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32058U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32058U
CN218232058U CN202222611184.8U CN202222611184U CN218232058U CN 218232058 U CN218232058 U CN 218232058U CN 202222611184 U CN202222611184 U CN 202222611184U CN 218232058 U CN218232058 U CN 2182320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sludge
anoxic zone
sewage treatmen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111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景香顺
胡为征
曹天宇
李凌云
薛晓飞
冒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nterprises Wate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nterprises Wate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nterprises Wate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nterprises Wate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111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320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320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320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风机以及污泥回流管,缺氧区、好氧区以及沉淀区依次连通。缺氧区的底部具有进水管,进水管用于向缺氧区的内部提供污水,缺氧区的底部具有气提进气管,气提进气管与风机连接,风机通过气提进气管向污泥气提回流提供气源。其中,污泥回流管的一端连通沉淀区,另一端连通缺氧区内部的回流污泥导流筒,气提进气管从污泥回流导流筒底部接入,以使得污泥通过风机提供的气体在气提作用下回流至缺氧区。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污水处理的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政污水的处理的核心在二级生化处理,在此阶段去除大部分污染物,实现水质净化达标。当前二级生化处理采用的主要工艺是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厌氧-缺氧-好氧(简称AAO)工艺,许多以此为核心的创新和集成设备也是以此为原理的改进。该类工艺的基本要求是设置厌氧(缺氧)和好氧的环境,实现反应区内泥水的充分传质,出水可实现泥水有效分离,并维持系统内的生物量(采用污泥回流或固定化),具有硝化液回流措施。
以上功能需要适合的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比如好氧环境需要鼓风曝气,泥水的充分传质一般采用搅拌机,泥水分离需要设置沉淀池,污泥回流和硝化液回流通过动力泵。大部分动力设施属于电力设备,对设备运行稳定性、维护水平要求较高,且需要消耗较大能源。并且污泥采用泵回流,高速旋转的叶片会破坏活性污泥絮体,不利用形成生物量更高的质密污泥结构,因此现有专利提出采用气提回流的方式替代传统泵回流,例如CN102320689B一种连续流颗粒污泥反应器及运行方法,在AAO工艺后端用快速淘洗池替代传统二沉池,采用气提回流从淘洗池内回流污泥至前端缺氧池,前端的AAO工艺依然采用传统方式设置机械搅拌,导致能耗较大、运行维护难度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能够有效降低污水处理的能耗,增加运行稳定性。
本申请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申请提供了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风机、污泥回流管以及回流污泥导流筒,所述缺氧区、好氧区以及沉淀区依次连通。
所述缺氧区的底部具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用于向所述缺氧区的内部提供污水,所述缺氧区的底部具有气提进气管,所述气提进气管与所述风机连接;
其中,所述污泥回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沉淀区,另一端连通缺氧区中的所述回流污泥导流筒,所述气提进气管从所述污泥回流导流筒的底部接入,以使得污泥通过所述风机提供的气体的气提作用下回流至所述缺氧区。
上述方案中,风机向污泥回流管回流的污泥提供动力,使得污泥能够经过气提进气管进入到缺氧区中,且该污泥中的空气能够被回流污泥导流筒分离。
污水经过一定的预处理(如格栅、初次沉淀)后从进水管进入到缺氧区底部,且污水的流向为由缺氧区的底部至顶部,即污水呈升流式。
由进水管进入的污水与污泥回流管回流的污泥混合,回流的硝化液和污泥与污水形成混合液并在缺氧区反应,缺氧区内的混合液通过上升的水流进行水力搅拌,无需设置机械搅拌装置,进而缺氧区可以不设置机械搅拌装置,能够避免机械设备使用,降低能耗减少维护。混合液在缺氧区反应后,进入好氧区,在好氧区内进行生化反应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活性污泥沉淀并通过污泥回流管在气提作用下回流至缺氧区,清水则可以通过沉淀区顶部的出口流出。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回流污泥导流筒的上端与大气连通,所述回流污泥导流筒的底端与所述气提进气管连通。
