3),所述第二支架(3)设置有第一连接头(3.1)、第二连接头(3.2)、第一力臂(3.3)、第二力臂(3.4)、弹性机构,所述第一连接头(3.1)、第一力臂(3.3)、第二连接头(3.2)和第二力臂(3.4)组成四边形结构,第一连接头(3.1)与第一力臂(3.3)、第二力臂(3.4)铰接,第二连接头(3.2)与第一力臂(3.3)、第二力臂(3.4)铰接,所述第二支架(3)还设置有固定件(3.6),且固定件(3.6)位于第一力臂(3.3)上,所述弹性机构一端与第一连接头(3.1)连接,弹性机构另一端与固定件(3.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器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3.1)设置有第一铰接点(3.1.1)和第三铰接点(3.1.2),所述第二连接头(3.2)设置有第二铰接点(3.2.1)和第四铰接点(3.2.2),所述第一力臂(3.3)设置有第一支臂(3.3.1)和第二支臂(3.3.2),所述第一支臂(3.3.1)一端与第一连接头(3.1)铰接于第一铰接点(3.1.1),所述第一支臂(3.3.1)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头(3.2)铰接于第二铰接点(3.2.1),所述第二支臂(3.3.2)一端与第一连接头(3.1)铰接于第三铰接点(3.1.2),所述第二支臂(3.3.2)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头(3.2)铰接于第四铰接点(3.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器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调节结构、弹簧(3.8)和牵引件(3.9),所述调节结构一端与第一连接头(3.1)连接,所述调节结构另一端与弹簧(3.8)连接,所述弹簧(3.8)与牵引件(3.9)连接,所述牵引件(3.9)位于靠近第二连接头(3.2)一端;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螺杆(3.7)和丝母(3.13),所述丝母(3.13)位于靠近第一连接头(3.1)一端,所述丝母(3.13)套设于螺杆(3.7),所述丝母(3.13)与弹簧(3.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显示器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8)至少部分套设于螺杆(3.7)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显示器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3.9)一端与弹簧(3.8)连接,所述牵引件(3.9)另一端与固定件(3.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器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6)为金属轴,且所述固定件(3.6)设置在靠近第二连接头(3.2)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显示器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3)设置有指示机构,所述指示机构包括指示盖(3.10)、限位件(3.11)、指针(3.12),所述指示盖(3.10)设置在第二支架(3)表面上,所述指示盖(3.10)位于远离底座(1)的一面,所述指示盖(3.10)与限位件(3.11)连接,所述限位件(3.11)位于第二支架(3)内部,所述限位件(3.11)用于限位指针(3.12),所述指针(3.12)位于靠近第一连接头(3.1)一端,所述指针(3.12)位于指示盖(3.10)下方,所述指针(3.12)一端与限位件(3.11)连接,所述指针(3.12)另一端套设于螺杆(3.7),且所述指针(3.12)另一端与丝母(3.13)连接,所述丝母(3.13)一端与指针(3.12) 连接,所述丝母(3.13)另一端与弹簧(3.8)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显示器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力臂(3.3)还设置有底板(3.5),所述底板(3.5)一侧与第一支臂(3.3.1)连接,所述底板(3.5)与第一支臂(3.3.1)沿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底板(3.5)另一侧与第二支臂(3.3.2)连接,且所述底板(3.5)与第二支臂(3.3.2)沿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底板(3.5)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底板(3.5)侧面,所述第一支臂(3.3.1)、第二支臂(3.3.2)设置有凹槽,且槽口设置在靠近底板(3.5)一侧,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垂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显示器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5)安装有线槽(3.14),所述线槽(3.14)用于收纳线状物体。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显示器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3)设置有第一外壳(3.15)和第二外壳(3.16),所述第二外壳(3.16)与第一外壳(3.15)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外壳(3.16)和第一外壳(3.15)连接形成第二力臂(3.4)和收纳腔,所述第一支臂(3.3.1)、第二支臂(3.3.2)均位于收纳腔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器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3)一端连接有面板组件(4),第二支架(3)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一端与第二支架(3)连接,第一支架另一端连接有底座(1),且所述底座与第一支架转动连接。
CN202221462836.XU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显示器用支架 Active CN2182368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62836.XU CN218236888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显示器用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62836.XU CN218236888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显示器用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36888U true CN218236888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72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62836.XU Active CN218236888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显示器用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368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24053U (zh) 一种计算机显示器的托座装置
CN218236888U (zh) 一种显示器用支架
CN204350081U (zh) 便携式电子产品
CN207687596U (zh) 一种显示器连接件及其支撑架
CN213900599U (zh) 一种可调恒力式悬臂支架
CN2562307Y (zh) 显示器的支架枢接装置
CN208653777U (zh) 一种全自动适配器拉拔力高可靠性检测设备
CN209414925U (zh) 一种显示器的升降支架
CN214037545U (zh) 爪座可旋转的显示器支架
CN216479701U (zh) 一种便于调整高度的显示器支架
CN215341538U (zh) 一种数学用展示装置
CN21635088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多功能电力仪表
CN218413338U (zh) 一种自带调节效果的计算机显示屏
CN220600971U (zh) 一种侧拉式一体双面显示屏
CN219063007U (zh) 一种显示器支撑臂及显示器支架
CN219036013U (zh) 屏幕旋转机构
CN213210834U (zh) 一种具有投影模拟功能的便携式会议计算机
CN211371776U (zh) 显示设备的连杆式支架
CN204254207U (zh) 电子设备支架的开放式气压支撑臂
CN212960768U (zh) 一种摄像头支架
CN208503856U (zh) 一种多屏计算机显示器
CN211083314U (zh) 一种智能外语人机对话装置
CN213909306U (zh) 一种设计用具有多方位展示结构的设计图纸展示装置
CN211908007U (zh) 一种开关柜的智能控制装置
CN218564890U (zh) 一种平板显示器用折叠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