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81820U - 手套琴 - Google Patents

手套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81820U
CN218181820U CN202221157811.9U CN202221157811U CN218181820U CN 218181820 U CN218181820 U CN 218181820U CN 202221157811 U CN202221157811 U CN 202221157811U CN 218181820 U CN218181820 U CN 218181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ove
control unit
finger
main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578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1578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81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81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81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loves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手套琴,包括第一手套形演奏装置,第一手套形演奏装置包括:第一手套,适于被穿戴在演奏者的一只手上;第一组指套,由触摸膜形成,至少覆盖所述第一手套的拇指的指尖部分以及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中的至少一个的指尖和/或指肚部分;主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手套上,并与所述第一组指套的各指套电连接;第一供电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手套上,并为所述主控制单元供电;其中,所述主控制单元包括音乐产生单元,所述音乐产生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组指套中的不同指套之间的接触而产生不同的和弦乐音信号。该手套琴体型小巧,便于携带,能够适合各类音乐爱好者,并适用于各种演奏场合。

Description

手套琴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来说涉及电子乐器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可穿戴式的手套琴。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今社会的文化音乐娱乐活动不断增加,音乐爱好者展示自我的场合和机会也增多了。然而,传统的电子乐器,例如电子吉他和电子琴等,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对演奏环境的要求较高,导致传统的电子乐器无法满足音乐爱好者随时随地展示自我的演奏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手套琴,以满足方便携带、简单易用和高效演奏等需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手套琴,包括第一手套形演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手套形演奏装置包括:第一手套,适于被穿戴在演奏者的一只手上;第一组指套,由触摸膜形成,至少覆盖所述第一手套的拇指的指尖部分以及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中的至少一个的指尖和/或指肚部分;主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手套上,并与所述第一组指套的各指套电连接;第一供电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手套上,并为所述主控制单元供电;其中,所述主控制单元包括音乐产生单元,所述音乐产生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组指套中的不同指套之间的接触而产生不同的和弦乐音信号。
所述手套琴还包括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手套上,并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电连接,以接收所述和弦乐音信号。
还包括第二手套形演奏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手套形演奏装置包括:第二手套,适于被穿戴在演奏者的另一只手上;第二组指套,由触摸膜形成,至少覆盖所述第二手套的拇指的指尖部分以及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中的至少一个的指尖和/或指肚部分;辅助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手套上,并与所述第二组指套的各指套电连接;第二供电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手套上,并为所述辅助控制单元供电,其中,所述辅助控制单元包括和弦转位单元,所述和弦转位单元根据所述第二组指套中的不同指套之间的接触而产生不同的和弦转位信号,其中,所述主控制单元和所述辅助控制单元之间通信连接,其中,所述辅助控制单元将所述和弦转位单元产生的和弦转位信号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单元,其中,所述主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和弦转位信号和音乐产生单元产生的和弦乐音信号合成音乐信号并将该音乐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一扬声器。
所述第二手套形演奏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手套上的第二扬声器,其中,所述第二扬声器与所述辅助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主控制单元还将合成的音乐信号发送至所述辅助控制单元,其中,所述辅助控制单元将接收到的音乐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二扬声器。
所述第一手套包括第一手套形主体和第一腕带,所述第一手套形主体和所述第一腕带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扬声器、所述主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一供电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手套形主体的手背侧或所述第一腕带中。
所述第二手套形演奏装置包括第二手套形主体和第二腕带,所述第二手套形主体和所述第二腕带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扬声器、所述辅助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手套形主体的手背侧或所述第二腕带中。