上述方案中,回流污泥导流筒的作用在于,分离出由污泥回流管排至缺氧区的污泥中的空气,以避免气提使用的空气对缺氧区过度充氧破坏缺氧环境。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回流污泥导流筒包括筒体;沿所述缺氧区的高度方向,所述筒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缺氧区的底面且连通所述气提进气管,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超出于所述缺氧区的设计水位以与大气连通;所述筒体底部的壁形成有出流缝,所述出流缝连通所述筒体的内部和缺氧区,以使得污泥由所述出流缝流出。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回流污泥导流筒还包括分离斜板,所述分离斜板一端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底部的壁面,沿所述缺氧区的顶部指向底部的方向,所述分离斜板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筒体的方向倾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缺氧区的壁的上端部形成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远离所述缺氧区的底部,所述过水孔连通所述缺氧区和好氧区。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设置于所述好氧区内,用于曝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集水管和中心进水管,所述集水管的进水端设置于所述好氧区内且位于所述好氧区的底部;所述集水管的出水端与设置于所述沉淀区内的所述中心进水管连接。
上述方案中,由于好氧区采用的是上进水(过水孔在上)下出水(集水管在下)的方式,故曝气的气泡与混合液逆向流动,增加水力剪切,有助于形成颗粒化的污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设置有集泥斗,所述集泥斗的底部连接有排泥管和所述污泥回流管。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沉淀区内设置有沉淀斜板。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气提回流避免泵回流对污泥结构的破坏,有助于形成颗粒化的污泥;气提回流设置回流污泥导流筒,减少气提空气对缺氧池充氧;
2、缺氧区采用水力搅拌替代机械搅拌,避免机械设备使用降低能耗减少维护;
3、缺氧区的升流式设置,好氧区气泡与混合液逆向流,增加水力剪切,有助于形成颗粒化的污泥。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污水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回流污泥导流筒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污水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污水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标:10-缺氧区;11-进水管;12-气提进气管;13-过水孔;20-好氧区;21-曝气系统;22-集水管;30-沉淀区;31-中心进水管;32-集泥斗;33-排泥管;34-沉淀斜板;40-风机;50-污泥回流管;60-回流污泥导流筒;61-筒体;62-出流缝;63-第一管体;64-第二管体;65-第三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污水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缺氧区10、好氧区20、沉淀区30、风机40、污泥回流管50以及回流污泥导流筒60,缺氧区10、好氧区20以及沉淀区30依次连通。
缺氧区10的底部具有进水管11,进水管11用于向缺氧区10的内部提供污水,缺氧区10的底部具有气提进气管12,气提进气管12与风机40连接,风机40通过气提进气管12向缺氧区10的内部提供气体。沉淀区30的顶部设置有出口30a,该出口30a供清水排出。
其中,污泥回流管50的一端连通沉淀区30,另一端连通缺氧区10中的回流污泥导流筒60,气提进气管12从回流污泥导流筒60的底部接入,以使得污泥通过风机40提供的气体在气提作用下回流至缺氧区10。回流污泥导流筒60用于分离气提回流污泥中的空气。
上述方案中,由风机40向气体进气管提供的气体可以作为污泥回流的动力,使得污泥回流管50排出的污泥在气提作用下,经过气提进气管12进入到缺氧区10中,且气提回流污泥中的空气能够被回流污泥导流筒60分离。
上级预处理段(如格栅、沉砂等)的出水(污水)从进水管11进入到缺氧区10底部,且出水的流向为由缺氧区10的底部至顶部,即出水呈升流式,具有上升的动力。
由进水管11进入的污水与污泥回流管50回流的污泥混合,回流的硝化液和污泥与污水形成混合液并在缺氧区10反应,缺氧区10内的混合液通过上升的水流进行水力搅拌,无需设置机械搅拌装置,进而缺氧区10可以不设置机械搅拌装置,能够避免机械设备使用降低能耗减少维护。混合液在缺氧区10反应后,进入好氧区20,在好氧区20内进行生化反应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活性污泥沉淀并通过污泥回流管50在气提作用下回流至缺氧区10,清水则可以通过沉淀区30顶部的出口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缺氧区10内可以设置有配水系统,配水系统与进水管11连接,当缺氧区的面积较大时需要设置配水系统,配水系统采用布水嘴,每个布水嘴的服务面积为1-2m2。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见图1,回流污泥导流筒60的上端与大气连通,回流污泥导流筒60的底端与气提进气管12连通。
