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20747U - 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及其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及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20747U
CN218220747U CN202220613546.4U CN202220613546U CN218220747U CN 218220747 U CN218220747 U CN 218220747U CN 202220613546 U CN202220613546 U CN 202220613546U CN 218220747 U CN218220747 U CN 218220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ringe
needle
unit
shield
protection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1354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yaopai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yaopai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yaopai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yaopai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1354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20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20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2074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及其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针筒,安装部以及注射针,还包括套接在针筒主体上的防护罩单元,设置在针安装管上并用于卡合防护罩单元的针筒凸棱,以及套接在针安装管上,且位于防护罩单元内,并用于解除防护罩单元对针筒凸棱卡合状态的针套单元起到了注射完成后使用可稳定遮住针头避免外露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防护罩与针筒为一体式的设计,通过一步向上推动的操作即可实现对防护罩的打开并露出针头,解锁防护罩之后可以顺势摘下针套,防护罩回到初始位置时即与针筒凸棱锁死,以及防护罩与针筒凸棱锁死过程会产生滴答的提示音。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及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及其组件。
背景技术
预灌封注射器是一种新型药品包装形式,主要用于高档药物的包装、储存,一般用于直接注射,也可应用于外科手术中的清洗过程。注射器在使用完毕之后需要丢弃,但是在丢弃过程中针头会对垃圾回收人员造成很大的困扰,并且针头残留的血液会造成疾病传播,危害社会。
为了避免预灌封注射器丢弃后针头会露出的问题,一般解决办法为通过将之前使用的保护套重新套回针头来避免针头露出,但是这样做的缺点有以下几点,第一,保护套为一种临时保护装置,极易与针头发生脱落现象,而在暴力的垃圾运输途中这种脱落现象产生的几率更高;第二,保护套一般为工厂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套入针头上的,保护套往往与针头严丝合缝,口径极小,而人工套回的方式一方面十分耗费精力,影响护士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如果在套回的过程中没有对准针头则极有可能使得护士的手指扎到针头上,传染上患者的疾病;第三,保护套一般为即用即丢的部件,在注射后往往就找不到了,所以通过套回保护套来避免针头露出的方式是十分不可靠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场中出现了专门为收纳针头设计防护罩结构,例如公告号为CN215083511U,公告日为2021-12-1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注射器针头防护套,包括套设在针头保护帽上的套筒和卡装在所述针头保护帽的端部且与所述套筒连接的防护头,所述套筒和防护头一体成型;所述防护头的内侧开设有与所述针头保护帽端部配合的卡装槽;所述套筒和所述防护头的纵截面均为正多边形,所述套筒和所述防护头连接处的横截面积相等。通过套设在所述针头保护帽上的套筒,可在不改变现有注射器规格的情况下,对使用注射器的人员进行防护;同时利用所述防护头,可起到保护手指的作用,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被针头刺伤。
但是该实用新型还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可拆卸式的保护套使得无论结构设计多么精妙,总会有在垃圾转运过程中脱落的风险存在;第二,该实用新型中用于套接针头的防护头使用时需要对准针头安装,仍在一定程度上为护士的工作增加负担,并伴有伤害护士的风险;