所述主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其中,所述主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和外接发声装置之间通信连接,并将合成的音乐信号发送至所述外接发声装置。
所述辅助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通信单元,其中,所述主控制单元和所述辅助控制单元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和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实现通信连接。
所述主控制单元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演奏信息,所述显示器和所述主控制单元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手套琴是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可穿戴式的电子乐器,体型小巧,便于携带,能够适合各类音乐爱好者,并适用于各种演奏场合。另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手套琴,使音乐爱好者仅需依靠双手手指的相互点击触摸便能产生音乐的和弦,演奏时能够产生徒手对空挥手的视觉效果,适应于演艺文化事业的互动需要。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和/或其它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手套形演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二手套形演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手套琴的手掌侧的示意图;
图3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手套琴的手背侧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腕带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二腕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然而,将理解的是,公开的实施例仅为示例,其它实施例可采用各种可替代的形式。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可夸大或最小化一些特征以示出特定部件的细节。因此,在此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而仅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多种形式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基础。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参照任一附图示出和描述的各种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中示出的特征进行组合以产生未明确示出和描述的实施例。示出的特征的组合为典型应用提供代表性实施例。然而,与本公开的教导一致的特征的各种组合和变型可期望用于特定应用或实施方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手套琴的整体外形类似于手套,是一种可穿戴式的电子乐器。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手套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手套琴可包括第一手套形演奏装置,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手套形演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第一手套形演奏装置100可包括第一手套110、第一组指套120、主控制单元130和第一供电单元140。这里,主控制单元130可包括音乐产生单元131。
第一手套110与普通手套的大小和形状相似,适于被穿戴在演奏者的一只手上,制作材料可以是布、皮或化学纤维等,但本公开不限于此。手套的腕部可以采用粘扣式系带,便于穿戴与固定。
第一组指套120由触摸膜形成,可至少覆盖第一手套110的拇指的指尖部分以及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中的至少一个的指尖和/或指肚部分。这里,触摸膜由导电材料制成,使覆盖于不同手指的指套之间相互触摸时可产生相应的电信号。进一步地,指套的覆盖面积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以方便演奏者使用。更进一步地,用于制作触摸膜的导电材料可包括与柔性材料一体形成的压电传感器,例如聚偏氟乙烯(PVDF)压电传感器,从而使导电材料能够通过触摸等操作产生电信号,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主控制单元130可设置在第一手套110上,并与第一组指套120的各指套电连接。这里,主控制单元130可包括音乐产生单元131,音乐产生单元131可根据第一组指套120中的不同指套之间的接触而产生不同的和弦乐音信号。另外,主控制单元130还可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器,显示器用于显示需要的演奏信息,并且显示器和主控制单元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而控制器则包括多个控制按钮和/或旋钮,以利用各个控制按钮和/或旋钮控制相应的乐音元素,如调式、音色、速度、音量和节奏型等。
第一供电单元140可设置在第一手套110上,并为主控制单元130供电。这里,第一供电单元140可以具有诸如锂电池的电池,也可以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手套琴还可包括第一扬声器,第一扬声器可设置在第一手套110上,并与主控制单元130电连接,以接收和弦乐音信号,从而基于和弦乐音信号输出乐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手套琴还可包括第二手套形演奏装置,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二手套形演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2,第二手套形演奏装置200可包括第二手套210、第二组指套220、辅助控制单元230和第二供电单元240。这里,辅助控制单元230可包括和弦转位单元231。
第二手套210与普通手套的大小和形状相似,相对于如上所述的第一手套110而言,适于被穿戴在演奏者的另一只手上,制作材料可以是布、皮或化学纤维等,但本公开不限于此。手套的腕部可以采用粘扣式系带,便于穿戴与固定。
