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92225U - 一种汽车模具用全自动式脱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模具用全自动式脱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92225U
CN218192225U CN202221154064.3U CN202221154064U CN218192225U CN 218192225 U CN218192225 U CN 218192225U CN 202221154064 U CN202221154064 U CN 202221154064U CN 218192225 U CN218192225 U CN 218192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ear
fastening ring
ring sleeve
fo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540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时雪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Hongchao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jiang Jinghui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jiang Jinghui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jiang Jinghui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540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92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92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922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汽车模具用全自动式脱模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两组固定组件,两组固定组件内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齿轮,两组固定组件之间滑动抵触有锢环套板,所述锢环套板与固定组件接触的两侧侧壁上开设的齿槽,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稳定板、齿轮和可在下模板表面滑动的锢环套板,利用上模板上下移动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在不添加其它驱动装置的情况下,使齿轮带动锢环套板反向移动,以此在不改变上下两个模板之间的间距的情况下,减少驱动装置驱动上模板与下模板相互锻造过程中的距离,提高该实用新型的锻造效率,并降低驱动上模板升降的驱动装置的运行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模具用全自动式脱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模具用全自动式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汽车生产零部件的专用模具,该专用模具主要由上模板和下模板组成,下模板顶端会开设有所锻造所需形状的槽口,把需锻造的板材放入下模板的槽口内,利用上模板向下冲压下模板槽口内的板材,使该板材锻造成所需锻压件,其中,目前的汽车模具中的上模板至下模板之间的间距会过长,从而方便从上模板至下模板之间的空间内取出或放入下模板槽口内的锻造件,这会增加驱动机构驱动上模板向下锻压或复位的损耗,影响驱动机构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模具用全自动式脱模装置,解决了汽车模具用全自动式脱模装置中上下模板锻造距离过长,增加了驱动机构运行损耗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模具用全自动式脱模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两组固定组件,两组固定组件内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齿轮,两组固定组件之间滑动抵触有锢环套板,所述锢环套板与固定组件接触的两侧侧壁上开设的齿槽,且齿槽与固定组件上的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锢环套板上开设有锻造口,所述锢环套板的锻造口内部滑动配合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通过插销组件固定在锢环套板的锻造口中,所述锢环套板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与锻造口相适配,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下表面,所述安装板的下方位于上模板的两侧均安装有稳定板,两个所述稳定板分别与两个固定组件相对的一侧滑动抵触连接,且两个稳定板相向的一侧开设有齿槽,且该齿槽与固定组件内的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上。
优选的,插销组件包括四个插销,四个所述插销分别插接在锢环套板两侧开设的插孔中,且插销穿过锢环套板上开设的插孔插接到下模板相对插孔位置处开设的插槽中。
优选的,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均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上,并都位于锢环套板和稳定板之间,所述齿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两个固定杆之间。