所以综上所述,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急需一种与针筒在产品制备过程中即安装在一起,且注射器使用后可稳定遮住针头避免外露的一体式,并用于预灌装注射器的针头防护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及其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与注射器本体同轴线设置的安装部,防护罩单元和针套单元,安装部具有环状凸棱,所述防护罩单元包括最小内径小于所述环状凸棱最大外径的收缩部,所述收缩部包括在所述轴线上分别贴近所述环状凸棱最大外径部的远端侧的第一收缩部和近端侧的第二收缩部起到了注射完成后使用可稳定遮住针头避免外露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本体,所述注射器本体包括针筒和注射针,还包括与注射器本体同轴线设置的安装部,防护罩单元和针套单元,所述安装部一端设置在所述针筒远端,且另一端用于包裹所述注射针,所述防护罩单元套设于所述安装部外,所述针套单元包覆所述注射针及至少部分所述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环状凸棱,所述防护罩单元包括最小内径小于所述环状凸棱最大外径的收缩部,所述收缩部包括在所述轴线上分别贴近所述环状凸棱最大外径部的远端侧的第一收缩部和近端侧的第二收缩部,其中所述第一收缩部、第二收缩部的内径可以扩增,且在扩增后可以收缩,扩增后的最小内径大于所述环状凸棱的最大外径以及所述针筒的最大外径,收缩后的最小内径小于所述环状凸棱的最大外径。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收缩部、第二收缩部的内径在扩增后可以收缩,收缩后的最小内径小于所述环状凸棱的最大外径。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针套单元包覆所述安装部时,可用于径向顶起所述第一收缩部,使其最小内径可以扩增到大于所述环状凸棱的最大外径。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防护罩单元还包括套接在所述安装部上的护罩主体,所述第一收缩部、第二收缩部形成于所述护罩主体的近端,以及设置在所述护罩主体上,并用于贴合所述环状凸棱近端侧的止位钩。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防护罩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护罩主体上,并用于卡合所述环状凸棱远端的悬臂件。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止位钩和所述悬臂件在径向具有收缩趋势。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针套单元可用于顶起所述悬臂件,使其在打开护罩主体时越过所述环状凸棱。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针套单元包括套接在所述安装部上的针套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针套主体上,并用于顶起所述悬臂件的针套顶起块,所述针套顶起块可用于顶起所述悬臂件,使其在打开护罩主体时越过所述环状凸棱。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悬臂件近端卡合在所述环状凸棱远端时,所述护罩主体完全包覆所述注射针。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注射器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针筒远端的圆台端头,防护罩单元关闭时所述止位钩卡合在所述圆台端头与所述环状凸棱之间。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圆台端头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环状凸棱的最大外径。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收缩部还包括位于所述护罩主体远端,且最小内径小于所述圆台端头的最大外径的第三收缩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三收缩部最小内径大于所述环状凸棱的最大外径。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防护罩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护罩主体上,并用于卡合所述圆台端头远端的圆管限位环。
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的组件,还包括推杆和活塞;其中:
所述推杆插接设置在所述活塞上;
所述活塞安装在所述针筒中,并朝远端方向推动所述推杆时,用于将药液经所述注射针推出。
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的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针套单元沿轴向装入所述防护罩单元中;
S2.将带有针套单元的所述防护罩单元沿轴向套接在所述安装部上;
S3.将所述活塞推入所述针筒中;
S4.将所述推杆插接在所述活塞上。
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的药品灌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抓取所述注射器本体,并使得所述针筒呈垂直与水平面的状态,且近端开口处朝上;
S2.向所述针筒中灌装指定药品;
S3.将带有所述活塞的套筒插入所述针筒中,所述套筒外环面与所述针筒内环面之间留有空隙,然后利用套筒推杆将所述活塞沿所述套筒内环面推入所述针筒中;
S4.将所述推杆插入所述针筒中,并安装在所述活塞上,完成灌装过程。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防护罩与针筒为一体式的设计,具有防脱落的优势,在完全遮住使用后针头并锁定后几乎不可能使得针头再次露出,可以在整个垃圾转运直至销毁的过程中对针头进行有效遮罩。
第二,通过一步向上推动的操作即可实现对防护罩的打开并露出针头,无需多余的解锁操作。