上述方案中,回流污泥导流筒60的作用在于,将污泥回流管50排至缺氧区10的污泥中的空气分离出,以避免气提使用的空气对缺氧区10过度充氧破坏缺氧环境。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回流污泥导流筒60的示意图,回流污泥导流筒60包括筒体61。沿缺氧区10的高度方向,筒体61的一端固定于缺氧区10的底面且连通气提进气管12,筒体61的另一端超出于缺氧区10的设计水位以与大气连通;筒体61的壁形成有出流缝62,出流缝62连通筒体61的内部和缺氧区10,以使得污泥由出流缝62流出。
如图2,筒体61的下端为内径较小的第一管体63,第一管体63与气体进气管连通。筒体61的中端为内径较大的第二管体64,出流缝62形成于第二管体64的壁面,污泥则由第二管体64的壁面的出流缝62流出至缺氧区10内。筒体61的上端为内径较小的第三管体65,第三管体65的远离第二管体64的端口与大气相连,污泥中的空气则由该端口排放至大气。
上述方案中,空气与回流的污泥在筒体61的底部汇合,由于混合液密度降低在筒体61内被提升,气泡通过筒体61的顶部溢出并流向大气,回流的污泥通过出流缝62流出筒体61,进入缺氧区10。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回流污泥导流筒60还包括分离斜板(图中未示出),分离斜板一端设置于筒体61的底部的壁面,沿缺氧区10的顶部指向底部的方向,分离斜板的自由端向远离筒体61的方向倾斜。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倾斜的分离斜板,能够有效地降低空气由出流缝62流至缺氧区10的风险,保证缺氧区10的缺氧环境。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见图1,缺氧区10的壁的上端部形成有过水孔13,过水孔13远离缺氧区10的底部,过水孔13连通缺氧区10和好氧区20。
上述方案中,在缺氧区10发生反应的混合液在上升水流的作用下,能够经过缺氧区10上部的过水孔13流入好氧区20。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曝气系统21,曝气系统21设置于好氧区20内,用于曝气。
上述方案中,曝气系统21工作,能够向好氧区20内提供空气,以实现曝气充氧反应。曝气系统21可采用膜片式曝气器、曝气管等。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集水管22和中心进水管31,集水管22的进水端设置于好氧区20内且位于好氧区20的底部;集水管22的出水端与设置于沉淀区30内的中心进水管31连接。
上述方案中,由于好氧区20采用的是上进水(过水孔13在上)下出水(集水管22在下)的方式,故曝气的气泡与混合液逆向流动,增加水力剪切,有助于形成颗粒化的污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沉淀区30的底部设置有集泥斗32,集泥斗32的底部连接有排泥管33和污泥回流管50。
上述方案中,集泥斗32沉淀的污泥一部分通过排泥管33排出于污水处理装置,一部分可以通过污泥回流管50回流至缺氧区10。其中,排泥管33和污泥回流管50可以设置阀门。控制控制排泥管33和污泥回流管50上的阀门,能够控制排出的污泥的量和回流至缺氧区10的污泥的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污水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好氧区20和沉淀区30的数量均为两个,好氧区20和沉淀区30一一对应;两个好氧区20设置于缺氧区10的两侧,并各自连通对应的沉淀区30。
通过设置两个好氧区20和两个沉淀区30,能够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污水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沉淀区30内设置有沉淀斜板34,用于引导污泥沉淀以提高沉淀处理能力。
上述方案中,沉淀斜板34处于集泥斗32的上方,以实现对污泥沉淀的影响,提高沉淀效率,以保证沉淀区30上部清水的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的运行方式可以为:
污水经过一定的预处理后从进水管11进入到缺氧区10的底部,与沉淀区30的集泥斗32回流的污泥混合,回流的硝化液和污泥与进水在缺氧区10反应并升流至缺氧区10的顶部的过水孔13,缺氧区10的混合液通过上升的水流进行水力搅拌,无需设置机械搅拌装置。
混合液通过过水孔13进入好氧区20,通过好氧区20底部设置的曝气系统21进行曝气充氧反应,混合液通过好氧区20底部的集水管22进入沉淀区30的中心进水管31,再进入沉淀区30进行沉淀,活性污泥沉淀到集泥斗32,清水通过沉淀区30顶部的出口流出;集泥斗32的一部分活性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管50,在气提作用下回流到缺氧区10,一部分通过排泥管33作为剩余污泥排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风机、污泥回流管以及回流污泥导流筒,所述缺氧区、好氧区以及沉淀区依次连通;
所述缺氧区的底部具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用于向所述缺氧区的内部提供污水,所述缺氧区的底部具有气提进气管,所述气提进气管与所述风机连接;其中,所述污泥回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沉淀区,另一端连通所述缺氧区中的所述回流污泥导流筒,所述气提进气管从所述回流污泥导流筒的底部接入,以使得污泥通过所述风机提供的气体在气提作用下回流至所述缺氧区;所述回流污泥导流筒用于分离气提回流污泥中的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流污泥导流筒的上端与大气连通,所述回流污泥导流筒的底端与所述气提进气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流污泥导流筒包括筒体;