优选的,所述上模板的外侧滑动套设有缓冲环,所述缓冲环与安装板之间的四角部位处均固定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处,且液压缸的上端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在工作台顶部下表面的中间部位处。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模具用全自动式脱模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稳定板、齿轮和可在下模板表面滑动的锢环套板,利用上模板上下移动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在不添加其它驱动装置的情况下,使齿轮带动锢环套板反向移动,以此在不改变上下两个模板之间的间距的情况下,减少驱动装置驱动上模板与下模板相互锻造过程中的距离,提高该实用新型的锻造效率,并降低驱动上模板升降的驱动装置的运行损耗。
2.本实用新型在锢环套板和下模板之间设置了可抽插的插销,通过拔出和插入插销,使位于锢环套板内的下模板可以取出并更换,从而更有效的取出位于锻造口内的锻造件,提高锻造件脱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杆、齿轮和工作台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锢环套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模板和稳定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压缸;2、上模板;3、下模板;4、工作台;5、稳定板;6、锢环套板;7、固定杆;8、齿轮;9、锻造口;10、缓冲环;11、安装板;12、插孔;13、插销;14、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模具用全自动式脱模装置,包括工作台4,工作台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两组固定组件,两组固定组件内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齿轮8,两组固定组件之间滑动抵触有锢环套板6,锢环套板6与固定组件接触的两侧侧壁上开设的齿槽,且齿槽与固定组件上的齿轮8啮合连接,锢环套板6上开设有锻造口9,锢环套板6的锻造口9内部滑动配合有下模板3,下模板3通过插销组件固定在锢环套板6的锻造口9中,锢环套板6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板2,上模板2与锻造口9相适配,上模板2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1的下表面,安装板11的下方位于上模板2的两侧均安装有稳定板5,两个稳定板5分别与两个固定组件相对的一侧滑动抵触连接,且两个稳定板5相向的一侧开设有齿槽,且该齿槽与固定组件内的齿轮8啮合连接,安装板1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缸1,液压缸1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在工作台4上;
上模板2和下模板3之间用于放置锻造件,方便锻造锻造件,液压缸1通过液压泵驱动连接,安装板11用于稳定稳定板5,稳定板5用于带动齿轮8转动,齿轮8是用于带动锢环套板6超上模板2移动的方向反向升降,锻造口9用于方便锢环套板6在上模板2和下模板3外侧自由滑动,同时,锻造口9也是为了包裹需要锻造的锻造件,限制锻造件四周的活动范围,从而提高锻造件锻造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在下模板3和上模板2相互抵触完成锻造之后,可以取下锢环套板6上的插孔12,进而使得下模板3从锢环套板6的锻造口9中下滑,下模板3滑动到锢环套板6的底部并与锢环套板6分离,实现下模板3与锢环套板6的分离,便于后续取下下模板3上锻造好的零部件。
进一步的,插销组件包括四个插销13,四个插销13分别插接在锢环套板6两侧开设的插孔12中,且插销13穿过锢环套板6上开设的插孔12插接到下模板3相对插孔12位置处开设的插槽14中;
插孔12和插槽14用于限制插销13的活动范围,插销13部分位于到插孔12内,另一部分插入插槽14内,可以有效的稳定锻造口9内的下模板3,限制下模板3的活动范围,需要取出锻造口9内的下模板3时,只需要抽出位于插槽14内的插销13部位即可,方便快速取出位于锻造口9的锻造件和下模板3。
具体的,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杆7,两个固定杆7均固定连接在工作台4的上,并都位于锢环套板6和稳定板5之间,齿轮8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两个固定杆7之间;
固定杆7用于稳定齿轮8。
值得说明的是,上模板2的外侧滑动套设有缓冲环10,缓冲环10与安装板11之间的四角部位处均固定连接有弹簧;
缓冲环10通过弹簧的弹力形成缓冲带,降低上模板2与下模板3之间的冲击力。
进一步的,液压缸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1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处,且液压缸1的上端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在工作台4顶部下表面的中间部位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把锻造件放入锻造口9内的下模板3顶端,启动液压泵驱动液压缸1,使安装板11和上模板2向下移动,安装板11带动稳定板5向下移动,稳定板5则通过齿槽边带动固定杆7上的齿轮8转动,齿轮8则带动锢环套板6向上移动,此时,上模板2向下移动的同时,锢环套板6也在向上移动,直至上模板2移动至锻造口9内,并对锻造口9内的锻造件进行锻压;
锻造完成后,液压泵驱动液压缸1,使安装板11和上模板2上升,安装板11带动稳定板5向上移动,稳定板5则通过齿槽边带动固定杆7上的齿轮8反向转动,齿轮8则带动锢环套板6向下移动,此时,锢环套板6与上模板2同时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汽车模具用全自动式脱模装置,包括工作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两组固定组件,两组固定组件内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齿轮(8),两组固定组件之间滑动抵触有锢环套板(6),所述锢环套板(6)与固定组件接触的两侧侧壁上开设的齿槽,且齿槽与固定组件上的齿轮(8)啮合连接,所述锢环套板(6)上开设有锻造口(9),所述锢环套板(6)的锻造口(9)内部滑动配合有下模板(3),所述下模板(3)通过插销组件固定在锢环套板(6)的锻造口(9)中,所述锢环套板(6)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板(2),所述上模板(