第三,解锁防护罩之后可以顺势摘下针套,无需在摘除针套的过程中寻找其位置,省时省力。
第四,摘除针套并注射完毕后,防护罩再次回到初始位置时即与环状凸棱锁死,无法移动,有效起到了对针头的遮罩作用。
第五,防护罩与环状凸棱锁死过程会产生“滴答”的提示音,提示医护人员该针筒已达到针头遮罩效果,可以丢弃,无需观察确认。
第六、防护罩不遮挡针筒主体,不影响灯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针套单元未取下时,防护罩单元位于远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罩单元轴向近端移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罩单元位于近端时,摘下针套单元从而露出注射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针套单元取下后,防护罩单元位于远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针筒、安装部以及注射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罩单元中圆管限位环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沿AA线相切的剖面图。
图9为图4中沿BB线相切的剖面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针筒A,圆台端头B,注射针C,安装部1,防护罩单元2,针套单元3,环状凸棱101,护罩主体201,止位钩202,悬臂件203,圆管限位环206,针套主体301,针套顶起块302。
具体实施方式
定义:
1.远端:指朝向所述注射针一端。
2.近端:指远离所述注射针一端。
3.轴线:指沿所述注射针方向无限延伸而的形成的直线。
4.打开方向:指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暴露出所述注射针或者针套单元的方向。
5.关闭方向:指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包覆所述注射针或者针套单元的方向。
6.套接:指部件一的内径大于部件二的外径时,将所述部件一安装在所述部件二外表面上的行为。
7.设置:指通过粘接、卡合、焊接、螺接、放置等一切用于将两个部件结合在一起的方式。
8.顶起:指部件一将力作用在部件二上,使得所述部件二朝向所述部件一位置相反的方向移动。
9.径向:指沿直径或半径的直线方向,或垂直于轴的直线方向。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9所示,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本体,所述注射器本体包括针筒A和注射针C,还包括与注射器本体同轴线设置的安装部1,防护罩单元2和针套单元3,所述安装部1一端设置在所述针筒A远端,且另一端用于包裹所述注射针C,所述防护罩单元2套设于所述安装部1外,所述针套单元3包覆所述注射针C及至少部分所述安装部1,所述安装部具有环状凸棱101,所述防护罩单元2包括最小内径小于所述环状凸棱101最大外径的收缩部,所述收缩部包括在所述轴线上分别贴近所述环状凸棱101最大外径部的远端侧的第一收缩部和近端侧的第二收缩部,其中所述第一收缩部、第二收缩部的内径可以扩增,且在扩增后可以收缩,扩增后的最小内径大于所述环状凸棱101的最大外径以及所述针筒A的最大外径,收缩后的最小内径小于所述环状凸棱101的最大外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针筒A和注射针C为现有针筒的必要结构,所述安装部1包含的环状凸棱101也广泛的存在于市面上的产品之中,其中所述针筒A不包含针筒用于注射的推杆和密封胶头,以便于下游厂家向所述针筒A中注入药剂并安装所述推杆和密封胶头进行封装。在产品制备过程中,所述防护罩单元2首先套接在所述针套单元3上,然后将所述防护罩单元2和所述针套单元3一同安装在所述安装部1上,以形成预灌封注射器,并在无菌环境下套装在医用密封袋中。所述防护罩单元2通过所述第一收缩部和第二收缩部联合卡合所述环状凸棱101,以对所述注射针C的包覆之后固定,避免针头再次外露。
此外,传统模式下如果想要在丢弃针筒时对所述注射针C进行包覆,则需要将所述针套单元3重新套回所述安装部1上,这种人工套回动作需要将所述针套单元3对准所述注射针C的针尖,使得护士花费大量注意力在套回动作上,然而在面对大量注射任务时,护士难以做到精准且快速的套回动作,稍不注意就会导致针尖扎到手上,影响护士的工作过程,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护士感染上患者的疾病,所以所述防护罩单元2作为替代所述针套单元3套回所述注射针C的意义在于,通过顺着所述注射针C方向的套接动作,使得护士无需花费过多注意力即可完成,甚至可以做到视线不在针筒上而完成动作,对于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保护护士身体健康意义重大。
此外,在注射器出厂时会对注射器进行灯检,所述“灯检”即透过针筒通过人工观测方式以检查注射器灌装加塞是否合格,而市场中大多数一体式保护罩则会影响这一过程,例如公告号为CN214911888U,公告日为2021-11-30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射器针头保护装置及其安全注射器,包括保护外套、安装内套、弹簧,这种内外套套接的方式阻挡了针筒内部的视野,影响灯检过程,而本实施例提出的所述防护罩单元2在针筒未使用情况下只遮盖了所述安装部1以及注射针C,对所述针筒A没有任何遮盖,如附图1所示,所以本实施例提出的结构不影响灯检过程。