第二组指套220由触摸膜形成,可至少覆盖第二手套210的拇指的指尖部分以及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中的至少一个的指尖和/或指肚部分。这里,触摸膜由导电材料制成,使覆盖于不同手指的指套之间相互触摸时可产生相应的电信号。进一步地,指套的覆盖面积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以方便演奏者使用。更进一步地,用于制作触摸膜的导电材料可包括与柔性材料一体形成的压电传感器,例如聚偏氟乙烯压电传感器,从而使导电材料能够通过触摸等操作产生电信号,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辅助控制单元230可设置在第二手套210上,并与第二组指套220的各指套电连接。这里,辅助控制单元230可包括和弦转位单元231,和弦转位单元231可根据第二组指套220中的不同指套之间的接触而产生不同的和弦转位信号。另外,辅助控制单元230还可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可包括多个控制按钮和/或旋钮,以利用各个控制按钮和/或旋钮实现和弦转位等功能。进一步地,主控制单元130和辅助控制单元230之间通信连接。更进一步地,辅助控制单元230可将和弦转位单元231产生的和弦转位信号发送至主控制单元130,从而,主控制单元130可根据接收到的和弦转位信号和音乐产生单元131产生的和弦乐音信号合成音乐信号并将该音乐信号输出至第一扬声器。
第二供电单元240可设置在第二手套210上,并为辅助控制单元230供电。这里,第二供电单元240可以具有诸如锂电池的电池,也可以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二手套形演奏装置200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二手套210上的第二扬声器。这里,第二扬声器与辅助控制单元230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主控制单元130还可将合成的音乐信号发送至辅助控制单元230,从而,辅助控制单元230可将接收到的音乐信号输出至第二扬声器,以使第二扬声器可基于音乐信号输出乐音。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手套110可包括第一手套形主体和第一腕带。这里,第一手套形主体和第一腕带电连接,第一扬声器、主控制单元130和第一供电单元140可设置在第一手套形主体的手背侧或第一腕带中。进一步地,可在第一手套形主体或第一腕带上设置第一预设接口,以使第一手套形主体和第一腕带通过第一预设接口电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接口的形式,例如将接口设置为插入式接口或磁吸接口等,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另外,第一腕带可利用粘贴式系带设置于第一手套形主体的腕部,以便于第一腕带的穿戴和固定,但本公开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第一腕带的穿戴和固定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二手套210可包括第二腕带。这里,第二手套形主体和第二腕带电连接,第二扬声器、辅助控制单元230和第二供电单元240可设置在第二手套形主体的手背侧或第二腕带中。进一步地,可在第二手套形主体或第二腕带上设置第二预设接口,以使第二手套形主体和第二腕带通过第二预设接口电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接口的形式,例如将接口设置为插入式接口或磁吸接口等,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另外,第二腕带可利用粘贴式系带设置于第二手套形主体的腕部,以便于第二腕带的穿戴和固定,但本公开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第二腕带的穿戴和固定方式。通过在将各种功能单元集成于手套形主体的手背侧或腕带中,不仅能使手套琴小巧便携,还能为演奏者带来操作上的便利。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主控制单元130还可包括第一通信单元,从而,主控制单元130可通过第一通信单元和外接发声装置之间通信连接,并将合成的音乐信号发送至外接发声装置。这里,外接发声装置可以但不限于是音箱或手机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辅助控制单元230还可包括第二通信单元,从而,主控制单元130和辅助控制单元230之间可通过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实现通信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第一通信单元或第二通信单元可以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从而实现主控制单元130和外接发声装置之间无线通信连接,以及主控制单元130和辅助控制单元230之间无线通信连接。这里,无线通信的协议可以是蓝牙协议,也可以是私有协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装置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配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手套形演奏装置和第二手套形演奏装置分别对应于演奏者的左手和右手,具体的左右对应情况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演奏者的使用习惯进行定制。下面以左手侧是第一手套形演奏装置和右手侧是第二手套形演奏装置为例,描述和解释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手套琴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图3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手套琴的手掌侧的示意图,分别示出了左手掌和右手掌。图3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手套琴的手背侧的示意图,分别示出了左手背和右手背。
参照图3A和图3B,可由左手侧的第一手套形演奏装置(以下简称左手套)和右手侧的第二手套形演奏装置(以下简称右手套)构成演奏者双手使用的手套琴,共包括十个由触摸膜形成的指套和左右各一个腕带,作为示例,腕带中分别集成了如上所述的各个功能单元。
音乐中有七个自然音阶和五个半音,共十二个音节,构成了十二个调式,针对左手套,在任何一个调式上,都可以由左手套的各指套相接触形成和弦。这里以1=C调式,即C大调为例,描述左手套各指套的接触组合可以实现的常用调式和弦,具体指法的实现方式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3641378010000071
如上表所示的指法简单便捷,容易操作,涵盖了C大调即Am小调的大多数常用和弦,但本公开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演奏者的实际需求对指法的实现方式进行调整或扩展。
此外,指法还可以预留三组自定义组合,可以自行设定不常用和弦,例如,拇指+无名指+小指、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拇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针对右手套,可由右手套的各指套相接触实现和弦转位。例如,在和旋功能模式下,右手指的不同接触方式,控制同一和弦的不同转位形式。这里以C大调以及主和弦(对应于左手套的指法为“拇指+中指”)为例,描述右手套各指套的接触组合可以实现的常用和弦转位形式,具体指法的实现方式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3641378010000072