沿所述缺氧区的高度方向,所述筒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缺氧区的底面且连通所述气提进气管,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超出于所述缺氧区的设计水位以与大气连通;
所述筒体底部的壁形成有出流缝,所述出流缝连通所述筒体的内部和缺氧区,以使得污泥由所述出流缝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流污泥导流筒还包括分离斜板,所述分离斜板一端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底部的壁面,沿所述缺氧区的顶部指向底部的方向,所述分离斜板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筒体的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氧区的壁的上端部形成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远离所述缺氧区的底部,所述过水孔连通所述缺氧区和好氧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设置于所述好氧区内,用于曝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集水管和中心进水管,所述集水管的进水端设置于所述好氧区内且位于所述好氧区的底部;
所述集水管的出水端与设置于所述沉淀区内的所述中心进水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设置有集泥斗,所述集泥斗的底部连接有排泥管和所述污泥回流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淀区内设置有沉淀斜板。
CN202222611184.8U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82320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11184.8U CN218232058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11184.8U CN218232058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32058U true CN218232058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68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11184.8U Active CN218232058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320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92993U (zh) 深度去除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BioDopp生化反应器
CN101289254B (zh) 一种增强脱氮效果的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
CN101219831A (zh) 泳动床/活性污泥法串联装置
CN213141737U (zh) 片区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系统
CN101973665B (zh) 气升回流并旋转混合回流液的a/o反应器
CN218232058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15353205B (zh) 生化反应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13716815B (zh) 一种用于处理高氮磷含量生活污水的一体化撬装装置
CN215559748U (zh) 一种罐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11847765B (zh) 片区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系统
CN215161957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高速沉淀池
CN115367877A (zh) 一种连续循环流生物脱氮除磷的反应器和方法
CN213327183U (zh) 一种公厕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
CN209890336U (zh) 一种用悬浮载体强化气提推流式氧化沟效果的装置
CN209759234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9456151U (zh) 一种多级a/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8087310U (zh) 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脱氮除磷装置
CN217895394U (zh) 一种含丁苯橡胶污水达标处理的装置
CN219860839U (zh) 一种泥膜耦合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20098742U (zh) 一种环向流介质生物膜反应装置
CN204981473U (zh) 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脱氮除磷的中心岛多斗式沉淀结构
CN218454088U (zh) 小型压缩站垃圾渗滤液处理反应塔
CN219239398U (zh) 一种竖流式生物接触反应沉淀池
CN216946648U (zh) 一体化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
CN217148916U (zh)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