本实施例中的针筒大致的使用方法为:第一、抬起所述第一收缩部使其内径扩增至大于所述环状凸棱101的最大外径,然后将所述防护罩单元2沿着打开方向推动,使得所述针套单元3从所述防护罩单元2中露出;第二、在推动所述防护罩单元2至所述针筒A上之后,可顺势将所述针套单元3从所述安装部1上拔下来,露出所述注射针C并完成注射过程;第三、将所述防护罩单元2沿着所述针筒A并朝向关闭方向拉动,所述“关闭方向”即为包覆所述注射针C的滑动方向,当移动到完全包覆住所述注射针C的位置上时,所述环状凸棱101将所述防护罩单元2卡死,使其无法再沿打开方向滑动,至此整个针筒的使用完毕,可以直接丢入医疗废品回收装置中完成回收过程,无需进行诸如将针套单元3套回所述安装部1上的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步所述“顺势”意味着护士的保护管解锁、针套拔出的动作可以一气呵成,无需留意寻找所述针套单元3的位置,是一个对于减轻护士工作量很有帮助的设计。
所述针套单元3包覆所述安装部1时,可用于径向顶起所述第一收缩部,使其最小内径可以扩增到大于所述环状凸棱101的最大外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单元2套接在所述针套单元3上时会被所述针套单元3顶起与所述第一收缩部,使得在所述针套单元3存在的情况下,所述防护罩单元2可以直接沿着打开方向滑动而无需进行任何解锁操作,进一步简化护士的工作量。
此外,所述针套单元3为预灌装注射器为了保持密封作用而必需的一个装置,所述第一收缩部正是利用了针筒必要的所述针套单元3,作为第一步打开时不会与所述环状凸棱101卡合在一起的解锁装置,使得打开所述防护罩单元2时,不必刻意通过抬起解锁所述第一收缩部,也不用操作任何解锁装置去解除防护罩单元2对所述环状凸棱101的卡合作用,是一种极为巧妙的设计。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所述针套单元3使用现有的预灌封针头护套(材质、形状已标准化生产),而不是非标准的异形护帽,这样的优势在于:1. 不改变用户使用习惯;2. 不需要重新评估橡胶护帽的化学相容性,大大降低项目开发周期和产品注册周期;3. 增强客户信心。
所述防护罩单元2还包括套接在所述安装部1上的护罩主体201,所述第一收缩部、第二收缩部形成于所述护罩主体201的近端,以及设置在所述护罩主体201上,并用于贴合所述环状凸棱101近端侧的止位钩20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套接在”表明所述护罩主体201整个包覆在所述针筒A的外表面上并可以在其上自由滑动,设置所述护罩主体201的目的在于,丢掉所述针套单元3之后可以通过朝关闭方向拉动而使得所述注射针C不外露,为了使得朝关闭方向拉动所述护罩主体201时,不至于完全与所述护罩主体201脱离,于是设置了所述第一止位钩202用于在所述护罩主体201完全包覆所述注射针C之后起到止位的效果,限制所述护罩主体201朝关闭方向继续移动。
此外,所述第一止位钩202在所述针筒A顶起作用下远端端头翘起,护士注射完毕后,可通过单手握持所述针筒A,然后用一根手指,通常是拇指,推动所述第一止位钩202的远端端头,从而将整个所述防护罩单元2退回所述注射针C处,这种单手操作设计极大地提高了护士使用过程的舒适度。
所述防护罩单元2包括设置在所述护罩主体201上,并用于卡合所述环状凸棱101远端的悬臂件203。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过程处于第一步将所述防护罩单元2沿着打开方向推动,使得所述针套单元3从所述防护罩单元2中露出过程时,所述悬臂件203被所述针套单元3顶起而未与所述环状凸棱101卡合在一起,使得所述护罩主体201可朝打开方向自由滑动,并且所述悬臂件203与所述针筒A表面的摩擦力与所述第一止位钩202对所述针筒A外侧面的摩擦力产生的效果一致,起到了进一步摩擦固定的效果。
此外,在操作过程处于第三步时,此时所述针套单元3已被摘下,所述悬臂件203随着所述护罩主体201下滑而经过所述环状凸棱101的一瞬间落下,与所述环状凸棱101侧面顶起,同时所述第一止位钩202与所述环状凸棱101的另一端侧面顶起,所述悬臂件203与所述第一止位钩202在所述环状凸棱101两侧分别抵住,使得所述护罩主体201可以牢固的固定在所述针筒A上。
所述止位钩202和所述悬臂件203在径向具有收缩趋势。
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示,所述第一止位钩202在朝打开方向移动时,会被所述针筒A的外侧面顶起而弯曲,从而产生对所述针筒A外侧面的摩擦力,这种摩擦力不至于限制所述护罩主体201在针筒A上的滑动过程,但是会限制所述护罩主体201在不受外力的自然状态下不会向远端滑动,例如护士注射过程中,不会在所述针筒A上朝向所述注射针C滑动,这样设计的意义在于注射过程中不影响护士的操作过程。
此外,由于具有径向收缩趋势,所述悬臂件203经过所述环状凸棱101落下时,会产生“滴答”一声的音效,旨在提醒护士,该针筒的注射针C已被所述护罩主体201完全包覆并锁定,可以直接丢弃。
所述针套单元3可用于顶起所述悬臂件203,使其在打开护罩主体201时越过所述环状凸棱101。
进一步,所述针套单元3包括套接在所述安装部1上的针套主体301,以及设置在所述针套主体301上,并用于顶起所述悬臂件203的针套顶起块302,所述针套顶起块302可用于顶起所述悬臂件203,使其在打开护罩主体201时越过所述环状凸棱10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针套顶起块302设置在所述针套主体301上,一般为环形设置在所述针套主体301套接在所述安装部1的末端位置,所述针套顶起块302在所述针套主体301上的位置一般设计为与所述环状凸棱101的侧面贴合在一起,目的在于顶起所述悬臂件203之后可以使其无阻碍地通过所述环状凸棱101,所以所述针套顶起块302的高度在产品设计中一般与所述环状凸棱101高度相同,但这种贴合设计并非必要,亦可以使得二者存在间隙,该间隙宽度在不阻碍所述悬臂件203自由通过的范围内即可。
此外,所述针套顶起块302往往是所述针套主体301上经常出现的结构,本实施例中提出的所述悬臂件203正是利用了该结构而使得第一步打开时不会与所述环状凸棱101卡合在一起,这是一个极为巧妙的设计。
所述悬臂件203近端卡合在所述环状凸棱101远端时,所述护罩主体201完全包覆所述注射针C。
在本实施例中,“完全包覆”是指所述护罩主体201的最远端超过所述注射针C的最远端,亦称之为完全包覆效果。