如上表所示的指法简单便捷,容易操作,但本公开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演奏者的实际需求对指法的实现方式进行调整或扩展。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腕带的示意图。
参照图4,左手套的第一腕带(以下简称左腕带)设置有显示屏41、多个功能按钮和充电/数据接口。如图4所示,多个功能按钮包括菜单按钮(Menu)42、确认按钮(Enter)43、两个上下选择按钮44、调式按钮(Tone)45和音量按钮(Vol)46。充电/数据接口47可以设置在按钮区域的一侧。菜单按钮42可用于设置调式、音色、速度、音量和节奏型等乐音元素的参数;调式按钮45可用于快速确定调式或转调,并且通过长按调式按钮45可实现开机或关机。上述按钮的形状以及位置排布仅仅是示例,按钮的形状和位置可以调整。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二腕带的示意图。
参照图5,右手套的第二腕带(以下简称右腕带)设置有多个功能按钮和充电/数据接口,可不设置显示屏。如图5所示,多个功能按钮包括电源按钮(Power)51和模式按钮(Mode)52。电源按钮51用于通过长按来实现开机或关机;模式按钮52可用于右手套在和弦与单音等模式中进行切换,并且通过长按模式按钮52可进行右手套与左手套之间的无线通信匹配。充电/数据接口53可以设置在按钮区域的一侧。上述按钮的形状以及位置排布仅仅是示例,按钮的形状和位置可以调整,还可以根据操作习惯,使左手腕和右手腕上的按钮的设置互换。
作为示例,下面将在上述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手套琴的使用步骤。首先,可长按左腕带的调式按钮45使左手套开机,通过短按菜单按钮42设置乐音元素的参数:调式为1=C,音色为钢琴,速度为80拍/分钟,音量为70%以及节奏型为民谣。然后,可长按右腕带的电源按钮51使右手套开机,再通过长按模式按钮52使右手套和左手套之间无线通信连接,再通过短按模式按钮52选择“和弦转位”模式。接下来,可按照如上所述的指法进行演奏,待演奏完毕后分别长按调试按钮45和菜单按钮42使手套琴关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手套琴是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可穿戴式的电子乐器,体型小巧,便于携带,能够适合各类音乐爱好者,并适用于各种演奏场合。另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手套琴,使音乐爱好者仅需依靠双手手指的相互点击触摸便能产生音乐的和弦,演奏时能够产生徒手对空挥手的视觉效果,适应于演艺文化事业的互动需要。
说明书中使用的词语为描述性词语而非限制,并且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改变。如前所述,可以组合各个实施例的特征以形成本实用新型未明确描述或说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尽管各个实施例可能已经被描述为提供优点或者就一个或更多个期望特性来说优于其它实施例或现有技术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根据具体应用和实施方式,为了达到期望的整体系统属性,可以对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或特性进行折衷。这些属性可包括但不限于成本、强度、耐久性、生命周期成本、市场性、外观、包装、尺寸、可维修性、重量、可制造性、易组装性等。因此,被描述为在一个或更多个特性上不如其它实施例或现有技术实施方式合意的任何实施例并不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外,并且可以期望用于特定的应用。

Claims (10)

1.一种手套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手套形演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手套形演奏装置包括:
第一手套,适于被穿戴在演奏者的一只手上;
第一组指套,由触摸膜形成,至少覆盖所述第一手套的拇指的指尖部分以及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中的至少一个的指尖和/或指肚部分;
主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手套上,并与所述第一组指套的各指套电连接;
第一供电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手套上,并为所述主控制单元供电;
其中,所述主控制单元包括音乐产生单元,所述音乐产生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组指套中的不同指套之间的接触而产生不同的和弦乐音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琴,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琴还包括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手套上,并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电连接,以接收所述和弦乐音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套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手套形演奏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手套形演奏装置包括:
第二手套,适于被穿戴在演奏者的另一只手上;
第二组指套,由触摸膜形成,至少覆盖所述第二手套的拇指的指尖部分以及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中的至少一个的指尖和/或指肚部分;
辅助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手套上,并与所述第二组指套的各指套电连接;
第二供电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手套上,并为所述辅助控制单元供电,
其中,所述辅助控制单元包括和弦转位单元,所述和弦转位单元根据所述第二组指套中的不同指套之间的接触而产生不同的和弦转位信号,