2)与锻造口(9)相适配,所述上模板(2)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1)的下表面,所述安装板(11)的下方位于上模板(2)的两侧均安装有稳定板(5),两个所述稳定板(5)分别与两个固定组件相对的一侧滑动抵触连接,且两个稳定板(5)相向的一侧开设有齿槽,且该齿槽与固定组件内的齿轮(8)啮合连接,所述安装板(1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缸(1),所述液压缸(1)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在工作台(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用全自动式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插销组件包括四个插销(13),四个所述插销(13)分别插接在锢环套板(6)两侧开设的插孔(12)中,且插销(13)穿过锢环套板(6)上开设的插孔(12)插接到下模板(3)相对插孔(12)位置处开设的插槽(14)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用全自动式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杆(7),两个所述固定杆(7)均固定连接在工作台(4)的上,并都位于锢环套板(6)和稳定板(5)之间,所述齿轮(8)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两个固定杆(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用全自动式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2)的外侧滑动套设有缓冲环(10),所述缓冲环(10)与安装板(11)之间的四角部位处均固定连接有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用全自动式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缸(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1)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处,且液压缸(1)的上端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在工作台(4)顶部下表面的中间部位处。
CN202221154064.3U 2022-05-14 2022-05-14 一种汽车模具用全自动式脱模装置 Active CN218192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54064.3U CN218192225U (zh) 2022-05-14 2022-05-14 一种汽车模具用全自动式脱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54064.3U CN218192225U (zh) 2022-05-14 2022-05-14 一种汽车模具用全自动式脱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92225U true CN218192225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45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54064.3U Active CN218192225U (zh) 2022-05-14 2022-05-14 一种汽车模具用全自动式脱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922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67042B1 (ko) 부각 성형 장치
CN218192225U (zh) 一种汽车模具用全自动式脱模装置
CN108705017A (zh) 一种高效的汽车配件锻压设备
CN111230026A (zh) 专用于深盲孔双联轴齿坯件的立式终锻模
CN103433418A (zh) 一种螺旋锥齿轮精锻装置及方法
CN206241050U (zh) 一种汽车驱动桥拉线支架成型打字同步加工模具
CN104439007A (zh) 可多工位顶料模具
CN111545620A (zh) 一种钣金件冲压成型工艺
CN115648392B (zh) 一种陶瓷加工用滚压成型机
CN206882567U (zh) 一种带有快速可调定位结构的汽车后桥壳盖通用整平模具
CN106180354A (zh) 一种汽车驱动桥桥壳本体切长切边方法
CN204234649U (zh) 可多工位顶料模具
CN216150868U (zh) 一种汽车翼子板冲压模具
CN215392040U (zh) 异形件加工用冲压模具
CN107030193B (zh) 带有冲孔机构的拉伸模具
CN209395237U (zh) 吸塑模具的工件脱模机构
CN211027740U (zh) 一种用于金属板材铆接口加工的沉孔模具
CN2233798Y (zh) 辊压塑性精成型机
CN206779270U (zh) 一种汽车驱动桥abs线束支架成型冲孔复合模具
CN214188609U (zh) 一种快速安装模具
CN214354016U (zh) 一种注塑机动模板平行度调整装置
CN212400170U (zh) 一种用于模制翻盖闭合件的注塑模具
ITMI20001652A1 (it) Serie di presse
CN218532447U (zh) 一种冲压用顶出设备
CN219788989U (zh) 气囊减震弹簧硫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1

Address after: 537400 Minle Migrant Worker Entrepreneurship Park, Beiliu City, Yulin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angxi Hongchao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2000 Feida Industrial Park, danbei Town, Danyang City,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njiang Jinghui moul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