所述注射器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针筒A远端的圆台端头B,防护罩单元2关闭时所述止位钩202卡合在所述圆台端头B与所述环状凸棱10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台端头B与所述环状凸棱101之间形成了一个凹槽,如附图5所示,此凹槽可以刚好收纳所述止位钩202,使其从向外扩张状态转换为收缩状态,减少了注射器丢弃时的体积。
此外,在所述护罩主体201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圆台端头B亦可以与所述止位钩202卡合,使得所述护罩主体201在第一步打开步骤时需要施加更大的力使得所述止位钩202弯曲挣脱与所述圆台端头B的卡合状态,形成一个“起始力”,正是所述起始力的存在使得针筒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因意外导致上滑到所述针筒A上而暴露出所述针套单元3。
所述圆台端头B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环状凸棱101的最大外径。
所述收缩部还包括位于所述护罩主体201远端,且最小内径小于所述圆台端头B的最大外径的第三收缩部。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三收缩部的最小内径小于所述环状凸棱101的最大外径时,打开所述护罩主体201是,所述第三收缩部的近端会被所述环状凸棱101顶起,从而限制所述护罩主体201继续沿所述针筒A轴向运动。
此外,当所述第三收缩部的最小内径略小于所述环状凸棱101的最大外径时,打开所述护罩主体201是,所述第三收缩部的近端会被所述环状凸棱101稍微顶起,但略施加力可以使得所述第三收缩部弹性扩张从而越过所述环状凸棱101,进而卡合在所述环状凸棱101与圆台端头B之间,使得打开所述护罩主体201以卡合的方式固定在所述针筒A外环面上。
所述第三收缩部最小内径大于所述环状凸棱101的最大外径。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三收缩部的最小内径大于所述环状凸棱101的最大外径时,在打开所述护罩主体201时,所述第三收缩部的近端会被所述圆台端头B顶起,从而限制所述护罩主体201继续沿所述针筒A轴向运动,所述圆台端头B的强度更高,比起所述环状凸棱101有着更佳的限位作用。
所述防护罩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护罩主体201上,并用于卡合所述圆台端头B远端的圆管限位环20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圆管限位环206即为所述第三收缩部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了所述护罩主体201在打开方向上不会无限制的移动,在完全露出所述注射针C后,所述圆管限位环206的内侧面会与所述环状凸棱101的侧面顶在一起,以限制护罩主体201的继续移动,这样在实际操作中,护士不必小心调整所述护罩主体201的位置,只需用力向打开方向推动即可使得护罩主体201停留在刚好露出针头,又方便注射完成后向关闭方向直接用拇指推动到合适的位置上。
此外,所述圆管限位环206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当所述圆管限位环206的最小内径处略小于所述环状凸棱101的最大外径时,这种形变能力可以使得护士在打开方向用力拉动所述护罩主体201之后使得所述圆管限位环206越过所述环状凸棱101而与所述圆台端头B卡合在一起,使得所述护罩主体201固定效果更佳,避免仅仅依靠所述止位钩202以及悬臂件203与所述针筒A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固定所述护罩主体201时产生的下滑风险。
此外,如附图3所示,所述圆管限位环206与所述环状凸棱101或所述圆台端头B卡合时,所述安装部1的锥形头部可完全暴露,这对皮下带角度注射是有很大优势的。
一种所述的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的组件,还包括推杆和活塞;其中:
所述推杆插接设置在所述活塞上;
所述活塞安装在所述针筒A中,并朝远端方向推动所述推杆时,用于将药液经所述注射针C推出。
在本实施例中,关键之处在于所述推杆和所述活塞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这样所述活塞才便于机械自动化方式安装在所述针筒A中。
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的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针套单元3沿轴向装入所述防护罩单元2中;
S2.将带有针套单元3的所述防护罩单元2沿轴向套接在所述安装部1上;
S3.将所述活塞推入所述针筒A中;
S4.将所述推杆插接在所述活塞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针套单元3先安装在所述防护罩单元2中,有利于注射器组件自动化组装的步骤,可以简化生产线的流程,降低组件安装过程的成本,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的组件的药品灌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放置针筒:抓取所述注射器本体,并使得所述针筒A呈垂直与水平面的状态,且近端开口处朝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抓取”步骤一般采用程序化设计的机械臂,所述程序设计的核心在于,使得所述针筒A在到达待灌封位置时,保持垂直状态,这样灌装药品后的液面与所述针筒A轴向垂直,以便封装后不留有空气或者留有较少空气但不影响注射过程。
S2. 灌装药品:向所述针筒A中灌装指定药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定药品”是指根据客户需求自行灌装的药品。