其中,所述主控制单元和所述辅助控制单元之间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辅助控制单元将所述和弦转位单元产生的和弦转位信号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主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和弦转位信号和音乐产生单元产生的和弦乐音信号合成音乐信号并将该音乐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一扬声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套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套形演奏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手套上的第二扬声器,其中,所述第二扬声器与所述辅助控制单元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套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单元还将合成的音乐信号发送至所述辅助控制单元,其中,所述辅助控制单元将接收到的音乐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二扬声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套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套包括第一手套形主体和第一腕带,所述第一手套形主体和所述第一腕带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扬声器、所述主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一供电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手套形主体的手背侧或所述第一腕带中。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套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套形演奏装置包括第二手套形主体和第二腕带,所述第二手套形主体和所述第二腕带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扬声器、所述辅助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手套形主体的手背侧或所述第二腕带中。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套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其中,所述主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和外接发声装置之间通信连接,并将合成的音乐信号发送至所述外接发声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套琴,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通信单元,其中,所述主控制单元和所述辅助控制单元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和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实现通信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单元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演奏信息,所述显示器和所述主控制单元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
CN202221157811.9U 2022-05-12 2022-05-12 手套琴 Active CN218181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57811.9U CN218181820U (zh) 2022-05-12 2022-05-12 手套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57811.9U CN218181820U (zh) 2022-05-12 2022-05-12 手套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81820U true CN218181820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05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57811.9U Active CN218181820U (zh) 2022-05-12 2022-05-12 手套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818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48986A1 (en) Stick Controller
US10895914B2 (en) Method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control signals
CN204463536U (zh) 一种可识别手势的手套乐器
Marrin et al. The Digital Baton: a Versatile Performance Instrument.
US20130135223A1 (en) Finger-worn input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e
EP3245648B1 (en) Arrangement for producing musical data
JP2021082333A (ja) 端末装置、端末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235642B (zh) 一种6维度感官交互的虚拟乐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US9959854B2 (en) Performance enhancing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70025106A1 (en) Wrist band piano
US20070240560A1 (en) Musical Instrument
Turchet et al. Envisioning smart musical haptic wearables to enhance performers’ creative communication
CN105845119B (zh) 一种智能掌上乐器及演奏方法
CN218181820U (zh) 手套琴
US20120209560A1 (en)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device
KR20120009922A (ko) 소리와 빛과 영상의 동시 구현이 가능한 터치식 연주기구
KR102397835B1 (ko) 음악회상기법 기반 인지능력 향상 시스템
CN110556089B (zh) 一种多功能柔性屏电子钢琴
KR20080085340A (ko) 촉각 센서를 이용한 핑거탭 전자 악기
CN214861003U (zh) 一种助力手指康复的音乐手套
CN211555452U (zh) 一种超轻便midi乐器
CN214955981U (zh) 智能手琴
CN218413968U (zh) 一种手指套乐器
CN213046889U (zh) 一种手部智能穿戴系统
CN205757637U (zh) 一种基于微型摄像头的智能手环乐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