S3. 套筒加塞:将带有所述活塞的套筒插入所述针筒A中,所述套筒外环面与所述针筒A内环面之间留有空隙,然后利用套筒推杆将所述活塞沿所述套筒内环面推入所述针筒A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为注射器中常见的用于推药的装置,一般材料为医用橡胶,在所述套筒中呈压缩状态,并且在离开所述套筒之后会膨胀以贴合所述针筒A的内侧面。
此外,所述套筒为一根细长的钢制管,并从卷边处插入所述针筒A然后利用安装在所述套筒中的套筒推杆将所述活塞送至指定位置,所述指定位置是指所述活塞离开所述套筒之后,可以刚好处在药液液面上方,之间不留有空气或者留有较少空气但不影响注射过程。
S4. 安装推杆:将所述推杆插入所述针筒A中,并安装在所述活塞上,完成灌封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近端留有安装所述推杆的安装槽,利用机械臂将所述推杆旋转插入所述安装槽上即可。
S5.对灌封后的注射器进行灯检,以及贴标,最后完成包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4)

1.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本体,所述注射器本体包括针筒(A),注射针(C),以及针套单元(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注射器本体同轴线设置的安装部(1)和防护罩单元(2),所述安装部(1)一端设置在所述针筒(A)远端,且另一端用于包裹所述注射针(C),所述防护罩单元(2)套设于所述安装部(1)外,所述针套单元(3)包覆所述注射针(C)及至少部分所述安装部(1),所述安装部具有环状凸棱(101),所述防护罩单元(2)包括最小内径小于所述环状凸棱(101)最大外径的收缩部,所述收缩部包括在所述轴线上分别贴近所述环状凸棱(101)最大外径部的远端侧的第一收缩部和近端侧的第二收缩部,其中所述第一收缩部、第二收缩部的内径可以扩增,扩增后的最小内径大于所述环状凸棱(101)的最大外径以及所述针筒(A)的最大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缩部、第二收缩部的内径在扩增后可以收缩,收缩后的最小内径小于所述环状凸棱(101)的最大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套单元(3)包覆所述安装部(1)时,可用于径向顶起所述第一收缩部,使其最小内径可以扩增到大于所述环状凸棱(101)的最大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单元(2)还包括套接在所述安装部(1)上的护罩主体(201),所述第一收缩部、第二收缩部形成于所述护罩主体(201)的近端,以及设置在所述护罩主体(201)上,并用于贴合所述环状凸棱(101)近端侧的止位钩(2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单元(2)包括设置在所述护罩主体(201)上,并用于卡合所述环状凸棱(101)远端的悬臂件(2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位钩(202)和所述悬臂件(203)在径向具有收缩趋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套单元(3)可用于顶起所述悬臂件(203),使其在打开护罩主体(201)时越过所述环状凸棱(10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件(203)近端卡合在所述环状凸棱(101)远端时,所述护罩主体(201)完全包覆所述注射针(C)。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针筒(A)远端的圆台端头(B),防护罩单元(2)关闭时所述止位钩(202)卡合在所述圆台端头(B)与所述环状凸棱(10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端头(B)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环状凸棱(101)的最大外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部还包括位于所述护罩主体(201)远端,且最小内径小于所述圆台端头(B)的最大外径的第三收缩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收缩部最小内径大于所述环状凸棱(101)的最大外径。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护罩主体(201)上,并用于卡合所述圆台端头(B)远端的圆管限位环(206)。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杆和活塞;其中:
所述推杆插接设置在所述活塞上;
所述活塞安装在所述针筒(A)中,并朝远端方向推动所述推杆时,用于将药液经所述注射针(C)推出。
CN202220613546.4U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及其组件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8220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13546.4U CN218220747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及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13546.4U CN218220747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及其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20747U true CN218220747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61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13546.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8220747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及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2074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9177A1 (zh) * 2022-03-21 2023-09-28 上海新耀湃科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及其组件,组件组装方法,和药品灌封方法
WO2023179179A1 (zh) * 2022-03-21 2023-09-28 上海新耀湃科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头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
WO2023217044A1 (zh) * 2022-05-07 2023-11-16 上海新耀湃科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头保护式预灌封针筒及其组件,组件的安装方法、使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9177A1 (zh) * 2022-03-21 2023-09-28 上海新耀湃科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及其组件,组件组装方法,和药品灌封方法
WO2023179179A1 (zh) * 2022-03-21 2023-09-28 上海新耀湃科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头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
WO2023217044A1 (zh) * 2022-05-07 2023-11-16 上海新耀湃科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头保护式预灌封针筒及其组件,组件的安装方法、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220747U (zh) 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及其组件
CN114652920A (zh) 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及其组件,组件组装方法,和药品灌封方法
US4846811A (en) Sliding sheath for medical needles
US5928200A (en) Self retracting medical needle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10912894B2 (en) Cartridge safety injection system and methods
AU779886B2 (en) Method of making a retracting needle syringe
JP2828175B2 (ja) 交換及び引込め可能の針プラットホームを持つ注射器
US5336187A (en) Automatic cover disposable syringe
EP1949927B1 (en) Safety pen needle with non-injection end passive safety features
US6086568A (en) Syringe plunger rod for retracting needle syringe
EP2042206A2 (en) Spring launched needle safety clip
CN114796727B (zh) 一种预灌封注射器及其安装方法、组件
MXPA00010073A (es) Jeringa de aguja de retraccion.
US20050240150A1 (en) Safety syringe
CN218636425U (zh) 针头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
JP4908579B2 (ja) 低速自動引き込み式注射針を用いた医療用安全注射器
CN114733007A (zh) 针头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组件,组件的安装方法,组件的使用方法
CN218636426U (zh) 一种针头保护式预灌封针筒及其组件
CN114642793A (zh) 一种带有前置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
CN217593519U (zh) 一种带有前置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
CN114796728A (zh) 一种针头保护式预灌封针筒及其组件,组件的安装方法、使用方法
EP1480707B1 (en) Automatically retractable needle safety syringe
JP6536909B2 (ja) 引込み式シリンジ、引込み式シリンジの組み立て方法および引込み式シリンジの使用方法
WO2015114318A1 (en) Medical needle safety device
CN111840712A (zh) 针头结构及具有其的注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1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1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